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中的理论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教育学中的理论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育学中的理论范文1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为此科学的教育方法即科学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中学物理是物理学最基础性知识的介绍与学习,也是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正迅猛的发展变化着,人们都已经鼓励终身学习方式,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并且一个人在学校中学习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可满足一个人用一辈子。因此,我们在学校中学习到的不应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方式。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科学方法,因为就相比较于科学知识科而言,学方法比的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也更具有生命力。

1科学方法的意义

目前我国中学物理教学为提高升学率,导致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第一,在科学知识传授方面,死记硬背的传统科学方法,第二,对于科学方法,它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教育的理论系统还不是十分成熟,以致于中学物理教学方法未收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也没有自觉地把科学方法作为重要内容;第三,把考试测验结果比学习过程重要,不重视智力开发,而只是看到标准答案;第四,升学压力导致现在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不重视科学方法的潜在价值;第五,还有些地区教育教学水平比较落后,导致科学方法教育的可操作性比较差。因此,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科学探究和探索中了解、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让学生真实的体会到科学方法和方式的重要性,并且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们的伟大人格魅力,从而使正确的科学方法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所以,加强科学方法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2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使用科学方法

在实施科学教育方法之前,还需注意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策略和原则。例如,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循序渐进的原则:特别是物理知识的初学者,他们之前从未真正系统的接受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物理方面的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都不太高。因此,初中物理老师应该对此有一定的认知,选择合适的物理教学方法,使之适用于这些初学者,从而培养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还如,注重物理教学方法也不能脱离物理知识,而空谈方法。

科学方法在物理课堂的展现:教师在每节新课之前,首先要对接下来的课程内容进行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备学生学习的学习内容,还需对所要学习的物理知识进行研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这里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即为我们所谓的科学方法。正确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更加容易接受,对那些比较难懂的知识点,化抽象为形象,教师利用比较易懂的方法传授知识、编写教案。

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不仅有书本上的文字知识,还有许许多多的实验。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物理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也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过程。使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发现实验现象,充分利用眼、耳、手、脑,思考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物理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通过观察物理现象,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

鼓励学生在每次新课开始之前,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提前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并对内容中自己感觉的比较难理解的地方,做好标注,以便上新课时加以注意和留心学习。对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概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并对其中的关键字、词,重点句子进行画重点标记,进行识记。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能随意改变定义、定理和基本公式。另外,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会逐渐接触到各种图形,例如: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形,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再如,光年的概念,听上去学生的第一感觉是时间的单位,但光年是表示距离的,即一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这样类似概念的学习中,教师应提醒学生加以注意留心。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教育学中的理论》,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教育学中的理论范文2

关键词:转化学习理论;专升本;护理

一、转化学习理论的内涵及核心要素

1978年美国教育家杰克麦基罗(JackMezirow)率先提出转化式学习理论,他认为转化学习是个体通过触发性事件改变其固有观念结构(看法、思维习惯、思想倾向),使个体更具包容性、辨别性、开放性,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变化并进行反思,以产生新的理念和观点并指导实际行动[2]。为达到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化需要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两部分都得到满足。内在条件是变化的根本,主要由个体本身的经验、认知情况和年龄等因素组成,直接影响转化的过程和效果。外在条件指辅助的转化条件,包括教师的引导、开放的学习环境和贴合个体学习诉求的学习内容。当内外条件都得到满足时,才会发生转化学习。转化学习是继授予式学习(informativelearning)和形成性学习(formativelearning)之后的更高层次的学习。授予式学习着重通过知识传输和技能培训培养实用型人才,形成性学习在于通过社会价值观念的学习培养专家型人才,而转化学习强调对于思维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培养领导型的改革者。从意义上来说,转化学习包含了三种根本性的转变:一是从单纯的死记硬背转变为对信息进行搜索、分析、综合后进行决策的过程;二是从学习知识者转变为医疗体系核心成员;三是从全盘皆收的教育模式转变为批判性接受信息并形成为我所用的思维理念[3]。转换学习是一个层层推进的过程,麦基罗将转化学习理论总结为10个阶段:1.迷失方向的困境;2.自我反省;3.假设的批判性评价;4.个人的不满和转换过程之间连接的识别;5.对新的角色、人际关系和行动的可行性探索;6.规划一个行动过程;7.为实现自己的计划获取知识和技能;8.新角色的临时性尝试;9.在新的角色和人际关系中提升能力和自信;10.在新视角指引下,在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对个体生活状态的再整合[4]。随后,斯蒂芬布鲁克菲尔德(StephenBrook-field)和黄富顺分别将转化学习理论简化为5个阶段和4个阶段。然而,无论是如何划分转化学习理论模式,其核心要素都围绕着个人经验、批判性反思和理性交谈三部分。个人经验是转化学习的主要媒介,可以源于学习者自身经验,也可以源于教育者的课堂活动。当学习者的个体经验观念结构与新环境所具有的观念结构产生偏差时,会使学习者陷入困境,从而引发其对个人经验进行反思并尝试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批判性反思是学习者对其根深蒂固观念结构的质疑,使学习者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理性交谈是促进转化的手段,有效的对话可以传递信息、态度、情感和个性,帮助学习者通过参与讨论突破固有认知的局限性,实现个体观念的转化[5]。

二、护理学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及培养目标

首先,二年制护理学专升本学生的平均入学年龄比四年制护理学本科学生大,心智较为成熟,属于成人教育的一部分。其次,专升本护生已系统地学习过护理学知识并经过临床护理实践,较本科生对临床工作、护生角色和护理学知识有更为清晰和具体的认识和理解。再次,有调查显示专升本护生在求知欲和学历提升方面的需求更加强烈,学习主动性更强[6]。因此专升本护生与本科护生在培养目标和方式方面应有所区分。护理学专业专科层次以培养护理操作能力为主的实用型人才为主,目的是通过短周期的培养缓解临床护理人才紧缺的现状,因此专科阶段强调护理理论和护理临床技能操作的培训。而本科阶段的培养主要以发展其护理科研、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能力为主,需要护生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达到能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目的[7]。专升本护生的学习不再是一般知识的累计和简单的技能叠加,而是需要通过不断地反思重塑新的意义观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再次教授专升本护生护理知识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如何面对问题收集信息并做出合理性决定这一思考方式,而不仅是单向的对学生解释疾病及其护理程序。

三、转化学习理论在国外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经过四十年的演变和发展,转化学习理论逐渐成为重要的学习理论之一,目前国外对于转化学习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均已相对成熟,其实践应用方式灵活多样且效果可观。鉴于医学领域,特别是护理专业的学科特殊性,国外许多转化学习的实践应用研究都是在护理学专业中所开展的。这些实践研究的研究对象从护理学本科学生一直到护理临床工作者和教育者,研究内容包括教学环节的设计也包括整体专业课程的设置,课程涵盖护理学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临终关怀和各临床实习环节。然而国内对于转化学习研究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应用人群更多集中于教师、农民工以及企业员工[8],针对护理学领域甚至整个医学领域的实践研究目前只涉及免疫学、护理心理学等部分课程中[9,10],缺乏整体设计。

(一)转化学习理论在护理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由于专升本护生学制较短,因此在理论课程设置方面主要以内、外、妇、儿等护理学专业课程为主,生理、病理等专业基础课程较少。传统护理学专业课程的授课方式以讲授法为主,同时结合案例分析和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法。学生通过记忆各种疾病的具体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来学习知识。临床知识总是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作为护理学专业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以患者为中心和循证护理的思维模式,这样护生才能在其职业生涯中一直保持不断更新知识的状态,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使患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转化学习理论没有具体的操作标准和流程,但在护理学专业课程中许多国外的教育家采取了反思日记、分组讨论、临床案例讨论等途径使学生将其临床经验与理论知识综合的进行结合。例如在学习“氧气疗法”部分内容时通过上述方式将该部分知识与安全教育、临床决策和健康教育等内容相结合,穿插学生对其实习阶段的案例反思,在反思或讨论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为什么我需要注意这些症状/检查结果?”“当患者及其家属担心xx症状/检查结果时我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在分组或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根据目前得到的信息我需要做出哪些护理操作”,“为什么我和其他人护理操作的优先顺序不同”,“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做出不同的选择等等问题”。[11]通过批判性反思和与他人的理性交谈,学生会意识到自己在知识消化中的不足以及与他人的思维差异,这些反思的结果促使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证据查询,因而就达到了自主学习的效果。通过转化理论的应用,学生不在一味的接收课本中的知识,而是通过自己更深一步的思考来理解每一步护理程序的意义,同时保持不断更新知识查阅文献资料的习惯。

(二)转化学习理论在护理学方向课程中的应用

针对社会老龄化的现状,部分院校开设了《老年护理学》课程,临终关怀是该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Chirema等学者运用了转化学习理论的方式进行该部分课程的授课[12]。在正式授课之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角色扮演患者及其家属的方式进行临终关怀培训以增强其沟通能力、亲和力和感知力。随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走访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与患者进行交流并记录患者情况、护理操作及学生自身的反思情况。走访完成后,学生以个体对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感悟反思进行陈述汇报。随后师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这种预设情景角色扮演-实地走访-反思日记-个人陈述-小组讨论的系列活动,学生全方位设身处地的收集到了作为临终关怀的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等不同角度的认知和情感变化,从而改变之前对于临终关怀模糊或单一的思考方式,鼓励学生从新的价值观和角度思考问题,实现知识的转化。

教育学中的理论范文3

一理论灌输的意义

理想信念教育必然离不开理论教育,科学的理论是坚定大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基础。邓小平同志说:“老祖宗不能丢”,就是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不能丢,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基本信念不能丢。一个科学的原理不能自发形成,一个正确的理想信念必须经过后天的教育和引导,依靠不断地宣传和灌输。所谓灌输,是从‘反复灌输’这个词来的,本义是‘用脚跟压印’。即“系统地运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使受教育者铭记一套特定政治和经济观点,排除一切其他观点”。马克思主义原理作为代表人类先进思想理论结晶是不可能在群众中(特别是学生)的头脑中自发产生的。正如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有从外面灌输进去”。列宁所讲的从外部灌输,虽然产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它强调了革命理论指导革命实践的重要性,同今天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相比,历史条件有很大的不同,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也发生很大变化。但是,改革开放、现代化进程的实践证明,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仍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进入经济转型的时期,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竞争,因此,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样化趋势。这些思想观念引导不好,必然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动摇他们的理想和信念。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不但没有过时,相反在新的形势下还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教育阵地来说,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它,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会占领它,资产阶级的思潮就会泛滥。作为高校学生,虽然在专业知识、思维能力诸方面,相对于同龄人来讲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学生的头脑中,同样不能自发地产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他们毕竟年纪较轻、涉世较浅,政治上不够成熟,免疫力、自控力较差,心理素质不够稳定,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其自持、自律、自择能力还很脆弱,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高,当社会客观实在作用于其头脑时,便会有不同的反映,真善美和假丑恶往往掺杂其间,鱼目混珠。对某些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是鄙夷、批判,还是羡慕、追求;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是坚持、信仰,还是抛弃、否定等等,都需要大学生们作出选择。可见在高校学生中必须坚持不断地向他们灌输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当前,要特别组织他们学好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才能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自己的政治敏锐性,提高自己的政治鉴别力,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把握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实践证明,重视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可以有效地对大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起主导作用,促进大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性的本质认识;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反,如果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和教育,就会使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乘隙而入,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因此,加强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加强高校“两课”(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课程建设的需要;是保证高校培养目标和规格得以顺利实现的需要;也是高校马列主义理论教学工作者、党的思想宣传理论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校要切实抓好“两课”建设,充分发挥“两课”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两课”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要坚持“灌输”,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基本方法,不是照本宣科、无的放矢、脱离实际,应讲究方法、注重效果、拓展空间,最核心之处是使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入心、入脑。

二理论灌输的原则

1实现从统一灌输到分层灌输的转换,由硬性灌输向软性灌输的转变

分层灌输就是要使政治觉悟比较高的大学生,不断巩固自身完整的理想层次序列,使政治觉悟不高的大学生,逐步转变为理想层次序列完整的人。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精神需要状况采取不同内容、不同方式。例如,大学一年级学生较高年级来讲思想还不够成熟,情绪波动大,以情代教效果可能会更好;而高年级学生理性思维发展迅速,思想较成熟,因此,理性的阐述加之以感情的感染,教育效果会更好。价值澄清法、辨证法等方法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大学生自己在比较和辨证中选择科学的理想信念,尊重其人格、尊重其选择,加以适当的引导,是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的较好的方法。

硬性灌输并非是指“填鸭式”的灌输,而是指直接灌输,即通过报告会、课堂讲授等方式向大学生传授教育信息。软灌输是与硬灌输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间接灌输,即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将教育的信息传递给大学生,寓教育于载体之中。硬灌输教育的思想和意图一般明晰,内容比较集中,教育者的主动性比较强;软灌输教育的思想和意图一般融于形式多样的教育载体中,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较强。因此,在进行灌输教育时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不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的教育要求采取不同的灌输方式。

2坚持“三个统一”

第一,坚持革命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校政治课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和任何形式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反对迷信、崇尚科学,使高校讲台牢牢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这些要求看起来好象是空泛的大道理,但却是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正常教学的根本要求,离开了这个根本,就无法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坚持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科学,它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根本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是注意联系社会实际,二是要注意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后者是前者在学生中的折射,故在课堂上主要应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重大的深层次思想实际问题,如理想、信念、前途、世界观、人生观等等。

第三,坚持艺术性。灌输,并非“满堂灌”,并非“填鸭式”,切忌使用呆板的教条化的教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不是生搬硬套,不是死抄书本,必须讲究教学中的艺术性。要求教师讲课语言要准确、通俗、形象、生动,逻辑要严密,教态要自然,重点要突出,举例要得当。

三理论灌输的方法

根据教学实践,理论灌输的教学方法通常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咨询式教学法。教师在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过程中,把“讲”落实到“解”上。启发学生倒出头脑中的疑问、问题,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咨询,解开学生疑惑。

第二,辨析式教学法。由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提出一两个专门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分析,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一起归纳出重点,总结出结论。

第三,调研式教学法。由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针对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写出调查报告,然后教师通过讲评、组织学生讨论得出正确答案。

第四,演讲式教学法。先由教师从学习内容中整理出数个主要题目,然后组织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题目利用课余时间写出在3分钟左右的演讲稿,经教师审阅后挑选优秀者上台演讲,最后再由教师用演讲形式作总结。

第五,娱乐教学法。由教师按教学要求,整理出若干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编制成故事、诗歌、歌曲、游戏、谜语等娱乐活动的内容,让学生在“玩”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当然,教学方法不应有固定的模式,应因人而异,灵活多变。同时,在教学中要把革命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政治课教学就有战斗力,说服力,就能取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潘树章。新时期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几点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10).

[4]左立竞。试论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1).

教育学中的理论范文4

关键词:互动;认知;沟通

教育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作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师施教的方式、观念、内容、风格等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作为受教的学生群体也因为个性、认知、生活环境等的差异对于同一个教师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因材施教”等,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更愿意和随和的老师进行沟通或者互动。此两者并不存在根本上的差异,从教育的目标上来讲,不同风格的教师合理运用教育心理学,都会达到同样的教学目的。由此可知,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长期从事学生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都会或多或少地运用到一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工作者并没有很好地重视这一方面,包括一些教学业务能力很突出的教师在内,能够主动花费时间、精力研究教育心理学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教师仍然是很少一部分。为达成教学目标,大部分的教师专心于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或思考,希望通过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来进行很好的施教,这是值得鼓励的事情。只有深入了解教育心理学,清晰认识学生的阶段心理和性格特点,并做出相应的教育方式调整,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标。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学生共同特点就是学习基础差、自我意识比较突出、个性差异较大等,另外此类专业对于就业性要求更直接,学生要进行角色的转变和调整。如何达成教学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并能够完成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转变,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是需要重视并推广的课题。不少职校辅导员就反映学生难教,管理上做不到得心应手。在这方面,就更应该强调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的运用了,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能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教育问题,从而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能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并进行修正;能帮助教师结合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确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个理论,把学习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类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健全发展和完善。以此为依据,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此阶段正是价值观确定及对自我认识要求强烈的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差异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思想差异进行认真分析与疏导,帮助学生度过心理上的困惑,让每个学生充分认清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开阔的眼光看待即将进入的社会环境。思想问题解决了,学生自然对于学习有了新的认识,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内而外的一种求知。

2.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有助于教师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

很多人熟悉教育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它也是在教育领域中很被推崇的一个教育理论。通过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做实验被肯定的学生得到了教师更多的期望与欣赏,老师正面的、积极的态度鼓励了这些学生,由此学生的信心得到加强,成绩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当前的职校学生而言,欣赏与肯定是教育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这些学生大部分在校成绩不甚理想,信心不足,加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是学生学好学习任务的前提。欣赏和肯定则是增加学生学习信心的有效途径。

3.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应用为如何修正学生的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教育心理学一个重要的分支内容是关于行为主义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教学过程也经常涉及,这种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后果会对行为发生作用,所以通过对影响行为后果的办法来改变或者修正行为,教育中常常称作正强化或负强化,如果教师对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行为进行肯定与鼓励,那么学生下次进行同样行为的几率就会有所增加,通过不停的强化从而使良好的学习行为变成学生固定的学习行为。正强化的方法一般为表扬、改善学习条件、安排重要事情等,负强化则主要实施为批评、降级、处罚等,教师可以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这些方法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与修正。

4.促进教师的教学提高

教师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与实践,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一方面促进了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另一方面使教师对于自身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拓宽了教学视野。

所有的老师不可能以同一个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根据个人情况,教师可以确定自己的教育特色或者风格,或严师型或亲和型等,通过教育心理学的运用,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达成同样的教学目标。

作为研究学校情景中教与学基本规律的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不是研究的课题,而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合理运用的有效工具,只有运用好这个工具,教学过程才能是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学相长的过程。充分认识到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施教或者是学生的学习将不再是压力或者烦恼,教师教中有乐,学生学中有趣,有利于形成一个良性的教育循环过程。

参考文献:

[1]鲁茜。“罗森塔尔效应”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2011.

[2]耿丽巧。浅谈斯金纳强化理论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2011.

23 585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