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优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优推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第一篇】

备课时,我并没有在教学目标上多加思考,只是根据收集的教学设计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在朗读感悟中,感受槐花美、孩子乐”。

确定教学步骤后,我和同事们多次试教。然而我清晰地记得,当时试教没有一次是满意的。直到最后一次正式赛课,这一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可以说,那是一次失败的教学。

几年后,我又一次任教三年级。一次市内的公开课,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槐乡五月》。

调整从教学目标开始。这次我是这样来阐述教学目标的: 槐花美,孩子乐;槐花因表达而美,孩子因表达而乐。比较之前的教学目标,这次只是把教学的重心往“表达”上靠了靠。然而就是这么一“靠”,教学的效果发生质的变化。

一、欣赏槐花美

1.整体感受

师:五月,洋槐开花了。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五月的槐花吧!课文第一自然段写的就是槐花。这个自然段很长,读好不容易。请按“看” “听”“闻”的顺序把课文读成三部分。

指名三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可以把眼睛闭起来,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闻到了什么?

师:槐花的确很美,很是吸引人。这么美的槐花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语言表达的呢?

2.赏读槐花

师:五月,洋槐开花了……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师:槐花美在哪?

片段一: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槐花因多,因白而美。)

片段二:远看,像玉雕的圆球;近看,如姑娘的小辫儿。(一个“抱”、一个“挂”将槐花姿态展现给大家。)

师:多么美的槐花啊,多么优美的语言啊,我们应该把它记下来。

3.诵读花香

反思:第一部分(槐花美)的教学在设计上,较之几年前的设计,在教学的目标上发生变化:之前的目标是欣赏槐花的美,而现在把目标放在了作者是如何将槐花的美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槐花很美,文字更美。如何让孩子充分感受语言之美、表达之妙是我们语文老师必须去思考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白茫茫”,读着这三个叠词,眼前早已是漫山的槐花,再加上恰到好处的比喻:似瑞雪初降,槐花的多,槐花的雪白更加形象具体。先远看,再近看;一个“抱”,一个“挂”;一处像玉雕的圆球,一处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这样的表达顺序,这样的一一对应,需要引领孩子去感悟。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再让孩子将优美的文字背下来,这样的背诵是水到渠成的,不仅背诵了描写槐花美的文字,还积累了表达的方法、表达的节奏、表达的顺序。

二、享受孩子乐

师:如果,你来到了槐乡,你最想干什么?

片段一:我想吃槐花饭。

师:请你告诉大家,槐花饭怎么做的,又怎么个吃法?(生读课文,提醒学生关注作者整齐、准确的表达,为下面的迁移作有效铺垫。)

师:你能否根据自己的口味,也来制作一份槐花饭呢?

生:吃辣的,撒上胡椒粉,拌上老干妈,浇上辣椒油。

生:吃甜的,撒上白糖,拌上番茄酱,再浇上槐花新蜜。

反思:之前的教学设计,主要的目标是领着孩子去探讨槐花饭是怎么做的,是怎么吃的。而现在将目标定在语言的习得上。语言习得是需要训练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选好、选准语言的训练点。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制作槐花饭,目的就是让学生把在朗读、对话、复述中习得的语言加以运用。“吃辣的,撒上胡椒粉,拌上老干妈,浇上辣椒油;吃甜的,撒上白糖,拌上番茄酱,再浇上槐花新蜜……”这是课堂上孩子的语言,孩子在这样的对话中,习得了富有节奏和生命力的语言。

片段二:做一做槐乡的小姑娘。

片段三:做一做槐乡的小伙子。

反思:如果说,槐花美是通过诵读来感受的话,那么,槐乡的孩子的乐,用采访、说话的方式来感悟是最恰当不过了。孩子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在这里只是帮孩子和文本搭一下桥,牵一下线,学生在与文本,老师的对话中积累、内化语言,又通过变换角色的方法“外化”语言,言与意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是可以兼得的。因为有之前孩子、老师、文本的充分对话,这里学生的复述就显得很顺当了。

对比以上两次教学,其实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学目标的不同。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学生阶段性学习的一个终点。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寻找有效的途径实施教学,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习得语言,发展语言。让我们的课堂教学从目标出发,用准确的目标来引领孩子少走弯路吧!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第二篇】

一、情境创设,激趣促学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在导入课文时,我利用的交互式白板带给我们的便利,利用“电子笔”轻轻一点直接导出五月槐乡的录像,欣赏槐花的美。学生一下子就被这么美丽的槐花吸引了。这对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敲响了动人心弦的第一锤。

二、多元互动,品词赏句

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教师运用PPT、FLASH等制成的语文教学课件,因其内容无法更改而使演示过程中学生无法参与,对于一些发散型思维题,即使老师有预设但要按照学生的回答来演示也不易做到,更不要说解决课堂突发性问题了。而用白板技术制作的“课件”,老师和学生可以在白板上面亲自操作,随时在计算机界面、网页上和光盘播放界面上进行标注、画图,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能与老师进行讨论,可以及时修改错误,充分发挥起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性,从而也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不必受到课件的约束,可以随着学生对于文章的把握以学生为中心来随时调整自我的教学。例如在教学《槐乡五月》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品析词句,感悟槐花的特点。学生们细读第一段课文后,各自感悟,在重要的或有感悟的句子、词语下面划横线或圆圈。为了及时得到同学们的反馈信息,我利用白板的勾画和批注功能,请学生走上讲台,拿起感应笔,在白板上直接勾画、批注,谈自己的感悟,把自己的感悟带进朗读里,将有感情的朗读训练到位。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不仅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而且学生们也从中学到在阅读中如何进行批注,课堂的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三、灵活调整,有效生成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不少生成性的教学,创造出了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给语文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绚丽色彩和迷人风景,生成也成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致力追求的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境界。传统的多媒体课堂其最大的缺陷在于课堂教学中所遇情况教师不可能全部考虑到。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准备的PPT、AUTHORWARE、FLASH不同时,因课件无法及时修改,教师也就无法随生而变,学生的问题只能被忽略;如果教师关注学生出现的问题而置PPT于不顾,又不能很好的利用多媒体资源。而交互式电子白板进入课堂,为我们课堂教学带来了新鲜的学习气息。例如我在教学《槐乡五月》时,学生在品读:“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这一句子时,语感好的余琪觉得这两个句子都是从声音开始,很整齐,很像诗。我听后颇有同感,随即调整,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拖拉功能将这两个句子逐行显示,改变了一下形式,还真成了一首诗。学生再读,感受到了语言诗一般的韵味。趁此机会我推波助澜让学生展开想象:还有谁也被槐花吸引来了?你也能像这样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描绘吗?看看谁想得最奇特,说得最美。汇报时学生的表达精彩纷呈,诗一般的语言在课堂上流淌,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特殊演示,突破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放大、缩小、聚光、拉屏等特殊功能,使得我们的教学形象具体,动静结合,交互性强,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破重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槐乡五月》时,我巧妙地运用了电子白板的标注、探照镜、拉屏等功能将知识进行重点部分的强调,当我出示了五月洋槐开花时槐乡的小姑娘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飘飞于花乡的画面时,我就运用了探照灯将学生的视线集中到人物体态和表情上,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人物体态和表情感受到槐乡小姑娘飘逸的体态和飘飞的快乐心情;在此基础上,我则运用了拉屏将五月槐花盛开的美景逐一重点呈现,让学生“闻”到槐乡那飘散的花香,从而体会到文中“飘”字所用的精彩。

五、资源整合,延伸学习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第三篇】

(一)钻研教材――有效教学的前奏

笔者认为,要实施有效教学,首先要做到明确目标,深入钻研教材,巧妙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应正确到位地理解文本,把握价值取向。若对文本的解读把握不甚到位,就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难以进入情境。

1.钻研课文题目――牵一发而动全身。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钻研教材先要琢磨题目,有些题目不仅反映了课文主题,而且暗示了行文线索,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利用文题设疑求答,能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和欲望。在钻研教材时,先和题目对话,从课题出发,扣住突出反映题眼的重点句段,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

2.琢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也含情。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借助语境产生丰富的内涵。钻研教材时,每个标点都不该放过,要认真琢磨它的深刻含义。《望月》写“我”和小外甥赏月背诗,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对诗一段中,出现了“…………”并自成一节。仔细思考,一般的省略号都是六个点,这里之所以这样使用,是因为“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一个省略号不足以表达诗句很多。这样,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并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做好铺垫,同时为学生学习和使用标点符号打下认知基础。

3.利用文本空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给读者留下“空白”,在阅读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补充,从而充实内容,丰富内涵。文本中的“空白”,只有经过深入细致地阅读,方能发现。因此,要引导学生从字、词、句、段、篇章以及标点等去发现“空白”。有效地利用空白展开教学,是教师在阅读文本时的再创造,是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果利用得当,能够培养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钻研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前奏,透彻地把握教材可以使教师“轻松上阵”,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获得预期的进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情境――有效教学的主曲

如果我们在课堂中多设置情景,让孩子自然地走入文本,理解文本,营造温馨和谐、清新活跃的语言环境,语文课将会由机械传授、盲目灌输变为积极地、正确地、有效地引导,学生将会由被动地接受改为主动地探索、积极地配合、热情地参与,成为真正生动有效的课堂。

1.创设生动而和谐的学习情境。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能调动学生感情、点燃激情,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长相思》时,就是在他那充满激情、如诗如画的导语描述中开始的:“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注意,仔仔细细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文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学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和音乐中,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兴趣盎然。

2.创设自主而创新的学习情境。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创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中如果学生主动参与越积极,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就越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只有在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3.创设合作而互动的学习情境。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有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指望老师的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都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是指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大家共同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相互听取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同样,语文教学也只有在师生共同营造的环境中才能更有效。

(三)完善策略――有效教学的强音

1.有效提问。有效的提问要新颖,要具有启发性和包容性。提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因此提问应是经过认真推敲,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通过提问要能调动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引起学生主动探索,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2.有效讲授。有效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活动中,教师的讲授也是必需的。从教学过程来看,有效讲授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地讲解和指导。例如,在教学《槐乡五月》时,从第一段到第二段的过渡,笔者是这样设计的:“来到槐乡,看着美丽的槐花,闻着迷人的香味,感受着孩子们的欢乐,真令人流连忘返哪!假如你们就是槐乡的小主人,你们准备怎样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呀?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你会怎么做,怎么说?”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就被带入到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去。

3.有效作业。教学中能在课堂上解决的作业决不留在课后,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当场反馈,相机指导,做到课课清,提高作业效率。精选作业类型,避免随意、重复、枯燥的作业。设计作业时关注学生全体,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不把作业当成负担。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板书设计 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3-011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板书设计是重要一环,既体现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又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因此,很多教师会在板书设计上花费很多时间和心思。但现在的板书设计理念过于陈旧,形式单一,随意性很强,影响板书设计的效果。教师作为板书的设计者,需要从设计主体、呈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突破。

一、师生相互协作,共同设计板书

传统的板书设计中,教师一直扮演着板书设计者的角色,学生只能看着教师进行板书设计,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思路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性较弱。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板书设计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板书设计,允许学生对板书设计提出不同的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共同协作,一起完成板书设计。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时,教师边引导学生朗读解析课文,边进行板书的书写。首先,写出了课文的标题“美丽的南沙群岛”,让学生通过题目猜测课文所描写的南沙群岛有什么特点。大部分学生从题目就猜出来了,异口同声地说出了“美丽”,教师用鲜明的红色标志出了“美丽”两个字。其次,教师逐段分析课文,让学生把每一段所描写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最先完成任务的学生到黑板来补充板书,学生写下了“位置――蓝色宝库”“海洋生物――丰富”“海天风景――迷人”等精彩内容,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对课文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清晰梳理文章的思路。通过学生参与板书设计的方式,突破传统的板书设计理念,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看来,师生都可以成为板书设计的主体,共同参与板书设计,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性,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文章思路,理解课文内容,让板书设计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二、传统现代结合,发挥板书优势

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广泛应用,一些教师过度依赖教学设备,减少传统板书的应用,影响板书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在板书的呈现形式上进行创新,注重传统板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结合应用,整合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让板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庐山的云雾”的视频介绍,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在强烈的视听感官刺激下,让学生获得有关庐山云雾的信息,感受庐山云雾的变幻无常,丰富学生的感知。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让学生逐段阅读课文,找出关键性的词句,进行总结概括。教师让学生说出每一段的中心意思,一边听学生的答案,一边强调,并进行板书,同时还对应每段的内容播放视频,让学生结合视频的景色总结出恰当的语句,如“山头像绒帽”“半山像玉带”“山谷像大海”“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最后,通过课件展示板书,引导学生回顾课文。通过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式,突破传统板书的设计方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需要重视板书的应用,把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板书进行整合应用,实现优势互补,既让传统的板书更加灵活,又最大限度发挥板书的辅助教学功能。

三、变换不同颜色,突显学习重点

小学生对于颜色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传统的板书设计,大多数教师通常采用白色粉笔进行板书的书写,色调单一,不如多样化的颜色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进行板书设计时,在呈现形式上要不断创新,运用不同的颜色对学习重点进行标记,让板书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在教学《槐乡五月》时,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对课文的分析。在板书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分成两条线,即“飘香的季节”“孩子的季节”,用绿色粉笔板书槐花飘香的季节,“似瑞雪初降(总)、像玉雕的圆球(远看)、像维族姑娘的辫子(近看),用红色粉笔写出真实的感受:美丽诱人。而“孩子的季节”,写出“吃槐花饭、送干槐花、别、戴、装、拿”等关键词,用红粉笔写出了“热情好客、聪明能干、喜爱槐花”。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于课文内容和主线有了清晰的认识,明确了重点,突显板书的重要性。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第五篇】

课确实很精彩,但凭着一股对语文课堂特有的情感,我的脑子里不知不觉就冒出了一句“元芳体”:“孩子,你怎么看?”同时对语文课堂有了两点新的感悟。

一、选择利于学生多元想象的内容

儿童是借用形象来思考的,他们生活在奇妙的想象中。法国著名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有语录: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强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们需要将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个个言语实践中实践运用,不断深化,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小星星》中的小主人公伊夏,明明是算数课,他的小脑瓜里却常常会浮现出神秘的海底世界里游鱼穿梭,漫无边际的浩瀚宇宙中行星闪闪发亮……每个学生都有一把金钥匙,他们总能轻巧地打开那扇想象世界的大门,在丰富的、不可思议的奇妙仙境中自在遨游。贴近儿童的心灵,语文课需要为学生们创造想象的空间,所以教学活动中选择利于学生想象体验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和第二学段目标中也分别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所以,选择利于儿童想象体验的内容设计言语实践活动,是符合儿童发展需要和发展规律的。

如何选择利于学生想象体验的内容呢?老师需要充分了解课标中对每一学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与要求,考虑到不同年段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发展需要,充分关照到儿童的兴趣点和他们已有的生活体验,从而使学生的情感达到与文本的共鸣点,结合已有经验,通过语文的想象实践活动,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对自然世界和自身生活有更新的认识。这样,学生才能“活”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

这次观摩活动中低年段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课堂富有一股生动的灵气。老师出示诗句请学生来读: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多么童趣的语言,恐怕只有天真的孩童才会有这么奇妙的想象吧。这时,老师摇身一变,就像一位自然界天成的仙子,带着小朋友们做游戏找感觉,在场的每一位都身临其境。

师:小朋友们快看,这透明的雨滴像什么?

生:像珍珠一样圆润。

生:像玻璃球一样透明。

师:如果你就是这透明的雨滴,你是怎么睡在这绿叶上的?比划比划做动作。(学生非常可爱,一个个都趴在桌上认真地“睡”起来。)

师:这位小朋友头枕着绿叶睡着了。你是不是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啊?(学生们不禁偷偷地笑出了声。)

师:这时候一阵风吹来,绿叶左一摇右一摇。(学生随着老师的话在座位上左摇右摆。)

师:你睡在哪里啦?

生:我睡在摇床上了。

师:你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在这首稚趣活泼的儿童诗中,我想变成雨滴、小鱼、蝈蝈、星星……老师独具匠心,选择了“我想变成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这句话,设计了想象体验活动。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趣”字最重要。(在床上睡过,沙发上睡过,就是没有在绿叶上睡过,这该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他们与生俱来的天真无邪总能提醒我们,有趣的、生动的、好玩的,才是最能吸引他们的。在合适的情境中,语言实践配合肢体活动,更能促进他们对语言文字的领会感悟,并能借以促进朗读和说话,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设计富有开放性的学生体验活动

执教《槐乡五月》的老师无疑是细腻而柔情的,她为我们铺开了一轴漫天白茫茫、热热闹闹的盛世繁花画卷,会场的空气中仿佛弥漫着槐花饭的浓郁香气,我们仿佛尝到了槐花蜜的清甜……小姑娘小小的乐,更是让课堂气氛高涨,女孩爱美,便用花串装扮自己;男孩爱吃,便用槐花大饱口福,这不正迎合了学生们的兴趣吗?老师趁热打铁,有条不紊地走入下一个环节:

师:你从文中哪些句子感受到了槐乡孩子的好客?

生: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吃一顿槐花饭。

师:他们会怎么拉?怎么请呢?

生:到我家去尝尝槐花饭吧。(被指名的学生站在座位上回答,有点放不开,说话的语气十分平淡,丝毫没有乡下孩子那种淳朴的“热情”。)

师:(遗憾的是老师没有多加关注,直接进入下一个问题并相机出示: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句话是对称的。(学生给的答案很正确,属标准答案,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凉了下来。)

虽然离开舞台很远,但我可以想象,学生们刚才还晶晶亮的眼眸也许正在渐渐黯淡。我边听边想,这样一种架空在儿童生活经验之上,忽略了学生真实体验的“理解”,是否有意义,对于学生们来说,回答对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发展呢?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引发的若干思考》中提到:变革中的中国社会,其时代精神具有“重视未来、强调发展、立足变革”的特征;同时,开放变革带来了“注重选择”“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内在需要。因此我们思考:真正关注“人”的语文课,就要给学生提供发展其个性的多样化、可选择性的环境和教育方法。

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育人,关注学生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才是教育的内在动力和根本目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好奇、期望以及潜在的能力,应当作为首要问题来研究和思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选择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容来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和提升的空间,才能真正构建充满生命色彩、富于动态生成的语文课。

课标中对教材的编写建议中也提到: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设计的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要体现语文特点,内容适量,便于实施。因此,教师应该把握住教材自身的开放性,设计有弹性的体验性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理解文字的机会。因此,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以体现和发展学生个性为前提,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设计这部分内容:

“拉”和“请”是两个十分生动的字眼,“孩子,你怎么看?”用在槐乡孩子的身上,我们不难想象,质朴的孩子尝尽了槐花的香甜,也想让这份幸福包围更多的人,于是,他们使劲地拉,甚至是把客人“拽”回家中,捧上最好的美味款待。为什么不让学生走上讲台来演一演呢?不同的学生会演出不同的趣味来,因为他们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小脑瓜里总有着各种各样与众不同的想法,他们需要语文课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学生们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将通过这种生动可爱的演绎的形式表达得更淋漓尽致。这儿的文本是有留白的,只简单一句就带过,让学生们尽情发挥,一定可以演绎出十分生动的场面。那么“好客的槐乡孩子”也就在丰实的课堂中“活”了起来。

22 779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