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短诗(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教师节短诗(精编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师节短诗1

关键词互导式课堂;诗歌教学;登高;场景描写

古诗词如何教学才能效果突出?估计这是很多语文老师的困惑所在。课堂上教师依据教参极尽全力对一首诗词进行细致的讲解,也许会把本来优美的诗歌进行残忍的肢解,学生感受不到诗歌的完美的意境与独特的魅力,无法获得美的享受。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很多语文老师一直在研究,本文想以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中的《登高》为例,进行语文互导式课堂方面的探求。

“互导式课堂”强调“师生互导”,“师生互导”指教与学双方信息的相互传递和相互作用,即反馈与回授。师生互导的过程就是主体间信息的输出、反馈,调节和再输出,不断交替上升的过程。本节课尝试“师生互导教学相长”的方式,“学”在教法引导下进行、“教”在学情引导下调整,师生互导,优化课堂。那么,我是怎样具体实施的呢?

一、学情调查 练习引路

依据江苏高考诗歌鉴赏的考查要求,我先引导学生充分地完成了知人论世这一环节,然后设置了三道练习题检测学生的阅读体验:①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②前两联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③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此时的学生还没有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没有经过系统的诗歌鉴赏的复习,所以练习的完成情况不够好。对问题①的回答,学生抓取意象不全,甚至不理解意象的含义,答成了主谓结构的短语,或者只有简单的名词,而无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意境概括不全面,只写出了“凄清”“肃杀”之类。对问题②的回答,没有考虑到写景的多角度多感官,要点不全;对问题③的回答,情感把握单一,体会不到诗人内心深厚复杂的情感,甚至套路化。

二、以学导教 移情入境

“互导式课堂”要求教师不要成为文本研习结论的判定者与宣读者,而应该作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要急于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结论告诉学生。教师要把握好文本的教学重难点,努力去创设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师生充分的探讨研习,培养学生形成对作品的审美体验能力以及对细腻情感的表达能力。

学情检测学生没有答到我的预期答案,但反而给我下一步教学设置了新的目标。在学情反馈的引导之下,我没有急于公布练习答案,而是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努力去创设活泼的教学情境。①带领学生欣赏名家的《登高》的朗读音频。极力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那个天地同悲的宏大意境之中,展开自己的想象,在情感上与诗人达成共鸣,甚至就化为诗人本身,身临其境去体味诗人当时的所思所感。②动笔描绘当时的场景。在描写中再现场景,感受意境,体悟情感。

三、以教导学 深刻体悟

高二学生有文本为依据,扩写成一段两三百字的小短文不是什么难事,但要准确感受意境、揣摩情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却需要教师的到位指导。我先就场景描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归纳。交流讨论之后,学生归纳出如下要点:

关于场景描写中的景的描写:抓住主要景物,紧扣诗中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运用联想与想象,感受意境,全面描出特点(这一点可以回答学情调查问题①);要注意运用多角度、多手法(这一点可以回答问题②)。关于场景描写中的人的描写:要对场景之中人的肖像、神态、动作进行细致描绘,特别要突出人物的心理描写,因为人物的心理就是诗人的情感(这一点可以回答问题③)。

指导了这些后,学生们继续讨论:关于景:诗人先描写了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伤的猿声,接着笔触由高处转向低处,凄清的沙洲以及沙洲之上盘旋的孤鸟;然后诗人抬头仰望,看到的是漫山遍野萧萧而下的木叶,低头俯视,看到的是滚滚东流永不停息的江水;前两联描绘了一幅肃杀凄凉、雄浑高远的长江秋日图,从动静、远近、俯仰等角度,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关于人:描写了一位常年漂泊、两鬓斑白、多病缠身、独自登台、满腹忧愁的诗人;常年漂泊而生羁旅之愁,双鬓斑白多病缠身而悲韶华早逝,佳节之时独自登台顿感孤独寂寞,家国艰难于是忧国忧民。

讨论完了,学情检测的答案也就无需教师再宣读强调了。有了上面的铺垫,学生就如同亲身经历,场景描绘也就下笔如有神了。摘录其中之一:

1300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夔州的长江边上。两鬓斑白、衣衫褴褛的诗人步履蹒跚地爬上了江边的一处高崖之上。形单影只的他满腹忧愁,正在极目远望。高远的秋空下,迅疾的风呼呼地吹着,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木叶从天空中萧萧而下,漫山遍野一片枯黄。崖壁之下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向前冲击,不断拍击着崖壁,洗刷着水中的沙石,清水白沙腾起了阵阵寒意。远处凄清的沙洲之上,一只孤鸟在迎风飞翔,盘旋不定,不时还传来几声猿的哀鸣。重阳佳节,本应是亲朋结伴登高手持美酒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此时,国家正处在动乱之中,诗人也漂泊异乡,穷愁潦倒,多病缠身,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萧萧的落叶和不尽的逝水,社会的动荡、人民的痛苦、韶华的早逝,羁旅的孤独,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学生的小短文,抓住了主要景物,运用了多种手法,全面把握了诗歌的意境,深刻体悟到了诗人的复杂情感。这一节课,教师巧妙引导与调整,学生积极参与与反馈,师生互导,展现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师生互导,互为主体,强调“教”对“学”发生作用和“学”对“教”发生作用,这样就能教学相长,优化课堂效率。当然,教学互导还是一个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本节课仅仅是初步尝试,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同行探究。

参考文献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4篇教师节短诗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教师节小诗。

教师节短诗2

老师的微笑

秋风送爽,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伟诵中,无垠的草原上,五彩的花儿簇拥着辛勤的园丁。沐浴着教师节的暖阳,观漫漫百花齐放,花儿盛绽了笑脸,园丁展露了微笑。风一抚,泛起阵阵微波……

夜阑人静,静静的晚修中,脑海里荡涤的只有一个园大的字样——教师节。茁壮成长的我,怎能离得开广大老师默默无闻的奉献呢?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恩情下,几载年华,短短的教师节,我曾献何物,曾感何恩?“明天就是教师节了,明天就是教师节了……”正纳闷,手足无措。心中波澜起伏,只能快快地完成了作业,才度量办法。争取了些许时间,徘徊着“怎么办呢?写诗吧,强项了,不然有何选择呢?” 主意方定,马上备纸挥笔,酣畅淋漓地写下了短短的感恩诗。昂首仰天,心中盼着黎明的曙光。

晨色迷茫,早早地回到了学校,心急如焚。班长说,不如全班签名吧。也好,让每个人都献出心意,连成祝福的小舟。完后,在我们默默的等待下,耳里终于传来了清脆的脚步声。

才踏进门槛,我们不约而同地齐声高喊:“老师教师节快乐!”老师听罢,脸露微笑,泛起了红晕。原本满载信心的我,忽然不知所措,强弓使不出劲来。胆小和害怕迅速占据了我的大脑,就该递上诗了。“老师神圣无污,为我们这些娇嫩的花儿灌溉,无私奉献。小小的心意,何足害怕?半途而废,怎算男子汉?”看着同学们信任的目光,我张开自信的帆,划动感恩的桨,终于把诗递给了老师,载着同学的祝福。回首一视,老师还一头雾水,直至看完了诗歌和签名,才恍然大悟。扑哧一声,老师笑了,在教师节那天,发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我回到座位,心中悬着的巨石才放下来。

教师节短诗3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稚”“侧”,认识“纶”“莓”,理解“蓬头”“稚子”“侧坐”“遥招手”等词的意思。

2.能用平长仄短的方法有韵味地朗读、背诵本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小儿垂钓》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体悟诗情,感受钓鱼孩子的天真、可爱。

教学过程及意图

一、揭题生趣

1.这节课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和孩子有关的古诗《小儿垂钓》。

2.板书课题并相机教学“垂”和“钓”。

垂:“垂”字笔画多,笔顺还特别容易写错。“千”字中间藏草头,草头下面再两横。

钓:“钓”的右半部分是个勺,勺里的一点就是你的鱼饵。

我们不能带领孩子去周游世界,但可以教给孩子走路的方法。学法指导,就是为了“教给孩子走路的方法”。通过简短而又容易记忆的口诀,帮助学生记住容易写错的字,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用上这些方法来记住相同类型的易错字。

二、初读觅趣

1.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打开书自己大声读这首诗,把它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读效果。相机提醒“稚”“侧”的读音。

3.会读了,能不能读出韵味?我们之前还学过读古诗用平长仄短的方法。再来用这样的方法试着读读这首古诗,自己练一练。指读。

4.老师也想来读一读,想听吗?(教师范读)

5.能不能尝试学着老师的朗读方法,再来练一练?(自由练读)

6.指读,齐读。(用平长仄短的方法读)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古典诗歌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具有美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因此诵读就成了我们破解古诗的首要任务。教学中,我将朗读古诗分为四级目标,分别是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情境。带着学生用平长仄短的方法有感情朗读,让音乐走进诗词课堂,让学生读出的韵律能焕发出一种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诗性美,让学生在古诗吟诵中真正感受到学习古诗的独特乐趣,领略古诗的美感,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诗歌朗读的能力。

三、细读品趣

(一)理解诗的第一、二两句

1.读诗就是要这样,读出节奏、读出点味道!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走进了这幅生动的画面中。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图,轻轻吟诵诗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把不理解的字词圈出来。

2.有哪些没读懂的地方吗?

3.交流学生不理解或者理解不到位的字词。教师相机补充知识点。

关于“蓬头稚子”的解释:你们知道吗?古代的男子从小就留长发,梳成一个发髻,而这个小男孩呢,因为太小了,有些头发还没有长到能够梳在发髻中呢,所以看上去有点乱蓬蓬的。这头发蓬乱的样子多可爱呀!

关于“莓苔”的解释:看看字形,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表声表意,草字头这个形旁表意。猜猜“莓苔”会是什么?是呀,瞧,小河边因为潮湿往往会长满青苔和野草,这就是莓苔。(出示图片)

4.词语理解完了,你能用上自己的语言将两句诗描绘的画面讲一讲吗?自己试着练一练。

(指名让学生说)

5.你们已经能够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贯地表述出来了,真不错。让我们再看看这幅图,瞧,钓鱼的孩子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鱼线呢,他似乎在想什么呢?

6.把小孩的想法加入我们刚才所讲的诗意中,你一定可以说得更加生动。

7.再来仔细观察图,能不能试着加上景物描写,把这两句诗描绘的画面说得更精彩些?

8.想象这个情景,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齐诵读)

古诗文教学如果单从文字入手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幸的是,小学教材的每首古诗都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结合插图及平时的生活经验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弄明白?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观察自然,积累生活,用画面内容和学生的亲身体验帮助其读懂诗文,这就缩短了教材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距离,学生学得轻松,理解得也到位。

(二)理解诗的第三、四句

1.刚才我们有的同学是利用插图明白了词义,有的是观察字形来推测意思,还有人用上了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我们就用这些方法继续学习第三、四两句,说说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注意先读诗句再交流。

2.谁来读读这两句?

3.能用自己的话将诗的第三、四句所描绘的画面讲一讲吗?

4.解决教学难点:“遥招手”。

5.其实诗歌最吸引人的,就是诗人在诗里留下不少让人可以遐想的空间,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想象,只要合乎情理,都是可以的。

6.谁再来描述一下诗句的情景?

7.路人会怎么向小孩问路呢?谁来问一问?

8.如果将路人的问话加入其中,相信你可以将诗句意思说得更加生动,谁先试试看?(先自己说一说,然后指名说。)

第三、四句中出现的“遥招手”是本诗的又一个教学重点,这里我引导学生围绕是“招手”还是“摇手”展开讨论,以小型辩论的方式说出自己的观点以及理由。在交流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些都是学生心灵与课文碰撞产生的火花,是最珍贵、最纯真的心灵独白。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在趣味中发展理解诗句的能力,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思辨能力。

四、表演明趣

1.这就是古诗中说的故事,多有意思!让我们在脑海中回放这些画面,一起来把古诗读一读。

2.你能把《小儿垂钓》这个故事先讲生动,再小组合作一起演一演吗?

(出示要求:说故事、演故事)

说故事:绘声绘色地讲一讲《小儿垂钓》的故事,看谁讲得最生动。

演故事:可以三人或者四人一起来演一演,分配好角色。用自己的话来解说,适当增加人物的语言。

3.指名讲故事。

4.小组上台表演。

5.这个学钓鱼的小朋友你喜欢吗?让我们用声音来表达对他的喜爱吧。能背诵了吗?一起试试看,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

6.学生共同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教师节短诗4

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史”和理论的讲授固然少不了,但作品的赏析理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加重要。因为,作品的理解记忆正是进一步学习掌握文学史的基础。离开了一首首具体作品,文学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笔者在多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讲授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如果只是死记硬背文学史上的某个概念,或某个作家的艺术成就、某种文学现象的价值和意义,那么这种记忆往往是暂时记忆。随着考试结束,学生们也就把死记硬背的东西还给老师了。更不用说一两年之后,他们还能掌握多少文学史的知识。而反过来,如果学生们真正读懂了一首优秀的作品,从心底欣赏它、喜爱它,并把它背诵下来,那么这种记忆往往是永久性的。多年以后再提起某首作品,仍能眉飞色舞,娓娓道来。而且,背诵了一个作家的多首代表性作品,再来理解这个作家的艺术成就,则是水到渠成之事。要想学好中国古代文学,理解记诵大量的作品也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既然理解记忆作品这么重要,那么采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以为,“吟诵”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手段。当今全国高教系统都在推进教学改革,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忽略或忘记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提倡是恰恰是“复古”。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所说的“复古”并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古人,更不是食古不化。而是像唐代的陈子昂和李白那样,“以复古为革新”,通过创造性的继承和借鉴古人的优秀成果,来为当代服务。吟诵是中华古老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被称为一门绝学,曾延续数千年而不衰。然何为“吟诵”?却至今未有较为明确的解释。笔者曾在南京师范大学求学期间向陈少松先生学习过吟诵的一些基本知识。陈先生的说法是:“传统的吟,就是拉长了声音像唱歌似地读;传统的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1]

陈先生给吟诵下的定义说出了吟诵的一些基本特点,但仍然不够具体。而在更早的时候,著名的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先生曾对“吟诵”和“吟唱”进行过更为细致的区分:“吟唱。这是一种运用语言的风格,它既不是声调和语调的数字合成,从而产生一种通常的语言,也不是具音乐旋律的歌唱,它是介乎这两者之间的东西,它主要基于语词的词素的声调之上,并以固定的方式为其说话的特点。……由于吟唱完全取决于声调,所以每种方音自然都有其不同的吟唱方式。”“吟诵基本上取决于声调,但又不十分明确。假如有了特定的语词,它们的声调只允许有限的变化。在这个范围内,念或吟诵的人经过较多的倾听和练习,就可以即兴吟诵,但一般不即兴吟诵,而且每次吟诵同样的文本时不能重复相同的调子。”[2]在赵元任先生看来,吟诵与吟唱相比,在声调上具有一定的不固定性,但又不同于完全的即兴发挥,介于吟唱与朗诵之间。以上两位先生的观点都给笔者以极大的启示。但笔者以为,在当代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对于“吟诵”的定义不能过窄,我们更应该提倡一种广义的吟诵概念。这个概念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吟唱、吟诵以及朗诵。对于高校中文系的学生来说,他们所关心并不是“吟诵”概念本身学术意义上的探讨,而是这种学习方式对提高文学作品鉴赏分析能力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吟唱、吟诵、朗诵都是古代文学教学中所需要的,三者若能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则可以取得更佳效果。吟诵对于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学习的重要性,是由古典诗词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有“诗言志,歌永言”的说法,“永”也就是“咏”,指延长诗的语言,徐徐吟诵,以突出诗的意义。

《毛诗序》又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3]诗歌是人的真情实感的外化和抒发,而“咏歌”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诗歌的抒情效果。《汉书•艺文志》则进一步阐述道:“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诵非直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可见,歌咏吟诵的赏读方式正是由诗歌自身特点所决定,诗歌需要吟诵,诗歌离不开吟诵。如果吟诗吟得好,甚至能产生出人意料的作用。《孔子家语•困誓》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之宋,匡人简子以甲士围之。子路怒,奋戟将与战。孔子止之曰:“恶有修仁义而不免世俗之恶者乎?夫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是丘之过也,若以述先王,好古法而为咎者,则非丘之罪也。命之夫。歌,予和汝。”子路弹琴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终,匡人解甲而罢。可见诗歌经吟唱之后所产生的感染力是何等惊人,竟能让战争消弥于无形。当然,很多学者认为《孔子家语》是伪书,笔者在这里也不指望让吟诵去消灭战争,但这个故事还是提示我们,应该通过吟诵去提高高校古代文学课的教学效果。其实不止诗词,吟诵同样也是学习文章的好办法。

清代著名桐城散文家姚鼐在《与陈硕士札》中说过:“大抵学文者,必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刘大魁在《论文偶记》也说:“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在桐城派散文家们看来,吟诵歌咏于学习散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能“默看”,那么终身都只能是个外行。在姚、刘二人的基础上,张裕钊在《答吴挚甫书》中总结出了有名的“因声求气”说:“古之论文者曰,文以意为主,而辞欲能副其意,气欲能举其辞。譬之车然,意为之御,辞为之载,而气则所以行也。欲学古人之文,其始在因声以求气,得其气,则意与辞往往因之而并显,而法不外是也。……夫作者之亡也久矣,而吾欲求至乎其域,则务通乎其微。以其无意为之而莫不至也。故必讽诵之深且久,使吾之与古人祈合于无间,然后能深契自然之妙,而究极其能事。……故姚氏暨诸家因声求气之说,为不可易也。”古人的这些说法对我们今天学习吟诵、运用吟诵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吟诵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具体要求

吟诵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具体说来主要包括这样三点:

(1)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往往是由教师在板书或幻灯片的配合下,逐一讲解作家的生平、作品的主题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最后再归纳作家的艺术成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四平八稳地讲,学生无精打采地听,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吟诵这一环节,则可以起到变换课堂教学节奏的作用,对学生的听觉产生刺激,并产生一种新鲜感。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人们总是愿意关注新颖的事物。在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加入吟诵这一环节,无疑是对课堂教学手段的丰富,同时也符合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2)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吟诵不光是教师吟或放音像资料,更需要全体同学的参与。由于吟诵需要发声,而且是在众人面前发出声音,这就会让参与其中的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不仅是声音的能力,更是一种包含自信心、表现欲以及对作品深入理解的综合能力。在吟诵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赏析能力,并且展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

(3)丰富学生课余自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于大学中文专业学生来说,课余自学这一块往往显得比较薄弱。与理工科学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做实验不同,中文专业的学生课余时间相对比较“自由”。于是就出现了平时玩,考前突击复习背诵的不正常现象。这时当然存在一个学习自觉性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看书”的枯燥性也是学生不愿主动自学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古书古籍,看起来难免会有艰涩之感。而且,“看书”往往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必须在一个相对安静封闭、无人打扰的环境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大学宿舍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环境,而学校图书馆紧张的座位也限制了学生看书的时间。在多了吟诵这个学习手段后,学生课余自学古典文学的空间就大大拓展了。不论是走路、运动,或是茶余饭后,都可以较为自由地进行吟诵学习,这无疑可以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自学,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既然吟诵对教学有这么大的促进作用,那如果运用好它也就显得十分关键了。在笔者看来,具体的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自身要提高对吟诵教学的认识,要清醒地意识到吟诵是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绝不是什么落伍或过时的东西。无论是朗诵、吟诵还是吟唱,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要大胆、自觉地对其加以运用,并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让吟诵这一古老传统在当代高校教学中焕发出新的风采。第二,尽管吟诵并无完全通行的格式可言,但一些基本的规律还是必须掌握的。比如,在处理音长音高、平声与仄声关系时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1)“平长仄短”。就是说,平声字要读得长一些,仄声字要读得相对短一些。(2)“平低仄高”。就是平声字读起来相对低沉,而仄声字读起来应比平声字更加高亢响亮。关于这一点,有些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甚至认为应该是“平高仄低”。这种争论产生的主要原因其实是中国中古以来语音体系的变迁。唐宋时代中国人说话分为“平上去入”原则,而元代以后,慢慢演变为今天的普通话四声。语音体系不同,用来读诗词的效果当然也有区别。笔者认为,我们今天在吟诵时还是要尽量遵循“平低仄高”,这样可以更好地体会古典文学作品特有风味。(3)“平直仄曲”。平声字在吟诵的过程中,音高的变化较小或不明显。而仄声字在读的过程中,音高往往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明代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曾经这样描写过四声的读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所谓“声音平道”,就是音高的相对稳定;而对于上、去、入这三个仄声来说,诵读过程中音高往往有明显的变化。

除了音长、音高、平仄,节奏也是吟诵教学中必须强调的。对于一首作品来说,能否准确地读出它的节奏,不仅仅是个“美感”的问题,更关系到对它的理解与掌握。在笔者看来,散文、古体诗的节奏与近体诗、词、散曲的节奏是不同的,吟诵的要求也不一样。对于近体诗词来说,作品中每一句自身的节奏较为重要。(1)五言近体诗。每句的节奏应该是“2-2-1”或“2-1-2”。孟浩然的《春晓》,第一句应该读成“春眠-不觉-晓”,第二句则应该读成“处处-闻-啼鸟”,第三句读成“夜来-风雨-声”,最后一句读成“花落-知-多少”。一、三两句是“2-2-1”,而二、四两句则是“2-1-2”,如果读反了,则不符合诗歌的原意。从节奏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尽管这首诗很短,却包含了节奏的齐整与变化,这也正是首小诗魅力独具的一个重要原因。(2)七言近体诗。其节奏可以由五言诗类推,就是在每句开头再加一个“2”,变成“2-2-2-1”或“2-2-1-2”。如杜甫的《登高》,第一句应读成“风急-天高-猿-啸哀”,第二句读成“渚清-沙白-鸟-飞回”,第三、四句读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杜甫律诗在节奏方面的变化多端。(3)词。词由于句式长短不一,节奏的变化也更多。由于有一部分词牌,特别是小令,与近体诗关系密切,所以在诵读节奏上也与近体诗相近,如《鹧鸪天》、《菩萨蛮》等。但中调和长调就不同了。在慢词中,特别要注意“领字”的效果。如柳永《八声甘州》中“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一句,“渐”即为领字,统领后面的“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所以在读“渐”字时,要在后面加入较为明显的停顿,这样才能突出这个领字的作用。否则,如果不加停顿,则“渐”字只是针对“霜风凄紧”,而与后面的“关河”与“残照”无关,这就破坏了词原有的意境。再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一句中,“叹”与是领字,读时也要加以明显停顿。

对于长篇古体诗和散文来说,由于篇幅较长,每一句句内的节奏并不如近体诗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整篇作品在节奏上的变化。比如李白的《将进酒》,从开头至“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为诗人情感的酝酿与过渡,在吟诵时语气可较为平缓,节奏也较慢。而从“岑夫子,丹丘生”至诗歌结束可谓歌中之歌,诗人的情感如火山喷发而出,在诵读时应该加快节奏,语气也要更加激烈高昂。这样的吟诵方式才能更好地展示出这首作品的艺术效果。又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这篇散文,从开头“某启:昨日蒙教”至“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叙述自己写这封书信的原因,并表现了自己的谦逊之态。这一段读起来应该用较舒缓平和的语气。而从“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开始,作者转入批判司马光的错误观点,语气逐渐激烈,吟诵时节奏应当加快。文章最后“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一句,则又转为平缓,节奏变慢。这种节奏上的变化在吟诵时一定要体现出来,才能更好地展现文章的艺术魅力。由于历史变迁,今天我们在吟诵古代文学作品时,已经不可能全用古音了,而只能以普通话四声作为基本音。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古典文学作品中有一些字我们今天在吟诵时仍然要发古音或遵循古音的一些发音规则。如杜牧《山行》的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字,在普通话中念xié,但在吟诵时我们应读为xiá。在平水韵中,“斜”属“麻”部,读为xiá,这样才能和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的“家”相押。再如李白《清平调》中“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的“看”字,今天普通话应读第四声(仄声),但在诗韵中,却应该读第一声(平声),这样才能和第四句“沉香亭北倚栏杆”的韵相一致。尤其是那些古今发音变化较大的字,如入声字,在吟诵时一定要注意。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押的是入声韵,而今天普通话已经没有入声。我们在吟诵时应尽量读出入声的效果,如“黑”要读成短促的he,“摘”要读成短促的ze,“得”要读成短促的di。短促的入声韵能够较真实地传达出词人内心惶惑与不安,而如果完全用普通话的发音方法去读,这首词的艺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高校吟诵教学的三个误区及对策

尽管相当多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师都已意识到吟诵教学法的重要性,也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关尝试,但效果往往不理想。归结起来,目前各高校的吟诵教学存在以下三个误区:

(1)教师自身的吟诵知识和艺术修养积累不够,对不同的人吟诵同一作品的水平高下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并导致不能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吟诵范例。当今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近几年在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吟诵音像资料,这无疑给学生学习吟诵提供了帮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网上的吟诵资料往往鱼龙混杂,其中既有名家的吟诵片段,也有一些滥竽充数的段子。如果教师不能进行认真的甄别和精心的选择,胡乱向学生推荐范例,则可能造成学生盲目模仿一些低水平的吟诵作品,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力、鉴赏力停滞不前甚至退化。

(2)对教学对象缺乏足够的了解,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大学生不同于小学生,他们都是成年人,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判断力。教师不可能要求他们像小学生那样,什么都听老师的。如果他们感觉老师的吟诵一点都不美,甚至很难听,往往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连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音乐都已经过时不想听了,古诗词吟诵想吸引他们谈何容易。因此,教师自身的吟诵一定要有基本的美感,在节奏和韵律上符合音乐和诗的基本要求。

(3)吟诵教学的方式和手段过于单一。或者是在课堂上简单地播放一下从网上下载的吟诵片段,或者只是教师本人用很短的时间吟诵一下作品。无论哪一种,学生在下面只是机械被动地听,能听进多少,学到多少,就很难说了。

针对以上三个误区,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1)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吟诵水平。一方面努力学习关于吟诵的基本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广泛学习名家的吟诵技法,既可以通过音像资料学,更要争取机会当面请教。目前国内仍有一批前辈学者多年研习吟诵,造诣深厚。而且不同的名家,往往有不同的风格,每个人对吟诵的见解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指点,广泛学习他们的优点,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就一定能大幅提高自身的吟诵水平。

23 821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