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论文精编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乡村教师论文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乡村教师论文范文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土的纯朴日渐浸染于城市的浮华,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正在消失,乡村学校日趋减少。乡村消失和乡村学校减少是否意味着在乡村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乡土文化也将消逝?如何理解乡土文化在当代学校德育课程中的价值和内容?乡土德育课程的开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一、乡村、乡土和乡土文化
“乡”的古义是指两人相向而坐,共享器中食物,“土”的古义是“地之吐生万物”,“乡土”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乡土是由乡村生长而成的,它是一种情感、一种牵挂,或者说是一种“飞黄腾达”后的感恩和眷恋,一种流离失所中的灵魂安厝。一个出生在乡土社会的人,不论走多远,他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童年,不会忘记自己童年生活的乡土。如果说乡村是一道风景、一段美丽,有日出日落、缕缕炊烟,那么乡土就是一种体验、一道感怀,有淡淡的思绪、浓浓的牵挂。风景是客观的,以物的形式显现;体验是人为的,以情思的形式显现。人生活于自然中,观察它、体验它、作用它,物的风景和人的体验结合就形成了一种文化,关于乡土的文化。
乡土文化是民族精神与物质的交融凝结,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我们的民族和泥土是分不开的,我们的民族智慧是从厚厚的土里生长出来的。消逝了乡村、改变了乡土,却舍弃不了那一段情缘、那一种感觉、那一种思绪,这种情缘、感觉和思绪就是乡土文化。浮华之后寻求恬淡、过度人为之后返归朴素从某种意义上阐明了这个道理。长期生活于大都市里的人拥有一座庭院是奢华,庭院中有一块没有被水泥覆盖的泥土地,再在泥土地上种上几株花草更是奢华中的奢华。乡下人却不同,乡下有的是泥土地,有的是树木花草,因此,长期生活于乡下的农民多不喜欢把花草树木移到自家的庭院内,多数的农家庭院都被水泥盖得严实,因为院外尽是树木花草。需要是一种缺失,都市人和乡下人对待环境的不同态度说明了他们的缺失不同,因而会生出不同的需要。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就会转向对自然的回归。当现代都市人穿行于钢筋水泥浇筑成的空间时,会生出对乡土生活的诗意向往。“我们对荒野自然的需要,是在于我们欣赏它的内在价值,而非它的工具价值;这正如我们需要生活中其他的一些事物,如像我们需要音乐与艺术、哲学与宗教、文学与戏剧一样。”[2]我们眷恋乡土的质朴、粗野、甚至贫瘠,是因为这种质朴、粗野、贫瘠中有我们灵魂的审美需要。日渐消逝的乡村不但不能割断人们对乡土的情感反而能够增加人们对乡土的眷恋。
从形态上看,乡土文化有物质形态的,也有非物质形态的。物质形态的乡土文化是指留存于乡村生活中的建筑、自然风光,这是文化以物的形式在乡村自然空间上的保留,它是我们先人的思想、情感、智慧的遗存,非物质形态的文化是一套行为系统,如乡土社会的伦理规矩、风俗礼仪等。文化是一套人类的行为综合规则系统,这套系统是依赖于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的‘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3]所以说,文化是历史的,文化需要记忆来保存。在此意义上说,乡土生活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基,不论走到哪里,作为我们民族的一员都会有一份对乡土的情感。
二、乡土文化作为德育课程的价值和内容
乡土生活中形成的乡土知识和乡土情感是儿童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养料,乡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是一种内容丰富的课程资源。
乡土文化作为德育课程的价值在于让学生了解我们的文化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行为方式是怎样形成的,我们民族精神的基底是怎样的。乡土生活的内容是农民生活和农村图景,乡土德育课程,本质上看是研究继承中国农民生活道德的课程,然而这种研究不是简单地照着农民生活原本的样子去模仿,而是要通过农民生活原本的样子去探索我们的当代社会文明是怎样在乡土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发展演变而来的,对那些能够代表民族精粹的东西加以继承,对那些不能跟随时代脉搏的东西加以改变或抛弃。研究乡土德育课程就是要研究乡村的生活道德,从具体的乡村生活场景中发现乡土的德育价值。
乡土文化作为德育课程的价值还表现在它适应时展的需要。在当下的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原本意义上的乡村生活越来越远离人们的视界。乡村的渐远带来的结果是乡土的淡忘。一个民族对其文明的缘起快要遗忘是这个民族最危险的境遇。城市发展越快,城市文明越发达,乡土德育就越有价值。学生通过乡土德育课程的学习能够从本质的意义上理解、体验我们的传统道德,从而更好地适应我们的时代。
乡土德育课程内容可以分为物质形态的德育课程和非物质形态的德育课程。物质形态的乡土德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乡土自然风光和乡土建筑。通过乡土自然风光课程,学生可以学会欣赏自然、热爱自然,养成良好的生态意识;通过乡土建筑课程,学生可以透过中国农民生存空间的变迁,了解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对乡土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非物质形态的乡土德育课程内容包括乡土礼仪、乡土艺术、乡土游戏、村名地名等。不论是物质形态的德育课程内容还是非物质形态的德育课程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以乡土礼仪的德育价值为例:交往礼仪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的待人接物方式;婚庆嫁取礼仪让学生知道最小的社会细胞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是如何形成的,血缘和地缘是如何相互交织的;乡土成人礼仪可以让学生理解个体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担当;乡土丧礼让学生体验生命的意义,生命在世间如何来又如何去,学会如何珍爱生命;乡土祭祀礼仪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族意识中对天地神明和祖先的敬畏,感受历史的厚重,感知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乡土德育课程的开发
乡土德育课程的开发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区分乡土德育课程开发的不同层面,二是重视乡村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区分乡土德育课程开发的不同层面
乡土课程开发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乡村学校层面的乡土课程开发,二是城市学校层面的乡土课程开发,这两个层面的乡土课程开发是针对我国学校分布的实际状况提出来的,在具体的课程开发过程中,问题的焦点不同,产生的作用不同,课程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乡村学校的乡土德育课程开发。乡土文化产生于乡村,乡村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乡土德育课程资源。乡村学校的儿童活动于乡村、学习于乡村,在泥土中游戏,熟人社会单纯朴素的人际关系在儿童心中留下了善良的种子。对于乡村学校而言,乡土德育课程存在于学校生活自身,不需要过多的人为雕饰,它需要的是社会的认同和接纳,如果乡村之外的力量不以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乡村学校的儿童生活,那么他们就是幸福的。就德育课程本身而言,乡土文化自身张扬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与和谐。纯朴的乡土生活不需要强大的警察,爱与和谐是裁判人们行为的道德天平,从这一点来说乡土文化是现代城市文明所不及的。如果城市没有警察,城市就会失去秩序,而乡村是很难看得见警察的,乡村社会通过文化和道德维系着社会秩序。乡村学校的乡土德育课程应以隐性课程形式为主,乡土德育课程的主要矛盾不是开发的问题而是发现和提炼的问题,即如何发现乡土道德的爱与和谐。
城市学校的乡土德育课程开发。多数城市儿童对乡村是陌生的,他们与乡村接触的机会较少,较难体验到乡村的自然和谐。远离了乡村、陌生了乡土,城市学校失去了文化的根。乡下人读书是为了进城,城里人读书却不是为了回到乡村,城里的家长不愿让自己的小孩和来自农村的小孩同上一个学校,这是曾被陶行知批判过的学校教育病。因此,对城市学校来说,开发乡土德育课程是当务之急,城市儿童尤其需要亲近乡村、感受乡土,通过正式的学校课程将乡土道德的爱与和谐种在儿童的心间,城市学校的乡土德育课程应以乡土道德的爱与和谐为核心。就城市学校而言,城市学校的乡土德育课程开发需要意识的重视更需要行动的践行,与乡村学校的隐性乡土德育课程形式相比,城市学校的乡土德育课程应以显性课程形式为主。
(二)重视乡村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
首先,乡村教师是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他们被社会赋予美好、善良、无私、奉献的内涵,可又常与贫穷、落后、艰苦、无奈为伴。“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成为社会赋予乡村教师的一种境界。他们长时期生活于乡村,工作于乡村,与农民、农村的山水有着紧密的联系,亲缘、地缘的纽带让他们对乡土文化具有真实的体验和理解。
其次,乡村教师专业内涵的特殊性。乡村教师专业内涵特殊性就是“乡土性”,乡土性具体表现在乡村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之中。乡村教师除了具有一般城市教师具有的专业理念之外,还要习惯于乡村生活,了解乡土文化,要有扎根乡土的热情和爱心。乡村教师需要有乡土情结,不论他们原来的生活环境是在乡村还是在城镇,一旦成为乡村教师就要有服务于乡土的理念。有了乡土理念,他们才能在乡村“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从上述意义上说,乡村教师需要有比一般城镇教师更高的教育境界,他们对乡村学校教育的理解不是从社会功利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文化存在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的。
最后,乡村教师的专业责任具有不可替代性。乡村教师是乡村生活中的“文化人”,乡土文化在他们的教师职业生涯中留下印迹,这些印迹会以各种形式进入他们的课堂,进而影响学生。虽然他们没有明显地意识到要去传授乡土文化,但乡土文化已融入他们的言行之中,他们被乡土文化熏染,成为生活在乡村的“乡土教师”,乡土教师自身成为乡土文化的一部分,他们的行为已经成为自觉的无意识。乡村教师需要具有鲜明的乡土德育课程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他们要主动地将乡土文化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通过显性或隐性的课程形式传播乡土文化的核心价值。同时,乡村学校的教师还要和城市学校的教师进行平等合作,建立乡土德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为乡土德育课程开发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
[2]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尔,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64.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乡村教师论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乡村教师论文范文2
关键词:陶行知;乡村教育;高等教育改革;现实意义
为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和未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必须重视农村教育和教育的公平性。首先,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农村经济与教育也不断的发展,然而城乡差异依旧很大。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但我国城乡差距,东西中部差距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诸如入学不公平,起点不一致,校内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因此,为了促进教育尤其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重视农村;其次,我国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重视农村教育也是适应我国目前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而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平民教育、大众教育思想给予我国关于教育公平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运动的内涵和评价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毕生致力于中国乡村教育的改造,并力图通过乡村教育来改造中国乡村社会,在30年代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乡村教育运动。陶行知说“乡村教育的生路是:我们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从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活的国民。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1]他主张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农村教育可以丰富农村生活,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陶行知先生提倡平民教育、大众教育思想(现代大教育观思想),而他的教育公平思想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就是教育平等。首先,他提到了和谐教育,在学校的资源配置、师资安排、入学考试等都应有相应的保障公平措施,也是对所有大众而言,不论年龄大小,身体好坏都应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其次,陶行知先生认为受教育的机会一定要均等,不仅是对农民和城市平民而言,也是对所有大众而言。再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公平思想所关注的是全民教育及普及教育。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关注的平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侧重于如何普及教育的问题,一旦教育普及了,那么人人受到教育的想法就可以实现。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伴随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发展起来的,并且也收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实践时期,他对教育问题的思考,都与相应的教育运动紧密结合,形成特定的教育思想,并成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就是这样一个结合产物,对它的研究不但对于深刻理解生活教育理论是有益的,而且有助于推动乡村教育理论的发展进而推动当前的乡村教育。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运动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在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提出了要统筹城乡之间的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而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和奉献精神对我国如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陶行知从近代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社会发展特点出发,提出乡村教育要面向中国的现代化,乡村教育的使命,是在农业文明上建筑工业文明[2]。现代化需要建筑在农业的基础上,在农业上安根[3]。他的乡村教育运动思想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加快农村的现代化,从而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很多的积极效果。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陶行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展乡村教育实践和创建的乡村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今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乡村教育适合乡村实际生活,这体现了陶行知先生乡村教育价值观的首要特征为农性。
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崭新的时代命题,为我们勾勒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宏伟蓝图。有学者认为:建设新农村的困难和症结,从长远看,最重要的是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太差、农村教育太落后[4]。陶行知先生早期的农村教育实践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总之,要以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尽管突出农村经济发展,但不再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同时也包括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农村的社会组织建设;以农村教育建设农村道德,从而响应同志所指出的“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5]以农村教育丰富农村生活,从而响应同志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所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内容相吻合。从而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等方面。第一,以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以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尽管突出农村经济发展,但不再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同时也包括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农村的社会组织建设[6]。第三,以农村教育建设农村道德。同志指出: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7]。传承以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是乃教育的题中之义,中国教育也向来有为人重于为学的传统。第四,以农村教育来丰富农村生活。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他认为生活的性质、内容决定了教育的性质、内容。因此,在农村要建立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培养学生爱农、务农的思觉悟。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教育公平
1、我国农村教育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革,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农村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虽然我国十分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教育基础薄弱,人均教育资源依旧很少。而且,不同地区、群体之间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很不平衡,教育整合资源也不够,使得我国的农村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1990-2005 年城乡教育差距和城乡居民教育投入差距[8](单位:元/年)
2、陶行知教育公平思想理念的促进作用。在晓庄,陶行知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统筹兼顾的乡村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实现了其“在立脚点谋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的教育诉求[9]。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农村教育体系单一,以普通教育为主,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缺失。这不仅违背了教育公平与公正的基本原则,也使农村教育在改造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为此,我们应该借鉴陶行知先生统筹发展乡村教育的做法,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建立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均衡发展的农村教育体系,三教统筹,使农村教育惠及所有农村人民和儿童。
3、陶行知现代大教育观的促进作用。1946年,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的方针总结为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他的生活理论大众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理论。上世纪30年代,陶行知就指出,办农村教育“不是教育界或任何团体能单独办得成功的。我们要有一个大范围的联合,才能希望成功”,“教育要与农业携手,也须与别的伟大势力携手”[10]。现代大教育观认为,教育应是一个综合的、开放的大系统,应与经济、政治相适应,协调发展。而“村级大教育”是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当代的继承与发展,是现代大教育观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自治单位――村落的实践。这一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观有利于落实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的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更加重视农村教育,加大农村地区教学资源投入,为农民子女入学提供一定保障,减少农村学生辍学率。总之,“村级大教育”理论的提出和践行,使农村学生受教育权利受到保障,从而缩小与城镇学生的差距,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教育公平的发展。
三、结论
首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陶行知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构建了乡村教育理念。新农村建设是时代的需求,农村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改革迫在眉睫。时代需要我们继承、创新,对陶行知关于乡村教育的有益探索进行批判性的继承,从而更好的完成农村教育的预期目标。
其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不公平现象非常明显,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学生入学机会不公平,毕业生就业机会不公平等问题依然很严重。从教育公平角度,政府应及时调整学校的布局,重视贫困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多设立综合型大学,为贫困地区的教育、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最后,他的平民教育和普及教育对于我国高校改革具有借鉴性意义。我国高校的入学不公平,各类学生得不到同等的高等教育,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多元化的高考考核方式和多元化的分数录取制度,使高考考核和录取制度尽可能的公平,并且进一步的关注平民教育。
参考文献:
[1]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2)[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5,711-712.
[2]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1卷)[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 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 这是北京大学教授马戎在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所表达的观点,参见曹钰、王慧。建设新农村:中国式道路该如何走[J].人民论坛,2006,(1B).
[5] [7] 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人民日报,2006-2-15.
[6] 赵雪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J].中国金融,2005.
[8] 刘云忠,徐映梅。我国城乡教育差距与城乡教育投入差距的协整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7年第4期。
乡村教师论文范文3
缺乏有效的教育理念
医学教育面临很多问题,但主要是基础教学和临床应用的严重分离。基础和临床脱节主要的原因是基础和临床教师的分离,导致培养的学生也出现基础和临床的分离。这个问题不解决,医学教育改革就无法真正实现,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而又无法解决的根本原因是教学理念的缺乏。没有理念的教育是空洞的教育,没有医学理念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同样是没有医学理念的学生。目前,乡村医生教育同样缺乏有效的教育理念,这必将导致乡村医生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不能有效结合运用。
没有较好的教学体系
我国大部分乡村医生医学教育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由于学科之间缺乏横向联系,教学内容存在交叉重复,造成学生思维单一,知识不系统、不连贯,综合能力差。比如在临床实践中,当患者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发生变化时,乡村医生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系,往往无法用整体观分析、解决问题。
偏重理论而忽视实践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系统辩证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另外,乡村医生培训理论多于实践,因此很难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乡村医生花大量时间死记硬背,严重阻碍了乡村医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适合乡村医生可利用的有效教学资源少,质量差,乡村医生的医学教育仍以课堂授课为主,“教师”是课程的主角,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同时乡村医生遇到问题时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从而导致乡村医生所学知识明显受限。
2转化医学理念引入乡村医生教育的重要性
转化医学的实质是基础医学和临床的整合,是多学科、多层次、多靶点,微观与宏观、结构与功能、生理与病理、预防与治疗、人文与科学的交叉融合,是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转化医学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大量从事转化医学研究和应用的人才,更依赖于医学院校对转化医学人才的培养。在医学教育中,任何教学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患者、疾病或者医生的治疗等方面,只有让转化医学理念在乡村医生教学和实践中发挥作用,乡村医生才能更迅速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从而避免了教育的盲目性,因此,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乡村医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乡村医生医学教育的策略
加强具有转化医学理念的乡村医生教师队伍培养
提高乡村医生教育质量,加强乡村医生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关键。由于乡村医生学历文化素养偏低、生命意识淡薄、法律意识较差、医患沟通少、成人教育复杂多变等,加之农村环境相对封闭、信息交流不便,同城市相比,更需要全科医学知识等特点,因此,地方医学院校要加强乡医培训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不但要掌握乡村医生教育训练培养目标及特点,而且要通过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感受转化医学理念,从而使转化医学理念融入在他们的教学中。
加强转化医学在乡村医生教学中的应用
整合课程,促进多学科融合,构建有效的教学体系
转化医学教育强调各学科的联系,要求基础与临床整合。通过对乡村医生的调研,在考虑他们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情况后,可以将正常与异常、形态与功能、基础与临床有机整合,以构建适合乡村医生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或“以疾病系统为中心”教学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精简内容,增加乡村医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也能促使乡医把握基础知识为临床服务的正确方向,增进乡村医生对交叉学科之间的理解与掌握,从而真正意义上理解转化医学的内涵。
转变教学模式和方法
转化医学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在乡村教育中,应重视乡村医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PBL教学、CBL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如将临床典型病例、疑难病例进行启发式、情景式、提问式、自主式、讨论式学习,从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病理生理到发病特点,寻找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以及该疾病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等进行综合学习。教学中应加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团队的合作精神,充分调动乡村医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乡村医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辩证思维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等得到全面的提高,从而培养出实用型高素质的乡村医学人才。
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切实提升乡村医生的业务能力
转化医学强调坚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科学原则。乡村医生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医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都是在对实际病变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归纳和综合的结果,对实际工作具有极强的普遍性指导意义,因此,要求乡村医生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学会自觉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快速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注重医学人文和信息知识的渗透转化
医学强调的是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人文精神有内在必然的联系。所谓人文精神,就是指一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要以人性和人文理念关注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各种人际关系,各种人文关怀和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良性互动。转化医学实施的过程中倡导的“以病人为中心”就是人文精神的最大体现。医疗技术和医学研究成果每天都在不断涌现,要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就要求师生双方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学生具备了良好的信息素养就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地获取新的信息,教师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优良的信息素养后,才能在教学中运用并传播信息,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渗透医学人文知识和信息知识,提高乡村医生交流、捕捉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转化医学人才的培养。
构建网络资源学习平台,推动教育信息化
乡村教师论文范文4
关键词:“城市―现代”语境;“乡土―历史”语境;乡村教师;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5-0054-05
语境是语言表达的具体环境,如具体的场合、身份、社会环境等,是人们进行认识活动的场所和舞台背景,它受一定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本文中,笔者将语境分为“城市―现代”语境和“乡土―历史”语境。这两种不同的语境,使乡村教师素质具有不同的内涵与意义。前者使乡村教师被贴上了“低素质者”的标签,是需要现代化知识武装与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后者使乡村教师被赋予了“高素质者”的知识分子身份,从而成为中国乡土的社会与文化精英。笔者坚持辩证与融通的立场,通过两种语境的差异与对话,从而期望乡村教师回归内心,联结现代,拥抱乡土,重建昔日的自信,恢复自己作为乡土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与文化自觉。
一、“城市―现代”语境中的乡村教师:低素质者
在“城市―现代”语境中,就现代化的要求与教师专业化标准而言,乡村教师虽然奋力拼搏、瞄准现代、穷追不舍,然总力不从心、疲惫不堪甚至孱弱无助,难免被赋予一个“低素质者”称号的命运。并且,“乡村教师素质低下”,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
1. “城市―现代”语境中的乡村教师发展逻辑
“城市―现代”语境中的教师素质认定标准是一个心智的产物,它与乡村教师及其生存现实根本是一种没有关系的存在。在这一语境逻辑中,乡村教师的大脑,犹如被放进一个盛有现代教师知识技能结构的“营养钵”中,这种钵中的营养液是经过教育学家的研究配方而成的,是教育理念、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等科学话语体系组成的“混合物”。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一样,只要他们的大脑浸泡这样的营养液,他们就会具备成为一个现代化教师所应有的专业水准。但问题是,这些钵中之脑在“营养液”中所经验到的教学世界,并非教师的真实生活世界,而是教育学家们制造出来的集体幻觉。这种教师发展的逻辑,其实质是科学主义对科学能量的夸大,或者说是科学万能梦的膨胀,它极大地夸大了科学解决教师专业化问题的可能性,其实完全是徒劳的。在这种集体幻觉中,乡村教师素质被纳入一个与城市教师统一的、客观的、无差别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中,追逐着现代教师素质发展标准或目标。相比之下,城市教师长期处于城市环境中,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教育学话语权利,操纵着现代教育体系的标准,主导着现代语境中的教师发展模式及其素质评价结果。乡村教师被束缚在现代化与专业化的标准体系中,丧失了教育理论话语权,也丧失了自我,进入了发展成为城市教师的艰难旅程。
2. “低素质者”是乡村教师在该语境中的必然结论
在“城市―现代”语境中,仅单纯地以普遍标准衡量乡村教师的素质水平时,“低素质者”就必然成为他们的象征符号。梁启超曾说过一段话描述乡村教师的生存处境比较恰当:“言文分而人智局,专制久而民性漓,学说隘而思想窒。” [1 ]乡村教师在师资来源、经济条件与现代文化资源享用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再加上他们素质参差不齐、任务繁重、缺乏教学研究与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精力,也缺乏潜心钻研教育教学的意识与习惯,整体素质水平长期得不到改观。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农村初中教师队伍现状令人堪忧,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民转公教师多,代课教师多,从小学拔高使用的多,大多数学历都不合格 [2 ]。并且,大学毕业生大多数难以进入农村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为了缓解教师不足,不得不降低要求,大量使用合同教师、代课教师等。这就导致了大部分乡村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知识体系、现代信息技术等综合素质水平;甚至他们对新思想、新知识与新技术缺乏足够的理解和信任;他们往往被认为故步自封,因循守旧,不敢在教学中改革创新,在分析、开发新教材方面显得力度不够,方法陈旧 [3 ],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同时,在针对乡村教师的专业培训方面,由于培训模式单一,培训内容功利化、应试化等问题,从而导致乡村教师培训的无效性现象突出 [4 ]。乡村教师在这种先天畸形与后天失调的环境下,必然成为“城市―现代”语境中的“素质低下者”。
3.“城市―现代”语境对于乡村教师发展的积极意义
存在即合理。“城市―现代”语境不仅不是一无是处,而且有其合理性或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利于乡村教师对自身专业素质低下的窘迫感作出反应,不断进取,接受新的信息与思想,保持可持续的教师现代化与专业化水平。乡村教师作为农村中一个重要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肩负农村教育的重任,承担为乡民子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职责,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领航人。他们的素质水平与教学能力,关系着农门学子的学业能力,引领着农村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着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乡村教师的素质低下,必然会给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其次,有利于促进农村乡土与现代化的联结。农村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农民知识化、农村城市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过程 [5 ]。在被铺天盖地的信息充斥着的当代社会,乡村教师作为乡土社会中的文化传播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凭借自己不断的现代文明浸淫,从而提升自己的现代科学文化修养,他们在文化的选择、传播与创新的过程中,引导村民对文化进行选择与再创造,改变人的价值观念,提高人的现代意识,从而提升人的现代素质。第三,可以提升本土文化的现代化质量。作为农村本土优秀文化传统的守护者,教师可以挖掘、整理村落的本土文化,使这些富有本土特色的、符合村民心理和习惯的文化传统得以保留和传递下去,不受按照那些为满足文化消费者的欲望,而粗制滥造的低俗文化的污染 [6 ]。他们使自己沉浸于文化之中在坚持传统价值、传播乡土文化、守护本土特色的同时,使本土文化得到发展。
4. “城市―现代”语境对于乡村教师发展的消极意义
乡村教师的“低素质”,会导致自身的弱势社会地位、社会责任感退化与自信心的丧失。“低素质”是“城市―现代”语境中出现的,在这一语境中,乡村教师一直在不断地追赶城市教师,力求达到现代教师的素质标准,从而获得外界对其专业化水平的认可,生活因此变得沉重,生命因此变得残酷。长期以来,我国乡村教师发展是与城市教师发展在同一理论框架下进行,特别是现行的教师培养制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等“城市化”倾向明显,乡村教师教育不存在单独的模型,普遍缺乏对其生存的自然与文化资源环境的研究 [7 ]。由于城乡发展的差距,自然地理环境的局限,乡村教师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乡村教师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他们在与日益提高的专业化标准之间形成了一个永远无法填补的鸿沟,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的素质与现代教师形象不匹配。与此相应,彼此弱化,形成一个沉默的螺旋结构: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话语权力、自信心、社会地位伴随其“低素质者”称谓而不断降低。乡村教师在追逐与城市教师趋同的专业化过程中,不仅拉大了他们与乡村社会之间的距离,而且其创造力、判断力与反思力等均在发生全面退化 [8 ]。在“城市―现代”语境中,在这个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时代,不仅乡村教师沦落为“低素质者”,而且因为割裂师生赖以生存的文化血脉的教育教学,导致了农门学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最终造成农村学校升学率降低和整个农村的教育质量水平下降。这种乡村教师素质、地位、责任与自信心的低水平螺旋,既不利于乡村教师专业化的提升,也不利于乡村教师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
二、“乡土―历史”语境中的乡村教师:高素质者
在中国“乡土―历史”语境中,乡村教师拥有知识分子的合法身份,是农村社会的精英,掌握着话语权力,对乡村文化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因而他们变得自信满满、强大有力,是一个“高素质者”群体。
1. “乡土―历史”语境中的乡村教师发展逻辑
2. “高素质者”是乡村教师在该语境中的必然结论
在农村社会结构中,除了乡村教师外,几乎没有以知识为职业的知识分子群体;除了学校之外,也几乎没有以知识为工作内容的团体或机构。乡村教师在农村可以起到引领文化和文明的作用,成了农村少见的“文化人”。由于几千年来自然经济的制约,农村教育主要是“义学”、“庙学”、“家塾”、“族学”、“社学”等师徒相袭的识字教育、科举考试的预备教育,以及零散的、父兄传习的简单、实用的技术教育。那些通过层层考试不能金榜题名的人,通常成为上面所述农村教育机构的教师,并且成为当地人尊敬的知识人或“饱学之士”。在村民看来,他们是集学识于一身的知识人,是值得尊敬的文化人,是村落中的素质高超者。乡村教师不仅饱读诗书,熟知乡村习俗,而且理解民间文化,解决村里事务,解决邻里问题。他们在读书识字;处理家庭事务、邻里矛盾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充当起“文化代言人”的角色,是村落中的“政治精英”,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织力量,引领村民参与政治生活,具有令人信服的政治影响力与凝聚力。他们作为乡土社会中高素质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合法地位,在中国“乡土―历史”语境中是无法动摇的。
3. “乡土―历史”语境对于乡村教师发展的积极意义
乡村教师作为村落中“高素质者”,他们肩负启发民智、诠释科学、传播文化、引领社会的重要使命,其个体价值与社会意义不可低估。首先,乡村教师头顶“高素质者”的光环,容易获得生活的自信,释放创造的欲望,他们基于乡土、脚踏实地、自我反思,在教学探索、课程开发、内容组织、方法改革、理论诠释与方法创新中,呼吸乡村泥土的芳香,吮吸乡土历史的文明营养。因而,他们劳动的过程具有生命的性质与韵味,他们的专业素质在乡土环境中化育生长,他们的生命情愫变得绚烂美丽。其次,乡村教师既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古代“圣贤文化”的代言人 [11 ],他们了解乡土文明与文化习俗并以知识分子独有的眼界和远见为乡土文化的保存、传递与创造出谋划策,主动建构。他们凭借自身的话语力量与社会地位,成为家庭、家族甚至村落群体的主心骨,他们对本土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政府政策等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情绪,起着引领文化和导向文明的示范作用。第三,乡村教师之于农村不只是教育者,更是名副其实的公共知识分子,具有明显的精神性、自觉性、主动性与自由性特征。他们微言大义、为世立法、为地作主、为天行道、为民作保,从而具有乡村社会全局性与未来性发展的效用与责任。
4. “乡土―历史”语境对于乡村教师发展的消极意义
“乡土―历史”语境对于乡村教师发展也并非无可厚非。一方面,由于与城市教师相比,乡村教师所处的环境,已经决定了他们难以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或成果优势,从而容易脱离教育现代化与教师专业化的轨道。我国的乡村教师大多身处边远地区农村和山村,他们任务繁重、收入微薄、经济水平低、信息闭塞、工作环境艰苦等等。他们出去培训的机会很少,缺乏对现代教师素质的理解。于是,他们容易成为“传统教育”的忠实拥戴者,崇尚教师是绝对权威的教学理念,主导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甚至控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伤害学生的自由、平等与生命。“在这里,教师就像神话传说中会造人的女娲,设计、塑造与生产一批批学生。由于师生缺乏交流与爱的传递,互不理解,形同陌路。其关系被沦为工人与产品的关系,沦为毫无意义、毫无责任与毫无义务的空洞关系。” [12 ]另一方面,由于在农村社会结构中,除了乡村教师外,几乎没有以知识为职业的知识分子群体;除了学校之外,也几乎没有以知识为工作内容的团体或机构。乡村教师受人敬仰的“高素质者”地位,在农村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容易使他们主导乡村社会发展的知识话语权,导致乡村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妄自尊大与目空一切,可能出现对农民指手划脚、颐指气使,从而导致另外一种知识霸权。
三、两种语境的融通:重新发现乡村教师
两种语境各有千秋。“城市―现代”语境虽然让乡村教师瞄准现代与未来的科学前沿,获取信息、理解新知、提升技能、超越自我,但却一直背上“素质低下者”的沉重负担,他们在现代话语体系中忍气吞声、仰人鼻息,其努力因为其幸福感的降低而失去了意义;而“乡土―历史”语境虽然存在乡村教师与现代文明隔膜的危险,但他们可以头顶“高素质者”的光环,摆脱繁杂的人世乱象,安身立命。因此,只有通过两种语境的对话,乡村教师就会重新发现自己,走向人生幸福与社会倡明之途。
1. 抚慰生命:两种语境的交汇之点
无论何种语境,生命是教育的最高价值承诺。乡村教师发展,需要消解现代与乡土之界限,恢复其生命的目的论命题。生命具有关系、自然、质朴、主动与共生的性质。
乡村教师既属于教师集体的,又属于农村人集体的。“‘个人的’同一性,准确地理解,不多不少正好代表了集体的个性。” [13 ]这就意味着乡村教师是一个关系的存在。“完全孤立个体的自我实现是不存在的。因为个体总是要从外部接受自身所需要的事物,在个体自我实现的同时,超越个体体系的外部系统也被实现。” [14 ]“城市―现代”语境的问题,是把乡村教师纳入一个纯粹的心智发展模式,这不是一个与乡村教师的生命关系相关的东西。单纯地以“城市中心论”为评判逻辑,势必导致乡村教师脱离质朴自然的乡土历史与文化土壤,践踏乡村教师的生命属性。教师专业化决不是要脱离乡土大地的营养,盲目地接受他者决定的僵死的知识教条。乡村教师作为生命的存在,需要实现关系内部要素之间的理解与对话,打破各种人为的现代性界线,消解生命运动中的权力秩序,形成教育活动的主体间性。“智慧不存在于任何书本中,也不存在于知识的完善中。它存在于学习的自由运动里。” [15 ]因此,乡村教师的发展,必须从自己的生存处境、乡土历史与特殊文化资源中自由学习,积淀智慧,吸收特殊营养。那里虽然单调,但却趣味生动、和谐静穆,抚慰灵魂。它是教育存在的生命之基,是现代化教育依存之本,是使乡村教师与乡土社会和谐发展之路。
2. 回归内心:两种语境的融通之基
乡村教师作为一个思想与行动的主体,只有从自身以外回归自身内心,聆听自己良知的呼喊,享受真理的教诲,玩味欲望的冲动,从而实现关怀生命与美好社会的最终目的。乡村教师素质提高说到底是乡村教师自己的事情。乡村教师的专业水平、人生意义与社会价值,主要不是从外部获得或由他人给予,而是直接来自于主体的静虚省悟、情感体验、实践反思、信仰沉淀等生命体验,从自己的道德自觉与主动创造开始,磨砺一种主动学习的教养、文化、习性与精神。回归内心是一种早已被笛卡尔等人倡导的学习方法与生活态度。“我思故我在”能使我们用孤独的沉思、系统的怀疑代替单向的传输与机械的记忆。“真理到底是思考的产物,没有外在于个人的真理。任何学说、主义和理论,如果不能化为个人的信仰,不能深入到个人的精神生活中,就不可能构成真理。” [16 ]大凡有造诣或成就的学者大多清静无为,摆脱尘俗烦扰,在“采菊东篱下,偶然见南山”的超然自怡中,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断创造着某种新的东西,影响周围的环境。“只有我们教师能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我们才有资格说教师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 [17 ]乡村教师回归内心世界,在于尊重自己、相信自己、做好自己、超越自己,在于在欲望的基础上迸发学习热情,在自由探究中享受美好生活。教师应该“从不胜寒的高处发掘内心,终至超越海平线,出现令人惊叹的精神奇迹:湖比海深” [16 ]。
3. 联结现代与乡土:两种语境的融通之法
宇宙万物之心皆与人的心灵息息相通,现代思潮与乡土气息是乡村教师的生命之泉。无论在何种语境下,乡村教师都可以说是农村中的知识分子,是农村中的文化精英,是农村教育的主导者。乡村教师只有在现代文明与乡土环境之间,寻求平衡的互动,方能触物起兴,借物传情,寄情于景,生成无穷智慧。一方面,乡村教师要以虚怀若谷与谦虚谨慎的态度,主动融入现代文明与复杂多样的哲学思潮之中,从而使各种价值的边界被跨越、被模糊与被重新定义,也要使自己在自我意识中去寻找当下的、没有干涉境况中的不确定性及其意义,重建丰满的生命存在,增加生命的厚度。另一方面,在吸取现代教育知识与技术文明的同时,重温原本存在的难以割舍的对乡土的那种眷恋、归属、热情与自豪,方能让人重新认识到自己独特的魅力所在。这需要以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对城市文化和外来知识进行理性思考,主动寻求人与环境的结合,智力与体力的结合。惟其如此,方能培养出同时具有科学知识结构与农业实践能力,具有自己独特理想人格和创新思维,具有现代知识和乡土情怀的社会公民与劳动者 [18 ]。乡村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农村的孩子,所要培养的是农村社会未来的建设者,这是其他任何社会团体都无法企及的。
综上所述,两种语境的融通,使乡村教师发展具有浓郁的人文气韵。它可以拓展乡村教师的生命,重新发现乡村教师的价值,实现现代知识与乡土文明的互动,进而达到乡村教师人生幸福与乡土社会倡明之目的。乡村教师离不开乡土,正如人不能离开环境而存在。乡村教师既依赖乡土历史文化之根基,又吸取现代科技文明之甘露,回归自己曾经具有的智慧、道德、勇敢、自信、清醒、责任的品性,才能把握时机,积极行动,改革教育,厚植人才,联结现代意识,重塑乡村文明。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梁启超文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2]乡村教师素质亟待提高[N].中国教育报,2011-04-03(3).
[3]陈启文。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与继续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5,(1):56-59.
[4]朱旭东。论我国乡村教师培训系统的重建[J].教师教育研究,2011,(1):2-6.
[5]谭细龙。改革发展农村教育实现农村现代化[J].中国教育学刊,2003,(1):20-24.
[6]李长吉。农村教师: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兼论农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J].教师教育研究,2011,(1):31-35.
[7]王勇鹏。论乡村教师专业化的艰难性[J].大学教育科学,2011,(3):25-28.
[8]唐松林,丁 璐。论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知识分子身份的式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53-58.
[9]张济洲。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乡村教师社会功能的弱化[J].菏泽学院学报,2009,(1):119-122.
[10]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车丽娜。中国古代教师文化的考察[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2):137-140.
[12]唐松林,李科。角色神圣与符号暴力:传统教师隐喻的伦理悖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3):7-10.
[13][美]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4]王 凯。教师学习的生态转向及其特征[J].教师教育研究,2012,(11):84-88.
[15][印]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16]林贤治。关于知识分子的札记――午夜的幽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对外汉语教师(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