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论文范例精编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网络道德论文范例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网络道德论文范文1
网络新闻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失范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后果。笔者把事物发展的内外因关系原理引入网络新闻媒体从业者的传播活动中,将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也分为内外两个因素:
(一)外部因素
(1)法制建设滞后,导致无法可依。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新闻事业的法律,虽然有些网络新闻媒体从业者凭借“第四权力”、“言论自由”的名义滥用媒体,但惩罚却无法可依,使得这些从业者有恃无恐,成为职业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
(2)媒体之间竞争激烈,导致生存环境压力较大。如今,我国的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为了争夺市场、受众,媒体之间抢首发、抢独家的现象十分激烈,从业者在这样生存压力巨大的环境下,就会忘记自身的使命,从而成为赚钱的工具。
(二)内部原因
(1)网络新闻媒体行业自身的体制不完善:行业岗位混乱,权责不够明晰;人事管理的不到位,门槛越来越低,导致网络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参差不齐,这就为职业道德失范埋下了隐患;考核制度的不规范,使网络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丧失前进的动力。
(2)从业者自身有问题: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只向“钱”看齐,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从业者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的下降,助推了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的进一步失范现象。此外,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也导致网络媒体从业者对新闻客观性、公正性认识不够深入。
二、网络新闻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失范的防范对策
网络新闻媒体事业存在的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已愈演愈烈,迫切需要做出努力来遏制此现象的发生,具体防范措施为:
(一)净化网络新闻媒体行业环境
(1)完善网络新闻媒体机构的体制建设。从三方面入手:一要梳理岗位、明确全责明晰,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事。二要强化人事管理,逐渐提高从业者进入该领域的门槛,从而使网络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三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加强从业队伍道德素质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
(2)建立健全网络新闻媒体法规。逐步完善的互联网新闻法律制度,对网络媒体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络媒体和从业人员都自觉服从党、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制约,并接受职业道德的规范。
(二)加强网络新闻媒体从业者自身素养
(1)提升从业者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网络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建设,最终还是要依靠从业者自身来完成。不仅要学习职业道德的相关理论,还应当严格约束自我,保证互联网新闻传播的真实,不能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做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
(2)坚持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倡导的是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客观性和中立性,强调媒介的社会责任,推崇职业化教育。网络媒体从业者应始终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坚持维护正义、真理,坚持摆事实、说真话的原则,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从根本上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三)新闻教学体系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网络道德论文范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网络道德论文范文2
(一)网络时代教师道德观面临的冲击当今信息技术时代下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交往的重要媒介,涉及的内容广泛,信息量庞大,汇聚了全球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信息,形成了比以往更全面的全球化的网络环境。而这种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大融合,既包含了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信息,又包含了腐朽异化的有害思想,就像一把双刃剑,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交往方式。CNNIN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就学历而言,大专文凭的人数占9.4%,而大学本科及以上的人数占%。[1]大学生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正处在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引导支持着社会建设的方向和基础。因此很多高校都加强了大学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研究如何运用此平台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更好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其实效性,网络信息平台已成为新时代的教育因素与载体。因此,高校教师如何面对新的时代挑战,运用优势技术条件开展有效地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将是亟需研究讨论的重要课题。同时,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人师表”,身教是育人的第一要素。目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待提高,例如:言传与身教不一,将商品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切向钱看的观念,带到学校和课堂,处理同事关系、师生关系、教学关系等出现了不纯洁现象。二有的教师缺乏敬业精神,不去研究网络上的新观点,而是就书本知识而教书,学生的对于学生的思想动向不加理会,让学生体会不到教师的知识更新,使教师威信降低,同时也对学生的思想、信念、世界观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对理想和信念的质疑和动摇。
(二)网络时代对教师职业技能的影响知识和信息更细的速度加快,各种新知识和信息纷至沓来,使社会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多样化的环境中。对教师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缺乏创新意识和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的教材已不再是学生专业知识唯一来源,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对学生而言不都是全新的知识,因为讯多爱钻研的学生,早已经在网络上获取了一部分知识;这样对于教师知识结构单一以及所传授的学问的滞后性就是一大挑战,由于课堂无法吸引学生,一些教师又缺乏终生学习的理念,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重建知识体系,因而就不能有效向学生传播最新的信息。其次表现为教育学习的互动实效性缺乏。作为教育的主导性要素的教师,不了解学生在课外时间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的网络、QQ、电子邮件、视频、教学软件等方式也能方便地与教师交流学习,探讨问题,能改变了传统课堂单纯的灌输知识,教学效率不高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式。有些教师认为,听课是学生任务,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教材知识学生自然就该听,由于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应该有足够的自制力与思维能力,所以没有必要过多地考虑教学方法问题。以至于在现实中、在网络上经常看到老师和学生之间互相指责,老师感叹大学生一代不如一代,批评如今的大学生不求上进、学风很差,是来混文凭的。而大学生形容有些课堂教学,老师讲课枯燥干巴、味同嚼蜡,学生听课呆若木鸡。
二、网络时代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措施
(一)知识无国界,但是教师是有国界的新时代,面临着网络的巨大信息量冲击,每位教师都要帮助学生对信息学会取舍,同时,自身也要自律。要懂得什么信息是对学生身心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用正能量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同时,也要学会用反面教材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理解问题,处理问题。
(二)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网络时代要求人们不断创新,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使命。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学习他人并超越他人,同时不断超越、锻炼自己,使自己具有较强的心理成熟度、敏锐的思维力、广阔的视野、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信息,不保守、不武断;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业务,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有崇高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用自己的充沛的精力和热情,鼓励学生求异创新,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引导。
(三)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是实现教学设计方案的能力。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实施能力不同于传统教育中单纯的讲授能力和答疑能力,而是强调各个学科的相互整合、从单一的知识传递变为重视问题解决、强调学校教学与社会的连续性、强调对学生进行生存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因此现代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讲解能力和答疑能力,同时更加重视对基于问题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指导能力。其中包括:网络时代的教学评价,不同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评价,具有一些特点和困难。如何全面的、综合的考虑和检查内容设定、学生有什么新的想法、如何得出结论、建立什么假设等问题,因此要求教师具有综合评价能力。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包括整理学生的各种数据,按照整理的结果,重点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还应该决定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项目,结合网络收集的数据,直接提问学生,从学生的答案和评价的数据中进行评价。使用语言能力教师不能忽略的事是对言语交流策略,尤其是网络语言,现代化的学生,由于上网频繁,所以网络语言相对熟稔,而很多教师,对网络语言却是不以为然,相反,言语知识贫乏,如果具有有效网络语言的知识,也就有了交流策略,同样能够实现意思的沟通。因此,内容(言语知识)与使用内容的策略知识都是十分重要的。把内容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就是对教师的新要求。这种能力可以把丰富的知识用学生熟悉的语言进行交流,就能很好的的解决教学问题,如果此方面的知识不足,就需要进一步学习,这也是教师重要的工作,也才能更好地教给学生内容和方法两方面的知识。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把对内容的理解作为重点进行教学的。
网络道德论文范文3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青年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网络世界拓宽了青年学生的知识途径,极大扩大了青年学生的交往圈,同时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不仅会使青年学生沉溺其中,从而荒废学业,严重时甚至使学生误入歧途。因此,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缺失问题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网络道德教育,是指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它与学校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德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如何正确的利用网络,加强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成为青年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学业有成的一个重要问题,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亟待加强。
2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缺失造成的危害
青年学生道德感减弱,健康的价值观逐渐丧失,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网络具有即时性、匿名性、自由度高、范围广等特点,能够发挥上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很多时候学生的网上交流不受社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约束,造成在网上聊天时说谎话、说脏话。据中国科学院一个课题组在北京5所高校进行的《互联网对当代青年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占31%,“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占69%,“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占37%。当学生网络道德弱化后,很容易造成越轨直至犯罪的后果。
青年学生道德感减弱,网络犯罪趋势增加青年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电脑知识比较丰富,某些学生为了证明其拥有一些特殊“能力”,通过模仿黑客,利用一些黑客技术进行网络犯罪,树立在同伴中的“威信”。
青年学生道德感减弱,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由于网络游戏的市场越来越大,特别是当前手游的快速流行,造成网络游戏层出不穷。网络游戏世界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在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来说是另一个社会,经常有许多学生深陷游戏中不能自拔,使得因沉溺游戏无法完成学业。
3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一些对策
要加强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是青年学生在网络中通过自我约束、自我主宰和自我控制的过程,最终目标是实现自觉遵守有关道德规范的过程。对教育工作者来书,就是要经常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要提高青年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经常“自省”,学会三思而后行。
要加强青年学生的网络防御心理由于网络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青年学生在网络中易处于缺乏甚至丧失网络道德的状态中,非常可能在虚拟世界中迷失方向。因此,青年学生必须加强网络防御心理。加强网络防御心理应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加强自我约束能力。青年学生在网络中要加强网络道德自律,坚决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不断增强心理防范和防御意识。第二,加强自主选择能力。青年学生在网络中要学会正确、客观的选择、解读和传播有关网络信息,加强网络的法制意识、政治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提高网络认知,达到能够辨别网络中各种信息真假的能力。第三,提高自我完善要求。青年学生要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与社会接触等形式,走出虚拟网络的“象牙塔”,通过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现实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网络道德素养。
要加强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建设第一,要加大经费投入,进行校园网络建设,加大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宣传,将青年学生从社会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争取过来,使校园网络成为青年学生的网络精神家园。第二,要通过技术手段监控、过滤、阻止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过滤”网络信息,净化网络环境,阻止垃圾信息和违法犯罪活动的入侵。第三,要认真研究和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对青年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管。
4总结
网络道德论文范文4
1.教育背景复杂。经历多年高强度学习、习惯于师长高密度监管的青年学生进入大学后,如果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较强的自律精神,是很容易产生懈怠和迷惘的。网络的“宽松环境”成为大学生“自由驰骋”的最佳舞台,一旦分不清现实和虚拟的界限,大学生很容易导致自我意识的膨胀和自由边界的越位。同时,后现代主义思潮在网络社会的泛滥导致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盛行,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受西方价值观念冲击之大超乎想象,这些都为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非主流”提供了滋生繁衍的土壤。在此背景下,如果不能及时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往往很难处理好道德与认知之间的冲突、道德情感的隔阂及道德意志的脆弱等问题,从而导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如价值取向的“非主流”、审美情趣的“恶俗化”、语言表达的“无厘头”、信息采集的“无版权”及网络交往的“不诚信”等,这些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文化及社会公德建设的负面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2.教育理念陈旧。面对网络道德教育的困境,不少高校的教育管理者仍维持着传统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只注重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放任自流。在高校,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各类专业教师,他们经常是上课才来,下课即走,认为只要认真上课、传授知识就是履行了教师的职责,对学生出现的不道德行为视而不见,没能真正发挥出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另一方面,不少两课教师和思想政治辅导员未能深入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教育引导时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讲座报告等“灌输式”教育手段,学生对此容易产生反感和抵触。由于缺乏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娴熟的网络技术,教育管理者在网络时代往往表现出“失语”与“缺位”,这导致教育者的地位逐渐边缘化,话语权受到冲击,引导性日渐丧失,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人生理想、社会责任、道德标准和价值判断的形成。
3.教育资源分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系统包括校内系统和校外系统,校内系统主要包括高校及相关部门、专业教师、两课教师、辅导员和大学生等;校外系统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各级教育管理机构、行业企业及家庭等。各参与主体主导的子系统都有着清晰的边界,处于相对孤立闭塞的状态,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特别是校内与校外系统,信息沟通和资源交流很少,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以校内系统来说,专业教师、两课教师都是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力军,但往往专业教师仅负责传授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两课教师只负责理论知识灌输,而辅导员忙于日常事务管理,三者间缺乏相互的开放、有效的沟通和密切的合作支持。各自为阵、单兵作战式的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教育资源共享的可能性,降低了教育成效。
4.教育平台缺乏。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缺乏有效的机制平台,从而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首先,缺乏科学的教学和评价平台。部分高校目前还没有开设专门的媒体素养课程,只是在信息技术、两课等相关课程中增设内容。教学模式大多还是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为主,老师教得枯燥,学生听得乏味。教学考核多数采用笔试或论文的方式,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而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成效都是软性指标,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测评。其次,缺乏有效的网络互动平台。部分高校没有将网络作为教育引导的有效载体,缺乏正面掌控网络的能力,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与行为缺乏了解和积极的引导,无法在关键时候发挥其对网络舆论导向和群体意识的影响。第三,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平台。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安全防护和监督管理技术还不成熟,不能自动对网络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进行屏蔽和处理,技术保障能力有待提高。
5.教育环境不理想。以往,由于国家对网络道德的建设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致使网络道德建设的环境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在网站的建立、管理、运行,网络内容的审核,网络从业人员的道德规范等方面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这些对整个社会道德建设都起到负面的影响。同时,我国网络立法方面还存在许多空白,现有的法律条文有不少漏洞。比如如何在保障网络自由的前提下保护好个人隐私;如何对传播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行为进行法律制裁等,都还缺乏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法律制度,导致网络行为无法可依。这些都容易造成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和行为出现偏差,使失范现象得不到应有的约束。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协同创新的路径分析
1.形成协同创新观念。
一是开放协同观念。即改变系统之间相互封闭、各自为阵的传统做法,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推进各参与主体之间人员、物资及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在创新发展的方向、原则、方法和环节等方面保持开放协同的态度。将各参与主体的优势进行科学分析、明确其差异性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沟通、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做到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才能推动网络道德教育的协同发展。
二是创新发展观念。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要发展,创新是关键,主要在于管理部门运行机制、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教育方式的优化。以转变师生关系、改变沟通意识为例。传统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的单向教育活动,侧重于主体对客体的改造,抑制了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创新性。创新视角下的师生关系应是双向的对话与沟通,教育双方处于平等地位,能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教育双方的沟通方式也要由“灌输”向“对话”转变,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2.建成协同创新队伍。
一要建成网络道德和素质教育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主要由高校两课教师、信息中心教师及辅导员组成。组成人员一方面要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渊博的理论知识,以便能向学生传授积极向上的道德理想,令人信服地向学生释疑解难;另一方面要具备较好的媒介素养和网络技术,善于采用学生喜欢接受的方式开展互动交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帮助他们修正完善网络道德的意识、情感和行为。
二要建成网络技术管理队伍。这支队伍主要由高校网管中心教师、计算机专业教师、政府网管部门技术人员及各网站管理人员组成。组成人员应掌握最先进的网络技术,能熟练地建设各类主流网站,并及时开展信息的、传播和监管,干预非法信息的网络传播和网络黑客攻击,排除各类网络故障,实施有效的网络管理,确保网络安全。
三要网络意见领袖队伍。这支队伍主要由高校教师、学生代表、各类网络论坛管理员组成。这支队伍的成员应具备正面掌控网络的能力,能发挥言论的积极导向作用。他们平时要及时了解信息流通的主要趋势和特点,关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共同话题,并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关注和信任,从而将正确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通过网络平台传递给学生。
3.完善协同创新机制。
一是组织管理机制。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科学有效、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从校外系统来说,必须把网络道德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体范畴来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自上而下地合力推动。政府部门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网络社会法制建设、规范网络舆情管理、更新网络管理技术来营造理想的网络道德建设环境,为网络道德教育保驾护航。从校内系统来说,应该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厘清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组织管理机制,落实校内参与主体的工作内容和管理职责,形成教育资源共享、良性竞争、优势互补的组织管理体系。
二是绩效评价机制。从校外系统来说,政府部门可从网络法制建设、网络安全保障、网络舆情引导、网络道德教育等方面对相关单位和企业提出具体的建设要求和考核机制;从校内系统来说,高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灵活机动的原则,改变以往单一的考试评价和教师的主观性评价,创新探索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途径。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教学实践形成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将学生在网络道德情感、意志、心理及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和变化纳入评价体系,真正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动力。
4.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一是协同教育平台。高校是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应该通过开设课程、讲座、主题宣传及心理辅导等方式开展网络素养和法律法规教育,帮助大学生熟悉网络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制度,强化他们自律慎独的意识,引导他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用网络工具和网络信息。其次,通过校园网站、论坛、飞信和QQ等途径搭建多元的信息传播平台,主动占领网上道德教育阵地。特别要发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技术资源丰富、传输便捷、无时空限制的优势,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正面、理性、轻松、活泼的方式教育引导,增进学生的认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发挥教育的影响力。第三,要把网络道德教育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及志愿者行动等紧密结合以来,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虚拟结合现实,践行真正的知行统一。
二是信息监管平台。通过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平台建设,形成法律规范和道德自律相结合的管理监督体系,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避免有违道德规范信息的蔓延。首先,信息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要积极研发有益于网络道德建设的技术平台和技术保障,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设置“过滤器”,对不良信息能进行屏蔽处理、追踪根源、打击消灭。其次,要强化网络信息立法,加快制订完善网络版权法、电子盗窃、数据滥用等行为的惩处规定、软件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处罚机制,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网络技术和纷繁复杂的网络行为,通过法律的威慑力促进网络道德的发展。第三,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强化正面引导。要善于在热门的网络论坛和信息空间中培养主流的“意见领袖”和网络管理员,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网络道德论文范文5
威胁信息安全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用制度的建立并逐步的完善,网络购物成为人们日常购物的一种重要手段,网络购物在丰富了人类的购物渠道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网络欺诈以及虚假广告等,这给消费者的网络消费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进而引发了人们有关于网络诚信的质疑。一部分人非法的利用网络设立征婚陷阱,来尽情网络欺骗,欺骗人的感情甚至是钱财,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还有一部分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对网络世界的痴迷,在网络上进行“恋爱”甚至进行“网婚”,这种行为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而且影响正常的学业,更有一部分青少年因为网络问题走向犯罪影响一生。
造成网络信息侵权网络信息侵权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人身攻击由于网络的特殊性以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够完善,网民可以采用虚假的信息,在网络上进行社交活动,这无形中给网络道德意识的淡薄的人以可乘之机,有些人通过网络散播一些虚假的消息,更有一些网民把一些别人的隐私公布于众,使本来的私人问题成为大众信息。(2)网络知识产权侵犯由于网络本身的便利性,现在的出版物以及各种信息都会在互联网上进行和传播,再加上国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意识淡薄,而且又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这就导致人们对于网络上的资源不分来源、不分是谁的随意取用。这种行为表面是为很多人节省了成本,但是他对于知识的产权人,进行相关的研究与创作却极为不利,自己的心血的不到应有的回报反而被他人随便利用,势必会影响其创作的积极性。(3)计算机病毒的破坏一部分计算机网络从业者,通过编制和传播计算机网络病毒来进行信息的非法传播和偷盗,极大地影响了网络的安全。
导致色情信息的非法传播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惊人再加上网络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资源可以全球共享,一部分人便利用网络的漏洞开始在全世界散播网络。拒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范围内目前有二十多万个色情网站,而且有个月以三到五百个的速度激增。目前,我国约有亿的网民,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在这些网民中有七成的青少年网民,网络为青少年的学习、获取知识和娱乐和思想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和平台,但是青年年的特殊性也导致他们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侵害。
导致一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无法自拔由于大学生活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很多学生都通过网络度过业余时间,他们上网大部分是为了打游戏、聊天,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痴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根据网络文明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华东地区某大学2013年的退学和转学的学生有313人,其中大部分学生的退学、转学原因都是因为网络游戏和聊天。无独有偶,上海某大学的转退学学生中也有超过30%的人是因为痴迷于网络。这些数据都说明了网络对于学生的影响。
2网络道德的建立对于网络安全起到的作用
规范信息行为目前网络空间的道德还处于真空状态,今后也不可能自发的形,需要人类通过各种形式的努力来建立网络空间道德的新秩序。在这个新秩序形成之前,每一位网民都有义务来通过自己的努力维持网络关系的公正、平等、自由,而且要有基本的道德底线。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不侵犯他人的隐私,从而构建起网络时代平等、自由、和谐的基本道德规范。网络道德就是指在实施某种网络信息行为的时候要有明确的方向,并且积极地引导信息向好的方向发展。网络道德规范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要阻止不道德的网络行为的发生,然后还要鼓励合乎道德的网络行为发生。合乎道德的网络行为越多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积极作用也就越大。
制约信息行为网络道德归根到底还是一种道德规范,主要是为了使网民在做出某种网络行为之前,能够首先考虑自己所作出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并对那些不道德的行为加以制止和约束。由于网络具有很大的自由性,所以我们所说的制约和约束更多的还是一种自我的克制。当然,不是说在网络行为就只能靠自己自我约束,其实网络道德中也存在着所谓的“他律”只不过因为网络虚拟世界的特殊性,致使这种“他律”的作用并不明显,但绝对不是没有作用。比如在互联网活动中,大部分的黑客在进行网络“行黑”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公众的互联网上网场所(网吧)以此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当其黑客行为结束时还会采取种种的善后措施来保证自己的安全。由此看来,他们对于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在内心还是具有恐惧感的,而造成他这种恐惧感的最主要力量就是我们所说的“他律”的一种。
加快信息安全立法的进程道德本身之人人类的一种行为习惯,并不具有强制性,它更多地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以及人类本身的是非观念以及教育等因素来进行维持的。在当前相关的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尚未健全的情况下,网络道德就在约束人们的网络行为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不能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网络道德上,毕竟网络道德只是一种自我的约束行为,要想从根本上遏制破坏网络安全的行为,尽快的立法才是重中之重。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不够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网络道德的建设就显得十分具有必要。首先要大力的进行网络道德相关的宣传教育,让广大网民更好的了解网络安全对于网民的意义,从而配合进行网络安全的维护,形成良好的维护网络安全的社会风气,为以后的网络安全相关立法减少阻力;然后,伴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以及网民之间交流的加深,会出现很多新的网络道德规范,与此同时也会有一部分的网络道德规范因为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被淘汰,而那些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的规范就直接可以拿来作为网络安全法的条文。因此,积极的建设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对于网络安全法的立法也是具有巨大作用的
上一篇:漫画老师五年级作文4篇
下一篇:舞蹈艺术论文(最新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