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论文最新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农业发展论文最新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农业发展论文【第一篇】
1农业经济发展的全要素测算
农业经济发展全要素建模方式的选择
将农业经济增长的全要素水平(TFPit)视为对农业经济系统进行产出(Yit)与投入(Xit)的比,则有。本文选择这一模型的目的是根据农业供应链的建设水平来度量其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贡献。将全要素生产率公式进行推导可得到:。其中Xit表示农业投入要素的集合,包括从事农业人数、耕种面积及畜牧养殖面积、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等要素。
农业经济发展全要素包含变量选择
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全要素(TFPit)作为产出变量,投入变量(Xit)为从事农业人数、耕种面积及畜牧养殖面积、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选择华北地区20个农业地区的各项农业投入变量来估算每一个地区的InTFPit值。假设农业经济增长函数是拓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其中Yit代表各农业地区农业经济总产值;Ait表示农业经济增长的全要素中排除投入要素(X1t、X2t和X3t)以外的其他诸要素的集合;X1t表示该地区的从事农业人数;X2t表示耕种面积及畜牧养殖面积;X3t表示该地区的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α、β、γ分别对应X1t、X2t和X3t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在规模报酬不发生波动的情况下满足α+β+γ=1。则有。通过查询《中国统计年鉴》及各地区物流、经济统计数据,可以得到各地区的诸要素情况,通过专家打分制得到各地区的农业机械现代化程度,见表1。表1华北地区20个农业区域投入及农业经济产值数。
2农业供应链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全要素影响的实证分析
将农业供应链建议水平(GY)作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变量,根据我国及华北地区农业经济增长速率的实际情况,将地区农业投入(FS)、农业结构(APV)、从事农业人员文化教育水平(HC)和城镇化程度(CTL)作为影响经济要素,也就是解释变量。根据C-D增长速率模型,解释变量GY、FS、APV、HC、CTL对被解释变量TFP单独发生影响,模型表示为:TFP=C(GY)α1(FS)α2(APV)α3(HC)α4(CTL)α5。其中C是常数,α1、α2、α3、α4、α5分别代表这5个要素的弹性系数值。对该模型取对数得到双对数模型:lnTFP=α1ln(GY)+α2ln(FS)+α3ln(APV)+α4ln(HC)+α5ln(CTL)其中FS以农业经济投入占地区总经济投入百分比表示;HC以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务农人员占总务农人员百分比表示;城镇化程度以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表示;农业供应链建设程度由相关专家打分得到;其余数据从各地区年度统计结果中得到。从回归分析的结果可见,农业供应链建设水平(GY)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TFP)有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GY每提高1%,则TFP就会提高%。
3结论
通过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的模型证明农业供应链建设水平(GY)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TFP)的影响较为显著。农业供应链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因素之一,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贡献。
农业发展论文【第二篇】
摘要:文章在对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问题及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河北省在生态节水农业、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农药减量、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河北省在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短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规划体系、制度保障、科技支撑、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河北省;生态农业;绿色发展;节水灌溉;废弃物处理
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也是适应河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许多学者从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等方面对国家和地区生态农业进行了研究。其中,邓颖[1]、郑振宇等[2]、陈松文等[3]对稻田种养生态发展模式进行了技术应用和潜力分析;郭琰[4]、黄俊杰[5]、杨立岩等[6]分别对西藏、湖北、天津等省市生态农业创新进行了研究,提出适合地区发展的模式;朱珊珊[7]、骆世明[8]在全面综合分析生态农业发展优劣势和挑战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发展特点,提出适宜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路径和对策建议[9-10]。河北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在保证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走出适合自身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文章在对河北省调研和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全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问题提出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
1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
化肥农药减量效果显著,耕地质量不断提升
河北省全面落实原农业部印发的《到20xx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xx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绿色高效农业生产技术模式,化肥农药使用量明显下降。20xx年,河北省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分别为万t和万t,较20xx年分别减少%和%;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为/hm2、/hm2,同比下降了个百分点和个百分点,全省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连续3年减少。河北省全面加大耕地保护力度,通过休耕轮作、盐渍化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综合治理,促进耕地质量不断提升。监测数据显示,20xx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分别平均为/kg、/kg、/kg,较20xx—20xx年测土配方时期分别提高了%、%、%。
突出节水技术和灌溉配套措施,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
河北省是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近年来,河北省针对水资源短缺问题,在农业生产上采取了轮作休耕、水改旱等措施。20xx年,河北省实施季节性休耕和旱作雨养面积分别为万hm2和万hm2,全省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及配套技术万hm2,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万hm2。通过调结构、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出台相关政策等措施,20xx年水利工程向农业年供水量达亿m3,节水灌溉面积达万hm2,全年实现农业节水亿m3,比20xx年提升%,大幅度减少了全省地下水超采量。
加强农业废弃物利用,注重生态保护建设
河北省农业废弃物主要来源于种养以及农业加工业等产生的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近年来,通过采取综合开发措施,全省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截至20xx年,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离田利用率分别达到95%和36%以上。养殖粪污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实现省所有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的全覆盖。20xx年,在全省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大消毒活动,消杀疾病传染源和病原体,切断了疾病传播途径。同时,河北省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在保障全省畜禽加工产品质量和有效供给的同时,健康生态养殖和生态环境建设也迈上了新台阶。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农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取得了明显进展,出现像塞罕坝林场等生态建设的典范。20xx年,河北省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万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比重为%,同比提高个百分点;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同比增加个百分点。20xx年,河北省森林覆盖率达到%,同比增加个百分点;湿地保护率达到%;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面积3400hm2,同比增长了2倍;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断面占54%。
2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北省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短缺问题依然严峻
随着全省经济快速发展,行业的需求、利益的追逐等使本来就比较严重的土地之争矛盾更加突出。因城镇建设、道路建设等原因,挤占了部分耕地。截至20xx年年末,河北省耕地面积达万hm2,比20xx年减少了万hm2,人均耕地面积少仍然是农业发展的短板。河北省既是全国重要农产品主产大省,同时也是水资源极度短缺省份之一。近年来,尽管全省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手段不断丰富和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提升,但全省水资源总量和地表水量也日趋减少,造成地下水超采量逐年增大。数据显示,20xx年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约为40亿m3,20xx年地下水超采量为亿m3,到20xx年,虽然采取各项综合措施压减地下水超采7亿m3,但全省地下水的超采量累计超过千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环境脆弱问题依然比较严重
尽管河北省积极采取各种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如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秸秆和畜禽等废弃物综合处理利用、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与修复等,但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环境脆弱问题依然严峻。
一是化肥、农药和农膜使用量和强度仍然较大,利用率较低。20xx年,河北省在耕地占全国%的情况下,化肥、农药和农膜使用量分别占全国的%、%和%,施肥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hm2),是“国际警戒线”225kg/hm2的倍。河北省化肥和农药利用率分别约为35%和30%,低于先进省份水平。农膜残留系数约为21%,“白色污染”问题依然严峻。
二是畜禽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严重。20xx年,河北省主要家畜、家禽存栏亿头(只),产生大约9000万t的粪污。目前,粪污综合利用率为%,约有2178万t的畜禽粪污滞留在环境中,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据官方统计,20xx年河北省自然灾害成灾率为%,水土流失面积仍然高达万hm2,有万hm2水土流失面积不能得到治理;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比例占36%;耕地酸化问题日渐突出,生物多样性逐渐衰弱。
农产品质量安全仍然不容乐观
一是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特别是农药用量大的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其农药残留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二是土壤硝酸盐超标。过量的氮肥投入造成土壤硝态氮大量累积,据调查,菜田硝态氮含量普遍在100mg/kg以上,部分土壤超过1000mg/kg,造成农产品特别是叶菜类和茎菜类蔬菜硝酸盐富集甚至超标。三是农产品重金属累积。大量未经安全处理的畜禽粪便等制成的有机肥在菜田使用,导致蔬菜产品出现重金属累积问题,部分甚至超标。
3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
强化生态引领,完善规划体系
根据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种养废弃物处理能力,坚持“3R”原则,把种植业和养殖业作为整体约束条件,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逐步实现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的产业聚集和区域转移。在摸清全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突出问题、制约因素和典型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河北省不同类型生态区域、产业发展的侧重点等,制定适合全省各地实际发展情况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行动方案,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多模式的生态农业体制机制。
强化政策引导,健全规章制度
一是补齐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章制度的短板。在国家相应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补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短板,围绕基本农田保护、农业水资源和土壤污染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农业生态保护规章制度。
二是探索建立符合河北省实际需求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奖惩机制。在农田保护、资源开采等方面建立健全农业生态保护的奖罚措施,做到“做好大奖,做坏重罚”,探索建立政府和市场双结合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加快科技创新,注重成果落地
通过调研发现,单一品种、技术和成果应用较多,但全产业链的集成类技术较少甚至没有。因此,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幅度提高高质量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供给能力。重点做好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和引进,促进全省优秀农业重点研究实验室、创新驿站、省农业创新团队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加大对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创新项目资助与支持力度,长期、稳定支持动植物和生物种质资源保存,为生物多样研究提供依据;加强京津冀以及国内外的合作,将先进的成果、技术、产品等推广到河北,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
注重示范引领,推广典型模式
按照“种养结合、循序利用、健康持续”的原则,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环保、循环再生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通过示范引领,推广如承德县“饲—鸡—肥”生态循环模式、滦平县“饲—猪—沼—肥”生态循环模式、威县“饲草料种植—奶牛养殖—废弃物处理—有机肥还田—饲草料种植”生态循环模式、邢台市“生态循环+再生能源+绿色种植”模式、景县津龙“种植—奶牛、肉牛、生猪养殖—沼气发酵—种植”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延伸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条,推动农牧结合、种养结合,引领各地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全产业链各方合作与利益联结机制。
加强财政支持,提供资金保障
首先,加大财政资金补贴力度,在政策补贴范围、补贴对象和标准等方面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其次,设立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专项基金,发行建设保护债券,采用市场化操作,政府在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坚持“谁建设谁负责、谁利用谁保护、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提高生态农业建设保护利用效率。
最后,制定全省建设方案,鼓励市场主体多方参与,实行强强联合,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政府政策+社会资本”等措施,吸引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企业加入全省生态农业建设当中,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受益的局面。
农业发展论文【第三篇】
生物技术是对生物体进行改造利用的技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生物技术也不断发展,在更多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农业种植中应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原理改造农作物生物机体,能够增强农作物的抗病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对推动国家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1].
1 农业生物技术
主要介绍我国现阶段农业生物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并对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应用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现状
生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现在人们已经能够根据自身需求来开展生物改造。作为一门覆盖范围十分宽泛的学科,生物技术保罗了分子生物学、无机化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内容,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主要是对植物自身基因特性的应用和不良基因的改造,提高农作物对不良生长条件的适应性,减少农业投入同时获得更高的产量[2].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获得最佳的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
农业种植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我国近些年也开始关注农业生物技术,投资幅度不断增加,各项新的生物技术逐渐产生,但是在推广工作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
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
病虫害是农作物减产受损的重要因素。例如,农人谈之色变的蝗灾,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虫害爆发严重者会造成颗粒无收。因此,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定要认真落实,生物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能够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同时保证了农作物食物的安全性。
增加作物产量
杂交水稻解决了我国13亿人的吃饭问题,这就是生物技术在我国农业种植中最成功的应用。我国土地资源匮乏,城市建设、工业建设和水土流失都在不断蚕食着有限的耕地资源,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是国家十分关注的问题,而杂交和基因改良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作物产量,缓解国家粮食紧张的现状,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改善作物质量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实现保质保量的农作物生产依赖先进的生物技术,如有机食品、遗传工程学食品通过生物技术改变了农作物的营养成分,提高了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如转基因大豆,杂交无毛桃、嫁接水果等产品,都是绿色、安全的高质量农产品[3].
2 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农业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生物技术,转基因大豆油更是家喻户晓。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将某一种农作物的优秀基因转移到某一种不具备该基因的农作物种类中,用以提高产量、质量,或者用于改善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这项技术的核心是基因的提取和嫁接[4].
转基因技术刚刚出现时遭到了多方反对,部分科学家认为转基因粮食会威胁民众的生命安全,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实际上,至今还没有出现食用转基因食品出现的问题案例,关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言论多是跟风的谣言,甚至于别有用心者的危言耸听。作为一项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方面有着巨大潜力的生物技术,可以预见转基因技术将在更多的农作物中得以应用,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为民众提供足够营养丰富、安全、健康的农产品。
组织培养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是在无菌环境下将植物组织培养成为整株植物的生物技术,该项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植物繁衍速度,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目标植株,将优秀植株的抗性抗倒伏能力发挥出来。植物组织培养要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考虑到阳光、照射以及空气湿度的影响,根据标准要求配置培养基培养液,确保培养基是处于无菌条件下,避免污染;同时,还要做好褐变处理,保证植株能够顺利生长。
生物农药技术
生物农药是一种新的农药技术,将生物新陈代谢产物用作农药,有着无公害、无污染、可降解、效果好的优势,用于杀虫能够有效减少农作物与环境污染;同时,有效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代替了缺乏或者价格高昂的农药制作材料。
农业种植生物技术推广策略
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生物技术的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要求经营性服务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实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资供应、新技术应用与市场营销等活动的社会化运作,寻求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多元实现形式;同时,需要加大对多元服务组织的培育扶植,加大对农业科研、教育和农民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追求多样化、多元化的推广形式,丰富推广生物技术内容[5].
加大生物技术推广的投入也是十分重要的,政府要强化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支持,不断完善经费保障制度,为农业生物技术推广公益职能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由各级财政对公益性推广机构提供经费支持,将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同时,要加强对农业生物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统筹规划,为生物技术推广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并鼓励农业技术人员的自主创业,提供必要的经营性技术服务实体,为接受技术推广的农户提供一定的优惠扶持政策,提高农户采用生物技术的积极性。
开展农民农业技术培训
技术推广的关键内容是使老百姓能够真正掌握利用该技术,为此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需要积极开展针对农民的生物技术培训,将基层农业生物技术真能整推广到农民中,确保农民真正理解并认可该技术,生物技术才能真正为农民所利用,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需要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生产技术,鼓励专业和技术人员进行生物技术推广指导与现场演示,开展各种有效的农业生产基础技术培训,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帮助农户了解农业生物技术,认识到新技术的优势,农户才能从心理上接受新技术,愿意采用新技术从事农业生产[6].
完善技术推广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农业生物技术推广的规范化,制定并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管理,提高不同经营性技术推广服务组织的规范性,形成农业生物技术推广服务信用机制,加强自律。
3 结语
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对提高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产量,保护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明显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在不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获得了更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韩涛。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及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xx(18)。
[2]张平平,刘大为。探讨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和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36)。
[3]秦丽萍,黄夏英。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福建农业,20xx(5)。
[4]桑彦军。浅析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及其作用[J].甘肃农业,20xx(5)。
教学方法总结教材【第四篇】
通告代表发言职责班组检测题工作顺口溜简报:寒假作业李商隐我人生哲理议程语录颁奖工作打算:稿件物业管理部编版运营;教学方法廉洁施工,回复评课稿规范建军节,留言说课稿决定黄庭坚了演讲稿短句。
上一篇:幼儿园教育案例分析(最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