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散步》教学设计【汇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课文《散步》教学设计【汇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散步》教学设计【第一篇】

一、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理解课文真实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中品味文章内容的方法。

2、在合作探讨中提高赏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自身实际,理解、感悟文中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美,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人说,幸福的家犹如港湾,让我们的心疲惫时靠岸,有人说,浓浓的亲情犹如甘泉,滋润我们枯涸的心田。家因为有了真爱而温馨,因为有了亲情而美好,那么,家究竟是什么呢?是一所老房子,是一张旧照片,还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今天我们来学习《散步》,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进行一次别样的心灵之旅

设计目的:(以优美的排比句式导入,营造美的氛围。让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

(二)新授: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哪些人散步,在哪散步?读课文时要注意这些问题。

2、先看大屏幕,掌握目标

3、然后欣赏一组关于亲情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

4、配乐朗读,想象本文的意境。

(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读,我也仿佛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许多道理,我们来探究两个问题)

设计目的:

(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通过阅读,熟悉课文内容。教师作适当点评,鼓励表扬。)

5、整体感知: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文中的几个人物谁的权力最大?究竟听谁的,是由人决定的吗?(让爱作主)(教师提醒边看书边划书,并做旁批,教师板书)

老师:一家三代在田野散步,表现出尊老爱幼,互相关爱的浓浓亲情,推而广之,人类的延续,社会的推进何尝不是这种爱的传递呢,母亲爱儿子,儿子孝顺母亲,那文中的母亲,儿子各有什么特点呢?

6、研读探究:

(1)用两个字概括文中人物的特点,你最欣赏哪个人物,为什么?设计目的:(教师发挥引导的角色,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的理解。)

(2)找出文中关键语句,体会其深刻含义。(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

(3)朗读最后一段,感悟最后一句的含义。

(4)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文中的分歧。(畅所欲言)

(5)这个家庭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如此和睦温馨?(爱与责任)

7、学生质疑:分组研讨

8、赏析优美语句,从你喜欢的片段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9、体验拓展:

(1)亲情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仅停留在作者家中,还弥漫在每一个人的生活里,需要我们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那你了解哪些亲情故事,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2)当我们闭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便呈现在我们面前,是谁在日落昏黄时,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们归家,又是谁在我们出门时,仔细叮咛;当然是我们的父母。

仿写:“爸爸妈妈是_______;我是_______。”(“和美”的家需要我们用爱去经营,需要我们用责任去支撑。)

老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父母为我们做的太多了,父母的深爱我们无以回报,怎样才能表达对他们的感激,怎样才能承担起家的责任,让父母快乐轻松一些,是我们做儿女值得深思的问题。

(3)谈收获,谈感悟。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了1篇秀美隽永的散文,就好象沿着心灵的轨迹完成了一次愉悦的旅行,在旅行中,我们体会到,亲情不仅是声情并茂的述说,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不只是父母殷切的希望,更应是儿女无言的回报;亲情不单是今天课堂上的片刻领会,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去实践。就让我们的小家永远亲情洋溢,让我们的“大家”永远爱意无限,让我们的心灵之舟在“家”这片海域里有所归依,没有终极-----

(四)作业:写作文〈〈亲情树〉〉

放一首关于家的歌《让爱住我家》,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五、教学反思: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小组讨论、揣摩鉴赏从中对散文有初步的了解,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在教学方法上,我选用朗读法,将朗读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反复吟诵,最终用朗读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对亲情的感悟。

《散步》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并积累“熬、霎、粼、分歧”等字词;感知亲情。

2、方法与过程目标: 学习开门见山、细节描和以小见大、结尾点题的写法,并让学生能理解和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细读品味课文,让学生从中受到尊老爱幼、真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熏陶,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体验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品味课文,让学生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味课文表现的人性美。

2、课堂迁移,学以致用。

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设想

《散步》一文的题材极其平凡,意蕴却十分丰富。细读品味可从中领悟怎样处理家人关系,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美。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在适当之时作必要的点拨、指导,采取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表现的人性美。针对目前大多数学生家长在外打工少与家人在一起的实情,教育让学生以后要更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次机会,处理好家人关系,努力创建一个和美、温馨的家庭。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 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一)学生自己 轻声朗读,思考回答下边问题: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有哪些人?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请给这个家庭以及每个家庭成员一个恰当的评价。

( ) 的家庭

( )的我 ( )的母亲

( )的妻子 ( )的儿子

(二)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有一个苹果或一束花,你最想送给哪一个?为什么?

(略)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看来大家都喜欢这样的家庭。当然,如此温馨家庭,是数不胜数,人们常说,家是爱的港湾,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蕴含着亲情的琼浆,即使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温馨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那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全体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内容。

要求:

1、注意字音、停顿、抑扬顿挫,轻重缓意。

读准下列字音:熬 (ǎo ) 粼(lín) 霎(shà) 咕(gū)

2、就你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从你喜爱或理解的角度,请你给文章拟个副标题并简述理由吗?A(亲情)B三代C温馨的家庭 D一家人)……

3、文中的一家四口人,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以下举学生部分发言)

喜欢文中“我”,因为他有责任感,孝敬老人……

喜欢文中的“母亲”, 虽然自己腿脚不灵便,但她深爱孙子,宁愿受累选择了大路。

喜欢文中“‘我’的儿子”他聪明,可爱,听话……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后,师生评价。

4请复述课文内容。(略)

三、品读文段,美点寻踪。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形象的给人以强烈美感、句段,并从思想内容、文章的自身语言和结构特色等方面说说美在哪。

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评价。

2、提示:写人的写景的句段,可从用词或修辞去欣赏。示范:a文章的开头美,美在“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是“我们在田野上散步”开头有诗意的镜头。B“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地新绿随意的铺着”

3、美点寻踪:学生找出自己最喜的句子,并说说为何喜欢?

4、学生发言,然后师生评价。

(以下举一些学生发言的例子)

例1:美在那水波粼粼的鱼塘,你看……

例2:美在那金色的菜花,你看……

例3:美在那无言的细节,你看: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就是爱,这就是责任,这就是尊老爱幼美好家庭,,结尾点明题旨。句式整齐、对称)

例4: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写出孩子的活泼、可爱,聪明)

四、问题探究:

1、当散步发生分歧时我是怎样处理的?我为什么这样决定?

(委屈孩子决定走大路,儿子小我可以背他,母亲老小路不好 走。)

2、 “我”本来决定走小路,后来为何又走大路?

(走小路应该爱是母亲的决定,我尊重母亲。这个决定更完美,这才是作者的创作意图。)

3、文章结尾作者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4题目《散步》是从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请你从另一个角度给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五、展开想象 体验感受

1、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爽快地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么想?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六、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略)

七、比较阅读,学法实践。

要求:读课后“‘研讨与练习三’”短文:《三代》,试着实践学法:

(1)重拟标题;

1、让学生自读、思考、自由讨论。

2、让学生自由发言,在发言后加以点评、明确。

以下是一些同学的发言:

如: ①交叉路口 ②一家人 ③感人的画面 ④责任 ⑤背影 ⑥ 爱……[来源:学。科。网]

(注:发言时可让学生略解释重拟此标题的理由,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

(2)品读文句,美点寻踪: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回答::

“位先生一手牵着一个刚会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牵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三个脚步迟缓的背影……”让我感受到“爱”的温暖,这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先生”。画面真美、感人。

“我不怪你,是我自己撞上的……”表现出 那“先生”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3)这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1篇?说说你的理由。

(略)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感受了两家祖孙三代那温馨的亲情。我们采用先“阅读感知内容,再品读寻踪美点”的方法学习这两篇文章,这是我们学习美文的一般方法。希望同学们按这方法去学习美文。

八、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散 步

莫怀戚

背母、背儿

走大路

我 妻子

走小路

走小路

母 亲 散步

儿 子

教学反思:因为本文短小,设计教案之时,按照我们读文的思路,采用问答形式,由“感知 ”而至“品味”,让学生掌握欣赏美文的基本方法,同时我结合课后的短文《三代》设计了“课堂迁移”,让学生“现蒸热卖” 学以致用 。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作为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课上只作点 拨、指导。在设计问题时我考虑到学生的理 解能力,课上引导多读文段,尽可能使他们从文中找到答案。结果学生讨论发言较积极,课堂气氛还比较活跃,达到预期效果。

不足之处:就是“品读文段,美点寻踪”之时,可能由于平时认真学习好读书的学生不很多,加上平时的训练没有充 分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 理解和回答的能力,所以发言的 常是那部分爱学习好读书的学生。今后在备课、设计教案时,要尽可能考虑到班上的大多数人,尽力做到既备课又备人,多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和回答问题能力的训练。

《散步》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并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欣赏本文的音韵美、景色美、亲情美。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描绘意境,深情导入

多少个日落,多少个清晨,我们和家人一起散步在公园的小路,散步在乡间的田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的《散步》 。

二、“三读”课文 :整体感知——主旨把握——品味语言

通过“三读”课文,逐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美和语言美。

1、“一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用一句话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提示:(出示幻灯片)(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写了哪些具体的事?

学生自由回答,边答边板书。 (请简要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100字左右。)

师明确:“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师:家庭犹如一口池塘,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波浪起伏。在散步的过程中,这个三代之家就像平静的水面涌起了波澜。在岔路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难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决定舍鱼而取熊掌。“我”认为,母亲年

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板书)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板书)的美德。同时 母亲的选择是——走小路。这又体现了我国另一种传统美德,是——爱幼。)

(尊老与爱幼最好由学生总结出。)

2、二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亲情美。

(1)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在整个散步过程中,谁做得最好?并简单说说理由。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大胆发表见解,这里不需要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老师总结:其实这一家四口都做得很好,才有了文章中那一幅最动人的场景(明确:最后一段)

(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

(3)继续引导提问:营造一个如此和谐的家庭,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尝试概括发言,老师明确:(中心思想概括的常见格式)

本文通过一家祖孙三代散步的小事,歌颂并赞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也突出中年一代的责任重大,充满人情美。

(4)拓展——投影出名人名言,学生一起朗读,并记录积累。

“老人和儿童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她)们的生活状态,最能真实地反映一个社会国家的文明程度。”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培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老师总结:培根的话让我们想到了中国已传承几千年的美德:孝。教师进行适当的拓展,说说“孝”的写法。

3、三读课文,赏析重点句,品味语言美 :

我们喜欢这篇文章不仅因为喜欢这家人,也喜欢这篇散文清新隽永的语言,请同学们根据以下提示找出你喜欢的语句,朗读出来,并做适当的点评。 这里,老师应对初中语言赏析的基本步骤做个方法指导。(找出赏析点+分析句子含义+表达效果或情感)

(1)含蓄美:(找出你认为含义丰富的句子)

(2)对称美:(找出前后对称,形式整齐匀称的语句)

(3)景物的烘托美:(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语句进行赏析)

老师做一个示范,我选择一句具有“对称美”特点的句子进行赏析 : 例如:“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赏析:这是个内容上相对称的句子。意为我小时候很听母亲的话;母亲现在对成年的我也很尊重。母子之间互相尊重,充满骨肉之情。

接下来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可以赏析的句子,尝试赏析,可重点分析以下句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 “世界”在这里大词小用,意为“老一代”和“下一代”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突出中年一代责任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家庭、民族、国家都是如此 。

景物描写的作用:为情节展开作铺垫 ,例如文中对小路尽头的景物描写。

三、教师小结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毕淑敏《孝心无价》)

把这副对联送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祝大家家庭美满,阖家幸福!最后就让我们在这首《相亲相爱》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四、作业:

1、写1篇同题目作文《散步》,集中记叙一件事情。

2、拓展阅读《孝心无价》,并借阅毕淑敏文章。

板书设计:《散步》

课文内容: 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

我劝母亲散步

全家人一起散步 走大路(我) 尊老

路线的分歧走小路(母亲) 爱幼

分歧的解决 尊老

爱幼

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 和谐、和睦、乡亲香爱 文章主旨(中心、主题):本文通过一家祖孙三代散步的小事,歌颂并赞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也突出中年一代的责任重大,充满人情美。

语言品味:(找出赏析点+分析句子含义+表达效果或情感)

对称美、含蓄美、景物烘托美。

《散步》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意。课文中几个人物的形象分析,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

1、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反复朗读文章,理解大意,在笔记本上做好词语解释,扫清文字障碍。

2、查找有关写作背景资料,以便对课文有更深入了解。

教师:

1、准备播放的音乐和教学课件。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设想

文章可研讨的方面很多,比如语言,写景,情节等,但一节课时间很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在这节课中重点讨论人物,即人物的形象特点。在讨论过程中立足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言,尊重学生的讨论结果。朗读也是本节课的重头戏,所以在课文的讲解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朗读。也即是在朗读中分析人物,在分析人物中有感情的朗读。

课时安排

一课时。(总用时40分钟)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2分钟)

同学们,我们都是生活在家庭当中的一员,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都沐浴着家的温暖,是家的温馨使我们快乐的生活。当我们高兴时,家是撒欢的场所,当我们遭遇不幸时,家又是避风的港湾。那你们认为家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重要吗?(学生回答)好,既然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是如此重要,那我们都要尽力的维护好它,但光靠一个人的力量够吗?(学生回答)每个人在家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都应该尽自己所能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莫怀戚笔下的这个和睦友爱家庭是怎样的?它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板书课题)

老师已经布置大家作了很详细的课前预习,扫清了文字障碍,查阅了有关写作背景的资料,也让大家朗读了课文,相信你们对文章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我们现在就先让三个同学来给我们朗读一下文章。

二、抽三个学生朗读,教师评述(5分钟)

教师:刚才我们听了几个同学的朗读,现在谁来说说文章讲的是什么事呢?

(一家四口外出散步的故事)

教师:这篇散文,写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散步,表现得很温馨,很甜美。这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是透过优美而朴素的语言传递给我们的,所以下面老师将配上动情的音乐给大家再次朗诵这篇散文,希望你们能用心去感受这份温情。

三、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配以音乐)(5分钟)

四、课文讲解(15分钟)

教师:刚才大家说到文中有四个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样呢?首先,看看“我”,同学们说说文中的“我”这个人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

关于“我”:(5分钟)

你认为“我”是怎样一个人?

(孝顺,善良的人)

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象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

(板书:“我”:孝顺善良)

关于我的母亲:(5分钟)

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奶奶善解人意,爱护小辈的段落或语句。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亲很害怕自己给儿子、孙子、媳妇造成麻烦,怕成为他们的拖累,所以宁愿一个人在家)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母亲很为小辈着想,不愿意为难自己的儿子,更不愿意为了自己而搅了一家人出游的兴致)

(板书:母亲:慈爱亲切)

关于儿子和妻子:(5分钟)

教师:文中对妻子、儿子着墨不多,但他们也在尽自己所能维护着家的温馨和谐。那,请同学来说一说你对妻子、儿子的印象又如何呢?

学生小结教师评述: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态度。

教师:我们再进一步思索,从儿子身上有没有折射出家庭教育因素呢?

(这家人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疼爱但不溺爱。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儿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教不如身教”,从小到大孩子就是在这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学生小结教师评述:从文中看,妻子很贤良,是位慈爱的妈妈和孝顺的儿媳。对丈夫温顺有理,对婆婆尊敬有加,对儿子关怀倍至。在她身上也渗透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

(板书:妻子:温柔贤惠)

(板书:儿子:聪明乖巧)

教师总结:本文无论写谁,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一种永恒的情感:亲情。(板书:亲情)

教师: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这个“亲情”又渗透了哪些情感?

(“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母子情)

(“我”和妻子之间──夫妻情)

(母亲和儿子之间──祖孙情)

教师:本文就围绕着这三种亲情表达了一个重大主题──(学生回答)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

教师总结:这是1篇优美的散文,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文章只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但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板书:小事情表现大主题)。所以同学们对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其实,在我们经过的平写出凡日子里,都蕴涵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转瞬即逝一幕幕将永远留在我们心底久久回味,从而使我们更爱自己的家人,更珍惜亲情,珍爱生命。这就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

五、播放乐曲(2分钟)

让我们共同欣赏一首清新悠扬的乐曲《家》。请同学们闭好眼睛,用心去感受,让自己和家人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一幕幕在脑子中呈现,感觉一下自己从家庭当中得到过的无尽温暖和爱,相信你对“亲情”二字会有更深透的理解的。

思考题:既然说在生活中蕴涵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那请同学来告诉我们平时父母是怎样关心和爱护你的?你又为他们做过什么?(学生讨论)(5分钟)

六、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意韵基础上伴着音乐朗读(5分钟)

七、教师提问,让学生说说自己父母的生日(1分钟)

总结:希望同学回去以后都能问清楚自己父母的生日,把它记在本子上,最好记在心理,每逢父母的生日,都能给他们送上你最诚挚的问候与祝福。

22 607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