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事迹材料报道【通用6篇】
全国教师以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培育无数学子,推动教育发展,坚守岗位,传递知识与爱心,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与敬佩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全国教师事迹材料报道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全国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全国教师事迹材料报道 篇1
该同志明白教育教学并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还要考虑多种善变的因素。尤其是新课改推进的现在,作为教师的他仔细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效率最大化。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积淀之后,教学教法上有了独特的理念。主要是依据互动式教学法,践行“学生的主导”原则,积极开创了“乐学与理解”的教育模式。
该模式是建构在“互动教学法”的基础之上,是对它的一种细化和量化处理。互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相互评估和相互促进的。既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教学计划的要求系统地学习、交流、鉴赏、总结,也要求教师按学生的提问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重点施教、解疑释难。但是,如果在互动中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兴趣,这一切将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因而,“乐学与理解”要利用一切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促其互动式学习;然后才能乐在其中;同时,还得要考虑到个别差距,师生形成互解,最后共成和谐学习。在平时教学中,该同志具体做了以下几点:首先,抓住了课堂基本知识能力培养;其次,开展了第二课堂培养兴趣,加深理解,如创办语文学习社、文学社,甚而举办书法比赛等等;最后,还及时组织测试、总结。让课堂和课外的学习联系起来,从而让学习由“被动、乏味”变为“主动、有趣”,实现了学习的效率化,落实素质教育。
实践证明这一教学行为是很有用处的。自03年至今,他所带班级的成绩总是名利前茅,遥遥领先。03年的高一8班、04年高二10、06年的高一2班、08年的高二2及09年高三2班的成绩都极为出色。到今年所带的高一15班和高一7班的成绩皆在年级前列。另外,有多名学生在省市级作文竞赛中获奖。如03年的高一9班学生顾梦洁获省作文比赛一等奖,05年的高二11学生金逸获得市作文比赛一等奖,10年高一15班同学xxx同学获区作文比赛一等奖,张锡同学获《花季雨季》全国征文一等奖。回想他走过的这段路,发现这些成绩跟他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为此,希望其继续思考,不断完善。
该同志担任班主任的8年里,早出晚归,还践行了“自我管理”理念。初掌一个班级,制定班规,选择一些班干部来分管和落实它。这或许是每一个班主任都将有的出发点,但如果将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看成是班干部,让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分管内容,从而实现“自我管理”的话,那么整个班级的班风,个人的学风都将焕然一新。在此,他具体做了以下这些:先从学习、卫生、纪律等角度给每个班级成员落实任务,让其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然后按角度分组,将一组分成若干个小单位,并确立正副负责人;最后小单位的负责人统一由各自相关的班级班干部来监管。如此一来,一环环都将联动,每个人都将有事可做,管理不再是某几个班干的事,它也属于每个班级成员。
凡事“自管”了,一切都将很有成效。他所带班级在学校的各级各类活动中总是满载而归的。09年所带的高三2班的学生郁非同学获得“无锡市三好学生”称号就是最好的证明。
实践更需要理论的支撑,教育教学更是如此。正因如此,该同志从大到课题,小到论文写作、书籍等方面来具体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他参加了《高中小班化语文课堂个性化教学的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小班化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研究》等课题;同时,该同志的多篇有关教育教学的论文发表:如《在古典诗歌中的对比、烘托及衬托的区别》一文发表于《中学生语数外》(2008年7月)、《微“士人”,我谁与归!》一文发表在《阅读与鉴赏》上,另外,还有如《文化遗产》《大自然》等专题文章发表在《语文学习报》等等;另有10多篇文章在各级比赛上获奖:如《网络环境下的文言文自主教学情境初探》一文获中国教育学会一等奖;《就《史记》选读谈文言文教学审美教育》获无锡市一等奖;《谈“动态生成性”语文课堂合纵教师的作用》获江苏省二等奖;《和平的祈祷》《文言文教育谈》获国家一等奖等等。同时,他还参编及主编了7部多有关教育教学的书:如《初中作文3d写作》《高中作文3d写作》《2010年高考复习指导》;“志鸿优化系列教案”的写作,分别完成了《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必修5》《人教版必修3》《人教版必修4》等教案的编写工作。最终也因自己的不懈地努力,在09年成为了“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
现在的教学,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它都离不开网络这个平台。为此,该同志在平时学习工作之余,不断更新自己,研究网络知识,力求将网络同教学加以整合。因为他深知唯有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方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与学之间搭设一条通向对方心灵的桥梁。
第一、利用数据库,建立电子古代汉语词典,便于学生查找。
第二、建立完整的课文背景介绍,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第三、建立课堂信息交流通道,让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提高了教学效率。第四、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内容通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自主意识。
在现在社会,当教学有了网络的参与,教学的天空将更为广阔灿烂,教育者的心胸气度将更为博大丰富。因而,对它的研究将会不断拓宽我们的教学视野。
总之,该同志在教育教学方面精益求精,力争上游。正在用奉献的心在书写属于个人的精彩。为此,我们倡议,肩负美好的使命的我们,该拥有一颗智慧的心灵,扬帆起航,勇往直前。
全国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全国教师事迹材料报道 篇2
;全国模范教师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全国模范教师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xx, 1957年从xx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留校 任教,现为数学学院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至1998年任xx 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1995年至xx 年任教育部理科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他 是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xx年获全国“五 一”劳动奖章。一、拓扑学家、成果卓著
xx院士在数学上的贡献主要在拓扑学方面。
1962年他开始研究不动点理论,这是关于方程的解的 一种一般理论。
1964年,他通过研究基本群的一个子群,有效地 计算了一类较为广泛的空间的 nielsen数。这一工作 迅速引起国际拓扑学界的关注,重新激活了nielsen不动点理论。从此人们把这一子群称为姜群,把姜群 与基本群重合的空间称为姜空间,像nielse n数、reidemeister迹一样,姜群、姜空间成为了不动点理 论中的常用术语。1978年以后继续研究,主要在低维 拓扑学与不动点理论的交叉领域,运用低维拓扑学的 理论和方法全面地解决了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尼尔 森不动点猜测”,这一成果得到国际学界的广泛称道。
他把尼尔森不动点理论推广到周期点,并且关注低维 的动力系统的研究。1983年美国数学会出版了他的专 著《尼尔森不动点理论讲座》,这本书代表了当时不 动点理论研究的最新水平。xx院士在不动点理论领域的成就使他在国际上 享有很高声誉。多所大学、研究所邀请他去讲学。1988 年春,他主持了天津国际不动点会议,并主编该会议的 论文集。1990年夏,他被特邀为夏威夷国际拓扑会议 的主要演讲人之一。xx年分别在加拿大举行的尼尔森 理论会议和大阪举行的kook国际论坛上作大会报告, 同年在上海举行的杨武之论坛上做了特邀报告。xx年 在德国举行的流形及其映射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
他还是1992年美国数学会暑期讲习会不动点理论专 题组的组织者之一°xx卓越的工作多次受到嘉奖。
1982年与1987年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984年被 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88年获陈省身数学 奖,1990年获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xx年获华罗庚数 学奖,xx年获国华杰出学者奖。
二、教学名师、德高望重
xx院士已在xx大学执教五十余载,一直活跃 在教学第一线,坚持授课。他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 始终强调“我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搞一些研究。” 尽管兼职多,社会工作和社会活动繁忙,负担的研究工 作也很重,但他从不因此而占用上课的时间。xx院士讲课有三个特点,其一是有学者风范, 其二是平易近人,其三是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十分令 学生欣赏。他对自己的讲授总是精益求精。有的课尽 管他已讲过许多次,但每一次都有大的修改。姜院士上 课用的讲义是他自己编的,但在课堂上他从不照本宣 科,总是高屋建瓴,对所讲的内容进行整理加工,表达 叙述非常讲究。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都交代得清清楚 楚,深奥的理论经他讲解既明白易懂,又不失深刻性。
经常提出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他一向反对照 本宣科,也不相信有万能的教材或教学软件。他认为 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还要能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情况把自己的体会传达给他们。xx院士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的“同调论"课 程,深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好评。03级的一位学生 对xx院士课堂教学的评价说:“清晰且具有条理的 板书和讲义,细致而又生动的讲授,深入浅出,易于 理解,并且经常提出有趣的问题来激发我们的思考。”xx讲课严谨认真、循循善诱是有口皆碑的,有学生 形容:“姜老师的课堪称完美。”
一位数学学院的本科生说:“姜老师是我们学院 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我非常喜欢听他的课。最令我 们感动的是,姜老师身为院士,科研工作十分繁忙, 但他仍坚持关注学生作业批改情况,目的是从中找出 具有共性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课方法。”对于学生的很多问题,姜院士每次都非常耐心地 给学生解答。有一次,因为有些同学上课迟到,没听 到前半部分,于是对后面讲的上同调环的计算的几个 例子不太懂,下课后又去问了他一些问题,姜院士不 厌其烦地进行了讲解。他一向关心数学教育的改革,特别是数学教学的 改革和教材的更新。在系领导的委托和支持下,他组织 了一个教改研讨组,收集国外的优秀教材和有特色的 教学计划进行研究,并安排教改试验,推动了数学系基 础课教学的改革°xx大学的"数学基础研究与人才 培养基地”建设,xx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他是前期的负责人。xx院士品质高尚,待人诚挚,治学严谨,对工 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xx年, 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xx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xx年荣获xx市教师的最高荣誉奖项—— xx市人 民教师奖。
三、甘为人梯、桃李满园
xx院士俯首甘为人梯,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 的数学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xx培养了数十 名硕士生和博士生,倾注了大量心血°xx继承了他 的老师江泽涵先生甘为人梯的精神,他培养人才不拘 一格,非但不要求学生因循导师,还鼓励学生另辟蹊 径,自主创新,他又总是对学生的研究工作给予最宽 松的环境和最无私的帮助。在xx的帮助和影响下, 一批青年学生赴美留学深造,并都已取得很好的成果。
他们中的一些人,如他的学生王诗宬、段海豹、周青 等已陆续学成回国。王诗宬于xx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院士,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卓有成就,造就了国内拓扑 学领域生气勃勃、后继有人的局面。王诗宬院士在谈 到姜老师时说道:“姜先生做事一向认真,他把解答 学生的疑问当作最大的问题来重视。上世纪80年代早 期,有学生找姜先生请教,没有联系上。他知道后, 骑着自行车到学生宿舍去找学生。”五十载春风化雨, 半世纪桃李满园。这五十年中,究竟发生过多少这一 类的小故事,恐怕连xx自己都记不清。xx院士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眼光,使得学生们受 益匪浅。自国外出访归来后,xx深切感到中国数学 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希望在下一代身上。“作为一 名大学教师,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比自己取得一两项 成果更有价值,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花大力气培养 好青年一代。”基于这样的理念,多年来,在研究生 身上他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悉心寻 找体现最新思想和成果的材料,组织研究生学习,让他 们尽早走上研究工作的前沿,尽快赶上国际数学研究 的新水平。低维流形是拓扑学中最年轻的、发展最快、影响 最大的领域之一°xx首次访美时,我国还无人涉猎。
面对学习低维流形的好机会,宁愿少出论文,他毅然把 主要精力转向低维流形。1980年夏,他利用回国开会 的机会向北大学生介绍了这一理论,1981年他即开设 了低维流形课。不久他指导研究生在低维流形方面取 得可喜的进展。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一批学生在低维 流形方面已取得好成绩,有的已开始在这个领域崭露 头角,成为我国低维流形研究的骨干力量。xx为此所 作的努力,得到国际上许多数学家的赞赏。四、关心我国数学教育改革和发展
xx院士把发展我国数学事业视为己任。他事业 心强,在科研工作上从不满足已有成果,不断为自己提 出新课题。他高瞻远瞩,总是以学科发展中关键性的和 开创性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目标。他并不追求发表论文 的数量,但每一项工作都很有分量。作为数学研究者, xx更强调数学在其他学科及技术领域的应用。他很 赞成“数学系不应该只培养数学家”的理念。“我们 不能拿老眼光看待,要从学生将来的去向、个人的成 长考虑。数学系要培养一大批懂数学的人,懂数学就 是要有数学修养,然后到各行各业中去发挥作用。” 他对国家数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做了很多推动工 作。“文革”后,数学教学过于侧重纯理论,忽视了 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数学人才的全方位需求。
xx曾在许多场合呼吁,从事数学教育的人不仅要考 虑数学本身的发展,还要考虑到国家经济建设对数学 教育的要求。1995至xx年间,xx担任教育部数学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在他的带领下,在全国范 围内,对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规范进行了调整, 增加弹性,使我国数学课程设置也能适应如金融、统 计、软件等社会各新兴行业对数学人才的全方位要求。
1995年,xx曾牵头14个院校参加原国家教委“面 向21世纪数学类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 目,他亲自主持了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的教改工作,把 数学系和概率统计系整合起来,组建了科学与工程计算系和信息科学系,成立数学科学学院。在教学改革 中,xx十分重视师资培养工作。本篇文章来自资料 管理下载。拓扑学是20世纪代表性的数学学科,对数 学各分支都有深刻影响,也是基础数学硕士阶段的基 本课程。我国拓扑学师资不足,xx对此非常关切。
xx年暑期他和王诗宬院士一起在贵州大学举办了面 向全国的拓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三个星期,两人各 讲一门主课,亲力亲为,为师资培养不辞辛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夕,鉴于数学和金融的关系越来越 密切,在他的牵头下,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又成立了金 融数学系°xx希望中国的数学能够达到这样一个境 界:自然科学界、工程技术界、生物医学界,以至社 会科学界的人都能比较多的了解数学。另外,很多在 数学系受过很好数学训练的人也能进入到其他领域 去。xx同样关心中小学的数学教育,他倡导"通过 数学培养国民素质"°xx认为,中小学教育在一定 意义下比大学教育更重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 社会风气都比较重经验轻理论。因此,数学教育还应 担负起理性文明和科学精神启蒙的使命。数学能够训 练出其他学科所需要的清晰思维的智力。在数学里面, 甚至于一个孩子也可以解决一个问题,并且挺有把握 地说:“我的解答是正确的”。这个把握不是于老师 说是正确的,而是孩子自己也能相信,他的内在的逻 辑是正确的。在xx看来,最简单的东西,往往也是 最本质、最基本的东西,通过对简单的把握,建立思 维体系,通过推理,得出的结果往往是惊人的。这就 是数学思维,是科学精神。“这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基 本的一步,数学教育是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重要环 节。”xx对此有一个恰当而且生动的比喻:数学是 科学的语言,是思维的体操°xx院士也热心于数学 的普及工作,两本小册子《一笔画和邮递路线问题》 与《绳圈的数学》都深受数学爱好者的欢迎。xx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数学家、一位深受学 生爱戴的教学名师;更是一位甘为人梯,为我国培养 了许多优秀数学人才的学界前辈;还是一位胸怀全局, 推动我国数学教育事业发展的人民教师。
相关热词搜索:;全国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全国教师事迹材料报道 篇3
20多年来,她用平凡书写崇高,用爱心成就自我,在教师这个岗位上体验作为教师的真正幸福。
在五莲县第三中学这所年轻的学校里,名师荟萃,她只是普通的一员,不显山不露水,默默地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尽着一个教师的职责。她心怀一个“爱”字,对学生的慈爱,对同事的仁爱,对学校的热爱,就是在这种平淡的爱,成就了她美丽如花的心境。她就是日照市巾帼岗位明星、日照市教学能手、日照名师、日照市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教师、最近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的寇介芳老师。
在平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寇介芳本科毕业被分配到五莲县一处乡镇农技中学任教,她不怨天尤人,勤奋工作,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调到院西中学任教,后又来到五莲一中任教。1998年8月,五莲三中筹建首届高中班,她又被调到五莲三中工作。那时她已经在五莲一中工作了近7年,担任教研组长,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她很清楚,去一个新建学校作拓荒者一定会面临着许多困难,且五莲三中地域偏僻,处于工业区,生活环境较差。但当接到调往三中的调令后,她没有犹豫,立即去报了到,与从全县各个学校调来的三十多位教师一起开始了新的创业征程。由于刚开始办学,人们还不太信任三中,部分学生流失,生源相对较差。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工作,让学生比在其他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取得更好的成绩。她常常加班加点,认真细致地备课,批改学生作业,找学生谈话,有时工作到深夜。冬天坐在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的办公室里办公,腿都冻麻木了也坚守岗位。经过艰苦的努力,在xxxx年的高考中,五莲三中的化学科取得了全市重点中学优秀率、平均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20xx年12月,她正任教高一的化学课,且期中考试的成绩很好。突然学校领导找她谈话,要她任教高三两个班的化学课。她想,离高考还有五个多月的时间,去接两个成绩较差的班,纵有天大的本事,也很难有大的起色,搞不好,不仅损坏了自己的声誉,而且还有许多经济损失。但这个念头很快就被她打消了,她考虑到,学校既然做出这个决定也是迫不得已的,应该为学校分担困难,不能考虑个人的私利。于是她很快就奋战在高考备考的第一线上了。
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爱
在任教的二十二年中,寇介芳同志有十三年送高三毕业班的经历,担任学校的教研组长十八年。她在批改作业和练习时认真细致,从不敷衍。多数时候采用评语式批改法,把对学生的评价、建议和希望通过作业本带给学生,同时也收到学生对她的建议和要求,使作业本成了师生联系的桥梁,具有了多重功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她精神振奋、教法灵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间信息交流通畅,教学效率高,深受学生欢迎。她的教学成绩非常突出,在高考中多次取得优秀率、平均分和高分率三项全市第一的好成绩,三十多人次在奥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在期中、期末统考中,她任教的班级的化学成绩在全县始终遥遥领先。
寇介芳同志除了教学尽职尽责外,还像慈母一样关心所有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热心帮助学生解决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深受学生爱戴。她平日善于观察,能发现学生的异常表现,并及时了解学生有异常表现的原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若是生病了,就指导或带其看病治疗;若是心理问题,则循循善诱,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学知识开导学生,教给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若是因学习困难而苦恼,则帮他们分析基础情况、努力程度、学习习惯以及改进措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措施帮他们补课;若是生活有困难,她能尽力从资金和物品上给予帮助。学生们都能把她当成知心人和朋友,有什么烦恼会主动找她解决。在每学期末学校举行的评教问卷调查中,学生对她的满意率均高达99%以上。
一个精于业务的人永不知疲倦
寇介芳同志能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逐步具有了较高的教科研能力。她带领全组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各项科研创新工作,组织制定并实施了五莲三中化学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教学常规,规范了各年级的化学课堂教学。近几年来,她带领全组教师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引式”和“诱思探究式”教学法,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学成绩稳步提高。目前,“问题导引式”教学法的课题已获得县级教科研成果二等奖并已在全县推广。在她的带领下,化学组始终凝聚力强,整体教学水平高,成为学校的优秀学科。
寇介芳同志在教学之余,能够积极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学经验,形成科研成果。她曾举行过三次市级公开课,一次省级公开课;获得过县优质课一等奖,市级优质课二等奖;有3篇论文获得省二等奖,10篇论文获得市级一、二等奖;在《中学化学》、《起跑线》、《中学生理化报》、《学习报》等省级报刊上发表论文12篇。于xxxx年五月,她与赵献华老师一起主编了志鸿集团的《高考备考完全手册》化学分册一书,图书质量较高,书稿被评定为b+等级,同时受到用书学生的好评。另外,她还多次参与日照市高中各年级教学资料的编写工作,稿件质量较高。
自xxxx年9月起,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新教材与老教材有很大的不同,且教材版本多样,内容也不尽相同。新的课程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也有很大的变化,且上级教研部门对教学没有很具体的安排。老师们感到教学的难度和深广度很难把握,一段时间里感到困惑。为了尽快熟悉新教材,把握新的课程标准,找准教学的重点,找出适合于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法,寇介芳同志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认真听讲、领会。回来后,她反复阅读教材,将新教材与老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与高一教师们一起讨论、制定了五莲三中实施新课改的教学方案,并带头上示范课,组织老师们评课,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修正教学思路,使学校的高一化学教学很快走上了正轨。在高一两个学期的期末统考中,五莲三中的化学优秀率、平均分均居全县第一,她还在县市两级新课改的教研会议上作了题为“落实化学新课改的实践与反思”的典型发言,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
近几年来,寇介芳同志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和操作技能,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充实自己,不断向五莲教育网上传教学资料,供其他教师使用,同时也学习和使用别人的资料。近两年来,她不辞辛劳,不怕麻烦,认真收集了五莲三中各位化学教师电脑里的资料,并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化学教学资料,然后放在学校的网站上,供老师们使用,极大地方便了老师们的教学。
身为教研组长,寇介芳同志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不遗余力,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如何融洽师生关系、如何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等方面悉心指导青年教师,欢迎他们随时听她的课,看她的教案,并经常听他们的课,认真为他们评课。在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她会及时找他们谈心,鼓励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在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许。经她指导的青年教师大多数德艺双馨,很快就成为学校、县级或市级的教学骨干。例如孙安英老师现在已经是市县两级教学新秀,连续三年送高三毕业班,成绩优秀。刚刚参加工作三年的沙金秋老师,教学基本功较好,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成长迅速,从高一一直教到了高三,在xxxx年的高考中,她的成绩在高三化学组中是最好的,在全县也名列前茅。
全国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全国教师事迹材料报道 篇4
36载,他扎根乡野,拒绝城市的“诱惑”;自研、自制近500件教具,400多件动、植物标本;用双手给遂昌县大柘镇的孩子们,建成了一座令城里孩子都羡慕不已的实验学堂;他就是“2016全国最美教师”王伟平。
“它意味着对科学的启蒙,是每个孩子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的火种!”王伟平如是说。
今年57岁的王伟平,是遂昌县大柘镇中心小学的科学老师。自1980年走上教师工作岗位以来,他先后在遂昌县石练镇大茂坑村小学、石练镇中心小学、大柘镇中心小学任教。今年,是王伟平从教的第36个年头,他还被评为“2016全国最美教师”。全国仅有十人获得该项殊荣,而他也是浙江省唯一入选的教师。
放弃进城扎根农村,他是别人眼里一根筋的“大傻子”
其实,王伟平曾经不止一次有过调进县城学校任教的机会,但每次都被他主动放弃了。
人们问他为什么?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说:“县城学校需要我这样的科学老师,但农村学校可能比县城更需要。”因为出身农村的他,更懂得农村孩子对知识与科学的渴望。
科学课涉及的知识面广,课前总是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有时上课需要活鱼、蔬菜、种子等实物,而学校又缺这些物品,王伟平就自己贴钱购置。他到舟山去参加教学观摩会,买回了海马、海螺、扇贝、海螃蟹;到海南去旅游,又买回了海星、海胆;到福建太姥山游玩,还买回了寄居蟹……尽管他的工资不高,但要自己贴钱买教具,他却从不心疼。
还有一次,王伟平在坐车从遂昌县城回校的路上,看见路边正在开采石英矿和花岗岩,便立刻下车去采集矿石标本。当他返回公路时,天色已晚,路上早已没有客车。他就背着一篮子的石英矿和花岗岩步行,直到晚上8点多钟才回到学校。
一名小学科学老师,其实就是全科教师。课余时间,王伟平还充当学校的水电工、木工、泥水匠,义务管理学校的水、电、音响等。这一做,就做了十几年,没有任何报酬和补贴。
1995年12月,在一次疏通教学楼水管的高空作业中,由于地面湿滑,王伟平不慎从三米多高的木梯上摔下来,造成腰椎粉碎性骨折。这一摔,让他在遂昌县中医院躺了整整84天。“有十几天下肢完全没有感觉,医生都说我差一点要坐在轮椅上过下半辈子了。”王伟平说,万幸的是骨折没有伤及脊髓。经过痛苦的治疗与康复锻炼,他终于重新站了起来,重新回到了他心爱的讲台。虽然摔伤留下的后遗症,让他至今不能正常弯腰、下蹲,每逢阴天下雨伤口也总是隐隐作痛,而他却从不言悔。
“农村没有好的条件,那我就给学生们创造条件。”王伟平是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紧缺,教具匮乏。当时科学老师们上课想给学生做实验或展示标本,常常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给孩子们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王伟平总是绞尽脑汁,自费制作实验教具与动植物标本。
1990年,王伟平偶然得到一只死去的白鹇,把它做成第一只标本。在给学生们进行课堂观察展示后,良好的教学反馈,让他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了自制动、植物标本的漫漫征程。除了各色鸟类,他还做过松鼠、兔子、蟾蜍、蝾螈等多种动物标本,俨然打造出了一个小型的动物世界。
1992年暑假,他与友人相约前往白马山,捕捉动物做标本。从大柘镇方向走山路前往白马山,道路险峻、崎岖、阴森,路面上长满了青苔。因为海拔高,走到半山腰,天就下起了蒙蒙细雨。经过3个多小时的徒步跋涉,他才到达了白马山巅。之后,他在山上呆了整整三天,饿了就啃几口干粮,渴了就喝几口泉水,滑倒了就爬起来再前行,身上还“挂了彩”,每天都累得筋疲力竭。
“三天过后,我带着十几条剧毒的蕲蛇、银环蛇、两头蛇和100多只蝴蝶等收获满满地下山,那一刻,我浑身充满力量,连脚步都变得轻快了!因为孩子们又可以有新标本观察了!”他笑着回忆道。截至目前,他已浸制、干制动物标本300多件,植物标本100多件。
其中,鸟类标本的制作难度特别大,需要剥皮、上防腐药、穿铁丝,给鸟的头部、翅膀等固定造型等。而只要一开工做,就要一气呵成做完,不然外皮僵硬了就无法做好美观的标本。为此,下课回家的王伟平常常在家里通宵达旦地做标本,一做就是十几个小时。
“制作标本所用的防腐剂要涂在动物皮内,是由砒霜、肥皂、樟脑等防腐有毒物质调配而成。但为了方便制作,尽可能保持标本造型美观,我制作标本时都是不戴厚重的防护工具,徒手制作的。”王伟平说,有一次他熬夜制作一只鸟的标本,在穿铁丝扩展鸟的翅膀时,由于从晚上8点一直忙到次日清晨6点,长时间的制作让他晃了神。一不小心,王伟平的左手食指就被沾有防腐药剂的`铁丝刺破,造成了砒霜中毒。
可为了不让这只标本的制作半途而废,王伟平硬是忍着痛将标本做完,才顾得上仔细处理伤口。没想到伤口已经发黑,手指连同手臂都肿得很厉害。到镇里的卫生院前后治疗了1个多月,花了200多元才康复。而在当时,200元钱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
“幸好努力没有白费,那次制作的标本获得了县里鸟类标本制作的一等奖,许多学生们看到也特别喜欢。”回忆起这段经历,王伟平笑容满面,丝毫没有流露出一丝痛苦、后怕的情绪。
如《空气与燃烧》这课中,有一个“物体在纯氧中燃烧”的演示实验。在做这个实验时,首先要制造和收集氧气,然后将铁丝、木炭、木条等放入纯氧中燃烧。教材中原本要求老师演示的实验,但为了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看到氧气是如何制造和收集,以及“物体在纯氧中燃烧”的过程和现象,这个实验被他改成了学生分组操作。这些由学生自己亲手完成的奇妙现象和实验结果,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全国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全国教师事迹材料报道 篇5
夏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战斗着,虽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满腔热忱。工作以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次担任教研组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执着进取,积极负责。
工作中,她爱岗敬业,勤奋踏实,追求上进,努力钻研。教学上,她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坚持撰写论文,《如何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获盐城市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文言文教学之我见》获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去年在全县有效教学中学语文学科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工作以来,夏老师获得了一些荣誉:镇“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镇“十佳园丁”、县局“xxxx年度先进教育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她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是充实的。以下是她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
学生只要喜欢你这个老师,就会接受你说的话,愿意听你讲的课。
1、讲好课。2、自信、乐观、向上。3、以教书为乐,以学习为趣。4、每天都有创新。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爱的基础上严格要求学生。但要求要有度,提出一些事项必须要求合理,具体明白,使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
她为祖国的花朵默默地耕耘着,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她将用她的青春继续耕耘属于一名教师的那片园地。
全国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全国教师事迹材料报道 篇6
在黄海之滨一个叫万盈镇的乡间小道上,人们常常会看到一个行走在乡间田埂上文弱的、跛腿的身影。春夏秋冬,风里雨里,从不间断。他叫孙进,一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可淳朴善良的村民对他的熟悉和敬意却远甚过当红的明星大腕。人们亲切地叫他孙老师。关于他的故事,人们也是耳熟能详。十多年来,孙老师辗转于六七所村办小学之间,行程七万多里,骑坏了七辆车。其实,连同他在阡陌交错,沟渠纵横的田间埂道上的行走,他的行程又何止七万多里。
每天,孙老师都早早起床,为常年患病的妻子煎好药,安顿好家事便匆匆赶往学校。因为患有严重的腿疾,同样的路程,他花的时间是常人的三倍。碰上雨天,本来坑洼不平的乡间小道更加泥泞不堪,车无法行进,他便徒步行走。惜土如金的庄稼人将那些可供行走的埂道栽种得满满的,恨不能让行人单足行走,跋涉在这样的田间埂道上,孙进已经记不清自己摔倒过多少次。因为雨天难走,从家到学校他有时得花几个小时才能到达。每当这样的天气,出现在同事和孩子们面前的他总是一副浸透泥水的形象。其实,对这一切,出身农村的孙进是熟悉的。当年许多农家子弟之所以埋头苦学,除了对喧闹浮华的城市生活的向往之外,那泥泞难走的乡间小道或许也是他们选择逃离的原因之一。然而,考取师范的'他却又回到了这偏僻的乡村,再次行走在这熟悉的乡间小道上,而且这一走就是十多年。
那是一年夏天,省道陈李公路扩建,由于连日大雨工程停工,路面挖开的大坑里积满了水。那年,孙进在李北小学任教,到学校上班不得不从小海镇海寺附近绕道,蹬着一辆吱吱作响的老掉牙的自行车,每天要比往日多骑30多里路。行走在蜿蜒坑洼的乡村小道,稍有不慎就会跌入路边的沟渠。有一次,他记不清是因为家访还是放学送孩子回家,当他往家赶的时候天已经很晚很晚。那时,他已常感到双腿隐隐地疼痛。也许是因为天太黑,也许是因为过度劳累,也许是因为患有隐疾的双腿无力支撑,一阵剧烈的颠簸后,孙进连车带人翻进了沟里。车重重地压在身上,断折的芦苇刺破了双手,钻心的疼痛阵阵袭来。孙进趴在地上无法动弹,过了好久,一位过路的大伯听到他的呻吟,连拖带拉才将他救上岸来。回想那次经历,孙进至今都有点后怕。他说,要不是那位好心的大伯及时路过,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那之后有人劝他:你业务精湛,家有病妻,腿有重疾,请求调到离家近一点,条件好一点的学校吧,领导会体谅的。他笑笑说,在哪儿教书都一样,在哪儿都是教书。于是,人们说他傻,他依然笑笑,不辩解。其实,人们只看到孙进奔波的劳顿,疾病的苦痛,家庭的负荷,看不到的是他心灵深处的平静和舒展。一个人唯有心中有真爱,才会拥有这份平静和舒展。
似乎也是这年冬天,一场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夜,到第二天仍不停歇。天没亮孙进就起床了。打开门,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孙进什么都没想,和往常一样,蹬着那辆破旧的老爷车往学校赶去。大雪封路,寒风凛冽,路上雪深的地方淹没了大半个车轮,根本辨不出前方的路。孙进只好把车寄到路边一个大婶家中。大婶劝他:“雪这么深,哪会有孩子上学呢?你就回家歇着吧。”可是,孙进心里想,要是有呢,孩子们不是白跑了吗?于是跟大婶找来木棍,拄着它深一脚浅一脚继续往前赶,有时一脚落空滑到路边的沟口里,爬起来继续走,紧赶慢赶,准时打开了学校的大门。一会儿,还真有个女生来了,看着彼此满身的雪花,老师看着学生笑,学生看着老师笑,老师为学生拍打身上的雪花,学生为老师拍打身上的雪花,同样的坚持同样的感动,孙进给这个女孩子一人上了半天课。我想,这个女孩子一生都会记得孙老师为她一个人上的这堂特别的课。
熟悉孙进的人都知道,孙进身上有一本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面记录着每个学生的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从教以来,孙进有个习惯,每接任一茬孩子,他都要对孩子逐个家访。一些特殊的孩子还要连续家访多次。三十多个孩子三十多个方向。十多年来,那乡村田野上的条条阡陌,道道沟渠,印满了孙进的足印,对他来说一如掌纹般熟悉。春天的开花,夏天的急雨,秋天的落叶,冬天的积雪,这一路的风景,让行走在田野深处的孙进常收获意想不到的感动和惊喜。20xx年,孙进教六年级,有段时间他发现班上有个本来成绩很好的女生整天神不守舍,郁郁寡欢,成绩也直线下降。通过了解知道,原来,女孩的爸爸妈妈正在闹离婚,看着孩子无助的泪眼,孙进特别心疼。当天晚上就到这个学生家里,耐心地劝和两个大人。一次说不拢再跑一次。记得那是第五趟去女孩的家中,天很黑,风裹挟着如织的雨丝扑弄着孙进的脸,雨丝模糊了他的眼镜,让骑在车上的他辨不清方向。他只得停下来,一次次地摘下眼镜擦拭,家访的那条路穿过一片乱坟岗。孙进笑着说,他不是一个胆小鬼,也不唯心,然而每次经过那里他都会下意识地提速。那天,刚到坟岗边,正准备提速,突然窜出一只夜猫,令他猝不及防,自行车猛地撞在一块墓碑上,人摔倒在地,眼镜摔碎了,车撞坏了,脚踝闪了,只好推着车子一瘸一跛往前走。其实,那时,他的腿疾已经非常严重。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女孩的父母被孙老师深深地感动了,终于打消了离婚的念头,夫妻俩和好如初。离开女孩家的时候,女孩牵着老师的手,眼里注满无限的感激,眼角泪花点点,嘴角却漾着甜甜的笑意。那一刻,孙进的心弦被轻轻地拨动了。回来的路上,依然穿过那片乱坟岗,孙进的心中已经没有了一丝慌乱,一想到孩子脸上重新绽放出的甜美的笑容,他的心中便充盈着一种说不出的愉悦。雨停了,和风吹送,稻花香里,蛙声一片,乡间的河水潺潺地流着,仿佛在缓缓地倾诉着对这位乡村教师的崇敬和爱戴。那一天,孙进的心告诉自己,这一生,他注定离不开那乡野僻处的三尺讲台,注定行走在这稻花香里的田间小道上。
在春种秋收的忙季,人们还会看到另一道美丽的风景: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孩子簇拥着一个腿脚不灵便的年轻教师走在乡间的小道上,他们或扯着老师的衣襟,或拽着老师的手臂,一路欢笑,孩子们与蛙声和鸣,和皓月赛跑,细数天上的繁星,倾听小虫的吟唱,听老师讲那迷人的故事。那是20xx年,孙进在文达小学任教,这所小学是村小撤并后的最后一个教学点,许多孩子的家离学校很远。每到农忙时,都有十几个家长忘记或无暇来接孩子,孙进便充当了这些孩子的临时家长,将孩子们一个个送回家。那时,孙进已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医生告诫他,再这样拼命,就会失去双腿。这些孩子的家最远的十几里,最近的也有几里路,每当将最后一个孩子送到家后,孙进都感到病腿疼痛难忍,疲惫不堪,恨不得躺倒在地。有时他也会问孩子们:“你们累吗?”孩子们总是欢声鹊语,齐声答道:“不累,不累,和孙老师一起,走到天亮也不累!”于是,丝丝感动便积存在孙进的心间,穿越了身体的疲惫和疾病的苦痛。这一送便是四年。四年里,一个叫吴宗婷的残疾女孩,每天,孙进都是背着她回家,看着这一老一小蹒跚在田埂上的身影,不知情的人一定以为是父女,因为只有血脉相依的父女才会拥有这份温馨和疼爱。其实在小宗婷的心中,早已将孙进看成了父亲,每当趴在孙进的肩头,她都会感到无比的安定和幸福。我想这群孩子,包括那个叫吴宗婷的残疾女孩,将来无论走到哪里,这段童年的经历都将会成为他们记忆深处最美妙的乐音。这段温暖的记忆将会照亮他们一生。
这世上有一样东西是永远给不完的,那就是爱。孙进用他不竭的爱之泉浇灌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田,他同样也收获着爱的回馈。因为爱,他的生命变得更加的丰盈而生动。这道道田间埂道便是孙进生命的路径,我知道孙进会循着这条生命的路径一直走下去。
望着面前的孙进,我从没有想到高尚离我是如此切近,看着这张文雅谦和的脸,欣赏着这文雅谦和的脸上的明媚的表情,我仿佛听见泰戈尔在唱道:你从不知道你有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你从不知道你有多么崇高,你像山一样矗立。
此刻,我的心中唯有最诚挚的感动和敬意,以及灵魂被涤荡过的清澈。
上一篇:教育教学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教育先进集体主要事迹【精选2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