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汇集14篇】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精神,如何让学习更有效呢?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小学数学教案”,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大家吧!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3,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
掌握并理解圆的周长,公式推导过程。
三,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出示圆形桌布,提出在桌布的边缘镶上一圈花边。要想知道至少准备多长的花边,怎么办 请你帮忙想想办法。
2,你们知道这圈花边的边长是什么 (生:圆的周长。)
3,用直尺测量圆的周长,你感到方便吗 能不能找到比较简便的方法
二,师生共同提出假设
1,请学生回忆正方形周长和边长的关系。(边长×4)
2,师:能不能求圆周长的同时也找到这样的倍数关系呢 测量圆的什么比较方便呢
生:半径,直径……
3,请生先画几条长短不一样的直线作直径画圆。师:观察自己画的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分组讨论研究圆的周长和直径是否存在倍数关系。
4,师:你估计圆的周长是其直径的几倍
生猜想:3倍左右。
5,师:你有办法验证吗 生讨论
教学意图:正方形的周长只与边长这个数有关系,这点与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相似,本环节选择这一教案内容,用于复习旧知和引入新知,渗透的作用是非常有效的。
三,合作交流,发现规律
1,学生思考后可能出现的以下办法:
⑴ 用一根线(或纸条)绕圆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得到圆的'周长。
⑵ 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师启发学生: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以测出圆的周长,但有局限性,那么:我们能不能探讨出一种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
⑶ 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测量进行验证。
直径(cm) 周长(cm) 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2 6。2 3倍多一点
3 9。1 3倍多一点
4 12。9 3倍多一点
2,
a,”圆的周长÷直径”等于3倍多一点,经过科学家精密的论证,计算发现这个”3倍多一点”是一个固定数叫圆周率3。14159……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在计算时通常取3。14,用字母π表示(请学生写一写)
b,结合圆周率进行爱国注意教育。
c,师生共同推导计算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意图:在圆的周长测量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使学生手脑都动起来,通过各种形式的个人实践及小组合作实践使学生亲而义举的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学生不是在学习知识,而是在探究,实验,发现新知,这样的课堂,可以使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嘴,合作的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提高。
四,实践应用,拓展新知
1,学生尝试求圆的周长
d=2cm r=3。5cm d=10cm
2,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cm,它的周长是多少m
3,请同学们画一个周长是15cm的圆。
教学意图:设计有坡度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反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已经学过的公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探索的能力。
五,,体验成功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课后思考:从边长是4cm的正方形中画出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cm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c=πd c=2πr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
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 法:演示法、讲解法
学 法:观察法、说一说、写一写
课前准备:计数器1个、100以内数目表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揭示课题(6分)
1.读出下列各数。
35 76 89 90 96 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 九十三 八十 三十 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出示教学目标(1分)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三、新授。(17分)
1.教学例4。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
(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2)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 ○ 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四、跟踪练习。(8分)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60719019100
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适当的数。
47○37 88○90 □66
35○36 61○59 □□
3、游戏题:找朋友
五、堂清练习(8分)
1、比大小,在○填上“>”、“<”或“=”
18○24 56○46 35○40 78○72
24○42 69○96 18○81 84○9个一
2、把下面的数按要求排列顺序
43 21 38 79 100 880
> > > > > >
< < < < <
六、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行:十位相同
列:个位相同
28○35 48○43 78○87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课本72~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考,并促进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让学生有自己学数学的兴趣。
3、理解凑十法的含义,在游戏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观念,并且有互相谦让的合作能力。
教具准备:挂图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凑十“对口令”游戏。
师:我和大家一起做游戏,我说一个数,你们也说一个数,这两个数合起来是10。(老师用凑十的方法和学生做游戏。)
2、揭题。
师:小芳今天帮妈妈送牛奶,现在这有两箱牛奶,可一共有多少瓶呢,聪明的`你们能够告诉她“有几瓶牛奶”吗?(板书课题)
生:我通过数数,知道共有14瓶牛奶。
师:让我们列个加法算式。
生1:9+5。
生2:也可以是5+9。
师:对,可以列两个算式。9+5=?你会算吗?
二、合作探讨计算规律
1、动手操作。
师:你能用什么办法很快知道这一共有几瓶牛奶?
生1:我是1个1个数的。
生2:我注意到一个箱子里有10格,一行有5格,2行有10格,再加上4格,就是14格。
生3:我有更简单的方法,左边格子只差1个就是10格,可以从右边拿过来1个,那右边就剩下4个,一共加起来就是14个。
师:现在根据你们所想的方法,用小棒试着摆一摆。
(学生各自操作,教师应引导学生边操作边口述操作过程。)
指定一个学生演示,并口述操作过程:我是这样摆的:右边已经有9个,从左边的5个格子里拿出1个放进去,盒子里就正好是10个,左边还有4个,这时可以很快地看出一共有14个。
师:为什么你先拿1个放在格子里?
生:因为9和1 好朋友正好凑成10。
师:箱子里原来有9个,再添上1个正好是10个,这种方法也叫“凑十法”,要把9凑成10,就要想9加几得10。9和1得10,就从左边的5个中放进1个,和9个凑成10个。
板书:9 + 5 =
1 4
师:除了9加1可以凑成10,还有别的方法能凑十吗?
生:5的好朋友是5,5 + 5 = 10,从9里拿走5,凑成十,9里面就剩下4了,结果还是等于14。
板书: 9 + 5 =
4 5
师:要算9 + 5 等于几,可以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也可以把9分成4和5,5和5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
2、试一试。
9 + 3 = 7 + 9 =
(首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理解凑十法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师;9 + 4 = ?请你们在图上用小棒圈一圈。(教师应先做示范,引导学生明白此题是用凑十法,鼓励有不同的方法,如拆大数或拆小数等。)
师: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为什么你们在算4 + 9的时候要把4分成3和1,而不分成2和2呢?
(小组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领悟“凑十法”的思考方法。)
2、比比谁算得快。
9 + 5 = 9 + 6 = 9 + 9 = 9 + 8 =
(学生独立完成,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让其通过实物操作帮助计算,然后集体反馈计算方法。)
3、“小猫数鱼”
师:有只小猫今天可高兴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它看到了鱼缸里的鱼。
师:对了,小猫看见鱼高兴极了,你们猜小猫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小猫在想:“这里一共有几条鱼?”
师:小朋友你们都来帮忙吧,写个算式来告诉它。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生1:可以列为:9 + 8 = 17
生2:也可以这样列式:8 + 9 = 17
师:你能告诉小猫你是怎样计算的吗?
生1:我是这样算的:9和1凑成10,从8里拿走1,就剩下7,10加7等于17。
生2:我们可以教小猫一只一只地数。
生3:也可以这样想:8加2等于10,从9里拿走2,剩下7,10加7等于17。
四、数学游戏“找朋友”。
1、首先让学生弄懂题意,明白中间的9要与1到10这些数交朋友。
2、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合作写出算式,应鼓励学生要按顺序书写。
3、具体反馈。
五、
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是9加几,得数都超过10,在计算时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凑十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使学生能在方格图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3)初步向学生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
(1)向学生渗透爱家乡,共建美好家园的思想。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竞争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
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
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大家特别喜欢的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瞧,他们来了!(课件出示蓝猫和淘气)那么蓝猫要给小朋友们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蓝猫:这些运动现象你们见过吗?)
提问:(课件分别出示运动中的缆车、轮船、风车、电梯、电风扇动态画面)这是什么?它是怎么运动的呢?你能用手势表示它们的运动吗?(引导观察它们运动的线路)
提问:看完这些运动现象,它们运动时的样子一样吗?那你们能不能根据它们运动时的样子分分类?你是怎么分的?你为什么要把他们分在一起?
讲述: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把像轮船航行、电梯上下这样从一个位置(贴图)沿着直线运动(贴图)到另一个位置(贴图)的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出示课题和板书课件动态演示)
教师:知道了什么叫平移,平移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小朋友回忆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运动现象也是平移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教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就和蓝猫、淘气一起去智慧岛研究平移。瞧!这就是智慧岛,我们的船从港口出发了!(课件演示)
提问:我们的船在做什么运动?朝哪个方向平移?那怎样才能知道船平移了多远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出示格子图)那你们就数一数我们的船从出发向左平移了多少格子。虚线代表到达的位置,实线代表出发的位置。你数的是几格?还有没有不一样的?那到底谁说的对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船重合了没有?能不能只数他们中间的格数?5、6、7答对了!我们的船向左平移了7格。
讲述:就在我们到达智慧岛的时候,我们的两位朋友发生了争论,我们听听看到底怎么回事?(蓝猫说:“我站在船头,经过的路长一点。”淘气说:“不对,不对,我停在船尾,我经过的路长一点。”)同学们,你们评评理,究竟谁说的对?谁经过的路长一些?
提问:用什么办法就知道谁说的对了?我们请1、2两组数蓝猫,3、4两组数淘气。(课件和学生数的过程同步)你们数的是几格?你们呢?都是7格,他们向左平移的距离是一样的。
提问:老师还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蓝猫和淘气站在船上的其他位置,平移的距离又是谁长一点呢?(课件展示蓝猫和淘气换了一个位置)
任务:我们请1、2两组数淘气,3、4两组数蓝猫。你们数的是几格?你们呢?
小结:原来他们换了位置后向左平移的距离还是7格,经过的路又是一样的。
讲述:这些点都在船上的不同位置,有各种颜色,请大家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颜色的`点,选好了吗?你选的是哪个颜色的?在到达位置的这个点在哪儿?请你指一指。每位同学观察自己选的点,数一数你观察的点向左平移了几格。
提问:你选的是什么颜色?平移了几格?还有谁选的点和他不一样?几格?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管哪个点,都是向左平移了7格,正好是和我们的船平移的距离是一样的,我们以后数一个图形或物体平移了几格,只要在这个图形上找到一个观察点,看这个点平移了几格就行了。
教师:看!智慧岛漂亮吗?漂亮在什么地方?由于智慧岛太漂亮了,小狮子正在忙着给自己找一个更好的地方住呢!你说他搬哪儿好呢?
要求:我们小朋友这儿也有这张地图,老师把他的家平移到这儿,你知道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吗?你是怎么数的?你观察的是哪个点,这个点在到达的地方的哪儿?数一数
提问:还可以向哪个方向平移?你愿意把他的家平移到那里就平移到那里!你是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为什么?
三、体验成功、实践新知
我们已经帮助小狮子搬好了家,我们该离开智慧岛了。但是蓝猫大哥却迷路了,你们愿意帮他走出森林,到达港口,回到我们的船上吗?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的口算。
2。使学生能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迁移类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演示课件“”】
2+9= 3+8= 4+7= 5+6=
3+9= 4+8= 5+7= 6+6=
4+9= 5+8= 6+7= 7+6=
5+9= 6+8= 7+7= 8+6=
2。( )里应填几?【继续演示课件“”】
5+( )=11 4+( )=12 5+( )=14
4+( )=11 2+( )=11 3+( )=12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
(1)出示例1:11—5=□。
①启发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②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开发学生思维。
想加算减;
数的组成;
因为11—6=5,所以11—5=6;
……
③启发学生想:十几减5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
11—5=6
12—5=7
13—5=8
14—5=9
15—5=10
(2)出示例1:12—4=□。
①启发学生分级讨论、交流。
②联系本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③启发学生想:十几减4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
11—4=7
12—4=8
13—4=9
14—4=10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
(1)分级讨论、交流,十几减3、十几减2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2)汇报时,使学生明确:
11—3=8 11—2=9
12—3=9 12—2=10
13—3=10
3。引导学生对比。
启发想的计算可以怎样想?使学生明确。
想加算减;
想十几的组成;
想:11—5=6→11—6=5 ……
11—4=7→11—7=4 ……
11—3=8→11—8=3 ……
11—2=9→11—9=2 ……
三、全课小结。
略。
随堂练习
1。“做一做”第1题【继续演示课件“”】,投影出示,启发学生说明图意,独立填写。
2。“做一做”第2题【继续演示课件“”】,口算,竞赛。
3。练习五第3题【继续演示课件“”】,分级讨论交流,独立填写。
(此题渗透统计思想,必要时教师做一下说明。)
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4、5题(图片“练习四”、“练习五”)。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准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2.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能在掌握的计算方法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来计算,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7×9=30×8=90×7=6×60=300×5=7×700=
2.估算
401×9798×7295×6502×2498×4
3.笔算
87×66×4567×79987×3254×6
这节课就用我们学过的这些知识,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3
题中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告诉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要求这些地砖铺5间会议室够不够,要思考哪些问题?思考一下,要求地砖够不够,这是用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在现有的地砖和要用的地砖这两个数量中,哪个数量我们不知道?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考虑铺地砖时的损耗问题,但是为了减少解题难度,我们在这里把地砖的损耗省略不计。下面需要同学们考虑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方法来计算,是选择口算呢?还是选择笔算或估算?说一说你的理由。
你准备怎样估算?
用估算出的结果与已有的地砖数量进行比较,能得出什么结论?
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如果每间会议室在铺地砖时需要680千克水泥,这5间会议室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水泥?
这次你选择了什么计算方法?
这次同学们选择了不同的`计算方法,你们认为谁选得对?
请两个同学分别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口算或笔算的。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2.教学练习五第6题
(1)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条件与哪个条件是有联系的,
(2)学生独立解答,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是选择什么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并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3)提出新的问题:这辆车如果刚好满员,一共可以运送多少旅客?
(5)指导学生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8题第1问
2.和学生一起讨论第8题第2问
四、课堂小结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两根硬纸条、圆形的手工纸、一根毛线
主要教学理念及选用的教学方法:
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维是关键。在本节课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故事导入
谈话: 在数学王国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他们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可开心啦!其中就数角娃娃最调皮了,这不,在图形娃娃们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娃娃躲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角娃娃,并与角交朋友,好吗?
[教学设想:这一环节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找到生活与新知的链结点,即图形中都藏着角。]
二、操作时间感知,自主建构
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 从实物中感知角
(出示多媒体画面)调皮的角娃娃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比比,谁的眼睛最亮。
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引导学生在物体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
(2)抽象角
老师也从这些物体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们画了下来。指出: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角。
[教学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物上找角,在学生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请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两条线,有什么感觉?(直直的)
(2)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的第68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
(3)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教学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实物到抽象出角、认识角的各部分,这个环节从直观形象到抽象,帮助学生在厚实的感性经验的.支撑下深刻的建立起角的表象,切合儿童思维特点,同时蕴含了数学从生活中来的大数学观。]
(4)你能指出这几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3、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谈话:听说我们在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能来判断一下。
(1)你能指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吗?
(2)角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角?
[教学设想: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引导学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找角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表象的积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
(1) 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谈话: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想不想亲手做个角呢?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两根小棒、两根硬纸条、一段毛线、一张圆形的纸),请你们根据自己的需要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或者身边的物体创造一个角,比一比哪一组想出的方法的多。(小组合作,教师巡视)(2)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将所做的角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3)感知角有大小
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巧巧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老师也做了一个角,老师的这个角还会变呢?你能使这个角变大些或者变小些吗?(同桌用自己做的角互相演示一下)怎样使角变大些?变小些?
(4)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要使角变大些,只要怎样?要使角变小些,只要怎样?因此,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学设想:听过了,便忘记了,看过了,便记住了,做过了,真正掌握了,通过亲自操作,学生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以小组为单位做角、展示角,让学生参与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在交流中学生认识到做角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初步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5、比较角的大小
问:现在你能比较角的大小了吗?
(1) 直接比较,引导观察
这里有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2)自主探究,诱发思考
问:剩下的这两个角谁大呢?你能想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3)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讨论。
(4)你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角的大小吗?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设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学生上台交流自己的办法,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使自身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 综合应用, 巩固深化
师:角娃娃真调皮,现在它有躲到小朋友的课本里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1、想想做做3题
(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引导思考,根据你看到的图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推想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
2、 想想做做2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 出示智多星,你知道这颗星星上有几个角吗?
四、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 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角朋友非常高兴,要送给大家一把金剪子,请你回家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一比,谁的剪法多,好吗?
[设计意图]
1、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学开始,用低年级儿童感兴趣的故事情境导入新课,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中,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产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也充满了活力。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本节课中,教师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首先,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在各种感官协调合作下初步认识角。其次,注重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保护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对角的认识。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77页。
教学目标:
1.复习和巩固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使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系统化。
2.进一步发展学生分析、综合和善于观察、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根据条件弄清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能选择正确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练习十”。(板书课题:练习十)
二、基础知识训练
1、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6题。
指名学生口算。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1题。
出示条件,让学生说说可以提出哪些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3、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2题。
出示题目,从图中我们可以先求谁的身高?(小英)再求谁的身高?(小军)
4、完成教材的77页“练习十”第3题。
学生读题,前两项费用总和怎样算?怎样算食宿费?
5、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4题。
学生理解题意,算一算,填表。
6、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5题。
出示题目,根据条件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7题。
出示情境图,说说你准备怎样求梨的重量,怎样求苹果的重量,方法有什么不同。
2、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8、9、10题。
学生读题,小组交流讨论,独立列式计算。
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的11题。
出示题目,怎样理解“一律半价”,半价后花生、开心果、香瓜子各是多少元?
独立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4、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思考题”。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教师在学生表达不清的情况下,适当补充。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二、基础知识训练
1. 26 48 16 21 45 56 15 13
2.(1)拔河的有多少人?5×12=60(人) 60-16=44(人)答案不唯一
(2)合唱组有多少人?26+8=34(人) 34×3=102(人)答案不唯一
3. 136-15=121(厘米) 121+21=142(厘米)
4. 540+380=920(元) 920-130=790(元)
5. 24 31 35 34
6. 60÷5=12(元) 12+4=16(元)
三、解决问题
1.梨:280×2=560(千克)苹果:280×2+70=630(千克)
2.(8).12×3+7=43(辆)
(9).48+50+54+49=201(毫米)
(10).鸭:(54-20)÷2=17(只)鸡:17+20=37(只)
3.(1)26×3=78(元) 78÷2=39(元)
(2)72÷(12÷2)=12(袋)
4.思考题
(73-49)÷2=12(元) 73-12×4=25(元)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一课时: 《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教学分析:
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1、秒的认识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
1、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
十、
九、
八、
七、
六、
五、
四、
三、
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课本第6页第2题。
2.课本第6页第1题。
3.课本第6页第3题。
4.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但单位时间比较抽象,不象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因而在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来解决“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及“分与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首先通过让学生拍手、数数、写字、画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秒钟、1分钟的长短,在体验1分钟时还让学生体验同样是1分钟做不同事情时的不同感受。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意识。
4、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事情所需时间,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在估测其他事情时可借鉴作比较。当然,除了在学习秒的认识是可以这样做,建立其他数学概念也可运用这样一些做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淮安区宋集乡后营小学 谭恩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36、37页的内容。【教材简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6页例
1、“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六相关习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
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在三年级下册,学生又学习了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
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本堂课主要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例1中首先让学生看图写分数,激活学生对分数的已有认识。然后分两个层次:
1、让学生认识到这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的,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
2、再让学生认识到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完整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最后让学生认识分数单位的`含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组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教学难点】
理解、抽象出单位“1”。【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你能看老师分苹果说出分数吗?(实物演示把苹果切成两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景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课堂生动有趣,又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适应于生活的思想,并引出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1)出示例1组图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追问:你能说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同桌交流后班内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用课件逐渐展示板书。提问:第四个图与前三个图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明确: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第四幅图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出示2/3
提问:把()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2份的数? 学生讨论交流,班内汇报。
预设:学生说可能是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说明: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追问:在这几个图里,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提问:你能试着说说什么是分数吗? 教师引导概括分数意义。
(2)操作:铅笔、硬币、钟面、桃子图案
提问:你能用手中的物品表示2/3吗?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小组合作用提供的物品表示并交流想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概括单位“1”后,通过操作丰富单位“1”的表象,理解单位“1”不同,所表示的意义、数量都不同。】
(3)出示练习六第三题
学生先按书上的说法,说说第1题中是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三好学生有这样的几份;再参照第1题说说后两题中分数的意义。
(4)出示练习六第四题
先引导学生明确单位“1”,再依次出现平均分的点,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并说说想法。(5)出示练习六第五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所填分数有什么不同。
2、认识分数单位
(1)谈话:整数、小数都有计数单位,例如:整数9的计数单位是1,9里面有9个1,的计数单位是,里面有9个。分数也有分数单位。例如:5/8里有5个1/8,5/8的分数单位是1/8,3/
7、1/
5、1/2呢?
提问:你能说说什么是分数单位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揭示。
【设计意图:联系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分数单位。】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互说后班内交流。(3)完成“练一练”
小学数学教案 篇11
l.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写出比例,判断几个数是不是成比例;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认识正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关系的联系和区别,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意义,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比例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里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单元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单元教学难点:认识正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关系的联系和区别。
(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六第1~5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成不成比例;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成不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l.什么叫做两个数的比?请你说出两个比。(教师板书)
2.什么是比的比值?上面两个比的比值是多少?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比,知道怎样求比值。今天就根据比和比值来学习比例,并且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比例的意义。
让学生算出下面各比的比值,再比较每组里两个比的比值有什么关系。(指名板演)
(1) 3 :5 24 :40 (2) : 7.5 :3
追问:比值相等,说明每组里两个比怎样?
说明3 :5的比值和24:40的比值都是 ,比值相等,也就是两个比相等,可以写成:
3 :5=24 :40(板书)这个式子表示两个比怎样? : 和7.5 :3也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板书: : =7.5 :3 这个式子也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上面两个等式表示的是怎样的式子?指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下面两个比之间的哪些○里能填=,为什么?
1 :2○3 :6 0.5 :0.2○5 :2
1.5 :3○15 :3 :2○ :1
提问:填了等号后的式子是什么? 1.5 :3和15 :3为什么不能组成比例?要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可以看它们的什么?指出:要判断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看比值是不是相等;也可以把两个比化简后看是不是相同的两个比。
3.教学例1。
出示例1,让学生先写出两次买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提问:怎样判断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让学生判断并写出比例。提问:能不能组成比例?(板书比例式)为什么?强调:只有两个比值相等的比才能组成比例。
让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3 :6=5 :( ) 0.8 :( )=1 :
如果学生有困难,启发用比值相等的方法推算。填写以后,提问学生:为什么填这个数?
4.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向学生说明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看开始组成的两个比例,说一说其中的内项和外项。让学生计算上面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并要求观察,从中发现什么。让学生口答结果。提问:从上面的计算里,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说一说。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请你说一说外项和内项。提问:在这个比例里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追问:为什么交叉相乘的积相等?
5.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出示3.6 :1.8和0.5 :0.25。让学生自己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如果能组成比例就写出这个比例式。提问:2.6 :1.8和0.5 :0.25能组成比例吗?指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可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判断时可以先把两个比看成是比例。如果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如果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
三、巩固练习
1. 提问: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样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2. 完成练一练。
指名4人板演.其余在下面练习。然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并说明可以用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判断,也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3.做练习六第1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如果能组成比例就再写出比例。提问练习情况并板书,让学生说明为什么。
4.做练习六第2题。
让学生判断,在练习本上写出来。提问:哪一个比和 :4组成比例?为什么,(比值相等,或化简后两个比相同)
5.完成练习六第3题。
学生先观察、计算,然后口答,说明理由。
四、全课小结
这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可以怎样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小学数学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积的近似值(页的例6和“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
+××
××××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1、出示例6: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思考:
(1)最小的单位是什么?
(2)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指导看书:。
7、尝试后练习:
▲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出:
(1)这题只有两位小数,不必再求近似数;(或保留一位小数)
(2)一定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或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要取近似数。
三、示范
1、课件出示:页1题。
2、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
教师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四、运用
1、一个长方形操场,长米,宽米。计算出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五、体验: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六、作业:
页2--4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相反数的意义,能求出已知数的相反数;
2.使学生能根据相反数的意思进行化简.
教学重点:会求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
教学难点:相反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议一议:
1.如图,观察数轴上点A、点B的位置及它们到原点的距离,你有什么发现?
2.观察下列各对有理数,你发现了什么?请与同学交流.
5与,与,与,π与-π.
符号不同、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例如5与-5互为相反数,其中5是-5的相反数,-5是5的相反数,π的'相反数是-π.
0的相反数是0.
练习:求3、-、47的相反数.
二、利用相反数的意义化简一个数的符号
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可以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一个“-”号.如-5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5),而我们知道-5的相反数是5,所以-(-5)=5.
一般的,a的相反数是-a,-a的相反数是a,即-(-a)=a.
三、展示交流
1.求7、-、的相反数.
2.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8,-7,0,,-,︱-3︱
3.化简:
(1)-(+3)(2)+(-)(3)+(+5)
(4)-(-12)(5)-[-(+)](6)-[-(-)]
四、课堂反馈
1.在-3、+(-3)、-(-4)、-(+2)中,负数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
2.在+(-2)与-2、-(+1)与+1、-(-4)与+(-4)、-(+5)与+(-5)、-(-6)与+(+6)、+(+7)与+(-7)这几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有()
A、6对B、5对C、4对D、3对
3.数轴上,若A、B表示互为相反数,A在B的右侧,并且这两点的距离为8,则这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4.化简:
(1)-(-100);(2)-(-5);(3)+(+);
(4)+(-);(5)-(-7);(6)-(+12)
5.请在数轴上画出表示3、-2、-及它们相反数的点,并分别用A、B、C、D、E、F来表示
(1)把这6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起来;
(2)点C与原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课堂作业:习题、3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14
[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是帮助学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地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别,但分的结果是每份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材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例题,并就其中的一种结果,揭示了两种不同的分的过程,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其他各种不同的分法展开进一步讨论和交流,体会平均分的每一种结果可以从不同的分的过程中得到。
想想做做中的题目进一步通过各种不同的情景下的平均分问题,有层次地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平均分本质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继续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2.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铺垫准备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展示8个圆片。
⑴提出要求:①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个?②把它们每4个一份的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⑵学生拿出自己的圆片动手操作,同时让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分别操作上述两种分法。
2.提问:想一想,刚才自己是怎样分的,再观察黑板上两位同学分出的结果,这两种分法的结果虽然不一样,但是它们在分的过程中也有同样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呢?
3.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课始简单的操作,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不同分法,同时通过对操作的反思及两种分法的初步比较,使学生对平均分的本质特征有了初步的体会,为下面两种分法的整合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体会领悟
1.创设情景:兔妈妈拿来一些铅笔,准备将它们分给表现好的几个小兔子,数一数共有几枝?(出示12枝铅笔)
兔妈妈可以怎样去分这12枝铅笔呢?
2.明确要求
①出示条件:把12枝铅笔平均分。
②提问: 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3.自主探索
①你愿意来帮帮兔妈妈吗?想一想应该怎样分?
②拿出12个圆片来代表12枝铅笔,动手试一试。
4.初步交流,总结两种思路
①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让一名学生展示他的结果,同时提问:他这样分对吗?为什么?还有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的吗?
②他们的结果都是这样的,都分对了,但是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教师先请上台展示的这位同学说一说,然后继续提问:其他同学的想法是不是都与他一样呢?不一样的说一说。
③小结:虽然结果相同,但他们所想的和刚才分的过程却可能并不一样,有的是每几个一份地分,有的是平均分成几份,最后,他们所分的结果都是每份铅笔的枝数相同,因此都符合 平均分。
④看一看你的分法,是否符合要求?想一想,如果别人和你的分法相同,他还可能是怎么想的?
5.小组内交流
①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小组内交流。
②小组讨论:除了小组内的几种分法以外是否还有别的分法?
③小组内总结:你们小组共发现了多少种分法?把它们分别贴在小黑板上。
6.展示后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地分,但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结果是每一份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要努力处理好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关系。学生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中明晰了平均分的两种基本策略,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为把握平均分的本质特征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三、巩固应用,内化概念
1.依次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
①先出示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知道都是平均分。
②想一想,他们分别可能是怎么分的?让学生在小组内从不同角度说一说分的过程。
③独立完成填空。
④在小组内校对。
2.想想做做第5题。
①出示图,学生仔细观察。
②一共有几本书?你是怎么知道的?
③如果是平均分的话,可以怎样分呢?
④独立完成填空。
⑤小结:像这样每份同样多,既可以看成是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也可以理解为是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
3.想想做做第6题。
①出示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②兔子是怎样分的?鸡是怎样分的呢?自己先说一说。
③和同桌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这里的每一个习题,都紧扣教学重点力图为学生创设说的环境,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表述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同时树立自信,并学会尊重他人。]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发散练习:有15个小朋友,要分成几个人数相等的小组做游戏,可以怎样分?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下课以后去分一分。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小结,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课后的拓展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以形成。]
下一篇:小班礼仪活动教案(最新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