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内主题教育研讨会综述3篇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内主题教育,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员干部素质,促进各项工作落实。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学习宣传贯彻党内主题教育研讨会综述相关资料,供您学习参考!
学习宣传贯彻党内主题教育研讨会综述
汇编(3篇)
目录
1.学习宣传贯彻党内主题教育研讨会综述 2
2.学习宣传贯彻党内主题教育研讨会综述 10
3.学习宣传贯彻党内主题教育研讨会综述 17
学习宣传贯彻党内主题教育研讨会综述
x月xx日至xx日,中宣部在上海市召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第x场研讨会,会议主题是"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中央有关部门、社科研究单位、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理论工作"四大平台"、xx市社科理论界部分专家学者以及地方负责同志共xxx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取得了一批有新的认识、新的深化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
第一,关于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意义、鲜明主题和主要成果。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党的十九大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擘画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指明了"中华号"航船驶向伟大复兴胜利彼岸的前进方向。
有专家提出,党的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党代会在党的历史上起着标志和领航的作用,每次党代会都会领航党的队伍、党的事业,乃至整个国家,朝着胜利的方向前进。党的十九大是在一个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领航中国迈向更加辉煌的天地,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有专家认为,党的十九大的鲜明主题蕴含的思想非常深刻。68个字内容十分丰富,向世人作出了郑重宣示:一是宣示了我们党一直秉持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二是宣示了我们党始终高举的伟大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三是宣示了我们党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有专家表示,党的十九大取得了丰硕成果,影响极为深远。一是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再次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地位,一批经验丰富、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机构,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充满活力;二是概括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写入党章,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三是在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特点新要求的基础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对未来xx多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四是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大政方针,就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后,xx届全国人大x次会议把党的十九大取得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载入新修改的宪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集中反映了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愿望。
第二,关于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科学体系。与会专家一致表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历史性贡献。我们党高擎这一伟大思想火炬,就是要照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凝聚起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
有专家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创造力凝聚力感召力。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来说,这一思想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写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从中华民族来说,这一思想系统阐述了民族复兴的深刻内涵、历史方位、实现路径和战略步骤,使我们实现了精神上的完全主动、战略上的完全主动,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了行动指南;从世界范围来说,这一思想以一系列全新理念和重大举措深刻回答了关于"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课题,为破解当代人类发展困境、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指明前进方向,成为引领21世纪全球发展的一面旗帜。
有专家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犹如一棵参天大树,扎根沃土、主干遒劲、枝繁叶茂。其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鲜明主题和核心要义,"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核心内容。要准确理解这一科学体系,就要把握它的"四梁八柱",弄通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悟其真谛。
有专家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八个明确"是指导思想层面的概括,是这一思想支柱性、框架性的主干内容,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十四个坚持"是行动纲领层面的概括,是对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是"八个明确"内容在实践层面展开。这充分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指导思想,又是行动纲领,集中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鲜明特色。
第三,关于准确理解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判断和战略安排。与会专家一致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对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是对未来x多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的时代依据。正是基于此,党和国家事业有了新的出发点和路线图。
有专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集中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既是过去xx年实践和理论"双重探索"的直接承续,又是在新起点上顺时驭势而实现的历史飞跃,集中体现了遵循历史客观规律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的统一、长期的量变积累与历史节点质的飞跃的统一。
有专家提出,新时代的时空坐标规定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进入新时代的最鲜明体现;二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进入新时代的内在规定性、决定性因素;三是历史交汇期的新任务和新目标是进入新时代的实践内容;四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从世界大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是进入新时代的世界性标识。
有专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是"五重界定"的统一。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五个"是",分别从奋斗主题、伟大事业层面,强国坐标、两步走战略层面,人民期待、美好生活层面,初心使命、伟大梦想层面,国际地位、世界贡献层面等五个维度来诠释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同时,报告中提出的"三个意味着",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有专家认为,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判断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立论的基础。一是过去x年的历史性变革,是习近平总书记准确研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并据此确定治国理政方略的结果;二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内涵和依据;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新的发展战略和部署,均由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分析而来。
有专家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一个全新的图景。新征程的"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新的历史起点,即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新征程最直接、最现实的依据;新的时间节点,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目标要求,即我们奋斗的战略目标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更加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意义;新的主要矛盾,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第四,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党的十九大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为各地各部门、各方面各领域推动事业发展提供了明确路径。必须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把各项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有专家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落实三个"一以贯之"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集中反映了谋事、干事、成事的普遍规律,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三大决定性要素:走对发展道路、英明政党坚强领导、战胜风险挑战。只有这三大要素相互贯通、相映成辉,才能共同托起中国梦。
有专家认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在当前一个全新的历史方位和国际国内环境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有专家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根本要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赋予了新的内涵。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使我们的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有专家认为,必须筑实文化自信的根基。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有效夯实根基。一是筑实认知认同根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传承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教育体系;二是筑实创新创造根基,以思想理论、学说体系、文艺作品、文化新业态等的精彩纷呈,把文化创新创造中取得的新成果奉献给世界;三是筑实民众素质根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有专家认为,必须着力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刚需。进入新时代,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社会秩序、教育质量、医疗服务、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高度关注,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追求美好社会的新刚需。必须根据人民群众新刚需的复杂性、多样性、发展性,综合利用行政的、市场的、志愿的、法治的、技术的等多种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有专家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关键在补短板、提能力、抓落地。补短板,就是补齐推进绿色发展、生态保护、农村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制度短板;提能力,就是提升基层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能力和环保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抓落地,就是狠抓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地见效,建立改革举措的反馈、评估和调整机制。
有专家认为,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一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把全党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大政方针上;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在全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四是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永葆共产党人本色。
学习宣传贯彻党内主题教育研讨会综述
x月xx日至xx日,中宣部在xx大学召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第三场研讨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央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社科理论界知名专家学者、高校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宣讲骨干、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骨干教师、中央新闻媒体有关同志、xx省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共xxx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行了热烈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一批有新的认识、新的深化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
第一,关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过程、重大意义和战略目标。与会专家一致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也包括民主法治的健全、文化艺术的繁荣、社会的和谐稳定、生态环境的优美等,五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实践推动和理论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专家认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日趋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布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形成了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原则。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深刻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逐步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正式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站在更高起点上,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五个方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战略谋划,明确了我国未来xx多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有专家认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我们党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认识深化的重大成果。"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全面规划、整体部署,尤其是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总结和认识升华。一是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只有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社会才能全面进步;二是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只有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三是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只有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有专家认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党的十九大高瞻远瞩地擘画了到本世纪中叶之前中国发展的战略安排,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致、内涵相同。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来谋划和设计的,分别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上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是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这"五个词"生动地阐释了"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
第二,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与会专家一致表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中,抓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最为密切、最具决定性的五个方面,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发展布局,为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总体架构和基本路径。
有专家认为,经济建设上就是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们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宏观经济成功企稳,经济结构大为改善,新动能成长迅猛,传统增长模式的制度基础和利益格局有效改变,为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要在四个方面着力:一是精准定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聚焦点,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二是把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阶段性的重点任务,利用"去杠杆"、金融整顿和房地产调控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通过"补短板"重点攻克深度脱贫任务,推动"去产能"配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是通过问题导向的改革调整,逐步触及新常态深层次的结构性和制度性问题,开启基础性和引领性的制度改革,拓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四是发挥基层创新的积极性,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实施模式创新的基础上提高改革的成效。
有专家表示,政治建设上就是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势。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们所要健全的制度体系,必须是为着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而不能是别的制度体系。一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全过程,始终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另一方面,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宗旨和灵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有专家提出,文化建设上必须充分彰显中国文化的自信和价值。文化自信,是一种底气,也是一种实力,更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价值彰显。只有在时间轴线上考察历史,在空间意识上把握国际趋势,才能格外清晰地判断出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努力方向。必须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走出国门,使其成为不同语种、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平交流沟通的媒介,让文化自身说话,使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得到充分体现。
有专家认为,社会建设上根本是要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五有"的基础上扩充为"七有",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既意味着我国综合国力有了重大提升,也体现了加强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重要思路。必须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居安思危地加强新的"七有"建设,织牢做强社会保护网,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有专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上必须牢固树立并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着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形象化地、画龙点睛地指出了两者的辩证统一,科学回答了发展与保护的本质关系问题,认为经济和环境必须融为一体,实现发展与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实现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如何把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关键是在发展思路、工作思路上探索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努力促进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有专家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核心,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保证。这五个方面,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共同致力于全面提升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统一于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统一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之中。
第三,关于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积聚强大正能量。与会专家一致表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必须凝聚全党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整体合力,把这一要求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有专家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念。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价值观,满足人民对更好实现自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是坚持全面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观,全面夯实国家的整体实力,全面实现全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三是坚持与时俱进、全面深化的改革观,用强有力的改革和突破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落实;四是坚持立足长远谋发展的政绩观,着力破解涉及长远性的、基础性的、根本性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有专家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xx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矢志不移地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向着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出坚实步伐。
有专家提出,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积聚强大青春能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与这一代青年人的黄金xx年高度吻合,他们将全过程参与,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一是广大青年要努力做到不忘初心,扎根人民,立鸿鹄志,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广大青年要坚决做到认同道路,信服理论,坚定"四个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是广大青年要认清世情、国情、党情,对标现代化、对标未来,练就过硬的本领,做到知行合一,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习宣传贯彻党内主题教育研讨会综述
与会专家学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了热烈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一批有深度、有创见的研究成果。
第一,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内在关系。与会专家表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新境界。
有专家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针对当前我们面临的四个方面突出的矛盾问题提出来的。善于从全局出发,抓住那些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环节,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针对一些牵动面广、耦合性强的深层次矛盾,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带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形成了一个系统化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总方略。
有专家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原创性组成部分。从理论上看,这一战略布局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既不丢老祖宗又说新话,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对每个"全面"都丰富新内容;从实践上看,这一战略布局深深植根于当代中国实践,是为了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和中国特色;从时代要求上看,这一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方向。
有专家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系统完整、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战略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的迫切要求,三者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只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们才能始终保持前进定力和发展耐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朝着党确定的目标不断前进。
第二,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会专家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有专家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胜利在握。根据对《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结果表明,20xx-20xx年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总体进展良好,主要指标进展符合预期,意味着我们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预计到20xx年只要按期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指标以及重大举措、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第一个百年目标就能如期实现。
有专家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打好"三大攻坚战"。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国内外还可能出现"灰犀牛事件"或"黑天鹅事件"。为此,必须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美收官。
有专家表示,20xx年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后,我们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关键一步。以此为新的起点,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时间上紧密衔接,在各项事业发展上全面对接,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系,前后承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以肯定的是,到那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将得到大大深化。
第三,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与会专家表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征程。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有专家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与以往经济体系相比有重大创新和突破。它紧紧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贯通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对于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有专家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全局性、总体性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有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必须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引作用,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化解,促进其他领域改革协同深化,形成各领域改革互动并进的良好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动力。
有专家提出,必须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实。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到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因此,必须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要强化改革责任,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抓好改革督查,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各项改革任务不落空;坚守人民立场,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使改革符合广大人民意愿,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四,关于全面依法治国。与会专家表示,法治是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法治建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基石。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有专家认为,全面依法治国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协调推进,既做好内部各方面的协调,同时协调好和其他方面的关系。一是必须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内在协调,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协调,实现法治国家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的协调,实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协调。二是必须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的相互促进,要把依法治国贯穿到三个方面的全过程。三是必须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相适应,使全面依法治国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供制度根据、行为规范、程序保证。
有专家提出,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注重解决社会强烈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比如,在解决案件"执行难"上,围绕提高执行质效的目标,善用执行联动机制,加强与公安、检察、金融等联动部门配合,充分借助相关部门在信用惩戒、失信曝光、限制消费等强制措施上的优势,通过打好组合拳破解执行难题。再比如,在严格防范冤假错案方面,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健全冤假错案的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完善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加强对刑讯逼供、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惩罚。
第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与会专家表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要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伟大工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有专家提出,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必须保持冷静清醒和坚韧执着,一刻不停歇地推向纵深。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以"两个维护",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方向,"严把三关"即政治关、廉洁关、形象关,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等,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有专家提出,要多管齐下治理慢作为、懒作为和不作为等不良现象。充分发挥巡视利剑的警示作用、考核评价的激励作用、选人用人的导向作用,形成治理懒政怠政现象的整体合力,使"懒官""庸官""太平官"受到警醒和惩戒。同时通过合理的容错纠错,解除干部思想上的顾虑,保护好想干事、敢干事、敢创新的领导干部,着力营造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良好环境。
与会专家表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总方略和总抓手,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必须凝聚起全社会各方面的强大力量,把这一战略布局贯彻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