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知识点精编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自考大学语文知识点精编2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自考大学语文知识点1

学习方法及常考知识点。

第一,应当熟读课文原文,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重点语句熟练掌握;

第二,课文后面的提示内容非常重要,一定要进行理解性记忆,把该背的背下来;

第三,对于文言文和有文言色彩的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的意思进行重点掌握,这部分内容主要在注释当中;

第四,对于每个阶段的文体知识的总结内容要重点去看去记,考试也是经常出题的。

考试常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个别语句的意思,诗歌中的意象、主旨、情感基调,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论证方式、抒情方法的运用(其中“象征”手法几乎每次都考)。词语解释题基本会出在文言文(包括诗歌)和文言色彩的课文的注释中。

作文题也是得分重点,建议平时勤加练习。作文主要在于平时积累。平时应当在阅读优秀作文的时候会借鉴,借鉴不等于抄袭,而是把一些好词佳句整理下来,加以背诵和灵活运用,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另外对于写作的技巧和手法方面,也是应当掌握的。另外,素材的积累很重要,一些名人轶事,古今事例,应当多看多学多记。写作光靠看也是不行的,平时也应当勤加练笔,自己动手去写非常重要,否则临场很容易写不出来东西。

下面给1篇议论文范文,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母语需要捍卫

近些年来, 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经波及汉语, 于是有知道莎士比亚而不知道汤显祖的, 有见面就“哈罗”而不知说“您好”的, 有懂得镭射而不知何谓激光的……母语, 迫切需要我们捍卫了。

捍卫母语,珍爱母语, 是我们的责任。有人说: “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它的历史。”的确, 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语言, 一旦丧失, 就断了历史,断了文化之脉。汉语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够沿用至今的语种之一, 它的强大生命力本身就是对其价值的最好证明。汉语之于我们, 更是一种感情一种精神。它连接起中华民族, 是每一个华人血管里流淌的血液。面对国内高校重英语轻汉语的怪现象, 不少专家人士表示忧虑。而国外逐渐兴起的汉学热, 只能让我们深刻反思。一个没有语言的民族是不幸的, 而一个有语言却弄丢了的民族是可悲的。

发展国语,净化母语, 是我们的使命。毋庸置疑, 汉语必然而且应该与时俱进。汉语只有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才能永葆生机。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掌握汉语发展方向的问题。徐寿当年引进西方科学, 特别是引进化学的时候, 系统地整理出一套元素命名, 至今仍使我们受益无穷。相比之下, 当代科学界则逊色得多。时常可见科学文献中出现连串的英文字母, 而在日常生活中放着“电视”不用而要用“TV”的就更加令人发指。所谓“恐龙”、“粉丝”、“PK”,其实只是幼稚与浅薄, 而非时尚 。这是对汉语的亵渎。捍卫母语 ,必须从还母语纯洁开始。

弘扬母语,传承母语, 是我们的荣耀。汉语要在世界语林立足, 需要华人的共同努力。在这一点上, 坚持讲汉语的杨振宁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韩国江陵端午申遗事件已经凸现中国传统文化流失之严重, 不知下一场文化侵略的矛头是否会指向汉语?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汉语从远古之河一路流来, 浸入我们的血液里。昨夜梦魂里有诗人吟唱, 血脉里翻滚着长江黄河的波涛。

自考大学语文知识点2

归纳法、演绎法区别。

演绎法是先有一个总括性的句子,后面有很多例子是证明这句话的。其中的所有例子加上最前面的总括性的句子合在一起是演绎法。比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花是五颜六色的。——这是一个总括性的句子。然后例子:玫瑰有红的、黄的、白的。牵牛花有紫色的。菊花是黄色的。桃花是粉色的。——这是例子。这两部分加在一起才是演绎法。

归纳法是先有很多例子,最后归纳出来一句话。这样整个一个过程是归纳法。归纳法正好反过来,先说玫瑰有红的、黄的、白的。牵牛花有紫色的。菊花是黄色的。桃花是粉色的。最后得出结论:花是五颜六色的。——这两部分加在一起才是演绎法。

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区别。

类比论证,是根据一种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证明另一种事物也有类似特征的论证方法。它抓住两种事物相同或相似的特征进行类比推理,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以启发人思考。这种论证,一定要找准类比点。不管是自然现象的类比,还是古今中外事实的类比等。都要找出类比事物和所要证明道理之间的共性。

说简单一点,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有点像,但是区别是对比是把事物的不同点拿出来比较,类比是把事物的相同点找出来比较进而论证。

类比论证代表作品《秋水》。

自考大学语文知识点汇总(三)

常见修辞总结。

(一)比喻

比喻有本体和喻体、比喻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有“像、仿佛、如同、好似、……一样、……似的”等等。

(2)暗喻:比喻词有“是、成”;没有比喻词时,本体、喻体都出现也是暗喻。

(3)借喻:本体不出现,只出现喻体。

(二)比拟

(1)拟人:把物拟成人。

(2)拟物:把人拟成物;把甲物拟成乙物。

(三)借代

例:这天这事是谁干的,眼镜干的。

(四)夸张

(1)扩大夸张:就是故意把事物往大、多、重等方面说。

(2)缩小夸张:就是故意把事物往小、少、轻等方面说。

(五)排比

(1)排比在三句或三句以上。

(2)排比要求句式相同。

(3)排比句也要求语意相同。

(六)对偶

有正对、反对、串对三类。

(1)对偶句只有两句,且字数相同。

(2)对偶句要句式一致。

(3)对偶句不要求语意一致。

(七)反诘

反诘是不需要回答的。

(八)设问

设问是自问自答。

(九)反复

连续反复、间隔反复。

(十)反语

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十一)双关

语音双关(谐音),语义双关(谐意)。

(十二)层递

程度一点一点加深,有一个递进的关系在里面。

20 625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