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健康咨询范例【实用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心理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健康咨询范例【实用8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心理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健康咨询【第一篇】

识记: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使活动任务得以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

2、才能是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使之能够最有效的去完成某种活动。才能的高度发展即天才。

3、能力的种类:(1)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人在各种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叫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2)可分为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4、小学儿童能力的差异表现在: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发展水平差异、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5、智力发展水平可通过智力测验获得。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是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编制的《比奈西蒙智力测验量表》。传统上使用最多的有“比奈智力测验”与“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l领会与应用:能力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

(1)区别: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能力是在从事某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化,而知识则是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也是一种经验,它是个人在自己的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的行为方式。

(2)联系: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相连,由于这三者的协同作用,才使人们得以顺利地完成活动任务。概括起来,能力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a、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不可缺少的前提。b、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度、速度和程度,并影响着对知识、技能的运用。c、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会对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小学儿童能力的培养。

(1)激发兴趣。

(2)能力与个性其他品质的良好配合。

(3)知识与技能的训练。

3、小学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这一规律对教育工的意义。

小学生在能力发展水平上存在不均衡现象,绝大多数儿童的能力发展正常。但有少部分儿童的能力水平是高于常态,也有少部分儿童的能力水平是低于常态,所以这种智力发展水平符合统计学上所谓的正态分布。它的特点为处于中间位置上,即中等水平的人数居多,处于极高或极低这两个极端水平上的人数较少。

心理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健康咨询【第二篇】

心理学是研究下列哪些选项: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选项内容:(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差异)。

3、心理现象又称为:(心理活动)。

4、人的个性心理差异分为:(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5、下列选项哪些完整表达了心理过程的内容(知、情、意)或(认识、情感、意志)。

1、解题时,能一题多解,是属于哪种思维(发散思维)。

2、游览过长城的人头脑中呈现出的是(表象)。

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下列哪种感觉(嗅觉)。

4、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特性)。

5、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

6、意志活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级(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7、在人脑中产生想象的基础材料是(表象)。

8、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

9、当一个人的服装和发型改变以后,照样能够认出他,是利用了知觉的(理解性)。

10、熟练的骑车,织毛衣的注意是(有意后注意)11、间接兴趣是主要引起下列哪种兴趣(有意注意)。

12、动机冲突中,个人在回避有害不利目标时,引起的冲突是(双避式)。

13、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客观现象和人的需要的关系)。

1、 活泼、好动、行动敏。

捷属于下列哪种特性的表现(气质)。

2、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抽象思维能力)。

3、 兴趣的稳定性是下。

列哪种品德特性(持久性)。

4、 马斯络在需要层次。

理论中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

5、 以热情、急躁、易冲。

动的气质属于(胆汁质)。

6、 在全人口中智力是。

(正态或常态)分布曲线。

7、 遗传素质是能力发。

展的(自然前提)。

8、 根据需要的指向对。

象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9、 根据动机起源不同。

可划分(生理、社会动机)。

10、一个人经常表现出赤的坚定,勇敢的特征,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

11、某人善于思考,头脑冷静能较好地控制情感(理智型)。

12、(顺从)是在社会要求写,响下个体外在行为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13、敏锐的观察力是教师的(智力)品质。

14、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之一为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与协作性的矛盾。

15、教师的威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权力,即教师的身份地位带来的威信;另一方面是(人格影响)。

16成熟而稳定是教师的情感)特点。

17、(思维)的速度、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

18、在教学中,教师必硕通过(演示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感性材料为学生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心理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健康咨询【第三篇】

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3.教学内容。

4.教学媒体。

5.教学环境。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判、单)。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心理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健康咨询【第四篇】

幼儿惊厥的表现通常是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凝视,呼吸细弱且不规则,口唇青紫,四肢和单侧或双侧面部抽动,持续的时间可由1~2分钟到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不等。幼儿惊厥后,成人千万不可惊惶失措,不可大声呼叫或用力摇晃、拍打幼儿。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让病儿侧卧,便于及时排出分泌物,防止异物人气管。同时,松开衣领、裤带,保持血液循环的畅通。

(2)不要紧搂幼儿,可轻按幼儿抽动的上下肢,避免幼儿从床上摔下。

(3)将毛巾或手绢拧成麻花状放于上下牙之间,以免幼儿咬伤舌头。但如果病儿牙关紧闭,无法塞人毛巾,不可硬撬。

(4)随时擦去痰涕。

(5)用针刺或重压人中穴,即唇沟的上三分之一处。

注意:在急救处理的同时,应做好去医院的准备工作。当婴幼儿发烧时,切忌包裹过严过厚,否则会使体温持续上升,导致惊厥。

心理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健康咨询【第五篇】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他必须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即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

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这次学习,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作为一名教师,系统的学习一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非常有必要。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和反思,自己有很大收获和体会。

一、了解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框架。

通过学习,自己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对一些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问题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差异等内容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这些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做好教学工作;有利于自己用科学方法指导工作,减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更加明白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这个职业有其工作独特性。作为一个教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稳定的心理素质,坚定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能不断树立威信,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提高,促进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

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知道他们存在不同的心理差异;会辩证地看待问题,面对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分层教学,进行个别化教学;能及时了解学生,不断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坚持性、独立性和责任感。

三、意识到师生交往和课堂互动的必要性。

师生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作为教师要能够和自然地和每个学生交流、谈心,做他们的知心人,相互信任、彼此愿意接近。要能够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有统一的奋斗目标,师生关系融洽,互相爱护、关心和帮助。

教师要真正了解和理解学生,不要有认识上的偏差。给学生适当的期望值得,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要在平时的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形成科学的对待学生的态度。

四、明确了自己将来工作中的一些基本要素。

1、做好教学工作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稳定的心理素质。要热爱教学工作,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的伟大和重要,对业务进行认真钻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稳定的心理,对待学生生活上要关心,学业上要严格要求,要作到“严而不畏,敬而不远”。

从事多年的心理学教学,非常高兴地看到心理学的地位明显提高了。这几天通过俩位教授前面的讲课,对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有了比较明晰的思路,对于教学中的经验及问题都有了自己的体会。通过认真听课、围绕讨论题讨论,与参会教师进行交流,感到收益匪浅。现将。

总结如下:

一、高校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与同行老师的交流中,普遍感觉到高校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心理学课程既要有知识体系又要有案例讨论,课时少(只有54课时),所以经常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心理学概念及相关知识的缺乏,要讨论出东西来困难很大。

2、许多学校将公共心理学合班上课,班级人数多,不便于师生互动,更多地采用讲授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

3、各个学校的教学条件不一样,师资队伍建设、软件硬件的配备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教学质量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4、心理学课程应该将心理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在学术资源获取方面,重点高校获得和参与研究课题机会较多,一般普通院校相对机会较少。心理学研究成果要想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困难太多。

二、对这次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建议。

1、课程的安排上能不能更多的讲述关于实践操作的内容,使课程更具体。心理学课程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习起来没有兴趣,常常会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理解心理学理论的精髓。心理学的教学关键在于深入浅出,这就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而这一点,对于年轻的教师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希望以后的培训在这方面应有所加强。

2、最好能安排精品课程的示范课,让我们能真切感受到现场教学,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主讲教师的风采。心理学教学的最大难题在于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和教材讲授的内容,这样学生困惑久了就容易对学习心理学失去兴趣,甚至放弃心理学的学习。而教师要把抽象的内容讲解明白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去备课、上课,若课堂效果不好,教师则同样会失去教学的耐心和责任心。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能否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方面给予引领、示范。

3、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太多,在教学计划中,很多内容都是作为自学内容来处理的,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感到很困难的。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自学,不使“自学”变成“不学”,我们也希望得到主讲老师的指点和同行的交流。

4、在使用培训的系统过程中问题较多,进入比较繁琐,能否更简化些。

三、提高心理学教学效果的想法。

1、作为老师,一方面要以高度的勤奋钻研精神,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查找资料,备好每一次课;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培训活动,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次国家精品课程培训是我们知识更新、提高教学水平的极好途径。

2、利用多媒体。

课件。

教学是活跃心理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好形式,可以把文字案例、视频案例、图片等资料链接在课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次来参加培训,看到了主讲教师演示的课件,很受启发。我们也可以借鉴和应用,真正做到优质教学资源的广泛应用和共享。

3、组织学生对当前社会、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些前沿问题和新生事物,如何理解和评判需要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功底。所以,个人认为,选择案例应以锻炼培养学生的应用心理学理论知识为主,从提高学生教育教学技能出发。

4、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形式很多,但效果怎样却因各个高校的教学条件以及学生和教师素质有很大关系。在姚教授的讲座中,他也提到了这个问题。我们教师要想在这一点上做好,最重要的就是要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介绍一些典型案例,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吸引学生,增加学生的兴趣。作为从事心理学教学和老师练就一身过硬的内功,这的确非一日之功。因此,有关方面的培训,对于提升教师的各方面素质很重要,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

本学期我抓紧时间认真学习了《小学教育心理学概论》。我广泛地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全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他必须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即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

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这次学习,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心理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健康咨询【第六篇】

b.斯金钠。

c.布鲁钠。

d.皮亚杰。

a.乌中斯基。

b.桑代尔。

c.卡普切列夫。

d.列昂节夫。

3。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_____c_____。

a.20世纪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4。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__d_____。

b.斯金钠。

c.布鲁钠。

d.冯特。

5。_____b_____是教学资料的裁体,是教学资料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资料。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教学过程。

6。心理学属于_____c____。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何时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____a____年。

a.1879专业助考考前试卷与标准答案详情请在线咨询q:936871769。

b.1897。

c.1789。

d.1798。

8。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__b_____的科学。

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何心理活动的规律。

c.心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

9。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_____c____。

a.卡普杰列夫。

b.桑代尔。

c.乌中斯基。

d.???斯基。

10。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____c_____规律的科学。

a.基本教育。

b.基本教学。

c.基本心理。

d.基本身心。

a.遵循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1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d______。

a.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a.客观性原则。

b.教育学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知识性原则。

14。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作用的一项是_____b_____。

a.描述。

b.鉴测。

c.解释。

d.预测。

15。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_______c______。

a.实验教育学。

b.教育社会学。

c.心理测量学。

d.和序教学。

a.陶门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a.学生。

b.教学资料。

c.教师。

d.教学环境。

18。学与教的过程中有起传递的主要信心部分是______c_____。

a.教学媒体。

b.教师。

c.教学资料。

d.教学方法。

19。初创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资料等是以______c_____的原理阐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a.儿童心理学。

c.普通心理学。

d.学习心理学。

2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资料是_____d_____。

a.学生专业助考考前试卷与标准答案详情请在线咨询q:936871769。

b.教师。

c.教学过程。

d.学习过程。

二。填空题。

2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矩的科学。

22。学生经过群体差异能够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其中包括年龄差异,年龄差异主要体此刻思维水平的差异上。

24。教育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25。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6。廖世承是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7。教材的编制何课程的设置必须以水平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28。评价反置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中效果的预测和评估,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测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29。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四个时期。

30。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31。2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的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32。教育心理学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法行动研究法等。

33。学生对学与教的过程的影响体此刻两个方面。即群体差异与个体差异。

34。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一种。

35。教育资料一般表现为教大纲。教材和课程。

36。教学环境不仅仅是课堂整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资料。

37。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试方面的成果,大大的扩充了自我的资料。

38。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39。由于自然实验是在教育的实际情景下进行的。所以它所得结果比较接近于实际。

40。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这一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资料、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五个要素。

三.简答题。

41。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有什么作用?

44。简要说明学生作为要素之一从哪些方面影响学与教过程。

45。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46。简述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四.论述题。

47。论述教育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选择题。

1。青年初级的年龄在c阶段。

a.6。7-11。12岁。

d.3-6。7岁。

2。a思维已从“实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a.抽象逻辑。

b.具体形象。

c.辩证。

d.单维。

3。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d。

a.抽象思维。

b.概括思维。

c.形象思维。

d.逻辑思维。

4。主动感对内应盛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是b。

a.培养自立性。

b.培养主动性。

c.培养勤奋感。

d.培养自我同一性。

5。a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象。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自尊专业助考。

6。威特提出a的认知公式的差异。

a.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b.沉思型与冲动型。

c.辐今型与发散型。

d.同时性与继时性。

7。最经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a。

a.可能性。

b.观摩性。

c.目的性。

d.可控制性。

8。最经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c。

a.列昂节夫。

b.赞可夫。

c.维果斯基。

d.鲁宾斯坦。

9。有本事,独立性强,自律,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我,喜欢交往,表现得最成熟,具有以上品质的儿童是在d教育方式下成长提高的。

a.放纵型。

b.专制型。

c.自由型。

d.民主型。

10。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d。

a.单维思维。

b.多维思维。

c.思维的不可逆行。

d.多命题形式进行。

11。流体智力和晶力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人的发展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b。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4。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c。

a.超常。

b.弱智。

c.中下。

d.中等。

15。有种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是语行为的a。

a.关键期或敏感期。

b.行为学习期。

c.习得期。

d.发展期。

16。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讨论之一是b。

a.男伏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伏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年龄相等有则不相等。

17。青少年自觉的按照必须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我的心理品质和本事叫做a。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自我意识。

18.已有研究指出,口头禅一言发展的关键期是a。

a.2岁。

b.4岁。

c.6岁。

d.8岁。

19。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b。

a.1岁。

b.3岁。

c.5岁。

d.7岁专业助考。

20。人格的?心是c。

a.本事。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二.填空题。

21。影响心理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遗传和环境。

22。规则的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公式发现学习和理解学习。

23。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运动的分化。

24。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守恒形式进行的。

25。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26。所谓心理发展是搞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证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7。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鉴控。

28。学生的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29。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30。建构主义是知识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1。皮亚杰认为,守恒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具备的本事。

32。美国心理学家斯金钠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3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钠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式认知。

34。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仅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并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

35。埃里克森认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立性。

36。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与主动感相对应的是内疚感。

37。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我的动机,本事,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构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38。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39。研究证明,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即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40。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三.简答题。

41。形式运算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哪些?

4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43。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44。简述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45。简述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46。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主要应研究哪些形式?

五.论述题。

47。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第一个特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的基础的人是。

a.巴甫洛夫。

b.桑代尔。

c.班杜拉。

d.华生()。

a.场依存性占优势。

b.场独立性占优势。

c.情感型。

d.内倾型()。

3。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蜜蜂采蜜。

b.猴子练攀爬。

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

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

4。学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x工作时光”这是。

a.规则学习。

b.概念学习。

c.辨别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

5。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6。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伯尔。

b.布鲁钠。

c.加涅。

d.桑代克()。

a.完型---顿悟论。

b.认知---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

9。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理解学习。

d.发现学习()。

a.有意义理解学习理论。

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2。在西方,对学习分类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

b.斯金钠。

c.托尔曼。

d.桑代克()。

1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钠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型。

b.主动地构成认知结构。

c.构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14。“杯弓蛇影”反应的是一种什么现象?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分为强化()。

15。小丁原先很怕见陌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丁身上发生了学习。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态度。

d.言语信息()。

16。行为学习是个体潜能的自我实现的过程的观点是b。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

d.认知心理派的学习理论()。

17。经过对狗等动物的训练研究,提出条件反射学说的著名学者是。

a.桑代克。

b.斯金钠。

c.华生。

d.巴甫洛夫()。

18。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法,学习者使用符号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本事称。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应即督促地完成作业。

b.限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光。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仅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来。

二、填空题。

21。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先后提出的_________分类和_________分类影响较大。

22。影响心理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_________。

24。皮亚杰认为,守恒是_________阶段儿童具有的本事。

2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6。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和性格的。

27。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_________、言语信息、_________和_________。

28。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29。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色和联系在人脑中的。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_________。

30。技能是经过学习而构成的贴合要求的_________。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_________。

31。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_________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

32。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_。

33。美国心理学家斯金钠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_________行为。

34。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35。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础规律有强化、消退、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

36。加涅认为,如果想要坚持信息,就得采取_________策略。

37。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先后推出的_________分类和_________分类影响较大。

38。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_________的条件作用基础。

39。学习活动的过程是_________的获得过程。

40。斯金钠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_________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简述尝试----错误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42。简单评论布鲁钠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43。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44。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45。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

46。列举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选择题。

1、d2、a3、d4、a5、b6、b7、d8、b9、d10、b。

11、a12、a13、b14、a15、c16、b17、d18、a19、d20、c。

二、填空题。

40、强化。

三、简答题。

41。简述尝试—错误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答:启示是在教学中,教师教师应当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进行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才会终生不忘。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本事得到自我满意的进取结果,防止一无所获或得到消极后果。同时,应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合理的练习,并注意在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任何学习都应当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

42。简单评价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答:布鲁纳关于学习方面的主张主要有下述几方面:(1)他认为学习是经过认知活动构成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的用同化和顺应的方式不断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2)他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3)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4)提倡广泛使用发现法。

43。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答:(1)概念: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来的。维果斯基的研究证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到达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肯到达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忙下,在团体活动中,经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2)意义: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供给带有难度的资料,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到达其困难发展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44。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1)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能够理解的,是在其学习本事范围之内的。

(2)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进取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终,学习者必须进取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45。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

答: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它有四个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46。列举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观点: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表征的过程,它总是与以前的经验相结合,主动地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和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四、论述题。

答:我认为奖比罚好,原因如下:

(1)惩罚传递不该怎样做的信息,奖励传递该怎样做的信息。

(2)必要的惩罚是需要的。学习是有纪律的活动,必要的约束与惩罚是为了维持秩序。奖罚不应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求知欲。

(3)奖与罚应及时、公正,才能真正提高一个人的进取性。对该表扬的行为不及时进行表扬等于是批评这种行为,对做错的同学不进行批评等于是表扬了这种行为;师生关系紧张时的批评,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造成其在同学中的孤立。

(4)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个性差异。惩罚对内向孩子的作用大于对外向孩子的作用;表扬对女生的作用大于对男生的作用;表扬与批评的作用在于个体对表扬与批评的认识,不应伤害到其他方面的进取性。

(5)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本身是一种自我奖赏,欢乐学习是指对掌握知识的快感,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最强的内在动机。

第四章学习动机。

一、单项选择题。

1。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

a.注意。

b.需要。

c.动机。

d.光趣()。

2。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3。小明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十分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求知欲()。

4。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a.内部动机。

b.直接动机。

c.外部动机。

d.间接动机()。

5。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6。教师对所有的对象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并肯定提高教育效果的是。

a.晕轮效应。

b.有晕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名人效应()。

7。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梦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梦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8。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到达的目标和主观估计是。

a.学习需要。

b.学习动机。

c.学习迁移。

d.学习期待()。

9。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10。维钠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不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

a.本事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易。

d.身心状态()。

11。口渴会促使人做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b。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强化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12。根据维钠的旧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失败归因于自我的本事,学生会感到。

a.惊喜和感激。

b.满意和自豪。

c.内疚和无助。

d.学习没有进取性()。

13。小张为了得到教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则他的学习动机是。

a.高尚动机。

b.内部动机。

c.外部动机。

d.低级动机()。

14。一般来说,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在动机。

b.外在动机。

c.交往动机。

d.无意识动机()。

15。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能够把学习动机分为。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16。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a.安全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18。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前途相联的学习动机是。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内部动机。

c.远景的间接动机。

d.外部动机。

19。于学生对学习资料或学习结果的兴趣的动机是。

a.高尚的动机。

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低级的动机。

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20。学习动机有高尚与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

a.作用。

b.社会意义。

c.动力来源。

d.个人的前途()。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进取诱因使个体产生进取行为,__________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__________某一目标。

22。一般来说,动机具有激活功能,__________功能和__________功能。

23。奥苏伯尔认为学校学生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__________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24。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者相互作用构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25。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6。学习期待包括__________期待和__________期待。

27。旧因理论是从__________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28。到了青年期,__________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29。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__________。

30。“身教重于言教”是__________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31。马斯洛认为,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需要是__________。

32。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

33。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创立者是__________。

34。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__________因素与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35。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__________。

36。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新的学习需要能够经过两条途径来构成即间接转化与__________。

37。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__________,__________他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8。韦钠吧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本事高低、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9。阿特金森的研究证明,__________倾向于选择十分容易或则十分困难的任务。

40。__________指的是具有必须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简述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及其教育意义?

42。根据班杜拉的理论,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含义以及影响自我效能感构成的因素?

43。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主要资料?

44。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分的艺术?

45。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46。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何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仅有1个小题,共10分)。

47。用成败归因理论解释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参考答案:

第四章:学习动机。

一、选择题。

1、c2、d3、c4、c5、a6、c7、b8、d9、c10、c。

11、b12、d13、c14、a15、d16、d17、c18、c19、d20、b。

二、填空题。

21、趋向或接近远离或回避22、指向强化23、认知24、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39、避免失败者40、问题情境。

三、简答题。

41。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及其意义?

答:(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2)教育意义: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一样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一样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简便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42。根据班杜拉的理论,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含义以及影响自我效能感构成的因素?

答:(1)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我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确定,它与自我本事感是同义语。

(2)研究证明,影响自我效能感构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一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43。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主要资料?

答:(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而不断强化则能够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

(2)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所以,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平分、等级、竞赛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

(3)一般来说,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惩罚则一般起着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在学习中如能合理地运用强化,减少惩罚,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改善他们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

44。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分的艺术?

答:教师应掌握评分的艺术,使学生坚持学习上的成功感。为此,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

(2)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要能够完成,否则,总不能正确完成,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

(3)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

(4)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先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

45。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1)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

(3)当较低层次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较高一层次的需要不会成为主导的需要。在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之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46。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何关系?

答: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能够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外在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应一方面逐渐使外部动机转化成为内部动机,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使学生已经构成的内部动机处于持续的激起状态。

四、论述题。

47。用成败归因理论解释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答:(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性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职责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本事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2)就稳定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与稳定因素(本事、任务难度),则学习者对未来的学习结果也会抱成功或失败的预期,并会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或产生羞耻感、自卑感;相反,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功或失败的期望,其成败体验也不会影响到将来的学习行为。

(3)就内在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身内在的因素(本事、努力、身心状态),学习者会产生进取的自我价值感,进而更投入到未来的学习活动中去,或构成消极的自我意象,从而更避免参与成就性任务;相反,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机体外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则会产生感激心境或仇视报复情绪。

(5)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归因理论来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必须的作用。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的是。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2。我们平时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a.顺应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3。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资料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4。根据迁移的性质不一样和影响效果的不一样,可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5。根据迁移的不一样抽象概括水平可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6。根据迁移资料的不一样,可将迁移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7。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构成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8。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a.教师指导。

b.认知结构。

c.媒体。

d.学习材料特性()。

9。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内在心理机制的不一样,可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10。各种不一样的武术动作的迁移属于。

a.同化性迁移。

b.顺应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特殊性迁移()。

11。两种学习间发生互相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横向迁移。

d.纵向迁移()。

a.顺应性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一般性迁移()。

13。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14。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尔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共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15。认为迁移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16。强调概括化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17。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换说()。

18。“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体现的是。

a.创适性。

b.学会学习。

c.学习迁移。

d.学习动机()。

19。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a.奥苏伯尔。

b.安德森。

c.贾德。

d.桑代克()。

20。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理论。

d.关系转换理论()。

二、填空题。

21。先于必须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叫做________。

22。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________。

23。加法的学习影响着乘法的学习,而乘法的学习反过来也影响着对加法的重新理解,这在心理学中叫________。

24。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构成,叫做________迁移。

25。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叫做________迁移。

26。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促进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审题技能的应用称________迁移。

27。归纳式学习属于垂直迁移中的________迁移。

28。演绎式学习属于垂直迁移中的________迁移。

29。乘法口诀的掌握能够广泛迁移到的种情境中,这叫________。

30。________是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本事与品德转化的关键环节。

31。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认为lgab=lga+lgb。这在心理中称________。

32。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理解事物________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

33。奥苏伯尔的________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34。认为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________或重叠,则能够产生迁移的代表人物为。

35。加特钠,吉可等人认为,前后两种情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与联系等本质特征是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

36。现代迁移理论中有人认为经过________与________,能够促进迁移的产生。

37。迁移不仅仅存在于________,并且也存在于不一样的经验之间。

38。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到达结构化、________和________。

39。认为心理能仅有经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40。学习方法的迁移属于________,具有广泛的迁移性。

三、简答题。

41。简述学习迁移的种类?

42。简述原有的认知结构对迁移的作用?

43。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44。定势对迁移有什么影响作用?

45。简述现代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46。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四、论述题(本大题仅有1个小题,共10分)。

47。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心理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健康咨询【第七篇】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教育中的心理过程和学习行为及其调节的学科。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在我的教师职业生涯中,我深感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的指导作用,下面我将从学习动机、训练技能、课堂教学、学生评价和教师应对压力五个方面阐述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来源和变化规律,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境和学生,灵活地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我曾经遇到一个学生,他平时学习成绩不佳,缺乏学习动力。在与他交流后,我了解到他的学习目的并不在于成绩好坏,而是希望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喜爱的学科。于是,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他的兴趣,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例如小游戏、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终这位学生在我的指导下,爱上了学习,成为了班级的学习佼佼者。

第三段:训练技能。

除了学习动机,技能的训练也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之一。在我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积极扩展技能范围。例如,在英语课堂上,我不仅让学生学习语法,还运用实践形式扩展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技能。因为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锻炼语言交际能力,这样学生在交流中更加自信,学习热情更加高涨。通过训练技能,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潜能才得以开发和提高。

第四段: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成绩提高的关键指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困难,以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在我的教学中,我除了强调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和个性化,比如上课过程中,我可以采用让学生参与到互动中来,集体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来开展教学。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和效果。

第五段:学生评价和教师应对压力。

学生的评价也是教师关注的重点之一。因为教师的工作目标是帮学生成才,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体现。因此,在学生评价中,我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收获,并且将学生评价作为自我改进的重要契机。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也面临许多压力,例如工作量太大、影响性太大等。在这些情况下,教师需要学会自我调适,以健康的心态保持工作积极性,继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结论:通过学习和了解教育心理学,我发现应用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历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心理学知识,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心理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健康咨询【第八篇】

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包括了三部分:教师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它将新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及其教学设计技术贯穿全书。采取了以学校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基本线索,介绍和剖析学与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论述了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等。

我先谈谈对教与学的心理学的认识,当然这些是来自对书上内容的吸收和思考。学与教的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一方面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也认识到教学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都应当有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教与学的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与学的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教师与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

从书中,我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使教师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要更新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技能。

2、中、小学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目标,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据。教师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我应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的天职。若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就必须懂得和熟练地运用学习规律。所以我们教师要知道学生认知能力、动作技能和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有效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4、教师必须学好教学心理学才能使习得的学习论原理转化为教学技能。为我们的教学决策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应用技术。

5、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作指导。教师必须知道并理解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课堂上的任何教学方法或技术的选用必须适合教学目标的需要。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自始自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

6、学习的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行为或倾向的改变,因此,教师就要善于运用测量来评价学生学习后的情形。目前,教师往往忙于教学,比较重视教材教法的研究,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问题,更谈不上运用测量来改进教学。但是,事实上,考试影响着教与学,错误的考试引导错误的教与学,影响教学质量。

个人收获和体会:

《学与教的心理学》揭示出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何种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要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永远是教学最本质的核心。

23 2673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