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板报内容精编2篇
【导言】此例“教师节板报内容精编2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师节板报1
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于让学生充分分享各种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小班带来了更多交流的机会,但是对交流的技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和引导,小班的这一优势甚至可能成为负担。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中学从2008年开始积极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并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育实验的立足点,在小组展示中引进“小白板”这一工具来辅助教学,由此形成了其小班教学的鲜明特色。
效率工具
2008年11月,南京晓庄学院附属中学申报“小班化教育背景下构建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实践,老师们发现:在学生将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全班交流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状况。
(1)因没有记录讨论内容,学生随意发言,发言内容并不代表其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2)因受从众心理的影响,后几位学生发言的内容往往与前几位学生雷同,学生的个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因表达能力的欠缺,部分学生发言词不达意,发言内容让听众费解。
以上种种状况导致学生的合作成果不能外显,全班交流有时难以拓展,难以深入。针对这一实际困难,该校老师经过反复的设想、实践,最终想到了用小白板来做记录和展示。各小组把集体研讨的主要成果和疑难问题记录在“小白板”上。等到小组讨论结束时,汇报员依据“小白板”记录的要点代表小组参与全班展示交流。在展示交流中,汇报员依据记录要点发表意见,重点突出,表意明确。各小组所探究的结论孰准孰偏,孰深孰浅,一目了然。其他学生边听边看,受益匪浅。
以七年级上学期的一堂语文课(泰戈尔的《金色花》)为例,在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白板”上概括诗中小孩子的形象时,有一个学生提问:这个小孩子是个男孩还是女孩呢?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却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再根据各块白板上的学生看法进行引导,引发了学生一番激烈的辩论。最终,大家认识到:诗中这个孩子的形象,是所有孩子形象的一个代表,泰戈尔塑造了这个孩子的形象,是为了表现全天下的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正是在这么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活跃,其创新潜质在课堂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具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在师生共同评议、点拨和全班大讨论中找到了最佳方案,人人参与的小班化教学特点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小白板”在新授课上取得的成绩,使晓院附中的老师们进一步思索:能不能在复习课上也使用“小白板”来辅助教学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老师们发现,在复习课上使用“小白板”,除了可以让学生自主梳理知识要点外,还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在以往学习中所疏漏、困惑的地方,使学生的复习效率大大提高,也为复习课向广度、深度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帮助。
例如在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章节时,通过学生交流、白板展示、教师引导、师生探讨,学生对这一章节的重点内容,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等有了更好地掌握。这改变了以往复习课上教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的场面,使学生的复习效率大大提高。
四种展示形式
由于小白板具有体积小,方便随时使用等特点,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时,一有思维的火花,就能立刻在小白板上书写,这比到黑板上书写,或是在投影仪上展示要快捷得多,也更能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与他们发言的本能状态是相吻合的。
同时,小白板是学生思维可视化的一个表现。由于学生以往在课堂上多是口头发言,经常不能就某个问题连贯、确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用小白板记录讨论内容时,势必要将口头语言书面化,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表达的严谨性。并且,由于记录员和汇报员的轮换制,使得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较少地依赖他人,从而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个人学习潜能的提高。
而且,小白板还能促进教师课前预设的充分性,便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进程。
以语文教研组为例,在每周一的教研组会和备课组会上,老师们就本星期所教内容进行集体备课,不但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更要备小白板的使用情况:这节课在哪几个环节上需要用白板展示;哪个问题可能会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需要小组讨论后用白板展示;哪个问题用白板展示后更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延伸;学生可能会在白板上质疑哪些问题;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展示结果,该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等等,使老师们在课前就对小白板的使用次数、使用环节、使用后可能产生的效果做到心中有数。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晓院附中的老师们也逐步摸索出“小白板”的四种展示形式。
(1)全展式。即各组小白板全面亮相。这种展示的好处是可以最全面地关注到每个小组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同时,对每个学生都起到鼓励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足之处是点评时比较耗时,需要教师运用其教学经验把握交流的过程。
(2)竞争式。即根据各个学习小组完成记录的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展示2~3块小白板。这种展示的好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摩拳擦掌,课堂气氛也是最为热烈的。不足是个别学习小组可能会讨论得深入性不够,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点拨。
(3)推优式。即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边巡视记录的完成情况,边比较讨论结果的优劣,择优展示2~3块小白板。这种形式的优势是可以将最佳的讨论结果直接展示在课堂上,使课堂的交流更迅速快捷。
(4)互评式:各小组推荐代表参与观摩和评价,选出优胜者。这种形式一般是在学生熟练使用了“小白板”一段时间后,再使用较为恰当。
教师节板报2
一、精致设问,连续追问,激情引趣
课堂问题的设计,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与情境的内在联系来创设,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题。教学时,教师连续追问,提问语气渐渐增高,语速逐渐加快,课堂氛围也渐渐进入高潮,学生在教师的连续追问下,很快就引发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激活了课堂。
首先展示“天气与生活”的图片,联系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天气知识,提问:结合今天的实际情况,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状况如何。学生在教师第一次提问下,初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展示一组与天气有关的图文资料,如武汉暴雨成灾;生活提示: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将下降8―10℃,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本报讯:夏收期间遇上了少有的好天气,南苑乡顺利完成小麦收割任务。然后教师第二次追问:结合生活体验,除了今天的天气外,还有什么状况的天气?人们常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天气?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在教师的一系列追问下,开始讲授新课。
逐步渐进,连续追问,一问比一问说得更快,气势与创设趣味问题很快就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引领学生带着生活体验走进课堂,构建探究、合作的课堂教学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在地理教学中,引领学生带着生活体验走进课堂,感受大自然的奥秘,体验学习的乐趣,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从而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如,讲授“天气预报”部分时,课前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天气情况。学习时,让学生说出今天的天气情况,说说你知道的天气信息从哪里获知的?你最关注天气预报的哪些信息?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
教师:同学们,天气预报通常要报哪些主要内容呢?
学生纷纷讨论发言,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
教师: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天气预报时,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什么图?
学生:卫星云图。
教师:卫星云图是气象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例如,通过观察卫星云图,可以分析出哪些地方是晴天,哪些地方有雨或是阴天。
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解决地理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进一步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好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在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会使学生的兴趣盎然,学习的热情也会推向高潮。
如,讲授“常用的天气符号”时,教师先引导在电视天气预报画面上,天气符号一般与城市名称一起出现;有时一个城市名称旁边会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述天气将从某种天气状况转变成另一种天气状况。然后思考如何快速识别这些符号表示的含义?你能把它画出来吗?
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好!
学生观察记忆后,在教师的提问下,利用黑板展示自己所画的天气符号,有的画得很精美,引来阵阵喝彩;有的稍微逊色些,则引来激励的掌声。
四、模拟情境,就地取材,演示活动
地理中有许多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生或发展过程是抽象的,难以理解。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就地取材,展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过程,一目了然,能够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
如,学完“天气符号”内容后,教师利用2011年7月2日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模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播报各地的天气情况。
学生:杭州,天气晴,气温26―36℃。
学生:乌鲁木齐,中雨转大雨,气温15―24℃。
在学生的回答声中,不仅体验到学习带来的趣味,还掌握了所学地理知识。
五、巧妙运用板书,达到事半功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用语言传授知识外,还需利用板书辅助教学。板书是一节课的浓缩概括。一个优美、巧妙的板书,不仅能简明扼要的突出知识重点,还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牢牢记住知识。
新课学习结束后,教师展示板书,让学生对照板书结合所学内容看2~3分钟,追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请与同学们分享。
寥寥数字,图文并茂,知识结构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汉屈群策,策屈群力。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2篇教师节板报内容就到这里了,希望在教师节板报内容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上一篇:中职班主任工作计划精选4篇
下一篇:说明性文章的阅读教学优秀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