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引导】优质的范文往往能节省您大量的写作时间,让您的办公学习游刃有余,以下是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整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所有,轻松搞定再也不用加班熬夜了,希望下面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第一篇】
第一,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备考状态如何。要知道,孩子的备考状态直接说明了备考效果。在高三这样一个敏感时期,孩子的任何细小变化,老师都能感受到。而这点恰恰是父母不具备的。
第二,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心理变化。老师往往只了解学生在校这段时间的心理变化,父母往往只了解孩子晚上在家的心理变化,缺乏对孩子心理上的全面了解,所以需要父母和老师多配合,相互合作,共同疏导孩子心理。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一些具体问题和老师共同商量,采取一些必要措施。父母要主动承担孩子存在问题方面的责任,主动配合老师,因为老师和父母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把课教好,使孩子学好、考好。
第三,向老师询问孩子是否有偏科现象。孩子出现偏科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一些靠平日积累才能得高分的科目,倘若在备考过程中偏科,那就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才有可能弥补。所以,父母要在孩子偏科情况刚刚出现的时候就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防偏科情况的恶化。这就需要父母积极主动配合,提供信息,主动与任课老师沟通。父母要非常巧妙而委婉地与任课老师讨论孩子的薄弱学科学习成绩下降原因,把孩子的意见转达给老师,任课老师就会比较主动地关心该生的学习,给予更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孩子的成绩可能会因此有明显提高。
孩子进入高三后,父母就要和班主任、任课老师勤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陪同孩子走过高考。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第二篇】
家长、孩子与老师的关系,犹如一种两人三脚的竞走。做为父母亲的,如果不懂得配合、共同协调的要领,那么你的孩子很可能失掉了许多求取进步的好机会。下面是家教给做父母的一些与老师沟通的建议: 首先,家长要认真扮演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者的角色。发现问题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形成合力,不可放着问题不解决。面谈,是最好的沟通方式。通过与老师零距离的沟通,让老师对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有更深刻的了解,而家长也可以从老师的口中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样双方更容易达成共识。也可以通过电话和短信沟通,在你不确定打电话时间是否合适时,短信是个折中的方案,或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E-mail的形式来联系。
其次,在充分尊重老师的前提下,选择最佳的沟通时机。许多家长为了能够将孩子的情况统统掌握,就在开家长会前抓紧一切机会与老师单独交谈,这种心情老师能够理解,但家长要考虑到老师在开会之前要将班级与年级其他班情况横向比较;与本班的历史情况进行纵向分析;对每位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科学分析,所以很忙碌,不会有充分的时间与个别家长接触。那么我建议家长如果觉得会后时间晚了,就在家长会后一周内与老师预约前往,那时老师会有充分的时间帮家长分析孩子的情况,而家长也会有机会看到比较完整的统计数据,准确掌握孩子的情况。
再次,和老师讨论研究的`范围,应不只限于孩子的学业成绩。学习是许多家长和老师沟通的主题。在沟通中家长应咨询孩子这段时间和以前比较有哪些变化,学习是不是更主动,方法是不是更合理,而不是只关心成绩的高低。此外,孩子的行为、情绪、兴趣、同学关系、思想品德修养、青春期心理也是沟通的重点。以及,孩子的自制力、依赖心,礼节以及和同学间相处的情形等问题,都应列入。
第一、改变传统教子观念
家长要改变传统观念,克服把孩子当成自己私有财产的心理,让孩子自由发展,培养他独立面对他人、处理个人事务的能力。
第二、鼓励参加集体活动
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让他(她)多与同龄的同学一起活动,用群的功能弥补独的缺陷。通过集体活动过程中的冲突,使孩子反省自己,知道不能恣意妄为,必须同时为别人考虑。因此,如果孩子(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和同学们一起活动,教师和家长不应予以抵制,而应让他们玩个痛快。倘若过度保护孩子,担心他们会吃亏或被人欺负,孩子日后将难以适应社会。如果孩子不喜欢和同学玩,教师和家长就有必要作适当的引导,鼓励孩子大胆地走出教室、走出家门,避免他们形成孤僻的性格。
第三、避免自我中心意识
家长要摆正独生子女与成人的关系。孩子一出生,家长就要注意不把他置于家庭的特殊地位,避免孩子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平时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应使其产生特殊感,让孩子明白他虽然是家中的独子,但是没有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权利,和家庭成员一样平等。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从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里吃饭,要使孩子懂得让大人先坐;吃东西时,要让孩子养成分份的习惯;看电视时,不要让孩子一人独占座位;家里来了小朋友,应教育孩子把玩具给大家一起玩。
第四、坚持协调一致
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对孩子的要求都应该坚持不懈,坚持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如果孩子感到教育的坚决性、合理性,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要协调一致,最好不要发生矛盾。实在存在分歧时,应在孩子不在场的情况下表露出来,并进一步商讨,统一认识。
第五、舍得孩子吃苦
在实际生活中,要让孩子吃一点苦,消除他们身上的娇气。比如在孩子的物质生活方面,不要提供太好的条件,吃要保证营养,但不要太多、太精;穿要整洁、大方、舒服,不要豪华、艳丽;玩要益智、耐用,不要总是买新玩具或学习用品,让孩子养成勤俭朴素的好习惯。提醒家长应督促孩子多做一些家务。另外,可以开展适当的挫折教育,增强孩子的耐挫力。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第三篇】
要及时做好与老师的沟通
上初中以后,防止出现孩子信息的隔阂或断层,家长要及时和老师做好沟通。找机会向学校全面了解TA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判断指导帮助孩子。
珍惜每一次家长会
家长会上最有意义的事儿就是,抓住时机跟每个老师都聊聊,并且要到他们的电话号码、微信等联系方式。家长会后,要经常跟老师发发短信、打打电话,问一下孩子的情况,并且针对老师给的建议在家给孩子做适当的辅导,家长要与老师紧密配合。
熟悉每一位任课老师
家长们最容易忽略的一点就是,到了初中家长不但要经常跟班主任交流,也要跟各个主要的任课老师熟悉起来,他们更容易了解孩子在某个科目上学的怎么样,也能提出具体的指导一件。这样才能在初中三年及时防止孩子出现偏科现象,不然到中考的`时候才发现,后悔也来不及了。
不只关心成绩还要关心心态
很多家长的通病就是只跟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成绩,后来熟悉了才知道还应该注重孩子其它的方面。初中阶段更重要是洞察孩子的心态变化,老师在学校跟孩子接触的时间比较长,更容易了解孩子的状态,如果能及时沟通,就可以商量出好的对策,改变孩子不积极的状态,携起手来帮助孩子形成好的学习状态。
另外,还要跟孩子的同学家长多沟通,因为孩子是好朋友而变成好朋友,可以从其他家长那里学到更多的教育方法,也把自己的心得分享给别的家长。还可以通过女儿的同学得知一些孩子心理真正的想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第四篇】
1、克服互相埋怨情绪。在面对后进生的时候,教师与家长间易互相埋怨,一方埋怨老师不会教,一方埋怨家长不会养。这样,导致双方产生对立情绪。班主任老师在与家长交流时,要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防止只"揭短""告状"的现象。
2、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班主任往往对喜欢的学生大力表扬,而对一些不称心的学生指责有加,在家长面前大力批评,好事没一份,坏事份份有。这样,导致家长感情受到了伤害,迁怒于孩子。结果造成学生家长怕见老师,于是影响了家校的联系。因此,在与家长交往中,教师要客观对待学生的错误,以商量的口气与家长共商教育方法。
3、正确评价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接触,往往离不开评论学生。这时,首先要了解家长的道德修养水平,先请家长谈谈学生在家的表现,随后班主任才谈学生在校表现,这样避免家长由于学生在校出现问题产生心理压力,搞僵关系。其次要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不能好的都好,坏的全坏。应让家长听到教师的肺腑之言,使其产生与班主任共同教育学生的愿望。教师与家长谈话时,千万要避免只"告状",除将孩子的问题告诉家长,对孩子的进步也要实事求是地谈。在谈孩子的缺点时,教师还应主动、坦诚地检视自身在工作中的失误,商讨纠正、改进的措施。让家长觉得你是在真心实意地爱护他们的孩子,从而接受你的意见并积极合作。
4、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与学生家长交流与沟通时,讲究一个"诚"字。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愉快地与你合作,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班主任应该用诚心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不管是家访还是家长来学校交换意见,我们应该立即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这个家庭的朋友,与家长说话就变得容易多了,千万不要板起面孔去教育家长或指示家长怎样,否则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家长来访时,应尽量做到起身欢迎,端椅递茶,家长走时要起身相送。而且要尽量使用文明用语,如"请坐"、"请喝茶"等等。这样就会使家长明白你是一个很有道德修养的班主任,为彼此间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让家长知道你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这样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让家长表达他的意见很重要,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班主任面前,常会被"软化"得通情达理。要认真耐心地听家长倾述,同时要辅以眼神、动作,或插以"对"或"是"这样的短语呼应,最好是动笔记一下要点;同时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可以对学生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第五篇】
"三明治"沟通法
坤坤入园后表现特别自由,经常争夺别的孩子的东西。离园时带班老师想向家长反映情况,可坤坤转身就踢了老师几脚,爸爸在门口看到这一幕,伸手准备狠狠揍孩子,被我及时制止了。可到家里爸爸还是揍了孩子,妈妈第二天找到老师大闹。我把坤坤的妈妈请到办公室,给了她一块"三明治"——先表扬,后批评,再肯定。
妈妈都有很强的母爱,只是我们要学会引导爱的正能量。我给坤坤妈妈放孩子在园的录像后,家长就了解了孩子的情况。我鼓励家长说,坤坤爱劳动、课堂上回答问题也不胆怯,你们是很有教育方法的家长。家长得到真诚的赏识后,面露喜色,这时我开始与家长沟通如何引导幼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后来坤坤的家长,每天来都主动汇报孩子的情况,我们也不断把好消息带给家长。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不要有问题时才沟通,才去找孩子的优点、家长的优点,平时应多交流多发现,多发自内心地去赏识家长,建立友谊。
宣传栏里的交流
宣传栏是家长最喜欢关注的地方,对加强家园共育也有积极的作用。
农村家长往往农活忙不愿配合幼儿园。我在组织"小担架"活动时,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准备一根1米长、直径1厘米的小木棒。口头告知后,又在宣传栏目中做了通知,最后只有几个家长带了。于是我就利用宣传栏,把按要求配合活动的两位家长提出表扬,并发给他们的孩子一个小奖品,让孩子带回家奖励父母。家长得到赏识后,带动了其他的家长带来更多的`小木棒。以后的活动家长都会认真看宣传栏中有哪些要求。每个人的内心都需要得到尊重和肯定,家长送孩子来接受教育,其实他们也想学习,也需要得到认可。
"家长教育家长"
很多老师在开家长会时会批评家长,让家长没了面子、伤了自尊,回家拿孩子撒气。换种方法也许会更好。
我们幼儿园需要出示接送卡,刚开始家长都认真配合,后来与老师熟了,有的家长就以各种理由不拿卡了。在家长会上,我没有批评家长,只对一直坚持拿卡的家长说:"感谢你们一直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您高度的责任心我们全体老师都很欣赏,相信您一定会培养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这以后,家长们开始都坚持拿接送卡了,如果个别实在没带,都会再三说明原因。其实这就是蔡伟忠老师在《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一书中讲到的"家长教育家长"。
把握对家长的赏识,会有一个阳光心态在互相传递,让家长影响家长,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共同教育孩子,才能提升教育质量。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第六篇】
不要乱加评论老师,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妄评某某老师“太严”啦,或者“没有水平”,因为这会引起老师的反感;不要过分看重分数,分数只是衡量孩子学习情况的一个方面,作为家长,向老师了解的不仅是分数,而且要看重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和品德表现等。
经常与老师“互通情报”,这可以帮助老师更全面、更深刻地熟悉和理解学生。如,家中最近是否有人生病或发生了父母离异、家长失业、搬迁等可能影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情况。如果发现孩子在学习上有问题,就应该让老师尽早知晓,以便老师采取相应措施。只有全面、客观地熟悉孩子的长处和短处,家长才能与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家长要学会和老师做朋友。朋友之间的沟通往往是有效的`,因为这种沟通可以推心置腹,畅所欲言。家长和老师一旦成了朋友,交流和沟通就会更加顺畅和自然。即便不能成为好友,至少也要成为普通朋友,这样在沟通的过程中就会少了许多障碍。
家长千万别去跟老师闹甚至跑去领导那里告状。有的家长因对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不满,就跑到学校和老师吵闹,甚至跑到学校领导那里告状,这是很不妥当的。因为这样做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导致老师和家长之间的隔阂,影响双方之间的沟通。作为家长,要给予老师更多的理解,试想,哪个老师不想把孩子教育好呢?即便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言行和方式方法,家长都要理解,因为老师的用心是好的。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第七篇】
湖南卫视一年级节目的开播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其中有一幕就是老师和家长的沟通问题,学生马皓轩用擀面杖打了李昊煜的头,陈学冬给马皓轩的妈妈电话的时候,马皓轩的妈妈说孩子不是故意的吧?陈学冬说就是故意的,引起马皓轩的妈妈深夜大闹学校,为此陈学冬还鞠躬道歉。以上的事情我们先姑且不论谁对谁错,但是以上的事情引出一个问题,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技巧。
现在社会,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其他亲属的目光从孩子出生就集聚在孩子身上,孩子稍微一有变化,一大群人就惊呼不断。为了使家长放心,老师在和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技巧。
首先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尊重差异,和而不同。因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孩子在小的时候,最大的影响就是来自家庭,因为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每个家长的工作环境、受教育的水平、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成员的素质都将影响孩子的性格,所以老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首先学会存在的差异,然后和家长商量着寻找解决的办法。要让家长明白其中的缘由,要明白自己的小孩和别人小孩的差异。
其次,在遇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要有的放矢,心平气和。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在学生中,有听话的,就有淘气的,所以,对于淘气的孩子,老师要懂得放矢,心平气和。因为通过教育,我们不可能培养一模一样的孩子,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表明孩子所存在的问题,但是不要过分的刻意。让孩子的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下,慢慢的改掉不好的习惯。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第八篇】
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技巧:告诉家长应该要做的事情
第一,改变传统教子观念。家长要改变传统观念,加强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克服把孩子当成自己私有财产的心理,认识到孩子是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发展,按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去做,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放得开、收得拢。
第二,鼓励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让他(她)多与同龄的同学一起活动,用群的功能弥补独的缺陷。通过集体活动过程中的冲突,使孩子反省自己,知道不能恣意妄为,必须同时为别人考虑。因此,如果孩子(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和同学们一起活动,教师和家长不应予以抵制,而应让他们玩个痛快。倘若过度保护孩子,担心他们会吃亏或被人欺负,孩子日后将难以适应社会。如果孩子不喜欢和同学玩,教师和家长就有必要作适当的引导,鼓励孩子大胆地走出教室、走出家门,避免他们形成孤僻的性格。
第三,避免自我中心意识。家长要摆正独生子女与成人的关系。孩子一出生,家长就要注意不把他置于家庭的特殊地位,避免孩子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平时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应使其产生特殊感,让孩子明白他虽然是家中的独子,但是没有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权利,和家庭成员一样平等。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从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里吃饭,要使孩子懂得让大人先坐;吃东西时,要让孩子养成分份的习惯;看电视时,不要让孩子一人独占座位;家里来了小朋友,应教育孩子把玩具给大家一起玩。
第四,坚持协调一致。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对孩子的要求都应该坚持不懈,坚持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如果孩子感到教育的坚决性、合理性,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要协调一致,最好不要发生矛盾。实在存在分歧时,应在孩子不在场的情况下表露出来,并进一步商讨,统一认识。
第五,舍得孩子吃苦。在实际生活中,要让孩子吃一点苦,消除他们身上的娇气。比如在孩子的物质生活方面,不要提供太好的条件,吃要保证营养,但不要太多、太精;穿要整洁、大方、舒服,不要豪华、艳丽;玩要益智、耐用,不要总是买新玩具或学习用品,让孩子养成勤俭朴素的好习惯。提醒家长应督促孩子多做一些家务,特别是自己的事。另外,可以开展适当的挫折教育,增强孩子的耐挫力。
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技巧:避免错误的沟通方式
1、太相信孩子的`一面之词
当孩子抱怨老师时,有的家长不分青红皂白直接站在孩子一边,向老师“发难”:“你昨天为什么在课堂上训斥我的儿子?”我们不是说孩子的话不可信,不过家长们该了解一点,孩子们在向家长描述一件“不快乐”或“不光彩”的事情时,往往带着色彩,为自己辩护开脱找借口,甚至会编造谎言。所以这时家长首先要从老师那里了解事实真相。
2、经常联系不上
有时老师发给一些家长的信息石沉大海;有时给家长打电话却被告知号码错误,因为家长已经换了新的电话了。联络方式改变要及时告诉老师,保证在孩子有问题时老师可以随时找到你。
3、有问题越过老师找校长
家长对老师有意见,认为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不公平。这是经常发生的,可是有的家长却“一怒之下”直接找校长。有时候家长认为的错误和不公可能是老师失误造成的,也可能是有什么误会,在与老师面对面的沟通中很容易解决。找到校长那里应该是与老师沟通失败之后的下策。
4、只在出现问题时才与老师联络
有些家长尽管有老师的联络方式,可是平时都是沉默状态。只有当孩子在学校里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才突然出现“质询”。任何一种人际关系都需要感情投入,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在节日里可以问候下老师。这样,当孩子出现问题,家长需要与老师沟通时,双方的态度都会是积极的。
5、校外跟老师讨论孩子的问题
有的老师抱怨说,自己在超市购物或饭店里吃饭时偶遇家长,结果被家长拉住“聊天”,家长要么评论抱怨其他老师,要么不停地追问自己孩子的成绩和课堂表现。校外那是属于老师和家人的私人时间和空间,偶然相遇互相打招呼问候一下就好了,真的要认真谈问题,请和老师提前约时间。
上面几种错误的沟通方式,如果你是老师,相信你一定遇到过不少;如果你是家长,不妨对照一下,尽量避免。因为我们都知道,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良好关系会在孩子的学校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安全责任书【通用8篇】
下一篇:七年级学期体育教学计划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