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学范文“说课稿(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说课范文【第一篇】

一、教材分析《欧姆定律》一课,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高中必修本(下册)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再次增加感性认识;体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即通过实验来探索物理规律);学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两种常用方法——列表对比法和图象法;再次领会定义物理量的一种常用方法——比值法.这就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这节课不全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物理变量的,从而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物理定律的历史足迹体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

本节课在全章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重要的,它一方面起到复习初中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为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奠定基础.本节课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也将在后续课程中多次应用.因此也可以说,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记住欧姆定律的内容及适用范围;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定义方法;学会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掌握欧姆定律并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重点是成功进行演示实验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

本节课的难点是电阻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尽管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在高一物理和高二电场一章中已经接触过,但学生由于缺乏较多的感性认识,对此还是比较生疏.从数学上的恒定比值到理解其物理意义并进而认识其代表一个新的物理量,还是存在着不小的思维台阶和思维难度.对于电阻的定义式和欧姆定律表达式,从数学角度看只不过略有变形,但它们却具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意义.有些学生常将两种表达式相混,对公式中哪个是常量哪个是变量分辨不清,要注意提醒和纠正.

二、关于教法和学法根据本节课有演示实验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以演示实验为主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材难点处适当放慢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拨,必要时可进行大面积课堂提问,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这样既有利于化解难点,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领会怎样提出研究课题,怎样进行实验设计,怎样合理选用实验器材,怎样进行实际操作,怎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及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和总结出物理规律.同时要让学生知道,物理规律必须经过实验的检验,不能任意外推,从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对教学过程的构想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一些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构想:1.在引入新课提出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什么(不一定让学生回答)?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方法论教育,也为过渡到演示实验起承上启下作用.2.对演示实验所需器材及电路的设计可先启发学生思考回答.这样使他们既巩固了实验知识,也调动他们尽早投入积极参与.3.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可请两位同学上台协助,同时让其余同学注意观察,也可调动全体学生都来参与,积极进行观察和思考.4.在用列表对比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了更直观地显示物理规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目的是更加突出方法教育,使学生对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到此应该达到本节课的第一次高潮,通过提问和画图象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转向高涨.5.在得出电阻概念时,要引导学生从分析实验数据入手来理解电压与电流比值的物理意义.此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而应给予充分的时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给予适当的思维点拨.此处节奏应放慢,可提请学生回答或展开讨论,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课堂气氛掀起第二次高潮,也使学生对电阻的概念是如何建立的有深刻的印象.6.在得出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欧姆定律,这实际上是认识上的又一次升华.要注意阐述实验结论的普遍性,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先行总结,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重申时语气要加重,不能轻描淡写.要随即强调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必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任意外推.7.为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可自编若干概念题、辨析题进行反馈练习,达到巩固之目的.然后结合课本练习题,熟悉欧姆定律的应用,但占时不宜过长,以免冲淡前面主题.

四、授课过程中几点注意事项1.注意在实验演示前对仪表的量程、分度和读数规则进行介绍.

2.注意正确规范地进行演示操作,数据不能虚假拼凑.

3.注意演示实验的可视度.可预先制作电路板,演示时注意位置要加高.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投影仪将电表表盘投影在墙上,使全体学生都能清晰地看见.

4.定义电阻及总结欧姆定律时,要注意层次清楚,避免节奏混乱.可把电阻的概念及定义在归纳实验结论时提出,而欧姆定律在归纳完实验结论后总结.这样学生就不易将二者混淆.

说课稿模板【第二篇】

作为一名来双语学习的老师,确切地说,我们都应该以学生的身份来融入这个集体。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当我第一次走进课堂时,是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以至于在每一节课上我都仿佛徜徉于知识的海洋中,和学生热烈地谈论,自由地畅谈。我很快乐,我享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真正的自豪感!

在这段时间里,我就如一块久旱的大地忽逢甘霖,不断地汲取,不断地成长。虽然探索的过程很漫长,但当我捧着真正由自己制作定稿且得到双语领导老师肯定的导学稿时,心中的喜悦无以言表。而在验收课上,我们八班的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也成功地展示了我们的学校风采,并且在课堂中运用特有的方式让高效课堂出奇、出彩,我为我的学生感到骄傲!

现在,我来谈谈关于新课标形式下高效课改历史学科的一些想法:

一、模式

自研―对学―五人互助组―十人共同体―展示―总结笔记―当堂反馈―教学反思。将每一课的重点融于导学稿中,在自研环节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和重点知识。

这种模式的科学性在于由传统的老师完全“教”变为学生的主动“学”。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之间互帮互助。高效率课堂远比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更轻松,更让学生乐于学习、享受学习。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自研时不彻底;互动环节中,批改不仔细,讨论不够热烈;展示时脱离课本重点,过于花哨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想“导学稿的制作是关键、教师的引导是基础、组长的监督是保障”。首先,教师在制作导学稿时不应过易也不应偏难,应让学生学会思考,总结归纳知识点;其次,在自研过程中,我不断地强调学生要“以本为本”,课本才是学习最根本,最直接的基础;再次,互动环节中,教师要采取以优带拐,以好帮差,严于律己,执法严明。

二、导学稿

由于双语学校的历史教材有别于明珠学校,所以在铜都的这段日子里,我主要是学习他们的制作流程,使完美度提高。

而在学习新课之后,学生常常问我,老师,我记不住,怎么办?如果说单纯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似乎又与高效课堂的主旨背道相驰了。带着打破教材的常规顺序这个想法,我利用必修一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制成表格,将三段时间分为四段,用于教学中。

学生显然更倾向于用这种方式学习,并在展示过程中,还对外交事件进行了扩展。所以在制作导学稿的过程中,我除了做到“提炼精华做自研,展示深入再提高”之外,还要求自己要有宏观的史学观,将教材中涉及的相近知识点复习巩固再延伸。

三、展示

高效课改将学生分为四大组,每一组一个板块。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是我发现,有时展示时内容脱离课本,或是过于花哨。这时小组长可以在互动时及时把关,布置任务;在展示时能够承上启下,带动气氛。但是怎样既能让学生享受到高效课堂又能紧抓教学任务呢?

我们制作稿流程一般都是:自研(25min)+对学(5min)+五人互助组(5min)+十人共同体(10min)=45min,接下来就是展示环节。但很多时候就是在表演中笑场过多,超时而失去了对教材任务的完成。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仍用高一年级第26课来做实验,当学生表演第三板块时,表演的是《历史性的握手》。学生对这篇课文都不陌生,他们以自己独特的姿态、语言加上道具,全都笑翻了。是的,表演很成功,但是接下来同学们都在模仿,没有人专注于第四组的展示。我的那节课是失败的。于是,在接下来的班上我调整程序,先表演再总结。这下就自然多了,学生很快进入状态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笔记总结

作为文科学科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亮点。将当堂课的重点知识在展示后整理,归纳总结,可以便于记忆。中国文字的魅力在于“多也美,少亦精。”我提倡应让学生多思考,用简单的学习方法掌握知识点。

五、当堂反馈

三个板块:基础题+提高题+发展题。

我不主张传统教学中的题海战术。所以针对练习,我一贯跟学生讲:基础题牢不可破,提高题死守阵地,发展题争取拿下。所以选题是关键。

同时,当堂反馈,我想应该学习洋思模式,当天学习,马上练习,加深印象,加强巩固。洋思中学每节课三次铃声:第一次,预备铃,学生课前准备;第二次,当堂反馈铃声;第三次,下课铃,上下课老师交接制。当堂反馈练习是检验学生这节课是否学会的最好试金石。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教育界都在呼吁要给学生减负。减负的原因最根本就是课堂效率不高。而高效课堂正是一次破冰之旅,怎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效率呢?那就是以人为本。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将高效课堂的“灵动”与传统教学的“沉稳踏实”有机结合,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说课稿模板【第三篇】

关键词理解课堂 分材自学稿 小组合作学习 满分试卷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日益便捷的交流方式,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是变得更为顺畅,而是出现了更多的误解,并由此导致了更多的突发性事件[1]。人们对于“理解不仅是认识手段,而且是人的存在方式”[2]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体验。笔者从2008年开始实践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所倡导的“理解课堂”这一教学模式[3]以来,在反思中前行,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的按部就班,再到现在的形成个人特色,充分体验到了理解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一、充分用好“分材自学稿”这一导航仪

(一)分材自学稿二次编制

“分材自学稿”是教师立足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的适合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方案,它在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听课及课后巩固反思环节都发挥着导航仪和拐杖的作用,所以,编制出一份高质量的自学稿至关重要。在自学稿的编制中,一般要经过:各备课组进行教材分析及课标解读――主备课教师编制――名师审核――修改和完善等环节,经过六年的实践和不断完善,我们物理组的自学稿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这样一份通用的自学稿不一定适合不同层次的班级,也不一定适合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所以每次上课前,都要对自学稿进行二次编制,再做到“五备”。

1.备学生

即根据不同班级的学情确定课堂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重、难点。

2.备教法

一是要备教师的教,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二是要备学生的学,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如何为学生设计一个学习的过程,研究的过程,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为他们的自学、终生学打下基础。比如,在进行“功率”教学设计时,因其抽象性而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本节课中通过“学生运送水果”的有奖竞赛,引入功率概念。这样一个创意设计,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他们争先恐后地参与到比赛当中。为这节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材上关于“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处理,也显得沉闷而枯燥。这节课中通过设置“苹果落地”这样一个问题情景使问题变得生动起来,易于调动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同时又渗透“极限法”这样一个科学方法。

3.备课堂结构

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活动如何展开,学习环节怎样落实,怎样衔接,怎样充分发挥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怎样使学习过程合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均得以充分发挥。

4.备板书

通盘考虑板书应该写什么,怎样写,写在什么位置,写在什么时机,以增强计划性,避免随意性。

5.备作业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设计作业,体现分层设计。

(二)充分发挥自学稿“导学”作用

预习、听课、复习是学习的三个基本环节,如何确定学生是否认真地做好了这三个环节呢?自学稿可以帮助我们出谋划策。教师在上课前一天把本节的分材自学稿发给学生,并要求学习小组内各成员独立预习完成《旧知链接》与《自学检测》两部分及《新知探究》的部分内容。对预习中一些不懂的、模糊的知识点用红色笔标记出来,等老师上课时一起解决。每次上课前首先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预习要求,保证了学生的有效预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学稿发挥了学习提纲和探究指南的作用,它引领着师生共同去探究知识的奥妙。课后,学生须完成新知探究、巩固训练及达标反馈的相应内容,保证了学生复习环节,讲完习题后,要求学生完成自学稿的网络构建板块,并要求自学稿不留空白、错题用红笔写明错因并做出正确解析、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查验收,教师检查、抽查和面批工作,保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及时对知识进行反思、巩固。学生在自学稿的引导之下,较好地实现了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改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而合作学习是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使合作学习具有实效,这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只有把学习小组建设好了,合作与交流才会真正地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才能达到。

(一)科学组建小组

组建学习小组时要考虑到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等原则,这样既保证了组与组之间实力的均衡,又保证了组内各学科都有“小老师”。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要选出一位学习成绩优秀、性格外向、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强、自身标准要高的同学担任小组长。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结合学生的心理特c,组内的每位学生都担任一科的学,以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为该科的学。这样无形中可以有效增强每一个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也会使每一个学生有一定的压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把握合作时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小组合作是针对某一疑难群策群力、共同攻克难关的策略,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就不值得合作。合作学习要应时而用,应需而用,并适时调控预设,引导合作发展。当学生遇到思维障碍的时候;当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当进行知识总结或探索知识规律时,等等,总之,当遇到具有合作价值的内容时,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各自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最后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比如,加速度概念是高一物理的重难点,认识了加速度这一概念后,让学生对照教材中的火车、飞机、汽车的三个运动物体或者自己列举实例,回答以下问题。

1.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对吗?举例说明。

2.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对吗?举例说明。

3.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对吗?

4.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对吗?

5.有没有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很小的情况?

6.有没有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的情况?

因为三个运动物体都是大家所熟悉的东西,从同学们熟悉的运动出发,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同学们便很好地理解了加速度这样一个抽象的物理模型。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干什么?是旁观,是监工,或是局外人?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教师首先应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的要求;在小组深入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为使小组学习富有成效,教师必须置身于学习小组中,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

三、其他举措

(一)自学互帮板的应用

1.展示

通过自学互帮板展示的方法,即可以发现学生思考问题时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方便老师有针对性地加以强化和引导,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加认真,自己给自己加压,而且,对于每一个进行过自学互帮板板演示的学生,其对自己所演示部分的学习内容一般掌握得都很牢固,也很深入。

2.质疑

习题课前,可让各小组把不会的题写在自学互帮板上,老师一上课就可以了解学生的共性问题所在,提高课堂效率。

(二)满分试卷

每次考试后,引导学生构建满分试卷,具体要求如下。

1.在试卷上每道错题旁边注明错因及正确解析。

2.对本次考试做好自我评价,内容包括:本次考试成绩;是否满意;前阶段学习情况总结;下次考试目标;下阶段措施。

3.教师针对学生的满分试卷进行当面指导,引导学生找到自己成绩不理想的根源;激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错题本

错题本不是错题摘抄本,不能简单地把自己做错的题再在错题本上抄一遍,再写上正确的答案就了事。高中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他们没有时间把每个错题都摘抄下来并真正弄明白,有些错题像看错题、算错数导致错误的直接在试题上改过来就行了,没必要往错题本上抄。错题本到底记什么?我的要求是。

1.教师补充的知识、推论

要求学生理解,写出推导过程。

2.典型例题

要求学生除了进行规范的解答,还要注重做题思路和方法的总结。

3.典型错题

要求学生查找错题产生的根源,要将其落脚在:概念不清、计算错误、不会查找题目关键字、注意力不集中、不会使用公式、无解题思路,不让学生找“马虎粗心”之类的借口,从理论上来说,错题之所以会错,必然对应着孩子某一项知识或能力或情绪的缺失,这不是借口可以掩盖的。

(四)问题跟踪

问题跟踪能够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和解决遗留问题,确保学生真正投入学习,抓住问题不放,真正解决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反映情况、自学稿检查情况及考试试卷的分析情况找出不同学生的学习问题,建立学生学习进步档案,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连续性指导,直至问题彻底解决。

2.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课堂讲解并利用每周四下午的问题跟踪时间进行跟踪。教师抽查批改问题跟踪卷答题情况,对有问题的学生再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通过课堂提问、面批作业、个别辅导方式进行学习习惯的与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理解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参加理解教育实验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过去让优秀学生浪费时间去等待的做法,而是让优生先行,使其更优秀。采用了“反思创读,多重循环”的教学策略,重点在于讲清楚基础问题,注重题目的变形、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让学生自己编解问题,构建知识网络。关键时刻给优生加以点拨,让他能更加主动地研究问题;给中等生、后进生补一把火。让他达到教学要求。改变了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枯燥乏味的课堂,使课堂变成了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成功的舞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效率。

(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提升

在实施理解课堂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中,笔者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了升华,教学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2009年获郑州市课堂教学达标优质课一等奖;2011年被评为“郑州市优秀教师”;2013年用理解课堂教学模式上的公开课《反冲运动 火箭》在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014年用理解课堂教学模式上的公开课《功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教育学重点课题教学课例评选一等奖;2014年被评为郑州市骨干教师。

⒓永斫饨逃实验以来,我感到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感情更近了,尤其是平行班的学生有了表现的机会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效果更好了。展望未来,深感任重而道远,改革永无止境。“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笔者将继续用理解课堂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力争使理解课堂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参考文献

[1]Ellen Osmundson,何珊云,王小平。 理解课堂中的形成性评价[J]. 全球教育展望, 2012(4): 3-6.

说课稿模板【第四篇】

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形象一点说,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指南针。好的导学案能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因而,它能保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并逐步升华为一种学习能力和品质。导学案与传统的教案和讲稿不同。传统的教案或讲稿往往只考虑教师怎么讲,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导学案则与之相反,它强调的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方案;导学案不仅强调学生的学,也不忽略教师的导,学生的学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最终实现学到什么程度的目标。所以,导学案是师生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其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静海县实验中学成立于2002年,确定了自主教育的办学理念,为了更好地实施学校的理念,教师们先后去了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学校学访。去东庐中学学访,第一次见到了讲学稿,感觉这对以往的教师备课是一个重大的变革。我们首先分析、探究了讲学稿背后的教育理念,认识到东庐中学在以学为本的道路上走得快也走得实在,为学生想得更多,体现教为学服务的程度更高。所以,我们学习借鉴了这一经验,因为,他们的办学思想与我校非常一致。但是,对讲学稿的名称我们却作了一番思考,感觉讲学稿在名称上突出的是教师的讲,教师的“先导”毕竟要落实到学生身上,要突出学生的学,因此,我们将讲学稿更名为导学稿,意欲突出“导”与“学”两个方面的功能,后来把导学稿改为“导学案”。由“稿”变“案”,是想让它既体现出不仅与导学稿有关,也是由教案发展而来。另外,导学案更加强调要体现我校的教学理念,在内容上也比导学稿更丰富了,譬如专门设置了“学法提示”与“教学反思”等。

经过几年对导学案的反复修改和使用,我们对导学案有了如下的深层认识。

第一,导学案表面上是一张纸,但是它承载了一个体系,包括教育思想、改革目标、教学原则、设计原则、课堂模式、学习过程的几重建构以及效果评价(达标程度的检测)等。

第二,导学案设计的理论依据。我们研制导学案的理论依据,一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心理学,导学案是一个由不同要素“结构”而成的整体;二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操作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导学案就是学生学习的“操作物”;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外因关系原理,内外因有机统一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导学案是把内外因结合起来的“媒介”。

从新课改的角度看,导学案的设计体现了三个理念:一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二是探究是学生学习取得效果的有力途径,导学案是帮助学生探究的路线图。三是教师是引导者,导学案把教师的指导作用很好地展示给学生。

第三,导学案的价值目标。它是课程建设的表现形式。首先是对国家课程的有机建设,凸显方便学生学、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所以,一方面深度挖掘教材,另一方面解构与重建教学内容体系。这也正是“实验”内涵挖掘的所在。

第四,导学案反映了我校的教育思想,即学生第一和教师第一的思想。包括: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课程观等。教师观,教师是播火者;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决定者,没有教师的会教就没有学生的会学。学生观,学生是待点燃的火把,不是容器;学生需要教师教育和引导。教育观,教育是润泽生命的活动,只能阳光,不能灰暗;只能高尚,不能阴暗;教育的目标只有前进,不能重来。价值观,一个人的存在就是让他人感觉到幸福,能激发他人的抱负而不成为别人的包袱,必须让自己变得比较优秀。过程观,有过程就有生成,没有生成的过程是浪费生命。课程观,课程是人类智慧集大成者,要以敬畏的心态揣摩它的价值,吸吮它的营养。所以要好好读书,好好建构知识。

第五,导学案的设计要领。一是内容的呈现方式是问题。问题的功能在于驱动学生思考、探究,从而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自然转变。二是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要反映内容的价值要求。这个逻辑联系就是桥梁,把前后知识有机衔接起来,有利于学生建构。三是教学目标与环节安排的功能相呼应。哪一个环节是要实现哪一个目标的,必须清楚具体。所以,整篇导学案的设计不是以模式的四个步骤为模板的,而是以如何实现教学目标为依据的。

第六,教材是课程价值的载体,新课改的理念都融汇在了教材的内容与编排体例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用好教材,推行师生共用的导学案是必要的,因为用导学案可以把课程的价值落到实处。着眼于学生的用,着力于学生的会,“导学助学”是导学案的本质所在。一份比较成熟的导学案要经过初备、审核、再备、签字印刷四道工序,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份课时单位的教材解读,它减轻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使用负担,化解了学习内容的难度,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学习策略和技术的支持,加速了学生学会的进程,更有利于中等生及其以下水平学生的学习任务落实。

说课稿模板【第五篇】

论文摘要:说课活动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有到了提高教师理论素质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撰写说理讲稿包括五十四个步骤,内容包括简析教材内容,阐述教法,指导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分析。说课活动是教师提高自生素质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术研究中群体功能的发挥。

说课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或者在讲课之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及依据面对面地对同行或其他听众很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它有利于加强教研活动中教师的交流和探讨,有利于普遍提高教师素质,有利于加大教研活动的力度,有利于学术研究中群体功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说课活动的形成

说课活动是建立在备课的基础上的,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是对备课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是将备课中的隐性因素显性化,感性知识理性化,是一改教研活动中的中心发言人的呆板模式,从而升华为集体操作的优秀模式,是教研组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说一个课题时,不仅要说出“教什么”与“怎么教”,更重要的是还必须说出“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与“为什么要这样做”。“解剖麻雀”,把说课活动具体研究、从而认识教学过程的基本思路,认识教学规律,更好地运用教法,熟知学法,控制课堂机构,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法、教研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师资条件。从它的发展来看,大致已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由说课初期的“备课一上课一评课”以单人为中心的呆板僵化的模式发展到现阶段的“备课一说课一优案一讲课一评课”集群体智慧为一体的格局。

二、写说课稿的理论依据

要说好课,必须写好说课稿,认真写好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写好说课稿有哪些理论依据呢?

1、《教学大纲》中指导思想、教学原则、教学要求等,这是指导我们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结构以及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抵

2.《教参》中的编排说明、具体要求等,这是指导我们把握教材前后联系和确定具体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理认依据;

3,《教育学》、《心理学》中许多教学原则、原理、要求和方法等,这是我们确定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

4、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切合实际的考虑。

三、写说课稿的步骤

写说课讲稿是说课的必要的的准备工作。说课教师争取做到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深人、教法与学法的选择恰当,过程与板书的设计合理,讲解与练习的联系紧密等等。通过写说课稿,使教师认识备课规律,掌握备课方法。养成良好的备课习惯,形成清晰的备课思路,达到普遍提高教师素质的目的。

(一)说教材内容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能否准确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领地驾驭教材,合孚实际地处理教材,科学合理地组织教材,是说好课的前提。同时,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要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内容部份要求说明讲稿内容的科目、册数,所在单元或章节;

2、教学内容是什么?包含哪些知识点;

3、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的前后的联系;

4、教学大纲对这部份的要求是什么;

5、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般从知识目标、智能目标、德育目标几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确定,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它的确定要尊循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学习时困难所在,它是依据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而定

6,说明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二)说教学对象和阐述教法

1、说教材对象

分析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学习本节可能出现的困难及解决的对策分析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根据其特点所采取的教学对策。

2,阐述教法

教师在憨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样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搞好学习。这是教法问题。写说课稿时应简要说明:

a、教法的总体构造及依据;

b、具体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理由;

c、所采用的教具、学具;

(三)说指导学法

学法包括“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拟定时应突出地说明:

1、学法指导的重点及依据;

2、学法指导的具体安排及实施途径;

3、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要求做到:

1、说教学全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包括预习、教学、训练、复习的安排。

2、说教学环节的安排,包括如何引人新课、如何进行新课学习,如何巩固新课成效,以及如何过渡衔接。

3、说教学重点、难点的教法设计。

4、说板书的设计、包括板书的内容、在教学中的展开程序、板书与教学的关系。

5、说教学反馈、要对教学过程作出动态性预测、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调整对策。

在撰写时应重点讲清楚每个环节安排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论依据,还要做到前后呼应,使前三方面内容落实到实处。

(五)说教学效果

23 563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