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精选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篇】

一、教学内容:

长度单位

二、教学目标:

1、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的方法的多样化,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初步测量和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时间:

20xx年11月15日

四、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亲自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使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化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五、辅教工具:

小刀、粉笔、铅笔、三角尺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探索新知:

1、情景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长长短短的物体,这些物体是长还是短都需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比较。下面我们就共同探究如何统一测量标准。

2、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去量数学课本的宽。

(1)、讨论怎样用实物测量数学课本的宽。

(2)、小组合作,量粉笔、铅笔和三角尺的宽。

3、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

4、用同一物品做标准去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

(三)、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p2的做一做第一、二题。

七、教学小结:

同学们亲自量过不同的物体做标准去测量同一物体,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去测量不同的物体,用同一物品做标准测量不同的物体等不同测量方法得知,要知道物体的长与短必须用同一物品做标准去量。

八、课外作业:

测量自己身边的物体的长与宽。

九、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

长宽长与短

十、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了长度单位,且初步会用不同的测量工具量各种物体的长度。在课堂上,学生积极配合老师,气氛比较活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的:

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一5的乘法口诀。

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过乘法口诀的学习,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努力

教具、学具准备:

在长条纸上画5个格,5根小棒,学生每人准备2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大家齐背1~4的乘法口诀。

2、师生对口令。教师说口诀的前半句,学生回答后半句。

二三()二二()一三()四四()

一四()二四()二四()三三()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背的过程中熟记口诀。

二、新课自主探究5的乘法口诀

今天我们学习5的乘法口决,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课题“5的`乘法口诀”。

1、教师出示主题图并提问。你们看,小丽和她的伙伴有在摆小棒了,他们在拼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没摆一个要用5根小棒)

2、指导学生操作,让我们和他们一起来摆学具好吗?

1)请大家用小棒摆出一把小伞,你摆一把小伞用了几根小棒?就是几个5?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1×5=5 5×1=5)

2)再摆出一个

3、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做解答。大家看到这,我们用小棒摆出的两个,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请你来解决好吗?

板书:5 + 5 10 2×5=10 5×2=10

4、教学口诀“二五一十”刚才两个算式都表示有2个5,而他们的结果有都是10所以就用一句口诀来表示。一起读口诀。那么1×5=5 5×1=5

口诀怎样编?试一试一五得五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在得出结果的同时,进一步理解了乘法的含义,并为编制相关的乘法口诀,打下了基础。

教学其余口诀。

引导学生摆放第三个。

问:这时有多少根小棒?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 +5 15 3 ×5=15 5× 3=15

引导学生编口诀。你能根据这个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吗?

4)用相同的的办法教学最后两句口诀。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5 +5 20 4×5=20 5× 4=20四五二十

20 +5 25 5×5=25五五二十五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思考,给如何有效地记住口诀带来了方便。

5、引导学生记忆5的乘法口诀。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5的乘法口诀,你们看5的口诀共有几句?怎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记住这些口诀呢?你有什么好办法?把你的好办法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进一步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体验口诀编制的过程,明确口诀的来源,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篇】

教学内容

沪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P65—66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角与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能够动手制作直角,能够用直角量具测定和判断直角。

让学生逐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与直角。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制作直角。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规则的纸、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生活中的角。

2、交流:哪些地方有角。

3、引出数学中的角。

自主探究,丰富认知

认识角

抽象出数学中的角

提出问题: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汇报交流:角的特征

小结: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

3、判断

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角?

认识直角

课件出示直角

(1)提出问题:刚才观察的几样物品,有这样的角吗?

(2)提出问题:三角尺上有这样的角吗?

小结:像这样的角的我们称为直角。

(3)揭示课题:角与直角

(4)出示各种各样的直角

小结:角的位置,边的长度,开口大小变化时,它还是角。

折直角

课件出示视频

观看电脑老师折直角

自己动手折直角。

6、找一找教室中的直角

自主练习,巩固新知

数一数

回顾新知,课堂总结

(1)今天学习了什么?

(2)课堂表现评价。

板书设计

角与直角

边顶点

顶点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

2、利用原有的工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教法:

观察法与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观察和分析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播放游乐场动画视频。(视频中包括: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游乐项目。)

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课件出示游乐场的情景图: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

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来玩一玩?(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玩具的玩法。)

学生不能用手势等来表演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示。

2、这些玩具的运动方法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试着将它们分类吗?(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并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3、谈话:你们不但观察得认真,而且还会分类。像缆车、滑滑梯这样的运动叫平移。像旋转飞机、飓风车这样的运动叫旋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两种运动。

二、互动探究

1、生活中的平移。

谈话: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像缆车是向前平移,滑滑梯是向斜方向平移,你瞧,这里有一个观光电梯,它是什么运动?(平移)

师:说得真棒,瞧,我们学校的观光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20 248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