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育教学论文精彩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小班教育教学论文精彩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班教育教学论文【第一篇】

9月,我宣城师范毕业参加教育工作。作为年青的教师,本人一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热诚教学,热心教研,尊纪守法,作风正派,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克己奉公

,爱心助人,事事处处能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深感教育乃立国之本,而中国现行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手段已落伍于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我放弃了许多很好的“跳槽”机会,不追名逐利,潜心研究教育,在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争创一流佳绩之余暇,著意从事教育科研与改革,为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默默无闻地的甘作园丁,乐为人梯。

古语云:林木茂盛,必先固其根。教师要出色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尤其是教师要持久地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必须有扎实的功底。从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开始,我连续参加了大专及本科的函授学习,自以为良好的基础,顽强的学习毅力再加上科学的学习方法,使我于下半年获得了中国科技大学本科文凭。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和现代管理的需要,我又于参加了教师继续教育和inter培训的学习等。

总之,本人教育思想端正,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研修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不断充实和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陈旧的教育教学概念,有独创性地发展学生的智商和情绪智慧,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优化第一课堂教学,开设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而且教会学生学习,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于此同时,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中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并创制有意义的教具和图文资料,不断提高自己施行教学的科学水平。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培育优等生,辅导后进生,争取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发展。本人从事数学教学的业绩历年来是名利前茅的,也有案可稽。执教的《圆的认识》及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都在郎溪县小学数学优质课中分别获二等奖和一等奖。在广德实验小学执教的《倍数和因数》也荣获宣城市小学数学优质课二等奖。“富有激情”是不少数学行家对我的课堂教学的一致评价。本人于3月也有幸与教育局、教研室领导一同对东夏小学进行视导工作,所示范的《年月 日》课受到了教育局、教研室及东夏小学领导、教师的一致好评。

为了及时掌握当前教育研究的动态信息,瞄准最新发展水平,本人长期自费订阅《小学青年教师》、《小学教学研究》等数学报刊和资料。每年也阅读六七万字的教育理论著作和教学研究文章,并作了大量笔记。同时,结合本校、本人的教学实际,深入研读,以利创新中国化、本土化、可行性强、操作性强的现代教育理论。

小班教育教学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小班额 教学模式

时下,农民工子女外出就读,城市化趋势、计划生育、择校风等诸多因素使得农村小学的生源出现了自然萎缩,逼出了农村“小班额”学校。站惯了四五十人甚至是六十几人的讲台,一下子站在只有八人的教室里,感觉黑压压的满是人头的拥挤的教室一下子空旷起来,心情随之开阔,这是我第一天走上小班讲台的感觉。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尚停留在探索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层面,虽然在有些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但对此的比较、分析、反思进而提升还不够,尤其是在小学“小班化”语文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的主观性,随意性和经验性较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学习方式和个性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我就一些体会与同行分享。

一、小学“小班额”语文教学理论的探索

“小班额”教学已成为农村教育的主题,短时期内一个班级学生数成为个位数的局面难以扭转,小班额教学方法理论的探索成为农村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要务。新学年开始,学校通过教职工大会、校园网络、教研组活动等不同形式组织全校教师学习“小班化”教学理论。内容涉及小班化教学实施的可行性、优(劣)势、具体操作的方法、形式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基本掌握了“分层—合作—交流”的小学“小班化”语文教学模式:1.复习检查,以旧引新;2.明示目标,出示问题;3.学生自学,教师指导;4.分组讨论,互帮互学;5.回答问题,教师点拨;6.学生练习,教师辅导;7.学生演示,教师点评;8.巩固小结,呼应目标;9.精选作业,分层布置等9大环节,一节课讲授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

二、小学“小班额”语文教学与“大班额”教学的区别

“小班额”班级教室有较大空间,教师不仅可以自由排列座位,自愿组合,还可以安排一些简易的书柜作为小图书馆,常用的电教设备作为小电影院,使教室变成家、变成乐园,清静、独特、宽松、安逸。小学小班化语文教学让我不再执著于一直固守的讲坛。进行大班教学时,教师并不是不想走下讲台,而是下了讲台,很难有“立足之处”,站在教室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忽视群体中的一部分,只有站在讲台上才能总揽全局。班级缩小的,讲台和学生座位间有一大块空处,我现在一上课,就站在那个位置,是在学生中间的,似乎就在跟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感觉很亲切。在上课过程中,我更能深入到学生中,到学生身旁去,而学生更能不拘一格地尽情表现。我在教学《看雪》一课时,孩子们或小组讨论,或即兴表演,而我则穿行其中或参与、或点拨,灵活的教室布置给了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亲切的话语、平等的姿态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课堂上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我发现,许多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小班的条件下更能发挥作用。如采用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戏剧表演、创意练习、影视欣赏等各种生动有趣的动态教学法。这样的课堂,无疑比大班教学气氛更融洽。师生共做、共学、共享、共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随着人数减少,教师有更多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有针对性地关注每一位学生,做到“阳光普照”。小学实施“小班额”语文教学,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主题教学、分类辅导等模式。

三、小学“小班额”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小班教育教学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学生主体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011-02

小班化教育是在缩小班级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培养,通过对管理观念、办学宗旨、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评价机制等进行系列改革的新兴教育形式。实施小班化教育是改变传统教育思想,贯彻实施主体教育理论,培养学生主体性最有利的现代化教育手段。

一、小班化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培养的内在机理

(一)班级规模的缩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行小班化教育已成为现代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真正实现素质化教学,培养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佳选择。小班化教育相较于大班教学最大最明显的优势在于缩小班级规模。首先,班级规模的缩小有利于教师的常规教学,由于班级人数减少,大大增加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以及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教师由原来的只关注优秀学生,转向了全体学生。小班教学中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的各个层面,拥有较多的时间和机会展示自己,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其次,班级规模的缩小大大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由于课堂时间的有效运用,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将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不同的课堂学习和课后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心理生理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管理观念的更新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小班化教育以“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宗旨和行动指南。它通过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运用以及对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挖掘,促进课堂中的每个孩子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开展小班化教育的学校要在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如重庆市某小班实验中学在学校常规管理的环节中引入了行政班值周制度,其具体职责要求为:以班主任、班干为核心,带领值周学生(值周班全班同学),参与一周全校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与管理。班主任提前组织值周学生学习有关检查内容与要求,对各值周岗位合理安排,明确分工职责,按时间到岗,认真检查;值周班级负责本周内学校大型活动的服务工作等。在班级常规管理中实行分工负责制,将学生交叉分入学生会、文体部、卫生部、纪检部等各个部门组织中,由于小班人数大多在20人左右,因此每个学生都能在一个或多个岗位任职,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在课余生活方面还可以积极组织各种自愿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教学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小班人数的减少,教师不必再为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满堂灌的被动式教学,而是转为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来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环境的布置上,也可取消以讲桌为中心,可将学生课桌椅摆放成“口”字形、“小火车”等各种形式,以方便教师走进学生群体中,形成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在教学实践中,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摆脱学生被动学习的固有模式,让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学到新的知识,更能学会如何自我有效地运用知识。以最常用的分组教学法为例,首先教师在分组前应尽量均衡每个小组的综合实力,以学生的学业成绩、性格特点为依据,做到每组大致实力相当。其次在讨论过程中,要明确每个学生所担负的任务,注意观察是否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讨论中来,避免出现一些学生过于活跃担任所有或绝大部分任务,而有的学生却保持旁观者的角色。在完成小组讨论后,还应和学生进行交流总结经验,查看每个学生是否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并让学生在每次讨论中体验不同的角色。这样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锻炼提升各种能力。

(四)评价机制的革新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在大班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多,不得不采取“考试”这一单一的评价方式,这就使得学生和家长过分注重分数,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小班化教育为改进教学评价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例如采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来弥补分数评价中的不足。“成长记录袋” 内容相对丰富完整,不仅能清晰明了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还包含了教师的详细说明和对每个学生的观察、参评期学生各项获奖情况等等。通过这个“成长记录袋”,每个学生能随时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改正,而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也会给学生带来收获的喜悦和进取的动力。“成长记录袋”对于教师来讲也是极有帮助的,教师能从中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和差异,进而根据学生的特征和个性制定相对应的教学计划。也就是说,“成长记录袋”十分重视评价过程中的多主体性,特别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这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学习的内在动机。

二、 小班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培养出现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滞后

从历史层面上看,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学生和家长过分注重分数,孩子学得好不好都以获取分数的多少为标准,因此学生和家长对小班化教育和主体能力的培养的参与度和认同度较低;从教育理论层面上看,我国小班化教育研究起步晚,研究成果偏少,引进、介绍的面窄,缺乏全方位、深层次的案例思考,更缺少有针对性的、深入的、具体的理论分析;从学校管理观念层面上看,由于起步较晚,缺少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小班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在学校教学目标、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内容等方面都还有所欠缺,没能形成统一高效的学校管理体系。

(二)办学宗旨失真

小班化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小班化教育的办学宗旨和学生主体性培养存在着内在一致性。然而我国目前小班化教育的试点学校多数是民办机制,依靠招收择校生、收取赞助费来筹集办学经费,学生多来源于上层社会家庭,许多学校以收钱、培养精英、提供优质学生生活条件为主,偏离了小班化教育的办学宗旨,没有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三)教学模式单一

我国的小班化教育多数是在大班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观念、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都还有着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子,教学方式上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基础上的单一分组模式,在评价方面只重视学习成绩和各种奖项的浅层次罗列展示,易于忽略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参与动机和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开发与探索。

三、小班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建议

(一)革新教育理念

加强宣传培训,革新教育观念。家长和学生应认真分析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式,明确社会和个人的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个人兴趣,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对已有研究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关注新主题和新领域,深化小班化教育研究,为小班化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观念。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摒弃不合时宜的传统管理方式,研究当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遴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提供多样性的教育管理服务。

(二)回归学生本位

加强国家资金政策引导,回归学生本位。小班化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时展的产物。因此小班化教育必须是最优质教育资源的叠加,小班化教育实现的条件必须是优越的和充分的,需要增加新教师,培训现有教师,扩充校舍和教学设备等,这无疑都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有了充分经费支撑的小班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学校才能实现自立自主,才能面向更加广泛的学生群体,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三)拓展教学模式

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把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落实到小班化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锋。课程实施中的学生主体性及其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施迎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益[J].素质教育论坛,2007,(10).

[3]郑桂华。 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小班教育教学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 农村;小班化教学;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1-0075-02

1 农村自然小班化的产生背景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产生的一系列效应 大多数农民进城务工,子女也随他们进城就读;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大多选择城市就业,子女当然也随他们在城市就读;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部分生活条件较好的农户进城买房定居,子女也随他们到城镇就读,部分条件一般的也选择由部分家人在城镇租房照顾的方式使孩子在城镇就读。

城乡优质教育的严重失衡 农村学校生源流失和优秀教师流失已是普遍现象。

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得力和养孩子成本增加 由于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得力和抚养孩子成本增加[1],虽然有些地方准许生二胎,但越来越多的夫妇打算把一个孩子好好养大,因此部分农村实现人口负增长,学龄儿童逐年减少。

对子女教育的攀比心理 看到别的孩子到城镇上学,也让自家的孩子去城镇上学,使得农村的生源普遍流失。

2 农村自然小班化的优势

对学生而言,小班化教学大大提高自信 罗森塔尔实验表明,教师的视野只能监控到28人左右,这是教师关注的最大值。而小班化教学虽然说不能体现绝对的公平,就因为人数少,每个学生就有更多被关注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和老师交流,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受到教师表扬和鼓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有的父母不在身边,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居多,小班化教学给予他们上台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变得相对开朗自信。让学生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变得快乐而自信[2],对其成长非常有利。

对教师而言,小班教学让教师少费体力、多费脑力 课堂上,小班教学中,教师的音量可以比以往的大班教学大大降低,有的课型,教师甚至可以坐在学生中间,既有亲和力,又更轻松。体力节省下来,轻松地上课后,教师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想如何组织教学,以便让学生受益更多。

有利于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因为人数少,所以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的基础、心理、个好、特长、能力等,这样在备课时可以方便地知道哪些学生需要多指导,哪些学生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具体到人;在上课时教师可以面向每一个学生,不留课堂“死角”;在下课布置作业时可以分成多个层次保证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课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小班化教学促进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因为人数少,座位可以根据科目和教学内容安排成圆形、V型、马蹄形等,大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情感更容易交流,学生在课堂内所平均占有的时间成倍增加。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3]。在互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达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有更多的机会质疑、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以及动手实践,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主动、健康发展。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小班化教学后,相比原来的大班教学,教室相对宽敞了,也容易保持清洁,坐在相对宽敞的教室,学生的压抑感和各种不良因素自然会消失。此外,农村学生在不给家人增加太多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可以精心布置相对宽敞的教室,比如在墙上张贴自己的书法作品、美术作品。这样一进教室就会使人心旷神怡,自然有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小班化教学增加了个别教学的优点,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受条件的限制,有许多大人看来不必解释的问题,在孩子心中却是难以理解的,他们想说、想问。教师不能因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而压抑学生的各种个性。在小班化教学的今天,教师能发挥小班人数少的优势,仔细耐心地倾听学生到底提出了什么问题,并从中选择有价值的题目,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得到圆满解决。只要教师不厌其烦,适时点拨,让学生无拘束地质疑问难,定能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保证成功的教学。

农村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原有闲置校舍的充分利用 我国的农村基本上“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4],因计划生育、城市化进程等原因,这些农村学校的生源骤减,使得大量校舍闲置。农村学校可以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充分利用闲置校舍,开展小班化教学。

3 农村小班化教学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

教师队伍需要稳定、加强和培训 首先,农村学校条件简陋,大量教师向城里流动,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应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其次,农村教师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虽然说老教师经验丰富,但是不断变化的新观念、新形势让人应接不暇,由于教师人数不足,有些学校出现一个教师带多门课程,甚至有些学校的音乐、美术、体育等和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课程被取消,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能力和良好习惯;再次,农村小班化大都是自然小班化,教师对小班化的理论知识知道甚少,因此,教育部门应考虑举办“小班化”教学的专题培训以及专业理论引领,促进农村“小班化”教学的健康发展。

评价制度需要完善和优化 农村小学已经自然小班化,现有的评价方案和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农村的小班教学,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现有的评价制度[5]。

农村教学硬件明显不足 农村小学受条件、经济限制,学校的硬件设施匮乏[6],没有网络、现代化教学设备等,需要加大对农村学校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没有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只有摸着石头过河。“小班”的来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果实施得好,也不失为农村教育发展的一次契机。

4 结束语

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是自然形成的,它有别于城市学校的小班化,还有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解决。如何有效实行农村的自然小班化教学,有待进一步实践与研究。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让农村的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洪阿丽。我国基础教育小班化体制推行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研究[J].海峡科学,2011(5):89-90.

[2]徐秀英。农村小班化教学探微[J].华章,2013(34):314.

[3]颜丽娜。小班化教学推行困难原因的剖析[J].科学文汇,2013(10):53-54.

[4]陶青,卢俊勇。农村小班化教学: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撤点并校”十年后的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24-26.

23 2109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