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通用10篇】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培养观察力与思考能力,鼓励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如何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愿望呢?以下是阿拉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相关范例,供您参考借鉴,感谢支持。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吸取种葫芦的人的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感悟道理。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植物生长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前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那个种葫芦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也不管,结果,小葫芦慢慢变黄,一个个都落了,多可惜呀 !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是学生可能会质疑的问题。因此,教学时,可以以此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因此,可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齐读。
2、学习生字词“葫芦”。
3、师:你们见过葫芦吗?谁能说说葫芦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课件出示葫芦)
〖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3、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并找出带生字的句子来读,要求读通顺。
4、分自然段读课文,想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
〖精读课文,读懂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1、说给同桌听听;
2、指名说。(结合学生回答,屏幕显示相应自然段,并进行板书。)
一、教学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文中图2:
指名说:这棵葫芦一开始长得什么样?
(具体说说藤、叶、花、果实的样子)
2、指导朗读:
⑴ 你喜欢这棵葫芦吗?能把这段话读好吗?
⑵ 课件出示: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自由读、指读、齐读。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种葫芦的人正美滋滋的看着它呢。那么结果怎样呢?
2、自读课文,想一想:种葫芦的人最后得到葫芦了吗?请你找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课件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齐读。
三、自学2、3段课文
那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全都落了?学生自由回答。
1、教学第二自然段:
师:叶子有了什么变化?(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这些蚜虫会怎样?可他怎么想?
⑴ 指名读第一句话。
⑵ 指名表演那个人说话的样子。
⑶ 齐读该段。
2、教学第三自然段:
⑴ 同桌分角色朗读邻居和种葫芦人说的话。
⑵ 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⑶ 学生自由组合并表演。
⑷ 师:你们觉得他们俩谁说得有道理?
学生讨论,指名答。
3、课件演示:
小葫芦和绿叶的对话──葫芦藤每天向叶子输送养料,叶子再将养料输送给小葫芦。蚜虫吃绿叶,使它无法输送养料。小葫芦因没有养料供给,随即变黄落下。
〖你认为种葫芦的人错在哪儿?
〖学了本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幻灯片出示短文,复习生字:
邻居家种了许多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开满了雪白的葫芦花,这些葫芦花可真漂亮哇!你看,他们正盯着我们看呢!
2、采取多种方式读,如自读、小组读、集体读、分组读等方式进一步复习巩固。
二、我会写
1、课件出示要会写的字:
言、每、治、棵、挂、哇、怪、慢
2、自己把生字读一读。
3、小组能互相说一说每个字的偏旁、笔画、哪个笔画在横(竖)中线上、你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
4、师生交流,交流过程中学生练写。学生练写,互相评价。重点讲解:“挂、哇”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言”字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注意“每”字的笔顺。
三、我会读
课件出示: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四、扩展练习
1、小组讨论: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续讲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
4、指名讲故事。
五、作业
在课外找几个成语送给这个种葫芦的人。如:瓜熟蒂落……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蚜虫──葫芦变黄了
【教学后记】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帮助,学生对于叶子和葫芦之间的关系了解的非常清楚,因此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可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使学生生动形象的的感知内容。分角色朗读学生较感兴趣,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效果较好。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学关键: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感悟人物的心理。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魔方、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标本——葫芦,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它?对,葫芦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结出的果实就叫“葫芦”。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寓言故事就跟它有关,题目是:14、《我要的是葫芦》。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从题目中你看出了什么?(他只要葫芦,不要其他。)
5、从哪个词看出来的?(要的是)怎么能读出这个意思?
6、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完课文,再把课文中预习时画出的生字词好好地读一读。
(1)谁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指名接读课文。
(2)谁想把你书中划的生字词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书中的词语。
(3)他画得对不对?读得准不准?就像他这样,同位互相检查一下,看谁画得对,读得准!
2、出示带拼音词语课件:
(1)指名认读。(葫芦藤哇邻居盯着)
说说哪几个字的读音容易错?给大家提个醒。练习读,找生读。
(2)词语去掉拼音,还会读吗?
(3)去熟字读生字,同桌互相考一考。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3、指名汇报。加一加:葫芦藤;改一改:冷——邻;洼——哇;形声字:葫芦藤哇邻盯
4、出示生字魔方,指名读字组词。
5、检查读文,指名分段读课文,看谁读得准确。声音响亮。
6、结合刚才的朗读,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7、这件事情的开头和结果,我们可以通过两幅图看一看。
三、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说一说有什么不一样?
2、出示第一幅图:这个人笑得这样开心,一定是因为葫芦长得好。究竟怎么个好法?课文是在那段描写的呢?指名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汇报:究竟怎么个好法?
(2)板书:挂。
(3)感悟词语:把“挂”字换成“结”怎么样?为什么?从这些中你感觉到什么?为什么?
(4)指导朗读: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要读出美的感觉来。
范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同学们,刚才你们都想到了什么?
指名读,比赛读。小葫芦这样美,难怪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谁能把第一段再读一遍,读出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兴奋、喜悦的语气来?
3、出示第二幅图:再看第二幅图,种葫芦的人神态又有什么变化?
这个人为什么又如此惊慌失措?在哪段写的?
汇报:小葫芦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落。
4、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自己快速读第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有关的句子画一画。
汇报,板书: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出示课件,比较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好,我们来读一读。意思相近,可语气有什么不一样?(体会感叹句,表达的情感比陈述句要强烈些。)
指导朗读: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要读出不在乎的语气。“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读音要轻,要读出急切,表达出喜爱、期盼的语气来。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小葫芦,谁来表演一下?
师:你现在的心情怎样?师:那么你会怎样读这句话?
个人练习读、分角色读、齐读、引读,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理。
继续汇报。板书: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出示课件,比较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好,我们再来读一读。意思还是相近,可语气有什么不一样?(体会反问句表达的情感比陈述句要强烈些。)
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中的对话“你别光盯着葫芦……快治一治吧!”要读出规劝的语气。“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个人练习读、分角色读、齐读、引读,来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理。
5、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6、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引导学生小结:因为叶子长了蚜虫,所以葫芦才一个一个都落了。最后通过这种变化对比,学生明白了叶子与葫芦之间的密切联系,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五、回读课文
1、小组合作,再读一遍全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什么?
六、布置作业
以“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为话题,回家说一说这个小故事。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写本课生字,积累优美词句。
2.理解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分角色蓝度课文,并能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生词卡片,教学挂图(或课件),课文cd
学生:课前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收集有关叶子作用的资料
教材简析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我要的是葫芦》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本课主要讲了一个种葫芦的人,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生动有趣,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易于学生的理解。
全文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有个人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挂了几个可爱的.小葫芦,他每天都去看几次。第二自然段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长了蚜虫,可一点也不在乎,只盯着葫芦,希望它快一点长大。第三自然段讲邻居劝他快点治虫,他认为自己要的是葫芦,蚜虫不用治。第四自然段讲叶子上的蚜虫变多了,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教学本课,应该知道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葫芦生长过程,借助图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课文要讲述的道理。
本科的重点是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一自然段的第二、三句话讲葫芦藤上的小葫芦开始长得很好。教学时,可指导学生看图观察葫芦的藤、叶、花、果实的样子,抓住“细长”、“绿叶”、“小花”、“小葫芦”几个词语,图文对照理解二、三句话的意思。这个自然段第一、二句话中的“葫芦”指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叶互生,心脏形,开白色花;第三句中的“葫芦”指这种植物的果实。教学时要让学生区别。“谢”在本课是脱落的意思。可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挂”字形象地刻画出葫芦的柄长,从藤上垂下来,就像挂在那里一样。可采用换词比较法,把“挂”与“长”、“结”进行比较,体会用词的形象性、准确性。
“有几只虫子怕什么!”这一心理活动说明种葫芦的人不明白蚜虫会影响葫芦的生长,所以他毫不在意。“盯着”写出了他看小葫芦时目光集中的样子,反映出他盼望葫芦快长大的心情。“自言自语”的话,说明他非常喜欢小葫芦,并对小葫芦寄予了美好的希望。教学时可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自读、表演读、同桌互读等),让学生领会种葫芦人的满不在乎和期盼的心理。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可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从邻居的劝告能够看出,邻居懂得叶子与葫芦的关系;从种葫芦人回答的话看出,他仍然不明白叶子与葫芦的关系。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奇怪”一词进行讨论,体会对话的意思;还可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尤其要指导学生朗读好感叹句、反问句,体会邻居和种葫芦人的不同内心活动。
种葫芦人最终没有得到葫芦这件事,说明了事物之间是互相有联系的。教学时可围绕葫芦为什么落了展开讨论,弄清虫子—叶子—葫芦之间的关系。学生也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样的例子。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葫”声母是“h”,不是“f”;“芦”、“邻”是边音,“芦”在“葫芦”一词中应读轻声;“赛”是平舌音;“治”是翘舌音;“藤”、“盯”都是后鼻韵。“葫”、“芦”、“藤”都有“草字头”,与植物有关,可让学生说说怎样记“藤”字。可用熟字换偏旁识记:哇—蛙、挂,赛—寒;“蚜”、“盯”都是形声字。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篇4
一、复习第一段
复习一自然段
1、我们借助图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多媒体)
2、好,我们一起来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一自然段。请打开书,根据老师的问,用书中的话回答。细长的葫芦藤上有着什么?花谢以后,又怎样呢?那个人怎么做的?
二、学习四自然段(多媒体)
1、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这以后一定会长得更好吧,可结果,是怎样的?请看图(多媒体)。
2、看了图,你心里有什么感受?个读,用读表现出你的惋惜。齐读。对比这样的两幅图,你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
3、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落了呢?你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在哪些自然段找到答案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自读2、3段,边读边想。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板书
你知道主要原因是:
1、叶子上长蚜虫,他不治。
2、邻居劝他,他也不治。由此,你又产生了什么疑问?叶子上长蚜虫,他为什么不治?他想些什么?这些问题可以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答案?请一个同学朗读,听听、想想。现在就请你们用这样的符号勾出他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他想些什么?个读,订正。齐读,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不怕,不在乎。怎么读出不在乎的语气呢?个读、男生读、齐读。是的,他不在乎叶子上有虫,他只在乎葫芦。他为什么不在乎叶子上长蚜虫呢?对,他在乎的只有葫芦,他怎么说的?你从他的话中感受到什么?
你具体从哪儿感受到他希望葫芦长得快些?个读、齐读。
还感受到什么?(长得大些)
从哪儿感受到的?读、齐读。
是的,他多希望葫芦长得快些,长得大些呀,根本不管叶子上长虫了。再读他说的话,齐读。
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他只乎葫芦,盯着是什么意思?
会抓关键词,用这种神情来说一说,齐读。
对了,他不在乎叶子上长蚜虫,他只在乎葫芦。根本不去治叶子上的虫。
可邻居劝他,他为什么不治,他是怎么说的?
我请一个孩子读三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
他怎么说的?个读。
齐读,种葫芦的人说了几句话?分读。
你对哪句话影响最深?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分读。
这是种葫芦的人在邻居劝他时说的话,邻居对他说什么呢?齐读。引读。
如果是你听了种葫芦的人说的话,你会怎么劝告他呢?
四、总结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了这个人他的葫芦开始长得那么好后,后来长了虫,他不;邻居最后才使葫芦变黄落下来,这多可惜。
好,再读一遍课文,回忆内容。
五、练习
这有一练习题,请同学们自己填空。
板书: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长满) 葫芦(可爱)
│ │
↓ ↓
长虫───────→落了
│ │
↓ ↓
长虫───────→落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篇5
背景与导读:
我们知道,植物生长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前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要想等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只结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你看,那个种葫芦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也不管,结果,小葫芦慢慢变黄,一个个都落了,多可惜呀!
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都会落呢?这是学生可能质疑的问题。因此,教学时,可以以此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遭遇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因此,可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写有句子的幻灯片与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测读生字
2、测读带生字的句子。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与第四段。
1、看图,说话,激趣。
师:(出示课文两幅插图)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生:人的表情不一样:一个是面带微笑,另一个是张着嘴,瞪着眼。
师:满脸惊讶。
生:葫芦的叶子不一样:第一幅图上是绿绿的叶子,第二幅图上是枯黄的叶子,叶面上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孔。
生:葫芦不一样:第一幅图上葫芦挂在藤上,第二幅图上葫芦却掉在地上。
点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授课伊始,我用插图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开口说话交流汇报观察到的情况,由图入文,营造了一种自然、和谐、主动探究交流的氛围。
2、读文,质疑:学习课文第一段与第四段。
师:看看文中哪几段写了教学挂图的内容?
生:第一段与第四段。
(1)师:我们先来读第一段,看看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
(生自由朗读)
生:葫芦长得不错,从“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这句话就可以看出。
生:小葫芦长得很可爱,从“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就可以知道。
师:回答得真不错!那么你说怎样才能读好这两句话呢?
生:要用高兴的语气来读。因为小葫芦太可爱了,人人见了都会喜欢它的,都会很高兴的。
生表演完有葫芦的叶子和花也很漂亮,我觉得也该读出喜欢它的语气。
师:好!就让我们愉快地朗读第一段吧。
(生读)
点评:以读激发情感,注重语言的感悟与积累。
(2)师: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后来收获了吗?(没有)从哪一段可以看出来?(第四段)
生读第四段。
师:读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生: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
生:蚜虫是什么?生:小葫芦为什么会变黄?
师:带着问题请大家自由读第二、三段
点评:“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是学生可能质疑的问题,本节教学以此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巧设问题,再一次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为下一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奠定了基础。
3、学习第2、3段,解疑。
(1)初读,交流。
师:读了这部分,你想说点什么?
生:他看见了蚜虫不去治。
生:他想让葫芦长得赛过大南瓜。
生:邻居劝他治虫,可他说:“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2)分角色读,分级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现在请几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其它同学在文中找找:他看见了什么?说什么?想什么?邻居看见了什么?说什么?他又是怎么回答的?
(生读、听、想、划)
(3)汇报,全班交流:
生: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
生:他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生:他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我不怕!”
师:有几个虫子他不怕,还真是满不在乎的。
生:他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生“自言自语”就是小声对自己说话。
师:他为什么会自言自语呢?谈一谈你的理解。
生:因为他心里老想着一件事,就是希望他的小葫芦快点长大。
生:那几天,我家老是停电,奶奶就会自言自语地说:“快来电呀,快来电呀,要不然今儿晚上又要摸瞎子了。”所以,我发现人很急的时候常常会自言自语。
点评:抓住关键词语“自言自语”的教学,让学生感悟、理解,从而体会到种葫芦的人那种急切希望葫芦长大的心情。
师:你们说得很对,我们课文中的.那个人就很急,他急切希望小葫芦长大。
师: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什么?
生:邻居劝他“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师:他怎么说?
生: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师:他这样说的时候,心里是怎样想的?
生:他感到奇怪,心想: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虫又不是长在葫芦上,我要的是葫芦。
师:学了课文,同学们可以告诉老师刚才的问题了。
生:因为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叶子对植物来说很重要。
师: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生:因为要想得到好葫芦,就得缌保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
师:植物的生长应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
生:不听邻居的劝告。我爸爸就常对我妈妈说:“听人劝,吃饱饭。”
师:虚心听取他人的劝告,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师小结:种葫芦的人不懂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也不虚心听取他人的劝告,所以犯了错。我们可不能犯这样的错哟。
点评:由于教师不用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独创。
四、拓展想象。
师:那么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什么呢?
五、朗读全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识字。
2、理解课文,提高认识能力。
主要策略:
以朗读为载体,以语感训练为突破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4课,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二、读课题。
指名读课题。
大家有没有注意:这个字(芦)他读的是第几声?(轻声)对了,这个字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板书:lu)其实这个字还有两个读音:lú、lǔ。(板书)常用的读音是:lú,芦苇的“芦”,芦花的“芦”,芦席的“芦”。在什么情况下读“lǔ”,请同学们课后查一查字典。
请同学们再读这个词:(葫芦)
谁见过葫芦?给大家介绍一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画简笔画)
相机简介“葫芦”:“葫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心脏形,(简笔画)花是白色的,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嫩时可做蔬菜,长成后硬壳可做器皿。(简笔画)
请同学们再读课题。
大家读得很准确。可是,你们知道吗,读句子的时候,强调不同的词,会表达不同的意思。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请大家强调“我”字:我要的是葫芦。这样读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我要的是葫芦,别人要的是什么不清楚。)
下面请你们强调“葫芦”一词:我要的是葫芦。这样读,表达的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要的是葫芦,不要别的。板书:不要别的)
这两种读法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得看看课文写了什么,下面我们就来来听听课文录音。
三、听课文录音。
你们说哪一种读法才是正确的呢?(我要的是葫芦)那我们就按照这样的读法再读一遍课题。
按照这样的读法,那么我们学习这篇就必须弄清楚哪些问题呢?
1、他不要的是什么?
2、他要的葫芦得到了吗?
四、自学课文。
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把课文读通、读顺。下面就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读课文,大家要注意做好三件事:
1、标清自然段;
2、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牢记字形。
3、读通课文。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按自然段读课文。
刚才几位同学读课文的时候,读得还不是很流利。原因就是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大家还没有记牢。下面老师就帮助大家再记一记。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1)指名拼读,全班跟读。
(2)全班拼读。
(3)以开火车的方式认读课件上的`无音节生字。如有读不出来的,请其他同学给推荐一个记忆方法。
(4)读词语。
生字我们过关了,我相信同学们这回一定能把课文读好。
3、齐读课文。
六、理解课文。
1、大家读得真好,相信同学对黑板上的两个问题已经有答案了。
大家说“我”不要的是什么?(叶子,板书:不)
那么你们是从哪几个自然段知道他不要叶子的?(2、3自然段。板书)
2、谁愿意把第二自然段给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把书平放在桌面上,拿出笔来,把你认为最能说明他不要叶子的句子画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大家一起来读这个句子。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一个句子更能说明不可怕呢?(第一个句子)
请大家再把这两个句子读一读。
3、谁愿意把第三自然段给大家读一读?大家把这个自然段中最能说明他不关心叶子的句子画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指名读这个句子。
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这两个句子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个句子能更加肯定地告诉我们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呢?
请大家再把这两个句子读一读。
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第2、3自然段,要注意读好这两个句子。
这个人真是太不关心叶子了。那我们来看看他对葫芦是什么态度。(关心)你们从哪里知道他非常关心葫芦?(第一自然段)
4、谁愿意读第一自然段?
你认为哪些词语能说明他关心葫芦?(每天、几次)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还从哪里可以看出他非常关心葫芦?(第二自然段)
5、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他这么关心小葫芦,结果他得到葫芦了吗?(没有)
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第四自然段)
6、请同学们齐读第四自然段。(板书:画向下的箭头)
为什么会这样呢?你们知道吗?(生答)
也就是说,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画葫芦藤)
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生答)
七、拓展:
如果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请你们小组合作,创编一个新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长得跟去年一样好。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 ,于是他赶紧
过了几天,叶子上的蚜虫 。小葫芦 。
各小组派代表到前面讲自己创编的故事。
这回他为什么这样做了呢?(生答)
师总结:也就是说他注意了叶子和葫芦之间的联系。
八、作业:把这个故事和你们自己编的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不
我 要 的 是 葫 芦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教学反思:
略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11个汉字,会写“棵、谢、想”等8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见过葫芦吗?大家说说它是什么样子吧!
生:
教师给学生呈现课件内容,结合图片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葫芦的相关知识,为本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1篇与葫芦有关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那么题目中的“我”是谁啊?他得到葫芦了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
1.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葫(葫芦)(西葫芦)芦(芦苇)(芦荟)藤(草藤)(藤蔓)谢(感谢)(谢谢)哇(好哇)(对哇)蚜(蚜虫)(棉蚜)盯(盯住)(盯着)赛(比赛)(决赛)感(感觉)(感受)怪(怪事)(奇怪)慢(缓慢)(快慢)
2.学生自学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2)自学检查
师:抽4位小朋友每人读一段。其他小朋友来当小医生,拿起铅笔,把他们读错的字圈出来。
师:4个小朋友读完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毛病呀?谁来说一说。
师:这个字你会读吗?你来读。请读错的人再来读。一起读。
(3)纠音后再次朗读,教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
(4)教师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例如:
芦:上面是“草”字头,下面的“户”字第一笔是点,注意与“卢”字区分,“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盯:左右结构,部首是“目”字旁,右边是“丁”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表示目不转睛地看。
怪: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上是“又”字,下面是“土”字,注意与“经”字区分。
(5)教师请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给予指导,写完后大家共同评议,比比谁写的工整美观。同时教师要对表现好的同学或者小组一定形式的奖励。
四、课后思考:
生字难关攻克后,教师请学生课下自由读课文并思考: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教师给学生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请学生认一认。
2.自由读生字、词,记忆词语。
二、朗读感悟,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这里的“葫芦”和课题中的“我”要的是葫芦,两个“葫芦”的意思是一样吗?(句中的葫芦是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是果实)
(2)“谢”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花瓣凋落)
(3)一般都说挂灯笼,这里为什么说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从图上看葫芦的柄很长,从藤上垂下来,像挂在那里一样。)
师:谁能看图说说这棵葫芦的样子?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几朵雪白的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大家都非常喜欢,从哪儿能看出种葫芦的人也喜欢呢?哪些词?
(最后一句)抓住动词(每天看几次)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这棵葫芦长得这么好,一定会长出大葫芦,实际是这样吗?小朋友来读第二自然段。
师: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蚜虫怕什么?是什么意思?(有几只蚜虫不用怕,没关系,不要紧。)
师:精读什么叫“盯着”、“自言自语”、“赛过大南瓜”。
(抓住人物表情)“盯着”是一直用眼睛看着,“自言自语”是自己跟自己说话,“赛过大南瓜”是比南瓜长得还要大。
读种葫芦人自言自语说的.话,应该怎么读?(用高兴的语气来读,体会内涵,使感情融入到学生心中。)
师:蚜虫是什么意思?(蚜虫是害虫,专门吸植物幼苗、嫩叶的汁液,对植物有损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葫芦上生了蚜虫,应该怎么办?种葫芦的人是怎么办的?
师:树上长了蚜虫,邻居和种葫芦的人都是什么态度?谁的做法对?为什么?分组讨论,互相学习,谈出自己的见解,反馈内容,互相评价。
(邻居告诉他:“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
(邻居做得对,因为叶子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跟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
师:“快治一治”是什么意思?(赶快想办法消灭蚜虫。)
师:蚜虫是害虫,会吃叶子,种葫芦的人为什么说蚜虫不用治?(他想,他不要叶子,要的是葫芦,所以叶子上有虫没关系。)
师:读邻居、种葫芦人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劝说、惊讶/奇怪、不以为然)从读中体会感情,分角色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结果怎样?用笔画出有关语句,再讲一讲。
师:读到这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可惜)指导读出惋惜的语气。
三、扩展练习
1.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了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几棵葫芦,以后他会怎么做呢?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从这个故事中你能学到什么?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续讲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
四、教师小结
师:在邻居的帮助下,种葫芦的人明白了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了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改变了过去只盯着葫芦,不管蚜虫的做法,最终种出了他想要的葫芦。其实我们生活中也一样,当你有了小错误,别人提醒你时,你应当虚心倾听及时改正,否则也会像中葫芦的人那样后悔莫及。
板书设计
4《我要的是葫芦》
藤----叶----花----葫芦要虚心听别人劝告
教学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讲述的是一则寓言故事:种葫芦的人由于不了解叶子和葫芦之间的关系,到最后,原本可爱的小葫芦一个个都落光了。本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明白其中的道理。
部编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重视感悟和体验。因此,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当然,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在词句中,因此,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完《我要的是葫芦》后,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一个拓展,我结合文章的空白之处,设计了想象说话的内容,想象说一说:你想对他说什么吗?这样学生说话让他们有了较大的伸展空间。在学习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课后,我让学生续写这个故事,给了孩子们一个开头“第二年,种葫芦的人又种下了一棵葫芦,”。这样不仅促进学生了解种葫芦的人错在哪个地方,进一步理解了课文,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生活紧密联系。
另外,这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诸如寓言故事之类的文体,可能有点陌生,在理解寓意上有一定的难度,在整个授课中我虽然是以读为主,在读中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但始终还是牵着学生走,没有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也是今后课堂需要注意的地方。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培养学生朗读、理解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教育意义。
4结合实际懂得道理,明白怎样对待生活中的一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育学生结合实际懂得道理,明白怎样对待生活中的一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
教学内容:
课本第-页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导入:
1、认识“葫芦”两个生字。“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人种了葫芦,这颗葫芦长得什么样呢?请小朋友们自已读故事,看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
读课文、识字学词。
1、观察课文插图,认识“藤”字。观察课文插图中的人物,出示“哇”、“盯”。
2、自读课文,自学字词。
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同桌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找出带生字的句子来读,要求读通顺。
3、生字的巩固。
巩固会认的字。
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我会找:哇—(蛙)—(娃)—(洼)盯—(丁)—(顶)
4、巩固会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说话: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1、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找出描写这两幅图的段落。
2、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那个人喜欢他的小葫芦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读。他为什么喜欢?
3、找从哪些词看出葫芦长得很好?(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
指名读。再评。
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
7、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
9、读读下面两句话,猜猜他在想什么?小组讨论汇报。
10、分角色朗读对话并指导,学生分角色,老师和学生合作读。说说你觉得他俩谁说得有道理?为什么?
四、扩展理解
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续编故事)。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3、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请小朋友在课外找几个成语送给这个种葫芦的人。
教学反思:
在本课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
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
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
领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境界。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
及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吸取种葫芦的人的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吸取种葫芦的人的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难点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吸取种葫芦的人的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具
1、制作课文插图课件。
2、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葫芦的资料。
3、生字词课件,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资料交流,激发兴趣
1、学生展示自己查找的有关葫芦的资料和图片。可口头介绍,或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2、老师展示葫芦的图片,学生欣赏图片并认识葫芦两个生字。
初读课文,绘画接力
1、老师画一位古人,和一颗葫芦种子,边画边说:古时候有一个人,种了一颗葫芦,他这棵葫芦长得怎样呢?请打开书63页,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学得自己能读好了就站起来读。
3、绘画接力赛,看谁先读懂课文。
a、葫芦是怎样生长的?小组派代表接力画图1:藤(细长的)→叶(绿、满)→小花(几朵、雪白)→葫芦(几个、可爱)。认读生字:藤。
b、葫芦后来长得怎样呢?接力画图2:藤→叶(黄)→葫芦(落)
细读课文,感司品味
1、出示课文(两幅课文插图),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认读生字:哇、盯、邻。
2、找出和这两幅图相对应的段落读一读,想想怎样才能读好。
第一自然段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欣喜)
第二自然段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满不在乎)
1、质疑。看了两幅图,读了两段话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小组交流讨论。
3、读下面两组句子,谁能发现句子的异同?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叶子上的虫不用吧。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4、分角色朗读种葫芦的人和邻居的对话。
5、人物评价。
邻居是怎样一个人?
你喜欢种葫芦的人吗?你想对他说什么?
9、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巩固生字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和要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让学生自由认读。
Wadinghúlulín
哇挂着盯着葫芦邻居一棵每天
téng
奇怪自言自语治一治细长的藤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熟字,读生字。
4、猜字游戏。
a、老师出字谜:
邻队在前(邻)
有眼不见灯火(盯)
b、学生编字谜或做动作,大家猜字。
拓展活动
1、想一想:如果种葫芦的人听了邻居的劝告,那他种的葫芦会怎样呢?
2、画一画:把长大成熟后的葫芦画一画。
第二课时
图画展示
1、小组交流自己画的成熟后的葫芦,选出优秀作品。
2、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根据自己想像画的图画。
改编课文
1、把绘画作品分发给小组,请根据图画的内容改编课文的后两段。
2、把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和改编的第三、四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或说一说。
寓意感悟
比较课文和改编的文章,说说你明白了什么,提示;做事时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日积月累
1、新词积累
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出你最喜欢的新词。
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和它交朋友。(在说话中理解新词词义)
2、生字积累。
a.出示要求会认的字,说说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是怎样记住它的。
b.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发现书写规律,如,换偏旁:挂哇;同偏旁:慢一怪。
c.指导书写。如,挂、哇右边是两上土字,两笔竖不相连。
d.教师范写,提示要点,学生描红、临写。
e.学生相互评价书写的字。
3、扩展阅读。
a..葫芦和松树的对话
葫芦对松树一点儿也看不上眼,洋洋得意对他说:老兄,你也在可怜了,看你浑身坑坑洼洼,一脸的皱纹,是不是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松树回答:你说错了,我要是没吃饭,就会饿得直不起腰,哪里还有力气让你缠在我身上呢?
c.启示
葫芦表面光辉溜溜,挺好看,可是却攀附在松树身上,兴旺发达不领情,还向人家说三道四,真是太无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像他这样夸夸其谈,不能自立的人,到哪儿也不会受欢迎。松树外表朴实无华,却有雄厚的实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使学生懂得不能忽略一些细小的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葫芦吗?能把你知道的有关知识说给大家听吗?
2、师出示葫芦图片,补充简介葫芦。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关于葫芦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生自由发言。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本课。
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畅所欲言,从整体上感知本课。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自读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义,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分段朗读课文。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小组讨论。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
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通力合作。给学生更多的`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
四、汇报交流。
(一)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生汇报时师注意适时指导一下几个重点:
1、第一自然段:
指导学生了解葫芦长的什么样子?
重点理解在“藤上挂了几个葫芦”这句话中,为什么用“挂”而不用“看”或其他的词。(用“挂”生动、形象、准确)理解句子“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说明种葫芦的人非常喜欢小葫芦)
2、第二自然段:
了解蚜虫对葫芦有什么危害?
种葫芦人的心理,他不治虫的原因的理解:盯着、自言自语
指导朗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用急切、赞叹的语气)
3、第三自然段:
重点指导朗读,用反问奇怪的语气,体会他不听劝告,满不在乎的心情。
4、第四自然段:
理解“更多了”“慢慢的”“一个一个都落了”让学生充分体会种葫芦人内心的沮丧。指导学生用后悔、无奈、缓慢的语气读。
(二)表演这个小故事。
比一比那组同学演得好。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尽量肯定他们有价值的意见,给予表扬。
把朗读作为孩子们抒发自己心中感悟与品味语言的最佳方式。
通过表演进一步地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入情入境的表演使学生更好地揣摩人物的语言和语气。
五、拓展延伸。
1、小组讨论: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到头来,葫芦也长不成。)
3、续讲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
4、指名讲故事。
加深并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并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挂:右边的“圭”由两个“土”字组成。
邻:左右结构,左边是“令”,不是“今”。
居:认识“尸”(尸字旁)。半包围结构。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流记字方法,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并及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1、会读、会认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懂得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课时:两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教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看图说话
1、画简笔画,板书“葫芦”一词:老师现在就送给大家两个可爱的葫芦宝宝,请同学们拿起手跟着老师把“葫芦”两字写一遍。同学们有否发现这两字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2、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同学们把“葫芦”两字拼读一遍?(指名读、齐读,引导读好轻声。)
3、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领悟“葫芦”是一种植物。(分别说“茎”,教生字“藤”,了解叶、花、果的样子。)
4、出示课题,过渡:这个“我”指谁?他要葫芦得到没有?
【目的:通过简笔画和展示直观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几次。(充分读)
2、引导学生感知课文:
(1)葫芦开始长得怎样?后来有什么变化?
(2)那个人种的葫芦,结果又怎样了?。
【目的:使学生对课文有更全面的了解,有整体印象,同时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看、说、记的能力。】
三、“玩”中学字词。
1、圈生字,读生字词。
(1)生用笔找生字,找到一个,叫三声它的名字,别让它跑了!
(2)利用课题资源平台中的“我会读”,进行“读词大赛”。
2、 “谜语大比拼”。
(1)学生给生字编字谜。
(2)个别竞猜、分组打擂竞猜。
3、“词语接龙”。
规则:用生字组词,分组在一定的时间内说得多而对的为胜。
4、“句子选美”。
老师出词语,分组派代表说句子,评出“最美”句子。
5、进入资源平台“识字通”,自由读。
【目的:让学生既在“玩”,又在自主、愉快地学。在“玩”中发展思维及听说的能力,开发他们“创造记忆”字词的综合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四、练习书写。
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并请同学说一说要注意的地方。
3、学生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电脑演示加录音)
4、请学生描红田格中的红色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5、鼓励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汉字,进行“小小书法家评选”。
6、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
【目的:通过新鲜、灵活的语言设计,把“死”的变“活”的,让汉字更具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五、打写练习。
形式:
1、用生字扩词。
2、用一个生字组词后,进行词语接龙。
3、用生字组词,再用生词写一句话。
【目的:通过打写,培养学生扩词、写话的能力,同时积累更多的词语。】
六、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新课引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谁能最快
猜出它是什么?(课件出示“谜语”)
2、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从前有个人,他种了一棵葫芦。葫芦
藤上长满了绿叶,不久就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就挂了几个可爱的小葫芦。他可喜欢这些葫芦了,整天想要的就是葫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到那个人的葫芦架下面去看看他的葫芦,怎么样?(引题,板题,读题)
二、整体感知
1、那个人整天想着要葫芦,他到底有没有得到葫芦?
2、现在我们一起看看这故事的动画片,请仔细看、认真听,等会老师就跟大家玩个摘葫芦的游戏,考考大家学得怎么样,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出示课件动画)
3、游戏开始,谁发言积极,声音最响亮,就可以出来摘一个可爱的小葫芦。
三、通读全文
1、首先,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用最甜美的声音轻声读一读。
2、请四位同学出来,每人读一段,认为第一段读得最好的同学请举手,第二、第三、第四段呢?
3、你认为他们读得怎么样?(评价读得怎样)
四、理解感悟
1、同学们,现在要考考你们对故事内容理解得怎么样。从故事中,我们都知道那个人是多么的喜欢葫芦,想得到葫芦,你能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具体的句子来读读呢?为什么要这样读?(课件出示“句一”)
2、如果你是葫芦的主人,你会喜欢这些葫芦吗?那就用喜欢的语气读读“多么可爱……几次”。(指导读,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3、你们看到这么可爱的葫芦,高兴吗?高兴就在葫芦上添上几笔,让它变成一个最开心,最漂亮的葫芦。请把自己画的开心葫芦举起来吧!(展示、板贴)
4、看着可爱的小葫芦一天天长大,当然开心,但他想得到葫芦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文中有一个段是最有力的证据,用朗读告诉大家结果--课件出示“句二”,齐读)
5、那个人看着葫芦都落了,心情会怎样?(指导读出悲伤、难过的语气,语速稍慢。)
6、你们能帮他画一个伤心的小葫芦吗?让人看了也为他伤心难过。(展示、板贴)
7、过渡:葫芦就这样一个一个落了,多可惜啊!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
8、学生读二、三自然段。(让生找小伙伴或同桌或听课老师读)(课件出示“段”)
9、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叶子长了虫、不听劝告)
10、从哪句话看出那个人不听劝告?(出示“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指导读,读中领悟意思。师生练读对话,男女分角色比赛读对话—适当评价,)
11、他想得到的是葫芦,认为虫也不用治了,只是希望什么?(读句“他盯着葫芦自言自语……”,自由读、指名读、表演“盯着葫芦自言自语说”,注意评价读得怎样。)
12、从“盯着”看出他眼中只有什么?最想要的是什么?当那个人看到叶子上长了蚜虫,他是怎样想的?
13、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指导读,读中领悟意思。)
14、虫子不治,葫芦没了,猜猜那个人会想些什么?
五、深化理解、拓展延伸
1、那个人那么想要葫芦却得不到葫芦,你知道他错在哪里吗?
2、如果让你来种葫芦,你会怎样做?(学生说)
六、打写测试
同学们,知道吧?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葫芦变黄落叶后,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了几棵葫芦,以后他会怎样做?把它写下来。
七、拓展阅读
让学生大量地、自由地读资料库中的儿歌、小知识、故事。
八、教师总结
板书(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