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师师德师风论文范本【范例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加强教师师德师风论文范本【范例4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加强教师师德师风论文【第一篇】

有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作为一名教师,他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养,在多大程度上使这种教育和教养成为他自己的财富,他只能在这样大的程度上对别人发生教育的影响,而且必然发生这种影响。”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他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

一、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素质进而加强师生关系

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具备优良的素质。具体表现在,精神焕发,精力充沛的进行教学,并有坚毅、乐观的性格、严整刚毅的志向与力量,这样通过教师以自己的品行为榜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当中不知不觉中受教师的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因而更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像这样,在教师身体力行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提高,而且使学生受到感染,更加的敬慕教师,从而增进了师生关系。如果这位教师不仅做不到以上方面,且在上课时无精打采,语言粗俗,不仅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而且势必对学生起着不良的影响,就无从谈起师生关系了。所以教师的良好的素质影响着师生关系。

二、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进而融洽师生关系。

一位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他自然而然的会要求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具体表现在,不自觉中热爱着教育职业,热爱着教学工作,热爱学生,并会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他便会受到学生的爱戴,赢得学生的欢迎与尊敬,进而才会出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这个教师没有从心底里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那么他便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师生关系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三、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进而增强师生关系。

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他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在了解学生方面,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等方面出发来了解学生,并能处理好共性与个性、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在教材内容方面,使教材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使学生顺利的掌握教材。只有这样他才会使学生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进而获得学生的敬爱,师生关系也因此增强。

四、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进而增进师生关系

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在教学中显露出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具体表现在,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语言、闪光的哲理、恰当的态势和流畅的表达等方面。通过这些途径不仅使学生更加喜爱上他的课,而且增添了学生对他的敬慕,进而使师生关系更加融合。

五、良好的师德促进教师自我教育进而稳固师生关系

一位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努力不懈的坚持自我教育,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进而纯化和完善自我。具体表现在,经常进修、加强专业教育、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扩充知识面、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这样才会使学生更加尊敬他和热爱上他的课,师生关系也因此得到加强。

总之,良好的师德,不仅促进教师提高了各方面的素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师生关系。

加强教师师德师风论文【第二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在带给我们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转型期特有的“成长中的烦恼”,特定的经济模式,都会有“配套”的价值观体系、社会道德标准,转型意味着社会价值体系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个人利益的尊重、对金钱的追求等,对我们优秀的传统道德规范产生了极大打冲击,给民众的精神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个别教师抵挡不住诱惑,出现了师德下滑、师风不纯等现象。当前形势下,进一步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须要结合转型期的社会特征,准确把握师德师风的理念,在充分考虑教师个体发展的前提下,完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一、准确把握时代背景下的师德师风理念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既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核心发展要素,又融合了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需要。因此,转型期的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要遵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尊重个体价值,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和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让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另一方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教育,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遵守师德师风规范要求,从而建立一支适应我国高校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

二、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制度建设

1、健全规章制度,依法治校,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依据法制规章,是市场经济模式下,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依据,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首先要制定和完善有关教育法规,实现“有法可依”.当前教育相关法律的规定,仍存在对教师权利义务规定不合理,对教师行为规范要求模糊等现象,必须首先完善教师管理相关法规。其次,要将师德师风教育考核机制纳入学校管理工作体系中,逐步建立科学的教师业务考评制度,将师德师风考核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奖评优挂钩,并存入个人档案,实现宏观法律调整与微观高校制度运转并行的“两手抓”。

2、严格教师准入制度,把好入口关完善现有的教师招聘制度,将应聘人员的职业道德考核纳入体系中。一个人的学历、学识可以在后期的成长中进行提升,但是道德水平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专业知识水平、业务水平高的人员,并不一定师德师风水平高,也就不一定适合从事教师岗位。在高校教师招聘工作中,应当在业务考核的同时,通过政审、心理评估等手段,对应聘人员的思想品德进行评价,并实施师德师风考核一票否决制。

3、完善师德师风监管部门职能大多高校现在已经设置师德师风监管部门,对于师德师风不良现象也提供了举报的方式、途径。但是,反观这类监管部门,其工作职能中监督控制的多,宣传疏导的少; 处分处理的多,教育引导的少。高校应本着思想教育为主,行政处分为辅的原则,将监管部门的工作重心进行转移,定期组织学习、实践活动,联合相关部门,指导各部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快速发展。

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推动廉政文化的传播

廉政教育,作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行政管理等工作有序开展的基本保障。高校要深刻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重要性、必要性; 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建设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校科学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一方面,作为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播重要阵地,高校要充分发挥马列部门的理论研究优势,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为学校、社会提供理论教育资源; 另一方面,要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点面结合的廉洁教育,在做好基础教育的同时,根据不同部门、岗位,开展针对性廉洁教育,做好各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四、积极营造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1、加强宣传,培养教师学习的自觉性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利益驱动下,部分教师只重视科研和专业知识的水平,忽视了师德师风的修养。高校一方面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师德师风氛围宣传,如教室内、办公室内、走廊内,在占据校内主流意识宣传阵地的同时,也为教职工的“自查自省”提供侧面支持;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内各种活动,如教师节、纪念一二九活动等特殊节日或纪念日,宣传师德师风教育,将思想教育寓于活动实践,促使教师自觉接受教育。

2、挖掘典型,树立榜样,弘扬先进,激励后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事迹,往往会成为普通民众的学习道路。在教学过程中,同样有一批思想品德高尚、教学成绩优异的代表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新时期的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对于榜样事迹的宣传,国内各高校一直都坚持学习,但并不是学习就能取得成效。在此需要注意,榜样的筛选中,除了可以选择国内优秀典型代表外,更要深入挖掘身边的典型,注重校内优秀教师的评选及事迹宣传,增强榜样行为的可学习性。

转型期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问题研究,是高校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顺利实现转型的需要。对所产生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探求根源,寻找制度缺陷,从而弥补不足,营造良好环境氛围,才能更好的应对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烦恼”。

参考文献:

[1] 姚亮。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特征分析 [EB/OL].

[2] 黄永。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分析与意义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1

[3] 韩泽春、王秋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

[4] 赵培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J].中国高等教育,2013. Z2

加强教师师德师风论文【第三篇】

摘 要本文立足于师德师风塑造的现实需要,从高职教育的社会定位及其教育功能的角度,阐述和分析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共同价值观的认同和遵守的三大要素对塑造师德师风路径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师德师风 塑造 路径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师德建设的总体规划。同志在2010年全国教学工作会议上强调制定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推进学风建设,规范教学科研行为,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惩治力度,建立健全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可见,师德师风的塑造已经成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更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服务者。塑造师风师德不仅能够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平台,同时也是提升教师的归属感、荣誉感和成就感的有效途径,是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繁荣学术阵地的重要环节。本文从高职院校和教师两个维度,通过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教师职业素养、共同价值观的认同和遵守,分析塑造师德师风的路径。其中高职院校在塑造师德师风发挥主体作用的要素是管理制度,教师作为主体发挥作用的要素是职业素养和价值观的认同两个要素。这三个要素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互为塑造师德师风的基础和前提。

1、明确的管理制度是塑造师德师风的现实基础

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因地制宜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法,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2010年中宣部、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在师德师风塑造过程中,必须在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框架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并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管理制度。

(1)完善师德培训体系。加强师德培训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关键手段。要围绕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制定师德师风培训规划,实行岗前培训,全员轮训,并建立师德师风培训档案,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机制;实施师德培训在线网站建设计划,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为师德师风的塑造创造条件。

(2)建立表彰计划和奖励机制。师德的建设应从物质和精神奖励两方面激励并帮助教师完成,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学校定期召开总结大会,奖勤罚懒,树立先进典型,建立择优资助计划,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快师德师风建设进程。

(3)建立监督机制。学校应成立师德师风督导小组,并结合校园网站、手机终端形成覆盖面广、效果明显的师德师风监督网,并将从多渠道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其纠正自身行为。还要注重从源头上进行监控和管理,采取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处置的监督态度,以自律和他律相结合、道德约束和制度保障相结合为基本原则,以此塑造良好的师风师德。

(4)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力保障。强调科学民主,从学生、院系主管部门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方法进行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价、自我评价,实现评价机制的`动态性,切实完善师风、师德的评价机制。

2、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塑造师德师风的前提和保障

教师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文化和职业意识素养。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高低的判断标准是能否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否不断提高为教育事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应发挥职业道德素养的灵魂作用以高尚的师德示范学校、辐射社会。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用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影响学生,用优良的思想作风带动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

(2)职业技能素养是指从业必备的专业能力素养,是高校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应从高职的社会定位和其功能出发,转变教学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探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职业文化素养是指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通过持续的职业培训增加教师对社会的感性认识,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并积极探索符合高职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

(4)职业意识素养是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在社会转型期间国内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要求教师积极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具备强烈的、敏锐的问题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自觉发现问题、跟踪热点问题、清晰阐释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思政教师更应该正确对待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作用和影响。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目的是修德正己、教书育人,同时有助于师德师风意识的培养。

3、共同价值观的认同及遵守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伦理道德基础

塔尔科特·帕森斯指出“价值观可视作一常规象征体系之中的一因子,它能充当一准绳,人们根据它而在一定情况可供选择的各种行动方针中,作出自己的选择”。而此处的共同价值观是指高职教师和社会在文化层面上,对教师和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的理解和遵守,以及教师对自身在社会良性期望中的价值定位,从而形成师德师风共同价值观的伦理道德基础。

(1)教师对高等教育目标要全面正确地理解,首先,它是“教育”,应以“育人为本”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其次是职业教育,这与普通高校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不同,要从高职教育的“正面”描述和“负面”描述来界定教育目标,找准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

(2)大学是研究与创新的学术文化组织,服务社会是其深层次的本质内涵,共同价值的根本在于教师对大学的精神实质和创新理念的认同和遵守。高职教师应改变“一次性教育”主导下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建立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观,改变学生发展能力不足而“导致好用不经用”的现象。

(3)高职教师应从高职教育的社会定位和功能角度出发,把社会的期待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理念相结合并内化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加强自我学习和教育,增强师德师风修养,并将其融入到教学、科研生活中。

师德师风的塑造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高校的前进与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更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因此,必须调动各方面力量,切实推进师德师风的建设和塑造。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 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新华出版社,2010.

[3] 李国庆,孙二军.学校教师管理中的价值认同[J].教育科学,

[4]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国教育报,

[5] 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

加强教师师德师风论文【第四篇】

摘要:现代教师在未来世界的教育竞争中如何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教师;师德;师风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为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搞好教育战线的行风建设,形成“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强大氛围。作为一名教师,在融入教师行列的几年中,不仅聆听了教师们无怨无悔的声音、看到教师辛勤耕耘的风采,也亲身体验了教师的`艰辛与光荣,是我在教师们的简朴之中见到真情,平凡之中受到了的心灵震撼,同时更多的是留给我无数的思考,那就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如何去建构自己的师德大厦,从而以全新的理念和行动,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呢?唐代先哲韩愈早就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说明,人民教师不仅肩负着传授文化知识,教授学业的光荣职责,同时也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崇高理想的布道者,社会规范和价值的传递者。

一、金灿灿的人品,是师德大厦的坚实基础

教师应当在不断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师德规范”中锻铸自己的金灿灿的人品,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完成自我心灵的塑造,惟其如此,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才能使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从教师身上读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并视“师尊”为自己终生的追求。因此,教师作为育人的主体,首先要具有完善的人格,要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上堪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去影响学生。以人格影响人格,以素质造就素质。正如大教育家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的教化作用,人民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人格修养,努力完善自我,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肩负的是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的神圣使命,我们必须树立伟大而高尚的理想,努力做到“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终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更多的“四有”人才而不懈奋斗。

二、真挚的关爱,是师德大厦的擎天大柱

有人说,教育事业是关爱的事业,师爱是一切爱中最无私的爱。爱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的,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把“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自己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就一定能使每一位学子鼓起奋然前行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我们就一定能收获每一个学生未来的人生。

三、务实的作风和渊博的学识,是师德大厦的钢金铁骨

对于任何事情,只有用心去做,投入极大热情,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方可取得实效,走向成功。俗话说得好,要想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必须有十桶水或更多;要想教好一堂课,自己必须下十堂课或更多的辛苦。只有这样,你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就要努力做到:

1、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师,针对性要强,才能有实效。

2、成竹在胸地上好每一节课——包括知识的拓展延伸,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等,操作性要强。

3、做好教学的反馈工作——及时总结,扬长避短。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尝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法,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创设出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条件,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各有收获,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3 32327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