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致橡树》精编5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教学设计《致橡树》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致橡树教案1
几年前,在某杂志上看到1篇报道:美国的小学生竟然可以独立完成关于人类文化的论文。读罢,不禁愕然。人类文化是个很大的题目,即使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也不敢轻易涉足,更不用说是我们的学生了。于是很佩服美国孩子探索精神和自信,也更多地联想到我们的学生如果也能达到这个程度,那将多么令人振奋。
反思以往的教学,我们采用的是“先教后学”的模式,总是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太差,总是埋怨教学效果不佳,总是忽略了兴趣是最大的动力这个原则,总是在一相情愿地往学生的嘴里塞知识。我曾经在诱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上下过功夫,却仍然只是局限在提出问题的数量上,原本想通过学生较高水平的回答来讲述知识点,可事与愿违,大部分题目学生都回答不出来,甚至不知从何下手,问题最终还得我自己回答,反而浪费了时间。更另人心痛的是,学生已经习惯了被人牵着鼻子去学习,也因屡屡回答不出问题而开始麻木,基本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和探索精神。由于对价值论、语文概念等问题上的认知模糊,导致了语文实践的混乱;由于工具性教学,造成了语文的程式化、繁琐化、数学化、教条化;由于标新立异、急功近利,使改革华而不实,被事实证明得花零蒂落;由于偏离了语言规律,使国语教学“积重难返”。这需要我们重新进行思考和扬弃,从整体上来把握大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和发展趋势。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路,引导我们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改变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而新课改正是围绕着这一发展目标应运而生的,新课标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要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就必须首先改革课堂教学,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转变教师观念,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模式的转变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来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必须将“先教后学”的模式变为“先学后教”模式。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提倡教师是高速公路的引桥、路标,能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前进的速度和坡度,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一个“导”上。以前,学生多习惯于被动的去接受知识,等待教师将知识象填鸭一样灌输给他们,加之学业较重,无暇去做课外阅读,无暇去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也就无法很好地养成自学的习惯。不妨改变一下思路: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自学要求先行接触课文,自学,尽力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整理疑问,教师帮助解决。每个学生产生的问题各不一样,教师解答的方向也就不同,既传授了知识,又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先学后教”区别与传统的预习,它的实质就是最大程度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强烈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工作最终还是要指归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学模式的转变主要应体现在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即“授之以渔”,给学生点金的手指,而非黄金。
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
在我看来,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应竭力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提问,提供示范、建议和指导,引导学生们大胆阐述并讨论他们的观点,让学生说明他们所获得结论的有效性、并对结论进行评价。我认为,这就是语文学习中的“自主学习”。教学中,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质疑问难。教会学生提问是关键。首先,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打破学生的依赖思想,“逼迫”学生发问,只要学生敢于提出,就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其次,必须给以方法上的指导。叶圣陶说:“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就曾敦促我们教师“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我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提问的角度和方式;二是提问思路和内容。我告诉学生:
盯住“眼睛”问题目,了望全文;
摄取“灵魂”问中心,突出>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文秘网!
拎起“骨架”问思路,训练思维;
诊断疑难问困惑,突破难点;
找准口子问文眼,提高速度;
抓住词语问语意,培养语感;
注意“陷阱”问“不疑”,挖掘深度;
放眼课外问阅读,迁移能力。
现仅就高中语文课文《致橡树》为例,学生自己设计的问题如下:
1、诗中作者反对什么样的爱情观?
2、作者表达了对何种爱情观的向往?
3、诗中始终没有出现“爱情”这个词,却以橡树和木棉为形象,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不难看出,这些问题表现出:学生基本抓住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而且可以看出学生已经知道如何鉴赏诗歌了。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掌握,不仅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更能体验到自己学习的乐趣,极大的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课堂上,我极为看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努力张扬他们的这种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始终把学生放在学的主体位置上,把 教案变成“学案”,营造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自主学习氛围。
(二)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主体性的自主能力得到充分张扬的条件下实现的,它一般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我是这样做的:首先由学生组成合作小组,针对课文内容分头收集有关信息,然后讨论、探究,同学答问(每组派代表),将答问集中,若有分歧再进行辩论。
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它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情感体验过程。
(三)提倡研究性学习
研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学们成立了学习探究小组,课外名著学习小组,学生课堂学习成果评价组等等。课堂上,针对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展开抢答、辩论、探究,最后由课堂学习成果评价组予以仲裁和评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切磋技巧。这样,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的确,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四)注重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能使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成了失败者。应该把评定看作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它同样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评定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它关注让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通过评定形成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
我的具体做法就是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一下成功的乐趣。与此同时,适当地指出学生的错误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教育还是要传授知识的,模式的改变不等于忽略知识,具体教学中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2、不能忽视教师的点拨讲授。新课改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学生遇到疑难是教师的讲解中处理问题的方法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能力,
3、注意课本的延伸。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以课程标准为准,可以适当的补充和改变,教师应在指导自学和分层练习时加入一定的拓展练习,尤其是语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倡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教师就要在这方面下工夫,才能更好的达到新课改的目标。
致橡树教案2
[关键词]中学语文;辅助教学;现代教育媒体;教学实践
0 引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其影响已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如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都随之发生了深远的变化,这也是向传统教育模式提出的严峻挑战。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语文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必须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育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本文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就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辅助教学的利与弊,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
媒体以教育信息的传递为最终目的时,称为教育媒体。现代教育媒体是一种集电脑、电视、电子投影、录像、录音、广播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的现代化教育设备。与传统教育媒体相比,现代教育媒体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先进性和高效性等的特点,因而被引进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并日益得到广泛的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加快了中学语文教学由传统教学模式步入现代化教学轨道的步伐,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有利于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凭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张嘴完成教学任务,与现代教育媒体教学相比,其教学手段较为简单,教学传输的信息量相对较小,难免令人产生效率低下的感觉。中学语文教师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媒体辅助教学,突破了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受的局限,开辟了一条省时省力、高质高效的教学途径。现代教育媒体使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快速传输语言、文字和静止图像,而且能传送音响、动画等多种信息,扩大了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输的信息容量,增强了教学的表现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有利于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中学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中学语文教师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创造性地开展视听结合的现代教育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现代教育媒体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语文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对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并将自己独到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融进现代教育媒体之中,通过现代教育媒体使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疑难为浅显,化呆板为生动,符合了中学生的接受特点,优化了教学效果,促进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中学语文的积极性。
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促进了教学方式,改善了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保证,学习气氛更为活跃,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现代教育媒体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使语文教学内容图像、文字和音响并茂,且交互呈现,激活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感官神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现代教育媒体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直观感受,有利于加深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并且能够有效地增强对教学内容的记忆。
二
由于现代教育媒体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教学手段,发展时间较短,如何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经验上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为此,本人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就当前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一些弊端,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生搬硬套,忽视了现代教育媒体与教学实际的密切联系。
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需要设计、开发和制作多媒体课件。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师本人的实际水平和学生的特点,亲自动手设计、开发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才能更好地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才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盲目地引进或移植他人的语文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就脱离了教学实际,往往会导致教学的失败。
目前,一些中学语文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时不是亲自动手制作语文多媒体课件,而是从市场上或互联网上获得一些语文多媒体课件直接运用于自己的教学,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是对教学工作不负责的态度。因为在这些五花八门的中学语文多媒体课件中,有的是粗制滥造的,根本不可取的,如果用它们来辅助教学,恐怕是会害了学生,因此要坚决摒弃。至于那些优秀的中学语文多媒体课件,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为每一个中学语文多媒体课件都是有针对性的,是个性化的,它们在制作过程中都包含着制作者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方法不同以及教学风格不同等因素,所以未必完全适用于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因此,语文教师不能不顾教学的实际,生搬硬套他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
(二)追求形式,忽视了现代教育媒体与教学内容的统一。
现代教育媒体具有先进性,它能使教学形式丰富多彩,但是一切教学形式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这是由教学规律所决定的。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现代教育媒体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只有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形式,才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如果一味地追求现代教育媒体形式上的生动性、形象性,而忽视了它们与教学内容的关系,那么这样的现代教育媒体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会误导学生,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有的中学语文教师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而走入了形式主义。比如,在教学《致橡树》一课时将《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化蝶》一曲作为背景音乐形式来辅助教学。《化蝶》一曲固然旋律优美,婉转动听,而且也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但它却并不适合于《致橡树》,因为它们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化蝶》曲表现的是古代青年男女的爱情,抒发了他们为追求自由美好的爱情而不得的那种无奈和伤感的缠绵悱恻之情;《致橡树》表现的是现代青年男女的爱情,抒发了现代女性(木棉)在男性(橡树)面前的独立和自尊之情。学生听着《化蝶》曲来理解《致橡树》的主题,就会产生思想上的混乱,迷失了方向。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一定要重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性,严格把好教学质量关。
(三)以辅代主,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现代教育媒体具有高效性,它减轻了中学语文教师的部分教学负担,但不能因此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用它来完全替代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现代教育媒体只能起辅助作用,教师仍然要起主导作用。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动态发展情况,发挥主导作用,有针对性地传播教育信息,灵活机动地制定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开展教学活动,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学中完全由现代教育媒体来引导教学,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阻碍教学过程的信息交流,造成教学中的被动局面。
有位教师在制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课的课件时,向现代教育媒体的输入的观点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一场悲剧”,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按部就班地向学生输出这一信息时,有位学生当场提出了质疑,她认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不是一场悲剧,而是一场闹剧。”并且引得不少同学的赞同。面对这种突发的、意外的情况,现代教育媒体就颇为尴尬了,因为它只能在教师指导下输出教学信息而不能主动接受和反馈信息,对于事先没有储存的信息,就无法随机应变地做出相应的评价。因此,语文教师只能让现代教育媒体来辅助教学,而不能完全依赖它来替代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
(四)制约思维,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现代教育媒体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它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呈现图、文、音并茂,增强教学效果。但是,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现代教育媒体并不是万能的,不能滥用。因为语文学科具有独特性,有的语言文字往往蕴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具有巨大的思维联想与想象空间,有时是无法用其它任何具体的音画形式表现出来的,只能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自由地、尽情地联想、想象和创造。如果语文教师试图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将一切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予以直观化、具体化,反而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禁锢了学生的主观能力性,造成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停滞不前。
比如宋玉笔下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敷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东家之子”的形象,语文教师就不能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手段把他具体化。因为这个“东家之子”的真实形象我们当中谁也没有亲眼见证过,作者通过语言所描绘的形象也没有确定的标准,任何具体化的“东家之子”的形象都毫无疑问是败笔之举。最好的方法就是语文教师运用语言的钥匙,开启学生的智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各自插上想象的翅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去体味“伊人”的风采。
三
总之,中学语文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是教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教育领域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当这个新生事物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需要有热情积极的态度去迎接它,但也要用冷静清醒的头脑去审视它。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认识到,现代教育媒体介入教学后,对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育媒体技术等各方面的要求更高了,所以要自觉地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其次,尽管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了现代教育媒体,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语文教学中合理有效的做法,因为它们仍然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并发挥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兴利除弊,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适时、适当、适量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才能使其在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中更好地服务于中学语文教学,为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芒.现代教育技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致橡树教案3
关键词:语文 解题 题目
语文教学一般是以课本教学为主,但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有一定步骤的,大多数都是先了解课文标题所表达的意思,再介绍作者生平及作品风格,接下来才是对文本主体进行细微的分析,最后是综合,总体评价。大多数教案上所讲的解题是包括题目介绍及作者介绍在内的,而我讲的解题是专指对文章题目的解释。解题的必要性:我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进行解说分析,首先进行正面阐述,这里暂且拿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所有篇目来进行分析,看从这些题目中能产生怎样的思考。
1、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
这两首词的标题是大多数老师都会进行介绍的,因为词的标题包括词牌及词题在内的,这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已经将其放进了教学目的之中的,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这里我就不再做详细的阐述。
2、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
“再别康桥”顾名思义是第二次离开康桥,康桥是什么呢?这里有什么特别之处呢?第二次与第一次离开又有什么不同呢?“死水”一词,现实生活中的死水,无非就是不流动的水,因为不流动或者没有人清理,里面会盛满一些残渣败叶,最腐朽的势力会在这里滋生,如苍蝇、臭虫、尖嘴蚊等,常给人恶心的感觉,作者闻一多却以此为题,有何深意呢?“赞美”一词是个动词,那么,它赞美的对象是什么呢?它赞美对象的什么品质呢?这些都是读者在一看见题目之后就会产生的思考。
3、 中国现当代诗三首《错误》《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错误”,是谁错了呢?为什么错?是否真的错了?错在所做的事情,还是错在心灵的理解能力?“致橡树”,“致”字很显然是一个动词,是“给”的意思,“橡树”是“给”的对象,那么,给橡树什么呢?是谁给橡树呢?橡树代表的是什么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就会春暖花开吗?“春暖花开”是季节的实际反映,还是一种生活的境界?还是一种梦想?
4、 外国诗三首《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
《致大海》一诗,其结构与《致橡树》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里就不再重复;“篱笆那边”,篱笆那边有什么呢?是人、是事,还是物?还是一种梦想?“我愿意是急流”,在什么情况下,我愿意是急流呢?它的条件是什么呢?我为什么愿意是急流,而不是其他的事物呢?
以上这些都是由题目所引发出的思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能够从这些思考中渐渐进入对诗文的主题的理解、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当然,从训诂学来解“题目”二字,“题”是“头”的意思,“目”是“眼睛”的意思,文章的题目就相当于一个人的头和眼睛,看到了一个人的头和眼睛,尤其是眼睛,基本上就知道了这个人神态及内涵,当然,我这些说法是早被不少先贤提出并大力宣扬的,这是无庸质疑的。
下面再从反面来进行解说:要上好1篇文章,自己得先理解,再设计好一定的程序,分步骤的介绍给学生,或者说得科学一点,是让学生有步骤、有条理、有效地理解这篇文章的含义,掌握这篇文章的主旨。但是,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往往不是按照自己的认识过程来设计,有的就直接从文章的主旨出发来导入,如《致橡树》一诗,这是舒婷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平等、自由、独立的爱情观,一些老师就拿一些经典的爱情诗句来导入,相对性地提出舒婷的爱情观,对舒婷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便直接进入了对诗歌的诵读与解析之中。并不对“致橡树”这个题目进行分析。这相当于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不看他的眼睛,而是看他的服装及肤色这类包装的东西。假如我们要理解一个人的话,光从他的外表,而不从精神来看,是不能正确的判断这个人的。而眼睛就是人的精神的体现。可想而知,解析题目是很重要的。
不解释题目,有时会给不够细心的同学在理解课文时带来一些不便,甚至闹出一些笑话。我清楚的记得在读高中的时候,我写了1篇议论文,其中引用了方仲永的故事,我记得方仲永是来源于王安石的《伤仲永》,但不记得是老师没有给我们讲解题目,还是我的理解能力有限或是我过于粗心,不知道“伤仲永”是动宾结构的短语,却把它理解为一个人,在作文时,我便把它作为一个人名来引用,高中老师给我勾画出来后,我还去找老师算帐,结果老师又慢慢的给我讲解,我才重新认识了那个题目的含义。而今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并不代表着只有我一个人才会出这样的笑话,我相信,作为学生,理解能力是有限的,而且是很有限的,视野是狭窄的,况且学生整体也不是一致的,总存在一些差异性,有些理解快点,有些理解慢点;有些理解深点,有些理解浅一点;这些都是属于正常现象。所以,这就需要老师细心地为学生量身制定一套学生容易理解的教案。
所以我赞同,解析课文从1篇文章的眼睛入手,从题目结构到内容进行解析,这很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对文章的把握。况且,现在中考因为没有考语法知识,所以,初中老师已经没有将语法知识作为重点来进行讲解,致使现在的大多数高中生对短语结构、句子成分等语法知识掌握得太少,这就使学生缺乏了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同时,我们在学习英语时,也是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来进行解析的,但学生连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都没有掌握好,所以学习英语更吃力了。虽然现在已经有不少老师也认识到学生语法知识的有限,尽量给学生补课,解决学生在这一块的不足,但是,由于时间有限,讲解起来也是蜻蜓点水,浅尝则止。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而语文课上,对文章题目的讲解,有时就牵涉到短语结构,这样做,不仅可以对语法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而且更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总体理解,既然对文章题目的讲解有这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致橡树教案4
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先生对教学反思作了浅显明确的概括“反思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地实现教育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他认为,教学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
可是,长期以来,教师们大多重视教学前的教案设计,而忽视教学后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是提高教学技能、优化教学策略的科学之道。
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新课标下的语文“问题式”教学作一点反思。
近几年的语文教学改革使得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当新课程标准进入走进课堂的时候,绝大多数教师都在积极尝试和努力营造一个合作探究式的开放性课堂。于是“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几乎成为了当代语文教学的金科玉律。但是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往往由于受到考试制度和教师个人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少教师往往把这种合作探究式的教学简单地设置成了问题教学,甚至成了“陷阱教学”。布卢姆称这种“请君入瓮”式的教学方式为目前教育制度中最浪费和最有危害的一种。这与新课标的要求貌合神离,与教改倡导者的初衷格格不入。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问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比如有个老师教舒婷的《致橡树》, 学生刚听完朗读,老师就问:“这首诗中的意象很多,请你从中找出作者反对、批评的意象有哪些?并说说作者为什么反对、批评它们呢?”
另外,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问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例如鲁迅的《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忽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放下篮子。”有一个教师围绕“这段描写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这个问题,设置以下问题:这段文字是对夏四奶奶的什么进行描写的?(神情描写)这是什么样的神情?(羞愧的神情)她为谁感到羞愧?(为死去的儿子)她的儿子夏瑜是为革命而死的,应该感到骄傲,她为什么羞愧?(不理解儿子的革命行动)连母亲都不理解儿子的行动,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
上述 “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提问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那么,课堂提问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
一、 提问的目的要明确
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或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中心,或为了使学生把握课文的重点,或了让学生突破课文难点,不能信马由缰,想问什么就问什么,想怎么问就怎么问。一堂课提哪几个问题,为什么要提这几个问题,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例如,教学《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问“这篇课文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是为了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问在重点上;问“孔子和弟子们集中谈论的话题是什么?孔子是如何评价弟子们的志向的?”是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问在难点上。
二、问题设计要准确,体现文道合一原则
任何问题都是由“已知”和“未知”两部分构成的。教师所提的问题,“已知”和“未知”的意义和范围要准确无误,要能巧妙地由“已知”过渡到“未知”。否则,学生就会不思而答或不知从何答起。例如同样是教学《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问“子路、曾、冉有、公西华各有什么样的志向?”这一问句包含“已知”的部分:子路、曾、冉有、公西华都谈到了自己的志向;“未知”部分是每个人的志向各不相同。这里的“已知”和“未知”准确明白,学生回答问题就不会出现误答。
问题的设计要重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但也不可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设计问题时,可以将“文”与“道”合二为一,也以分别设计;可以单就课文内容设问,也可联系生活实际设计。
三、 提问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人而异
教师所提的问题,要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首先,提问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出发。例如,教《故都的秋》时,我问:“同学们注意,北平是一座大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如果是你久违了这个大城市,怀念的将会是什么呢?”如果我问“北平的秋跟东京的秋有什么不同?”就不妥了。其次,提问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一种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是与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密不可分的。要让学生全体都积极参与、的确是个难题,因为任何一个班级都有相对的优生与差生,优生与差生之间由于存在着知识水平及能力上的悬殊差异,其对提出的问题的适应性也有较大的差别。作为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就应在问题设计上全面兼顾、不可偏废一方;要因材提问,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尽所能、各有所得。
四、 提问要把握时机,因“时”制宜
感知阶段,宜提出引发性问题,以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把握学习重点;局部赏析阶段,宜提出疏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攻破学习难点;整体综合阶段,宜提出概括性问题,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获得理性的认识;复习练习阶段,宜提出检查性问题,以查漏补缺,巩固提高。
致橡树教案5
历史已经流淌过去,大概很多人忘了,在30年前,《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是黄色歌曲。啊,居然敢在歌中唱起“我的心上”?!真不要脸!但随着改革开放,邓丽君开始为大陆人所熟知。邓丽君那些亲切的、绵软的,有着浓郁酒吧和舞厅风格。以男欢女爱为主题的歌曲,昨天还是被专政的对象,今天却成了冲破禁欲主义的最有力的武器。邓丽君有一张甜美、娇嗔的笑脸,还有一把甜润沁脾的歌声,恍如夜莺,我们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种柔情主义。
张洁小说
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开始深入地探讨了什么是爱情,在30年前曾风靡一时。与其说它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还不如说,这是一份纯粹的神圣爱情文本。
作者以轻柔的笔触、浓烈的感情探索着女主人公钟雨隐秘的内心世界,记录了一代知识女性渴望爱的一段漫长的心路历程。它诞生得恰逢其时,在当时禁锢的风气之下,这篇小说把爱情提到一个高度,它凌驾于政治生活,凌驾于社会生活,甚至凌驾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基・瓦西利夫《情爱论》
1984年,超级畅销书《情爱论》出版了,作者是名不见经传的保加利亚作者基・瓦西利夫。书中,不仅正面肯定爱情,而且肯定了“肉欲”的合理性。《情爱论》旗帜鲜明地指出“性生活是一个正常人的生理需要”,“企图压制性的欲求、无视它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柏拉图式的爱情通常是反对男女平等的。它的鼓吹者不仅诅咒两性关系,而且诅咒妇女。”
《情爱论》最后创造了120多万册的销售纪录。据三联书店的编辑回忆,当时复旦大学文科学生几乎人手一册,很多学生到书店不是只给自己买一本,而是帮着同学十本二十本地买。编辑沈昌文表示,“很多人在回忆中都提到这本书是他们关于爱情的启蒙书籍,因为曾经肉欲就等于犯罪。”
舒婷诗歌《致橡树》
1979年4月,舒婷的《致橡树》和北岛的《回答》在一份油印刊物《今天》上发表了,轰动一时,甚至被当作是中国当代诗歌的代表作。《致橡树》被选入了中学课本,现在百度的搜索结果大多数都是“如何赏析《致橡树》”的教案,可以说,不仅这首诗得了官方的承认,这种爱情观也成了官方钦定的爱情观,甚至可供中学生学习。
现在,舒婷每次出现都会有人提及《致橡树》,每次被人提及《致橡树》,她都是一脸的尴尬和无奈。实际上,这首诗绝不能代表舒婷的诗作最高水平,但这首算不上优秀、也不是舒婷心头所爱的诗却成为所谓“朦胧诗”的经典,真是造物弄人。
琼瑶小说
1986、1987年的琼瑶在中国大陆出尽了风头,至少有20个以上的出版社同时出版这位台湾女作家的言情小说,而后根据她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在各地录像厅里几乎场场爆满。
琼瑶的通俗言情小说写尽了男女青年的恋情百态,不过,不管那些俊男美女是三角恋还是四角恋,是婚外恋还是移情别恋,大体上都是“不食人间烟火,把恋爱当饭吃”的金童玉女。她为我们虚构出一种甜蜜、纯洁、天真得令人发指的爱情关系。感情的波折基本来源于家庭反对和各种各样的误会、疾病以及天意弄人,感情本身则是坚如磐石的,只要把外界的魔障击退,他们的爱情还是完美得像钻石,有情人一定能眷属。
冯小刚电影《一声叹息》、《手机》
冯小刚奉献了两部关于婚外恋题材的电影,票房飘红,更是曾经引发全社会对婚姻与情感危机的大讨论――当时传说,看了《手机》后,男人开始看好自己的手机,女人普遍学会了翻男人的手机了――酿成了社会事件。
《一声叹息》里的刘蓓是全身心付出真情,然后渴望天长地久,渴望婚姻:而《手机》的范冰冰,与严守一同样抱有游戏心态,恃着青春和美貌,她们更无所避忌,轻而易举地把那拨F40戏弄于掌间。到底是谁玩了谁,还说不定呢。
其实,这两部作品的转变,也正暗合了社会的潮流,男性,尤其是中年男性,道德底线越来越低,已经丧失了“做贼心虚”的传统美德。大家对婚外性的态度,从“三言二拍”式的警世功能,渐渐变成了手机短信一样的娱乐功能。爱情呢,已经缺席了。
卫慧小说《上海宝贝》
卫慧开创了好几个关键词:比如“美女作家”,比如“身体写作”。她的《上海宝贝》因为被禁,更加红透半边天。据说,《上海宝贝》是中国当代作家在海外的发行量最大的小说。诸神退位的时代,她的出现无论如何是具有象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