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教育问题分析样例精彩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学生的教育问题分析样例精彩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生的教育问题分析【第一篇】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骨干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做一位快乐成功、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是我不断努力的目标,而培养学生拥有健全人格、健康的身心、勤奋好学勇于探索以发挥其最大潜力,在掌握知识、方法的同时学会做人,则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认为做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爱学生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应当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特别是要善待班级中的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热情。对一些问题学生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用真情去感化他们,这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班的王志勇同学是一名最令老师、家长头痛的学生,他的一言一行总是那么令人讨厌,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表现都是“与众不同”,非常差劲。因此没有同学想跟他玩,跟他做朋友。他的行为确实令人感到恐惧、讨厌和无奈,上课时,时而侧坐在玩,时而趴在桌上,时而在座位上玩玩具,不听课,不愿做练习,测验考试乱。老师批评他,就做好几秒钟,老师视线一离开他,他就放松、捣蛋。我做班主任就给点面子,其他科的老师真的拿他没办法,影响了老师的教学。课余时间,经常楼梯趴扶手,用脏话和小动作公开挑衅同学,趁同学不注意推人一把,打人一拳,追着同学打。他个人卫生差,自理能力也不行,每天他的座位上周围都是纸屑,文具书本满天飞,一天下来手、脸、衣服都弄脏了。犯了错事,若不是老师亲眼目睹,从来不承认,说谎话,撒赖。在家不自觉做作业,经常没作业交,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懒惰,怕困难,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差,要家长在身边看着才做。

他真的一无是处吗?却不然。当跟他聊天时,当听到他天真的歌声时,我会觉得他很可爱。在辅导他做作业时,他总是一点就通,很快就掌握,我觉得他是那么的聪明。于是我心存一种坚定的信念:“有药可救!一定要把他拉上来。”

一、接纳。

既往地关心他,鼓励他,辅导他。我认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若心存抗拒、讨厌、自然就会放弃。因此我用爱的雨露浸润他的心田,想方设法地转变他落后的面貌,让他认识自我,更好地融进班集体。

二、究其成因,以便对症下药。

1、欠缺良好的家庭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并不是天生就是懒惰任性,学会攻击他人的,归根到底是自孩子年幼起父母的教育方法不正确。王志勇父母工作忙,由奶奶带大,所以特别娇宠,孩子一哭闹,奶奶就张皇失措,想尽办法满足其愿望和要求,若满足不了他的要求,就闹个没完没了,或做出报复的行为,过分的迁就养成了孩子任性的习惯。父母不在身边,学前教育更不用说,良好的习惯没有养成。因此他不会与人交往,自理能力差,做事马虎懒惰,贪玩好动,没有学习兴趣。

2、家长不当的教育方法,同学的歧视,教师的疏忽,都造成孩子心理的扭曲。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潜移默化,所以家长应注意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方法。当王志勇的家长意识到孩子问题的严重性时,他们很焦急,很烦恼,马上把他从奶奶家接回来,但坏习惯已形成,纠正起来很困难,反反复复讲道理也无济于事,真的拿他没办法,就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主要用打骂的方式来惩罚孩子。打多了,孩子变得顽固,为了逃避打,学会了说谎,做错事从来不承认。孩子有样学样,也学会了暴力。

3、好动贪玩,注意力分散,没有学习兴趣,是王志勇厌学的原因。

由于长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没有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王志勇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无法定下心来学习。桌上的一支笔,一把尺子,甚至自己的手指都能玩上一节课。对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加上过去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因此课后不想做作业,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

三、方法:用爱去感化,用心去交流,用理去引导,一如既往地给予鼓励与关怀。

1、多给予鼓励与关注,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鼓励,都希望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有位置.因而我努力为他们不断创造成功的喜悦,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不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也能发现自己的优点。

(1)王志勇不会听课,注意力容易分散,有厌学的情绪.因此我注重培养他学习的兴趣,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在上课前让他调整好情绪,不让他在课间玩得过度兴奋,课前准备给予充足的时间安定情绪,使孩子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上课.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听课习惯,我鼓励孩子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使他不分散注意力,要求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上课时,对不认真听课的王志勇给予更多的关注,亲切地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竖竖大拇指,投向鼓励的目光,不吝啬赞许的话语.并经常提问他,使他注意力集中,促使他思考问题.现在已经改掉了上课坐地,到处乱走的毛病了,还会做笔记,主动做练习呢.

(2)怕困难的王志勇不爱做作业,经常拖作业.所以我每天都要督促和检查他记载作业的情况,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用更多的时间辅导他做作业和复习,要求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培养他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做得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现在的他已改掉了不做作业的坏习惯,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语文,数学物理都及格了。

2、从小事抓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针对王志勇任性、行为习惯差的毛病,我从小事抓起,持之以恒地对他的无理要求和不良行为予以严拒和批评,加强他的自控力。为他创造自控的情景,让他自己确立目标并自我评价,自我奖励,从内心的感受到自立和理智的成长喜悦。例如:为了培养他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自理能力,我要求和督促他每天放学后收拾抽屉、收拾书包,不能在课室随便摆放自己的东西,不允许乱扔纸屑,见到纸屑杂物马上捡起,每天要把座位的卫生搞好。课间不允许坐楼梯,坐地,乱吐口水。还每天坚持晨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已初步成为习惯,个人卫生好多了,自理能力也强多了。

四、案例反思:

和信任。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人皆有自尊心,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与脆弱,更需要老师的悉心呵护。在此前提下,学生才会在一种健康、自由、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自觉学习。

虽然对问题学生我们要花很多的时间进行细致的教育和引导,然而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作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鼓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学生的教育问题分析【第二篇】

平等,主要指交往双方态度上的平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做人的尊严和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如果一方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发号施令、颐指气使,那么他很快便会遭到孤立。大学生往往个性很强,互不服输,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绝不能高人一头,因同学之间在出身、家庭、经历、长相等方面的客观差异而对人“另眼相看。”

坚持平等的交往原则,就要正确估价自己,不要光看自己的优点而盛气凌人,也不要只见自身弱点而盲目自卑,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更不能“看人下菜碟”。

尊重他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并期望在各种场合中得到尊重。尊重能够引发人的信任、坦诚等情感,缩短交往的心理距离。一般来说,大学生的自尊心都较强,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尤其要注意尊重的原则,不损伤他人的名誉和人格,承认或肯定他人的能力与成绩。否则,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

坚持尊重的原则,必须注意在态度上和人格上尊重同学,平等待人,讲究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不开恶作剧式的玩笑,不乱给同学取绰号,尊重同学的生活习惯。

真诚待人。

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

坚持真诚的原则,必须做到热情关心、真心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对朋友的不足和缺陷能诚恳批评。对人、对事实事求是,对不同的观点能直陈己见而不是口是心非,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做到肝胆相照、赤诚待人、襟怀坦白。

互助互利。

人际关系以能否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为基础。如果交往双方的心理需要都能获得满足,其关系才会继续发展。因此,交往双方要本着互助互利原则。互助,就是当一方需要帮助时,另一方要力所能及地给对方提供帮助。这种帮助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可以是脑力的,也可以是体力的。

坚持互助互利原则,就要破除极端个人主义,与人为善,乐于帮助别人。同时,又要善于求助别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他也会感到愉快,这也可以进一步沟通双方的情感交流。

讲究信用。

信用是成功的伙伴,是无形的资本,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信用原则要求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说真话,言必行,行必果。答应做到的事情不管有多难,也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办到。如果经再三努力而没有实现,则应诚恳说明原因,不能有“凑合”、“对付”的思想。守信用者能交真朋友、好朋友;不守信用者只能交一时的朋友或终将被抛弃。

坚持信用原则,要做到有约按时到,借物按时还,不乱猜疑,不轻易许诺、信口开河,让人家空欢喜。

宽容大度。

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密切,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骂,你不骂。只要我们胸怀宽广,发火的人一定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

[摘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分析了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构建大学生良好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性,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不容乐观的状况及其改善的思路。

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式活动,是人际关系的构成要件和个体获取知识、信息不可或缺的途径,它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很难想象,个体离开了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其生活将会怎样。可以说,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体都是生活在一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之中,其成长与发展都是依存于人际关系这一张大网的。

人际关系的状态往往是个体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水平的综合体现。对于正处在学习、成长阶段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其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正是同学、室友、老乡、师生、个人与班级以至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其大学生活的需要,而且使其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大学生,就像抛锚在大海里的一只船,是永远不能做好波浪壮阔的大海航行的。

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感情丰富、思想活跃,进行正常人际交往的主观需求极为强烈,他们渴望通过人际交往这一途径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精神上的需要。一个大学生,如果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缺乏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就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容易形成心理、精神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悲伤胃。”这用来形容有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的交往实践或体验,或许也是适合的。反之,具备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大学生,大都能保持乐观的态度、开朗的性格和热情的品质;能够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迅速适应并顺利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

是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完善的重要途径。个性品质的形成,除了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还来源于后天环境的塑造,生活、学习环境对于一个正在铸就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大学生,如果长期生活在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中,就会形成其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从而在群体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享受大学生活的健康快乐与成长进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圣人孔子的这一言论从反面道出了人际交往对人的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人际交往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并在比较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彼此可以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去认识对方;同时,又可以从对方的反应和评价中去认识自己,而且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越深刻。可以说,大学生只有全面认识他人,深刻反思自己,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愉悦心灵与和谐关系,从而获得其个性品质的发展和完善。

是大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各类信息,其量之大、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并加以合理利用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增长。毫无疑问,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可以相互交流、传递信息,使自己知识增长、经验丰富、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从而使思想得以升华。所以,人际交往也是大学生认识和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人际交往实际上就是一种获取和交流知识信息的社会活动。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里,假如不与他人交往,就必然会在自己与社会之间筑起一道屏障,从而使自身变得孤陋寡闻。事实上,人际交往是实现人际信息沟通的基本途径,可以克服人的认识盲点,拓宽人的知识视野,使信息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便捷通道,而信息沟通又必然成为个体成功道路上的高效润滑剂。所以,大学生人际交往既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全局观念,彼此互相在学习、工作中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取长补短,汇聚起大家的聪明才智,更好地增长见识,从而得到共同的进步和提高,为将来取得事业的成功、人生的幸福做好准备。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待提高。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待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交往主动性较差,在交往中表达理解、人际融合以及解决问题几方面的能力均有不足之处。在以班级为单位的问卷调查中,当大学生被问及“你觉得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你最欠缺的是什么”时,“行为主动性与积极性”占首选,次选是“语言表达能力及自信心”。可见,提高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刻不容缓的课题。人际交往能力已成为备受社会重视的素质,而大学生这一能力的欠缺无疑是学校和社会都所需面临和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人际交往方式日益高科技化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人际间飞鸽传书、信件邮票联系的信息传递方式早就成为了历史,如今已是微信、电子邮件的互联网络时代。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手机微信是大学生与朋友保持联系的首选,占总比例的52%,紧随其后的则是占36%的网络信息传输;最不受青睐的方式即是最为古朴的邮政书信,占比不足5%。这样的信息交往方式虽然快速便捷,但其在大学生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方面,却是远逊于传统的书信交往方式的。可见,人际交往方式的日益高科技化,也是一柄双刃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也自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影响。在此前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大人口政策下,家长给予的特殊待遇往往会形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心理和行为模式。他们在与别人交往时,大都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好恶而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如在与他人相处时,不顾场合,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就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高谈阔论;不高兴,就郁郁寡欢,谁都不理,或是乱发脾气,不尊重他人,漠视他人的利益和处境。尤其是独生子女,长辈的溺爱导致其缺乏集体荣誉感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家长的包办代替使其上大学后缺乏起码的独立生活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缺乏坦诚的心态、言行偏激等。

学校教育的影响。与中学相比,大学在管理导向上,虽然强调人个性自由与兴趣发展,为大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人文环境,但许多大学仍然把学习成绩作为对大学生占首位的衡量尺度,忽视了无法用分数来衡量的大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忽视了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这些作为社会人之必备素质的培养。

社会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是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二也助长了急功近利思想的膨胀,如在交往中过多地考虑个人自身的愿望和利益能否得到实现,以及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因素,使个人交往带上了极其浓厚的功利色彩。这种思想意识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处世理念和行为方式。曾经有1篇名为《雷锋出国了》的文章,里面写到了当前社会里人情冷漠,人们不愿学雷锋,或者根本就不敢学雷锋的情况。而正是这样的社会负面因素影响着我们的大学生,使他们从不敢相信人到不愿相信人。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很多大学生由于认识不到人际交往的社会价值,导致不主动参与人际交往。也有些刚入学的大学生在新环境中适应较慢,尤其在异性和非同龄人面前会有所紧张,放弃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有的甚至有自闭症的临床表现。大学生在交往方面缺乏技巧,不利于他们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这同时也就阻碍了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有些大学生沉湎于虚拟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忽视了与同学、朋友、老师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由此,有的大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不能正确地做出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必将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身心、个性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其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的依托。大学生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在人际交往中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自己的未来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大学生对如何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还远未成熟,正处于探寻思考的时期。这导致其在性格、能力、学识、体态、交际手段与社会经验等方面都有相当的欠缺,其人际交往现状及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能力都令人担忧。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交往原则,以指导自身的交往实践,但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局限,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良好原则尚未建立完善起来。比如,以下原则都是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大有裨益的,而大学生在这些方面还有所欠缺。

第一,团结友爱原则对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不可或缺的,它指导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应营造一种和睦相处、互帮互学的健康人际关系氛围,不应拉帮结派,去交那种无原则、不健康的酒肉朋友。古人云:“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二,平等原则,就是要求在交往中既要自尊,又要彼此尊重。在人际交往中,应立足于双方人格上的平等,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自我尊严两个方面。尊重别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别人的感情。彼此尊重是友谊的基础,是两心相通的桥梁。大学生的交往应当平等,平等才能深交;第三,诚信原则,马克思曾经把真诚、理智的友谊赞誉为“人生的无价之宝”。在人际交往中,要以诚相待、信守诺言。在与人交往时,一方面要真诚待人,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做到襟怀坦荡;另一方面,言必行,行必果,承诺的事情要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从而建立深厚的友谊。可以说,诚信是大学生获取友谊的钥匙;第四,宽容原则,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与人相处时,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接受对方的差异。交往中,对别人要有宽容之心,而不能事事斤斤计较,或者得理不让人,否则,自己将会成为孤家寡人。第五,互补原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交往过程中要勇于吸收他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此即所谓取长补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不同气质、性格和能力的人能够相互配合得好,而能力非常强的两个人却不一定相处配合得很好;第六,换位原则,在交往中,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认知对方的思想观念和处事方式,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处境,从而真正理解对方,找到最恰当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上这些交往原则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非常重要,但大学生的友爱、平等、宽容的精神仍不足,诚信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建立,也不能更好地去做换位、互补性的思考。但大学生在交往中,往往考虑自己的想法或利益多一些,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的时候少一些。

为了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以上缺乏交往指导原则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找到解决信任危机问题的办法入手,由此就需要一个总的指导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过思考,笔者认为刑事司法归罪原则之“无罪推定原则”的引入,并把它作为指导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总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新规则,以指导大学生走出信任危机的误区,从而不断地促使其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海萍,陶钧宜.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2),75.

[2]石睿.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和相关建议[j].成功(教育),20xx(18),38.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pszi20xx)《无罪推定原则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运用研究》的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军星,遵义师范学院政治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研究;黄朝勇,遵义师范学院政治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教学与研究方向同李军星;陈保健:遵义师范学院政治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教学与研究方向同李军星;谭玺,遵义师范学院政治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教学与研究方向同李军星。

2

页,当前第。

2

1

2

学生的教育问题分析【第三篇】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一个“狼来了”的故事,一个说谎的孩子,最后失去了救援之手,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了代价。它告诫人们:“人无诚信不立”、“国无诚信不稳”,只有诚信,才是走向成功的通行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孩子教育为出发点,以诚信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失为一条可行之径。

一诚信、诚信教育。

诚信即诚实守信,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主要讲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信”主要讲取信于人,信任他人。有学者认为:“‘诚’的重心在我,强调的重心在人,是主观动机,是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信’则强调言行的客观后果,涉及自己外在言行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诚信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教育规律,利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诚信品格所进行的教育,包括三层内涵:首先,指培养诚信之人的教育,即使受教育者成为富有理念和诚信品质的教育。其二,指教育本身是诚信的,即教育自身对受教育者、社会和国家是诚信的。其三,指教学自身的诚信,即在自觉和自在中教学诚信的教育。

诚信既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又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连接着生活的无形纽带。诚信教育对于一个人,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为了瞬息万变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必须要进行的。

素质教育的口号在小学校园里愈喊愈烈,作为素质教育之根本的诚信教育也不甘示弱,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性的话题。自然,小学生诚信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随着其教育的发展而日见凸现!据诚信内涵和意义的阐述来审视小学校园的诚信现象,会发现其中存在诸多诚信阻滞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有些问题甚至表现得相当突显。

一个“诚信”课题组对小学生“诚信”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题目如下:在下列十项品行中,你认为未来社会最应提倡的是什么?正直、礼貌、诚实、守信、孝敬、宽容、责任、独立性、合作、守时,在小学生的选择中作为现代社会重要价值观的守时、守信被列为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三位,其结果反映出的诚信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小学生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经过查阅多方面资料总结发现,其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为经常性的.迟到、旷课、向师长撒谎、抄袭同学作业等,而且像雇人代做作业等“伪学”现象屡见不鲜。校园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使得部分小学生整日无所事事,不思进取,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己,与诚信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驰,最终堕落为所谓的“问题”学生。

通过具体分析,小学生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是主观和客观共同影响的结果。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心遭到挑战时,也会出现不诚实的现象。

第二,父母的品行“有失楷模”。中国有句老话:“不知其人观其子”,这说明以父母品行为标榜营造和谐诚信的家风,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一项调查中,只有%的孩子认为家长是诚信的!高年龄父亲,低学历母亲,单亲家庭或核心家庭,不和谐家庭等,家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会为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三,教师的道德“有失风范”。铸造诚信之魂关键在教师,教师是一面镜子,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教师存在大量不诚信现象,比如,老师要求小学生要守时守纪,不许迟到、旷课,而老师就有上课迟到、下课拖堂的现象;老师要求小学生不许打手机,但有的教师却在上课时公然接打手机。这些不能以身立榜的行为,给小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小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言行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学校的教育“有失调节”。从学校内部的教育来说,学校本应是教育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学校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表面上搞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甚至以智代德,对小学生如何做人缺少关注,道德教育名存实亡。

缺乏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加上现行的教材内容陈旧老套,缺乏时代性、人本性、前瞻性,无法使学生全面、自由、创造性地发展,使得“教”“育”分离,“知”“行”脱节,存在严重的“失调”现象。

第五,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使得部分经营者在利益驱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制假售假等现象,经济中的虚假欺骗程度不同地渗透到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从而扰乱了社会正常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学校不是“世外桃源”,社会的诚信危机必然会影响校园和学生自身。

学生的教育问题分析【第四篇】

后进生转化问题是教育界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教学的质量在科技进步的今天有着重大的变革,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到现在的解放人性,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内涵,教育真正地发挥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作用。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学生的教育问题分析样例精彩8篇”,一起来看看吧!

她,性格倔强,脾气暴躁;向来都是我行我素,发起火来,即使老师当面阻拦都无济于事;面对这样一名女生,我想任何一个人都会一个头两个大,甚至会判她一个无可救药,目中无师的名声。自从我教她以来,她的表现与以上所说如出一辙,刚开始我也拿她没办法,由批评,斥责到破罐子破摔;慢慢地,我开始倾注爱心,当她在生活中不开心时,我会单独找时间与她谈心,告诉她要正视挫折;当她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我会让她懂得友谊地久天长;当她痛哭流涕时;我给她递上纸巾,告诉她“女儿有泪不轻弹”,要学会坚强。

处理的方法,把此事故意搁置起来。过了几天后,她主动来找我,向我反映这件事时,我又装作没那回事的样子,故意让她受到冷落。不要总让她以自我为中心,后来她主动找我承认错误,说不应该动不动就发脾气,还弄僵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为此我又抽时间找她谈了谈,让她意识到不要总是抓住对方的缺点不放,要以诚相待,宽以待人,这样才会与同学结下深厚的友谊。

有了七年级的教育作为基础,到了八年级,她的性格有所好转,不再动不动就发脾气了,只是学习动力不足,经常因为家庭的琐事而心烦意乱,学习不在状态,后来我经过询问,调查,走访,知道了困扰她的病因——家境,与父亲之间有隔阂,不能很好地沟通,父女俩经常是吵得面红耳赤,最终谁也不理谁。后来,我约来了她父亲,经交谈才得知与刘海萍的哥哥有关,刘海萍一直想去见她远在山东的哥哥,但她父亲就是不准她去,因为当是就是因为她父亲与她哥哥吵完架后才去山东的,所以刘海萍就是不理解,与父亲闹翻了天。后来我与她父亲达成协议,以后父女俩有话好好说,照顾一下刘海萍的情绪,并做最坏打算,如果不能站在刘海萍的角度去想,这个孩子就容易干出傻事来,她父亲经我这么一说,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转变了对刘海萍的态度,父女俩再也没有发生过争执。以后,刘海萍能利用大部分课余时间去学习,并与同学相处得极为融恰。

如今马上就到九年级了,我对刘海萍的未来充满信心,虽然目前她的成绩不是太优秀,但只要她能将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一定可以学好的。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是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只有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才能使之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下面通过具体的教育案例进行分析。

我班有个学生叫王唏臣。我刚担任班主任时,可以说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每天不是任课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上课缺乏组织纪律性,随心所欲。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于是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她常常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王唏臣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以情,晓之于理”,促使他主动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他从与其他同学交朋友做起,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王唏臣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介,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批改他的作业时,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争取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教育、转化一名问题学生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想终会有所收获。

帮助问题学生建立自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我在帮助问题学生的时候要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例如:我班有一名学生,老师说的话,他总听不明白是什么。平日里非常好动,上课时一不留意,他就离开座位走到别处去。上课精神不集中,愿意跟同学打闹,遇到事时总是斤斤计较,作业书写错误百出,多次批评教育也不见效。一年级时,连最基本的数数都数的丢三落四。很多同学都不愿意跟他玩。

经过长期观察我发现,由于他母亲在制衣厂上班,白天上班,晚上还要上班,所以平时很少时间检查他的作业,成绩越来越差。这样,上课时听不明白,上起课来就感觉很没意思。所以上课时才会那么好动。

明白了他出现问题的症结之后,我仔细分析,认真琢磨。改变了原来一味的批评教育。采取了指导、说服、鼓励等一系列方式。在语言沟通上,我说话时尽量以最简洁、明白的语言与他沟通。说完之后,先问问他听明白了没有,如果没听明白再说一遍,再不明白就换一种他能接受的方式说。还鼓励他遇到有不会、不懂的地方要跟老师说。每次做作业,我也总是把他叫到我的跟前,让他在我的帮助和指导下完成各种作业,开始的时候,他总是出错。有的时候说七、八遍还是不明白。有的时候看到他这样真的很生气,但更多的着急,怕他这么小就跟不上,以后的学习就更加困难了。在担心之余,我还在不断寻找各种方法。我首先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让他的家长尽可能抽多些时间在家时指导他写作业。这样家、校联合教育,可以更好的帮助他取得进步。

在做题时看到他的点滴进步我都会及时表扬。他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由最开始的惧怕到在我旁边写作业到现在只要一有作业就主动到我这里,有的时候我看他完成得很好,让他回到座位去写,他也不肯离开。我知道他在进步,他对学习的热情也在一点点高涨。现在他上课不再到处走动,每次作业也都能比较认真地完成了。他的点滴进步不仅他自己感受到,就连以前不愿意跟他一起玩的同学也感受到了,他们发现他进步了,都很高兴地跟他一起玩,还有学生说要永远跟他当好朋友。同学的支持与关心更加增强了他的自信,他也表示:今后一定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再也不在上课时离开座位到处走了。

看到他的进步,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的问题虽然有时让我们很头疼,但是只要我们用我们的爱心去关心他们,教育他们。运用科学而合理的方法去引领他们,帮助他们从自己的点滴进步中寻找自信,那么,他们是会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从问题中走出来的。

学生的教育问题分析【第五篇】

1、父母从小娇生惯养,到年龄较大时便无法管教。有些父母便听之任之。有些父母即便管了,由于方法欠妥及其他一些原因,所以效果也不好。这类学生往往任性、经不起挫折、怕吃苦。

2、父母离异导致学生心理失衡,对前途失去信心,便自暴自弃。这类学生往往容易陷入早恋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3、家庭变故导致从小就缺失父爱或母爱。这类学生往往性格孤僻、沉默寡言。这类学生往往容易接受别人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4、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有的父母在孩子较小时信奉“黄金棍下出好人”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动辄打骂。造成孩子严重的逆反心理和暴力倾向。有的则是一个打骂、一个护短,造成孩子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屡屡犯错又屡教不改。

学生的教育问题分析【第六篇】

(五)把心灵中的积郁倾吐出来。思想和情绪上的矛盾长期郁闷在心中,会影响脑功能,造成心理失常。思维情绪上的问题只有将它倾吐出来,心情才会感到舒畅,并能起到一定的安定作用。

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中间阶段,这个时期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发生剧变,尤其随着性器官的发育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生在心理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出明显的性心理特点。

青少年在性心理上一般都要经过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对异性的暂疏远期。

在青春发育初期一段较短的时期内,中学生常常会避开异性同学,这种现象尤以女生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主要与生理因素有关。由于第二性征的出现,使中学生对自身所发生的剧变感到茫然与害羞,本能地产生对异性的疏远,甚至对异性反感。

这一时期大约会持续1年左右。青春期开始后,由于男女少年在形态上、机能上的差别日益明显,他们在互相接触中便结束了童年那种无拘无束地打闹嬉笑的时期,出现了短暂的疏远期。

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很少往来。由于男女性格的不同,此阶段男生会嫌女生娇气、胆小、气量不大;而女生则讨厌男生的粗野、淘气、不懂事。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一、二年级。

2、对长者敬慕期。

在青春发育的中期,中学生常常会对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在文艺、体育、学识以及外貌上特别出众者(多数是同性或异性的年长者),在精神上引起共鸣,仰慕爱戴,心神向往,而且尽量模仿这些长者的言谈举动,以至入迷。

3、对异性向往期。

青少年随着身心两方面的不断发育,对第二性征的发育产生了好奇、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渴望了解性知识。到了青春发育的后期,随着性发育的日渐成熟,中学生常常对与自己年龄相当的异性产生兴趣,并希望和他(她)有所接触,或在各种场合中,想办法吸引他(她)对自己的注意。但由于中学生情绪的不稳定,自我意识很强,在接触过程中,容易引起冲突,或因琐碎小事争吵甚至绝交,因此交往对象会有所变换,表现为今天与张三好,明天又觉得张三不好二而李四特好。

对异性的暂时疏远所持续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在这短暂的时间过后,男女少年很快就产生了一种彼此接近的需要,产生互相吸引的心理。如喜欢一起游戏,一起做作业,一起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这时期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可能出现早恋等不良倾向。甚至于把功课、集体活动置之不理。当然,正常的男女往来是应该被接受、被鼓励的,对异性有好感也不等于谈恋爱,青少年应正确把握。

学生的教育问题分析【第七篇】

美国著名教师贝特西·罗杰斯曾说过:“孩子就姓花蕾一样,有不同的花期。”对待不同的孩子,教师应该像对待花蕾一样,用爱心去呵护、用责任心去浇灌、用细心去观察、用耐心去等待。对待问题学生这“四心”更是不可或缺。

梁培亮是我们班一位聪明的学生,他喜欢读书,积极回答问题,而且回答得很响亮。但是好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他很懒动手写字,不交作业是家常便饭,导致他会读不会写,成绩一塌糊涂。

开学第一次安排座位的时候,我就特意安排他和我们班学习最好、最勤奋的女生坐一桌,为的就是他能向同桌学习,认真学习。也许是刚开学还没了解我,不敢放肆吧,虽然字写得很丑,而且没写完,但是还是能按时交作业的,这一点让我很意外。本以为他升上二年级了,懂事了,准备对他进一步要求,争取把字写好来。没想到只坚持了一周半,他就原形毕露了,又开始不交作业了。本想着严惩他的,他不按时交就罚他双倍补回来。可是想想,这方法要是管用,他一年级的老师也不至于这么头疼啊。罚他补做,只会让他的作业越堆越多,越多他就越厌烦,厌烦的情绪一旦产生,想他写字就更难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他不喜欢写字的原因,于是我放弃了严惩他的想法。

我就及时表扬他,他的自信心不断地提高。几乎每天都能够按时交作业了,而且书写有了很大的进步,看到他有这么大的进步,我深刻的体会到肯定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真的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但是如果长期给他的作业减量,不利于提高他写字的速度。如果我突然让他每次都把作业做完,或许又会产生被逼的感觉。为此我在班里举行了一次书法比赛,看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古诗写得最漂亮。培亮充满信心地参加了,但是时间到的时候,他还没写完,结果只能获得参与奖。看着他失望的表情,我安慰道:“没关系,以后每周举行一次,争取下次获奖。”这次的失败,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写字速度慢别人半拍。从那以后,不用我提出,他都很努力地争取和同学在同样的时间内把作业全部做完。刚开始,作业书写得不是很令人满意,但是他每天都有进步,这点让我感到很欣慰。这让我明白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他们用心去改变就一定会有收获。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培亮慢慢地养成了交作业的习惯,慢慢地爱上了写字。会读会写的字越来越多,成绩也在不断地提高。看着他一点一点的向好的方面发展,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幸福。

反思: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起点不同,发展的速度和程度也有差异,但是每一位学生都不想做“差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走到孩子中去,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用心去和他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一起解决种种困难,满足他们内心真正的需要,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完善他们的人格,提高学习效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生的教育问题分析【第八篇】

(一)高职英语教学忽视文化的作用。

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没有语言的交流,文化难以生存和发展。在众多高职英语的教学中对文化真正的作用不够重视,导致在高职英语中忽略了文化的作用,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高职英语的教学大多是以英语的课本知识为主,以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为主导,对高职英语的教学坚持以课本为主,高职英语是对单词、句子和语法的简单讲述,不会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涉及相关英语的背景介绍和文化习俗的讲解,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知识就课本学习英语,教学质量虽有保障,但是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太单调。

(二)高职英语教学缺乏文化意识。

相比国外的高等院校,我国教育对英语文化教育的研究相对比较落后。虽有学术界的不断研究,但是英语文化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少之甚少,正是因为缺乏英语文化教育的文化意识。英语文化教育理论没有应用到实践中,直接导致高职英语教学缺乏英语文化教育意识。

(三)英语文化实践缺乏。

高职学校的英语学习主要集中在英语教师中,学生很少在生活实践中进行英语文化教育的实践,教师并没有向学生讲授英语文化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导致学生缺乏英语文化教育的实践活动。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教师要革新教学方式,充分意识到英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重要作用,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教育内容,在合适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文化教育的渗透,通过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文化教育的渗透更好的学习英语,了解英语相关背景文化,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例如,教师在讲授英语中外国人收礼物与中国人的文化差异:中国人收到礼物时,要等到客人离开后才拆开。受礼时连声说:“哎呀,还送礼物干什么?”“下不为例。”“破费了。”西方人收到礼物时,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verybeautiful!wow!”“whatawonderfulgiftitis!”“thankyouforyourpresent.”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对中英文化差异进行点滴渗透,并及时进行补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二)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由于文化的差异带来了语言的差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显示出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展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对语言产生的影响,并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意识。例如,在中西方人受到对方的恭维时,中国人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当被人恭维自己时总是表现出特别的谦虚,并且不断推辞。如:“您的英语讲得真好。”“哪里,哪里,一点也不行。”西方人总是比较直接的,从来不过分谦虚,对恭维表示谢意。如:“youcanspeakverygoodfrench.”“thankyou.”因此,教师要从中西方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差异对比,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三)在实践中加强文化教育。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在挖掘英语文化的`同时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对英语文化教育有良好的认识,教师可以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对西方文化进行展示,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向学生展示出来,教师可以充分结合英文电影、电视剧和宣传片在学生的生活中不断进行文化渗透,当然,英语文化的学习离不开实践,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使用到日常交流中,在交流中不断提升英语水平。

综上所述,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文化的了解,文化知识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对文化的了解有利于语言的交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高职英语教学不断革新,由传统法的讲解课文到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学习,英语文化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成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不断更新观念,将英语文化教育更好的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水平和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23 2475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