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小数乘小数教案设计优推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通过先学习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再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技巧,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水平。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先学后教小数乘小数教案设计优推10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先学后教小数乘小数教案设计【第一篇】

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p9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加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做整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74+2851+62。

(小结时,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新课:

1、设计购物情景图。学习小数的加法计算。

从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你想购买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你最少选择购买两种商品,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共用去了多少元钱?

计算结束之后说给同桌的小伙伴,你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给出活动时间)。

学生活动后汇报归总。得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板书)。

教师补充讲清,直接用小数计算的书写格式。(强调格式)。

2、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

形成文字。计算小数加法时,要使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加得的结果要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三、实践活动:

1、把自己的语文、数学课本的单价找出来,计算一下语文、数学两本书一共用多少元钱?

2、看够物信息,帮小强计算一共用去多少元钱。

面条一包食盐一袋火腿肠味精一袋。

元元元元。

四、巩固练习。

1、判断正、误(并说出错误的原因)。

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3、摘果游戏。

说明(果树图上有小数的加法算式,谁计算结果正确,摘下的果子归谁。)。

五、全课归结。

1、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2、你在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先学后教小数乘小数教案设计【第二篇】

÷÷÷÷。

÷。

÷。

÷3。

18÷48。

二、口算。

2.4÷248÷÷3。

0.24÷÷÷。

÷÷÷。

÷÷÷。

三、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保留三位小数)。

……≈。

……≈。

……≈。

……≈。

四、用简便记法表示下列循环小数。

(1)……。

(2)……。

(3)……。

(4)……。

五、列式计算。

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是,另一个因数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先学后教小数乘小数教案设计【第三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完成,学生的在校时间80%在课堂里,因此,学校课堂生活的质量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成效。以前我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够理解。现在通过听课、学习,我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理念有了新的感悟。我觉得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备课充分、课堂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时间抓得紧,教学效果明显。

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所谓“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进行严格训练,这样就减少了作业的抄袭行为,提高了作业质量和信度,便于老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加大了辅导对象的准确性,有效地减少了差生面。这样,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其中蕴含的却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今后在教学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转变观念、相信学生、大胆放手。

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不去分析学生会不会,而是一股脑地讲知识,只害怕他们听不懂,结果到下课时,学生还没有进行练习,知识当堂得不到巩固,我认为是学生成绩不太好的原因之一。学习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后我豁然开朗,自己上课的“废话”太多了,抢了学生的时间,把学生当成了听的对象。今后,学生凡是能看懂的知识我坚决不讲。课堂上教师要讲在重点处、难点处和关键处,一定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不能会不会都讲,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试着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2、抓紧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课前要做到精心备课,教学目的要明确,有层次地设计好练习题,每个环节大约多长时间要做到心中有数,坚决避免随意性。争取做到课堂上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教学时间,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要改变课堂上一讲到底,作业课外时间完成的习惯,把练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必须自己独立做,也能充分暴露他们存在的问题,教师也能在课外时间较好地进行查漏补缺。从而提高教学成绩。

3、重视对知识的落实。

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中,我们不难看到,改革教师的理念中突出对知识的落实。反思平时的教学工作,这一点我做的不够好,具体到教学中,要节节课知识点过关,让学生养成不让问题“过夜”的良好习惯。以前,我也非常重视作业的落实,但不能坚持,往往教师一忙就顾不得学生了,今后,我要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如果学生有不会的要主动找老师解决,师生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这样,学生上课时学习兴趣也会不断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4、重视学法研讨和学法指导。

课堂上出现最多的语言是“为什么?”和“说说你的方法”“谁有不同的方法”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法讨论和指导,因为“题是无限的,法是有限的”。学生掌握一法,胜做千道题。

总之,在学习经验中,我们要联系自己的课堂,不断地反思,实践,及时总结,再实践,借鉴经验,适时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相信我们的教学水平一定会提高,教学成绩也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先学后教小数乘小数教案设计【第四篇】

对策:

以生活情节激趣,以自主探索为主要学习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发探索动机。

[使学生感受到小数点的重要性,不能忽视]。

2、用1个9、3个0和小数点组成不同的大于1的小数,并从小到大排列。(请先写在自己本子上。谁来说一说。)。

3、请仔细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通过写数,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

二、自主探究,体验成功的喜悦。

1、出示例2:乘10、100、1000各是多少?

(1)请同学们先列式再用计算器计算上述各题。(在本子上完成)。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4)验证、归纳规律。

三、应用规律,加深认识。“练一练”

1.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补充习题、第2题。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6、7题。

四、全课小结。

先学后教小数乘小数教案设计【第五篇】

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尝试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让学生畅所欲言,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倾听与发现,在激烈的争论中做引导和评价。

一、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数学课堂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必须具有积极的学习状态。在上《循环小数》这节课时,以一个小朋友们都很熟悉的简短诙谐的故事导入新课,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非常自然地进入了新课教学。同时,我提出了问题:生活中还有象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无穷无尽的现象吗?你能举例吗?通过学生举生活中有关循环现象的例子,不仅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让学生感知什么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谁在循环”?这样,有效地分解了教学难点。

二、大胆尝试、自主性的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程序上主张“先教后学”,这种教学方法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地学,不利于学生自觉能动性的发展,于是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把学习内容设计为前置性研究:

b、什么是循环小数?你还知道了循环小数的哪些知识?

c、这样的商应该如何表示?

这样不仅让学生通过课前研究,初步了解所要学的知识的基础上,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课堂上在小组里面交流、探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自立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到成功之喜悦,又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做到了优化教学过程。在学生探索后汇报、展示不同思维方式后,又以此为出发点,顺势研讨,怎样来判断循环小数,为什么要加省略号?能不能省略不写?对于循环小数的'写法,则让学生比较两种写法有什么区别?哪种写法更简便?从而进一步指导学生获得科学的认识方法。经历主动建构过程,得到正确结论,使认识不断深化。

三、练习的突破。

练习时,我采用各个击破,在循环小数一课的练习时,我出了一组判断题,其中有一题:是循环小数。让学生判断对错,并说明为什么?在此基础上,一改题目:要使成为循环小数,应怎么改?在教写法时,则让学生把研究题中3道有代表性的循环小数用循环节表示,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资料,又使学生牢牢记住,只有那些小数部分有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才是循环小数。练习设计中,我多次采用设疑的方法。如问是循环小数吗?这样设疑,一是能针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做进一步思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循环小数的认识,二是注意了结合数学内容训练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而不是满足于学生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这样就能培养学生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和“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回答问题或叙述理由的能力。

四、对小组合作展示的思考。

小组合作展示让多个孩子成为一个小集体,在这个小集体中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个人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先学后教小数乘小数教案设计【第六篇】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6页及第37页部分练习。

学情及教材分析: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小数乘法和除法计算的依据,也是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对学生来说,形式化地记住“规律”中的这几句话并不困难,但要自己探索发现并真正理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是初步的,所以理解“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1/100……”比较困难。本课核心内容是“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借助小数点搬家的情景解决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多角度经历小数所发生的变化,是学生建立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十进位值的理解。

2、探索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与特殊小数的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积极思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探索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与特殊小数的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提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在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

预设:

2、你能举例说明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出示面积模型。让学生看图想一想,说一说。

活动一:的`10倍、100倍是多少?

借助面积模型,从右向左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小数点怎样移动?它引起小数大小怎样变化?与乘法有什么关系?

2、—-1小数点怎样移动?它引起小数大小怎样变化?与乘法有什么关系?

你能用概括刚才的发现吗?

活动二:1的1/10倍、1/100各是多少?

1、借助面积模型,从左向右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1――小数点怎样移动?它引起小数大小怎样变化?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2、1—-小数点怎样移动?它引起小数大小怎样变化?与乘法有什么关系?

预设:1——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1就缩小的到原来的1/100。那么1÷1/100=。

你能用概括刚才的发现吗?

三、综合练习。

(一)基础练习。

1、判断(1)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2倍。()(2)去掉的小数点,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3)是的100倍。()。

2、完成练习第3题。

设计意图是运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解决相关问题,学以致用,进一步内化与提升。。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第4题。

借助长度模型感受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完成练习第5题森林医生。

独立完成汇报交流。让生说一说每题错在哪?

第(1)题乘100相当于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正确答案为5670。

第(2)题除以1000,相当于缩小到原来的1/1000,正确答案为。

第(3)题除以10,相当于缩小到原来的1/10。正确答案为。

4、完成练习第7题。

根据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先学后教小数乘小数教案设计【第七篇】

教学目标: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分乡文具超市”开业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主题图:看图,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商品信息?(指名说)。

(3)生尝试计算。然后说一说,你打算买哪两样?一共要付多少钱?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3、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你最想买的文具的价钱的?

(2)生汇报交流、师板书。

(3)师生小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5)观察、思考:在小数加法中,怎样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

(6)引导学生两式比较。生从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解决方法。

(1)谈话导入例4提出问题: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2)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

(3)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4)这个竖式怎样计算?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5)引导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6)师生总结:计算小数减法的方法。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三、实践应用。

1、完成p96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题(做在课本上,允许个别学生用竖式计算)。

3、用数学:练习二十二第2题,学生独立解决。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先学后教小数乘小数教案设计【第八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会算。(完成p97页第3题)。

(1)课前测量自己的身高。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身高,并写下来。

(3)独立完成第3小题。

(4)指名汇报交流。余生帮助评价订正。

2、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完成p97页第4题。

(1)看图读题,明确题意。

(2)指名提出问题,师板书。

(3)生独立完成板书出来的问题。

(4)全班汇报交流、讲解订正。

2、完成p98页第5题。

(1)生读题后指名复述题意。

(2)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3)全班汇报交流。

(4)师生小结方法。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p98页第6题。

(1)指名看条形统计图说数学信息。

(2)生独立列式计算。

(3)集体反馈、汇报交流。

2、学有余力学生完成p98页思考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先学后教小数乘小数教案设计【第九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旧知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基本算法。

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分享一个小数点的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小数点的重要性。

2、复习一个数分别乘、、得多少,

结论:一个非0的数乘相当于把原数缩小10倍,乘相当于把原数缩小100倍乘相当于把原数缩小1000倍。

3、复习口算乘法。

4、复习整数乘小数笔算乘法及计算方法。

二、类比迁移,情境展开教学例3。

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3)板书(或用ppt演示):×,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4)指名学生口答,教师适时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

(2)板书:×,________。

(3)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三、深化探究,总结算法。

(一)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1.学生独立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

2.师:观察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二)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1)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师: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点小数点时,先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3.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交流,逐步归纳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将教材第6页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补充完整。

(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教学例4。

1.出示例题。

(2)板书(或用ppt演示):×,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2)师: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3)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呢,。

(4)总结算理:乘、点、画、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先学后教小数乘小数教案设计【第十篇】

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建构主义教学论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生先前的经验和学习兴趣。新课开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体会生活中不断重复出现和无限的表象,我以学生身边的循环现象为导入点,让学生体验“循环”的含义,从而说出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将生活与数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循环”含义,从而为进一步探究“循环小数”的意义架起桥梁。

接着通过计算小乌龟和小蜗牛的爬行速度两道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让学生观察辨别,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接着用想一想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到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从认识的过程来说,形成概念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从个别的事例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巩固概念则是识记概念和保持概念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概念的过程,即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好的练习设计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进而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完新知后,我由浅入深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20 35618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