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精选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第一篇】

一、首先明确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要对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如选题意义;研究主要内容;拟解决主要问题;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其中,文献综述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同时介绍文献查阅方式和手段。研究内容包括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难点、解决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研究工作进度计划。参考文献一般列出至少30篇。

二、抓好论文文献综述这个重中之重

一般来说,文献综述是导师关注点,同时也是你需要下大功夫的地方,做好文献综述,才能为论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文献综述主要由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课题研究方向、研究成果与不足等方面内容构成,全面整理与所写论文相关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在撰写文献综述内容时,必须认真研读文献,不能用简单的相关研究成果简单堆砌的方式进行,因为综述主要是在搜集和整体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中找到以往研究的大体思路,要分点呈现,将文献归类分析,初步了解与自己论文研究相关的前人成果,掌握学者做了哪些研究工作,哪些可作为自己论文研究借鉴,哪些是自己论文创新点与主攻方向。要避免简单堆砌,一定要注意文献综述应带有评论性质,带着你的眼光来评判,归纳和评论研究成果与不足,这样才掌握了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三、掌握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技巧

文献资料是撰写硕士论文的基础,文献越详实,那么论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就充分,对论文框架的建构、写作倾向有更好的把握。硕士论文的文献选择应以与论文相关的经典著作、核心期刊为主,注意文献的可靠性、权威性和代表性。从文献形成时间方面看,应以近3-5年的近期文献为主,然后再是时间较长的。

除了文献综述,还有同等重要的论文提纲,在拟提纲时,应注意一般为三级章节条目,如一般格式绪论-问题-原因-对策,然后每章内再进行论点细分,拟定提纲时应注意,一是论文字数与提纲大小相匹配,不然要么每个条点要么论述不充分,要么存在论述冗长的问题,为论文写作带来麻烦。二是要注意提纲简洁、准确和中心突出,能够一目了然清楚论点,真正解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的问题。

知识扩展: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第二篇】

关键词文献综述;批判性思维;毕业论文;英语专业本科生

0 引言

文献综述也称研究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内已有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论文。文献综述一般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以便预测发展、研究的趋势或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文献综述虽不是本科生论文必备的一个章节,但却是论文撰写的起点,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选题的切入点和突破点,避免重复劳动。但英语专业本科生在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在文献综述的部分普遍存在文献搜集不全、阅读不深、仅罗列信息、个人观点多或故意突出个人观点的重要性等问题,直接结果就是论文的选题重复性特别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态度、研究能力不足之外,也曝露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缺失,因为文献综述的“综”性需要学生归纳、总结、提炼,而“述”作为评论则需要学生具备批判的能力、辨析的能力,能够发现问题最终达到提出解决方案。

1 文献综述撰写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探究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文献综述部分存在问题的根源,大概有如下几个原因。

不会搜集文献,不懂何为“综述”

不可否认的是,有些本科生不懂得何为文献综述,这也是我们看到很多本科生的论文中引言或介绍部分仅仅是作家、作品的介绍或某些理论的介绍。也有些学生根本不会搜集文献或由于资料搜集范围或方法不当,未能将有代表性的资料完全纳入研究的范围,或仅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断章取义。

故意突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

因论文指导工作过程中已强调要避免选题重复,选好研究度,尽量做有意义的研究。很多本科生由于学术积累不够或思考不深入,便故意在综述中漏掉或弱化某些研究成果,或者放大已有研究的不足,以便突出自己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选题不当,重复研究。

简单罗列,“综”而不“述”

有些本科生可以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撰写综述,但仅仅是将前人的观点罗列出来而不能进行系统分类、归纳和提炼,内容杂乱,缺乏内在的逻辑,与选题连接牵强附会。

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

因为跨专业考研、实习机会、跨行就业等原因,不乏一部分学生对学位论文重视程度不够,此种原因在本文中不予探讨。

综上,除了“不懂”和“不愿”的原因,述评能力差是造成学生无法完成文献综述任务进而优化选题的主要原因,而前文提到,述评能力是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反映,那么如何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2 专业学习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

批判性思维在能力上体现为可以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和自我校正。能够理解和表达极为多样的经验、情景、数据、事件、判断、习俗、信念、规则、程序或规范的含义或意义,包括归类、理解意义和澄清含义。能够识别意图和陈述之间实际的推论关系、问题、概念、描述或其他意在表达信念、判断、经验、理由、信息或意见的表征形式,包括审查理念、发现论证和分析论证。能够评价陈述的可信性或其他关于个人的感知、经验、境遇、判断、信念或意见的描述;评价陈述、描述、问题或其他表征形式之间实际的或意欲的推论关系的逻辑力量,包括评价主张,评价论证。能够识别和维护得出合理结论所需要的因素;形成猜想和假说;考虑相关信息并根据数据、陈述、原则、证据、判断、信念、意见、概念、描述、问题或其他表征形式得出结果,包括质疑证据、推测选择和推出结论。能够陈述推论的结果;应用证据的、概念的、方法论的、规范的和语境的术语说明推论是正当的;以强有力的论证形式表达论证,包括陈述结果、证明程序的正当性和表达论证。能够监控一个人认知行为的自我意识、应用于这些行为中的因素,特别在分析和评估一个人自己的推论性判断中应用技能导出的结果,勇于质疑、确证、确认或改正一个人的推论或结果。子技能包括自我审查、自我校正。批判性思维的倾向是求真的、开放的、系统的、分析的。

关于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缺席”还是“在场”,前人已有多篇论述。思辨能力作为一项核心竞争力,是优秀人才的重要素质。而大学作为优秀人才培养的摇篮,理应将思辨能力作为其最具价值的教育目标之一。1998年,由多国高等教育领导者组成的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组织将思辨能力视作决策者的重要能力,认为大学教授思辨能力等核心技能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将来成为更高效的职场人士和负责任的公民。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尽管并未使用“思辨能力”或“批判性思维”等语词,但都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文科专业学生,英语专业生除了语言技能外,应该拥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来实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专业课程设置

通过在培养计划中强调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添加诸如辩证法、逻辑、辩论方法等方法课,演讲与辩论、思维与写作等实操课,语言学、文学、文化、哲学、社会学等拓展课,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方法,进行实际的操练,并能够展开比较,因为这一过程定会引发讨论和思考,提高逻辑、批判能力。

考查方式的改革

实施动态的监控与考核,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改变一张考卷占据大比例的考核现状,这样学生才能更注重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并且也更能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注意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现在学生的认知途径早已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各个学校也在积极参与并推动教学改革。在既有的课程设置中,教师可以尝试的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改变传统的输出和接受的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自主学习,强调启发和开放式结尾问题的设置,传统授课方式和seminar、workshop等方式的结合,课堂和在线学习的结合等,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和批判能力。

3 结语

文献综述过程中曝露的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只是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一种表现,除了提高批判能力,也需要专门训练等对策来解决。在说与写的语言输出过程中,学生不能分析、归纳、评论,提交自己观点的例子亦不鲜见,其原因也非几条能够概括,但是,如果教育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行动,即先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开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一定会有提高。但正如与写文献综述的一个原则相呼应的是,我们必须恪守欣赏与批判并行的原则,为达到批判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的目标,多赏读、涉猎经典,是先行一步的。

参考文献

[1]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01).

〔2〕李枭鹰。文献综述――学术创新的基石[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9.

[3]孟金兰,董艳芬,郑凌云,王建红,汪胜。本科生文献综述撰写能力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4]任文。再论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缺席”还是“在场”?兼论将思辨能力培养纳入外语专业教育过程――以英语演讲课为例[J].中国外语,2013(01).

[5]时俊卿。撰写文献综述应注意的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4,7.

[6]王琪。撰写文献综述的意义、步骤与常见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

文献综述【第三篇】

关键词财务职能 产权理论 研究综述

一、财务职能

财务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产生特定经济关系的总称。笔者认为,财务职能与财务本质、财务目标和财务环境密切联系,它是在财务本质的作用下,为了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在特定的财务环境中所行使的职则与功能。

二、财务职能理论的发展

(一)引入产权理论前。

在引入产权理论之前的财务职能观点主要围绕“职能”的含义展开研究,有的偏重于从功能上来界定财务职能,有的偏重于从职责的行使上来诠释财务职能。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吴水澎(1987)将财务的职能概括为决策、计划、控制、组织、指挥和协调功能。他认为财务管理的职能在于科学地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正确地处理与企业有关的财务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该观点将财务目标与财务职能相结合,对财务职能进行了很好地诠释。

而刘恩禄、汤谷良(1991)将财务管理职能具体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他们对于财务职能的理解与管理学中管理者的职能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论,但是决策职能并得到有效的阐述。

将财务职能与社会主义经济相结合,耿汉斌、谷行素(1991)提出了社会主义财务职能。他们认为社会主义财务的职能有六个:筹集资金、垫支资金、增殖价值、实现价值、分配价值、财务监督。他们对于财务职能的研究局限于资金的运动方式上,没有将视角扩展到整个企业。

郭复初(1997)认为财务职能主要表现为筹资职能、调解职能、分配职能和监督职能。此外,他还对财务职能与财务作用的概念加以区分,他认为财务的作用的表现形式更宏观。他的贡献不仅在提出了财务的几个职能,更重要的是将财务职能和财务作用概念进行了界定。

余绪缨(2001)将财务的基本职能与财务的三大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他认为财务的基本职能是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收益分配决策,以促进企业的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的顺利进行。他的观点将财务目标作为财务职能的起点,动态地从企业的投资、筹资和收益分配活动中来实现财务的职能。

陈毓圭(2002)对财务职能的概念进行了厘清,他认为对财务职能有两种不同的表达,这源于职能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偏重于功能的发挥,指一种工作所起的作用。他对财务职能的含义进行了全新的诠释,这样的划分使得财务职能所包含的层次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

(二)引入产权理论后。

企业是一组契约的联结,它本身不是产权主体,也不是财务主体,因此我们需要区分所有者和经营者并分别界定其职能,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观点是把企业本身作为财务主体,在此基础上论述财务职能。该观点下的学者认为原始产权的主体是出资者,法人财产权这一派生产权的主体是企业。基于企业法人财产权、法人债权、法人所有权之间的产权安排将将财务职能划分为资源配置和监督两大职能。因此,筹资、调节、调节、投资、分配等四大职能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与企业财务监督职能并列起来作为财务的两大基本职能。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企业产权的最终主体是所有者,企业和企业法人代表即经营者并不是企业产权的主体。他们以财务分层理论为基础,从财务管理主体(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角度来研究财务职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表所示:

三、财务职能的深入探讨――从三个角度看财务职能

财务职能离不开财务本质,在达到财务目标的同时又受到财务环境的影响,所以,本文将深入挖掘财务职能与财务本质、财务目标与财务环境的关系。

(一)财务本质与财务职能。

从财务职能的定义看,财务职能是财务本身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是财务本质的具体化。对于财务职能的不同认识,主要是由于对财务本质的认识不一致所造成的。笔者认为,研究财务职能问题应把握两个方面:首先,财务的本质和职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其次,应将财务职能同财务管理内容如筹资、投资、分配等活动区别开来,最后,将财务职能同财务管理环节如计划、控制等区别开来,各个概念的厘清,有助于对财务职能的进一步划分与概括。

(二)财务目标与财务职能。

财务目标是企业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企业理财活动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的方面,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收益活动。企业的财务职能就应该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总的来说,财务职能是实现财务目标的前提,只有合理组织财务工作,行使财务职能,财务目标才能够得以顺利实现。

(三)财务环境与财务职能。

财务环境既包括宏观的理财环境也包括微观的理财环境,财务环境从不同的维度来影响财务职能的行使。财务环境是财务职能发挥作用的土壤,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它总是伴随着如经济、科技、文化、法律、市场、经济体制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相应在其内涵与外延方面发生变化,影响各项财务职能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吴水澎。略论财务的本质及其他[J].中国经济问题,

[2]刘恩禄。汤谷良。高级财务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3]郭复初。财务通论[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

文献综述【第四篇】

关键词互联网+ 信息披露 XBRL技术

一、国外文献综述

(一)技术方面的研究

Glen ,Roger Debreceny(2001)认为财务报告信息很难明了直观的被使用者获取,传统形式的财务报告信息的交互性较低,而XBRL技术的出现能为实现公司与公司之间以及公司的内部之间的信息的检索提供支持,因此他认为XBRL技术的产生为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提供保障。

Bovee(2002)等指出,分类标准本质上存在一定的信息缺失,导致分类标准存在不足,因为分类标准与企业偏好的财务报告信息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Katz(2004)指出XBRL分类标准均必须遵守XBRL技术的相关准则。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必须法规准则。必须既考虑软件技术的兼容,也要满足人们浏览的需要。分类标准应当包含一般的揭露财务数据信息的标记。应尽可能保证XBRL计算链接库的合计关系要正确,减少扩展分类标准的使用标签定义与XBRL属性要正确描述链接库的结构要合适以及标记的位置要正确等等。

Garbellotto(2007)指出SRCD模块可以帮助管理者及使用者的更好的了解财务信息,因为该模能够块更深入细致地描述了XBRL GL与XBRL FR之间的关系。

,,(2009)等认为不同的会计准则制定的关于XBRL的分类标准不利于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会计信息的的可比性、会计财务信息的循环利用的实现。

Alexander Kogan,Rajendra (2010)通过对美国对于XBRL技术的使用及推广情况的深入研究,结果发现美国证券交易所无法准确的检测上市公司提交的财务报告信息的有效性,没有充分发挥出XBRL的优势。

(二)XBRL推广与应用方面的研究

Pinsker(2003)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专业人员对XBRL知识的掌握不足和相关使用XBRL技术的经验比较少,不能保证XBRL所提供的财务报表信息的有效性和精确性,而且,调查发现被调查者者认为XBRL的使用并不能提高财务信息的效率性。

Kennedy and Hodge(2004)调查结果发现,通过使用XBRL技术,使用者能够更好的获取信息,提高了使用者接收信息和整合接收信息的能力,使用者更有可能准确地获取和整合附注中的有效信息。

Chang C.,Jarvenpaa S.(2005)他们建议XBRL国际组织在制定相关准则和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各国的实际情况,做到尽可能的符合每个国家的国情,充分推广使用XBRL。

Dave Henderson(2012)他们建议在宣传和推广XBRL的优点与好处的时候,相关机构和组织应该为企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来消除他们对兼容性和系统复杂性的担忧。

Kristing,Brands(2013)通过研究发现在推广使用XBRL技术的时候许多相关的准则和政策存在很大的偏差,而且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一)技术方面的研究

沈颖玲(2004)分析了XBRL技术的特点,发现国际关于XBRL指定的一些准则不太适合于我国的情况,于是她探讨了如何借助于XBRL技术来推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类体系的建立,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XBRL准则,从而改善不同国家之间会计准则存在的不同,她还探讨了如何推动XBRL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

林琳、潘谈(2007)针对目前XBRL技术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XBRL和Web技术的柔性化的财务报告模式,简称“X―W模式”,来解决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这种解决办法也为XBRL的技术发展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路,充分发挥XBRL的优势。

朱建国、杨周南(2010)等认为我国在推广XBRL中要重点关注XBRL分标准的认证工作,完善XBRL体系,他们主要从理论知识方面研究了XBRL分类标准的认证工作,并研究出一种更加标准分类标准认证的体系。

林炎滨、潘谈(2012)为了提高应用软件输出的财务信息的质量,他们构建出了评价财务信息报告质量的标准体系,每一层次都设有对实例文档质量的具体要求,从而保证信息质量的准确性。

(二)XBRL推广与应用方面的研究

杨周南、赵秀云(2005)从现行信息系统的角度研究了XBRL在国际上的发展,然后论述了XBRL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并着重讨论了在现有基础上如何建立符合我国的XBRL分类法。

娄欣轩、刘宇、王学[(2007)根据供相关理论知识分析了XBRL的应用对有关利益者的影响,相关XBRL软件的出现可能降低他们原有的顾客对ERP软件的需求。

李文卿、朱建国(2010)认为应该构建和统一的分类标准,应该放开对XBRL应用软件的限制,大力推广和宣传对XBRL的使用,激发上市公司参与应用的积极性,而不仅仅由交易所单方面强制推行。

刘永春、罗莉(2012)认为目前我国XBRL的应用远远没有发挥出XBRL所具有的优势,还知识停滞在形成财务报表信息这一环节,他们认为应该将XBRL的发展和应用放到企业财务信息流的各个环节中去。

三、总结

综合国内外对XBRL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的研究情况来看,国外在技术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而且比较深刻、精确、细致,而我国的研究大都是一些描述性的阐述,比较狭窄笼统,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国内和国外基于对财务报告信息的研究大部分有着共同点,都主要集中于研究财务报告的可理解性、有效性、培训、信息的安全性、对审计活动的影响等等;随着互联网的到来,各个国家也逐渐意识到XBRL的优势以及其对企业的影响,也更加关注XBRL的研究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颖玲。会计全球化的技术视角――利用XBRL构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类体系[J].会计研究,2004.(4):35-36.

[2]潘淡,林琳。公司报告模式再造:基于XBRL与WEB服务的柔性报告模式[J].会计研究,2007.(5):80-87.

[3]王学[,刘宇,娄欣轩。XBRL的需求分析及推广策略[J].商业研究,2007.(11):84-87.

[4]杨周南,朱建国,刘锋,等。XBRL分类标准认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学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10.(11):10-15.

[5]Brands,Kristing,2013,Does the SEC XBRL Mandate Meet Investor Expectation?”,Strategic Finance,,PP56-57.

23 5234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