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建议分析论文【优推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建议分析论文【优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建议分析论文【第一篇】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政府通力合作,纷纷采取史无前例的措施对市场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正在走出低谷,显示出企稳回升的迹象,金融危机肆意破坏经济的恶劣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全球正在进入一个经济复苏性増长的“后金融危机时代”。[1]然而,尽管全球经济开始触底回升呈现复苏迹象,但金融危机仍难言结束,直至下一轮増长周期到来前的这段时间区间,可能是两年、三年亦或八年、十年甚至更长。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将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低就业率时代”,这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因此,如何做好后金融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构建全程化、全方位、多层次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
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其冲击力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超出预期。从目前来看,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的同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带来较大的影响。
(一)企业可提供就业岗位减少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也使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出口贸易的大幅下降,使得沿海一些省份不少中小企业面临较大困境,部分企业甚至处于半停工、停工,半歇业、歇业状况。经济状况向来是就业水平的晴雨表。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沿海一些外向型企业现有岗位流失,用工需求出现下滑,城镇新増就业岗位増速下降。从劳动力市场来看,2008年第四季度的用人需求同比下降个百分点,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人员的数量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的比例下降到的低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同比増加了个百分点。[2]大批失业人员的増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民工返乡潮,使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据《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200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受经济形势影响最大,平均下降3个百分点。[3]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在毕业半年后的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另有万人无工作无学业也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了“三减”现象,即招聘单位减少,招聘岗位减少,招聘公司提供的薪水减少。一边是更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边是工作岗位的减少、大量员工失业的人才市场现状。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可以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就业寒流”。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经济増长出现回落,人才市场出现结构性调整,往年最受毕业生青睐的行业,如出口、汽车、金融行业等已开始收缩阵容,而低碳、环保、高科技等一批新兴行业呈现迅猛的发展态势,进而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高校毕业就业形势严峻,不少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另一方面,一些地区、一些行业却招不到工,出现“缺工”现象,并呈现蔓延态势。2010年春节刚过,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相继出现的“用工荒”,折射出就业市场结构性缺工与就业压力并存矛盾。另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对口情况来看,200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为71%,其中哲学类专业为32%,法学类专业为47%;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为61%,其中公共事业类专业为44%、法律类专业为29%。[4]大学生就业意愿和岗位不匹配,也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最近,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谈到,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劳动力供大于求这种总量矛盾,就高校毕业生而言则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三)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当前,我国就业总人数非常之庞大。
我们打个比喻,把中国的就业岗位比作是一块大蛋糕,那么有哪些人来分这块大蛋糕呢?一方面,每年农民工的流动量达到1亿人左右;另一方面,退伍军人、下岗工人达到1400万左右,同时每年新増劳动力达到1000万左右,这两项加起来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到2400万左右。但我国每年新増就业岗位却只有900万左右,因此每年就业岗位缺口就达到1300万左右。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同样保持着较高増长,2007年为495万,2008年为532万,2009年为610万,2010年为631万,每年以大约20%的速度递増。另外,每年还有2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或不能充分就业,绝大多数半年失业的仍在继续求职。像2009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接近90万人,预计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将超过700万人。与此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美等地区大批留学生毕业后无法在当地就业,纷纷“海归”,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就业市场的竞争。一方面企业可供就业岗位数量在下滑,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増加。这一减一増使本就不景气的就业市场雪上加霜,使本已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据麦可思公司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2008届大学生毕业生的失业率为14%,较2007届毕业生的失业率上涨了2个百分点,其中中医药和运动训练等专业毕业生的失业率达到30%。[5]虽然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普遍出现订单増加带动就业需求増加的情况,但具有区域性、行业性和结构性特点,新増就业还未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据人保部门预计,2010年城镇就业供求缺口仍在1200万左右。由此可见,全球金融危机对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造成了较大的思想压力,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无疑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二、构建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体系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一些毕业生抱怨现在工作难找,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为此,笔者对部分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开展了就业心理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500份,收到有效问卷485份。据调查显示,认为金融危机对自己就业产生了不同程度影响的达75%;面对金融危机感到心理压力増大的达46%,认为未来就业前景渺茫、看法比较悲观的达23%。同时,有15%的学生认为金融危机对自己家庭影响比较严重,有超过10%的学生家庭成员遭受失业或收入减少。由此可见,金融危机给在校大学生带来较大的就业心理压力,一些学生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就业焦虑恐慌心理和消极悲观心态。同时,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求职心理和就业态度抽样调查发现,有32%的学生就业准备属于“临阵磨枪型”,直到大四才考虑就业;有54%的学生到大三时才开始考虑就业问题;仅有10%左右的学生在进大学前或进大学后就考虑今后的就业问题。据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求职心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是一心想到沿海城市去,到大城市去,到最赚钱的地方去。调查数据显示,想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去的占45%,想到大城市去的占22%,愿意到西部和农村去的仅占8%,其中愿意到西部和农村地区去的学生当中大部分来自农村。二是宁愿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有超过50%的学生宁愿在外企做职员,认为在外企做事工资待遇、福利条件、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要优越于中小企业。三是创业还不如就业。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8名学生想毕业后直接创业,仅占6%左右,其中毕业后想自主创业的男生占绝大多数,只有极个别女生想毕业后自主创业。四是就业难才考研。在调查的学生当中,有25%的学生是当自己找工作不如意的时候才想去考研,换旬话说就是考研绝对不是自己的首选,只有当找工作受挫时不得已才选择考研。在想考研的学生中,有25%的学生考研并不是对学术感兴趣,而是因求职恐惧或受挫,或希望今后研究生毕业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五是宁愿失业也不愿到基层和农村就业。调查显示,有32%的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和农村去就业,尤其是来自城镇的学生。
诚然,想找一份理想工作无可厚非,但一些毕业生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择业时只是一味强调“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和“我适合干什么”。许多大学生不是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给自己恰当的职业定位,而是把目光盯在中心城市、沿海地区、大单位和热门行业,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值。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出现“三高”症状: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同时出现“六个一点”现象:希望录用单位名声好一点,牌子响一点,效益高一点,工作轻一点,离家近一点,管理松一点。这种不顾自己的实力,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盲目乐观的择业心态,无异于人为地为自己就业设置障碍。为此,我们要积极构建全程化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多层次就业心理素质拓展体系和全方位就业心理问题预防体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应对危机,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一)建立全程化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全程化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即从新生入校开始对学生分阶段、有侧重、渐进式的全程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实施角色转换教育。对于大一新生,应在进校后实施角色转换和适应性教育,帮助他们实现由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尤其是对那些高考失意的新生,要引导他们调整心态完成角色认同,及时疏导各种心理障碍和解决多种心理问题。同时,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气质、智商、情商、职业倾向等方面做一次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正确认识自己,准确自我定位。第二,实施职业规划指导。对于大二、大三学生,要重点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明确自己的优缺点,确立正确的职业方向。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然后在总体职业目标指导下,将其细划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然后分期逐步实施。这一阶段要重点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第三,实施就业技能训练。对于大四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求职心理技能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提高求职技能。同时,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引导学生缓解面试焦虑和择业抑郁心理,加强自信训练,克服自卑心理,勇敢的面对择业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并能较好地适应就业工作环境。
(二)构建多层次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拓展体系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拓展体系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全新的课题。第一,建立就业素质拓展平台。组织成立大学生就业素质拓展中心,创造条件建立现代化就业素质拓展平台,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素质拓展训练,为学生拓展综合素质提供服务。同时,以大学生学生社团为主阵地,依托“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就业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促进学生就业素质的提升。同时,要加强就业素质拓展训练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就业指导人员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参加就业素质拓展培训,提高就业指导能力和素质拓展水平。第二,加强就业素质拓展基地建设。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积极争取与校办企业、学研产合作基地、校友企业等单位合作,建设一批与职业发展有关的素质拓展基地和就业见习基地,积极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就业素质拓展和就业见习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第三,建立职业素养训练系统。要从科学分析社会职业对人才素质需求出发,针对各专业学生实际,建立职场形象培训中心、职场沟通体验中心、就业面试训练中心等项目,创新学生素质拓展载体,开发完整的职业技能训练系统。同时,借鉴专业拓展培训机构的案例,围绕自我潜能发现、团队信任合作、逆境自救脱险、人生积极进取等方面,编制就业心理素质培训方案,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心理培训。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努力使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学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三)健全全方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预防体系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真分析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积极构建全方位就业心理问题预防体系。第一,建立就业心理教育机制。要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就业心理健康辅导和就业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就业心理和积极的就业心态,増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缓解就业前的心理压力,预防和解决各种就业心理问题;第二,建立就业心理教育沟通机制。高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积极构建学校一家庭相互沟通的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机制,及时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长处,形成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合力,共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预防和缓解各种就业心理压力,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择业观念和就业心理。第三,建立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要建立学生就业心理危机报告制度,对存在就业心理危机倾向或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如存在严重就业恐惧症或就业抑郁症,甚至精神异常、试图自杀等心理危机,要及时启动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做到对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有效预防和解决学生就业心理危机。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建议分析论文【第二篇】
摘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有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外,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也是重要原因。为了探析大学生就业心理规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1、自负高傲心理。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是好高骛远、自命不凡,不能清醒、切合实际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不能正确评价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2、自卑怯懦心理。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因为就读的学校不是名牌、所学的专业不热门或自身的条件不够优秀等原因,自觉处处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推荐自己的勇气,不争取就业机会。
3、依赖等待心理。目前,大学毕业生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是依赖父母亲友“托关系、找门路”为自己安排工作。他们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竞争,不会自我展示,不会争取机会。
4、焦虑迷茫心理。有的学生会徘徊在考研或就业的抉择中,加上就业形势严峻,担心找不到工作,择业上的失误。各种过分的担心会造成精神上的紧张,手忙脚乱,茫然困惑,焦虑不安。
5、从众盲目心理。有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主见,忽略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受社会或他人的影响,盲目追求热门职业。
6、求闲功利心理。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很少经历艰苦条件的磨炼,对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期望值很高。他们往往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估计不足,就业时拈轻怕重,追求享受,怕苦怕累。一些大学生择业时忽视自己的爱好、兴趣、理想,只关注工作待遇、收入等现实利益。宁愿放弃理想、放弃专业而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区和职业中锻炼自己。这种心理使许多毕业生失去更有发展机会的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一是就业观和择业观不合理。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不完整,加上他们缺少对社会、就业信息、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等的了解,不能把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所以在择业时容易出现盲目从众、自负自卑等情况。二是自身综合能力欠缺。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凤毛麟角的社会精英了,由于他们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好,实践能力锻炼不够,沟通协调能力不强,人际交往能力匮乏,社会责任感淡薄,导致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三是竞争意识缺乏。很多大学毕业生存在消极求稳的心理,认为有份工作能养活自己就行了,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完全失去年轻人应有的豪情壮志。有的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父母的保护,小到吃穿住,大到升学择业,什么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长期的依赖已形成了习惯,导致他们缺乏积极主动性,缺乏竞争意识。四是心理承受力差。我们知道现在大学生面向的是双向选择,由于大学生初次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和行动准备,往往不能成功,面对就业压力和挫折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所以产生了各种不健康的心理特征。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会影响自己的就业,甚至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2、客观原因。一是社会环境影响。首先,就业形势严峻。1999年开始高校大规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急剧增多,加之每年沉积未就业的学生和社会待工人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我国大学生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远大于有效需求的增长速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其次,就业体制不完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的问题,承担培养人才的高校也应承 担相应的责任,高校也在想办法促进大学生就业。近年来,政府为了鼓励大学生就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缺乏力度,就业机制不健全,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再次,社会上学历歧视和性别歧视依然存在。有些单位招聘时要求学历本科以上,专科生不考虑,现在要求更高了。另外,一些单位明确规定不接受女毕业生。这些问题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而导致悲观、不满等不良心理的出现。二是家庭环境影响。家长所从事的工作对有关就业的看法,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部分家长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惠主义”,这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工作轻松、工资收入较高、福利待遇好、不费多大力气就可以干一番大事业”的择业误区和一切以工资待遇为主的功利心理。家长对子女过分的溺爱,往往会造成子女在择业过程中出现“高成绩低能力”的状况。甚至有的家长在孩子择业过程中全程“作陪”,毕业生招聘会常会看到家长替孩子投简历、陪孩子应聘的现象。家长的“全权安排”,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依赖性强,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由于他们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择业”,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也会出现不能适应、不能胜任等问题。三是学校环境影响。首先,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没有实现市场化与社会需要脱节。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盲目扩招、盲目设置专业的现象。在设置专业和招生时忽视按需培养,没有很好地与社会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对接。部分高校发展理念落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得到全面改革和创新,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其次,高校中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不专业、不完善,不能满足大学生需要。职业辅导教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倾向、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然而,我国真正开始重视和开展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起步较晚。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到了大四才对有关就业政策、方针、择业技能和心理准备等问题有所了解。许多大学生临近业时还对就业、择业等问题认识不清,从而容易出现焦虑、迷茫、困惑、烦恼、浮躁等负性情绪。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调整就业期望值,建构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要谋求理想的职业就必须认清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当前,高校急剧扩招,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方向,充分了解自己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从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个性、能力以及家庭情况等出发定位职业期望值,在职业定位基础上建构正确的择业观。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求闲、怕苦、虚荣、功利、攀比等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他们的职业选择与发展。高校应在大学生中加强择业观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把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发扬传统的艰苦创业精神,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为顺利就业打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切不可为了求得职业的稳定而放弃就业的机会。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学校应努力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了解,从而提高自己各项能力。大学生活一开始,就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与自己兴趣、爱好相一致的就业目标。利用课余时间,拓宽知识面,培养能力。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接触,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提升就业能力。
3、进行就业心理疏导,增强就业心理承受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出现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问题,与毕业生的认识水平、社会阅历、心理承受能力等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除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要对大学生的择业心态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客观现实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高校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就业中的失败和挫折,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四、结语
大学生是我国特殊的就业群体,大学生的就业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前途,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我国每年毕业大学生不断增加,就业的竞争性也逐年激烈,虽然我国在促进就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过剩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就业问题仍然会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的就业成了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另外,由于大学生刚出校园,没有经过社会的磨砺,对自身缺乏正确理智的认识,因而在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郑云恒。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01)。
[2]彭昱,杜丽岩。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1)。
[3]黄群瑛。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1(06s)。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建议分析论文【第三篇】
摘要: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竞争压力激烈、形势严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对自己步入社会工作缺乏自信心,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本文主要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认为大学生造成就业心理问题除了自身因素外,更突显的是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并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问题;就业;对策;探究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一)矛盾心理
矛盾心理,是高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负面心理。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的过程中,一般会遇到不同种类的心理冲突,比如,他们既愿意走入人才市场又期望政府解决就业,既渴望主动竞争又担忧遭遇竞争挫折,既想发挥专业特长又存在可能放弃专业的思想准备等。这样的心理冲突随着时间而不断升温发酵,进而促成种种心理矛盾的出现。现今,社会中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刚刚迈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意气风发,在就业过程中,为了增加人生阅历,学习社会本领,本打算从底层做起,踏实稳定地走好事业的每一步,但是却又难以忍受别人的异议,接受不了现实的考验;他们渴求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一展才华,但是却没有勇气去迎接挑战,反而畏惧失败后的一无所有;他们理想远大,志存高远,但是却不愿承认自身存在的不足。由上述可见,矛盾心理严重阻碍了高校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这样的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令他们难以在四年的大学生活后找到一份维持生计的工作,让他们陷入了就业-辞职-再就业的恶性循环中。
(二)焦虑心理
焦躁和忧虑,几乎每一位走入社会,经历过求职的大学生都曾感受过。面临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日益严峻的就业择业形势,以及愈演愈烈的社会竞争,不少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感到迷茫无措,也因此而紧张、烦躁、焦虑不安。可以想见,外在的实际条件和自身水平的差异令他们屡屡受挫,竞争激烈、残酷的社会环境令他们备受打击,同时导致了既定的就业目标难以实现。正是这样的求职经历让他们不断滋生出自我的挫败感和焦虑感,在心理上给了正在求职大学生们一个消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高文凭也未必能够理想就业,未来充满了未知和担忧。其实,这样的心理源于对自身缺乏足够认识和正确定位。这类学生往往急于求成,却又脱离实际,必然的失败让他们失去了曾经的自信,变得焦躁忧虑,最终很难找到理想的职业,迷失在自我的焦虑中难以自拔。
(三)自傲心理
自傲心理在当前高校大学毕业生当中表现较为明显与突出。部分大学生不能清醒客观地分析自己,高估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在择业时往往与社会实际脱节。比如,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高等学府毕业的高级专业人才,常在就业中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倾向于优越的工作环境、丰厚的收入回报。倘若希望落空,又会偏执地埋怨社会不公,整日怨天尤人,哀叹自己遇人不淑。就业标准定得过高,但自身没有与之相配的能力,这样的盲目自信会让不少毕业生错失就业良机。
(四)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常见心理现象。与自傲心理恰好相反,有自卑心理的高校毕业生过低估计了自己的知识能力,缺乏自尊自信,他们之中大多数人对自己评价过低,总是自惭形秽。这种心理状况多见于性格内向、自我意识发展不够健全或有一定心理缺陷的学生。一般表现为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唯唯诺诺,言行拘谨,词不达意,难以在用人单位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导致错失良机。过度自卑,会让毕业生心灵脆弱、缺乏勇气、悲观失望,不敢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很难真正融入到社会中去。
(五)从众心理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不断完善和成熟的时期,易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缺乏自己独立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从而一部分学生出现较为明显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具体表现为,在择业过程中,不少毕业生忽视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所学专业的特点,盲目听从和追随他人,一味追求经济开发区的高薪工作或者是贪图安稳惬意的工作生活,缺少进取精神。这类学生不知道扬长避短,将求职的范围限定到了狭窄的特定区域,也因此失去了很多真正适合自己的就业良机。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自身因素
一部分学生到了大学之后,开始放松懈怠,沉溺于享乐,不思进取。他们认为上了大学,就是人生努力的终点,日后都不再需要努力学习了,只要享受曾经努力的成果就可以了。也正是这种消极怠工的状态造成了他们学业上不求甚解,工作上敷衍了事。所以在整个大学四年中,他们除了学位证和毕业证外一无所获。事实上,大学其实是学生的又一个人生起点,是他们步入社会的一个过渡。充实而丰富的大学校园生活,会让在校生学会处理事件的能力,拥有自我学习的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大环境,更好地融入社会。但是自身缺乏锻炼的一些大学生,他们空有证书,而无真才实学,在毕业后就将面临种种就业问题。现实的残酷打破了他们曾经的理想,在这些打击下,他们开始变得自卑、焦虑,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惶恐,有悔恨也有迷茫,不知未来何去何从。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不断地压抑痛苦中爆发,让他们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二)学校因素
首先,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够合理。我国就业体制改革正不断深入,也同时暴露了一些高校专业设置的弊端。有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忽视了社会环境的变迁,未能与时俱进地做出一些调整与改变,仍在因循守旧。高校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种高尖端人才,给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社会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如果一直采用以前的课程设置,这会让大学生学无所用,不能在大学毕业后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导致了就业的失败,也会因此衍生出形形色色的心理问题,有的自哀自怜、怨天尤人,有的迷惑不解、焦躁难安。其次,部分高校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这样的学习安排导致了大学生知识丰富,但动手能力却较差,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让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挫,也导致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使得毕业生就业愈加艰难。再次,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指导不够充分,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就业求职的重要影响。缺乏正确的心理引导使得很多大学生不具备坚毅的品格,一旦失败,就难以承受心灵上的打击,进而悲观绝望、自我厌弃,不能正视失败,汲取经验,反而囚囿于重重的心理漩涡,整日焦虑不安,悲哀绝望。
(三)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主要指的是父母的期望、父母的职业定位以及相应的家庭氛围等方面。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给予厚望,或者是将自己曾经未能完成的梦想寄予在子女身上,从他们的视角限制了大学生就业的范围,却未曾考虑过社会实际。这样的状况导致了不少高校毕业生四处奔波求职,最终却一无所成,也因此错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开始产生自卑心理,又因为父母的期望而变得愈加焦躁慌乱,再也找不到一份理想的职业。另外,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氛围的熏陶,更让学生的人格和修养受到极大的影响。良好家庭环境会让一个人受益终生,但糟糕的家庭氛围,也会让大学生长久以来存在某种心理缺陷。相比于同龄人,他们心灵会更为脆弱,抗压能力差,也更容易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无法顺利就业。(四)社会因素首先,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压力越来越大。由于高校不断扩招促使社会需求出现饱和现象,因此导致了就业岗位有限、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社会形势。这样总有部分毕业生游走在就业的边缘,不能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就业问题,心理和身体受到双重打击,焦虑重重,心绪难安。其次,毕业生的就业也受到国情的影响。我国人口众多、疆域辽阔,但存在部分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不少毕业生都希望毕业后能够去发达地区工作,而不愿到欠发达地区发展,这就导致了地区之间的供需差异增大,加剧了学生就业状况的恶化,也加重了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让学生的心理状态失衡,产生焦虑、急躁、偏执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再次,就业制度改革本身尚处在继续深化之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机制尚不健全[1]。相应的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机制仍有待完善,且现今就业市场不够规范,其中规定的口径不一。这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困难的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在就业中担忧惶恐、难以平静。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自身方面
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应主动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2]。当代大学生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努力学习科学理论知识,拓宽眼界,增长见闻,加强科研探索能力培养,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要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应努力汲取专业知识,增加自身知识储备,也要多参加集体活动,与朋友探讨研究,积累社会经验。这样可以令大学生在毕业后拥有较为全面的职业能力,在就业市场中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同时,大学生也要把握机会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要敢于竞争,不怕失败,遇到挫折不幸要学会自己调解心态,不要自卑自怨,懂得从失败中分析原因,总结经验,进而找到理想的工作。
(二)学校方面
首先,高校需适当调整学科设置。学校中与市场产业不相适宜的学科专业,学校要进行改变,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安排与之相适宜的专业学科。市场需要人才,而且需要的是与岗位相对应的人才。因此,高校应当改变不合理的专业课程,增加就业指导相关的课程,做到与其他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从而构建一个由学科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统一全新的课程体系。坚持横向结合,实现功能互补,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分制管理,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合格人才,避免就业与专业不对口。其次,高校应适量增加课程中的实践内容,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习充分意识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相应地体会了社会就业与社会职业的实际情况。从而,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有方向、有目的地学习知识。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学校有必要建立一些心理咨询机构。要根据学生实际的思想动态,在教学和管理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因人因事地分析,做好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工作。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利益为最终教育目标,帮助高校大学生切实解决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不断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让大学生在受挫时能够起到修复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成长,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
(三)家庭方面
作为大学生的家长,应了解并学会尊重子女的想法。大学生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思维,会对他所面临的事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评判法则。家长可以委婉地向子女提出建议、指出问题,但切不可生硬地干预其中。父母应尽量为子女营造一个宽容、积极的家庭氛围,让大学生可以以一种昂扬向上、不畏艰难的心态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就业门槛。
(四)社会方面
政府对于大学生就业要加强扶持和关注,企业也应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面对愈发加剧的竞争压力,政府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大学生就业困境进行深入了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出台有效的就业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考虑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政府引导以及企业的帮助下,促进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面对形势严峻的就业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克服心理障碍,走出不良情绪的阴影,不断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方面需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并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对整个社会而言,才能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爱民.新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自我调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6-40.
[2]余磊.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72-74.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建议分析论文【第四篇】
一、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1.角色定位导致的心理障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准确的角色定位、自我的合理评估和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顺利完成就业的前提条件。如果自身角色定位出现问题,就会产生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就业。在客观方面,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一般都是非重点院校,其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社会影响力都与重点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居于劣势。有的招聘单位甚至会直接打出985、211、男生等条件,使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望而生畏,止步于招聘门槛之外。此外,近年来全国各地对教师招聘实行统一的入编考试,也在客观上增加了起步较低的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在主观方面,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往往会出现自负与自卑的矛盾,影响自身的角色定位。作为象牙塔里的天之娇女,她们一方面觉得自己拥有一定的竞争资本,应该是社会的宠儿;另一方面又会在就业过程中不断试挫,受到来自毕业院校、专业背景、实践能力、性别差异等各方面的压力,从而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无奈境地,造成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产生自负与自卑的矛盾,形成就业心理障碍。
2.传统观念导致的思维定势中国封建社会对男女两性有着明确的社会分工和道德要求,虽然当今社会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几千年来形成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等思想的影响依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这种传统观念对女大学生自身同样有影响。在就业态度上,女大学生容易表现出很强的依赖心理,希望依靠父母、师长、亲友谋取职位,缺乏主动出击、积极突围的勇气,表现出消极等待的一面。近年来,每逢就业季都有媒体报道,有些女生不忙应聘忙相亲,把个人的幸福与前途寄托在感情的归宿上,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希望找到一张长期饭票解决所有的问题。这种做法不仅使婚姻带有功利性,也将个人前途视为儿戏。在就业选择上,女大学生一方面希望获得社会认可,得到平等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又会从性别特点出发,对工作条件有诸多挑剔,希望凭借女性角色获得社会的谅解和照顾。调查显示,大多数女生不愿意选择基层就业,不愿意从事繁重劳动,不愿意承担较大工作压力,这使得女大学生本就有限的择业面进一步收窄,加剧了就业矛盾。在对待创业上,很多女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创业打拼是男性的事情,这种激烈的竞争和较高的风险不适合由女性去承担。从性别特征来说,男性喜欢冒险和刺激,女性则更多地追求安稳与平静,这也使得女大学生在面对创业的时候更多地表现出胆怯和懦弱,尤其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创业不仅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还受到师范专业的制约,更是举步维艰。事实上,近年来政府大力倡导大学生创业,并给予了配套的政策支持,将其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淡薄无疑使其白白错失了很多良机。
3.强求公平导致的情绪焦虑应该承认,在如今的就业市场上,“重男轻女”的情况是确实存在的。同等条件下,男生拥有比女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更多的择业机会,这使得很多女生本能地对就业市场的竞争产生恐惧,还未真正上战场,士气上就先短了三分。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要面临来自毕业院校和性别差异的双重压力,其境遇可想而知。事实上,男性和女性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就业中必然会有所体现。如果忽视差异的客观性,一味地从男女平等的角度强求社会公平,显然是不符合社会实际,也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其结果只能造成自身更大的困扰。部分女大学生在错误思想的指引下,把就业中遭遇的挫折简单归因于性别歧视,使自己陷入焦虑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女大学生在就业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历史原因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封建历史,传统文化中积淀的男尊女卑思想渗透在方方面面,根深蒂固,影响深远。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宪法形式明确提出男女平等,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然而,想从根本上消除传统思想对女性的束缚,使女性彻底摆脱依附的地位和顺从的潜意识,尚需要时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尽管新社会赋予了女性平等就业的权利,但是女性在家庭中相夫教子的功能并没有改变,这使得女性在现代社会中承担着事业与家庭的双重责任。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在潜意识中认可“女性应以家庭为重”的传统观念,在事业和家庭相冲突的时候大多数女生会考虑家庭优先,甚至有些女性在生育以后会选择放弃事业,回归家庭,这也是用人单位不愿意聘用女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对女性职业观的束缚。
2.个人原因排除观念带来的差异,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的生理特点也使其在选择职业时面临比男生更多的阻碍。首先,女性在体格和力量上弱于男性,有些工作做起来效率低下或根本无法进行。比如考虑到女性自身安全问题,流动性强、危险性高、工作强度大的职业女性不宜从事;其次,女性特有的生育功能会给就业带来负面影响。由于不得不经历的婚假和产假,以及生育后抚养子女的重任,使很多单位认为聘用女性员工支出的额外成本太高,导致其或明或暗地将女大学生拒之门外。因此,男女生在就业起点上就是不平等的,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容易遭遇挫折,形成心理问题。
3.社会原因从就业环境上看,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毕业分配政策的改变将大学生就业全面推向市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了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和结构,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原本就处于劣势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对师范生而言,目前城市教师需要基本饱和,基层教师缺乏,但是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又不愿意去基层就业,这使得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加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负担。从人才培养来看,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环节比较薄弱。有的高校近年来陆续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起步较晚,课程不够合理,课时不够充足,师资不够专业,效果不够理想。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相比,情绪更加敏感,心理更加脆弱,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关爱,否则一旦受挫,就容易形成心理问题。
三、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试
对于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内外两种渠道加以解决,外部渠道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就业环境、完善就业指导等;内部渠道可以通过培养认知能力、提升个人情商、强化综合素质等途径来实现。这里,我们着重谈一谈如何通过心理调试解决心理问题。
1.开拓视野,调整期望女大学生应该懂得放开眼光看世界,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积极培养自己的宏观视野。充分认识到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早做准备,为自己设计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社会是瞬息万变的,经济的走向、政策的变动都会对就业市场产生极大的影响,要根据具体情况审时度势,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调整就业目标和就业期望值。在对职业的选择上,不要紧盯着眼前的利益不放,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今天的冷门职业有可能变成明天的热门职业,今天的热门职业也可能在明天坐冷板凳。比如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各地的百货公司和供销社是当之无愧的香饽饽,多少人挤破了头往里进,如今却早已在时代洪流中走向没落,难觅踪影。
2.扬长避短,合理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都是矛盾的,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确实存在劣势,同样也会存在优势。比如,女性虽然在体力上存在不足,不适合从事高强度的工作,但是女性具有男性欠缺的心思细腻,适合从事高精度的工作。女大学生要充分发掘自己的性别优势,积极培养想象力的丰富性、注意力的持久性、记忆力的精确性、表达力的清晰性、观察力的敏锐性。在校期间就应该注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析把握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查缺补漏,扬长避短,合理定位,为迎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3.打破传统,超越自我尽管社会中确实存在对于女性的偏见,但是女大学生自己不应该陷入传统认知的泥淖,要有打破传统的勇气和实力。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就业而言,综合素质就是核心竞争力,也是用人单位聘用员工的重要考核标准。因此,女大学生应在大学期间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学习各科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赛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点一滴地磨砺自己,为未来储备资本。要从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科技实践等方面入手,使自己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卓越的动手能力,优秀的组织才能,以全才的面貌面对激烈的竞争。
4.尊重差异,力求公平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正视自己;作为一名女大学生,应该承认自己与男大学生的差异;作为一名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应该明确意识到自己在社会竞争中所处的地位。无视事实情况,一味苛求公平,苛责社会,抱怨环境是弱者的行径。女大学生应该尊重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力求公平,以自己的实力赢得公正的对待。男女之间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尊卑之别,只有把认知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的平衡,从根本上解决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除女大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外,学校和社会也应该积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克服歧视与偏见,为女大学生创设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帮助她们顺利完成从学习生涯向职业生涯的转变。充分关注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快乐成长,对彰显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教师节感谢老师话语【5篇】
下一篇:小学二年级教学计划【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