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赞教学设计(实用5篇)
【导言】此例“称赞教学设计(实用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称赞教学设计1
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是学习英语这一门语言知识的关键,因此。现行的英语教材部有意识地安排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力求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文化知识。让学生不自觉地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对于素质教育,我们在英语救学中,应尽量多地全方位体现语言范畴的文化现象、文化特征。因为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1.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内容
称呼语。称呼习惯方面中西不大一样。英语国家常把男士称为Mr,女士称为Miss(未婚)或Mrs(已婚)。如果在不明白对方是否已婚的情况下,可统一称为Ms。需要注意的是:Miss为单独称呼女性,Mr或Ms通常是与自己的姓名或姓连用,而不能单独与名连用。Mrs只能与夫姓连用。sir与Madam一般既不与姓也不与名连用,而是单独使用。
在英国,对十几岁或二十几岁女子可称呼Miss。但是,有时陌生人之间也可用表面上很亲热的称呼,例如:love,dear,pet。honey。sweet-heart等。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英语文化中,对长辈的称呼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如"Uncle Jenk-ing"、"Aunt Brown"之类的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按英语习惯,亲属之间是直接用名字相称的。
感谢与答谢。“谢谢”这句话不论中英文都用得很普遍,用来对许多事物表示感谢。但是如何准确地使用这句话,两种语言之间是有差别的。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且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人们对别人所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地道谢。
恭维与赞扬。恭维语在英语国家社会各种场合经常广泛地使用。人们通过赞扬、夸奖来鼓励某些合自己心意的行为。
在英语国家学校,教师常通过赞扬、夸奖来鼓励学生。
人们也通过赞扬和恭维来建立及维护社会关系,还常用它们来代替道歉、问候、感谢等套话。
在美国社会中赞美、恭维语也常用来作为交流的引子。恭维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的礼物、个人在某方面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
介绍。学习介绍自己和他人,有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之分。在正式场合的介绍要既郑重又得体,在非正式场合介绍则随便多了。在介绍两人相识时,一般要注意以下顺序:先男后女;先低后高;先客后主;先小姐后太太;先近后远等。
电话用语。在英语国家,打电话要重视礼节,一般为这样的模式:A.电话铃响。B.接电话者自报电话号码。C.打电话者自报姓名并要求与某人通话。
电话接通后,打电话的人必须立刻报上姓名,这是世界各国共同的礼貌。通常,姓名先报,英美人士习惯在自己的名字前冠上Mf、Mrs或Miss。其次,如果要找的人刚好不在,则可以留言:"Can I leave a message for Mr Jones?"如果要指定是哪一个人接电话,可以说:"May I speak to Mary,please?"等。
在英美国家接电话也是与汉语国家很不一样的。在接到电话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镇定并立刻确认对方的姓名。
关心。汉语里可以对任何人发问“你几岁了?”以表示关心和亲切,而在英语国家,除了对小孩,人们是不轻易问一个成年人特别是女士或老人的年龄,以免冒犯他人的隐私,所以对于婚姻、收入、宗教等是不能随便问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尤其要避免。
2.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的方法
文化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文化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充分利用我们的教材组织课堂教学。现行教材的对话、文章以及练习非常注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的渗透,这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料,只要我们善于捕捉,精心设计,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让学生熟读课文对话后进行角色表演等。
正确指导课外活动。学习和掌握英语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活动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英文朗诵、话剧表演、讲笑话、猜谜语、听广播等,还可以搞化妆晚会、开设英语角、看英美原版电影或是录像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从中了解到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使他们切身体会外国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为,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课外活动既悠闲娱乐,又很快地利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对英语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5篇称赞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称赞教学设计的相关认知。
称赞教学设计2
每每拿起语文文书,我就会想到学词句篇,贾志敏也说过,语文课要教语文,教语文,就要贯彻八个字: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丰富的字词积累,才是一切语文活动的基石,几年来本人一直关注字词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理论摘记学习,并尝试着在实践教学中积极的去探索发现字词积累教学的经验。
以下是我们学校教研活动同课异构中的字词教学片段:
案例描述
片段一:《称赞》同课异构中词语教学片段采集
蒋老师《称赞》第一课时片断采集
1.教学“称赞”导入
师:(板书:称赞)谁会读?
生:读
师:谁给它换个词?
生:表扬
生:夸奖
师:平时得到老师的表扬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高兴
生:很高兴
2.教学“粗糙”
师:从哪里看处小板凳做得很粗糙?
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看看图,说一说
生:有裂纹
生:太矮了
生:有一只脚胖一点,有些地方瘦一点。
师:刚才于冬说小板凳做的很粗糙,但很认真,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读)板凳做的很粗糙……
3.教学“泄气”
师:谁来读一读,泄气是什么意思?
生:放弃
师: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泄气?
生:(沉默,没有一个回答)
师:在体育课上,老师让我们跳绳,我们老跳不好的时候,会?
生:做也做不好的时候会满泄气。
师:你来读这句话
生:读
上课老师反思:课堂上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情境称赞学生的学习用具摆放整齐,衣服穿的整洁,人坐的端正,精神好等等,让学生初步感受称赞带来的快乐,为下文“称赞”的学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听课老师点评断采集:这堂课上课文。得非常扎实,联系生活实际导入课题。先对学生进行一番称赞,然后让学生给“称赞”换个词。接下来就进入初读。整个学习小刺猬称赞小獾这部分,预设非常充分,抓“粗糙”的理解让学生看图进行突破,创设情境“从哪里看出小獾非常认真?”老师及时的给学生称赞,与文章的主题相符。“泄气”的教学利用生活实际进行突破。
黄老师《称赞》第一课时片断采集
1.教学“称赞”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称赞别人是快乐的。
师:那什么是称赞?
生:表扬。
师:还有吗?
生:夸奖
师:学学这篇课文,看看称赞是不是这么神奇。
生:自由读文
师:指名读
生:读
师:仔细听,
师:表扬她,称赞她,(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口语中,就运用了词语)
2.教学“粗心”“泄气”
师:粗糙的小板凳是什么样子的?
生:不平整
生:有裂纹
生:做的高高矮矮的,一个比一个好。
师:都做了三只了,还做不好,心里会怎么想?
生:着急
生:伤心
生:奇怪
师:就是只泄气的小刺猬。
3.教学生字
师:(出示 刺猬 小獾)瞧瞧他们,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一个偏旁的,都是反quanpang
师:(出示板凳 椅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木字旁。
师:有什么区别?(看图理解)
生:都是木头做的。
生:椅子有靠背,板凳没有
师:哪个难做
生:椅子难做
上课老师反思片断采集:在教板凳和椅子时,这两个生字时,让学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了椅子有靠背,板凳没有,根据学生的认识,老师进一步引导“椅子”做起来更难,从而为学生理解后文中“小獾从会做板凳到会做椅子”的进步打下基础。因此,紧扣文本进行字词教学,不仅能提高识字效率,提升识字质量,同时读文识字紧密相连,更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全面的语文素养。
点评:有人说“好的方法是一颗良种,可以播一粒,绿一片,收一筐。”本课识字教学,老师积极遵循汉字构字规律,让学生轻松快乐完成识字任务。它不仅可以提高识字效率还可以举一反三,扩大识字量,无异于给了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理论解释及思考讨论
以上是我校两位老师在一次校本研修活动中同课异构教学片段。两位老师采用的字词教学设计不同,各有闪光点,却感觉都还浮于表面,没有深入。值得深思。
1.解读词语,读出词外意
教学词语,首先要解读词语。如何解读词语?词语可以通过工具书(如字典)去理解,可以通过具体的语境去理解,不可以结合生活情境去理解等,先拿我们的“粗糙”一词来做例子吧。词典里的解释:第一个意思是质料不精细,不光滑。第二个解释是草率,不细致。结合《称赞》这篇课文来想象这里的粗糙:小板凳表面还带小刺,是第一个意思;板凳的脚做得一只粗一只细,是第二个解释。正确深入的解读了“粗糙”一词,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就会有方向,有内容。如片段一中,老师巧妙地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将“粗糙”一词化为眼前可视的“实物”,从而在对话中感觉到板凳做的糟糕。孩子的思维形象具体,老师通过图,让词语一下子就变的形象可感了。遗憾的是,在通过看图说话过程中,只有两三个小朋友回答说“有裂纹,不平整,一只脚胖一只脚瘦”,这个词语的教学就好了,感觉过于简单了。
如何深入这个词语的教学?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词语基础。粗糙这个词语孩子们可能已经理解,但是只停留在学面意思上的理解,也就是词典中第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才是学生要学的,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感觉表面的“粗糙”,再用眼睛观察做工的“粗糙”,然后还可以拓展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粗糙?小朋友可能会回答说,树皮是粗糙的,爷爷的手是粗糙的等等。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说出第二种解释下的例子:如表面光滑,但是外表不大美观的也可以说粗糙。这样孩子对粗糙一词的认识才够深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言语,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文章中的许多词语都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反复推敲而来的,不仅形象的生动,而且折射着作者的感彩,为了让儿童获得深刻的体验,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引领儿童通过想象画面、词语组合等方式唤醒词语表象,由抽象的词语进入具体的形象去感知、感悟。
2.链接生活情境,内化词语
链接生活情境,是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利用学生生活中有过的经历和体验,打通词语和生活相联系的通道,唤起学生头脑中与词语相关的表象和情感,使词语内容与学生只要能意会、能运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确切,但随着阅历的丰富,孩子的理解会加深,这个加深应该是在已经构建的基础的不断深入。所以,词语意象的根基应该打下。在词语教学实践中,让词语与生活情境结合,可以把模糊的词语教学变得具体形象,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可以把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把发现的机会留给学生。如以上的教学例子中两位老师都将“称赞”直接运用于课堂,正如老师自己反思的那样,课堂上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情境称赞学生的学习用具摆放整齐,衣服穿的整洁,人坐的端正,精神好等等,让学生初步感受称赞带来的快乐,为下文“称赞”的学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低年级,从教学的最初步起,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词,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它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多么重要啊。”由此可见,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的重要性。词语教学的成功与否,从某种程度上说直接影响到老师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称赞教学设计3
关键词:语文 德育教育 教学目的
一、爱国教育
1.利用语文教材进行爱国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教学材料。因此我们要将小学语文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品质教育的因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中应培养孩子从小就有一颗爱国之心,了解自己的国家,为自己是一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2.创设情境进行爱国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插图、挂图和电教配套设施直观新颖,符合小学生的观察特点,对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制造氛围,让学生直观感受,有身临其境之感,让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心理,激发出情感,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深刻的体会,达到陶冶学生情操、获得思想启迪的作用。
如语文教材中的《升国旗》一课,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完成教学任务,识记字词,背诵课文,对国旗有个初步的认识即可。但是我认为深入一步,对他们进行入校后的第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是个很好的时机。于是我就利用多媒体设施播放有关国旗在各种场合出现、升起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并进行适当的讲解,引起学生对五星红旗的注意和兴趣,抓住这个时机,给学生灌输五星红旗的深刻含义,教导学生应该热爱国旗、尊重国旗,并引入课文的原句“国歌声中,我们立正,向您敬礼”,引导学生向国旗行队礼和注目礼。此时,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一个个小手举起敬队礼,童稚的眼睛里流露出对国旗敬爱的神情。
二、称赞的艺术
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
在生活上,在工作中,我们都希望受到别人的称赞、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觉,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能得到领导的一句表扬或者同事的一句称赞,也就满足了。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的人,往往善于称赞别人。即使别人存在问题较多,也能给予应有的肯定。相反,有的人则总爱挑别人的毛病,在他眼里只有自己最行。
你看,《称赞》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小獾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小刺猬说:“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看来,只要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对学生,何尝不是这样呢?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何等神圣啊!当学生获得成功或者取得进步的时候,不要说称赞,就是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也许都能让学生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总而言之,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三、培养环保意识
随着21世纪的到来,高科技突飞猛进,地球村悄然形成,空间站相继兴建,新能源不断开发。然而,人们也清醒地意识到,保护环境,关爱自然,就是给我们自己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
大自然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幅画要靠我们的双手来共同描绘。《清澈的湖水》中随着小洁的目光,我们欣赏着蓝天白云、碧水青山,那跳跃的“青蛙”、展翅的“雄鹰”、赛跑的“乌龟”,栩栩如生,美不胜收。当小洁正想把面包纸扔进湖里的时候,她看见那清澈的湖水像镜子一样,映照出蔚蓝的天空和如画的山峦。谁忍心把这“镜面”打破呢?小洁攥紧了面包纸,一直到船靠岸,才把它放进了应该放的地方。
遗憾的是,那面“镜子”还是被一个小孩弄了个污点。那块香蕉皮,吓跑了小鱼,就连湖水也“皱起了眉头”。
清澈的湖水需要我们每个人精心呵护。小洁只是在那面“明镜”面前控制了一下自己正要撒开的手,但对每个人来说,在这一瞬间做出克制,并不是都能做到的。这点滴小事,反射出的是小洁的心灵。
让我们把这清澈的湖水作为一面永远的“明镜”吧,别忘记小洁那企盼的目光。
总之,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学是多方面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依据教材,抓住重点部分,进行有目的的德育教育。但值得重视的是,进行德育教育必须生动、具体、形象、增强感染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目的,避免形式主义。
参考文献
称赞教学设计4
一、精心设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应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根据不同的课型尽可能地设计一个可操作的“任务型”活动,而这一活动一般都以话题为核心,在听、说、读、写教学活动中,安排不同层次和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特别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感到有真实感。如果学生对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型”活动很感兴趣,他们就会愿讲、多讲,教师不必担心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其实,学英语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相反,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愿讲而靠老师讲,那肯定是学不好英语的,当然也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所以,以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为中心,营建课堂教学情景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教材Module 7中Unit 1的Project是两篇带有话剧性质的文章,很适合学生亲身去体验。所以,我提前两天就布置任务和范围,由课代表负责导演的确定,然后让导演为每个角色选好演员。他们信誓旦旦地让我到时候看好戏。可这两天好难等啊,心中总是有着很多的担心。周三,当我把他们带到操场上,几组“演员”在“导演”的安排下有序地,信心十足地等候着,比往常的状态不知要好多少倍。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堵在胸口的石头终于落下了,他们不仅表演得好,而且戏中有他们自己创作的东西,表现得非常好,让我从心里真的对他们刮目相看了――这其中有平时把上课比作是听天书的学生,也有平时默不作声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这一次,他们做得都很棒。我把他们的表演录了下来,回到教室放给他们看,他们显得非常自豪和开心。将这推广到全年级,效果也出奇的好。我想,无论怎样,这都应该算是课改中一次小小的成功或是进步吧,因为学生学得开心。
又如:在教高二Unit 3 Body Language一课时,为了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我把学生分为四组,把写有提示体态语文字的20张卡片平均分给每组,由他们上台表演出相应的体态语,各组同学参与竞猜,用最短的时间先完成的组为获胜组。规则一宣布,全班立即进人活跃状态。有个同学为配合对手表演,表达“胜利”的体态,竟不惜让对方将自己打翻在地,而衬托出胜利得意的姿态;为表示“爱”的体态语,一对男女生配合表演组竟大方地作了一个颇为令人捧腹的当众“吻”……在这种游戏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同学们无形中消除了拘谨和不安的紧张心理,对课文主题有了更加生动、形象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愉悦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较好地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便于自己去认识发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揭示所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当然,课堂教学活动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活动,选用适当的活动形式。
二、学会宽容,学会赞美
在面对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小错误的学生时,我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包容他们的错误,包容他们对学习的厌倦,包容他们的自以为是,更多的是发觉他们的优点和长处,给予恰到好处的赞扬,因为赞扬能给人一种无穷的力量, 激发人向更高处发展。然而,赞扬也要讲究艺术、讲究方法,所以教师要真诚地赞扬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在课堂上,教师更加要注意自己的言语,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肯定和认同的环境中重拾自信。称赞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既可使用语言称赞,如“Quite good.”、“OK,well?done.”、“Very?good?job.”、“Excellent!”、“Wounderful!”……也可用丰富的体态语称赞,如真诚地笑笑、点点头,或是做一个手势,还可以在课后的作业里写下让学生愉悦的评语。这些简单的话和评语,教师也许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然而却能让学生高兴、难忘,能让一个自卑的孩子重新找回自信。同时,这也能让课堂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决不能吝啬自己赞美的语言,而要让赞扬真正成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三、备课组的共同合作
称赞教学设计5
[关键词]广东;高校教师师德;调查研究
教师作为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职业,社会对其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园地,其师德建设情况更为引人注目。近年来,关于高校师德问题的研究为数不少,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师德的内涵和规范、师德建设的现状、加强师德建设的意义和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等[1]。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与对教师、学生的调查不够深入有关。因此,我们对广东省高校教师进行了一次调查,从高校教师的视角,了解当前高校师德的真实现状及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高校教师自身不仅对高校师德现状非常关注,而且对高校如何进行师德建设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
这次调查的对象是广东省内三所部属和省属高校的教师。共发放问卷440份,回收问卷328份,回收率为74.5%,有效问卷321份(个别题目漏答不影响整个问卷分析的按有效问卷处理),有效率74.3%。
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为主,同时,还通过与高校教师的访谈对调查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扩展。我们结合高校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及影响高校教师发展的其它因素,设计了高校教师师德状况的调查问卷(除个人基本情况外,共计40个题目,其中选择题39个,开放式题目1个),对调查数据运用SPSS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高校师德内涵的界定
关于高校师德的内涵,一些官员和学者提出了各种看法。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爱与责任——师德之魂”这样一个新命题[2]。多数学者认为师德应体现在三个层次,即“学高为师——师德之基,身正为范——师德之本,热爱学生——师德之魂”[3]。接受调查的教师中,多数教师主张,师德应是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准则,其中选择“基本的职业规范、准则”的占68.5%,选择“高尚的、崇高的道德标准”的占27.6%,选择“可以达到的、值得表扬和学习的标准”的占7.6%。同时,高校教师普遍赞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师德的内涵也应该不断发展变化,选择“完全赞成”的占27.6%,选择“比较赞成”的占33.7%,选择“赞成”的占32.7%,选择“较不赞成”的占1.9%,选择“不赞成”的占4.1%。
2.对当前高校师德状况的认识
在为何选择当高校教师的问题中,选择“它的稳定性和自由性”的占55.4%,选择“有较高的收入”的占2.1%,选择“为了实现学术上的目标”的占30.9%,选择“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的占7.4%,选择“其它”的占4.2%,与性别、学历显着相关(p<0.01),与职称相关(p<)。在是否有离开学校,寻找其它发展的想法方面,选择“有”的占24.4%,选择“无”的占75.6%。至于离开高校的原因,选择“工作压力大”的占25.4%,选择“收入和福利待遇低”的占28.8%,选择“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的占10.2%,选择“工作的满意度不高”的占33.9%,选择“其它”的占1.7%。半数以上教师因高校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和自由性而选择当高校教师,其中女教师所占比例更高,达67.2%,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本科,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最低,职称越低的教师,所占比例越高,但副教授所占的比例要低于教授。相当部分男教师选择当高校教师是为了实现学术上的目标,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选择此项所占比例也更高。
对“教师应是全社会的表率”这种提法,“完全赞成”的占13.1%,“比较赞成”的占22.0%,“赞成”的占33.8%,“较不赞成”的占17.5%,“不赞成”的占13.7%。在自己作为教师的价值取向方面,选择“培育人才、奉献社会”的占53.4%,选择“义利并举、德利合一”的占42.7%,选择“等价交换、按劳取酬”的占3.9%,与性别、行政职务相关(p<0.05)。就自己如何处理个人、部门和学校三者的利益关系,选择“先学校、后部门、再个人”的占62.8%,选择“先部门、后个人、再学校”的占19.5%,选择“先个人、后部门、再学校”占17.7%,与行政职务显着相关(p<0.01),有行政职务的教师更多选择“先学校、后部门、再个人”。
在是否认为“如果过分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会与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相矛盾”问题,选择“完全会”的占%,选择“比较会”的占12.3%,选择“会”的46.3%,选择“基本会”的占25.2%,选择“不会”的占9.1%,与职称相关(p<0.05)。在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与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之间,选择“作为教师,应该将奉献精神置于首先地位”的占6.4%,选择“应该首先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的占34.9%,选择“处理得好,二者可以实现有机统一”的占58.7%。半数以上高校教师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关系”,选择“平等关系”的占60.4%,选择“服务关系”的占13.0%,选择“教育关系”的占26.6%。在与学生的关系方面,选择“关系亲密”的占13.2%,选择“比较亲密”的占67.4%,选择“一般”的占18.8%,选择“疏远”的占0.6%,无人选择“很疏远”。
参与调查的教师对当前高校师德状况的总体评价一般,选择“非常好”的占%,选择“较好”的占%,选择“一般”的占%,选择“较差”的占%,选择“很差”的占%。对当前的师德状况,教师最不满意者涉及几个方面:选择“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热衷创收,精力分散”的占%,选择“教学上无心钻研业务,只求不过不失”的占%,选择“科研上急功近利,剽窃他人成果”的占%,选择“只完成教学时数,对学生不管不问”的占%,选择“利用师生关系谋取利益”的占%。
至于造成师德失范的最重要原因,较多教师认为是考核制度的问题,选择“对学校没有认同感”的占%,选择“教师个人放弃思想道德修养”的占%,选择“经济压力大”的占%,选择“考核制度方面的问题”的占%,选择“师生关系疏远”的占%,与学历相关(p<),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认为“考核制度有问题”所占比例最高,占%。
3.对高校师德内容及其具体要求的了解
在高校教师最重要的品行方面,选择“刻苦钻研业务”的占%,选择“工作严谨,认真负责”的占%,选择“以良好的品德行为影响学生”的占%,“谦虚谨慎,维护其它老师的尊严”的占%,选择“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学风”的占%,选择“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占%,与职称相关(p<)。
关于做一个好的教师最突出的方面,选择“科研成果突出”的占%,选择“教学效果好”的占%,选择“教学和科研均突出”的占%,选择“深受学生爱戴”的占%,选择“同事公认”的占%,与性别、职称相关(p<),与学历显着相关(p<)。自身在实际工作中在哪方面做得最好,选择“科学研究”的占%,选择“教学”的占%,选择“科研和教学均好”的占%,选择“和学生沟通”的占%,选择“和同事们相处”的占%,与性别、行政职务相关(p<),与职称、学历显着相关(p<)。履行教师职责时花费时间最多的方面,选择“教学”的%,选择“科研”的占%,选择“和学生沟通”的占%,选择“社会服务”的占%,选择“参与管理”的占%,与职称、学历、行政职务显着相关(p<)。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的教师越认同教学和科研均突出的观念,而男教师的比例要高于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的教师越认为自己教学和科研均好,男教师的比例要远高于女教师。职称越高的教师选择“在科研上花费时间最多”比例越高,特别是教授,所占比例远远超过副教授。职称越高的教师选择“在教学上花费时间最多”比例越低。
在对高校教师师德的内容及具体要求的了解方面,选择“非常了解”的占%,选择“比较了解”的占%,选择“一般”的占%,选择“了解一些”的占%,选择“不了解”的占%,与性别、职称相关(p<)。至于获悉途径(可多选),高校教师多是通过《教师工作手册》、“岗前培训”及“相关文件”来了解。有%的高校教师选择“《教师工作手册》”,有%的高校教师选择“岗前培训”,%的教师选择“相关文件”。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基础,高校教师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了解较多。有67.7%的高校教师了解《教育法》,%的高校教师了解《高等教育法》,%的高校教师了解《教师资格条例》。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对高校教师师德内容及其具体要求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深入,男教师比女教师了解得深入一些,职称越高的教师了解越深入。
4.高校师德建设的成效
在高校师德建设必要性方面,选择“非常必要”的占%,选择“较必要”的占%,选择“必要”的占%,选择“有些必要”的占%,选择“没有必要”的占%。关于当前师德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选择“教师缺乏献身精神”的占%,选择“教师缺乏责任感”的占%,选择“师德教育流于形式”的占%,选择“其它”的占%
在是否赞成高校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方面,选择“非常赞成”的占%,选择“比较赞成”的占%,选择“赞成”的占%,选择“基本赞成”的占%,选择“不赞成”的占%,与职称显着相关(p<),与学历相关(p<)。在对学校对师德建设采取过什么措施方面(可多选),有%的教师选择“制定教师职业规范”,有%的教师选择“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有%的教师选择“考核中有师德要求”,有%的教师选择“制定学术道德规范”,有%的教师选择“师德标兵评选和师德报告会”。在所在学校师德建设取得的成效方面,选择“显著”的占%,选择“较显著”的占%,选择“一般”的占%,选择“有些效果”的占%,选择“没有效果”的占%。
教师虽认为高校师德建设较有必要,但除比较了解“制定教师职业规范外”,对其它措施都不太了解。对高校是否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态度多样,虽多数教师持赞成或基本赞成态度,但不赞成的教师也为数不少,特别是低职称的教师基本上持不赞成的态度。
5.高校师德的评价方式
在评选高校师德标兵的必要性方面,选择“很有必要”的教师占%,选择“较有必要”的占%,选择“一般”的占%,选择“有些必要”的占%,选择“无必要”的占%,与职称、学历相关(p<)。高校教师对目前师德标兵评价标准的了解程度不高,选择“非常了解”的占%,选择“比较了解”的占%,选择“了解”的占%,选择“基本了解”的占%,选择“不了解”的占%。高校教师较认可目前高校师德标兵的评价标准,选择“完全认可”的占%,选择“比较认可”的占%,选择“认可”的占%,选择“基本认可”的占%,选择“不认可”的占%。在是否会把师德标兵作为自己仿效的对象项目上,选择“完全会”的占%,选择“比较会”的占%,选择“会”的占%,选择“基本会”的占%,选择“不会”的占%。
对最了解的师德评价方式,选择“自我评价”的占%,选择“集体评价”的占%,选择“学生评价”的占%,选择“组织测评”的占%,选择“社会评价”的占%。关于最赞成哪种师德评价方式上,选择“自我评价”的占%,选择“集体评价”的占%,选择“学生评价”的占%,选择“组织测评”的占%,选择“社会评价”的占%,与职称相关(p<)。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对目前师德标兵评价标准了解程度较低,“不了解”的占%。其结果导致教师虽基本上认可目前高校师德标兵的评价标准,但部分教师不会把师德标兵作为自己仿效的对象,甚至认为无必要评选师德标兵。高校教师比较了解“学生评价”,也比较认同“学生评价”。越低职称的教师越认同“学生评价”,越高职称的教师,越不认同“学生评价”,教授认同“学生评价”的比例明显低于副教授。
三、讨论
1.高校师德建设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不少高校进行师德建设,但成效一般。原因是不少高校教师对学校的措施不认同。教师对师德内涵的基本已形成共识,即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但不少高校领导,对师德内涵的看法仍偏于泛化,过于务虚,与多数教师的看法差距甚远。因此,高校师德建设的措施难以为教师所接受,如高校师德标兵评选,主要是其立意太高,远远超过了高校教师对师德内涵的共识。一些与师德建设有关的措施,也不受教师的欢迎,如要求高校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教师态度因职称、学历的不同而差异显着。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师德建设时,应广泛了解教师的需求,所采取的措施方能切实可行。
2.对教师职业性质的新看法影响师德的塑造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师对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也在发生改变,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师德内涵的认识及自身行为。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对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有传统的一面,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选择也出现了。如一些教师对“教师应是全社会的表率”的提法,持不赞成的态度,一些教师把“把按劳取酬、等价交换”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一些教师认为“个人或部门利益高于学校利益”,多数教师不赞成过于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不少人在选择当高校教师时,多是从“它的稳定性和自由性”和“为了实现学术上的目标”等方面考虑,而没有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及对其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求的一面。当前高校教师师德现状不甚使人满意,部分源于人们对高校教师职业性质的错误认识,不少教师也认识到这一问题,如调查结果显示,四成多的教师对师德失范最不满意的方面集中在“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热衷创收,精力分散”。因此,高校在进行师德建设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加以一定的引导,使高校教师认同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3.考核评价制度对师德建设的导向作用
目前不少高校的现行考核评价制度过分看重教师的科研成果,虽然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也包括了教学和社会服务。原因是教师的科研成果除了易于量化考核外,还会给对学校带来许多好处。由于现行考核评价制度的引导,不少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对教学则得过且过,对学生不管不问。不仅如此,个别教师由于过于急功近利,在科研上造假甚至剽窃他人成果。因此,一些高校的现行考核制度有必要加以改变,应在重视科研的同时,也要给教学适当的重视。对教师教学的考核机制应进一步完善,不能仅看是否完成教学时数,更要尊重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付出,在这方面教师的师德最容易体现出来。至于师德评价方式,应重视“学生评价”,原因是高校教师比较了解“学生评价”,也比较认同“学生评价”。
四、建议
1.应首先制定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规范代表的是一个行业的成员一致认同的合适的行为准则。国家或高校在进行师德建设时,应首先制定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让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有据可依。作为一个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开始就应该熟悉职业道德规范。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已有一定的法律基础,如《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但缺乏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解释。教育部人事司主编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书对职业道德虽有所解释,认为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和职业荣誉八个因素组成,但学校难以以此作为考核内容的依据,教师也难以遵守。因此,国家或高校应结合高校教师对师德的认识,尽快制订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引导教师的价值取向,约束教师的行为。职业道德规范制订后,应通过各种途径让教师了解,并加以遵守。
2.应让高校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师德建设
近年来,不少高校非常重视师德建设,但效果一般,其重要原因是缺乏教师的参与,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参与,如高校师德标兵的评选,许多教师难以参与评选过程,而且选出来的师德标兵,多是有行政职务、高职称的教师,难以成为青年教师仿效的对象,并使他们认为无必要评选师德标兵。缺乏青年教师的积极参与,高校师德建设效果倍受影响,而与此同时,高校青年教师的比例却越来越高。为了使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师德建设,选择对他们比较公平,也比较为他们所认同的措施非常关键。如目前高校教师师德评价方式多样,但低职称的教师多认同“学生评价”,这也是多数高校青年教师比较认同的方式。原因是相对其它评价方式,如“组织测评”、“社会评价”、“集体评价”,“学生评价”对青年教师更为公平一些,把他们和其它教师置于同一起点上。因此,高校在进行师德建设时应考虑层次性,面向青年教师所采取的措施应更切合青年教师的实际,从而增强青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露璐.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6,(1):76-78.
上一篇:生物教学设计课件简短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