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案汇总4篇
【导言】此例“拿来主义教案汇总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拿来主义》【第一篇】
[教学目标 ]
1. 理解文意。揣摩语言内涵,分析形象意义,把握文章主旨。
2. 培养学生“杂文语感”。
3. 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
1. 重点:的内涵分析。
2. 难点:(1)“送去主义”的内涵分析。
(2)作品语言的内涵。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
天津有位作家叫冯骥才,他出访法国时,曾有一件趣事,同学们知道吗?(略作停顿说)在一次访法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蜂拥而至,接二连三地向冯先生发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冯先生,会怎样回答呢?(多方启发,让学生进入角色)冯先生说:“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也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了满堂喝彩。是的,冯先生的意思是说我们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继承文化遗产和我们的改革开放一样,只要我们坚持的原则,就一定成功。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这正是我们今天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复习旧知,补充新知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1篇白话小说)时所用的笔名。
他的作品集主要有:
小说集两部:《呐喊》《彷徨》
历史小说一部:《故事新编》
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
诗文集一部:《野草》
杂文集十六部:《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本文选自于1935年结集的《且介亭杂文》。当时鲁迅寓居上海四川北路山阴路,是帝国主义越出“租界”范围以外修筑马路的区域,俗称“半租界”。“且介”就含“半租界”之意。“且介亭杂文”即指在半租界亭子间里写的杂文。
本文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6月。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之后,又企图吞占中原地区,但国民党政府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外出卖主权,对内军事围剿。同时,一些御用主义则大力鼓躁“尊孔读经”“全盘西化”“少谈主义”等,鲁迅先生在此加“主义”二字就含讽刺之意。而进步文学在探讨文艺大众化时,又对旧形式采取全部否定的态度,这又涉及到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则以“拿来”进行了分析阐释。
针对以上介绍,鲁迅先生此文一方面揭露国民党丧权辱国的同时,阐明了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三、文章导析:
1.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提问:什么是?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来的?
答:就是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主张。是针对“如何继承文化遗产”的争论而作,反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2. 全文写为何又从“闭关主义”起笔?
答:第一段主要写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这两种“主义”都是错误的,“闭关主义”是盲目排外的,与世隔绝的保守政策,而“送去主义”又是卖国求荣的奴才政策,这是鲁迅先生树的靶子,否定这两者才能让的出现有理有据,这是“先破后立”的写法。
(分析:“送去主义”的本质和“闭关主义”是相同的,都是国力虚弱,而又自以为是的,实际又是无知和愚昧的,而正确对待问题的态度应是正视现实,取长补短,以求文明与进步,这就应实行)
3. 根据课下注释,分析作者举三个“学艺”上的例子的作用。
答:是为了论证“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为本文着重讲文化继承的问题,所以文章用了“别的且不说罢”转到“学艺”方面,紧扣文章主题。同时讲此三例还意在揭露反动政府媚外卖国的丑行。
(分析:A“近来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一句,用反语进行了强烈的讽刺与鞭挞,“后事”批借展览一事行盗卖之实。B“以催进‘象征主义’”一句,根据课下注释,“催进”一词应无从谈起,因“象征主义”在苏联已趋没落,可“催进”的实则“全然是旧社会的维护者。“送去主义”已无真正的艺术贡献于世界。)
4. 如何理解第3段中“要不然……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一句的含义?
答:这实际上是实行“送去主义”的后果。一味“送去”只能是亡国灭种,祸延子孙。“磕头贺喜”嘲笑了反派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的丑态。“残羹冷炙”则生动描绘了做了奴才的人受到的必然待遇。当我们的财富被掠夺殆尽的时候,只能仰人鼻息,靠列强的所谓“援助”过活了。
(分析:尼采的例子和掘煤的事,都意在论证一味的送与只能让自己“发疯”毁灭,让子孙后代受累,这都是切切实实的后果,从而使“讨一点残羹冷炙”的悲惨结局更加警人深省)
5、揣摩课文前半部分语言:在对各种“非”概念的清理和清算中,一面认识它们的实质,一面去发现的立场怎样在文章的论述过程中逐渐浮现出来,使学生看到课文清晰的思路,使语言和思维能力同步得到提高。
如果把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分为同意交往和拒绝交往两大类,那么,“闭关主义”代表了拒绝交往的态度。但是,自从枪炮打破了国门以后,“闭关”的道路(或选择)已不复存在,因此中国人只有学会同外部世界交往而别无他途。
如果把交往分为“输出”和“引入”两种方式,“送去主义”是只包含“输出”内容的单一交往方式。一味送去的后果是恐怖的,将来,终于无物可送的子孙只能仰人鼻息,摇尾乞怜。于是,交往中必须包含“引入”观念成了不言自明的道理。
如果再把“引入”分成主动和被动两类,那么自己主动去拿叫“拿来”,被动接受外国的给予叫“送来”。当鲁迅指出了“送来”总是不怀好意后,“拿来”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国人对外交往中无可逃避和惟一可能的选择,文章确立了鲜明有力的观点。鲁迅先生就是用这种不断两分和排异的方法彰明立场的,逻辑极为严谨。
6、“占有”和“挑选”是的精髓,阐示此中道理时,鲁迅巧设比喻,语言生动形象。对继承来的“宅子”只有占有一途,经过前半篇的论证应不再有疑义,故此有了对“孱头”“昏蛋”的指斥,这“宅子”唯其大而旧,才需要占有和挑选,所以“废物”也就丧失了存在的理由。要“挑选”就必须有对象,作者将“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和“姨太太”一一排出,既然它们价值不同,作用各异,照单全收诚不可以,慎重挑选以趋利避害也就顺理成章。教学这一部分可以充分利用作品用相互联系的一组比喻说理的特点,调动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联想到新主人和旧家当的矛盾,想到最符合新主人利益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对旧家当来一番清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有助于把抽象的关于如何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理论问题,转化成一个简单的、经验性的问题,而且学生在品读中还可以获得语言艺术的享受。
7、对文章语言讽刺色彩的学习,可以集中在两点上。一是作品将准备批判的观念形象化,然后着意刻画它可笑可憎的面目,予以无情否定,如描写徘徊的孱头、放火的昏蛋和欣然入室吸鸦片的废物,就是用了这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将要否定的现象漫画化,示其滑稽,如描写捧着古画挂过去的大师,让人忍俊不禁。对讽刺语言的揣摩让学生了解鲁迅辛辣的笔触和风格,更要让学生在笑过后感悟鲁迅无情的战斗精神。至于对徐悲鸿、梅兰芳的评价,教师可参读鲁迅《花边文学》中《谁在没落?》和《略论梅兰芳及其他》等文,但一般无须给学生深讲。
板书
闭关主义
↓ ┏行为、表现(①②)
送去主义┃
│ ┗实质、后果(③④)
│ ┏“送来”X(吓怕)(⑥)
↓ ┃ ┏不敢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 ┏错误态度┃放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 ┃ ┃ ┗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 ┗拿来!┃ ┏或存放
│ ⑦ ┃ ┏占有┓ ┏方针┃或使用
│ ┗正确态度┃挑选┃总之,┃ ┗或毁灭
│ ┗区别┛要拿来┃ ┏沉着勇猛
│ ┗条件┃有辨别
│ ┗不自私
└───────────────────结果:新
四、熟读课文
《拿来主义》【第二篇】
教学目的: 
    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及其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与方法。 
    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写法,领会比喻论证、事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教学实施: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理解――“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
讨论――事例论证的表现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字词预习 :
礼尚往来  礼节上重视有来有往。        大度  气量宽宏。
自诩  自说大话。       残羹冷炙    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冠冕  冠冕堂皇的省语,意思是很气派体面。         摩登  现代的时髦的。
吝啬  过分的爱惜,这里是格外珍惜的意思。         孱头  懦弱无能的人。      
 2.导入 课文: 
    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很浓,阅读范围比较广泛。初中阶段,每班看的杂志多达六、七十种。书也读得不少,书的种类也较多,有唐宋诗词、《三国演义》、《水浒传》、明清笔记小说。外国文学作品也有广泛的涉猎,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等。古代和外国的这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接触的时候,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从中可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3.阅读与回答:
①关于“且介亭”
本文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②关于两个“主义”
闭关主义――指清廷奉行的闭关自守政策。
送去主义――指国民政府丧失主权,一味媚外的做法。
    讨论提示:在领会之前,先了解“送去主义”,可谓兴味多多。
    鲁迅先生在提出主张之前,先批判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重点在后者。请同学运用已知的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等历史知识发言,加深对“又碰了一串钉子”的理解,懂得文章开头两句话从追述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入手,非常概括地说明中国近百年来从盲目排外到一味媚外,从“闭关主义”一变而成“送去主义”,揭示“送去主义”的本质。
    鲁迅摆了三件事进行论证,所举的三件事都着眼于一个“送”字,“先送”,“捧”中寓“送”,“还要送”,虔诚恭敬之态可掬。批判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利用这几件事大叫什么“发扬国光”、“催进‘象征主义’”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不知后事如何”、“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是用反语进行强烈的讽刺和鞭鞑。“后事”是盗卖文物,盗卖古代珍宝。以展览古董为名,行盗卖古董之事。鲁迅明知,却说“不知”,以此表达强烈的憎恨。反用“进步”,起同样作用,实质是堕落、无耻,字里行间充满了憎恶与鄙视。 
 
③关于“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曲礼上》
讨论提示:不讲礼尚往来,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怎样呢?
 学生讨论,明确:尼采不是太阳,中国也不是。  后果是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卖国的结果是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磕头贺喜”、“讨”等词语画出所处的地位与神态,描绘出了可悲的亡国奴景况。“残羹冷炙”、“奖赏”等词感情色彩浓烈,深刻揭露帝国主义榨取中国人民脂膏的吸血本质和恶劣伎俩,寓强烈的愤怒于幽默讽刺之中。
    吹嘘“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送去主义”者,势必使中国国势日弱,文化贫乏,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地。既深刻论述了“送去主义”的危害,又辛辣地嘲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奴才相。笔法曲折,解剖入木三分。 
           尼采不是       太阳     中国也不是
(地下的煤)
 事例论证、类比论证
④关于“抛来”与“抛给”
   讨论提示:我们还没有正确地去得到。
   “抛来”,通常人与人是平等。“抛给”,是主子施恩于奴才,象叭儿狗得到主人“抛给”的骨头一样。“抛给”,贬义,用鄙视的目光。洋大人不会发慈悲心,他们以主子自居,把中国人民身上榨取的血汗、掠夺去的财富,吃剩下来,抛一点儿给走狗,以作为进一步榨取的诱饵。“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是因为“抛给”、“送来”的实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对这一点讳莫如深。这样写既对卖国政策进行含蓄锐利的批判,又抒发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领会――“的主张”,
          品味――比喻论证形象阐释深刻的道理。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检查复习:注音:     
礼尚(shàng)往来            自诩(xǔ)
 残羹(gēng)冷炙(zhì)     吝(lìn)啬
脑髓(suǐ) 
2.阅读与回答
①关于本文的破和立
    破:作者批判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重点是“送去主义”。立:。明确:先用“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一句推开上文,然后提出的主张。先破后立。前半部分着力批判“送去主义”,破得彻底,然后提出的主张,就立得鲜明。“摩登”,讽刺反动文人无耻地奉行“送去主义”,趋时逢迎,赶时髦。用“吝啬”与上文的“大度”进行强烈的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一步讽刺。 
②关于“送来”和“拿来”的区别。
    作者用列举的方法,一针见血地阐明“送来”的实质,揭露帝国主义企图亡我的罪恶野心。从经济、军事到文化,所谓“送来”,就是贪得无厌的侵略、掠夺。“拿来”则不然,是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送”一“拿”,本质不同,内容全异,将二者严格区别,既可明辨是非,澄清人们“吓怕”了的模糊思想,又可使所立的论点更加鲜明突出。 
③关于“大宅子”
    学生讨论回答:对待文化遗产,“占有”是前提,“挑选”是关键。“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语气斩钉截铁。“挑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标准是对我们“有营养”、有“用”,从而区别对待,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文中运用“大宅子”及宅中“鱼翅”、“萝卜白菜”、“鸦片”、“烟枪烟灯”及“姨太太”等当时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喻论证,具体可感、通俗形象,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破立鲜明,取舍清楚,不仅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而且漫画式地勾勒“孱头”、“昏蛋”、“废物”等形象,语言生动,妙语横生。 
④总结全文。 
    这篇文章至今仍放射着思想的光辉。就其见解来说,仍有现实意义。作者所论证的的主张,跟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所讲的对待文化遗产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一致的。我们应该吸收、融入和发展古今中外文化遗产中一切好的东西。 
    扼要回顾本文先破后立、有破有立的议论框架,及运用比喻论证、事例论证、类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来阐释道理的特色。 
3.布置作业 : 
①“练习一、二、三”,课后完成,做在教材上。 
②部分词语抄写二遍。
4.教学后记:
[1]
《拿来主义》【第三篇】
●备课资料
一、课文析读
《拿来主义》:议论文的典范
《拿来主义》是杂文的典范,也是议论文的典范。
层次繁密,思路开阔。文章无论是批判错误主张还是阐述正确观点都涉及众多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并不处于同一思维层面,至少处于以下四个层面:“拿来主义”与“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相对立,“拿来主义”中的“拿来”与“送来”相区别,这是第一个层面的对比。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各种错误态度的对比以及“抛来”与“抛给”的区别是第二个层面的对比。对待不同类型的外国文化分别采取不同的做法属于第三个层面的对比。对“鱼翅”不“抛在路上”,而是“吃掉”;对“鸦片”“不当众摔在毛厕里”,而是“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是第四个层面的对比。文章就是这样,通过一层深过一层的对比,将道理论述得极为透彻。
逻辑严密,说理辩证。鲁迅先生在论述“拿来主义”的过程中,对于许多易混淆的概念、可能存在的误解以及也许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倾向都加以辨析,真可谓滴水不漏。例如,在论述到“送去主义”会使后代在佳节大典之际只能“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时,将“抛给”与“抛来”做了区分。其言下之意是:“抛来”是没有目的的,不会有附加条件;而“抛给”是有目的的。在谈到“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的时候,特别强调“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这就揭示了表面上看都是“来”的东西实质并不相同:一是帝国主义为了赚钱而不顾我国利益的倾销,一是我们为了发展自己选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这样严格的区分、严密地论证,就使文章具有了强大的逻辑力量。
详略得当,针对性强。文章有的地方惜墨如金,如对于“闭关主义”只是一笔带过,对于“拿来”与“送来”的区别只是点到为止;有的地方用墨如泼,如对于“送去主义”的批判,关于对待外国文化的种种错误态度,“拿来主义”的具体涵义等。详略的不同处理,体现出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语文教学与研究》.9,有删节,原作者:阚兴礼、周厚英)
二、焦点争鸣
为鲁迅的“拿来主义”叫屈
于发忻
《拿来主义》是鲁迅在三十年代写的1篇有代表性的杂文,也是几十年来我国必选的中学传统语文课文。从总体来理解鲁迅此文的旨意,可以认定:鲁迅的“拿来主义”主要是针对“送去主义”而言的,也是针对所谓洋人的“送来”而言的。鲁迅并不是反对“送去”,“送”是免不了的,甚至还是需要的;鲁迅所反对的只是一味地“送”,只“送”不“拿”。鲁迅说:根据“礼尚往来”的仪节,“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拿来主义,既是文章的标题,也是文章的主旨。在鲁迅的笔下,“送去”一旦成了“送去主义”,再加上还“讨”得洋人“送来”些什么的,那可就要成为丧权辱国、媚外求荣的卖国主义了。“送去主义”是“闭关主义”碰了一连串大钉子之后的产物。君不见鸦片战争洋人的枪炮打破了中国的“闭关主义”大门之后,中国的反动政府“送去”了什么吗:国土、主权、白银、文物、苦力、奴隶,从“古董”到“活人”,从人格到国格。就在鲁迅写作本文的时候,国民党政府给日本帝国主义送去了东三省和热河省,还给别的帝国主义国家送去了“租界”等等,美其名曰“宁赠友邦,不与家奴”,以至于在中国的土地上竟也被挂上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长此下去,自然“国将不国”,只有当亡国奴的份了。那么西洋人、东洋人又给我们“送来”了些什么呢:洋枪、洋炮、洋烟、洋货、洋教、洋文化,洋人的糟粕渣滓夹着靡靡之音,像洪水猛兽一样冲决着中国的堤坝,浸泡着中国人的家园。在中国人惨遭日寇铁蹄蹂躏的当头,在中国土地上“全盘西化”的谬论竟然甚嚣尘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鲁迅正是在这个时候发出了战斗的怒吼:反对卖国的“送去主义”,也反对帝国主义者恶意的“送来”;我们要爱国,要让贫弱的祖国富强起来,为此我们要实行“拿来主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头脑、有眼光、有辨别、有挑选,沉着而勇猛地把富强的西方国家的长处和优点统统“拿来”。
鲁迅本人就是自己所提出的“拿来主义”的杰出执行者。鲁迅自己有“送去”外国的,但从外国“拿来”的更多:他的三百多万字的译作,他自己编辑出版的多本介绍外国优秀美术作品(尤其是版画)的选集,多次筹办的外国优秀画展……这都是明证,证明鲁迅是真正的“拿来主义”者。
可鲁迅的光辉思想却被人曲解了。
曲解之一:主题是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这种“继承”论是长期以来对《拿来主义》最大的曲解。几十年来中学语文课本编者采用的几乎都是这种观点,编者通过课本的“提示”“习题”以及统编“教参”“教学用书”向全国的中学师生灌输这种观点,这种观点因此也就成了对广大中学师生最大的误导,这种误导以至于延伸到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新版的高中语文课本提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要总体理解文意。而与之配套的《教学用书》所收录的徐中玉的《创新必须择旧》一文则明确指出:《拿来主义》是“讨论继承文学遗产批判继承问题的1篇最重要、最深刻的文章”。同样是新版《教学用书》所收录的北大中文系《〈拿来主义〉分析》一文也明确指出:通过大宅子的比喻,“阐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道理”“本文是专谈批判继承问题的文章”。实际上这就是课本编者所理解的本文的文意。但是我们的读者只要稍微认真地读一读原著,就能够轻易地看到:鲁迅的《拿来主义》可以分为篇幅大致相等的前后两半部分,或者说中间还有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段(包括两个自然段)。文章的前半部分在仅用一句话批判“闭关主义”作为引入之后主要批判“送去主义”,后半部分主要是提倡“拿来主义”。但前后两半部分却不是平分秋色,前半部分是为后半部分蓄势,作铺垫,后半部分才是文章的主旨,这只要看一看文章的标题就一目了然了。我们在总体理解文意的时候,既要把着眼点放在后半部分,但也不能对前半部分视而不见。“闭关主义”是不送不拿,不去不来。那“送去主义”是谁“送”给谁?自然是中国人把自己的什么东西都送给“别人”,送给“洋人”,送给外国。而“拿来主义”又是谁把谁的“拿来”?当然是中国人把外国人的好东西都拿来。就是取外国之长补中国之短,洋为中用。所有这些无论是“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分明都是就横向而论,就中外关系而论,就对外政策而论,通篇是一条线贯串下来的,怎么可能又突然冒出个什么纵向的古今遗产继承论?如此这般岂不是风马牛不相及而显得格格不入?鲁迅明摆着的这多么简单(却极重要)的立论,多么清晰的逻辑思路,几乎凭着直觉一读就懂的浅显道理,到了那些学问高深的“权威”们的笔下怎么就变得如此“南辕而北辙”,背道而驰,不可思议了呢?
曲解之二:主题是批判遗老遗少的封建复古主义,提倡古为今用。此种“古今”论观点其实与上述的“继承”论之说同出一辙,皆是纵向立论。外国人的东西需要横向拿来,若是自己老祖宗的东西则属于纵向继承。既如此,要真是老祖宗的东西何需说“拿”,而“继承”外国人的东西又从何谈起。难道要从外国人那里“拿来”才能得以“继承”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吗?这种捉襟见肘的“继承”说既然不能成立,“古今”论自然也就不必多议了。
曲解之三:主题是既批判“盲目排外”,又批判“文化遗产的虚无主义”,提倡“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并举并重。新版的《教学用书》就认为本文论述对外国文化遗产和本国文化遗产的态度。显然,这种古今中外“并举并重”论貌似全面,实则同样是对鲁迅原文的曲解。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其一,鲁迅论述的是如何对待外国的东西,其中当然也包括外国的古代文化,但却是既非单是“文化”方面的,更不限于所谓(文化)“遗产”,而且应该说显然还有比“文化”更多方面的内容,更多的也恐怕应该指的是现代化的、崭新的、先进的东西。其二,《拿来主义》的主旨是提倡“洋为中用”而不是“古为今用”。“古为今用”是对的,也是鲁迅的一贯主张,但它却不是《拿来主义》的立论所在,不能把它硬拉来和“洋为中用”搭配在一起塞进《拿来主义》的主题里面来。因为把错的或者不恰当的论述和对的论述相加起来是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就像“-+”不等于1而只能等于0一样。
曲解之四:“大宅子”纵向比喻论,认为“大宅子”的比喻属于古今纵向继承的比喻,这个纵向比喻要么导致本文主旨是关于继承遗产的立论,要么就只能算是鲁迅的一个“败笔”,云云。江苏的匡吉先生就在《中学语文》杂志上撰文指责这是鲁迅的“败笔”而无需“为贤者讳”。我们不能苟同“败笔”说。“大宅子”的比喻是《拿来主义》一文后半部分的主体,占了后半部分的大部分篇幅,不可不弄明白设喻的用意所在。稍有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大凡设喻多是就近取材,取读者所熟悉而容易理解的事例,所以鲁迅选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宅子”设喻。可以说,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要表达“拿来主义”的主题,大概没有比“大宅子”这个比喻更为贴切的比喻了。大宅子所比喻的三种情况真是恰到了好处。就是过了六七十年之后的今天,“败笔”说的作者也没能举出更为恰切的例子来作为设喻的反驳。只要你认真读一读鲁迅的原文,你就可以看到:鲁迅讲的是一个穷青年得了富家翁的一所大宅子,鲁迅叫你不要问它的来历,而只要问对它的三种情况的态度,也就是应该怎么办?注意:鲁迅在这里说,且不问这个穷青年是“骗来的,抢来的”,或者是“继承的”“换来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其实,既是“穷青年”,又何来“大宅子”“继承”?“继承”只占鲁迅“且不问”的四种可能性中的一种,为什么会有一些人(自然不是一般的人)硬是情有独钟,舍三取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穷究不舍呢?况且鲁迅明明要我们“且不问”,可我们为什么有些人却偏要向“牛角尖”“问”到底呢?其实在这里,穷人显然不是富翁财产的纵向继承者。在这里,穷人与富翁的关系,穷人与富翁在“大宅子”中的关系,恰恰是横向的穷富关系,就像当今世界上穷国与富国在先进发达的物质、文化、科学、技术中的关系,并不是什么“古今、纵向、继承”的关系一样,不是富人变成穷人,穷人继承富人,不是富国变成穷国,穷国继承富国。明确了这一点,那些竟归过于鲁迅而画地为牢穿凿附会的论调就会不攻自破,我们就会明白鲁迅为什么举穷人与富翁围绕“大宅子”的关系来设喻的道理了。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叹服鲁迅“大宅子”的比喻是何等的形象贴切,恰到好处,何等地具有点睛之力,点睛之美,也就会明白鲁迅的“拿来主义”对于我们今天强调发展中的国家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面这一立论具有多么深刻的现实意义了。
曲解之五:主要是阐明文化问题。新版的《教学用书》就明白地提示“大宅子比喻文化”,指出《拿来主义》所要阐明的就是对待文化的态度。(书中所收录的徐中玉的文章则更是把它缩小到只是讨论文学问题,把“文化”压缩到“文学”)这种“文化”主旨论几十年来始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居于指导和主导地位,但只要看一看《拿来主义》的写作背景和论述内容,就不难认清这显然是对《拿来主义》主旨的贬低和缩小。我们知道:20世纪3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白色恐怖盛行,文网严密,“禁谈国事”的国民党当局的检察官对报刊的每1篇进步和革命的文章都在进行“明诛暗杀”,迫使勇而有谋的鲁迅的许多文章不得不采取“障眼法”,使用曲笔,“避实就虚,顾彼忌此”,不能直白,所以我们不要忽视鲁迅在《拿来主义》中诸如奚落、反语、揶揄、讽刺等等笔法的运用,不要把《拿来主义》文章中“碰了一串钉子”之后“别的且不说罢”这类把当局卖国的事实藏于“别的”词中的隐语轻易忽略去而不再深究它所隐含的深意。仔细琢磨鲁迅在文中的用笔,读者不难感触到作者有时是顾左右而言他,在指桑骂槐,其中还包裹着声西(送去欧苏)而击东(送给日寇)的立意,别有一番“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滋味。鲁迅文中虽有“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这种意在给检查官造成错觉的话,造成似乎“此文与时局无关”的假象,但只要你细看一下就会读懂它谈的正是“时局”,而并非“单是”说的“学艺”。因为文中说到的内容,并非“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而是至少可以依次开列如下:枪炮、中国的大门、地下的煤、残羹冷炙、鸦片、废枪炮、香粉、日货、洋货、鱼翅、烟枪烟灯、姨太太,等等。难道这些都只是“文化”吗?当然不是,而且可以说都关乎国计民生乃至民族存亡。显而易见,《拿来主义》所论述的,鲁迅提倡的“拿来主义”所要拿来的,虽然包括“文化”方面的东西,但同样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法律制度、生活方式,等等。当然是批判地有选择地为我所用,使之既是属于世界先进的东西,又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东西。如果像一些“权威”们所诠释的:鲁迅的“拿来主义”所要拿来的只是“文化”,包括中外的“文化”,或者像有些人原来说的只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后来又转而说是外国(或者说“外来”)的“文化”,云云,如此这般,鲁迅《拿来主义》的题旨真谛就被他们人为地活活地阉割了,凌迟了,“拿来主义”的思想高度也就被他们这样斯斯文文地给大大地降低了。
在《拿来主义》发表了XX年之后,中国人民终于站了起来。但鲁迅的“拿来主义”却并不是一开始就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在解放以后的头30年里,曾经泛起过一股“穷则革命富则修”的思潮甚至鼓吹什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一方面是闭关锁国,名曰“防修”,固步自封,而不思革故鼎新;而另一方面却把最好的东西一点也不吝啬地送给外国人,把差的留给自己,美其名曰“国际主义”,以至于人们以能购买到所谓“出口转内销”的东西为荣。一些人把中国的传统秘方、科技情报拱手送给外邦,让外国人在这些方面的产品轻易地超过中国并且得以压倒中国,还美其名曰“友谊第一”,全然没有鲁迅“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的气味,相反还要把鲁迅所列举的“送去”的情况说成是鲁迅的一种什么偏见。然而如果没有“礼尚往来”,又何以言“交流”?上述这种状况可以说基本上是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才得以从根本上扭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遵循“拿来主义”的思想和“洋为中用”的理论,打开了国门,大踏步走向了世界,全方位地学习、借鉴和输进、“拿来”了现代化发达国家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资源,从而使国力得以迅速大增,终于实现了民族中兴,迈进了小康的社会,而今“入世”在即,富强在望,我们终于可以巨人般地屹立在东方雄视世界了。虽然在我们打开了大门和窗口之后,一些外国人也趁机“送来”了一些过时的东西或者劣货,我们的一些国人没有记住鲁迅关于要有辨别、有挑选的教导,带着私心,失去必要的警觉,捡起了一些外国的不符合中国国情或者甚至是腐朽的货色。这当然是不好的,但是我们必须充分看到:改革开放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所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历史和现实都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鲁迅“拿来主义”思想的无比正确和巨大威力,证明“拿来主义”是一条不可颠扑的真理,尤其是在今天具有多么重大的现实意义。
(选自《阅读与写作》,有删节)
三、类文荐读
荐读杜甫《戏为六绝句》、刘禹锡《杨柳枝词》、赵翼《论诗五绝》
戏为六绝句(之五)
杜 甫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杨柳枝词(其一)
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论诗五绝(之一)
赵 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提示:杜甫爱古不薄今,主张兼收并蓄:力崇古调,兼取新声,古今体诗并行不废,对六朝文学应采取既要继承又要批判的态度。刘禹锡主张文学创作必须革新,推陈出新。赵翼主张诗歌创作应有时代精神,有个人独创性,反对泥古不化。
四、阅读方略
杂文阅读指导(一):
杂文的特点
杂文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迅速反映现实生活
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或政治论文,要求能够迅速地反映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矛盾、斗争,及其在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反响。鲁迅的那些“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的著名杂文,几乎都是为了配合当时的实际社会斗争需要而写的,20世纪60年代,邓拓的杂文集《燕北夜话》,都不乏有紧密结合形势、配合斗争和为现实服务的好作品。
2.短小犀利
杂文不仅要求篇幅短小,还要求内容与表达的犀利有力。这主要表现在旗帜鲜明、富有斗争性或论争性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杂文可以看做是匕首、投枪、解剖刀、清醒剂。
3.幽默感和灵巧性
这是就杂文的语言风格和思想情趣而言的。杂文不像一般议论文,只要求逻辑严密、论证深刻,它还要求有一种寓庄于谐的幽默感和举重若轻的灵巧性。谈天说地有哲理,嬉笑怒骂皆文章,这便是你们所说的“杂文味”的重要特点。既能从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常事、平常话中开掘出深刻的道理,也善于运用反语、夸张、类比、比喻等手法,既夸张,又真实地显示对象的可笑面目。总之,它的文章风格应该是力度与机智并胜,辛辣与风趣共存。
4.议论形象化
人们爱读杂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仅因为它内容充实,触及时弊,而且还有生动和形象性的特点。
杂文中的形象描述往往借助典故、笑话、趣闻、传说等内容,通过打比方、作类比、说古道今、谈天说地等手法和议论挂钩,将形象作为说理的依据,或[]是“即物以明理”,使理趣和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时甚至完全融成一体。
拿来主义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的
1.理清作品论证思路,体会本文的逻辑力量。
2.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结合现代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认识。
3.学习本文的表达的技巧,了解杂文的文体特点。
4.学习作者幽默犀利的语言,体会词语的讽刺意味及比喻论证方法的运用,领会比喻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
学习鲁迅的论证艺术,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难点
把握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引导精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思考
课文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前半部分主要批判“送去主义”,为正面提出“拿来主义”作铺垫。
二、初步体会文章主旨
1.阅读第7段,思考,“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文章摆出了哪几种?
明确:
(1)“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2)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有:
三种人想法行动实质共同点孱头怕给污染徘徊不敢走进拒绝继承(逃避主义)不混蛋保存清白放火烧光盲目排斥(虚无主义)加废物羡慕欣欣然蹩进全盘接受(投降主义)挑选显然,作者对这三类人是持批判否定的态度。本段末句中的“全不”,足见作者的态度。
2.显然,作者对这三类人是持批判否定的态度。本段末句中的“全不”,足见作者的态度。那么,真正的拿来主义者应当是怎样的呢?“占有,挑选”(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3.那么,真正的拿来主义者应当是怎样的呢?“占有,挑选”。先占有,后挑选。占有是为了挑选。占有重要,挑选更重要。(怎样挑选?),所以作者又通过大量比喻,具体形象地分析了文化遗产中的成分,列举了相应的几种正确的做法。
完成表格喻体事物态度本体事物态度鱼翅吃掉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完全吸收鸦片送药房供治病精华和糟粕并存的部分批判地吸收烟展览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作为史料、反面教材(存放)如八股文等无用的历史垃圾姨太太请他们各自走散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坚决抛弃所有这些比喻,就将怎样“挑选”说的既清楚透彻,又具体形象。
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即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和方法同样适合于本国的文化遗产。
4.小结。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5.请学生再读第八、第九两段,想想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第8、9两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6.研读最后一节。阅读第10段,想一想这段的五句话分别能回答什么问题。(训练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总之,我们要拿来。(拿来之后应当怎样区别对待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辩别,不自私。(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最后一句话揭示全篇的中心思想,深刻提出“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三、总结文章写作特点
1.先破后立,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综合运用举例、类比、对比、比喻等论证手法。
3.运用比喻展开论证,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
4.语言幽默犀利,诙谐辛辣,增强了论证的力度。
四、拓展延伸
试用“拿来主义”精神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案例有:
1.“韩流”现象;
2.法国的电影人抵制美国大片进口,我国每年引进外国大片;
3.招商引资,污染企业纷纷到乡镇设厂……
4.讨论活动。
有报刊载文《洋节入侵,圣诞节将成“第二春节”?》,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洋节入侵与传统节日的`不断淡化?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洋节盛行、传统节日淡化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以及我们如何运用“拿来主义”思想对待洋节,传承并发展传统节日。
对待洋节:不拒绝,不崇尚,了解洋节背后的文化内涵,探究洋节受青睐的原因以及对于振兴传统节日的可资借鉴之处,接纳而不代替传统节日。
对待传统节日:认识并理解传统节日的精神与文化内涵以及它对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意义,意识到传统节日淡化的根源在于我们对于自己的节日缺乏真正的“热爱之情”,认识到与传统节日相伴的民俗如踩高跷、耍龙灯、舞狮子、荡秋千、划龙舟、放风筝等,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同时也有与当代社会生活不相适应之处。对于传统节日,我们首先应“拿来”,然后“挑选”“区别”,在继承的前提下有所创新。
五、语言特色体会
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论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毛泽东
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示一点进步了。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文章充满了调侃和反讽的味道。“嬉笑怒骂皆是文章”
板书设计:
拿来主义(杂文——议论性、形象性、现实性)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精编5篇
下一篇:幼儿园教案(优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