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式》教学设计【实用14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构成与运算,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如何有效提升学习成效?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代数式》教学设计”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代数式》教学设计

《代数式》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内容分析

《代数式的值》是苏科版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第3章代数式》的内容.该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了解了代数式的概念基础上展开的[1].通过本课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求法,更要让学生感受数量的变化和其关系,为学生学习方程、不等式以及函数埋下伏笔.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课标标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四个具体目标:

①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会计算代数式的值;

②能根据实际问题列代数式并求值;

③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变化的数量及其关系,感悟函数思想;

④进一步渗透转化、对应、函数等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数学运算、数学模型和数学抽象等数学核心素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会计算代数式的值;研究数量的变化及其关系;

②难点:感悟变化的数量及其关系.

四、教学性质分析

由教学目标分析可知,本节课既是概念教学又是方法教学.概念教学,是指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意义.本节课的重点是:不仅会计算代数式的值,更是研究代数式值的变化特点.数学思想方法课教学的流程[2]是:

五、认知基础分析

对照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已经具备以下3个认知基础.

①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字母来表示数.用字母可以表示变化不确定的数和变化的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会用含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②学生已经了解代数式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会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简单的数量关系列出代数式,初步感悟了代数式的模型思想.

③学生知道了有理数运算的算法和算理,会准确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六、逻辑思路

根据教学目标与认知基础可以知道本节课的逻辑路线的两个步骤:第一是求代数式的值,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会求含一个字母的代数式的值,其次是会求含两个字母的代数式的值,最后是会将含几个字母的代数式作为整体,将整体代入代数式进行运算求值;第二是随着字母值的变化,探索代数式值的变化规律,让学生感受随着字母值的改变,代数式也随之改变,变化过程中有何特点.

七、关于代数式的值的概念掌握的四要素

在关于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形成过程中,要抓住概念学习的四要素,包括概念的名称、定义、属性和示例,有时还包括符号、读法、写法[3].

①概念的名称:代数式的值.

觀察所填表格,思考下列问题:(独立思考后同伴交流想法)

①n是多少时,代数式3n-1的值是-1?

②上表中随着n的值逐渐变大,代数式3n-1的值如何变化?

例2:已知程序,代入求值

用n表示输入数,求出图中的各输出数.

①n是取何值时,代数式-n2+1的值为0?

②观察图中的数据,发现随着x值的变化,代数式-n2+1的值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利用图表让学生体会随着代数式中字母的值改变,代数式的值也随之改变,当代数式中字母的值确定时,代数式的值也随之确定,让学生体会对应思想和函数的思想.问题①中“已知字母的值,求代数式的值”是顺向思维,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思考,而且已知字母求代数式的值是唯一确定的;但是“已知代数式的值,求代数式中字母的值”时逆向思维,而且已知代数式求字母的值却不是唯一的,学生思维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让学生感受但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量变化过程中的对应思想,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留下铺垫.

通过以上例题,让学生根据变量关系做出估算和猜测,让学生获得函数的变化关系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体会数量之间变化关系,为后续学习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教学逐步铺垫,让学生体会极限思想,培养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九、利用代数式的值的变化特征进行规律探索

用火柴棒,按以下方式搭小鱼.

按上述方式搭“小鱼”,并在下表中记录所用火柴棒的根数[4].

你能找到“小鱼”条数和“所用火柴棒根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吗?你怎样表述你的规律?

通过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小鱼”的条数和所需火柴棒根数之间的数量和变化关系,引导学生采用字母来表示不确定的“小鱼”的条数,鼓励学生运用代数式来表示具体问题中的变化特点,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最后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经历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代数式》教学设计 篇2

【说教材】

《代数式》是浙教版七上实验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课程。本节是在完成了实数数集的扩充,了解了字母表示数后,进一步学习代数式及列代数式。从数到式是学生认识上 “质”的飞跃,是研究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数学知识的基础,可以说本节是“代数”之始。同时,本节课所渗透的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和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说学生情况】

在本节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具有了如下的“现有发展区”。但对初一新生来说,从“数”到“式”这种认识上的飞跃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还不深刻,尤其是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还较弱,所以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感到难于理解。

【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习任务分析和学生认知特点,我从三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了解”、“运用”与“发展”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原有的认知、能力水来确定的。

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是根据本节教材的独特性、抽象性,突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确定的,以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及用代数式表示常用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说教法学法】

根据以上分析,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现有发展区”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解决“最近发展区”的认知矛盾,促成“最近发展区”向“目标发展区”转化,依据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波利亚的问题解决理论,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情境教学法,融入地方文化、参观情景、导游角色、问题解决等元素,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一般规律;并附以实物和多教学,创设有趣、直观的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烘托重点。

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融、验、探、合”四字学习法,即融入情景,在情景中快乐学习;体验过程,在过程中建构知识;自主探索,在探索中培养品质;合作交流,在交流中获取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学会”为“会学”。

《代数式》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使学生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3.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讲解,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建议

1. 知识结构:本小节先回顾了小学学过的字母表示的两种实例,一是运算律,二是公式,从中看出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进而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2.教学重点分析:教科书,介绍了小学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一个是运算律,一个是常用公式,上述两种例子应用广泛,且能很好地体现用字母表示数所具有的简明、普遍的优越性,用字母表示是数学从算术到代数的一大进步,是代数的显著特点。运用算术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小学学生的思维方法 ,现在,从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渗透了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在认识上是一个质的飞跃。对代数式的概念课文没有直接给出,而是用实例形象地说明了代数式的概念。对代数式的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1)从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是抽象思维的开始,体现了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用字母表示数具有简明、普遍的优越性.

(2)代数式中并不要求数和表示数的字母同时出现,单独的一个数和字母也是代数式.如:2,m都是代数式.=、+等都不是代数式.

3.教学难点分析:能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的数量关系,即用语言表达代数式的意义,一定要理清代数式中含有的各种运算及其顺序。用语言表达代数式的意义,具体说法没有统一规定,以简明而不引起误会为出发点。

如:说出代数式7(a-3)的意义。

分析 7(a-3)读成7乘a减3,这样就产生歧义,究竟是7a-3呢?还是7(a-3)呢?有模棱两可之感。代数式7(a-3)的最后运算是积,应把a-3作为一个整体。所以,7(a-3)的意义是7与(a-3)的积。

4.书写代数式的注意事项:

(1)代数式中数字与字母或者字母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把乘号简写作“·”或省略不写,同时要求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

如3×a ,应写作 或写作3a ,a×b 应写作 或写作ab .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应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号.

(2)代数式中有除法运算时,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写.

(3)含有加减运算的代数式需注明单位时,一定要把整个式子括起来.

5.对本节例题的分析:

例1是用代数式表示几个比较简单的数量关系,这些小学都学过.比较复杂一些的数量关系的代数式表示,课文安排在下一节中专门介绍.

例2是说出一些比较简单的代数式的意义.因为代数式中用字母表示数,所以把字母也看成数,一种特殊的数,就可以像看待原来比较熟悉的数式一样,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只是另外还要考虑乘号可能省略等新规定而已.

6.教法建议

(1)因为这一章知识大部分在小学学习过,讲授新课之前要先复习小学学过的运算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上,提出新的问题。这样即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发挥本章承上启下的作用,搞好小学数学与初中代数的衔接,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首先要给学生多举例子(学生比较熟悉、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什么是代数式,理清代数式中的运算和运算顺序,才能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从而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普遍性、简明性,也为列代数式做准备。

(3)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老师可选用一些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老师在讲解第一节之前,一定要对全章内容和课时安排有一个了解,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只有这样,我们老师才能教给学生系统的而不是一些零散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头脑中自然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5)因为是新学期代数的第一节课,老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好印象,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怎么才能给学生留下好印象呢?首先,你要尽量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比如,英语口语好的老师,可以用英语做一个自我介绍,然后为学生说一段祝福语。第二,上课时尽量使用多种语言与学生交流,其中包括情感语言(眉目语言、手势语言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

7.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难点: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及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代数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使学生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3.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讲解,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难点: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及正确地说出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在小学我们曾学过几种运算律?都是什么?如可用字母表示它们?

(通过启发、归纳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用字母表示数的五种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 a+b=b+a;

(2)乘法交换律 a·b=b·a;

(3)加法结合律 (a+b)+c=a+(b+c);

(4)乘法结合律 (ab)c=a(bc);

(5)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指出:

(1)“×”也可以写成“·”号或者省略不写,但数与数之间相乘,一般仍用“×”;

(2)上面各种运算律中,所用到的字母a,b,c都是表示数的字母,它代表我们过去学过的一切数?

《代数式》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与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字母的取值范围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并根据字母取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符号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价值。

教学重、难点

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并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教学设想

本节课是简易方程的起始课,对以后代数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奠基,所以设计教学时目的是以学生的生活背景出发,以学定教,在设计的不同情境中唤醒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意愿,经历数学问题符号化的过程,使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有进一步的认识,明确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意义,力求以本节课知识内容为载体,进而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意识、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感悟函数思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质疑课题,学有目标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吧!对就是用字母表示数。随机板书,用字母表示数,(师再读三遍)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惑?(提炼问题板书:时候? 哪些数? 作用?)

2.了解生活中字母的应用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用字母表示什么吗?

3.哪些游戏里用字母表示数?

师:扑克牌中的q表示什么?

生:数字12

师:扑克牌中有很多字母来表示数的,

生:a表示1,j表示11,k表示13

师:这里的字母是用来表示特定的数,(板书:特定数)除此之外还可以表示哪些数呢?

【设计意图】质疑课题以问题为导向,以学定教。同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思维发展方向。以生活背景为起点,让学生感受到字母可以表示很多含义,同时也可以表示数。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的的魅力。

二、现实情境,感悟新知

1.出示一个空粉笔盒,用哪个数字表示?(0)装入1、2、3根粉笔,用哪个数表示?装入一些,不让生看到多少,可能是几根?猜测,能用一个确定的数字表示吗?(用字母a)粉笔盒的最大容量是50支,上面有标示,那么字母a的取值不能大于50.它是有范围的数(板书:范围数)

2.每人心里各想一个数,你想的是几?老师呢?板书:任意数 这个数是有无数个。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领悟到确定的数用数字表示,不确定的用字母表示,不同对象可以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且结合情境理解在实际情况中字母往往不能表示任意的数,而是有一定范围的。

师小结:现在你知道什么时候用字母表示数了吧!对,当不确定的时候,不知道的时候,就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对像这样不确定的,不知道的数,我们都可以叫它未知数,这类数都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数,但有时,它也是有范围的。字母可不仅仅能表示数,它还有更大的作用。

3.探讨年龄问题,探究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意义。

(1)猜老师和儿子的年龄。

生:任意猜老师的年龄。

(2)引导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老师的年龄,并简介代数式

师:我就不告诉你,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一组信息。我比他大25岁,他1岁时,我多少岁? 2岁3岁时呢? 随机板书

生1:当森森1岁时 ,老师26岁

师:板书26 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生2:1+25

师:以往我们表示一个数量,往往习惯用具体的数来表示,其实有的时候也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你也来试一试吧!(根据学生的回答陆续写 出相应的表示老师年龄的算式)

师: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这样的算式,写也写不完。

生:可以用省略号来代替。(师适时板书省略号)

师:每一个算式只能表示某一年老师的年龄,这样的式子写也写不完,你能用一个简明的式子表示出任意一年老师的年龄吗?请你动脑想一想,再在纸的背面写一写。(师巡视学生的思考结果,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评议。)

师生评议:找同学解释自己写的式子

同学评议认为哪一个好,为什么?哪些需要补充

同桌讨论:你认为用x来表示儿子的年龄,用y来表示老师的年龄和x来表示儿子的年龄,用x+25来表示老师的年龄,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师总结:大家都认为用x来表示儿子的年龄,用x+25来表示老师的年龄最合适,因为这样不仅表示出了老师的年龄,同时也表示出了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板书:数量及数量关系)。既简明,有概括性。(板书:简明,概括性)。

(3)代数式

师:现在又来了第三个人森森的爸爸,他比森森大27岁,他的年龄可以怎样表示?(板书:x+27)从这两个字母式中你能看出什么?像x+25 x+27这样用字母来代替数,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我们数学上叫它代数式。当数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时,用字母式表示,不仅能表示数,还能表达数量关系。

【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老师的年龄,经历数学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并通过对比发现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即可以表示数,又可以表示出数量关系,简洁易懂有概括性。

(4)体会函数思想

师:既然字母这么好,x+25 和x+27中的25和27为什么不用字母表示呢?

生:因为这个25和27是确定的,不变的。

生2:因为这两个数表示出了和儿子之间的年龄差,不能变。

师:噢,25和27不能变,那字母x呢?

生:x是不确定的,是可以变化的。

师:说得真好,用字母表示数给我们带来充满变化的数学。 x变了,老师的年龄x+25和爸爸的年龄x+27也会随着变化。

【设计目的】让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到字母x确定了,x+25也就确定了;字母式中的25是不能变的,是确定的,而x是可以变的,初步渗透了函数思想。

(5)代入数求值

师:告诉大家我儿子今年12岁,那我多少岁?

生:37岁,

师:怎么求出来的,12+25=37 也就是当x=12时 x+30=12+30=37 随机板书

你能像老师这样求出森森12岁时,他爸爸的年龄吗?(师巡视书写并投影展示)

(6)明确字母表示数,通常情况下根据情境表示数是有范围的。

x可以表示哪些数?x能是200吗?当x=18时,老师年龄是多少?x+25=18+25=43岁

【设计目的】代数式可以代入求值,且在现实情境中字母的表示的不确定的数是有范围的。从而引导学生在根据字母的取值范围内,进行代数取值。

师小结:字母不仅能表示未知数,还能用字母列出代数式,代数式不仅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接下来老师想检验一下大家学得怎么样?请看练习题。

三、实践应用

1.课本55页练习十二第2小题的前两道

2.练习十二第一题

3.练习十二第3题的(1)、(3)

四、总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结合板书来说,什么时候用字母表示数,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生1:当我们不确定的时候,不知道具体是多少的时候,就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

生2:字母可以表示任意的数,但是有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字母所表示的数是有一定范围的。

生3:字母表示数,可以列代数式,代数式不仅可以表示数,更可以清晰的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

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真是收获满满啊!可你知道用字母表示数其实是代数学知识,哪位数学家被 称为代数学之父吗?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并不是用字母来表示数的,而是采用比较麻烦的文字叙述或书写的方式。直到17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创造了一个叫“截塔”的符号并用它来表示未知的数。到了400多年前法国数学家韦达提出了用字母来表示未知的数,所以韦达被后人称作“代数式之父”。有了韦达的想法,人们就逐渐建立了一门学科代数学。今天这节课我们只是打开了代数学的一条门缝,见到了一丝光亮,后面还有很多代数学知识在等着你们去探索呢?

《代数式》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深地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对简易方程的整理和复习,学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辩论,相互评价,完成知识结构。

3、加强数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互相协作积极向上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全员参与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整理交流总结、梳理综合练习,找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完成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一、用字母表示数。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生共同游戏:师先出数,请学生举起和老师相同的数,如:师出比a多3的数,学生举a+3。

使学生观察出手中数的特点。并试着用字母表示一些我们学过的知识。

通过学生评价,相互补充后理出:在书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应注意什么?

2、计对性练习。

(1)判断正误:①a8简写成②a3和3a表示的意义相同③258的号可以省略不写。(

)④ab可以写成ab也可以写成ab()⑤可以写成。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数量关系。

①练习本每本a元,买6本要用元。

②用a表示单位,x表y数量,c表示总价,那么c=,a=,x=。

3、想一想: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学生讨论得出,用字母表示数除了简明易记,还便于应用。

二、简易方程。

小组探究,共同参与。

1、通过学生自己举例,出示方程、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质疑,相互辩论,相互评价,完成知识结构。

如:概括方程这部分的知识,提出问题考考大家。通过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答,从而复习和区别一些易混淆的内容。

2、反馈练习。

(1)解方程:3x+81/2=131/2x-25%x=10

(2)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回忆得出解方程的依据。

(3)列方程解应用题。

出示:一个数的1/2比这个数的25%多10,这个数是多少?

三、归纳概括,形成网络图。

今天,我们整理和复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谈谈这节课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四、综合练习、拓展应用:

1、口答填空:

(1)比m的3倍多5的数是(2)与m的和的4倍是

(3)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数字是a、个位上数字是b、这个数是。

计算:(1)a=17b=8c=4求(a+b-c)3的值是多少?

(2)5x=36-4x(3)x+63/4=

五、布置作业:总复习P42第15题、第16题、第17题。

板书设计

运算定理

整用字母表示数计算公式

理数量关系

和方程

复简易方程方程的解

习解方程

《代数式》教学设计 篇6

一、自学导航

专题训练一:

完成课本89页第1题。

注意:口算时“满十进一”,加强低于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运算速度。

专题训练二:

完成课本89页第2题。

注意:先编数学故事或数学问题,然后进行解答,注意单位名称。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日后解决。

专题训练三:

完成课本89页第3题。

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一当十。

专题训练四:

完成课本89页第4题。

注意:(两种方法)

1.先来计算,算出得数,再比较大小。

2.直接观察和推理,比较两组算式得数的大小。

专题训练五:

完成课本90页第5题。

注意:能口算的可以直接写出得数,不能口算的可以列出竖式计算。

专题训练六:

完成课本90页第7题。

注意:每个队有3位老师。

专题训练七:

完成课本90页第10题。

注意:计算每组数的第一个等式后,不经过计算直接写出第二个算式的得数。

专题训练八:

完成课本93页第15题。

注意:题目要求中的“可能”是什么意思?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摆脱实物学具,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的顺序;理解数的排列顺序及两位数的组成;会比较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编座位号,语言表达,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目标:让学生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一、预习、质疑

看书p89-93,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先完成的小组选择展示任务。

二、交流、展示

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25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

1.

2.

完善导学案2分钟。

三、检测与反馈

《代数式》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使学生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3.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讲解,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建议

1. 知识结构:本小节先回顾了小学学过的字母表示的两种实例,一是运算律,二是公式,从中看出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进而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2.教学重点分析:教科书,介绍了小学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一个是运算律,一个是常用公式,上述两种例子应用广泛,且能很好地体现用字母表示数所具有的简明、普遍的优越性,用字母表示是数学从算术到代数的一大进步,是代数的显著特点。运用算术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小学学生的思维方法 ,现在,从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渗透了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在认识上是一个质的飞跃。对代数式的概念课文没有直接给出,而是用实例形象地说明了代数式的概念。对代数式的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1)从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是抽象思维的开始,体现了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用字母表示数具有简明、普遍的优越性.

(2)代数式中并不要求数和表示数的字母同时出现,单独的一个数和字母也是代数式.如:2,m都是代数式.

等都不是代数式.

3.教学难点分析:能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的数量关系,即用语言表达代数式的意义,一定要理清代数式中含有的各种运算及其顺序。用语言表达代数式的意义,具体说法没有统一规定,以简明而不引起误会为出发点。

如:说出代数式7(a-3)的意义。

分析 7(a-3)读成7乘a减3,这样就产生歧义,究竟是7a-3呢?还是7(a-3)呢?有模棱两可之感。代数式7(a-3)的最后运算是积,应把a-3作为一个整体。所以,7(a-3)的意义是7与(a-3)的积。

4.书写代数式的注意事项:

(1)代数式中数字与字母或者字母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把乘号简写作“·”或省略不写,同时要求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

如3×a ,应写作 或写作3a ,a×b 应写作 或写作ab .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应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FormatImgID_0#

.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号.

(2)代数式中有除法运算时,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写.

(3)含有加减运算的代数式需注明单位时,一定要把整个式子括起来.

《代数式》教学设计 篇8

目标1.让学生领会代数式值的概念;

2.了解求代数式值的解题过程及格式

3.初步领悟代数式的值随字母的取值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教学

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教学

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求代数式的值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

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

用具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稿个案补充

新课引入

7月13日,莫斯科时间17:08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此时此刻举国欢腾,激情飞扬(多媒体展示当时的欢庆场面)。多媒体展示钟表:北京时间莫斯科时间

提出问题:你能根据图示得出北京时间和莫斯科时间的时差为多少?

如果用表示莫斯科时间,那么同一时刻的北京时间是多少?

学生回答:+5

进一步提出: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的北京时间是多少?

学生回答:+5=17+5=22时,即北京时间为22:08。

一、新课过程

代数式的值:一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例如22是代数式+5在=17时的值。

做一做:右图表示同一时刻的东京时间与北京时间:东京时间北京时间

⑴、你能根据右图知道北京与东京的时差吗?

⑵、设东京时间为,怎样用关于东京时间的代数式表示同一时刻的北京时间。

⑶、世界杯足球赛于6月30日在日本横滨举行,开幕式开始的东京时间为20:00问开幕式开始的北京时间是几时?

二、课内练习

1、当分别取下列值时,求代数式的值:⑴⑵

2、当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⑴⑵

3、当时,。

三、典例分析

例1当n分别取下列值时,求代数式n(n-1)/2的值:

(1)n=-1(2)n=4(3)n=

解(1)当n=-1时,n(n-1)/2=(-1)X(-1-1)/2=1

(2)当n=4时,n(n-1)/2=4X(4-1)/2=6

(3)当n=时,n(n-1)/2=()/2=-

注意:负数代入求值时要括号,分数的乘方也要添上括号。

四、课堂练习1

1、当x分别取下列值时,求代数式20(1+x%)的值:

(1)x=40(2)x=25

2、当x=-2,y=-1/3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3y-x(2)|3y+x|

3、当x分别取下列值时,求代数式4-3x的值:

(1)x=1(2)x4/3(3)x=-5/6

4、当a=3,b=-2/3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2ab(2)a2+2ab+b2

五、典例分析

例2

小结、布置作业

《代数式》教学设计 篇9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代数式的值》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二章,是我个人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认知能力不强以及思维品质不够活跃等实际情况而在教学中加以补充的一节课。代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课题首要的就是研究用字母表示式子的变形规则和解方程的方法。因此,本节课既是算术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知识的学习起着导航作用,即:对于代数我们研究什么?如何研究?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知道代数式求值的书写格式,能区分易混淆语言,清楚代数式求值过程中易出错的地方,会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变式训练进行拔高。

情感目标: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同时通过多演示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代数式求值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代数式求值的书写格式,变式训练知识的运用。

二: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不多,知识的切入点比较低,根据课标的要求,代数式

的值的概念属于了解内容,所以本节课较多的时间用在代数式求值知识的运用上。教师以多为教学台,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和活动系列,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来落实知识点并不断地制造思维兴奋点,让学生脑、嘴、手

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小结方法,克服思维定势,并通过小组讨论、组际竞赛等多种方式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板 书 设 计:

代数式的值

一、定义 四、小试牛刀 七、练习 二、例1五、阶段小结 八、总结 三、例2六、例3 九、作业

四.评价与反思

新课标要求我们合理选用教学素材,优化教学内容。所以我在教学中,选用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并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忠实于教材,但不迷信教材,在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教材,对于课堂和课外练习一部分取材于课本,而概念的引入却有别于教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热情。

教学方法合理化,不拘泥于形式。在教学中,通过问题串与活动系列,实施开放式教学,随处可见学生思维间碰撞的火花,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增强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教学环节设计,还是课外作业的安排上,我都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关注人的发展,意到个体间的差异,注意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感悟,都有着各自的数学体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朋友们,这些就是《代数式》教学设计通用范文的全部内容了,这些精编范文都出自优秀人才之手,一定会对大家的书写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希望这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小编也希望大家能多关注本站,以便后续更快捷地在站内搜索到需要的内容。

《代数式》教学设计 篇10

1、数的认识

整 数

一、导入。

1、在小学阶段,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数?

学生可能回答:自然数、分数、小数、负数等。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

2、在生活中,你怎样使这些数?(请学生举例说明。) (1)、自然数

物体的个数,如苹果的个数1个、2个、3个……体; 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 (2)、分数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块蛋糕的 (3)、负数

零下3℃,一般记作-3℃。

收入100元记作100元,付出+100元记作-100元。

3、请把

1、

2、

3、

4、

1、0.

25、0、﹣3这几个数,在数轴上用点表示出来。

4教师板画数轴学生描点:

师:你能看出这几个数的大小关系吗?(用“>”连接)

⑵、说一说题中有关数据的具体意义。

如:第29届中的“29”,表示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这次奥运会在奥运史上是第29次,是序数。

长江约6300千米,“6300”表示长江的长度包含6300个1米,是一个数量。 区号为0891,“0891”表示为一个代码。 .243”中各数字表示什么?

⑶、“”中各个3所表示的值一样吗?

3、大小比较。(教材第42页3题) ⑴、举例说明怎样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

①、位数不同的,位数越多,这个数就越大。

②、位数相同的,最高位上的数字越大,这个数就越大。 ⑵、把下列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对“0”的认识。

先由学生说说多“0”的认识,然后师生联系书本插图共同小结“0”的作用。 ⑴ 0可以表示“没有”; ⑵ 0可以表示“起点”; ⑶ 0可以表示“占位”; ⑷ 0可以表示“分界”。

5、倍数和因数。 (1)、让学生说一说在“倍数和因数”中都学到哪些知识。

如:在20÷4=5中,(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 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最小的倍数是什么?最大的因数是什么?

(2)、写一写。

36的因数有 ( ) 100以内12的倍数有( ) 附:倍数与因数知识点:

1、像0、

1、

2、

3、

4、

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 像-

3、-

2、-

1、0、

1、

2、3……这样的数是整数。

整数包括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但所有的整数不一定都是自然数。如:-3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

2、我们只在自然数的(0除外)的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7×8=56,7和8是56的因数,56是7和8的倍数 72÷9=8,9和8是72的因数,72是9和8的倍数

因为÷=2,所以是的倍数,是的因数。(×)因为和是小数。

4÷2=2,所以4是倍数,2是因数。(×)因为没有说清4是谁的倍数,2是谁的因数。

3、个位上是0、

2、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4、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6、8的数是2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个位上必须是0。

2、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5的倍数的数,个位上一定是0。

4、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最小的偶数是2。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 根据是不是2的倍数,自然数(0除外),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5、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最小的质数是2。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按照因数的个数,自然数(0除外)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6、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代数式》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 使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理解一些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对符号语言有进一步的理解;

3. 能说出一个代数式表示的数量关系,能列出代数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代数式的概念。

难点:把数式数量关系用代数式简明地表示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提问:

1. 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2. 怎样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3. 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

答:1. 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a+b=b+a

2. 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a×b=b×a

3. 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a+b)+c=a+(b+c)

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a×b)×c=a×(b×c)

用字母表示乘法对加法分配律:

a×(b+c)=a×b+a×c

以上是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还有什么数可以用字母表示呢?

(二)新课

《代数式》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使学生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3.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讲解,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建议

1. 知识结构:本小节先回顾了小学学过的字母表示的两种实例,一是运算律,二是公式,从中看出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进而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2.教学重点分析:教科书,介绍了小学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一个是运算律,一个是常用公式,上述两种例子应用广泛,且能很好地体现用字母表示数所具有的简明、普遍的优越性,用字母表示是数学从算术到代数的一大进步,是代数的显著特点。运用算术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小学学生的思维方法 ,现在,从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渗透了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在认识上是一个质的飞跃。对代数式的概念课文没有直接给出,而是用实例形象地说明了代数式的.概念。对代数式的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1)从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是抽象思维的开始,体现了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用字母表示数具有简明、普遍的优越性.

(2)代数式中并不要求数和表示数的字母同时出现,单独的一个数和字母也是代数式.如:2,m都是代数式.

等都不是代数式.

3.教学难点分析:能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的数量关系,即用语言表达代数式的意义,一定要理清代数式中含有的各种运算及其顺序。用语言表达代数式的意义,具体说法没有统一规定,以简明而不引起误会为出发点。

如:说出代数式7(a-3)的意义。

分析 7(a-3)读成7乘a减3,这样就产生歧义,究竟是7a-3呢?还是7(a-3)呢?有模棱两可之感。代数式7(a-3)的最后运算是积,应把a-3作为一个整体。所以,7(a-3)的意义是7与(a-3)的积。

《代数式》教学设计 篇13

【教材分析】

《代数式》是浙教版七上实验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课程,本节是在完成了实数数集的扩充,了解了字母表示数后,进一步学习代数式及列代数式。从数到式是学生认识上“质”的飞跃,是研究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数学知识的基础,可以说本节是“代数”之始。同时,本节课所渗透的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和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生情况分析】

在本节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具有了如下的“现有发展区”。但对初一新生来说,从“数”到“式”这种认识上的飞跃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还不深刻,尤其是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还较弱,所以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感到难于理解。

【教学目标】

根据学习任务分析和学生认知特点,我从三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了解”、“运用”与“发展”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原有的认知、能力水平确定的。

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是根据本节教材的独特性、抽象性,突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确定的,以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及用代数式表示常用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法学法】

根据以上分析,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现有发展区”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解决“最近发展区”的认知矛盾,促成“最近发展区”向“目标发展区”转化,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波利亚的问题解决理论,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情境教学法,融入地方文化、参观情景、导游角色、问题解决等元素,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一般规律;并附以实物和多媒体教学,创设有趣、直观的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烘托重点。

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融、验、探、合”四字学习法,即融入情景,在情景中快乐学习;体验过程,在过程中建构知识;自主探索,在探索中培养品质;合作交流,在交流中获取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学会”为“会学”,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我先引导学生欣赏鲁迅纪念馆的一组照片,简单介绍鲁迅其人其事,结合金秋十月,营造秋游氛围,并请学生做导游,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励学生,做好一名导游可得解决旅程中的许多问题。

如此创设情景,是因为绍兴是鲁迅的故乡,把鲁迅做为背景,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学习的兴趣,并渗透了乡土人文教育。同时,旅程的开始也就意味着学习的开始。

在“导游”这个角色的促使下,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地思考旅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出发时的行程问题,学生很快进行了解决,教师把所得算式收藏到收藏箱中。到了纪念馆门口,自然遇到了买门票问题。

此时,可通过分析,让学生感知( 60a +40b)所代表的普遍意义。

进入参观后,根据纪念馆的情况又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学生一一进行解决。如此设计可使问题与情境有机相融,同时教师又充分考虑到了样例形式的丰富性,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代数式的必要性。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正确书写,指出书写的简约美。

接下来教师把收藏箱里的式子全部展示出来,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旅程中所得的算式 ,提出问题:它们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区别呢?

使学生造成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其探究的内驱力。

2、对比析误,感知问题

从而水到渠成地得到概念. 教师在板书概念后点出课题。

此时学生对代数式只是一个感性认识,于是我又设计了如下的辨析题,通过析误帮助学生区分可能会与代数式混淆的几个关系式,从而加深对代数式构成的理解,使学生的认识有感性上升到理性。

至此学生已经历了代数式概念产生的整个过程,完成了特殊到一般的转化,教学的一个重点已得到了妥善的处理。而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我打算从列代数式和编代数式两方面让学生进行探索。

3、双向建构,探索问题

(1)大家一起来列式:

列是要求学生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考虑到学生转化时可能在关键词意义理解、运算顺序等方面容易出错,我对课本例题进行了重组,并精心设计了变式题,让学生通过对比、辨析,理解关键词的意义,分清运算顺序。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通过析误让他们得到内化,形成经验。我又及时安排了巩固练习,使学生在练习和集体评析中掌握列式技能,体念成功乐趣.接下来让学生创造性地编代数式,并用文字语言进行描述,再赋予代数式实际背景和几何意义,并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通过视频展示台进行交流。

(2)聪明才智共编式

如此设计的意图,是为了让学生从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再从符号语言到文字语言两方面进行建构,强化代数式的概念,提高列式技能,突出了重点。估计此时学生会编出各种不同的代数式,教师要一一予以肯定,尤其是要乘机对学困生进行鼓励和赞赏,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的信心。可能有些学生会感到困难,而小组合作与交流为他们聆听他人思维,产生共鸣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由于不同生活经验的学生可以对同一代数式作出不同的解释,如5a可赋予不同的背景,所以此问题的设计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代数式的模型思想,达到分散难点的目的。此时学生的思维应该非常活跃,交流此起彼伏,达到了预设中的小高潮。

《代数式》教学设计 篇14

【教材分析】

《代数式》是浙教版七上实验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课程。本节是在完成了实数数集的扩充,了解了字母表示数后,进一步学习代数式及列代数式。从数到式是学生认识上 “质”的飞跃,是研究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数学知识的基础,可以说本节是“代数”之始。同时,本节课所渗透的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和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生情况分析】

在本节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具有了如下的“现有发展区”。但对初一新生来说,从“数”到“式”这种认识上的飞跃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还不深刻,尤其是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还较弱,所以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感到难于理解。

【教学目标】

根据学习任务分析和学生认知特点,我从三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了解”、“运用”与“发展”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原有的认知、能力水来确定的。

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是根据本节教材的独特性、抽象性,突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确定的,以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及用代数式表示常用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法学法】

根据以上分析,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现有发展区”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解决“最近发展区”的认知矛盾,促成“最近发展区”向“目标发展区”转化,依据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波利亚的问题解决理论,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情境教学法,融入地方文化、参观情景、导游角色、问题解决等元素,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一般规律;并附以实物和多教学,创设有趣、直观的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烘托重点。

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融、验、探、合”四字学习法,即融入情景,在情景中快乐学习;体验过程,在过程中建构知识;自主探索,在探索中培养品质;合作交流,在交流中获取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学会”为“会学”。

代数式说课稿3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代数式》这一课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及本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情,我将本节课分为五部分: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几点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代数式是学生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知识,是对上一节内容的深化,通过这节课要培养学生合理、规范、准确的数学表达方式和书写习惯,这是体验数学的美感和锻炼数学逻辑思维的必不可少的步骤。

2.代数式既是有理数的概括与抽象,又是整式运算的基础,也是学习方程及函数知识的基础。列代数式即用字母把数和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思维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数学的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换,它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本教案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探究、概括、表达等数学方法,所以本节课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让学生经历代数式概念的产生过程,了解代数式的概念,学会用代数式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深化符号感,掌握代数式的有关书写格式。

2.能力目标:通过丰富的例子使学生体验从语言叙述到代数表示,从代数表示到语言叙述的双向过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与探究的意识。

3.情感目标:提供多个实际生活情景,吸引学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交流中享受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列代数式表示生活中简单的数量关系使学生体验到代数式的实际意义及建模思想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与同学互动过程中学会和人交流和合作,体验互相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和如何根据文字的意义列代数式。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构造现实情境,去解释不同代数式的意义。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是:通过探究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领悟新知识,并让学生在主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自然地获取知识,去亲身体会学习知识的过程,从而加强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充分运用多种教学,设置问题,探究讨论,例题讲解,课后小结,布置作业,突出主线,层层深入,逐一突破重难点。

二、教法分析

1.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为主进行学习,教师以启发等方式进行引导,课堂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的教学形式。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体现了“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与“自主性、互助性、创造性”的教学思想,逐步培养了学生运用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通过“激发兴趣、引入新课,观察联想、形成概念,应用拓展、巩固概念,反思辩论、深化概念,纵横发散、智能升级,学以致用、运用知识,自我反思、课外拓展”的教学程序,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学三位目标的达成度。

三、学法分析

古人言:“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给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主动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交流,使学生的手、脑、嘴充分调动起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授之以欲

师(热情地):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今天就来和同学们做一个猜数的游戏好不好?下面我来讲解一下游戏的规则–同学们任意想好一个数,不要说出来,然后先把向好的这个数乘以2结果加上8,再除以2,最后减去所想的数。现在由老师猜同学们的计算结果(教师同时给几个学生发放事先写好答案的纸条)。请这几位同学告诉大家,老师猜的对吗?谁能找到老师猜对答案的奥秘呢?

用字母表示数是跨入代数大门的第一步,代数的重要特点是广泛地应用字母表示数,它是数学发展的一个飞跃,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解决许多数量关系的基础。我国古代“代数思想”的出现是领先世界的(可向学生简单介绍代数学的发展史),我们在为先人做出的成就感到骄傲的同时,也要反思一下未来我国数学发展的责任要落到谁的肩上你?大家想不想进一步学习知识呢?

【设计意图】

创设愉悦宽松的游戏氛围,让学生在完全放松的情绪下感知生活,增加新鲜感,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体会代数式的重要意义。产生学习代数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也进行了思想及责任感教育。霍姆林斯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

(二)形成概念,授之以渔

1.实例引领

例:用代数式表示(1)乙数比甲数大3;(2)甲乙两数的和为10;(3)甲数是乙数的5倍;(4)乙数比甲数的方少2.(5)某班有m名分成两个小组,第一组有x人,第二组由有多少人?(5)已知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b厘米,则该盒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表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学生完成,请一生板演答案,师生共同纠错,重点强调做题的细节,如(4)题中的括号不能漏掉,(5)题中用乘方来表示)

【设计意图】英国数学教育心理学家斯根普指出:概念教学应该从大量实例出发,用实例直观地帮助完成定义而不是就定义教定义。因此,教师在课本已有的加、减、乘、除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了两个实例,(4)是减法运算,(5)是乘方运算,这位后面概括代数式的意义及代数式的书写规则做了一定的准备,并进一步体现了字母代数的数学思想,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2.概念生成

(1)观察:上述问题中出现的式子:a+3,10-a,1/5a……这些都称为代数式。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并发言,应适时进行点拨,目的是让学生归纳出上述式子的共同特点,并总结出怎样的式子是代数式。

(2)联想:如50,a等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是不是代数式?(学生思考讨论并举手发言)

(3)质疑:何为运算符号?运算符号是+,-,,/,乘方,开方。而=,大于,小于,等等是关系符号而不是运算符号,凡由这些符号连结的式子都不是代数式而符号两边的式子是代数式。

(4)归纳:

代数式的特征

a.代数式是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

b.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c.代数式中不含等号和不等号。(学生归纳,教师板书,概括要点和关键字)

【设计意图】此阶段通过“观察-联想-质疑-归纳-表达”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思考过程,发展学生的智力品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领会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实现学法指导的目的。

3.巩固联系,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学生做课本上第120页1题,两生板演答案,师生共同纠正书写问题。

【设计意图】设计此练习,让学生积极主动自我尝试、剖析、修正和反思,使其真正理解代数式概念的内涵。让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准确地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记住相关题目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和刻苦学习的教育。

(三)自我归纳,授之以鱼

1.结合上面的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后总结出代数式的书写规则,请发言补充.

(探索归纳出)书写代数式请注意以下几点:

(1)x×y×z通常写为x·y·z或xyz(乘号省略)

(2)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如6b常写作6·b或6b。如果数字是带分数的要写成假分数。

数字和数字之间相乘用

(3)10÷m通常写作 (除号用分数线表示)

(4)若最后结果是加减关系的须写单位时,则将整个式子括起来再写单位。

(5)相同字母或因式的积,要写成乘方的形式。

2.补充练习

下列代数式中符合书写要求的是 C.-x2y /2

【设计意图】一是培养学生勤于动脑思考,善于总结归纳的良好数学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可使学生运用批判性的思维找出代数式书写中的错误,进一步加深理解代数式的书写规则。

3.纵横发散,自主创新

人人来当老师

(1).请同学们用10x+5y赋予实际生活背景或几何背景设计一道数学题!

(教师可类比英语中的英汉互译,使学生明白此题与前面的练习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互逆思维,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出此代数式的实际背景.)

(2).抛砖引玉,分组竞赛

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下列代数式做出解释。a+b,ab,6p.

【设计意图】通过同一代数式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生活意义,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4.学以致用,关爱生命

例:现代营养专家用身体质量指数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这个指数等于人体质量(千克)与人体身高(米)方的商。一个健康的人身体质量数在20-25之间,身体质量指数低于18属于不健康的瘦,高于30属于不健康的胖。(1)设一个人的质量w(千克)身高为h(米)求他的身体质量指数。(2)老师的身高是米,体重是55千克,帮老师计算一下我的身体状况属于哪一类型?(3)请同学们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属于哪一类型?

【设计意图】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关注健康,此应用题的教学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为下一节列代数式及后面要学习的代数式的值做延伸和铺垫。

(四)课堂小结

1、谈谈你的收获;

2、谈谈你的疑问,

3、解疑。

(小组畅所欲言,互讲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和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对小组总结情况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在学习成果分享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训练学生概括归纳知识的能力,从而不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五)分层作业,拓展

(1)必做题:课本105页2、3题

(2)选做题:课本121页1题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不尽相同,所以分层次布置课外作业,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使他们都能达到数学标准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并使部分学生能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五、几点说明

1.板书设计

(1)代数式的特征

(2)书写代数式请注意以下几点

(3)补充练习

2.时间安排

(1)创设情境,授之以欲 (5分钟)

(2)形成概念,授之以渔(15分钟)

(3)自我归纳,授之以鱼(15分钟)

(4)课堂小结 (5分钟)

3.设计特色

在探究过程中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让学生从接受知识到探究知识,真正焕发教学活力,让他们自己往前走,自己去锻炼去创造。

始终把素质教育思想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2 4025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