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汇集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汇集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第一篇】

关键词中学 历史教学 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67-01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是依据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和历史教学内容特点,借助历史学科丰富的人格教育资源,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通过历史教学促成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的构建,在促进学生知识生成和能力养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历史人格教育具体表现为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感、历史意识、成就动机,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学生的人格得到提升和发展的教育。

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按照历史学科的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是依据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借助历史学科丰富的人格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在促进学生知识生成和能力养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1、中学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的关系

《历史课程标准》把人格教育放在历史教育的重要地位。《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让我们明确了中学历史课程的性质,知道中学历史课程并不是定位于历史的专业教育,而是公民教育。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健全的人格,通过学习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更好地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作为基础教育历史教学,其总体功能是要从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转变,教育目标则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现出来。历史之所以能育人,其一切要素,皆围绕着养成人格这个核心命题,历史知识是历史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的依托。

2、实施人格教育方式的途径

挖掘教材内容

教材中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进行人格教育的。选择人格教育的内容既要考虑内容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性,又要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对历史教材的处理,只有从本质的角度挖掘教材,使学生有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学会价值判断,养成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才能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

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中人格教育资源,挖掘教材的优势,弥补教材的缺憾,填补教材的空白。教材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显现的。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特别需要执教者的创造加工,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关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内容,赋予材料以生命的活力。

创设教学情景

进行人格教育,良好的情境是必不可少的。所谓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创设出类似史实的情境,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或由此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联想,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描绘情景

运用语言创设历史情境是历史教学人格教育中最简单便行的途径。它通常运用的有讲述法和谈话法。讲述法要求教师,讲述语言富有魅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讲述是情感单向传递,而谈话则是情感双向交流。通过师生对话,教师一方面用自己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一方面从学生的话语中了解对方情感发动的程度,因势利导、一步一步地运用谈话把双方的情感推向高潮。如在人物评析课上学生对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评价。师生通过讨论达到共鸣。

3、营建课堂氛围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

充满活力的课堂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同时受到激励、鞭策、指导或建议。从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交流,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观点,宽容学生的失误,让学生在一种和谐友好的氛围中自由地成长。同时,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绝对拥有者,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甚至反驳教师的看法,教师对自身的不足要勇于承认并改正。这样的课堂,才能搭起师生之间理解的桥梁,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才能自由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

4、提升教师人格

在整个教育的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贯穿始终,而教师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至为重要。渊博的专业知识与高尚的情操是造就教师人格魅力的两大基石。

历史教师的人格是影响历史教学中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老师站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本教材。老师的言谈举止、仪表风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和情感意志。当老师成功地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时,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的基础就建立起来了。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第二篇】

在讲述抗日英雄杨靖宇时,教师这样讲述,“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抗击着强大的日本侵略者,进行着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殊死搏斗。艰苦的抗战,东北军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抗日联军也损失惨重,无数战士地血洒战场。在这无数的战斗英雄中,有一个人名字永远被中华子孙铭记,他就是杨靖宇。”“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其寒冷恶劣的冰天雪地里有力地抗击着日寇,日伪军将东北抗联特别是杨靖宇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反复进行‘讨伐’。在1939年冬季作战中,杨靖宇与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在只剩下他一个人,并在受伤多处、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他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以无比坚强的毅力,英勇顽强地战斗着,直至弹尽粮绝,最终壮烈殉国。”此时学生已经是肃然起敬。接着教师讲述,“杨靖宇牺牲后,残忍的日本侵略军无法理解这位英雄的坚强行为,他何以能够在冰天雪地里长时间被围困、且完全断绝粮食的情况下,顽强坚持战斗。日军竟残暴地将杨靖宇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侵略军也无不为之震惊。”顿时学生的眼里可看到一片愤怒。之后提问“杨靖宇身上洋溢的什么值得学习的精神?”学生通过生动的事例感受到了英雄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既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又抵御着外来侵略,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其中爱国主义是最强大的精神动力。没有爱国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过去、今天和未来。在当今21世纪的经济大潮中,更需要爱国主义,有了爱国主义我们中华民族才能昂首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课堂形象生动的教学将大大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并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主义,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教师利用历史课堂形象生动的教学,不仅可大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还可以激励学生把它弘扬光大,把爱国主义热情转化为关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前途命运的行动。

2、结合丰富的历史教材,利用正反面典型人物,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知荣明耻的教育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是否知荣辱,不仅事关到个人的品质,而且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相连。教师可以通过选取正面人物,例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亚圣孟子;通过联姻促进汉藏“合同为一家”的大唐文成公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的南宋名将文天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抗倭将领戚继光,“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销烟英雄林则徐;“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维新志士谭嗣同;用笔做利器,“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鲁迅;发动西安事变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被誉为“千古功臣”的张学良将军等等。通过这些人物把个人命运与民族荣辱紧紧联系在一起,展示出他们身上的杰出的品质,进行知荣明耻的教育,从而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同样的道理也可选取反面人物,例如“酒池肉林”的暴君商纣王;制造“莫须有”罪名陷害忠良岳飞而臭名昭著的秦桧;卖国求荣大汉奸;明朝专权残暴的魏忠贤;轼父杀兄的暴君杨广等等。通过讲解反面人物,同样可以从侧面增强学生的正义感、荣辱观,树立“明戴德、贵诚信、尊传统、知敬畏”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做一个品行端正、情操高尚的人,从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一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积极力量。

3、乡土教材《重庆历史》是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立德教育的非常有效的重要途径

重庆的乡土教材《重庆历史》是发生在学生生活地方的历史,学生会感觉特别亲切,从而大大提高感染力。如讲辛亥革命时,教师问同学们:“请问大家知道渝中区的邹容路、邹容公园吗?”之后引入这是为纪念辛亥革命时重庆的本土英雄邹容。然后就适当地介绍邹容出身于重庆富商家庭,后来留学日本东京,投身民主革命,并自己改名邹容,意为从此“容颜改变,脱胎换骨”,成为与秋瑾齐名的著名革命演说家。后以“革命军中马前卒”写成《革命军》一书并公开发表,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恐慌,于是清朝抓捕了为《革命军》作序的章太炎。当时的邹容完全可以脱身,但当年轻意气的他得知章太炎被捕后,他只身去投案,狱警根本不相信《革命军》出自眼前这名年轻人之手,当邹容流畅地背诵出大段原文后才相信。因此,邹容被投入监狱并在狱中受尽虐待,最终年仅20岁的邹容死于狱中。通过本土英雄邹容的光辉事迹的感染,可以使学生在特别亲切氛围中激发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有效利用乡土教材《重庆历史》进行立德教育,还可以选择战国时期,忠县赫赫有名的断头将军——巴蔓子;中国古代史上唯一列传的女将军、出生于忠州的侠女秦良玉;大名鼎鼎的革命家、聂荣臻;中国共产党在重庆最早的党运领导人杨闇公;抗战时期的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等等。乡土教材结合本土历史编辑,蕴积着浓郁的本乡本土气息,有很强的本土特点和特色,结合乡土教材的学习,学生从自己生活的家乡史中感受到名人志士的光辉经历,在亲切感与亲近感中爱国主义得到激发与深化,从而达到更强而有效的立德树人的目的。

4、在深挖教材的同时,还应巧妙设问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巴尔扎克也曾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在历史教学立德树人的教育中充分结合历史教学资源,设问特别要注意针对性、有效性,以疑激趣。如在讲述“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维新志士谭嗣同,可以这样讲述:西太后发动戊戌开始捉拿维新派,谭嗣同听到消息后并不惊慌,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帝,但计划均告落空,此时维新人士都面临着生命危险。就在这时日本使馆派人与他联系,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他完全可以从容全身而退,但他坚决不走,毅然回绝,却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谭嗣同把自己的书信、文稿交给梁启超,劝他东渡日本避难,并慷慨地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最终他从容坐以待捕,并与其他5位志士英勇就义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临终时还豪情万丈的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教师可首先引入讨论:“如果你是谭嗣同,你将选择生还是死?谈一谈你的理由。”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生,并会认为谭嗣同在戊戌时本可以脱身,但他却拒绝出走而宁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是很傻的行为。理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还活着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只有少数学生可能认为他不傻,认为他以牺牲“小我”换取“大我”。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谭嗣同活下来的确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对一位接受传统教育的、有着强烈爱国主义的知识分子,谭嗣同的崇高理想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他希望通过自己舍生取义的英勇就义唤起人们忧国忧民、救亡图存的意识,激励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推动变法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然而然会对谭嗣同为救亡图存而从容就义的英雄气慨、及其为唤醒民众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示敬意。

5、针对学生的特点,可采用多种形式的立德树人的教育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第三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 人文精神;策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39-01

现代学术界把人文精神定义为依靠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批判及超越精神,是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批判和思考。它是以对人生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为原则,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它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定向或定位的作用。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授予受教育者的历史知识,使其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得到发展,通过历史熏陶与涵化,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学会做人。历史是中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历史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让其在课堂上受到优秀历史人物的熏陶,思想品质、意志品格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既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修养与素质。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许多学校存在教学方法老旧的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多强调知识的讲解而忽略历史学科的教育性和人文性,仅仅把历史学科作为高考的一个科目,而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在相关历史事件中吸收有用的人文知识。这样的教育方式枯燥、单调,容易使学生丧失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还有一些学校认为历史科目不是主要科目,对历史学科不重视,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其他学科上。这样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没有重点讲解人文精神的知识,从而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任务,这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还体现在对学生精神素养的培养上,从而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培养的重要意义

1. 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

所谓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其不仅是对“人”存在的思考,还是对“人”生存意义的关注,又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思考和探索。历史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中学历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阐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文精神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创造和全面发展及自我完善为终极目标的精神品格,这对中学生自身品质的塑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大趋势,传统的文化价值观逐渐缺失,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在社会盛行。如何对尚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熟阶段的中学生进行培养,现已成为学校教学的重点。因此,在中学历史中加入适当的人文精神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对策

1. 加强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

教师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工作者,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和模仿对象。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及其对社会、人生的看法,甚至其为人处世和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都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学生。教师应当严于律己,努力学习,不断进步,提升个人学识,并与时俱进保持先进的、健康的思想,以健康、阳光的形象面对学生,做学生的楷模。同时历史教师应当坚持广泛阅读,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例如,唐代妇女多彩多变的服饰,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各种造型都很丰满,雍容之中显示着富庶,这些,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安康。唐代的服饰所呈现出的包容、开放、大气、进取的文化精神,是我们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对真、善、美的追求,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 引入名家名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历史是一门博古通今的学科,众多历史事件都由各式各样的历史人物演绎。而现在有的中学历史教师都喜欢将历史学习概念化、公式化、符号化,教师在课堂上常用抽象、概括的表达方式进行授课,教师自认为讲授过程精练易懂,学生却觉得冗长无趣。因此,在此时适当地引入一些名家名句,既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又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产生代入感。

例如,在学习哥伦布等西方航海家航海经历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入哥伦布的名言“只要我们能把希望的大陆牢牢地装在心中,风浪就一定能战胜”“上帝可以辜负生命,却绝不会辜负生命坚持的信念,”一个积极乐观、不怕艰难、勇敢坚持的航海家形象就跃然纸上,显然此处名言的引入胜过教师长篇累牍的讲解。

3. 积极构建人文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构建开放、富有理性的人文环境,引导学生对课堂上所学习的历史知识进行审视和重新认知,走进历史的深处,感受历史先贤不一样的人文情怀。这既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又解放了教师,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发展,将历史知识与学习态度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在舒适宽松的氛围中增强了学生人文情怀的体验,促进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的相关内容时,引导学生一起认知古希腊的智者学派所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本思想,讨论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认识与感知,探索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主张,让学生在更加丰富的史实素材中体验不同历史时期人文主义所蕴藏的思想内涵,深刻地感受历史中的人文情怀,从而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提升其人文精神素养。

4.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历史观,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学习历史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对历史内容进行准确、客观、科学地阐述,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基本保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站在不同角度,抑或是站在不同的价值观层面上对同一个事件或人物的解读就是多元化的。如在评论哥伦布航行美洲的事件上,站在民族史观的层面上,哥伦布就是一个殖民主义者;而站在全球史观的层面上,以进步为标准,哥伦布又是对人类社会的交往作出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一些存在价值冲突的结论上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的价值层面上来思考问题,并让学生自己选择和判断。同时教师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在面对历史史实时,要教会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最符合当时历史环境的角度做出正确判断,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建立正确的历史导向。

四、结束语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创新连绵不断。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历法、科技创造,尤其是四大发明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民族文化创新的灿烂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培育了中华民族丰厚的人文精神,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这种丰厚的人文精神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扬。作为史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升华教材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中学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应采取适合的教育方法,首先需要要求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然后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学目的。学生也应在课堂外积极积累人文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内外兼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得以全方位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竟成。中学历史教学的“三个面向”问题[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84(02).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第四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2-0024-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反而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等等,已经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人类自身的安危,遏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从根本上说,人为破坏环境源于人类不合理的环境观念。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人的不合理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而要改变人的观念,必有依赖于适当的环境教育。

一、环境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使命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境意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广大中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指出,“加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和行业职业教育,推动将环境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的进程。强化基础阶段环境教育,在相关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鼓励中小学开办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课堂。”可见,要达到真正的环境教育的目的,需要通过中小学各科教学的配合。说明中小学各科承担着环境教育的任务。

中学历史教学同样承担着环境教育的任务。

首先,历史学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社会功能的学科。梁启超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 历史之于当代人,起着借鉴的功能。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由错误的环境观念指导的错误的行为,最终让后人成为受害者。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云贵高原的石漠化等,都是自古以来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导致的。而“史学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历史经验”。 在历史长河中,人类历经曲折、战胜困难,积累了丰富的认识自然的经验。我国古代许多关于地理的著作,出现了天人相关理论和因地制宜的思想。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况也说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当代人应该从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中获取知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才能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遏制或避免环境问题的出现。

其次,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课程的设置上讲,环境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学者指出,课程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进而提出“课程的广度与深度,决定着个人的发展的广度与深度;课程的丰富的、全面的、生气勃勃的,个人就可能拥有广博的精神世界、美好高尚的修养和情操,相反,贫乏的、狭隘的、沉闷呆板的课程只能使个人的发展带上畸形片面的色彩”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忽略了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教育,片面强调考试内容,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标准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中指出,要“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环境教育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让学生对人类自身生存境况的了解,培养他们全面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格,成为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缺失

虽然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天然的环境教育的功能,又承担着环境教育的任务,但在教学实践中,中学历史教学的环境教育功能却没有发挥出来。究其原因,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课程目标中环境教育的缺失。

课程目标是指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层次性和积累性等特点。如前所述,环境教育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不管是以前的教学大纲,还是今天的课程标准,都没有将环境教育纳入课程目标中。致使教师在确定具有的教学目标时,难以融入环境教育的内容,忽略的环境教育。新课程标准下,有部分课文加入了环境教育的内容,比如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探究学结”中插入了一幅图片——“机器时代的‘享受’”,并提供相应材料,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这是一些有益的改变。但这些知识点散落在教材中,难以达到整体性、连续性、层次性等要求。这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缺失最根本的问题所在。

2、应试模式下的环境教育无足轻重。

环境教育是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但当它游离于考试范围之外时,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新课改下,教师被要求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也是任何一个教育应该做的。但教师们同时要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升学率成为衡量教师教学的最直接、最容易量化的标准。在教学任务繁重的中学历史课堂中,当环境教育脱离考试时,教师宁可舍弃这一较高的情感教育的要求而追求最直接的考试目标。这是应试模式下环境教育的一个尴尬处境。

3、教师环境教育意识的缺失。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方面,如果自身缺乏一定的环境素养,也很难将环境教育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而目前的状况是,很多教师在自己的学生时代,很少接触到环境教育的内容,工作以后也鲜有涉足。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意识、环境素养的不足,以致于即使教师有意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环保教育,也会因为无法制定切实的环境教育目标,挖掘隐含的环保知识等原因,而无法设计、组织和开展环境教育。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环境教育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更好的实现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呢?针对以上总结的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1、将环境教育融入课程与教学目标之中。

历史学科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所反映的是人类发展进程的方方面面,涉及的是多个领域。因此,历史学科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联是非常紧密的。在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将环境教育融入历史课程的编写,是历史课程综合化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项。环境教育融入历史课程,可以采取多种类型。但不论采取哪一种类型,都必须符合整体性、连续性、层次性和积累性等特点,将环境教育作为一个体系贯穿于历史教学中。这样做,可以加深历史与环境教育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深化历史教学的内涵,体现出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历史课程目标的制定者、历史教材的编写者给予高度重视,并在课标与教材的编写上潜心钻研。

2、将环境教育纳入历史教学评价之中。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将环境教育纳入历史教学的评价,主要指后一个环节。具有包括考试、探究性学习成果等。在目前不能改变应试模式的情况下,将环境教育纳入各类考试之中,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应试的环境教育往往会流于形式,因此平时的各类测试以及涉及环境教育的探究性学习,将显得格外重要。如果各个学校历史教学中能够开设相应的活动,环境教育的成效将会特别显著。

3、培养和增强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

从课程到教学,再到评价,所有步骤的实施都有赖于教师。教师缺乏足够的环境教育意识,上位的工作都将失去意义。因此,培养和增强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是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关键。如何增强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当然还得依赖于教育——对教育从业者的教育。其中,一类人群是师范院校学生。师范院校应当将环境保护方面的课程作为学生必修或选修课,如同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学技能等,以保证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发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达到足以胜任环境教育的能力。另一类则是在职教师。虽然不可能要求在职教师像在校大学生一样,参加完整的课程,对环境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但也可以参加相应的培训,提高自身素养,做到有能力完成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基本要求。

以上三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够真正地将环境教育实施在历史教学中。希望这些简单的思考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引起更多历史教育的同行对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朱秋叶,历史教学中的环保教育[J]学苑教育 2012(14)

2、杨秋梅、林凯,试论历史教学与环境教育[J]山西师大学报 2008(5)

23 538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