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春夜洛城闻笛》教学教案【第一篇】

文题解说

这是一首李白思乡的诗。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韵,令人回味无穷。 春夜洛城闻笛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本课为1课时。

1.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内涵。

2.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

3.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试着通过想象,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4.背诵诗歌。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2.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1.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典文化的思想感情。

2.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

1.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诗歌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背诵全诗。

难点

1.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文字描写诗中提示的音乐。

导入资料助读朗读诗歌感悟想象指导写作小结方法 导入一:歌曲型

[设计意图] 通过流行歌词《李白》,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认识,同时产生对人物的崇敬之情,由此引出课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创作也能到那么高端,被那么多人崇拜。”那么李白都创作了哪些高端的诗歌呢?我们来欣赏一首(出示课题、作者)。 导入二:激情型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揭题激趣。

同学们,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永远的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崔颢的乡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的乡愁;那么“诗仙”李白的乡愁是什么呢?(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什么勾起了他的乡愁?(生:明月)在这首诗中明月能勾起他的乡愁,那么,在李白的其他诗中,还有什么也能勾起他的乡愁?(板书文题: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一、资料助读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阅读诗歌之前,了解作者、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快速背诵,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课件出示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教师指名朗读诗歌,其他学生听读,加深印象。

1.关于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终身不得志。李白诗以抒情为主,诗之风格豪放、洒脱、大气,清新俊逸,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他是继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诗人,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一部分诗抒发其内心的幽怨之气。有《李太白集》。

2.关于背景: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认识,并较熟练地朗读全文,为下面的了解诗意奠定基础。

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注意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2.抽查学生朗读,相机正音: 散(sàn) 折(zhé) 师:同学们能根据意思的不同而选择它在诗中的正确读音,真棒!当然读好古诗,不光要读准字音,还要讲究节奏、停顿,如同唱歌一般。

3.老师示范读(老师边读边在桌子上轻轻地敲打节拍),学生模仿练读。

4.老师点名学生读(大家打节奏)。

师:读古诗除了注意节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读音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要理解诗人表达出的情感,就得学会抓重点词。如:“暗”要读得低沉、缓慢;“满”,要读得饱满、延长音;“故园情”,要字字延长,一咏三叹。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好吗? 5.师范读,生练读。

6.师生合作读,在吟诵中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节奏和内涵。

7.我们反复读了几遍诗,你感受到了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

三、再读古诗,感悟想象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主旨,学会欣赏诗歌的能力。

1.学习

一、二句,想象“玉笛飞声满洛城”。

想想可能是谁家的笛声?(学生先自读

一、二句,然后老师播放笛曲《望乡》,让学生闭目边听边想象) 师:你从这笛声中感悟到了什么情感吗? 生:思念家乡,想念亲人。

师:那你听后心中有什么感受呢? 生:有点想念在远方的爷爷奶奶。

师:这笛声勾起了许多同学对亲人的思念。同样,这悠扬的笛声如果在洛阳城响起,会不会也勾起许多人对亲人的思念呢? 生:当然会。 师:为什么会? 生:这首曲子就是一首思乡曲,洛阳城中一定有远离故乡的人。诗人李白不就远离故乡吗? 师:不错,想得合情合理。“暗飞声”又该怎么理解? 生:笛声是看不见抓不住的,又由于闻笛是在“春夜”,所以说“暗”。

师:笛声虽然看不见抓不住,但诗人却能听得见想得到,你听,谁家的笛声已悠然传来--(播放古曲《折杨柳》,曲音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这笛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渐渐飘散在洛阳城。请同学们自悟、自读

一、二句。

师:这悠扬的笛声是怎么飞入作者的耳际,又是怎么渐渐飘散在洛阳城的?四人一小组交流并汇报。

生:伏案疾书的李白抬起头来,因为一曲凄清、忧伤的笛声打断了他的思路。这笛声一会儿强一会儿弱,像少女低声的倾许,又像湖面的涟漪荡漾开去。

生: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那曲调一会儿欢快一会儿忧伤,李白侧耳倾听,这笛声又像长了翅膀的小精灵一飞而过。

生:时断时续的笛声在这宁静的春夜中飘散,传入作者的耳中,这笛声断断续续,好像有淡淡的乡愁,如同一湾悠悠的小溪缓缓流淌,流向远方。

师:让我们带着感悟再次齐读

一、二句。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是我们学写作的重点。

师:这么凄清、忧伤的笛声在春风里飘散,飞遍了洛阳城。想象一下这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这笛声又引起了哪些人的感想? 生:一个个绿豆芽似的音符好像一个个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洛阳城。

师:好个通达人情的小精灵呀!她会把思念的种子撒向哪些地方或人家呢?这些人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感受呢? 师出示句子,生想象补充。

“这些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

生:撒向旅店,旅客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师:旅店的旁边有什么? 生:茶楼,撒向茶楼,出门远行的人正在这儿歇脚,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家乡的事情。

师:茶楼的旁边呢? 生:有店铺、人家。又撒向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店主、人家。

师:人家的旁边呢? 生:有湖,有亭子,有小船。这些小精灵在春风的陪伴下,来到了湖面,飞过亭子,把思念的种子撒进了小船。船客来到船头,仰望着天边的明月。真希望“明月千里寄相思”啊! 师:是啊,笛声在春风的陪伴下飞遍了洛阳的角角落落。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2.学习

三、四句,体会“折柳勾起故园情”。

指一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

三、四句,了解大意。

师:原来诗人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呀。《折杨柳》是什么乐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1)理解“折柳”。

生看书中注释。

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师补充。

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辞》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柳”与“留”谐音,暗含要行人留下来。早在《诗经》中就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来表达离乡眷恋故土之情。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后来,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有人说这个地方的杨柳被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

(2)师播放笛曲《折杨柳》,生闭目欣赏体会。

师:你们听后感觉这笛声像什么?试着把无形的笛声有形化,仿照例子试着写一两句话。

例句: 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千万圈涟漪如千万条绳子,要逮捕那阵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浪) 蝉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行云、流水、澎涛、骇浪) 生1:笛声好像少女低声的哭泣。

生2:笛声就像家乡的云雾将我缭绕,仿佛我已梦回故乡。 生3:笛声是深秋的风,掀起思乡的波澜,让人心颤。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李白独自客居洛阳城,原来他听到的笛声中有这叙述离愁别苦的《折杨柳》呀!他的心中会怎样呢? 生:会思念故乡、亲人。

师:这种情就叫什么情? 生:故园情。

师引读:何人不起-- 生接读:故园情。

师:除了诗人李白,还有谁的心中会升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生:出门旅行的人,外地经商的人,他乡工作的人,外出求学的人……

师:总之,是远离故乡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思乡啊! 因为思乡,纳兰性德“聒碎乡心梦不成”;因为思乡,范仲淹“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思乡,李白又会怎样呢?此时的他,会有怎样的动作、神态、心理呢?结合自身的感受想一想,写一写。

生1:这首曲子触动了他孤独伤感的情绪,使他不由得想起曾经与亲友在春风中折柳赠别的情景。

生2:他呆呆地望着窗外。向西望,那是他家乡的方向。他似乎看到一个柔弱的身影在古井边一俯一仰。那是他母亲在汲水! 生3:他不禁流下眼泪,泪水模糊了他眼前的景象。

生4:他来到窗前,仰望星空,深情地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的思绪渐远,耳边响起的已不是笛子的声音,而是远在千里外的家人的嘘寒问暖,一句句唠叨饱含了多少深情啊! 生5:“唉……”,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一阵春风吹来,他收回思绪,伏案坐下,写下了这首《春夜洛城闻笛》。

(3)分句引读。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不知从谁家飞传出悠悠笛声,飘散在洛阳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师:李白听到了感伤离别的《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

师:这么动人心弦的曲子,勾起了李白深深的思乡情,不免感慨道--何人不起故园情。

(4)再次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师导读:一千多年前,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游洛阳时,听到哀怨幽咽的《折杨柳》引发了他浓浓的故园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思乡之作。(生深情齐读古诗) 师:李白曾因明月而生思乡之情,现在又因《折杨柳》的笛声而生思乡之情,这种写作方法叫作“触景生情”或者说“借景抒情”。

师:我们如何把外在的景(悠悠的笛声)与内在的情(思乡)有机地联系起来,如何走进唐朝诗仙李白的“故园情”?在接下来的写作中要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充分想象、联想,试着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四、学生写作,展示佳作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听音乐,引导学生感受独特的情感,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1.师生交流感受,学习诗人由音乐引发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

2.生写作(可以从不同角度,如“我”,第三人称等)。

3.交流展示,师生评价。

五、小结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找到改写古诗的方法。

总结“借景抒情”类古诗改写的方法:(1)抓住描绘景物的词语想象画面;(2)借助背景资料揣摩人物内心;(3)不同角度进行改写。

李白的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同学们要多多学习这样的写作方法。

背诵并默写《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借 景

抒 情

《折杨柳》

↓ 玉笛声

故园情 联 想

春夜洛城闻笛改写作文【第二篇】

夜深沉。我站在窗棂边,看着那白垩、冰冷的圆月,看着它把清辉毫不吝啬地洒向大地。月光下的小河,显得波光粼粼;月光下的枯枝,把月夜衬托得那么清肃、萧条……

寂静的夜里,晚风捎来了悠扬飘逸、时断时续的玉笛声。笛声随着春风分散到了洛阳城的各个角落。这笛声固是好听,却不知是从何处传来的。此人吹的是《折杨柳》。

这悲戚的曲调随着风而来,我的纱窗外的柳树的枝条也随风轻扬。我的思绪也在月光下、在风中飘散开来。心中不禁涌起思乡之情。一件件旧事突然出现在脑海里。我想起了一段往事:当年,我背井离乡,背上行囊,要去闯荡江湖时,家乡的亲人这了一段柔嫩的柳枝赠与我,含着泪与我告别。在鸿雁悲戚的鸣叫声中,我踏上了路途。

如今,已离家数十个春秋。柳枝早已枯萎,可对家乡的依恋还在!

这笛声牵引我回到过往,往事让我不禁热泪连连。月光照着树上的叶子,树叶上承载了我对家乡的思念。我突然又回忆起了仕途中的种种不顺,有点儿想回家了。

这位吹笛者将真情实感包裹于笛声中,传递给每一位听者,似乎天地听了都在哭泣。

笛声歇了,可我却沉迷于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我带着满脸的泪,等待着东方吐白。一宿未眠。窗外的梨花似雪,飘落在地上,清风带着它去更远的地方。愿清风能把我的思念之情捎回我的家乡,捎给我的亲人。

听到这样悲戚、悠扬飘逸的玉笛声,谁能不让思乡情的流在心中泛滥、回旋呢?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第三篇】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5)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6)故园:指故乡,家乡。

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

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背景

这首诗是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王尧衢《唐诗合解》:“忽然闻笛,不知吹自谁家。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笛声以风声而吹散,风声以笛声而远扬,于是洛春夜遍闻风声,即遍闻笛声矣。折柳所以赠别,而笛调中有《折杨柳》一曲。闻折柳而伤别,故情切乎故园。本是自我起情,却说闻者‘何人不起’,岂人人有别情乎?只为‘散入春风’,满城听得耳。”

赏析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唐人七绝诗浅释》)为一种理解。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词语。北朝《折杨柳歌》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几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繁华喧闹了一天的洛阳城已经平静下来。李白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春夜洛城闻笛改写【第四篇】

我在一个悠闲的夜晚出来散步,天空黑漆漆的一片,只有月亮和星星在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一闪闪,一闪闪。

同我的心一样冰凉的夜风轻轻吹来,凉彻心扉,却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忽然不知道从哪儿传来一首曲子,有些哀怨,有些伤心,还有些不舍,()使听到的人能清清楚楚的感受到吹曲人的心情,整个洛阳好像在一瞬间静下来了,什么也听不到,耳边只有那美妙绝伦的曲子,静下心来仔仔细细的听。

哦!原来使那首《折柳曲》,曲中的悲伤,哀怨仿佛也浸入到我的心底,我也开始怀念故乡了,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去呢?什么时候才能够再见到家人呢?

《春夜洛城闻笛》教学教案【第五篇】

授课题目:

《春望》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25课

授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目标一:

了解诗意,体会诗境,理解思想感情,并能在课堂上达到成诵或基本成诵。

教学目标二:

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古诗赏析能力。

教学目标三:

通过理解战争年代诗人忧国思家的痛苦,从而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并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诗歌的美感。

教学重点:

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与言外之意。

教学方法:

朗诵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PPT课件与视频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搜集诗歌创作背景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1分30秒) (播放杜甫的幻灯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壮游时期的《望岳》,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与远大抱负,那么诗人后来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了吗?(播放幻灯片)杜甫游览祖国山川之后,在长安居住了十年,这期间他政治上屡屡受挫,生活困苦,更加不幸地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羌村,投奔唐肃宗,想要有一番作为,不料中途被叛军掳至长安。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长安城处处呈现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五言律诗—《春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作者当时的心境。

二、初读(4分钟)

(一)指名学生初读全诗,进行正音教学。

(二)教师吟诵诗歌,然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自由朗诵。

三、赏析诗歌(33分钟) 以前后桌为一组,分组讨论PPT显示的四个问题,讨论后PK回答问题。问题有:

(一)首联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1.分析画面:“草木深”不止是草木繁茂,更不是整齐的生长,(播放乱草丛生插图)请同学们看着想象一下,经过战争摧残之后的都城,地上可能散落着盔甲、兵器、人们慌张逃散时遗落的行李,城内早已空无一人,草木也无人整理,放肆的疯长,应该是乱草丛生、草木蔓延,不仅表明人迹罕至,而且说明抛荒已久,所以首联描绘了一幅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不堪,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眼前却是乱草遍地的画面。

2.分析感情:和平年代的长安城应该是热闹繁华、人来人往,通过“国破”“草木深”这样的意象再现的长安城,乱草丛生、残破荒凉,一个“破”字写尽国破家恨的悲哀,一个“深”字再现荒无人迹的凄凉。山河破碎、人民离散,任何一个热爱祖国的人都会感到痛心担忧,何况杜甫是一位心系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诗人!诗人通过描写这样的景来表达了忧国的思想感情。(板书:破、深:悲哀凄凉→忧国)

3.分析表现手法:首联明为写景,实为抒情,这是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表面上读的是情,其实读到的、感受的却是作者的情。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情感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本诗首联就是诗人将忧国的感情寓于荒芜残败的景象之中。寓情于景是古诗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例如:杜甫《月夜忆舍弟》运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二)颔联一般有两种解释:①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叫而惊心;②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

明确:第一种解释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诗人感伤国事,即便站在美丽的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落泪,因伤心离别,即便是听到婉转的鸟鸣,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花、鸟是春景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而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以花、鸟拟人,连花感时都落泪,鸟恨别都惊心,这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从而表达诗人内心的苦痛怨恨。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两种解释都是“溅泪”与“惊心”,“溅泪”指诗人想到目前的时局眼泪不由自主向外飞溅出来,“惊心”指诗人想到与家人的离别可能是永别而感到害怕不安、心灵惊悸,可见诗人当时内心的悲痛欲绝,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悲伤离别的痛苦感情。(板书:溅泪、惊心 :悲痛欲绝→伤时)

(三)颈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通过“烽火连三月”一句,我们知道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家书很难顺利送达,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杜甫,在战火不断的年代,却得不到家人任何的消息,你会是什么心情?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与家人分隔两地,又难通音信,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家书是为报平安,亲人的平安、健康比万两黄金还要宝贵,“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也写出了诗人因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焦急迫切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强烈思念。(板书:抵万金:焦急迫切 →念家)

(四)尾联诗人由春望写到自己,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明确:1.分析形象:诗人经过战乱的煎熬,半年多的陷身长安,由国想到家,再由家想到自身,眼望眼前的颓败之景,又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他心里焦急忧愁却又无力排解,搔首踟蹰,结果诗人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稀,尾联塑造了一位面对国都残败景象,心念国家兴衰,思念亲人,老泪纵横,白发稀少,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

2、分析感情:写这首诗时,诗人才45岁,却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更短”表现诗人感慨白头发越挠越少,可见诗人愁的程度已到极致。诗人叹息了自己的衰老,全诗又添一层悲哀,国都沦丧,诗人无国;时局动荡,诗人无安;家书不至,诗人无家;白头更短,诗人已老,尾联表达了作者内心集忧国、感时、念家、悲己于一体的复杂情感。(板书:更短:愁→悲己)

四、赏读(6分钟)

(一)播放视频。

(二)指名学生读,让其他学生评价,全班齐读,喜欢站起来读的可以站起来读。

(三)全班背诵诗歌。

五、总结(半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春望》,这是1篇感人至深的诗歌,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城的残败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六、布置作业

运用联想想象再现情景,创作1篇小情景作文。 板书设计:

春望

破、深:

悲哀凄凉

→ 忧国

溅泪、惊心:悲痛欲绝 → 伤时

抵万金: 焦急迫切 → 念家

更短: 愁 → 悲己

22 10755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