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教案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轴对称图形教案实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轴对称图形教案范文1

问题的提出

很多教学中有作品欣赏的环节,常常是以赏之美,奇为主。然而数学课上的欣赏与美术课的欣赏应该有所不同,可否借助赏析片段,回应或再现相关知识点的本质,使得不但能赏其美,而且能进一步明其理。在广东省第九届数学优质课观摩评比中的两个教学片段中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

案例1轴对称图形

关于《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建议的:教师要注意多给学生展示有轴对称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对称的意义和图形中的美。在教学中,执教老师教学认识轴对称图形及认识对称轴后,设计了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这一环节。原教学片断:PPT不断出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学生发出阵阵赞叹之声,(如下图)欣赏后紧接着就是让学生创造轴对称图形。

个人认为欣赏生活中的图案,旨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美,学会欣赏数学美。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欣赏是一种美的享受,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赏析的表层,更重要的是重现本节课的知识内涵。因此,建议改进教学设计:首先出现作品(一),(如下图)

然后出现对称轴,对折后闪烁对应边,接着还原,让学生说出其美的原因及理由。通过对折、对应边闪烁、还原后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这些图形如此美丽?它们都是什么图形?原来,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通过作品二、三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认识轴对称图形,学生既可以了解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又能提高数学欣赏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评析轴对称图形的内容虽然难度不大,一方面要在学习轴对称时加强对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和轴对称的有关性质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在学习这些图形的概念和性质时进一步体会它们的轴对称特点。数学来源生活,但不等于生活,是生活现象的抽象和概括。这样设计不仅赏析图形之美,而且进一步了解其美的根源,所谓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同时使学生体悟到美丽的图案其实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轴对称得到,从而初步形成以简驭繁的思想。

案例2找规律

有关《找规律》的教学,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在教学时,教师出来利用好教材上的相关素材,还应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贴近生活且富有气味的活动,让学生在趣味中欣赏、观察、猜想、验证,在美的感受中学习有趣的数学,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执教老师的原教学片断:教师出示主题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图中的规律,然后在应用促学的环节,老师设计了“我是最强设计师”的环节,同桌两人合作用和两种正方形磁片在小白板上设计一面有规律的漂亮的墙面,看谁的作品最漂亮。(如下图)学生创作后,纷纷拿着作品在讲台展示,这时老师问孩子们:漂亮吗?生齐答:漂亮。

认为,让学生动手设计固然能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但不能仅停留在让孩子回答美不美的层面,建议调整为,学生设计作品后,在讲台赏析时,老师追问:这些作品美吗?你能找出它的规律吗?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我的作品我来讲;其二,我的作品你来讲(我的设计你能找出规律吗?)设计意图在于不仅赏析了作品,而且通过动手操作和欣赏规律美的同时,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评析《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信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辨析的环节,逐步明晰感受、欣赏数学的规美律,在追问中明确了知识的本质,在交流中渗透了数学美思想。

案例反思

轴对称图形教案范文2

(一)教学知识点

1.通过剪纸和镶边,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

2.体验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在制作剪纸和镶边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发展空间观念。

2.欣赏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镶边中的一些图案,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欣赏中国民间艺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在制作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其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轴对称及其性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

制作完轴对称图形后的思考。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

小刀(或剪刀)、纸、一些具有轴对称图形的窗花。

教学过程

Ⅰ.巧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有在农村过过春节的吗?

[一部分生]有。

[师]在农村过春节要贴对联、贴窗花。你们注意过窗花吗?老师这里有一些窗花(教师可出示具有轴对称图案的一些窗花).它们好看吗?

[生齐声]好看。

[师]窗花的制作仅用一把剪刀,通过纸的折叠和剪切,就可以得到一幅幅漂亮的图案。下面同学们再来看一组图案:(出示投影片§ A)

图7-31

[师]大家喜欢这些图案吗?

[生齐声]喜欢。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镶边与剪纸。

Ⅱ.讲授新课

[师]镶边与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家是否也想用剪刀来尝试一下剪纸呢?我们来做一做(出示投影片§)

取一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纸条,将它每3厘米一段,一正一反像“手风琴”那样折叠起来,并在折叠好的纸上画出字母E,用小刀把画出的字母E挖去,拉开“手风琴”,你就可以得到一条以字母E为图案的花边。

[师]同学们先想一想,按照这样的步骤可制作出什么样的图案呢?

[生甲]可能是一串的“E”吧。

[生乙]两个字母“E”相对的吧。

……

[师]好,大家来动手做一做,看到作出的图案是什么样子?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师]剪好了吗?

[生齐声]剪好了。

[师]来,同学们展示一下。

[师]同学们制作得很好,接下来大家观察你制作的图案。它有什么特征呢?(出示投影片§ C)

(1)在你所得的花边中,相邻两个图案有什么关系?相间的两个图案又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理由。

(2)如果以相邻两个图案为一组,每组图案之间有什么关系?三个图案为一组呢?为什么?

(3)在上面的活动中,如果先把纸条纵向对折,再折成“手风琴”,然后继续上面的步骤,此时会得到怎样的花边?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先猜一猜,再做一做。

[生甲]相邻两个图案成轴对称图形;相间的两个图案之间大小和方向完全一样。即其中一个平移了一段距离得到其他的图案。

[生乙]我们得到的这个图案是通过对折纸,然后挖去“E”得到的,折痕就是每相邻两个图案的对称轴。所以相邻两个图案是成轴对称图形的。

[生丙]所有的图案都是用同一个图挖去的,因此它们是全等的,但由于纸条是一反一正折叠的,所以相邻两个图案方向就反过来了。而相间的两个图案方向没有变化。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下面看问题(2),如果以相邻两个图案为一组,每组图案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丁]它们是成轴对称关系的。因为这条以字母E为图案的花边是由纸条一反一正折叠的,相邻两个图案的方向反过来了,但相间的两个图案方向没有变化。所以,以相邻两个图案为一组,每组图案之间是以折痕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生戊]三个图案为一组时,每组图案之间也是以折痕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案。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了图案之间的关系。真棒,下面大家来思考第(3)个问题:先猜一猜,你按上面的步骤会得到怎样的花边呢?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己]按(3)来制作时,会得到与上面类似的两层花边,它仍然是轴对称图形。

[师]己同学说得对吗?我们来做一做。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师]大家做得怎么样呢?来展示一下。

[师]同学们做得都很好。由制作可知:刚才己同学猜想得的确正确。得到的花边确实是与上面类似的两层花边,它仍然是以折痕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好,下面我们再来动手做一做,来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的应用(出示投影片§)

如图7-33所示,取一张薄的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后,得到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再 沿底边上的高线对折,将得到的三角形纸沿图中的黑色线剪开,去掉含90°角的部分,打开折叠的纸,并将其铺平。

(1)你会得到怎样的图案?先猜一猜,再做一做。

(2)你能说明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图案吗?应用轴对称知识试一试。

(3)如果将正方形纸按上面方式对折3次,然后沿圆弧剪开,去掉较小部分,展开后结果又会怎样?为什么?

(4)当纸对折2次后,剪出的图案至少有几条对称轴?3次呢?

[生甲]通过上述步骤,我会得到一个轴对称图案。

[生乙]它有两条对称轴。即,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是一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

[师]很好,那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图案呢?我们来分组讨论讨论。

[生丙]按上面的做法,实际上相当于折出了正方形的两条对称轴(如图7-35),因此我们得到的图案一定有2条对称轴。

[师]很好,那将正方形按上面方式对折3次后,沿图形中的圆弧剪开。去掉较小部分,展开后结果会怎样?为什么?

[生丁]将正方形对折3次后,按上述方法剪切后,展开的图案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并且它有四条对称轴。

[生戊]因为按题中的方式将正方形对折3次,相当于折出了正方形的另外2条对称轴,(如图7-36所示),因此得到的图案一定有4条对称轴。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综上所述,就很容易知道第4个问题了。当纸对折2次后,剪出的图案至少有几条对称轴呢?

[生齐声]二条。

[师]对折3次呢?

[生齐声]四条。

[师]很好,当纸对折2次,剪出的图案至少有2条对称轴;当纸对折3次,剪出的图案至少有4条对称轴。

轴对称及其性质不仅在剪纸与镶边方面应用广泛,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其他行业也应用较广,如油漆方面等。下面我们来读一读并动手试一试。

Ⅲ.课堂练习:

(一)课本P209“读一读”。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制作镶边和剪纸,进一步了解了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大家要掌握轴对称及其性质。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209习题、2、3.

(二)看本章全部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梳理本章知识框架。

板书设计

§镶边与剪纸

一、做一做

剪纸,镶边

二、读一读

三、课堂练习

轴对称图形教案范文3

关键词:活动和体验;主动学习;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体会数学的实用魅力及学数学的无穷乐趣。

一、《轴对称图形》一节的教学案例

《轴对称图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轴对称图形》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欣赏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1.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片段同学们,你们捉过蝴蝶吗?能说说你喜欢的蝴蝶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教师带来了一只美丽的蝴蝶标本,请同学们观察这只蝴蝶,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找一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在哪里见过?

教学体会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和兴趣,是人生求知欲旺盛的黄金时间。本节新课伊始,利用学生熟悉和喜欢的蝴蝶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引出对称概念。接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交流生活中对称的物体,加深对对称现象的认识,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也为接下来学生主动“探索”和“体验”埋下伏笔。

2.创造活动机会,主动构建,体悟轴对称图形

教学片段通过刚才的观察判断,同学们已经知道天安门、飞机、奖杯是对称的,钥匙不是对称的。猜想一下,如果把它们的正面画下来,得到的平面图形是不是对称的?能想办法证明你的猜想吗?学生活动:首先小组合作探究操作,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一系列活动和体验让学生主动构建:对折以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同学们把天安门、飞机和奖杯的图形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后打开,在图形上有什么新发现吗?课件演示天安门、飞机、奖杯图形对折、翻转的过程。对折后,图形中有一条折痕,折痕的两边有什么特点?对折后这一条线就是对称轴。

教学体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实际,创造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本节教学让学生独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构建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及认识对称轴。

3.发挥想象,“做”轴对称图形,内化新知,学以致用

教学片断: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来研究了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特征,那么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动手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呢?引导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自己动手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

教学体会“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用耳朵‘听’数学”。现代数学教育理论认为,学数学就是“做数学”。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去主动发现,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性质和知识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将新知识主动内化的目的。这部分教学将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让他们亲自动手去“做”轴对称图形,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应用知识,发展思维,体验成功的喜悦。

4.欣赏升华,交流感受,体验和感悟生活中的对称美

教学片段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是的,轴对称图形确实很美,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到对称的世界里看一看吧!(欣赏生活中各种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学生说感受和想法)

教学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很感兴趣,容易自觉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生活中很多图形具有对称美,让学生去欣赏美、感受美,可以陶冶心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我们的数学充满情趣,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茁壮成长。

二、用“活动”和“体验”促进主动学习的一些教学反思

1.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共识,所以每次公开课到处都可看见正在“活动”的学生身影。有时,教师安排的活动为非数学活动,有的在活动时偏离了数学思维的轨道,有的活动安排过于饱和,过于追求表面热闹,从而把数学活动引向了歧路。因此,活动和体验内容的安排要根据数学学习的内容和重点而定,特别是对于教学目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让活动和体验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服务。

2.让“活动”和“体验”后的评价激励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心理学指出:“每个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她)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激励人上进心、唤起人的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当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解决了一个对他来讲是新奇而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时,他就可以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这是一种强烈的精神体验,这种体验又会促使他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努力使自己再次获得成功体验。教师一句激励性的评语、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同学们的一阵掌声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3.有效引导“活动”和“体验”后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发展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活动和思考结合在一起才会转化为数学化的思维。活动和体验后应为学生创造交流与想象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如上述教学案例中,首先让学生对折天安门、飞机、奖杯、钥匙的平面图形,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说了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钥匙上的折痕能不能叫对称轴,为什么。当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钥匙是不对称图形时,忽然有个学生大声说:我妈妈的钥匙我觉得是轴对称图形。是什么原因呢?通过争论大家认识到并非所有的钥匙都是不对称的。这时笔者补充,这就是数学思维的严谨性:要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去判断,而不是就某一物体一概而论。

综上所述,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体验,使学生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只有学生主动地学习,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才能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轴对称图形教案范文4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数学课堂贴近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1.新课引入与生活接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头几分钟如果抓住了学生的心,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阳关大道。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很多数学信息就蕴涵在生活中,隐藏在孩子的身边。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具备生活意识,不断走进学生的生活,用一双慧眼去发现这些信息,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根据教材知识要点,创设以学生生活背景为素材的问题情境,很轻松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接轨,使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由于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学生很容易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如在教学"四边形的认识"时,我先带领学生参观自己的校园,让他们思考: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你发现了哪些图形,回到教室后,再出示学校的照片,让他们再次观察,并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各种图形,并让学生思考:什么样的图形最多?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热情高涨,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直观感知四边形,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再如教学"人民币"时,抓住孩子们的心理特点,设计一场别开生面的购物方案让学生模拟购物,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扮演生活角色。通过借助这些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引入课堂,不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的意识,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与生活牵手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但要紧扣课程标准,而且更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组织教学活动。青少年阶段是人生中最生动的年华,爱动是学生的天性,若能围绕学生的活动来展开课堂教学,由学生身边的事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亲切度与感召力,可使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学活动。

如在教学"轴对称的认识"时,我引导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进行轴对称图形的设计:有很多学生想到了我们中国民间的剪纸――先将纸对折,在折痕的一边剪下一幅图案,打开即得一个轴对称图形;有的同学想到了做墨迹――取一张质地较软、吸水性较好的纸,在纸的一侧滴上一滴墨水,将纸打开并铺平,所得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同时又有同学想到了针刺――将一张纸对折,拿起自己手上的圆规当作针,在纸上戮出一个漂亮的图案,然后将纸打开得到的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最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去发现生活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结果有的发现了教室里的三角尺、黑板、门窗、课桌……都是轴对称图形;有的发现面具、树叶、风筝……也都是轴对称图形;也有的发现0、8也是轴对称图形;还有的发现英文字母A、C、D、E……也都是轴对称图形;还有的发现汉字田、中、口……也都是轴对称图形。由此而知,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阅历,得到的也就是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再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实现他们对轴对称图形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大家共同分享发现和成功的快乐,共享彼此的资源。

3.课堂练习与生活拥抱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由此可知,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出发,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使学生养成事事、时时、处处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创造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如本人在教学了《轴对称》的"设计轴对称图形"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练习:我们的学校是由县政府和镇政府共同投资了几百万元建造的一所全县一流的新学校,现打算在教学大楼前建一个漂亮的轴对称花坛,现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来为学校出谋划策,设计一下这个大花坛的形状。学生们立即分组讨论,十分钟后各小组派一位学生将本组的设计图张贴到黑板上,同时互相交流各自小组的设计意图,相互比较设计图,并把好的作品由学生代表递交给学校领导作参考。

4.布置作业与生活融合

陶行知先生说:"应结合课本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对小学数学,能够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这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舞台。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可以测自己的身高,可以测学校操场一圈的长度;认识了人民币可以用自己零用钱买所需要的东西;学习了质量单位,可以称自己的体重;学习了图形面积的计算可以算一算自己家里的面积,所用瓷砖的块数等。再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其它形状的行不行?为什么?在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后,组织学生统计全校各班的人数……

20 1032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