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怎么写(优质10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教学设计应明确目标,选择适当的分类方法,结合实例进行整理,通过互动与反馈促进学生理解与应用,如何更有效?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怎么写”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怎么写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内容

分类与整理。(教材第27~28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分类的方法,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会简单的整理数据的方法。

难点: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从图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各个图形分别有几个?(学生仔细观察图,引导学生说说分别有什么图形,并说一说分别有几个)

1、学生汇报:

师:比少多少个?比多多少个?(同桌相互交流,点名学生回答)

2、按要求分一分,填一填。

长方体有( )个,正方体有( )个,圆柱有( )个,球有( )个。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27页例1。

(1)学习按单一标准分类、整理,感知分类、整理。

(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1情境图,同学们仔细观察)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有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气球。

师:有这么多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自由分类整理,再小组汇报。

学生汇报:

①可以按形状分类。

②可以按颜色分类。

师:同学们很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分类。

师:我们先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几个。(给几分钟让学生自由解答,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再点名学生回答)

学生汇报:

①我们按形状把气球分成了圆形、心形和糖葫芦形三类。数一数知道圆形有5个,心形有4个,糖葫芦形有3个。

②我们按形状把气球也是分成了圆形、心形和长条形三类。数一数知道圆形有5个,心形有4个,长条形有3个。

师:说得很好!那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

引导学生说出圆形气球最多,长条形(糖葫芦形)气球最少。

师:想一想如果按颜色分类,可以怎么分呢?每种气球又各有多少个呢?请小组内分一分,数一数。

学生分组活动,再汇报、交流。

按颜色分类分成了红气球、黄气球和绿气球三类,数一数知道红气球有3个,黄气球有6个,绿气球有3个。

(2)学习按不同标准分类。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气球还可以怎样分类。

老师组织汇报交流。

学生每次分完,都要说说是按什么分的,为什么不同的.同学分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应该肯定。(如有的同学按颜色分;有的按个数分等)

教师提示:分的时候必须按同一标准把所有气球都分完,分完之后才能发现很多问题。

2、教学教材第28页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2情境图,同学们仔细观察)

师:分两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

引导学生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按大人和孩子分,大人有8人,孩子有4人。

按男、女分,男有6人,女有6人。

板书:

师:还可以怎样分?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组织汇报交流)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28页“做一做”。

(1)让学生说一说分组的方法。

(2)分一分,填一填。

答案:填表略,答案不唯一,如可以按男、女分,也可以按出生在上半年、下半年分。

2、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3~4题。

指导学生先说一说分类的方法,再说一说可以怎样分类?各分几类?并数一数每类各有多少?

第3题:6 4 3 3分一分、涂一涂略。

第4题:(1)分一分、涂一涂略。

有4个,有3个,有3个,有5个,有3个,有4个,有6个。

(3)提问不唯一,如:平面图形比立体图形多几个?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了吗?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

1、分类的方法。

2、分类的依据。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时,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在实际生活中,分类思维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商店里的物品要分类摆放,便于顾客很快找到想买的东西;学生也要学会对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分类整理,学习和生活才会有规律。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方法。

2、注重对知识技能的巩固。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按形状给气球分类,初步学会分类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分类计数结果,再趁热打铁,鼓励学生按颜色重新给气球分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分类结果,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而且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参与气球的分类与整理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第27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进行分类,感受图表的简洁。

3、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

4、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分类方法,感知分类意义。

【教学难点】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进行分类,感受图表的简洁。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过超市购物,是吗?

生:是。

师:现在请大家再去超市看一下吧。(点课件)看完视频,是不是觉得超市里的东西,分类摆放得很整齐?

生:是。

师:这样分类整理的好处是方便我们购物快捷。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分类与整理的按给指定的标准分类。(师板书:分类与整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27页看一下主题图。

(设计意图:从去超市看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顺利导入今天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1)出示主题图气球图片。(课件)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给出的信息图。小朋友们拿着这么多的气球,你能说一说图中有哪几种气球吗?

生:有三种,有爱心形的气球、冰糖葫芦形的气球、球形的气球。

师:对。这么多气球,怎么分类呢?可以怎样分类呀?这里出现了一个词“分类”,谁来说说你认为的或理解的分类是什么意思呢?

生1:哪个东西相同的是一类;

生2:每个东西都是一样的。

师:哦,你们是这么理解的,那把气球分成几类呢?我们就先按气球的不同形状进行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师板书:形状)大家来数数看:冰糖葫芦形的气球有3个、爱心形的气球有4个、球形的气球有5个。我们分堆整理好,摆放在这个图中,这个图表小朋友们以前都没有见过,现在来认识一下,横线下是表示图形的形状,横线上每列是表示图形的个数,把图形一一对应,摆放整齐,像这种把同类事物排成一列画的图,叫象形统计图。问题: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象形统计图,我们能快速的看出来,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大家回答一下,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呢?

生:球形的气球最多,冰糖葫芦形的气球最少。

师:对,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我是通过数数知道的;

生2:我认为哪列最高就是最多,哪列最矮就是最少的。

师:对,通过象形统计图,我们能快速直观的看出来,谁是最多,谁是最少的,把它整理到一起。

(2)交流展示:你还能按照什么来分类呢?刚才我们是按气球形状来分,也许有同学想说:还可以按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师:对,按颜色分。(师板书:颜色)现在我们来按颜色分一下看,有蓝色、红色、黄色的气球,将所有蓝色、红色、黄色气球放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建立象形统计图,通过象形统计图,我们也可以快速直观的看出来,黄色气球最多。所以,学习了象形统计图,我们不但能直观的看出图的信息,也可以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因此,在同一种分类里面,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下面我们来看下这几个同学的不同记录方法

(3)导思点拔(课件略图)

师: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们进行分类,可以画一画、写一写,也可以摆一摆。那你更喜欢哪位小朋友的记录方法?

生:象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将图的演示逐步过渡到表,学生便不觉得突兀,对以后统计知识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比体会分类的.标准

师:观察这两个表,都是在分这些气球,为什么分得的结果不一样?

生:因为两次分的标准不同,第一次是按形状分,第二次是按颜色分的。

师:而它们的总数又是怎么样的呢?好,让我们来算一下。(板书)

形状颜色

3+4+5=12(个)3+3+6=12(个)

师:那有什么是相同的呢?

生:总数不变。

小结: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生活中分类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的情景要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还要让学生发现,无论怎么分,最后的总数都不变。)

三、课堂练习

1、把每组不同的物品圈起来。(课件)

2、按形状分一分。(课件)

(设计意图:紧跟练习,对新知加以巩固。)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与整理,你有什么收获吗?最后,我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的知识要点:

按给定标准分类

1、事物可以根据形状、颜色、不同的功能、用途等进行分类。

2、根据同一标准分类,虽然分类结果的呈现形式可能不同,但分类的结果一定相同。

附教学板书:

分类与整理

形状分颜色分

3+4+5=12(个)3+3+6=12(个)

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比如:本课通过解决简单而又熟悉的实际问题“有这么多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来引入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从而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为后面的统计教学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好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3、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学会按不同分类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具准备:

课件、气球卡片。

学具准备:

气球卡片,白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课,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数学课,希望大家积极配合,共同上好这节课。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出示图片)这是小明的卧室,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小明卧室是什么样折?

(乱七八糟)

师:他的家该整理整理了,谁能帮助他。

(生回答,师适时评价)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们是想把服装鞋帽放在一起,玩具放在一起,文具用品放在一起。

生活中,我们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叫做分类。分类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整洁方便。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与整理(师板题,生书空)

二、过程

(出示主题图)师:小明和小朋友们去游乐园玩,每人手里都拿着气球,漂亮么?那么看着这些气球,你有什么想问的呢?谁来回答呢?

师:你们问完了,老师又有想问的了,老师想知道每个气球有几个,怎么办?

生回答。

师:我们可以用分类的’方法来知道气球有几个,那么应该怎么分呢?

(生汇报,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师提醒)

可以按形状分(板书)可以按颜色分(板书)

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动手分一分,好吗?不过,分之前,大家要知道分的要求,(出示要求)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学生摆的过程可以找一名学生上前面摆

出示学生整理结果。

生汇报,师相机补充并指导。师还要完善学生的整理结果,可以按图表示整理结果,还可以按表表示整理结果。

师:这两种表示方法一样吗?为什么?(因为分类的标准一样。)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气球,(拿出一个白色葫芦形的气球图片)应该放在哪里呢?为什么?那么整理后的结果怎么改呢?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气球,(拿出一个月亮形的气球图片)应该放在哪里呢?为什么?那么整理后的结果怎么改呢?

师:这是我们按形状分类的结果,老师很满意同学们的表现,给你们点个赞。

师:除了按形状分类外,我们还可以按什么分类?(颜色)

就请大家拿出刚才的学具重新按颜色分一分,和刚才的要求一样,记录并整理,一会向大家汇报。

生汇报

师:这两种分类方法的结果一样么?为什么?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给物品分类可以用不同的标准来分。大家知道了吗?

我们学习了数学知识,就是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下面老师就来检验一下大家,老师设计了两个关口,看看同学们能不能闯关成功。

出示检测题。

师:在生活中,大家还见过哪些分类现象?(垃圾分类,渗透德育教育)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学习重点:

按标准进行分类学习。

难点:

定标准进行分类教具准备:气球图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快看看一共有几件礼物?出示画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师:都是解决同样的问题,方法为什么不一样?生答略。

2、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

3、师:生活中你还在哪儿看到过“分类”的情景。生举例课件相机出示环保垃圾桶和超市图片

4、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间更整齐,环保垃圾桶更加增强了我们环保意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

二、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境,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1、出示:气球图片。

问: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生答略。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老师给同桌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①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投影展示学生作品(一堆一堆)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②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生:

师:你能看出谁最多吗?师:你怎么知道的?生:

师:看来这一行他是来记录葫芦形状的气球,我们在下面画上一个葫芦形,表示这一行记录的项目。有一个葫芦形气球就画一个。另外两行是记录心形和圆形的气球,我们也在下面表示出来。

③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师:桃心形状的气球有几个?

师: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和图对应)。

师: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师:为了更加清楚整齐,我把同学们记录的画上线。上面一行都是形状,下面一行都是个数,每一列又都表示这个形状的气球有几个,这样记录真清楚。

④展示其它记录方法,让学生评价。

3、小结:同学们不仅能够按照形状把这些气球分为3类,而且还把整理的结果整理成图表的形式,你们可真棒!(板书课题的另一部分“整理”)

(二)感受不同情境下不同分类标准的选择。

1、创设情境,引出例2师:春天是出游的好季节,看很多小朋友和家长都来到了公园门口,你能把他们分分类吗?

生答略。(要说清按什么标准分)

师:那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两种分类标准整理一下。

2、体会不同情境下分类标准的选择A情景:门口买票B情景:戏水乐园

3、完成表格(同桌不一样)

4、对比体会分类的标准

师:观察这两个表,都是在分这些人,为什么分得的结果不一样?生:

师:那有什么是相同的呢?生:

小结:看来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是不论怎么分,最后的总数都应该一样。

板书:标准不同结果不同。

4、小结:看来虽然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但在生活中我们还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

三、教师总结。

四、学生谈收获。

五、当堂检测。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按照多种标准分类,体会分类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孩子们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

教材、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图片出示3组图片,找出不同类的并圈出来。(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

2、出示水果类、蔬菜类与文具类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分类。

3、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并让学生解释什么是分类。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1、出示例1情景图。

师: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1:有很多气球。

生2:有各种形状的气球。

生3:有各种颜色的气球。

师: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分类理整,汇报、交流。

生1:按形状分类。

生2:还可以按颜色分类。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分类。

2、分一分,数一数。

(1)按形状分类。

师:下面我们先分组,按形状分一分,并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多少个。

学生分组活动。交流、汇报。

师:谁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按形状把这些气球分成了哪几类?每类气球各有几个,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怎么数的’?

生1:我们按形状把气球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我们边数边画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生2:我们按形状把气球也是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我们是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的,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出示表格:

师:说得很好!那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

生:球形气球最多,长气球最少。

(2)按颜色分类。

师:想一想如果按颜色分类,可以怎么分呢?每种气球又各有多少个呢,请小组内分一分,数一数。

生:按颜色分成3类。

3、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4、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5、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给出大小不同的篮球和足球若干,让学生进行分类。

要求:按照不同的两个标准进行分类,并将结果用统计表的形式表现。

2、把全班同学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

(四)小结

1、引出生活中的分类情况,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这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和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我们也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分类标准。

(五)作业布置

1、把自己抽屉里的书本按照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并做简单的统计表。

2、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分类,课后和同桌说一说。

板书设计

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但总数相同。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难点: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第31页的第6题)

四、应用练习

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32页第7题)

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

a、小组活动。(放背景音乐)

b、集体反馈交流。

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五、总结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好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3、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学会对问题进行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具准备:

课件、各色各形磁性贴片。

学具准备:

白纸、铅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家里是不是都有很多的玩具呢?大概有多少个?20xx年3月21日那天,芳芳老师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新闻:86岁老奶奶收藏玩具超过6000件(有文字有图片)。这么我的玩具,这位老奶奶家里有没有显得特别乱呢?

其实啊,芳芳老师也有一些玩具的收藏,你们可能没有欧!

二、新授

(一)、挑一挑

(邀请4个孩子,逐个拿出毛绒玩具:墨鱼、比目鱼、骆驼、魔鬼鱼。)

谁能从这4个玩具中挑出不同的?(分为两类了)

(二)、分一分

1、再拿来一个小鹿,应该放在哪边?

2、这是一个小矮人,放哪里?

3、那么,我现在把这6个玩具混在一起,除了刚才分为三类以外,还可以怎么分一分呢?

4、小结:孩子们真棒,刚才的“分一分”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板书),分类就是把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起,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不同。

(三)、学习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1、这里有4幅图(PPT),大家先仔细观察一下,孩子们想一想可以怎样分类?

2、可以分别按“颜色”、“形状”、“数量”分类。我们以一次体会到了不同的分类标准产生了不同的分类结果!

(四)、学习分类后的简单整理

1、那么生活中有什么现象是“分类”呢?(PPT)

2、分类有什么用呢?

3、接下来,我们一起看(PPT):这里是语文、数学、英语书,一共有多少本?怎么进行分类?我们这样整理一下,让我们自己看得很轻松、一目了然。我们再来数一数、加一加,与刚才所数的数据对一对,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4、师问:

(1)谁最多?谁最少?

(2)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这样的.整理过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整理”(板书)。

(五)、学习简单的象形统计图

(教具贴片)这里是我们前几天学习的几种平面图形,都认得吗?

1、首先,我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

2、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邀请孩子到黑板上来操作贴片)

3、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4、谁最多?谁最少?你怎样看出来的?强调“一一对应”。

5、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当即拍照上传展示)。

6、算一算,分完以后总数量变了没有?

7、还可以怎样分呢?(步骤重复第4、5、6)

三、总结全课

孩子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回家后,把今天的学习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根据事物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并能用简单的方法记录分类的结果。

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理地整理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并能用简单的方法记录分类的结果。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并能用简单的方法记录分类的结果。

教学准备:

学具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猜谜语

四四方方一口箱,书本文具里面藏,每天上学带它走,陪我学习好伙伴。

学生猜出是书包时,提问: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书包吗?书包里都装了些什么?(学生交流)

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得可真多,书包里的东西可真不少。像这样把书包里的文具和书本分类摆放,既整齐又方便我们找东西,这就是分类与整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与整理”。(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探究新知

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1)出示:气球的图片

这么多气球,各式各样,乱七八糟,我们来帮它们分分类吧。

(2)想一想,可以怎么分?

学生可能回答按形状分,按颜色分。

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1)按形状分类

师:按形状分,可以分成几类,每类有几个?

学生分组操作,利用学具进行分类,教师巡视指导。

师:分好的同学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学生交流分法:按形状分,可以分成3类,一类是圆形有5个,一类是心形有4个,一类是象形有3个。

(2)按颜色分

师:如果按颜色分,你会吗?

学生继续操作并汇报。

预设:按颜色分,可以分成四类,红色的一类有6个,黄色的一类有3个,蓝色的一类有3个,绿色的’一类有2个。

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分类结果

(1)启发提问

师: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记录分类的结果呢?

学生可能回答: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用表格记录,可以用画图表示。

(2)介绍象形统计图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记录方法——象形统计图。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先确定分类标准,再画表格,然后在表格中画出每类中的具体事物。

(3)学生尝试用象形统计图记录按形状分的结果。

(4)展示交流作品,并提问:你喜欢哪种记录方式,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七第1题

(1)看一看:有哪些图形?

(2)想一想:怎样分类?

(3)议一议:分成几类?怎样记录?

练习七第2题

(1)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分类统计。

(2)小组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与整理,知道了分类有不同的标准,我们还学会了用表格的形式记录分类的结果,课后大家可以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去整理身边的事物。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

按形状分:圆形5个 心形4个 象形3个

按颜色分:红色6个 黄色3个 蓝色3个 绿色2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自主探索,通过猜谜语、分类气球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类和记录,逐步掌握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同时,我也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操作时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和指导。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内容

分类与整理。(教材第27~28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分类的方法,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会简单的整理数据的方法。

难点: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从图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各个图形分别有几个?(学生仔细观察图,引导学生说说分别有什么图形,并说一说分别有几个)

1、学生汇报:

师:比少多少个?比多多少个?(同桌相互交流,点名学生回答)

2、按要求分一分,填一填。

长方体有( )个,正方体有( )个,圆柱有( )个,球有( )个。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27页例1。

(1)学习按单一标准分类、整理,感知分类、整理。

(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1情境图,同学们仔细观察)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有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气球。

师:有这么多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自由分类整理,再小组汇报。

学生汇报:

①可以按形状分类。

②可以按颜色分类。

师:同学们很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分类。

师:我们先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几个。(给几分钟让学生自由解答,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再点名学生回答)

学生汇报:

①我们按形状把气球分成了圆形、心形和糖葫芦形三类。数一数知道圆形有5个,心形有4个,糖葫芦形有3个。

②我们按形状把气球也是分成了圆形、心形和长条形三类。数一数知道圆形有5个,心形有4个,长条形有3个。

师:说得很好!那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

引导学生说出圆形气球最多,长条形(糖葫芦形)气球最少。

师:想一想如果按颜色分类,可以怎么分呢?每种气球又各有多少个呢?请小组内分一分,数一数。

学生分组活动,再汇报、交流。

按颜色分类分成了红气球、黄气球和绿气球三类,数一数知道红气球有3个,黄气球有6个,绿气球有3个。

(2)学习按不同标准分类。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气球还可以怎样分类。

老师组织汇报交流。

学生每次分完,都要说说是按什么分的,为什么不同的.同学分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应该肯定。(如有的同学按颜色分;有的按个数分等)

教师提示:分的时候必须按同一标准把所有气球都分完,分完之后才能发现很多问题。

2、教学教材第28页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2情境图,同学们仔细观察)

师:分两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

引导学生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按大人和孩子分,大人有8人,孩子有4人。

按男、女分,男有6人,女有6人。

板书:

师:还可以怎样分?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组织汇报交流)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28页“做一做”。

(1)让学生说一说分组的方法。

(2)分一分,填一填。

答案:填表略,答案不唯一,如可以按男、女分,也可以按出生在上半年、下半年分。

2、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3~4题。

指导学生先说一说分类的方法,再说一说可以怎样分类?各分几类?并数一数每类各有多少?

第3题:6 4 3 3分一分、涂一涂略。

第4题:(1)分一分、涂一涂略。

有4个,有3个,有3个,有5个,有3个,有4个,有6个。

(3)提问不唯一,如:平面图形比立体图形多几个?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了吗?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

1、分类的方法。

2、分类的依据。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时,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在实际生活中,分类思维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商店里的物品要分类摆放,便于顾客很快找到想买的东西;学生也要学会对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分类整理,学习和生活才会有规律。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方法。

2、注重对知识技能的巩固。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按形状给气球分类,初步学会分类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分类计数结果,再趁热打铁,鼓励学生按颜色重新给气球分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分类结果,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而且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参与气球的分类与整理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在同一标准下,分类的呈现方式不同,分类结果相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规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完成简单的统计活动。

难点:体会在同一标准下,分类的呈现方式不同,分类结果相同。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教材将本部分教学内容由原来的一年级上册调整到下册学习,并且在原来只单纯教学分类进行简单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数据的整理和用简单统计表表示结果的内容。这时候的学生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生活之后,对周围的一些实际现象或事物有了一些观察和思考的意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乐于观察、思维活跃的特性有利于更加深刻的`理解本部分教学内容。

四、教材分析: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分类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基础,又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历来的教科书分类都是安排在准备课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将“分类”放在“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关系。本单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先让学生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标准分类,并对分类结果作出简单的整理与分析。例1将分类的教学与计数(统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解决简单而又熟悉的实际问题“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引入,在给出了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后再分析计数的结果,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既让学生体会到了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又使学生完整地体验到了统计的全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礼物,谁能一眼看出有几件礼物?”(课件出示礼物盒图)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蓝色三个粉色五个”“大的三个小的五个”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

(二)新授

“还有两位小朋友也给我们带来了礼物,我们来数数共有多少个气球”。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出示主题图片问: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学生操作过程中播放优雅的音乐,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操作要求:“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①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②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生:整齐、清楚。师:你能一眼看出谁最多谁最少呢?师:你怎么知道的?生:这一排最长。(引出一一对应的摆放方式)

③师:看来这一行他是来记录葫芦形状的气球,我们在下面画上一个葫芦形,表示这一行记录的项目。有一个葫芦形气球就画一个。另外两行是记录心形和圆形的气球,我们也在下面表示出来,我们把这样的呈现方式叫做象形图。

④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师: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师:桃心形状的气球有几个?师: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和图对应)3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师:为了更加清楚整齐,我把同学们记录的画上线。上面一行都是形状,下面一行都是个数,每一列又都表示这个形状的气球有几个,这样记录真清楚。

⑤探究单一标准,分类呈现方式不同,结果相同。

师:我们观察这三位学生的分类结果,葫芦形的有几个?圆形有几个?爱心形有几个?你发现了什么?

师总结:在同一标准下,分类呈现的方式不同,分类的结果是相同的。

⑥展示其它记录方法,让学生评价。(师鼓励)

⑦拓展:初步感受“一类”和“一个”的区别师:如果增加一个爱心形气球,这个表应该怎样改变?如果增加一个小兔子形状的气球呢?师:都是增加一个气球,怎么表格的改变不一样呢?引导学生发现第一次是爱心的增加一个,并没有增加种类,所以在爱心那列数上加1就可以了,而第二次增加的是一个新的形状,也就是增加了一类,所以在表格上要再添一列。

3、刚刚我们是按照形状来分的,还能怎么分呢?(颜色)

那现在我们快速按照颜色分一分

师总结: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不同,但是总数是相同的。

三、巩固练习

1、闯关游戏,给出标准找出不是的一个

2、课本练习七第二题

四、今天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教师点评。

22 3958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