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教学论文汇总11篇
体育课教学应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结合趣味性与科学性,提升学生参与度与运动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体育课教学论文优秀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体育课教学论文 篇1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少。高中学生正面临高考,长期在压力的作用下学习,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益,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词汇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高中英语词汇量大,单词拼写较为复杂。采取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单调模式教学,显然不能使学生有效地记忆单词。单词是英语最小的语言单位,如果词汇的掌握达不到一定数量,就会动摇英语学习的基础。鉴于此,我采用了趣味单词教学法。(1)用体态语教学,例如在教学“smell”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做出“嗅、闻”的动作,在教学“taste”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做一个品尝食物的动作。这些有趣的动作,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还能够增加课堂趣味,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2)利用视频进行词汇教学,如在学习“cover”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展示一些情境,比如是一条河、一盆水逐渐被雪覆盖的情景。此外还可以让同学们通过简笔画或者图片来记忆单词,如通过图片与单词配对的方式,加深对单词的记忆。
二、对话教学,让学生乐起来。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然后教师将对话肢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向学生灌输的对话教学方式单调乏味。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可以调动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例如:在对话教学时,我用大屏幕播放视频,让学生跟读。然后让学生在静音的情况下,根据无声的视频给人物配音,这样学生自然就可以体验到视频中的情境,并且更深的理解英语内涵。之后,让学生在组内分角色排练对话,教师选择表演比较好的学生到教室前面进行表演。高中学生表现的欲望比较强烈,他们可以快乐地参与到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中达成教学目标。
三、课文教学,让学生在形象中感悟体验。
传统的英语课文教学,教师只是注重课文知识点的'讲解,学生课堂活动的时间少之又少,教学效益偏低。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当中,达到理解领悟课文的目标。教师可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比如浏览、视读、略读、精读等方法。并且精编一些关键词汇,让学生根据词汇提示复述课文。并要利用视频的优势,让学生将课文根据关键词汇造出句子。例如课文中出现了“becoveredwith”这个短语,教师用视频播放一条河被冰覆盖的情景,引导学生造出“theriverwascoveredwithice”等句子。这种设置情境让学生造句的练习,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英语词汇遣词造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亚丽。浅谈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01)。
[2]姜兰,丛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4)。
(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第一中学)。
体育课教学论文 篇2
“分层次教学”是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完全符合《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要求。本文以湖北经济学院级金融学院选修网球课的150名学生(男80名,女70名),分为中级班(70名)和初级班(80名)进行分层教学。对照组:2010级会计学院选网球课的150名学生(男80名,女70名)进行不分层教学。两个组按照各自既定的教学方案实施教学。实验前后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网球的技能掌握的情况,按照湖北经济学院网球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测试,便于试验后对比分析,旨在为高校体育层次教学改革研究提供详实的案例,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现实的参考。
1.学生对体育层次教学改革的态度、认知情况。
针对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在查阅相关参考资料的基础上,以教育学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体育分层次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教学评价体系,为了及时掌握金融学院学生对采用网球分层式体育教学的情感、态度和认识等,我们制定了专题问卷调查表。以金融学院2010级选网球课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50份,其中男生80份,女生70份;回收问卷150份,回收率为100%。两周后,我们采用再测法,比较了两次调查结果,并求出两次测试答案间的相关系数。其再测信度系数为r=()。对金融学院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的学生肯定了体育课分层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因此,%的学生乐意参加体育层次的教学活动,%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体育分层教学改革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喜欢,是因为学生认为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习最基本的技术,能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锻炼热情,同时还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归纳起来主要是:有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满足健身娱乐的需要(%),能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能提高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基于对层次体育教学方式的.认同,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动机也相对一致,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为了强身健体的选择频率为%,满足兴趣爱好的选择频次为%,增强人际交往的选择频次为%,而为了取得学分和消遣娱乐的选择频次则分别为%和%。
2.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状况。
由于两个是实验组采用的体育教学形式不同,体育课教学内容与目标各有侧重,为较客观地分析和说明问题,实验初期,对金融学院和会计学院选网球课的学生的速度、耐力和力量(男女50米、男1000米,女800米、实心球)等三项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发现其中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经过一年的体育学习与锻炼后,两个实验组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显著性变化()。具体地表现为,金融学院学生的50m和男1000m(女800m)的总体平均成绩要明显好于会计学院学生的总体平均成绩。金融学院和会计学院学生的实心球平均成绩没有明显差距。将实验前后成绩进行纵向比较,我们发现学生通过一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后,身体素质均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其中金融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提高的幅度最为显著。其中的具体原因在于:身体素质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它具有明显的可塑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由于体育分项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水平的分类,教学内容更适合自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热情较高,学习和锻炼的时间多。因此,通过一年的学习后,金融学院的学生的总体身体素质好于会计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这说明了体育课分层的教学法是是一种更为理想的体育教学方式。
3.实验前后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对比分析。
高校体育层次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创新过程,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随着现实条件的不断变化,须适时地对体育层次的教学目标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管理体制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新。
高校体育俱层次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需要多方的通力配合与协调才能发挥出最佳效益。建议在进行体育层次教学改革时,必须要得到学校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
高校实施体育分层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于教师来讲,是一个对自身素质进行全面检验的过程,建议在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的同时,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加强师生间的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法”可能会产生“标签效应”(特别在起始阶段),即被分到较低层次组的学生在心理上可能产生一些消极的思想,对自己缺乏信心,以致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真诚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必要时教师可以采用非指导性技术鼓励或指导学生弄清楚概念,再帮助学生掌握技能。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学生克服困难技术技能有所提高时教师应无条件给予认可和关注,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分层教学要适时地修订与分层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加强教与学的信息联系及反馈,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级别的技术练习和组织竞赛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心理特点给予不同形式的评价与鼓励。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驾驭分层教学的能力在实践中也得到更大空间的提升。
体育课教学论文 篇3
摘要:捷克著名教育者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古代伟大学者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两句话都阐述了一个道理――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课堂上进行了诸多尝试与实践,并取得不错成效。就以高中体育为例,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历,谈谈对激趣教学法的几点建议和看法,望能抛砖引玉。
关键词:激趣教学;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
高中体育在整个高中教学过程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它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是我们顺利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条件和首要前提。那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我们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措施使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体验到由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呢?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经验,对此问题展开详细的论述与分析。
一、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在很多教师心目中认为学好文化课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体育课只是其他课程的辅助课程,对它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它可有可无,因此学校和老师为了片面追求“高升学率”,总是肆意减少甚至不开这门课程;很多学生家长也认为孩子的最终学习目的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体育课不过是跑跑跳跳、玩玩而已,没有什么可学的……学生因为受老师和家长思想观念的影响,逐渐也对体育课程产生了学不学无所谓的想法。因此,要想使学生对体育课程感兴趣,老师和家长必须改变传统守旧的思想观念,不可向学生灌输“体育课不重要,学好文化课才是硬道理”的片面想法,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成绩固然重要,但身体才是生命的本钱,有了健康、强壮的体魄,我们才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学生也只有真正理解体育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体育课程开设的目的、功能和价值,才能激发他们对体育课程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进而端正学习态度,并逐渐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二、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受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运用“开始―准备―上课―结束”的课堂模式,教学场地也仅仅局限于学校操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这种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产生厌倦感,而且也很难掌握真正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因此,要想使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死板单一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选择一些趣味性和实效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并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展现出来,使原本单一乏味的体育课堂变得妙趣横生、激情四溢,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体育课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比如,有些学校的体育场地总是局限于操场,因为受场地和体育器材的限制,导致我们的体育教学内容总是很单一,而且教学成效不大。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给予学校适当的资金支持,为学校配备一些电子教室和现代化教学工具。因为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某些体育技术动作如果只靠老师的亲身示范和口头语言的描述,学生还是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直观教具――即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此技术动作的分解动作和慢镜头的演示视频,这就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而且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声并茂和活动影像的特点,能同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而且我们把体育教学场地由室外转移到了室内,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识方式,使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变得多样有趣、生动活泼,学生也会以更加积极和主动的态度投入到体育活动的学习中去。
三、改变评价方式,重视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教学评价,深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本身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只注重学生学习效果却忽视学生学习过程,把学生成绩的高低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学生成绩好了,对学生进行赞美和表扬,成绩不好,则进行批评和责备。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评价方式,把体育课程的评价标准向学生的运动体验、探究、学习过程进行转移。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唤醒。”这说明,我们不仅要转变评价方式,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更要尽可能多地使用赞美性质的语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愉悦感,比如,我们在学生成功完成了一个体育动作之后,对他们说:“动作真标准,已经超越老师了。”“不错,比上节课有了很大的进步,来,大家鼓鼓掌。”对于那些动作欠缺完美的同学,也不要急于批评和责备,而是以平常心来对待,做到循循善诱,寓情于教。这样就会使原本有可能对体育课丧失信心的学生重拾信心,强化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获得快乐。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对体育课程保持长期、恒久的兴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探索。当然,高中体育激趣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它需要广大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不断总结,以创新开发出更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体育教学策略,从而使高中体育课堂亮点纷呈、活力四射。
以上仅是我个人对高中体育激趣教学法的几点拙见,在这里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可以给其他体育教学同仁在高中体育教学方面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从而促进我国高中体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杨铁黎,季克异,肖彤岭。体育教学指导・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永红。有效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周登嵩,李林。体育名师的教学智慧。人民体育出版社,.
温祝英。浅谈高校课堂如何实施快乐体育。中国科技信息,.
体育课教学论文 篇4
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和医学教育理念的转变,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人才培养也逐渐转变为以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导向,通过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建设精准化学科以适应现代医疗服务需要[1]。体育教学是现代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的人文教育理念与现代医学的人文精神不谋而合。同时,高等医学院校因其专业性质、培养目标、校园文化环境、体育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其体育教学更应结合自身实际,选好切入点,走医体融合特色发展之路。本文从“医体融合”的角度剖析当代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相应改革策略,为其他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脉路。
二、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陈旧、内容单一,缺乏创新目前我省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即学生在教学中以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忽视兴趣的培养;体育教师在学生锻炼方法和习惯的养成方面所起的作用有限。而现代体育教学模式如健身运动处方模式、体育锻炼与医疗体育相结合等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契合度不多[2]。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主要以普通体育课和专项体育课为主,教学内容单一。而体现医学院校特色内容,如运动医学、运动养生、运动生理、医疗保健等则少有涉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育也应逐步融合到预防医学教育中,体现医学院校办学特色,建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医学院校学生具备储备体育保健知识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走体育锻炼与医疗保健相结合的体育教学道路,将成为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取向。
(二)体育教学资源整合策略不合理高等医学院校拥有完善的医学教育师资力量,在开设体育保健、医疗体育、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课程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能够充分发挥医学专业教师和体育教师的资源优势。可是纵观国内诸多医学院校,基本都在走传统体育教育的老路。由于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等人为因素,体育教学总是同外语、计算机一起被安排在公共课程教学行列,与体育关联的医学内容都被分散在学生的医学专业教学环节之中,而医学专业教师由于不懂体育专业知识,往往在教学中对相关知识不能详细的予以解释,体育教学资源和医学教学资源没能够有效整合,从而导致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并没有反映出其“医体融合”的办学特色。
(三)体育教学方式与医学专业契合度不高当前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方式主要局限于体育教师对运动专项技能的传授,学生则以掌握这些技能为目的,而教师和学生针对动作给人体生理机能所带来的影响、变化分析甚少,这显然不符合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也不利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毕业后,多数学生要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而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应向健身化、保健化、兴趣化转化。所以,教学方式、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医学生的知识能力构成、专业特点、职业需要和适应社会需求。建设医学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对原来教材内容体系进行精简、重组、整合,体现出医学体育的职业性,同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结合。
三、安徽医科大学“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创新体育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医学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的基本观点和认识,从体育的角度反映了特定时期社会对高校体育教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应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发展,在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根据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自身的职业需要,加强体育专项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因此,如何贯彻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理念,发挥其在医学教育的育人环境中应有的作用,体现出医学院校的特殊性,便成为改革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的突破口。“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要结合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的特点,以适应和服务社会需要为目标开展教学,让学生们明白,医学是治病救人,而体育是强身健体,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将医学与体育的结合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现阶段改革出发点就是要使学生从多维度、多层面接受医学体育教育,如体育保健、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养生、体育健康教育等多维观念,凝练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特色。
(二)提高部门协同效率安徽医科大学的体育教学改革应从实际出发。施行“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主要有以下策略:首先,就“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专题汇报,附属医院从人员、设备上给予大力支持;其次,学校教务处从体育教学大纲的修订、教材的选定、“医体结合”体育课程的安排、外聘教师课时计划、教学工作量计算等诸多方面都给予认可与支持;再次,学校科研处从科研项目立项、科研经费投入、学校与附属医院人员的科研交流合作等都做出计划与安排[3],并给予“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的专项经费支持。多部门的有效协调,使得“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的软硬件得到有效保障,也是安徽医科大学“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能够成功迈出第一步的重要保证。提高各系部院辅导员的体育意识,“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得到他们的认可与支持,是高等医学院校“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好基础力量,“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加强医体知识互融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让广大学生在“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中充分体会到知识性、新颖性、趣味性、实效性。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新的举措。“请进来”即邀请学生时代的优秀运动员现在已是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的专家和教授,定期来学校为本科生上“医体结合”的专题理论课,他们结合自身将医学与体育融会贯通的体会和经验,以及生动、翔实的.教学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目标有了清晰的设定[4]。“走出去”即让本科生以小班为单位,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参观附属医院的相关科室,参观的过程中医生们会回答学生们的各种提问,使学生们了解体育对医学治疗、医学康复的帮助,同时,让学生们明白学好体育知识与技能,对自己走上工作岗位、服务社会一定会有较大的帮助[4]。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我们开设了体育选修课程,考虑到部分研究生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再回到学校来读书的现状,他们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开医学处方的能力,所以,我们选择了健身运动处方模式取代传统教学模式。体育教研室选派在“医体结合”方面最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负责该班级“医体结合”健身运动处方模式的教学,每学期约有三分之一的课程由任课教师聘请附属医院运动医学方面的专家来课堂教学,回答学生们的提问,指导学生们如何选择健身运动处方,实现学生既能开诊断处方,又能开健身处方。
(四)研发新教材,医学体育贯穿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是教学模式的具体化,新型教学模式势必要求更具实效性的教学内容。为此,从改革体育教材入手。改革教材要从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当前社会对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把医学体育的相关知识融入体育教材之中。教材要充分体现高等医学院校“医体结合”体育教育理念,从理论上阐述高等医学院校实行“医体结合”体育教学的必要性、紧迫性、重要性[5]。安徽医科大学在学生体育必修课中设立体育保健课,把体育保健课程作为“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实现体育教育与医学教育相结合[6]。在体育保健课实践教学内容中,选择了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剑、八段锦、五禽戏、大舞等气功内容。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医学体育的内容不少于10%,并在体育成绩评定中给予加分奖励。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评价体育课成绩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育特色就是要把体育教育与医学教育相结合,要实现和完成好这一目标与任务就必须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体育教师队伍。在“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中,体育教师发挥的是主导作用,是“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7]。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扩大体育教师的知识面,特别是医学知识的进一步加强与提升,同时,为教师在职读研和进修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力度,多方面鼓励教师提升“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水平。第二,加强体育教师和医学专业人才的交流。为体育教师创造条件,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学习到现代医学知识和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努力把体育教师培养成“半个医生”,使医学和体育这两个不同的专业在“医体结合”体育教学这个平台上相互交融,让医学体育在高等医学院校发挥更大作用[8]。第三,合理评价体育课成绩。体育课成绩的合理评价能够起到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投身医学体育的学习热情,是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统一规定医学体育知识占总成绩的10%,并且采用奖励加分的形式记入总分,任课教师可以采用出卷考试、讨论问题、课堂提问等多种形式给予评定。
四、启示身体练习是体育课程的精髓,身体练习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而身体练习正是医学体育知识运用最好的载体[9]。
“医体结合”的体育教学内容极大地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内涵,对于医学院校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和手段,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健身体育思想理念已被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界广泛接受,我们的“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通过近年来不断地摸索与试验,我们得出以下启示:第一,争取学校政策的支持是我们进行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力量源泉。第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科学合理地设计体育教学改革方案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每所高校所在的省情不一样,每所高校的人文环境不一样,每所高校的体育部或体育教研室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场地设施状况也不一样,我们只有从学校的自身实际出发,量身定做体育教学改革方案,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第三,加强人际交流,争取院系部的支持[10]。现代社会人脉关系也是一种资源,高等学校的体育部或体育教研室一般不承担学生的管理职能,而体育教学改革的最后载体是学生,所以,和院系部各级领导与辅导员建立良好的友情,并取得他们的配合与支持,是贯彻和落实体育教学改革措施的关键所在。
体育课教学论文 篇5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法,必须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而,要选择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游戏,优先采用小学生经常实施和喜欢的小游戏,例如传统的“老鹰抓小鸡”或是“呼啦圈”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来进行选择,按照不同的教学项目的要求来选择适合的体育游戏,以保障体育游戏开展的有效性。比如说,我们可以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开展跳绳接力赛或是火车赛跑,但这两种游戏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宜开展,以免导致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伤。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法具有趣味性,能体现出教育的作用,对小学生来说十分有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游戏的选择不可只重视其趣味性,而忽略了体育教学的目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可本末倒置。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体育游戏法,既要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充分体现体育教学中的教育作用,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将游戏法与创设情境教学法相结合。
现如今,游戏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普遍,为加强其作用,可将游戏法与创设情境教学法相结合,以使得体育游戏变得更加戏剧化,增添游戏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开展体育学习,牢牢地把握教学内容,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从而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小游戏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具有情景性的体育游戏容易让学生快速进入游戏中的角色,以充分体现游戏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所采用的游戏法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可从中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勇敢机智的人;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中的规则性,遵循体育活动中的规律,以促进学生体育思维的提高。因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积极地开展各项体育游戏,有效地应用情境创设,以丰富游戏的内容,保障体育教学质量。
三、创新体育游戏,适度使用体育游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为依据来创新体育游戏,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的改编和创新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体育游戏设计中充分发挥情感作用,高效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另外,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不可过度采用游戏法,以免造成反效果。
四、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法,是小学体育新课标中的要求,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小学体育教学是我国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科目,其教学目的在于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学生的锻炼,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富有趣味性的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目的,保障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作者:刘秀钏单位: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体育课教学论文 篇6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不适应培养新世纪创新性人才.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自觉地将语言知识传授和培养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
1.教师应有广博的知识和创新性精神。
要培养创新性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教育自身独特的规律和方法.还必须有广泛的知识做基础.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们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要培养创新性人才,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创新,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发展自己的创新性人格,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用自己人格品质去影响学生,这样在教师的教育熏陶下,学生增强了创新意识,他们积极探索,积极思维,形成了勃勃生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2.创造民主宽松开放的教育氛围。
创新性教学需要民主和谐合作的教育氛围的支持.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要热情,不是板着面孔传授知识,而是作为一名导演情感丰富地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去遨游去探索去发现。
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在创新性教育活动中进行计划组织,与学生一起讨论,相互影响,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及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当教师走进课堂,不是带着一本教科书走向学生,而是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为具有差异性发展性的学生提供发挥潜能的领域,让他们展现各自的才能智慧,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在宽松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里,师生平等,和睦相处,在这种关系中,学生感到教师在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兴趣爱好,尊重自己的自由发展,他们才敢于并积极活跃的进行创新立意,释放无限的创造能力。
3.语文教学中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方式。
(1)教师设置问题语境,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在教学新知识时,教师要激起学生的自信心和好奇心,善于设计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唤起学生的求和欲的问题,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思考去探求新知如在教《听潮》一课时,教师在平静高昂的音乐氛围中,充满激情的朗读全文,学生们用听觉视觉感觉体会潮起潮落的壮美,他们仿佛置身于大海边,与作者一起感受大海的美.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及时提问:a.朗读时的速度是如何变化的?b.朗读者情绪的变化怎样?c.文中哪些段落体现了用文字塑造声音的形象?d.作者对大海有什么样的感情?e你对大海的感情呢?学生们在语感中感悟到了作品的神韵.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怀.回答这样的问答他们热烈讨论积极发言.然后教师让学生们感情投入的朗读这篇文章,让他们再次同作者一起领略海潮的美.教师提问:“‘欣幸’前后两次出现,作者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能不能用什么声音把海潮音模拟出来?”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教师适时设置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创造性的回答一些问题,教师给予鼓舞.这样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激发了学生无限的创新激情.
(2)学生质疑讨论。
质疑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桥梁。宋代学者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发现的问题,才会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如在教学《卖炭翁》这首诗,学生弄清诗意,然后让他们去寻找问题。其中针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黑”两句诗,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a.卖炭翁为什么是满面尘灰呢?b.烟火色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c.十个指头为什么都是黑的?d.他这副模样是怎样造成的?针对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解决问题。在回答第四个问题,同学们议论纷纷,他们分析了多种原因,教师都给予了肯定。并表扬了他们。学生们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发挥了他们的潜能,展现了各自的才能智慧,创新得到了培养。正如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比教师提问学生答更能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3)利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语文教师要拓展教学内容的形式与渠道,使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故事会,朗诵会,课本剧。还要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了活动,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进行了创造,甚至有许多新的发现,新的创造,这样就会铸造学生的创造素质。
1).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传统的教学手段单调,枯燥,落后,严重窒息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传播信息的媒体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语文教师要积极将录音,录像,投影,幻灯,电脑等多媒体引进教室,利用声光电构成的立体画面和色彩纷呈的视觉效果,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教学《钱塘湖春行》时,可利用录像展现早春花草烂漫燕莺欢唱的场面,让学生感悟“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诗的意境,领会作者热爱大自然,歌颂春天万物的感情。由这些画面引导学生想一想,春天景色就只有这些吗?还有哪些景色可以歌咏春天的。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些景物。通过录像展现的画面促进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开拓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有书本已有的知识形象联想到多姿多彩的春天,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学到了语言知识,积极的进行了探索,进行了创造。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故事会,朗诵会和课本剧。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可适当让学生开展故事会朗诵会和课本剧。通过这些活动可大大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语言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离开课本思考创造,要求学生只要讲得清楚合理就行。
故事会可据图讲故事,续讲故事,根据剧本改讲故事,也可拟一主题讲故事,鼓励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利用语态,表情和动作使故事生动形象有趣,并具有个性。同一故事不同的学生讲会有不同艺术效果。
朗诵会由一人朗诵,二人小组或全班进行,朗诵内容学生可以自选,诗歌散文古诗词小说都可以朗诵。
通过朗诵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在优美的语境中,学生领会作品的精华,沉浸在作品的美感里时,学生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课本剧可根据课文内容来编剧,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孔乙己》,《最后一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都可以改为课本剧。鼓励学生尝试着用编写的课本剧进行简单的舞台表演。通过学生言行举止的表演,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可充分体现他们对作品的领会程度。
3).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
作为语文工作者,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我们还要育人。在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下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我们要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进工厂,走进科研单位,走进图书馆,阅览室,走向农村,走向大自然。学生通过耳闻目睹,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了,并从中获得思考,创造的新知识,获得了写作的丰富素材。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应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多层次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我们在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上去探索,去奉献,去成功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体育课教学论文 篇7
内容摘要:
本文阐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以课堂教学为例,从理论联系实践的角度谈了如何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来培养深受社会欢迎的创新型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寄托着人们美好梦想的世纪。当跨进这一新世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既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挑战。而前几年职教形势大滑坡,就是明证。为此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说:“加强职业指导工作,解决好学生就业问题,是职业教育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方向性要求。就业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就业是民生之本’。现在到职业学校上学的孩子,几乎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子弟,实践‘三个代表’就是要为他们服务好,想就业的‘铺就业路’,想深造的‘圆大学梦’。”因此,我们职教战线上的老师,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基于“以知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以生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这正是创新职业教育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也是推进职教富民政策最根本的举措。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能力只有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因此,“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根据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教学模式。“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先进教育思想,也符合新的课程标准。它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积极思维和主动实践,提高认识水平和掌握学习方法,全面提高素质。因此它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刘开在《问说》中曾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可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形成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是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上课模式,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当然,合作探究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学生交流得怎样?其实这时老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探究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因此我的做法主要是创设问题情境。如我在教鲁迅的《药》时,先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文章的明暗两条线索是什么?明暗两条线索是靠什么交织在一起的?2、课文写了哪几类人物典型?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3、由前两个问题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我在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共同解决问题,尝到成功的喜悦,学会在学习中合作与共享,这将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甜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课堂教学过程其实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对1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这是很正常的,师生之间就应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欢,共离合。因此我的做法是尽快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这就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情感。如我在教老舍的《我的母亲》的时候,在要求学生阅读了课文之后,我将文章最后一段,即“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朗读了一遍,学生听了我的朗读后,身受感动,有的同学眼眶湿润了。所以,学生在读的时候,语气、语调、表情等方面都模仿到家了,这就体现了师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学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段相结合,用生动、活泼的动画,配合视频、音频技术,使我们要表达的内容既直观又生动,以此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我们一定要注重实效。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它对教师上课所起的作用,应该是“锦上添花”,而绝不是“雪中送炭”。也就是说,教师在上课前重要的是“织好锦”,就是认真深入理解和钻研教材,精心地备课。在此基础上,再设计并编制为提高教学质量所运用的多媒体课件,使此手段在教学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反之,如果凭借和依靠多媒体课件来哗众取宠,以弥补教师在上课时由于备课的马虎或草率所造成教学的.苍白或疏漏,那么,这种“雪中送炭”的结果,恰恰使多媒体教学走上了歧路。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用自己的循循善诱来激发学生的注意、思维与学习兴趣,用自己的渊博知识来解答学生的疑惑,满足其学习的欲望。
体育课教学论文 篇8
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有机载体,代表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文明,同时也是后现代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建设,出发点是为了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体系。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价值不在于创造多少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我们应看到的是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定期待。
汉语言文学是文学、文化的遗产,是通过人们对过去的各种认识来进行当前社会现象分析的过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果是毕业后的学生在各种工作和生活中都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普遍的教学模式。当代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外国文学,当代文学,现代文学,古代文学,文学概论,语言概论,影视概论,美学概论,写作学等课程。
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要使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和流程,通过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来加深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趋势问题。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来说,出现应用性改革是当前教学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教学模式陈旧。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许多教师仍采用灌输式,学生多是“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教”与“学”的效率难以提高。久而久之,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逐步削弱,甚至出现厌学情绪。无法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真正目标,不利于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素质。
教学手段单一。
以往教师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时,基本采用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手段。由于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加之教学中欠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汉语言文学优化教学。
更新观念、多种手段教学。
传统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进程中,教师被视为整体课堂的操纵者与控制者,而学生则只能处于被动地位,接受教师传授的各类知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埋没,仅能成为被动吸收者,丧失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师生双向的教学互动过程,没有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完善结合。为改变这一不良现象,教师要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全面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教学理论,充分了解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状况,激发、鼓励教师深入教学一线全面了解实践教学改革进程、状况,才能真正促进教学思想的革命性、根本性变革。
我们可充分的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汲取传统形式课堂教学优势,发挥教师科学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定期聘请汉语言文学专家来校开展学术系列讲座、知名学科专家交流讲学,在全校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引导师生科学探索汉语言文学教研、学习之道,提升全员文化素养。另外,还可在校内定期举办演讲、朗诵、征文、书法、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学习热情,进而令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全面提升汉语言文学学习水平。
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网络技术合理支撑汉语言文学教学,促进学生完善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学习效率、挖掘学习潜能,充分满足各类个性化、自主化学习需求,形成学习实践的良好主观能动性。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搭建名著书库,令学生通过自主网络化学习汲取文学精华,合理拓宽知识面、激发阅读兴趣,全面提升研究与文学鉴赏能力。
渗透审美教育。
文学作品是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养分。大家都知道,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本来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因为收录在汉语言文学教材中的作品一般都是享誉中外的名作,完美浓缩了各国名家的思想和人品,有利于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程中,必须充分注意文学作品的艺术境界审美因素的挖掘,这需要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课文所描绘的美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们对其内部结构的情感渗透以及外部结构的表现形式加以分析,不断使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得到培养,真实的去体会作品的.境美。
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用性。
汉语言文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就业为指向,增强实用性。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学要注意实用性。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培养学生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五项能力培养上。
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型人才。
四、结束语。
通过优化汉语言文学教学创造多样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对人生意义、社会现象进行探索;利用网络资源、渗透审美教育,加强教学的实用性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汉语言文学育人的目的。
体育课教学论文 篇9
多年的高职体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及教学结果鉴定都有固定模式,虽然教育改革已经说了很多了,但真正做到改革却是很困难的。教师的观念不易改变,改革措施就难以实施,要实施新的教育方式也缺乏相对的教育经验,让教师无从下手,或是但系教学质量而退缩,教学方式需要改变教学质量的评价也需要改变,不能让试图要实行改革的教师害怕最后的评价而畏畏缩缩。
学生不愿配合。
教学过程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配合的,在高职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过多把精力用于约束学生安分上课听讲上,而学生的叛逆则是越约束越反抗,不愿认真听课,更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愿参与进课堂学习,致使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学生也只愿意做一个听众或观众。
学习缺乏重视,课程设置单一或不合理。
高职体育院校对学生教育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模式,对现代社会发展和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缺乏正确的认识,只重视最后的结果,而在课程设置上也没有因人而异,没有对学习的兴趣、特长等综合考虑。
体育课教学论文 篇10
体育课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方面极广。它牵涉到音乐、美学的鉴赏美、力学、理学、伦理学、思维科学、交际学、逻辑学、生理学、医学、营养学与语言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这种广泛性尤为明显。而这语言学知识的运用,在课堂中既起到基础作用,又起到桥梁作用。我们在体育课堂中,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符合规律的、创造性的运用语言,称之为体育课堂语言艺术。
在现在的小学体育课,经常出现这么一种现象:学生队体育课的教学毫无兴趣,希望体育教师安排自由活动(俗称放羊),以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与要求,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方面的问题,二是教师方面的问题,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教师把自己当作遥控器,是一种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对这种毫无艺术而言的反复教学,早已厌倦,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得多教几遍才能使学生勉强接受。
一堂体育课上得好不好,活不活,主要决定于学生得兴趣和学习动机。这就关键在于教师得导,这个导就是指——体育课堂中的语言艺术,也就是我常说的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能力的艺术。称之为艺术,是因为它教你在课堂中导什么,怎样导,怎样去鉴赏美和创造美。
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诚如刘勰所言:“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现代教育语言表达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它的社会效应是隐性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下面我将从语言学、修辞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原理来探讨小学体育课堂语言艺术的作用、方法、技巧。
人们时时刻刻都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运用语言与学生交流,目的只有一个: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学会体育各方面的知识和运动技巧。因而课堂语言的表达要做到准确、明了、生动、得体,才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审美体验,从而乐于接受,这就是体育课堂的艺术所在。它的艺术性表现在美感和幽默感,教师语言应避免出现“八话”:“拖泥带水的废话、华而不实的虚话,模凌两可的混话,枯燥无味的胡话,趣味低级的粗话,陈词滥调的套话。”而要做到“九富”:“富有针对性、富有教育性、富有情感性、富有启发性、富有逻辑性、富有节奏性、富有精练性、富有时代性、富有幽默性。”(引自《教师语言艺术》),要把它运用淋漓尽致,还要重视它的“科学性、简明性、形象性、交际性、工具性、贯穿性和艺术性。”
运用体育课堂语言艺术的方法与技巧,要用得得体,恰倒好处,教师就得要从儿童品质和心理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需要灵活综合运用体育课堂语言艺术。这样可使语言表达更具有针对性和感染力,避免信息的“误递”和“曲递”。教师还必须加深理解、丰富联想和增强体验,语言必须做到思想明确、意图清楚、生动形象。体育课堂艺术是充满情感的语言,学生乐于接受。思想的交流,离不开情感作媒介。情不通,理不达,不行。所以我认为成功的思想教育也是体育课堂语言情感表达的艺术。
运用体育课堂语言艺术的作用:
在心理学中,把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称之为学习动机,这种内部动力是学生的学习需要“我要学”所引发的。在小学的众多课目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需要能浅层地体现出“我要学”的动机。在课堂中,教师一定得把学生这种本能、浅层的学习动机加以煽动、引导、组织,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度,这样才能使课堂的学习效率达到最佳;如教师不在语言上进行艺术化的思想教育和煽动,任其自我放矢,这种本能的学习动机很快会消失,并且产生负面影响。
在课堂中,学习效率随着学生学习动机的提高而提高的。学生学习的本能和核心在于学生学习动机,要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核心在于教师在语言上的煽动、诱导和组织。我们只有把学生本能的学习动机提高、加强,使学生本能的学习动机转化为更高层的主导学习和“自我”学习,那么学生在任何的时候的学习都是高效率。因此,体育教师的课堂语言在课堂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作用由之可见。
一、体育课堂语言艺术的表达方式。
教师课堂语言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是在遵循一定规则下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创造性综合运用多种学科、语言表达方式的产物。它的表达效果的提高必须通过优化语言表达方式来实现,这种课堂语言的艺术创造,必须重视创造性地综合、灵活运用和优化的语言表达方法。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教育的需要,表达策略的需要,语境的需要和课堂环境的需要。做到因人、因事、因境、因时而异。它的表达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
1、朴实明快法:
是教师语言表达的一种艺术风格,同时也是一种语言表达方法。其具体表现在:话语质朴、丰富自然、通俗坦率、真实可信、简洁明确,语不惊人,但立意深远。
2、超常变序法:
即指在用语和确定词序及语句结构上采取一种不同寻常的选择和变化措施,使语义超常出新或发生质变,语言所强调的重心发生转变,造成一种出任又在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教师工作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创造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有新角度,能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阐述不同一般的见解,有效地点化和启迪学生,必须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心理准备状态来安排和设计表达内容的先后顺序,鞭辟入里地叙事说明,使学生欣悦。
3、反复冗余法:
根据口语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有意采取词语、句式结构上的反复、重叠,增加语言的“冗余度”,以突出重点,强调要害,加深印象的一种表达方法。例如在教学途中的技巧时,教师反复几次提醒:同学们看到教师的标准动作示范后,再比较自己的动作是否标准,大腿的动作是否标准,小腿的动作是否标准,脚的动作是否标准,摆臂的动作是否标准,身体的倾斜度是否标准。这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不自觉性和模糊性而说的,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学习动机主要体现在“玩”和学习只要能行这样半桶水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反复多次地提醒,反复多次地使用“是否正确”一词语,就是要引起学生的高度民主重视。
4、宽泛模糊法:
美国查德教授认为,在自然语言中,句子中的词语大部分是模糊集。
的名称,如“多少、少数、大多数、比较好、相当好等树词和程度词”。这并不与“语言表达要明确精当”的要求相矛盾,科学地运用模糊语言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巧,是一种交谈策略,有利于教师在眼前认识尚不清楚或一时间无法找到答案时机智地巧将问题度过难关。
二、体育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技巧。
体育课堂语言是一个多种表达技巧综合运用的过程。它的表达技巧是体育教师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和教学必不可免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应合理、灵活而综合地运用这种技巧,从这种范畴意义上班来说“体育课堂语言艺术就是恰当、巧妙而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表达技巧的艺术。
1、声势变化技巧。
在这种有身语言中应该包括语势变化技巧、强调音变化技巧和降调技巧。就是运用不同的声调表达不同的教学效果。如:“这节体育课你们班的表现(强调音)比其它班级好,我真为你们班高兴(降调)”。这种对学生表示由衷的赞叹、祝愿、期盼的语言中运用降仰语势,效果往往比运用上升语势好,让学生显得真挚、恳切,没有做作之感,又寓意学生能继续发扬。又如:“这节体育课,你们又迟到了。”这句话语把强调音放在“又”字上,即表达教师的严重警告之意,有表达了教师严肃批评的意见。
2、语言速度变化技巧。
准确生动的表达需要有完美的语速和适应的用气方式相配合,
教师的课堂讲话要做到不快不慢,用气均匀合理,语言流畅自如,且适合自己的表达特点和当时的课堂环境,快、慢、重、轻、停顿等都得好好把握。
3、语调变化技巧。
语言表达的过程实际是情感的交流过程,在课堂上同时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除了要配以丰富自然的情感变化外,还有一个语调变化的技巧问题,如果教师讲话时词汇缺乏、干瘪做作、呆板单调,学生听到教师老是那么几套俗语,就回觉得教师很做作,很假,说话没有水平,就回直接在心理上降低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4、态势语变化技巧。
也是我们常说的态势语。这一语言在体育课中显得非常重要。教师饿语言要做到自然和谐,入情入理,传神入化,优美高雅,动听而富有启发性,仅依靠丰富的词汇和发声技巧还不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想生动、准确、明了、自然、恰当地表达情意还需讲究态势技巧。
在体育教学中,态势可分为情感态势和教学态势。课堂饿情感态势是指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姿势的隐含的思想感情,是极其丰富饿微妙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神色变化都直接诉诸人的视觉,对人的.心理产生某种感示,比声音先一步在听者心理形成心理视觉形象,从而对有声语言起到铺垫强调或替代作用。教学态势,也就是我们在体育课堂中所将的示范教学。是体育课区别其它课目的标志之一。在别的课目的教学中,可以借助黑板、电化媒体等把内容形象化传授,我们知道,小学阶段儿童的基本上是处在一种表象思维上,我们教育者只有把抽象的逻辑性强的,难学的内容形象化才易于被学生接受。因此体育课中的教学态势在教学任务上占很重要的地位。你的一招一式,一招手一投足,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教学态势必须要求很严格。如在途中跑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口若悬河的语言外,同时教师本身要进行示范教学,使学生更加通俗易懂,根据学生在走和跑中一些常见的不标准动作,示范出标准动作,模仿出不标准动作,加以比较,让学生记忆深刻。
因此,教师要赋予态势以艺术魅力,有个总要求:
1)感情态势表现必须与心理活动协调一致,必须直白而含蓄,自然恰切,精当和谐。
2)教学态势表现前与教材和教学任务紧密相连,必须与语言想吻合,同步进行。
5、辞格技巧。
语言辞格是一种针对不同的表达内容和具体的课堂环境特点选择最贴切、最完美的形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的表现手段和方式。在课堂中,教师的语言要为学生的所愿意听、乐意听,除了要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规则外,还需做到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和感染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运用辞格技巧。如在篮球教学中,某老师正在要求学生进行运球练习时,一学生对天上的一群鸟作射击动作,教师见状,心里有点气冲,假若停下来批评学生,则影响教学秩序,于是,教师改变方法,说:“这节课我们学习篮球,有个别同学却想打天上的鸟。”教师顺便指者天上的鸟,接着目视这个同学,这个同学面一红,教师接着问:“天上的鸟是动的,我们容易打得者吗?”学生回答:“不能”,“假如你们能把这静止的球运的像天上的鸟一样灵活,有谁还能抢到你的球呢”?教师灵活运用,就地取材,通过巧妙地“引用”这一修辞手法,系统地批评了学生的同时寓意中要求学生只有认真、刻苦的练习才能学的真功夫,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6、幽默技巧,
幽默是外来词,意指言语行为有趣、滑稽可笑,从审美价值的角度来看,它是经愉悦的方式使人获得精神快攻感的一种行为特性,其影响力不仅仅是博人一笑。要善于运用幽默,教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和高品位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幽默,教师队伍,尤其是教师运用幽默技巧,利用课境(课堂环境)恰如其分的,能含而不露地启发学生深思联想,出神入化的点明主题,引起学生愉快的心理反应,激发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兴趣,造成和谐的教育气氛。原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十分推崇幽默,他认为“教育工作者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通过自己的课堂经验,确实合理,恰如其分的应用幽默,可以把教学内容、任务和教育的意图直接导向学生,实现心理沟通,沟通师生感情。如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某同学不认真,且轻言已经会了。教师说:“其实,也没什么学得了,不过,既然你已经会了,那么,你来当老师,教我和同学学习。”教师本想讲一翻严肃的话,但这样一来学生往往当作耳边风,用这种愉快的反语说出来,造成一种“可以随意”的假象,但学生听后可以理解老师的真意。
语言对于现代社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人人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从猿古人到现代人,大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语言得到了充分发展,已经规范化、系统化。
教师语言经过“遮面隔纱授学问,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教学方法,已经优化为精炼的教学语言。在课堂中只要你了解教师课堂语言的特性、作用以及学生心理特征,很好得运用课堂语言技巧,那么在这一堂中语言运用是成功的,你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而现在大多数体育教师都忽略了课堂语言艺术,出现了我在前面所讲的“八话”,一节课往往事倍功半,因此,体育课堂语言的灵活运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从很多方面影响你的教学任务、效果、成果、教学组织和教学质量,我们应该重视它。
文档为doc格式。
体育课教学论文 篇11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少。高中学生正面临高考,长期在压力的作用下学习,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益,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词汇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高中英语词汇量大,单词拼写较为复杂。采取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单调模式教学,显然不能使学生有效地记忆单词。单词是英语最小的语言单位,如果词汇的掌握达不到一定数量,就会动摇英语学习的基础。鉴于此,我采用了趣味单词教学法。(1)用体态语教学,例如在教学“smell”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做出“嗅、闻”的动作,在教学“taste”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做一个品尝食物的动作。这些有趣的动作,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还能够增加课堂趣味,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2)利用视频进行词汇教学,如在学习“cover”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展示一些情境,比如是一条河、一盆水逐渐被雪覆盖的情景。此外还可以让同学们通过简笔画或者图片来记忆单词,如通过图片与单词配对的方式,加深对单词的记忆。
二、对话教学,让学生乐起来。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然后教师将对话肢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向学生灌输的对话教学方式单调乏味。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可以调动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例如:在对话教学时,我用大屏幕播放视频,让学生跟读。然后让学生在静音的情况下,根据无声的视频给人物配音,这样学生自然就可以体验到视频中的情境,并且更深的理解英语内涵。之后,让学生在组内分角色排练对话,教师选择表演比较好的学生到教室前面进行表演。高中学生表现的欲望比较强烈,他们可以快乐地参与到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中达成教学目标。
三、课文教学,让学生在形象中感悟体验。
传统的英语课文教学,教师只是注重课文知识点的'讲解,学生课堂活动的时间少之又少,教学效益偏低。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当中,达到理解领悟课文的目标。教师可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比如浏览、视读、略读、精读等方法。并且精编一些关键词汇,让学生根据词汇提示复述课文。并要利用视频的优势,让学生将课文根据关键词汇造出句子。例如课文中出现了“becoveredwith”这个短语,教师用视频播放一条河被冰覆盖的情景,引导学生造出“theriverwascoveredwithice”等句子。这种设置情境让学生造句的练习,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英语词汇遣词造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亚丽。浅谈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2]姜兰,丛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
(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第一中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上一篇:体育课教学论文(最新9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