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教师论文【精编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师论文【第一篇】

一、 选题的来源

有不少中学教师认为:大学教师论文选题来源广泛,中学教师比较狭窄。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广大中学教师处在教学一线,有着非常广泛的选题来源,笔者总结分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10种。

(一) 从教材研究中获得选题

教材研究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上课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也是教研活动的基本内容。它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教材分析,即分析教材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重点难点等;二是教材处理,即根据上课的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取舍、顺序进行调整、呈现方式有所变化等;三是教材指瑕,即指出教材编写的错误和不足;四是教材建设,即对教材的完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二) 从教法钻研中获得选题

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钻研教学方法,对于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专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学教师钻研的既可以是宏观上的策略和方法,如采用什么教学模式、遵循哪些教学原则,也可以是微观上的具体操作和处理,如课堂如何导入、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探究如何进行、活动如何组织、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如何处理等,微观方面往往更容易深入研究。

(三) 从教学反思中获得选题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高度,并为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教学反思可以反思成功之举、反思失败和不足之处、反思教学机制、反思“教学再设计”。

(四) 从学法指导中获得选题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必须加强学法指导的研究。学法指导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如何预习、如何看书、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如何自主学习、如何探究、如何作业、如何梳理知识等。笔者曾写过《政治课教学应注意的几个细节性问题及其处理》一文,发表于《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1年第4期,对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五) 从解题探讨中获得选题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试题有多种类型,像政治学科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包括推理计算类、漫画类、古诗文类等,非选择题包括启示类、意义类、措施类、原因类、评析类、探究类等。每一种题型都值得研究,这也是中学教师论文写作选题的重要来源。

(六) 从考试研究中获得选题

作为中学教师,一定要研究中考或高考,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和复习。中考、高考的研究主要包括复习研究、试题研究和预测研究。

(七) 从课堂观察中获得选题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对有关问题的深入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课堂观察的内容很多,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在新课程实施伊始,笔者就“课堂探究”问题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课堂观察,并将其进行总结,撰写了1篇论文《关于高中政治新课程“课堂探究”的几点思考》,并获2007年宁波市论文评比二等奖。

(八) 从理论学习中获得选题

“活到老,学到老。”中学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许多地方的中学教师会定期、不定期参加一些培训和理论学习,听专家名师的讲座,专家、名师的观点往往能够给我们以启迪和思考,这也是选题的重要来源。本文就是笔者在参加了一次宁波大学组织的、关于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听了陈正良、郭宝宏、于成文、李包庚四位专家讲座后的思考所得。

(九) 从学科借鉴中获得选题

不同学科之间有差异,也有共同处。别的学科存在的问题,本学科可能也有,所以别的学科研究对本学科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前不久,笔者看到陈炳飞老师写的《地理选修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觉得写得很好,对笔者所教的政治学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接下来打算写1篇关于政治选修课教学的文章,题目暂定为《高中政治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十) 从其他工作中获得选题

除了教学工作,很多教师还从事班主任、学校管理等其他工作,对这些工作进行思考总结,也是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笔者曾经从事过班主任工作,写过一些相关文章,如《优秀班主任的五方面素质》(发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年第2期)、《新时期班主任必须具备的素质》(发表于《当代班主任》2012年第4期)等。

二、 选题的原则

虽然中学教师论文写作有着广泛的选题来源,但也不是什么都可以写、都应该写的,而要遵循一定的选题原则。笔者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 价值性原则

中学教师的论文写作选题一定要有价值。如果没有任何价值,那就没有研究和写作的必要了。判断一个论题是否具有价值可以参考四个标准:一是能否提出教育教学理论的新见解、新观点;二是能否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否有助于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个问题;四、在方法论上是否有所创新。凡是能够有助于解决上述四个方面中任何一方面问题的选题都是有价值的选题。当然,要作出准确判断必须借助于权威的参照系,即要以最新研究成果作为参照系,以免重复劳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当前学科研究的前沿理论和先进方法有深刻了解和科学把握。因此,建议广大中学教师订阅本学科、本领域的权威杂志,阅读这些杂志,对把握政治学科的前沿研究、得到有价值的论文选题、写出有价值的论文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 创新性原则

有价值的选题往往也需要创新。创新是文章的灵魂。中学教师论文写作选题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念新,即文章写作的指导思想要新,要符合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新课改后,中学教师论文写作选题就要注意用新课改的理念来指导。二是方法新,即采用新颖的方法来进行选题。这有助于选题的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笔者所有的论文都试图这么做,本文就是1篇对具体选题方法介绍的文章,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新颖的选题方法。三是角度新,即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选题。换个角度往往会有新的收获。

(三)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是指论文选题要有研究、解决的可能,具有可操作性。它主要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主观条件就是研究者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包括是否具有完成选题研究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毅力,是否适合自己的兴趣,是否具有研究的基础等。如果既无基础,又无兴趣,那就不要做这样的选题。客观条件是指研究者自身之外的条件,主要包括选题的难度、领域、人力、时间、政策保障等。论文选题主客观方面的条件都要具备,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再具有价值、有创新性的选题也不能完全实施。中学教师要使选题具有可行性,必须注意两点。一是选题宜小不宜大。中学教师理论基础、视野范围、时间精力等比较受限制,大的选题难以开展有效研究,而小的选题则更好做一些。二是从自己的优势、成功之处、关注点去选题。因为这些方面自己有特长、有成功经验和有思考,往往能写出比较深刻的东西。笔者的所有论文选题都遵循可行性原则。像本文就是如此。对于论文写作笔者有较长时间的关注和思考,也写过不少的论文,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自己的特长。在本文具体写作之前,笔者确定的题目是《中学教师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打算讲六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中学教师论文写作的意义、中学教师论文写作的选题、中学教师论文写作的条件、中学教师论文写作的方法、中学教师论文写作后的修改和完善、中学教师论文成果的运用。后来觉得题目太大了,涉及内容过多,决定分开写,本文只是其中的1篇。

教师论文【第二篇】

本文作者:潘绍来工作单位: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非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概念比较

通过这次对加拿大3所社区学院的研究调查,及对大量相关资料的查阅,笔者发现,在北美的高等教育领域,依据聘任合同、工作量和工作职责的不同,将教师分为“全职教师”(full-timefaculty/teachers)和“非全职教师”(nonfull-timefaculty/teachers或part-timefaculty/teachers)。“全职教师”是指聘任合同基于全职承诺(full-timebasis),并承担全职工作量和其他职责的教师。除教学以外,全职教师还承担学生咨询、课程发展与学校管理等工作。“非全职教师”是指其授课时数或学分数低于全职教师的最低标准,聘期一般以学期为单位,薪酬多以授课时数、学分数或课程门数为标准的教师。目前,国外几乎所有涉及高等教育领域的文献资料中并没有“兼职教师”一词。“nonfull-timefaculty/teachers”或“part-timefaculty/teachers”则是两个对等的、常用的专业词汇,可以直译为“非全职教师”“部分时间制教师”或“非专任教师”,与“full-timefaculty/teachers”即“全职教师”或“全时制教师”一词相对应。而“兼职教师”一词则是近十几年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出现的词汇。笔者认为,将“part-timefaculty/teachers”简单地对应于汉语体系中的“兼职教师”欠妥,这两个词汇所表达的含义还是有一些差异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非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两者的内涵不同。尽管非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有相同之处:如与两者相对应的词汇都是“全职教师”或“专任教师”;两者的工作时间与工作量要求都少于全职教师;两者的薪酬计量标准都与授课时数、学分数或授课门数等有关。然而,这两个概念在表明工作岗位的性质和工作份数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并不能表明其工作岗位的性质以及拥有工作的份数,即可能有全职工作岗位,也可能没有全职工作岗位;有可能是一份兼职工作,也有可能是多份兼职工作。国外有一部分人员,常年从事多个院校的兼职教学岗位,相对于其中任一所学校而言,他的身份就是一名非全职教师。而后者则清楚地表明其必须除此之外还拥有一份全职工作岗位。简单地说,“非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当然,随着我国兼职教师内外部聘用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对兼职教师内涵的理解也会逐步扩宽,有可能不久的将来两个概念会趋于一致。第二,国内“兼职教师”与国外“非全职教师”界定的角度不一样。国外全职教师与非全职教师的差异,大都是从教师的聘任合同期限、工作量及工作职责等方面来界定的,如全职教师的聘任合同期一般在一年以上,享受学院为教师提供的所有附加福利;而国内专职(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的差异主要是从教师是否具有单位正式编制、人事关系是否在本单位等方面来区别的(当然也有人事的合同制教师)。通常,兼职教师不可能拥有所兼职单位的正式编制,不可能参加所兼职单位的职称评定,也不能享受到所兼职单位的社会保障与福利待遇。

对我国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国外高比例地聘用非全职教师并不一定适用于国内国外院校能高比例地聘用非全职教师,与其配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密切相关。例如,2010年一项对美国高校非全职教师的调查表明:39%的人表示所在学校提供了退休福利方案,26%的人表示所在学校会负担退休养老金的一部分,作为工会会员的非全职教师中更是有57%的人表示学校提供了退休福利方案[3]。而根据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实际情况,近期内是难以对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群体提供如此配套福利的。另一方面,国外高校高比例地聘请非全职教师,其重要的因素是应对教育成本上升的压力[4]。但许多国际高等教育的实践已经表明,“过多的兼职教师会降低大学的教学质量,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何种目标,都必须适当地控制兼职教师的数量”[5],因为,许多教育是在课堂之外通过师生的非正式接触完成的,而兼职教师不可能与学生保持密切的接触,同时也很少能够出席改进教学计划的活动,对教学计划的整体把握也不如专职教师。因此,在国情尤其是配套的社会保障福利制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国外高比例地聘用非全职教师并不一定适用于国内。重新制定高职院校聘请兼职教师的比例标准近几年来,国内对高职院校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的热情不断高涨,一方面是由于高职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待提高,使得“双师型”教师紧缺的矛盾突显;另一方面是欧美职业院校高比例聘用非全职教师的模式对国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对职业院校聘请兼职教师的要求不断严格和具体:2004年重新修订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要求兼职教师数量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课教师数量的10%~20%;2007年,教育部领导指出“要建立一支稳定的、由兼职和专职人员组成的‘双师’队伍,希望兼职专职教师比例要达到1∶1甚至更高”,自此部级示范性建设的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比例就要求在1∶1左右;2010年,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中,要求各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短短几年,教育部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比例要求不断提高,兼职教师数量由10%到50%,直至现在的兼职教师授课量达到50%。笔者认为,国内的制度背景决定了我们难以高比例地聘请企业人员为学校兼课,另外各企业也不希望自己的员工到外单位兼职。所以,即使高职院校将薪酬标准提高到相当有吸引力的程度,多数一线的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也不愿顶着“不务正业”的骂名和冒着被解职的风险去兼职。因此,在未能从国家制度层面解决这些矛盾前,要求国内同样高比例地聘请各类企业的兼职教师,不仅是难以实现的,甚至还可能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加大对专职教师“双师”素质的培训力度要全面理解教育部关于加大兼职教师比例要求的本意,创造性地贯彻政策精神。一方面,通过这一手段让专职教师形成竞争上岗压力,促进专职教师尽快到企业参加工作锻炼,熟悉新工艺、新技术。在加拿大,社区学院的教师每3年必须返回企业界实践,或定期为工业界解决技术问题或从事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以防止技术知识老化。另一方面,要通过学校人事制度的不断改进,让行业企业一线的人员能够畅通无忧地进入高职院校任教。此外,要加强政策研究,尽快出台配套的政策法规。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新一轮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公办的高职院校作为二类事业单位都要通过公开招聘吸纳社会人才,但各省份对公开招聘人才都设置了最低学历和资历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让高职院校招聘行业企业的技术人才更为艰难。因此,必须有实实在在与之配套的改革举措。

幼儿园教师论文【第三篇】

教育科研报告是对科研工作的总结,它要全面反映出研究的课题、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结果等。 -------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研究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一问题的; 研究所获得的结果怎样; 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结论如何。 例:《幼儿园生成性艺术主题活动构建与实施》 ------基本结构: 课题名称 作者及单位 问题 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或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工具、量表、教育方案等) 例:《让幼儿亲近自然――农村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B、教育经验论文

是指用经验总结法开展研究而撰写的论文,是广大教师运用较多的科研方法。特点: 研究是在自然条件下,即不需要考虑对其他因素进行控制的条件下,去研究、总结客观规律,因此是最接近教育教学实际的一种研究方法。 完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过程,教师可以对某一选题进行规划,然后按部就班的进行研究。 经验总结的材料都来自亲身经历的实验过程,所以,材料更加充实、取舍更加自如。 经验总结并不是一般性的工作总结,作为科研过程,它必须经过思维加工,找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经验总结法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的创新性,没有新的认识就不能称为科研。格式: 1、题名(题目或标题 )

(三)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1、论文的真实性?例:《关于幼儿环保教育的几点思考》《浅谈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浅谈托班幼儿环保意识的启蒙》《基于地方工业特色的幼儿环保意识培养之教学探索》 (四)存在问题剖析 1、题目较大、内容空洞;不具有实践价值 例1:《浅谈幼儿园教育中“惩罚教育”的合理使用》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什么是“惩罚教育” 三、如何正确使用“惩罚教育”新西兰、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幼儿园事例四则 四、“惩罚教育”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惩罚的教育意义 (二)正确实现惩罚的教育性 应注意的问题: 4、简单化倾向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做好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大方面的工作,也即不仅要照顾幼儿身体发育,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还要对幼儿的心理加以保护,不断增进幼儿的

心理能力。因此进食问题已不能仅从身体健康考虑,必须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

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五、建议 5、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生长点,是教师走向成熟、创立自身特色、形成教学风格的重要途径和条件;

是培养教师、造就名师的重要手段。技能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学者型专

家型教师 * * * 漫谈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富阳教育局教研室 谭晓红

一、富阳幼儿园教科研现状 二、教科研的本质和内涵 三、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的撰写 (目的意义分类内容与结构、格式、基本要求、存在问题剖析) 四、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评价要素 五、建议 六、结束语 -----从幼儿园层面看: 1、

教科研发展不均衡2、教科研意识增强,课题研究的参与面越来越广3、对教

科研的本质认识有偏差,导致教科研功利色彩浓厚 --------从教师个体的教科

研水平、教科研成果看: 纵向比较,与中小学教师的差距悬殊横向比较,与

杭州城区幼儿园的差距巨大本市幼儿园系统内比较,发展极不均衡1、教育

科学研究的本质学校教育科研要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及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的科学

有效方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要用教育

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充实和丰富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 2、对教育科研的倾

向性认识: 教育科研就是课题研究;教育科研就是写论文;教学研究就是教育

科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写论文;教学研究≠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研究理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研究学科教

学研究课堂教学 研究 写论文 1、有利于提高幼教质量,有利于促进

幼教改革,推进幼教实践的深入。 2、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训练、提高

从事科研的能力水平。3、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最重要、最有效、最直

接的载体之一。 (二)教育教学论文的分类、内容与结构教育科研报

告教育经验论文 教育经验总结的基本流程: 收集经验材料 整理

归纳材料 提炼经验主题 撰写研究论文 *准确得体

例:《尊重儿童 促进健康 》《托班幼儿情感初探》《 幼儿绘画发展的初级阶段――涂鸦期初探 》《让美育贯穿幼儿生活的全部》《幼儿人际智能发展及培养的新视点》 《倾听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倾听童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 *简短精炼

例:《从被动到主动――幼儿园自主性家长活动初探》《播撒音乐的种子――托班唱歌教学的反思及探索》《中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心插柳柳成荫―中班“图书角”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谈盲学前教育中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村幼儿园探索性主题活动中环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 《关于某幼儿园幼儿午睡入睡前出现的行为表现的观察研究》《怎样让新生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新〈纲要〉指导下的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例:《让幼儿在创造性游戏中培养学习自主性的探索》

*醒目例: 《初探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积极贯彻新纲要培养具有良好情感态度的孩子》《托班幼儿情感初探》《幼儿人际智能发展及培养的新视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之我见》 例: 《农村幼儿园孩子游戏情况的研究与思考》《新入园幼儿适应性教育的探讨》《中班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攻击性的相关研究》 《民办幼儿园教师素质现状分析及其培养对策》 2、作者姓名和单位

3、摘要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例:《幼儿园生成性艺术主题活动构建与实施》

例:《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提问方式》 4、关键词

纵观全文,选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5、引言

- 例:《农村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的探索》《幼儿园生成性艺术主题活动构建与实施》

6、正文

例:《让幼儿亲近自然――农村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幼儿园科学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及反思》2、论文的科学性3、论文的学术性?4、论文的创造性5、论文的可读性例:《合理营养科学育儿》《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音乐欣赏与幼儿情感的链接》《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论幼儿园小班化教育》《儿童童话欣赏中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幼儿评价能力 提升幼儿心理品质――对培养幼儿评价能力的探索与研究》《开展幼儿园体育工作的思考》《培养幼儿音乐兴趣从点滴做起》 2、泛泛而谈、不得要领 例:《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例2:《开展幼儿园体育工作的思考》3、材料仓库 例:《突发事件中幼儿自我保

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浅谈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的提问方式》《浅谈幼儿的挫折教育》 5.写成工作汇报或总结,只叙述做的过程,不讲结果及其价值例:《浅谈乡镇农村中心幼儿园的管理工作》 6、论文的逻辑性和论述的严谨性欠缺例:《挫折中的收获》《中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师论文【第四篇】

在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国家和省建设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承担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实践研究,组织区域内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管理人员培训,开展有关基础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改革热点与难点问题研究,开展全国高等学校基础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是今后高校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导向。最近,教育部颁布《关于启动部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2]107号),明确了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在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中重点支持建设30个部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区情、教情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运行机制,以提升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和基础课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重点,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推进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学改革、质量评价等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文件指明,教学发展中心的重点突出建设内容包括[5]:(1)开展教师培训。面向学校全体教师,重点是中青年教师、基础课教师和研究生助教开展培训,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必要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2)开展教学咨询服务。面向学校全体教师、重点是新进教师、中青年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提供教学咨询服务,满足本校特色化人才培养和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需要。(3)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着重研究公共基础课和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创新;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策略与技巧,提高教学能力;推动营造重视和研究教学的氛围,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文化;推广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和成果,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高。(4)开展教学质量评估。会同校内有关部门,加强对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的考核、检查、评估和交流,确保教学改革卓有成效、教学质量不断提升。(5)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汇聚本校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高水平师资,集成校内优质教学资源,形成共享机制,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实施全方位服务。(6)承担促进区域内高校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相关任务,组织区域内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管理人员培训;开展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实践研究;组织开展全国或区域内高校公共基础课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为区域内高校开展师资培训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特色专业办学经验,发挥“中心”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2011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该中心挂靠在华南师范大学,面向华南师范大学与全省高校教师提供一系列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计划和服务,具体为:(1)教师培训:针对校内教师/校外教师开展各类专项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2)职业发展: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提供个别化咨询、诊断、指导;(3)成果培育:组织教师开展教学专题研讨与经验分享活动;(4)教改指导:提供教学改革项目的专业指导与支持;(5)案例建设:收集、整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与案例。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模型

为探索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厘清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要素并建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模型是基本前提。教学能力是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并表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之中。文献分析发现,国外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主要聚焦于“应用模式”“推广策略”“实施途径”等方法建议层面,而且多倾向于依托“校本”或是“跨校”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项目展开研究。当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上教师学习社群,开展“跨校”教研活动,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已初见端倪。例如,王玉平、陈年兴等人[6]研发了一个基于网络的面对面学习环境———“网络合作学习社群”(CollaborativeCyberCommuni-ty),构建了一个“实践—反思—合作”(Practice,Re-flectionandCollaboration)的网络化培训模式,并选取澳大利亚昆士兰三所高校的8位语言教师参与为期12周的网络化培训。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培训的教师的专业技能有了显著提高,而且自身的教学信念与自我认识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强。在国内,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基本处于引进和了解阶段,缺乏本土化的自主研究意识,即绝大部分的研究文献主要以介绍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情况、实施策略与模式等为主。就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领域内许多新的、有意义的问题而言,系统而深入的探讨还不够。而且,对国外经验的比较、分析、创造性吸收还很不足,缺乏对已有经验模式“移植”的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以致研究缺乏一定的深度与广度,研究的可行性也由此受到一定的质疑与批判。另外,在内容上,主要集中在教学能力的分类、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原因、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方式等方面,且这些研究多是经验式或是建议式的描述,总体上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此外,对于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式的研究尚不多见。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信息时代需要教师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技能。这是信息时代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从人的能力发展三要素(技术素养、知识深化、知识创新)和教育系统六要素(政策、课程、教学法、ICT、组织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纵横两个维度构建起一个教师ICT能力标准(ICTCom-petencyStandardsforTeachers,ICT-CST)[7]框架结构。密舒拉(Mishra,P.)和科勒(Koehler,)从教师教学知识的视角,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TPCK)[8],认为教师不仅需具备学科内容知识(ContentKnowledge)、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Knowledge)和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Knowledge)三个独立的知识实体,而应考虑两两之间与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相互重叠形成的四类“新”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PCK)、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Techno-logicalContentKnowledge,TCK)、整合技术的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PedagogicalKnowledge,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CK)。这一概念,为指导信息时代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本研究认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涵括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研究能力三大基本能力,其基础来源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原理与教学方法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分为基础、发展、创新三个阶段,教学能力的发展源于教师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教学发展与创新平台的支持。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模型如下页图所示。

促进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机制

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发展中心的支持作用,真正实现教学发展中心对全省广大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服务作用,本研究开发了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公共服务平台(网址为:)。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有:(1)提供多元化的技能培训与指导;(2)提供多样化的优质资源与案例;(3)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发展服务。包括:中心简介、新闻动态、培训与研讨、热点与专题、成果培育、案例建设、咨询服务等模块。依托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培训与服务,探索形成若干基本机制。(一)多元合作机制人类学认为,学习不是学习者个人的“私事”,而应把个体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的背景中,应以“学习作为社会参与”(LearningasSocialPartici-pation)来审视学习———学习是一种个体成员在取得合法参与机会的情况下,得以从边缘逐渐进入实践共同体(CommunityofPractice,CoP),走向中心,并建构与这些共同体有关的身份的过程。不是因为要完成某一项具体的活动而将大家临时聚在一起的松散结构,而是成员具有共同的文化与历史继承,有共同的目标、信念系统和实践活动的团体。新成员在参与团体实践活动中,从老成员那里承袭这些共同的经验与规范,从比较边缘的、的参与逐步发展到核心的实质性参与,并逐渐确立自己在共同体中的身份和自我价值感[9]。本研究正是吸收了这一理念,依托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公共服务平台,搭建起以教学名师、教学督导、资深教师等为专家团队的多元化教师学习共同体,包括新教师研习营、名师工作室、一对一帮扶等,组织灵活多样的合作交流共享活动,以建构起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育的合作文化机制,帮助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逐渐由“边缘化”向“中心化”靠近。(二)个性化服务机制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能力的发展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教师面对新环境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焦虑感、自我否定(SelfDoubt)、动机缺乏、以及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迷茫等都会影响教师成长,这些因素被称为教师的个人发展(PersonalDevelopment)[10]。事实上,已有的文献往往较多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教学能力的发展,却忽视了教师的个人发展影响。然而,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是同等重要的,二者不可或缺。因此,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应考虑并兼顾教师个人发展的引导。教师是活生生的个体,具有自我的文化意识、教学经验、知识背景、职业特性。本研究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优势,依托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建立、管理教师职业发展的个人信息库,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个性化咨询,帮助、辅导教师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明确职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形成有效的个性化服务机制。(三)绩效评估机制教师教育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过程。为保证教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应对教师发展进行及时评价与反馈跟踪,帮助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与习惯。本研究以“高端引领、持续发展、服务优先”为导向,建立起健全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绩效评估的长效机制,包括绩效评估指标、绩效评估方法、绩效评估过程等,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以优化调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途径,从而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

23 983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