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浪淘沙》的教案【通用10篇】
分析《浪淘沙》中的意象与情感,探讨其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启发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欣赏。下面是小编给各位分享的刘禹锡《浪淘沙》的教案,仅供参考,喜欢就支持一下啦。
刘禹锡《浪淘沙》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出示课件2】(板书:浪淘沙)
二、自主学习
1.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出示课件3】
解诗题,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2.【出示课件4】自学提纲
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
②簸:
③天涯:
④直上:
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
三、合作学习
1.《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的一首。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他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2.指名朗读古诗。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②浪涛风簸:波浪滔天,大风颠动。
③天涯:天边。
④直上:一直到达。
4. 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九天银河,一起走进牛郎织女的家。)
(适时板书: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
5.【出示课件5】课文配套图片 借用图片理解。
四、质疑探究
1.【出示课件6】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品读,深化理解。
牵牛织女:指牛郎星和织女星。神话传说中把它们说成牛郎和织女两个人。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生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适时板书:奋发有为的精神 豪迈浪漫的气魄)
五、小结检测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余请大家再收集有关的古诗读一读,去领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
刘禹锡《浪淘沙》的教案 篇2
一、内容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3课古诗《浪淘沙》。
二、设计理念
根据资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以文定教、顺学而导,借用网络资源、CAI课件配合教学,引导学生读通古诗,读懂古诗,在品读想象中悟境,在赏读背诵中悟情,在教学互动中生疑、释疑,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淘、簸、涯”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意思,能提出并请教自己不懂的问题。
4、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感受黄河气势磅礴,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突破重难点的对策: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借助多媒体手段,启发想象,通过想象诗中意境,感受黄河气势磅礴。
五、教法学法设计
(一)教法预设
学生喜欢读古诗,但对于黄河大浪淘沙之势并没有亲眼目睹,对相关知识不了解,尤其对黄河的源远、气势缺乏了解认识。为此,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法:
1、诵读教学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采用形式多样的读,以读代讲。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3、鼓励欣赏法
在小组中、班集体中的点评,主要是鼓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朗读想象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羡慕,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信心。
(二)、学法预设
借用注释,查阅资料、工具书,质疑问难,讨论交流,品读想象,赏读成诵。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黄河壶口瀑布视频:“百度搜索”、下载播放器)
指导学生预习古诗,搜集反映黄河、牛郎织女的`相关资料
七、教学时数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设计及意图
教学过程设计设计意图及多媒体应用简析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黄河图片)
师:这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她就是黄河。自古以来,赞颂黄河的诗文举不胜举,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谁能现场背诵一首描写黄河的古诗?(学生背诵之后师表扬)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黄河的古诗——《浪淘沙》,作者唐代诗人刘禹锡。
(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以学生的学习旧知为铺垫,在课堂中运用媒体和表扬手段,充分肯定学生,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求知欲。
二、检查预习
同学们,在课外预习中,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检查预习,交流资料,补充介绍。
出示课件,对“浪淘沙”、“诗人”等作补充介绍。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既训练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了解诗人,了解黄河。
三、读通读顺
1、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多练读几遍,还可以同桌互读。
2、指名学生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否把字音读准了?
3、学生评议朗读,教师适时表扬。
4、板书并学习“淘táo、簸bǒ、涯yá”,读准“曲、牛、女”等字音。
5、课件范读与自读,感受古诗韵味。
6、你听了之后,有什么发现?“个体读”与“全体听”相结合,“学生读”与“学生评”相结合,“课件范读”与“学生自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架设了交流、借鉴和提高的平台,有助于学生读通都顺古诗,整体感知古诗。
让学生指出课件范读时把“曲”读成“qǔ”,培养学生认真听读,严谨治学的精神。
四、读懂诗意
1、借助插图自己试着说诗意。
2、有不懂的字词,与同桌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诗句及字词注释。
4、谁能说出诗意呢?可以说一句也可以说整首诗。
先让学生遇难→质疑问难→讨论交流、课件出示诗句及字词注释让学生释疑→朗读感悟,理解诗意。
五、品读想象
诗人站在黄河边,望着滚滚的波涛,他浮想联翩,写下这首千古佳作。请同学们欣赏:
1、黄河的远景图。
2、黄河壶口瀑布视频。
启发想象:诗人用短短四行描绘出生动的画面,你细细地读诗,最欣赏其中哪一行诗所描绘的画面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学生品读。 CAI课件出示“九曲黄河”图,引导学生深入诗句意境。
网络链接:黄河壶口瀑布视频,在学生充分诵读诗句,深入体会诗句的意境后,通过欣赏黄河视频,从听觉、视觉等方面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黄河一泻千里的雄伟气势。
六、赏读背诵
诗人刘禹锡用精练的语言,将现实中汹涌的黄河与想象中静谧的银河相融,这是多么奇伟的想象。
刘禹锡《浪淘沙》的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簸、涯”等生字。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浪淘沙》。
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借助注释、图片等辅助工具,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浪淘沙》中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
培养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
难点:
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黄河的图片、视频以及《浪淘沙》的配乐朗诵等。
刘禹锡及其作品的资料,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准备:
预习《浪淘沙》,尝试理解诗意。
收集有关刘禹锡及其作品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黄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雄伟气势。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引入课题:《浪淘沙》。
知诗人,解诗题:
简要介绍刘禹锡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解释诗题“浪淘沙”的含义,并引导学生理解其作为唐教坊曲名和词牌名的双重身份。
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不懂的字词意思。
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分小组学习,讨论古诗内容,理解诗意。
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随机答疑。
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
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古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提问:诗人通过《浪淘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黄河壮丽景色的赞美。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黄河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黄河?
鼓励学生创作与黄河相关的诗歌或短文,表达自己对黄河的热爱和赞美。
总结回顾: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浪淘沙》的诗意和情感。
引导学生回顾并背诵古诗。
五、板书设计
诗句展示:将《浪淘沙》的诗句以板书形式展示,突出诗中的'重点词汇和意象。
主题提炼: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板书诗的主题,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标注:在板书诗句时,标注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拟人等。
图形辅助:利用图形、符号等元素,将诗中的景象以视觉形式展现,如黄河流程图、银河示意图等。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和学习。
针对学生对古汉语的困惑,要采用更具体、更细化的教学方法,如逐句解读、举例说明等。
在拓展延伸环节,要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思考黄河的保护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刘禹锡《浪淘沙》的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学习刘禹锡的《浪淘沙》。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凉州词》。指名背诵《凉州词》。评价并导入,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刘禹锡的《浪淘沙》。
二、学习新课
1、介绍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至今广为传唱。
2、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3、直上银河:传说汉武帝派张骞(qiān)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多月,张骞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见到织女。
4、牵牛、织女:即牵牛星、织女星。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他们结成夫妻,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5、朗诵诗歌,初步感知诗意。用齐读、分组读、自由读等方式,让学生对诗歌内容初步掌握。
6、感知诗歌内容。这首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黄河的雄伟瑰丽。
7、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从而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8、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三、教师小结,体会思想感情。
四、推荐阅读
1、刘禹锡的`《陋室铭》。
2、刘禹锡的诗歌《西州乐天杨州初逢》《竹枝词》《乌衣巷》。
五、拓展训练
1、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诗句、传说、谚语、歌曲。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黄河。
作业设计:
背诵并默写古诗二首
板书设计:
浪淘沙
黄河壮阔雄伟的景象
博大的生命力
伟大的精神
达到美好境界
刘禹锡《浪淘沙》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簸”字,会写“簸”字。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3、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思。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播放课件少儿金曲《春晓》,学生倾听。
2、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从我们刚进牙牙学语开始,《春晓》《静夜思》就一直伴我成长,今天,我请同学来背一背知道的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歌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背古诗能有效的调动课堂气氛。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今天,我们又要学一首古诗《浪淘沙》,在学古诗之前,我请同学来说一说古诗的学习方法。
解诗题 知作者——诵读全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设计意图:古诗学习方法的复习,为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指明了方法和步骤,能让学生有目标有方法的学习。
三、学习古诗
1、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根据注释解诗题。
②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③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④根据注释理解大意。
2、集体反馈
①指名读。
纠音 曲(qū) bǒ簸
(根据注释纠正“qū”,重点指导书写“簸”右下边是“皮”字)
②交流理解诗意
点评:喂,你说得真好,能根据注释来理解诗意,不过老师有点疑问,九曲黄河,你为什么不说千曲,百曲呢?真的是万里沙吗?
生:这里是夸张的手法,自古以来黄河相传就有九曲十八弯的说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训练了学生独立学习古诗的能力,突破难点。
3、品味古诗意境,指导朗读。
①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起,你能从哪些词体会到黄河雄伟壮观?
生:“九曲黄河”“浪淘风簸”
师:你能读出这种气势吗?
②学生读,全班读。
③看到大家读诗这么积极,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请给老师一点温馨提示?
生:希望老师能把诗读准,声音洪亮。
生:希望老师把“九曲黄河”“良淘风簸”读重些,豪迈些。
生:读出黄河的雄伟壮观。
教师读,学生挑战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朗读品味诗歌意境,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感悟黄河的雄伟壮观,巧妙采用给教师的`温馨提示,既能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到师生互动。
④自由朗读第三四句,想象一下牛郎织女家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以画出来,也可以用一段话写出来。
学生交流,展示。
对比:黄河是雄伟壮观的,可淘金女的眼里却是十分凶险的,每天她们都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淘金,她们生活怎样,牛郎织女生活又怎样?读到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结: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优美,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对宁静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指导朗读三、四句。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作画、描述牛郎织女的生活,然后和淘金女的生活进行对比,通过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⑤背诵全诗。
四、作业
1、背诵古诗。
2、根据古诗发挥想象,自由编写故事。情节合理,语言要生动。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刘禹锡《浪淘沙》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浪淘沙
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二、读通读顺。
浪淘沙 刘禹锡
三、抓字眼,明诗意。
1、初读,理解词义。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2、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1)——理解第一、二句。(事物的形状、状态。)借助简笔画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
(景物的雄伟壮观,作者的夸张方法。)引导学生联想进行理解。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借用图片理解。
3、品读,深化理解。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1)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问产生?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释疑,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豪迈。
三、想意境,熟读成诵。
四、品用词,练语感。
(一)品评“上”字
1、诗的每个字都要经过仔细推敲,你知道诗中哪个字作者反复推敲才决定用它的吗?
2、猜猜他曾用过哪些字?(到、过、去、……)
把这些字填进去读读,与“上”字比一比,“上”字好在什么地方?
小结:是啊!一个“上”字,引发了我们学生多少联想
(二)尝试推敲。
现在,老师让你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该用哪个字合适?并说说为什么。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客船。(来、去、到、见、……)
2、风乍起,吹一池春水。(动、皱、翻、起)
五、自主小结,自主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总结)
2、你认为这堂课应做什么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巩固或延伸,如配乐诗朗诵,画画情境图,改写散文或现代小诗等等)
教学反思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描写黄河的一首诗,这首诗借助夸张和想家描写了黄河雄伟的拭气势,以豪迈的笔触展现了黄河的壮观景象。
这节古诗教学,我改变了以往“解诗题,知作者,晓诗意,悟诗情”的教学思路。上课尹始,我先给学生播放了有关黄河的录像片,让学生感受黄河的'雄伟气势,为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在接下来的古诗教学中,我采用了“以读促悟”的教学方法。首先是初读古诗,让学生把古诗读流利,通顺。接着是就熟读,开展“挑战对手”活动,引导读出韵律,读出感情。然后是分角色读,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这一样的问题“如果男女生分角色读,那么角色应该怎样分配呢?”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结果几乎一致:“男生读前两句,因为前两句描写的了黄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女生读后两句,因为后两句是美丽的神话传说。”通过学生对角色的分配,可知学生已经整体的把握了古诗。我又追问男生“这段黄河有什么特点呢?”又问女生“这是一个什么传说?”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就促使学生细节处把握了古诗。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背诵古诗。
本节课的教学时间分配:初读和熟读大约运用了25分钟,而分析古诗(分角色读)和背诵只用了15分钟。从教学的有效性上分析,这样的分配时间还是比较合理的。
本节课,我让学生多读多诵,从而悟诗境,晓诗意。古诗教学上,我还是第一次这样的尝试,在这样课上学习的学习积极主动,兴趣浓厚,品悟到位,可以得出本节课的教学是成功的。
刘禹锡《浪淘沙》的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生字,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等感知古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绘的壮丽景色,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的意境,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知道古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尝试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学生课前一分钟演讲(黄河——母亲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古往今来,无数人赞美她、歌颂她。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刘禹锡借黄河之势抒发自己情感的诗——《浪淘沙》(板书)齐读。
二、检查预习
1.介绍作者;2.汉武帝派张骞寻找黄河源头典故;3.牵牛、织女。
师:《浪淘沙》是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后用为词牌名。《浪淘沙》为一组诗,共九首,这是其中一首。这是一首七言诗。
回顾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
初读先感知——朗读晓诗韵——研读解诗意——美读悟诗情——品读拓诗境
三、出示学习目标
1.我能借助注释、插图和小组合作学习,感知古诗的大意;能够想象诗歌描绘的壮丽景
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吟诵古诗,并能背诵、默写古诗。
四、自主学习
出示导读纲要:
1.自由读诗,借助注释、插图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读出诗的韵律。
3.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感。(画出诗的节奏。)
学生汇报:
1.指名读。(指导读:曲、簸)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2.男、女分读。
3.齐读。
五、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点:
1.借助注释、插图,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①九曲②簸③天涯④银河
2.先说每句诗的意思,再说全诗的意思。
3.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5.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小组汇报。
全诗的大意:弯弯曲曲的黄河流经万里,夹带着大量泥沙,波涛汹涌,来自天边。今天我要沿着黄河之水直上天河,与它一同到达牛郎织女的家。
通过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描写黄河的源头可追溯到天上去,把人们从地下引到天上,从现实世界进入到神话世界。
诗人刘禹锡用精练的语言,将现实中汹涌的黄河与想象中静谧的银河相融,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多么神奇的想象啊!
六、总结写法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黄河及追溯黄河之源的?(夸张、想象、)
浪漫主义手法: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描写黄河之源远流长、气势雄伟;以神奇的`想象追溯黄河之源,将现实与神话完美结合,令诗人笔下的黄河雄壮而神奇。
2.朗读时注意诗的缓和疾。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诗,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七、美读古诗(配乐)
1.指名读这首诗。你为什么这么读?
2.小组读。
3.男、女分读。
4.齐读。
5.打节拍朗读古诗。
6.闭目,想象画面读(背诵)。
7.吟诵古诗。
八、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的山川河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余时间请大家收集有关刘禹锡的古诗读一读,去领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吧!
刘禹锡《浪淘沙》的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 1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挖掘积累: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渡,板书课题。
2、观察描绘: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能把观察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在此基础上引入学诗。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描绘的?
二、初读
(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
1、出示诗句,让会读 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
3、自由练读, 把句子读通,读熟。
三、细读
1、引导学生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
2、根据学生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教师应在充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古诗诵读浪淘沙气势磅礴 直冲云霄
刘禹锡《浪淘沙》的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淘、簸、涯。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把对句子的理解和想象结合起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有关作者及其作品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上课前,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播放课件: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
3、板书课题:浪淘沙。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
2、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个别读、集体读同桌对读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句。
1、学习第1、2句。
(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
(3)分小组学习、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
(4)学习汇报。教师随机答疑。(板书:浪淘风簸)
(5)咱们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气势雄伟)
(6)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2、学习第3、4句。(出示3、4句诗)
(1)全班齐读。
(2)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板书:直上银河)
(3)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之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男、女生读诗句。(板书:想象写实)
3、指导朗读。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5、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
四、拓展延伸,保护黄河。
1、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黄河历经千年,如今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黄河被污染的素材。
2、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3、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献计献策。
刘禹锡《浪淘沙》的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两首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刘禹锡有关黄河的诗歌。《凉州词》写的是边塞的荒凉,《浪淘沙》写的是黄河的蜿蜒曲折,流程较长。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是学习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3.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
关键处处理:
利用教学课件,直观演示,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律,加深理解。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课文插图等。
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查阅作者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凉州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刚学习了有关长江的文章,同长江的热情、奔放所不同的是黄河的凝重、悲凉。从古到今,黄河也是诗人们描写的对象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有关黄河的诗歌。
二、学习《凉州词》。
1.简介作者王之涣。
2.解释题目。
3.初读课文。播放录音,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
4.理解诗意。
(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5.想意境,悟诗情。
(1)自由读诗歌,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指生读诗并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玉门关的荒凉,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悲凉的心情。
6.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7.练习背诵。先自由练习背诵,再指名背诵。
三、诵诗会。
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浪淘沙》
教学过程:
一、背诵《凉州词》
1.指名背诵。
2.全班集体背诵。
二、学习《浪淘沙》。
1.初读课文。播放录音,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
2.理解诗意。
(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1)再读诗歌,思考: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2)讨论交流,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5.练习背诵。先自由练习背诵,再指名背诵。
四、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
1.自读诗歌,想一想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
2.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结合诗句具体谈。
五、填写"我的视角"。
1.阅读丁丁、冬冬的视角,自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2.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
六、配乐朗诵诗歌。
七、课时小结。
作业设计:
1.背诵并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2.预习下1篇课文。
板书设计:
凉州词 浪淘沙
孤独 蜿蜒曲折
荒凉 流程长
同情 激奋
上一篇:小班美术教案西瓜涂色【范例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