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论文 教学德育论文范例优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德育教育论文 教学德育论文范例优推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德育教育论文【第一篇】

(一)公民教育的内涵:公民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以培养公民在民主与法制的框架内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为目的,是与公民作为法定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相关的政治、法律、道德、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公民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一个具有基本的公民素质、公民道德、公民社会参与能力、公民知识的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职业学校学生公民教育就是要培养职校学生的主体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其从自然人成为社会人,具备参与公共事务所需的积极的政治参与精神、参与能力及公民义务感等。哈贝马斯说,“公民既不是炫耀其权利的人,又不是顺从于合法权利的人,而是参与反观社会过程的意识主体。”因此,学校的公民教育不能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培养以批判的态度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自由与自主公民的一种学习过程。(二)公民教育与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的关联:同一性。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在基本任务和基本内容上与公民教育有较高的一致性。在基本任务上,《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职业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由此可见,公民教育本来就是职业学校德育的应有之意,二者在基本任务上是趋同的。在基本内容上,公民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以培养公民在民主与法制的框架内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为目的,是与公民作为法定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相关的政治、法律、道德、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公民教育一般包括价值观、知识、技能、品德、公共精神五个方面。现行职业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有明确规定:(1)民族精神教育;(2)理想信念教育;(3)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4)遵纪守法教育;(5)心理健康教育;(6)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德育课在基本任务和基本内容上与公民教育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应借助职业学校德育主渠道———德育课为载体进行公民教育。差异性。德育课在基本任务及基本内容上与公民教育有着质的同一性,但二者也存在差异。公民道德尽管涉及公民意识,但二者不能等同。道德教育仅仅是道德范畴,公民教育还有政治与法律范畴的含义,公民教育既包括法律、政治教育,又包括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是伦理道德教育。也就是说,公民教育内涵比思想道德教育广,但缺少道德教育也不是完整的、真正的公民教育。德育教学是以应然的道德性为本的教育,公民教育则是以实然的合理性为本的教育。前者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好公民”,而公民教育是教育学生如何做“合格公民”,是一种面向所有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底线教育”。因此前者比后者追求的境界更高,后者比前者更具普适性。如果在德育教学中渗透公民教育,那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就会比较全面。

二、职业学校学生公民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基本素质普遍不高,道德水平有待提升,职业学校德育主要偏重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知识的灌输及道德行为的教育。导致并且过于重视道德知识传授和道德教育,受教育者只能在伦理的范围内判断是非善恶,缺乏对国家、民族,对社会、他人,对法律、规章,对权利、义务与个人的关系的思考与处理,导致职业学校的一些学生缺乏做合格公民的身份诉求。职业学校一些学生公民教育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权利、义务意识认知模糊。不明确与自身权利相关的法律规定,甚至对自己学校的规章制度也不关注和了解。虽然维权意识较强,但多会盲目维权,而且在权利受损时,寻求救济较为被动。对权利义务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公民的义务知之甚少或感到反感。(二)规则意识存在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分离现象。学生关于规则知识学得很多,对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序良俗,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有一定掌握。但对规则的尊重和遵守比较欠缺,现实生活中“知”、“行”分离,不遵守规则的事时有发生,不愿意受纪律的约束。(三)责任意识淡薄。部分学生缺乏对他人,对集体,对祖国的责任意识,多以自我为中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国家、集体事务缺乏关心。在日常生活中,只顾自己,少虑国家;追求索取,不讲奉献;强调权利,不讲义务;把个人利益置于他人和集体利益之上。社会意识淡化,只求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却不强调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四)主体意识相对淡薄。主体意识,是指公民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对自己的基本认识和定位,意识到公民是社会的主体、主人。职业学校学生都有爱国之心,但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冲突时,大学生往往注重的是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不能自觉关心和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荣誉和安全。认识不到自己和国家、社会的相关性。(五)法治意识不足,守法的自觉性较差。学生对待是非基本上是清楚的,但态度不够坚决,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致使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侵犯或自身的行为触犯法律。(六)公德意识方面。部分学生道德水平认知较低,道德情感淡薄,道德行为的水平较低,缺乏为他人着想、为社会服务的观念,更缺乏对公德的严格遵守。综上所述,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三、在德育教学中渗透公民教育的实践

德育教育论文【第二篇】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如果将“法律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环保教育”,甚至“性教育”等纳入“德育”,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混乱和麻烦:德育概念的泛化,德育地位的异变。德育方式的偏颇等。教育“是人们尝试持续在任何一方面改善他人心理素质结构,或者保留其心理素质结构中有价值的部分,或者避免不良心理素质形成的行动”。相应地,“道德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形成或者改善个体品德素质,让个体成为“有道德”的人。在杜威看来,“教育即生活”,教育与个体生活具有先天的血缘关系。而道德则是生活的“构成性因素”,不能脱离生活存在,生活也不能离开道德进行。可以看出,生成有道德的人是教育的重要的目的之一,道德教育则是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我国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把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的现象。如在古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等同于道德教育;在近代和现代则又有把德育空虚化的倾向,名义上给德育一定的地位,而在落实中不是用意识形态的东西来替代德育,就是把德育完全流放到边缘地带。对这种种情况,虽然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反思,但是仍有进一步厘清德育与教育之关系的必要。

从教育目的看,培养“有道德”的人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在这里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制定教育目的时,一般都能通盘考虑。着眼于完整的人的培养;而在具体实施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则往往会把该目的分割成一些独立的部分,而对这些独立部分之间的关系又缺乏恰当的处理。在古代,把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只注重个人品德的发展,而轻视其他方面,教育成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代言人,“目中无人”;当今的教育似乎走上了相反的道路:只重视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技能的获得,而把道德品质培养流放到了边缘地带。道德是生活的一个“构成性”因素,离开生活无以存在。而生活也离不开道德,离开了道德生活就会枯萎。因此,如果教育只重视智育,只看重科学知识的价值而无视道德教育,就会造成一些精神器官不协调者,正如一四肢极大而躯干极小之人。

学校教育在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逐级内化的过程中,也把教育目的进行一次次的分解,最终落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在受教育个体的发展上。而在一次次分解的过程中,需要区分两种不同的目的。一种是“固定目的”,另一种是“流动目的”。“固定目的”指那些在特定时段、可以用确定的内容来完成的方面,比如各类科学素养、动作技能等。这种教育目的更多的是针对个体的物质生活进行把握和谋划。“流动目的”则是指那些伴随着生活本身的流动而不断变化、生成着的目的,它并不固定在人生的某一时段,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最终状态,很难用特定的内容来形成,只能通过每个人的经历独立地实现。这类目的更多指向于人的精神生活,指向于人的意义世界。这两类目的是互相结合的,尽管可以分开来认识,但在实际教育中却是不容分割的。如果把教育目的比喻成一辆车的话,“流动目的”可以说是车的方向盘,指引着所要开往的方向,但它不能离开车身而独自起作用;“固定目的”则好比是车身,载着方向盘,而自身却不能抛开方向盘而前进到某个地方。德育更多地属于教育目的之中的“流动目的”部分,尽管也包括具有“固定目的”性质的、相对确定的规范教育在内,但它的主要内容是要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做出说明,并促进实现。在实际教育中,存在着简单、机械地把教育目的肢解的做法,分割成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这种做法常常导致产生许多没有“方向盘”的“车体”和没有“车体”的“方向盘”。因此,在把教育目的进行分解时,通常只宜把“固定目的”进行分解,而“流动目的”则应附着于每一个“固定目的”。这样“固定目的”才能有的放矢,而“流动目的”也不至于盲目泛空。

教师是教育目的能否实现的关键性因素。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以道德教育为纲的。首先,德育是全体教师共同的责任。有些学校设置专门的德育工作部门和配备专职的德育工作者,将德育工作化,忽略了其他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这种做法严重地影响了学校德育目的的实现。其次,德育作用的发挥依靠每一个教师真实、真诚地对待学生。杜威曾经说过:“不能有两套伦理原则,一套是为校内生活的,一套是为校外生活的。因为行为是一致的,所以行为的原则也是一致的。”教师如果搞“两套伦理”,一方面容易使自己迷失于异己的世界,既劳累了自己,也丧失了职业的尊严与自由;另一方面则给学生一种虚假的熏陶,这种虚假的熏陶无论被学生识破与否,都对其人生有百害而无一利。最后,教师需积极作为,不能消极避事。尽管学校教育经常与社会影响不一致,但教师必须机智地把这种矛盾转化为德育的资源和动力,要化负面影响为有教育意义的事件,开发“恶”的教育价值。

教育目的的实现必须依托于一定的内容。教育内容应该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一切内容。教育者仅仅完成了学科的教学并不能保证教育任务的彻底完成。因为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知识掌握,而是培养人。另外,将教育内容仅限于各学科,容易让教师形成错觉,误以为完成课堂教学就意味着教育的结束,就意味着教育目的已实现。这种对教育内容的偏狭理解,不仅会在以“应试教育”为指挥棒的当今教育中将德育排挤到边缘地带,甚至有彻底消解德育在学校中的地位的可能。德育目的不能仅仅依靠学科教学去实现,也不能通过设置专门的德育课程来达到,这就是说,德育的实施不能依靠将美德按条目编制成类似于“菜谱”式的学科,然后“插入”学习者的头脑。德育目的的实现需要广泛的内容,包括各门学科、教师道德修养、学校生活的德性等方面。

教育内容通常是经过选择的、有助于教育目的实现的。德育好比是一把筛子,把不适合于其目的实现的内容尽可能过滤掉。这就是说,学校德育目的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内容,但不是所有的内容。在实际中,常常有一种情况是,社会上产生什么东西或流行什么内容,都一股脑儿往德育里塞。这样做一方面导致德育变质,该重视的遭忽略;另一方面也是对德育的不负责任,对教育的不负责任,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说德育的实施离不开教育内容,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育内容本身必然包含实现德育目的的因素。有些教育内容,比如说社会课、语文课等,都不同程度地关系着德育;而有些教育内容,比如说数学、物理等,它们本身并不必然与德育相关。如果强行让本不相关或相关甚少的学科去培养“道德的个体”是很荒谬的。这些学科之所以也能成为德育实施的依托,主要是因为在这些科目的教学中,发生着活生生的师生人格之间的相互作用。道德本来就承载着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生充满意义的功能。因此,德育是在师生、生生、师师等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德育目的的实现离不开现实的人际关系。这就是德育离不开教育内容而又不能等同于教育内容的原因所在。

德育教育论文范文【第三篇】

中国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比较深,在长期的教育历史中,分数都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评鉴也是按照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进行评判的,传统教育认为只有取得好的成绩才能够有更好的职业前景,在竞争强烈的社会环境中找到好的工作,得到好的发展。所以说学生对于教育的认识就是,只有取得好的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中间的过程不论是怎样的,最终的考试成绩才是最有效的,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让学生成为了应试教育的产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竞争,为的就是能够脱颖而出得到社会的认可,在这样的教育形式下,学生之间很难存在真正的友谊,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分数,常会出现一些明争暗斗的现象,另外自私自利的心理也会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逐渐形成,功利化的教育形式使得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高校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是严峻的就业问题,面对父母和教师的期望,面临竞争强烈的社会环境,各方面的压力迎面而来。在这样的形势下,学生很容易产生扭曲的心理,使得德育教育与真实的生活产生很大的隔阂,德育教育工作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功利化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成为只知道竞争和个人利益的人,不利于社会道德意识的提升。

2高校外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式

传统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传统教育的英语教学形式,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形式,要想在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就需要从课堂教育着手。让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思想观念的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根据教学的基本内容进行德育教育的拓展和渗透,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即教会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道德观念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例如,在学习“Whoisthegreatestman”这篇文章的时候,当学习完教材上的基本知识之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中西方历史上,你认为谁是你心中最伟大的人呢?”,根据这样的一个提问,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后,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答案,有的认为是、,有的则认为是爱因斯坦、丘吉尔或是华盛顿等人物,每个学生心里崇拜的历史人物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给学生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每个人根据自己想到的人物,将这个人物在人类历史上做出的伟大贡献描述出来,根据每个学生的描述,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这些历史人物或是领导国家赢得了战争,或者是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又或者是在人类文明上有重大的突破和发现的,总之这些人物对人类历史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伟大贡献,作为学生崇拜的偶像,也起到了榜样的力量,通过课文引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讨论,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些历史伟人的了解,对自身的发展和学习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想成为一代伟人,就需要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充满工作热情,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具备多种优秀的品质,才能够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在学习有关西方礼仪方面的知识时,教师也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礼仪进行回顾,让学生不能忘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历史文化的熏染下,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和文化气质。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德育渗透

任何新的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人们要善于利用新兴事物有利的一面,规避不利的一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逐渐走进信息化的时代,在教育行业中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多媒体以及互联网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具有的丰富的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当学生学习到关于政治、经济以及军事方面的教材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视频,搜集一些有关的素材,让学生从书本上的固定知识点中走出来,这样的形式不仅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让学生对于这些方面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教材介绍的知识方面,还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政治文化的敏感度。

结合社会和家庭环境进行德育渗透

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也并不是说只要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就能够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德育教育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学校和家庭是最主要的三个方面,只有将这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高校学生已经开始逐渐地接触社会,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可以说是进行道德熏染的大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保证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基础,能够有效地推动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另外还有重要的一方面的影响就是来自家庭的影响,家庭环境可以说对学生具有启蒙作用,从小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家庭成员要给学生树立争取的道德榜样,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学校则是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深化教育的最好的地方,让学生能够更加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高尚道德素质的人才。

灌输于渗透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在教学内容方面还是要采用主要的课堂教学的形式,但是在借鉴西方教育工作经验的同时还要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国外思想观念是多元化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材料,同时还要注重坚持中国传统的文化。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精神,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氛围。在高校外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最直接的教育渗透者,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的不仅是理论方面的灌输,更重要的是要教育的实践工作,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标杆,应该起到适当的示范作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开展一些英语活动,可以免费给低年级的学生普及一些英语知识,教师首先示范性地给学生进行义务教学,这样一来其他的学生受到教师这种行为的感染,也会逐渐投入到实践活动当中,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这样的校园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巩固学生平时学到的知识,另外还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高校学生道德水平的方式,教师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以身作则,能示范作用,能够让学生对道德观念有重新的认识,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

提倡更加人性化的和谐教育

德育教育论文【第四篇】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它体现教育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德育工作自身结构体系来看,包括系统的学科德育,即“两课”教育;行为德育,即操行规范;渗透在专业学科知识教学中的功能德育,即理性思维素质、治学精神、意志和崇尚真理的精神和献身精神等。德育与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共同育人。

从静态来看,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两者在内容和目标上具有同一性、一致性和包容性,是个体和整体、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包括德育的基本素养、功底和潜能。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各项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在长期的德育实践和探索中的一种感悟和突破,是对全面发展教育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它极大地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和外延,使德育的重要地位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和意义。

从动态看,素质教育对德育具有反作用,德育最终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两者在过程上具有连续性、递进性和循环往复性,是相辅相成和互为促进的关系。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内核,对素质教育具有导向和辐射功能,从人类发展和社会需求出发,通过外部运行机制和内部作用机制的相互渗透和作用,向人才发展的终极目标进行导向和辐射,达到预期的整合效果,从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反之,素质教育奠定人的理性、体能和素养方面的基础,使其在更高的层面上促进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素质教育实际上为德育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机遇和氛围,对德育起着鸣锣开道的作用。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诸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1994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教委制定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进一步明确了德育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不仅为德育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也为实现素质教育转变明确了方向。

正确认识德育与素质教育的辨证关系,深刻理解德育在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于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构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体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的紧迫性

德育管理包括高校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学籍管理、社团组织管理、生活管理、宿舍管理、学生活动管理等,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环节庞大且层次复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德育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在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以及维护高校的稳定,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理论尤其在实践上,一些老问题没能得到根本有效解决,同时又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就高校德育管理而言,目前还较普遍存在体制不顺、规划不实、队伍不稳、落实不力、运行不畅、机制不活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适应:

①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薄弱环节。大学是融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知识传播场所。社会经济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决定了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适应社会、开拓创新、人际交往的能力,宽厚的基础知识,坚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广博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由于德育自身的内在规定性的制约和历史原因,造成了“重智育轻德育”、“厚专业薄人文”和“强调教育,弱化管理”等现象。近几年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心理调适及行为控制能力、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与智力水平出现明显反差,与社会发展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虽然不能涵盖大学生主体,但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②在教育管理方法与队伍建设上有待进一步改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市场经济的求利竞争、自主等特性在大学生思想上不同程度地打上印记,使思想意识、学习态度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给我们的教育管理观念及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然而,许多高校仍然沿袭或固守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封闭的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效益低下,直接影响着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进程。

③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配套管理上缺乏力度。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高校逐步改革了招生就业制度,先后引入了完全学分制、收费制以及推行双休日等改革,为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使与日俱增的贫困生问题,勤工助学规范运作和发展问题,学生基础文明建设等问题日益突出,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难度,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些院校纷纷推出配套管理举措,但目前还没有形成适应院校自身特点的管理体系,以教育代替管理的现象仍十分突出,使德育管理处于相对滞后的被动局面,游离于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如长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给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上述问题在近两年的全国高校八省市大学生滚动调查中较为突出,并呈现出发展态势,表明高校德育管理问题具有不可回避的普遍性。德育是使受教育者知、情、意、信、行不断发展的完整过程,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当今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到来,将会给高等教育带来重大影响,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诸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是德育内在的发展动力使然,也是适应外在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的思路及对策

素质教育已成为整个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共识。面对新的希望、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的高校德育工作,如何适应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针对高校德育管理现状和问题,科学构建和完善德育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德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着力在增强德育工作的现实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上水平,充分发挥德育管理在学生教育成长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功能,努力开创德育管理新局面,是目前我国高校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落实德育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决策规划的全面性。改革完善高校德育的领导体制、管理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方式,是适应素质教育的前提。建立和完善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德育的管理体制,是适应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增强质量意识,加强德育的领导,合理规划德育发展目标。要进一步强化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学生管理职能,把立足点放在培养合格人才的中心上来,主动发挥基层组织的德育功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行全员参与,互联互动的系统管理。

(二)实现高效的现代信息化管理,促进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加大科学管理力度,促进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化手段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管理的时效和水平,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德育放在一个大系统、大背景、大环境中研究,纳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探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实现德育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要加大投入,加快现代化步伐,至少在院系学生办公室一级配置计算机等现代管理设施,建立国际互联网络,主动促进学校与经济社会、与国际高校及相关行业接轨,促进学校内部综合信息传递与交流,以利随时调控各个层面和层次的教育管理工作,实现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三)适应当前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强化队伍建设的实效性。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德育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要把德育队伍建设问题纳入当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议程,以德育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再设计,要通过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制度规范,加强队伍建设和投入,促进德育队伍的合理流动。尤其要加强专职德育队伍和管理工作人员中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技能,改善队伍知识结构,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德育管理队伍的骨干和主导作用。

(四)量化德育工作评价指标,加强检查评估的督导性。强化目标意识,量化管理指标,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估监控体系,是实现素质教育转变的重点。德、智、体等综合测评是对学生个体的素质进行定量考核的一种方法,力求运用科学手段对人才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进行反馈督导,使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使德育由虚变实。要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状况,建立和完善校、职能部门和院系班三级评估体系,加强德育评估的督导性,实行多层级评估。在评估的价值取向上,体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协调,适应未来与服务当前的互动;在时空观念上,体现个体与群体的结合,质与量的平衡,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链条,使德育由软变硬。加强适应新时期教育管理研究,建立科学的德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发挥职能部门管理效应的当务之急。

(五)完善德育管理运行机制,力求实施过程的整合性。明确有关部门的责、权、利关系,完善德育管理运行机制,整合教育主体、客体和环境育人的力量,是适应并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优化高校教育资源配置,形成以教育为先导、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依托的宏观教育格局。要充分发挥思想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和优势,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加强教育与科学管理紧密结合,增强服务意识,建设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是当前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要不断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完善文体活动设施,提供全方位服务,强化管理育人,使学生管理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达到入理、入情、入境的完善效果,继而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作用。

着眼德育管理机制的转换,健全体制改革的配套管理。要结合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教育改革,着力研究和探索学分制、并轨条件下的学生管理机制转换,把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德育管理的力度。

进一步加强以宿舍为基础群体单位和管理基本环节的管理机制。要切实加大宿舍管理的力度,改善学生宿舍的软硬环境,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政治方向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激活主体的深层次需求,使学生能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眼前与长远的相互关系,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健康的寝室文化辐射整个学生群体,促进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带动和推动学风建设和校风建设,形成丰富的、进步的、稳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论文范文【第五篇】

[关键词]德育教学工作研究探索

东方出现了四小龙,中华在崛起,我们国家的地位在提升,屹立在世界之林,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存在道德滑坡……中国人的形象在世界之林逐渐下降。

我国的国民素质有待提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必须提高国民素质。国民素质提高靠的是教育,加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德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它包括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五个方面。我们学校一向重视德育教育的建设工作。在对德育概念的完整科学认识基础上,立足于德育教学目标,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的德育教学工作的研究与探索。

一、德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首先,是丰富的校园文化。每周的升国旗仪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晨读朗诵《弟子规》,让学生熟悉为人处事的礼仪与规范;温馨的校园环境,教学楼中到处鲜花簇拥,让学生感受人生的美好;宿舍的军事化管理,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磨砺他们的耐性……

其次,制作《感恩》教育等系列专题德育课件。课件集故事、图片、音乐、诗歌于一体,教师的精彩演讲,声情并茂,让许多学生都因感动而流下热泪。学生的心灵被洗涮、被震撼,有的学生到下课还无法从那种激动中自拔,跑出去藏到角落独自哭泣,课后大多数学生的体会是,从前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现在知道了人活着要感恩的人和事太多了,“感恩每一滴水珠,它把我滋养;感恩亲爱的父母,给予我生命……”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每班每月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班级的一些现象,开展主题班会,学校高度重视,每班活动都要邀请领导和老师参加,营造气氛,让学生以演讲、演小品、讲故事、做游戏、唱歌、讨论等多种形式来反映活动的主体思想,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开展公民道德规范“知识竞赛”,并结合动画故事回答《弟子规》中的一些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知识;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以调整学生的心态;开展“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及系列“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充分展示才华,从中体验成就感;组织大型诵读《弟子规》方队,大型表演《太极扇》方队,学生身着传统服装,演艺和展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魄力;开展“我的班级我装扮”活动,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装扮自己的教室,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班级集体感。

德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争做文明学生,自觉做到思想进步,道德高尚,行为文明,学习努力,身心健康。

二、德育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

现代职业发展呈现出专业化、智能化、复合型和创新型的趋势,社会需要高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面向社会的需要,我校的德育教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德育教材,一部分是《弟子规》。我们的德育教学不只局限于单一的平铺直述的讲授,而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展示。

首先,德育教材的教学设计。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材中的案例链接:请学生上讲台诵读,并做一分钟的案例分析,然后全体同学给该学生掌声鼓励。通过这种形式可使每位学生的朗诵水平得到提高,胆识得到锻炼,有的学生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非常害怕,可经过几次锻炼就很自然了,快速的案例分析可提高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关于想一想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议论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上台演讲,陈述小组的观点,各小组可相互点评,也可由教师点评。学生在讨论中经过激烈的辩论最后达成共识,在其中学会了合作;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课后每人准备格言,并选几位学生准备关于成材的演讲稿,教师提前准备学生的座位号或姓名,学生以抽签的形式,抽到谁就互赠格言,将自己的格言含义讲解给全体同学听,并给对方送一句衷心的祝福;几位演讲的学生分别上讲台演讲,这样既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其次,《弟子规》教学设计。《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教学采取了教师讲解字、词、句、段篇并结合古今社会的不同,进行古今礼仪与规范的对比探讨;然后让学生演绎《弟子规》,谈自己学习后的体会,以达到学《弟子规》、做《弟子规》的教学目的。学习《弟子规》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了“入则孝”一节后,同学们纷纷发言谈体会,有一位同学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几句话看似简单,可是我却从来没做到过,以前跟父母说话总是不耐烦,大呼小叫不以为然,现在通过学习我感到很内疚,我知道了为人父母之不易,知道自己错了,我想对爸爸妈妈说声对不起。有很多学生都感悟到以后的生活中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

还有一位学生说:学习了“谨”中‘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让我感到惭愧,我曾就是借了人家的钱物就不及时还别人,总觉得无所谓,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借不还会给借主带来很大的麻烦,失信于人,让自己没有了诚信,人格会出现瑕疵,以后我一定会重视这一问题。他说到做到,把借别人的钱物及时归还。超级秘书网

23 3100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