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灯教案最新14篇
通过走马灯的制作与表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走马灯教案”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走马灯教案精编 篇1
一、准备:
蜡烛一支,纸杯两个,牙签一支,胶带一卷,棉线一条(约20厘米),剪*一把。
二、看一看:
燃烧中的蜡烛,你是否感觉到有一股气流向上流动呢?
三、做一做:
1、取一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大口,并在杯底固定上蜡烛,作为灯的底座。
2、另一个纸杯则在杯身约等距位置剪出三四个长方形的扇叶;在杯底*穿上棉线,并用牙签固定,作为灯的上座。
3、将两个纸杯上下对口用胶带贴好固定,就成了一个走马灯。点上蜡烛,拉起棉线,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
四、说一说
你和爸爸妈妈怎么做的,为什么会这样?你知道它的秘密吗?请把它记下来
1、蜡烛燃烧时,火焰的尖端是朝_______________方向的。
2、走马灯旋转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马灯旋转的方向和上方纸杯扇叶开口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走马灯教案精编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并自主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品味,研读描写茅以生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课件走马灯的图片,问学生是什么?组织谈话,让学生初步了解走马灯。
2. 引出课题《走马灯的奥秘》
3. 简介课文主人公茅以升的一些情况。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将了一个什么故事?(写了茅以升通过观察走马灯,发现了走马灯的奥秘)
2. 学习生字,
三、熟读课文,理解感悟
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奥秘什么意思?走马灯有什么奥秘?)
2.默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感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指名课文,思考。
(2).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3.导读: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读,分别用不同标记画出相关语句。
(1)感悟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的语句: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像磁石”什么感觉?想象此时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
“仰”“目不转睛”“盯”什么样?表演体会。
朗读感悟、评议。
(2)感悟感悟描写茅以升勤于动脑的语句:
A、茅以升提出了哪些问题 B、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C、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纸人、小纸马跑得快一些呢?
学生交流看法后引导朗读。
(3)感悟描写茅以升发现走马灯奥秘的句子
随学生汇报,总结板书:
热气大,小纸人、小纸马就跑得快
小结:茅以升不仅观察,还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能实践验证。所以我们才感受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指板书)?正因为如此,他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著名的`桥梁专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理解了走马灯的奥秘,也知道了小时候的茅以升是一个会观察,爱动脑的孩子,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像茅以升爷爷一样从小做一个爱思考的好孩子。
2.作业:
把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经历写一写。
走马灯教案精编 篇3
学习目标:
1.了解走马灯旋转原理,是因为热空气上升推动叶片,使叶轮运动,带动纸筒旋转。周围的冷空气会不断从下方流入,进行补充,产生对流,这样灯就不停旋转起来了。
2.能制作走马灯旋转纸筒,经历制作、比较、改进的过程,提高动手和研究能力。
3.乐于参与活动,乐意课外探究。
器材准备:
教师:走马灯实物、纸筒、支架、风车、课件。
学生个人:每人走马灯模型制作套材:支架(细水笔芯、底座、两头尖竹签)、纸筒(金属子母扣,纸碗),火柴,蜡烛,剪刀,小刀。
小组湿毛巾一块(安全保障)、金属小盒一个(放火柴梗)。
一、呈现实物,激发兴趣
1.组织学生观看走马灯。
2.介绍走马灯历史。
二、制作和研究
1.用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走马灯的旋转内筒。
思考: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你还发现了什么?
2.学生试做测试。
3.组织汇报交流: 4.纸筒结构与生活中哪种玩具很相似,遇到气流也会旋转?(风车——2000多年前)。
5.小结
三、拓展应用
燃气轮机介绍:燃气轮机用途很广,从过去的军事领域扩展到铁路运输、海上平台和大中型电站等。它是靠燃烧室产生的高压高速气体推动燃气叶轮旋转。
四、课外研究指导
1.你想对自己的’走马灯怎么改进?
2.如果你自己课外再去制作一个走马灯,你想做一个怎样的走马灯?哪些材料你不易办到?怎么解决。
3.课后继续研究:做一个转得更快的走马灯、双向走马灯。
4.小结:走马灯虽然是一种玩具式的灯,但它却蕴含着科学道理。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科学玩具,只要你去研究,肯定能发现它们的秘密,自己也可以学着做一做。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走马灯公开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本站信息推送。
走马灯教案精编 篇4
学习目标:
1.了解走马灯旋转原理,是因为热空气上升推动叶片,使叶轮运动,带动纸筒旋转。周围的冷空气会不断从下方流入,进行补充,产生对流,这样灯就不停旋转起来了。
2.能制作走马灯旋转纸筒,经历制作、比较、改进的过程,提高动手和研究能力。
3.乐于参与活动,乐意课外探究。
器材准备:
教师:走马灯实物、纸筒、支架、风车、课件。
学生个人:每人走马灯模型制作套材:支架(细水笔芯、底座、两头尖竹签)、纸筒(金属子母扣,纸碗),火柴,蜡烛,剪*,小*。
小组湿毛巾一块(安全保障)、金属小盒一个(放火柴梗)。
一、呈现实物,激发兴趣
1.组织学生观看走马灯。
2.介绍走马灯历史。
二、制作和研究
1.用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走马灯的旋转内筒。
思考: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你还发现了什么?
2.学生试做测试。
3.组织汇报交流:4.纸筒结构与生活中哪种玩具很相似,遇到气流也会旋转?(风车——2000多年前)。
5.小结
三、拓展应用
燃气轮机介绍:燃气轮机用途很广,从过去的*事领域扩展到铁路运输、海上平台和大中型电站等。它是靠燃烧室产生的高压高速气体推动燃气叶轮旋转。
四、课外研究指导
1.你想对自己的走马灯怎么改进?
2.如果你自己课外再去制作一个走马灯,你想做一个怎样的走马灯?哪些材料你不易办到?怎么解决。
3.课后继续研究:做一个转得更快的走马灯、双向走马灯。
4.小结:走马灯虽然是一种玩具式的灯,但它却蕴含着科学道理。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科学玩具,只要你去研究,肯定能发现它们的秘密,自己也可以学着做一做。
走马灯教案精编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秘、旋、蜡”的字形掌握。
2、品味,研读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思考、探索的词语。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国有一位桥梁专家,他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50年代,他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并担任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后又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主要著述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等。他的名字就是——茅以升。今天我们就学习1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对茅以升杰出成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产生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不认识的字,同桌合作识字。
2、检查认字情况:
抽读卡片,提示易错字。
秘:左边禾木旁,不是木字旁。
蜡:左边虫子旁,不是火字旁。
转:多音字,表示方向变化读三声;表示以一点为中心环绕读四声。
悬:上边是县,不要写成三横。
奥:上边不封口。
3、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其他学生评议。
4、指导书写:悬(引导观察结构:上长下断;上窄下宽,横间距离要均匀。撇折在中线上。)
5、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并修改。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仍很重要,教学中继续坚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引导学生个性化识字并加强写字的指导。】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奥秘”是什么意思?走马灯有什么奥秘?)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读课文你觉得茅以升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学生默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茅以升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并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发表见解。[
【设计意图:继续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结合同学提出的问题收集有关资料。(走马灯的图片;茅以升图片;茅以升介绍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语句,感受茅以升善于观察和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走马灯教案精编 篇6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品读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词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从小细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考里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学习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走马灯的构造以及转动的奥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施,多媒体课件,走马灯简易实物。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语句,感受茅以升善于观察和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了解走马灯的构造。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放儿歌导入
正月十五月儿明,
家家户户闹花灯,
走马灯,凭气转,
转出一片好风景,
……
走马灯到底是一盏怎样的灯能够这样神奇,惹人喜爱。大家一定想看看走马灯。(出示走马灯图片)
2.同学们对走马灯很感兴趣,有一个人对走马灯也很感兴趣,简直入迷了,大家来认识本课的主人公——茅以升。 (出示图片,介绍茅以升)
3.导入:茅以升这么了不起,却对这样一个别人看起来很平常的走马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还影响了他的一生。走马灯到底有什么奥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走马灯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研读课文,品味语言,感情朗读:
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想:你感受最深的是茅以升是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在文中画出来。
2.学生读课文。
3.学生回答,老师相机板书: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勇于探索
(1)感悟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的语句:
A随学生汇报出示文字课件: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B引导学生品味带点词语,体会其善于观察.
“像磁石”什么感觉?想象此时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
“仰”“目不转睛”“盯”什么样?表演体会。
C有感情朗读感悟、评议。
D他看到了什么?指名读。
蜡烛点燃以后,轮子就旋转起来,轮子四周的小纸人和小纸马也跟着转动。明亮的烛光把小纸人和小纸马的影子投在灯壁上,十分有趣。(出示走马灯结构图片)简单说明走马灯的结构。
思考:他看得如此细致,说明他观察得怎样?
(2)感悟描写茅以升勤于动脑、不懂就问的语句:
他越看越入迷,一连串的问题争着往他脑子里挤。
随学生汇报出示文字课件:茅以升提出了哪些问题?
◎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
◎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在这两个问题后面的标点符号是什么标点符号?这个标点符号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在这里要用这个标点符号?
◎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纸人、小纸马跑得快一些呢?
学生交流看法后,出示实物,让学生当堂体验。(简要的介绍走马灯的制作方法)
引导朗读。
(3)感悟描写茅以升勇于探索的语句:
随学生汇报让学生板书茅以升勇于实践的’词语:
问、取、吹、又提问、又拿、点燃。
小结:茅以升不仅观察,还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能实践验证。所以我们才感受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指板书)
(4)请大家动动脑筋,除了燃烧蜡烛能使走马灯转动,还有什么方法能使走马灯转动呢?(电灯、火炉、暖气等发热的物体都能使走马灯转动)
三、拓展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动脑、动手解决遇到的问题的?
四、总结: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正因为如此,他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著名的桥梁专家。我想把茅以升爷爷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少年立志,青年成才。”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收集科学家的故事。
自己动手制作一盏走马灯。
六、 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儿歌,马上就是我们的新中国六十八大庆的日子,祝愿我们的祖国像歌曲中所唱的那样:转出一片好风景,国泰民安享太平。
走马灯教案精编 篇7
科学小制作一:走马灯
一、课时:4课时(两次课,每次2小时)
二、科学原理:
走马灯,又名马骑灯,是中国传统玩具之一,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灯内点上蜡烛,烛火加热空气,热空气密度小变轻从而上升,上升的气流碰到上方的扇叶就会驱动扇叶旋转。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
三、制作过程:
1、准备制作所需的材料,包括厚卡纸(19*475px,350g)、软的书写纸(18*1325px,80g)、放蜡烛的罐头瓶子、细铁丝、胶水或双面胶(双面胶更好用)、子母扣、圆规、剪刀、美工刀、铅笔、尺子、蜡烛。
2、如图纸所示,在卡纸上画出参考线,制作灯罩的顶盖既扇叶。
3、将上图中的实线剪开,虚线折叠,并在中心安装子母扣。
4、取出书写纸制作灯罩壁,可以自己设计绘制图案。
5、制作灯罩,将折好的顶盖与绘制好的灯罩壁贴合,做成一个圆筒。
6、将细铁丝一端弯成圈套在玻璃瓶口上,另一端垂直向上。(注:铁丝上档与子母扣接触的面尽可能小,以减少摩擦)
7、点上蜡烛放上灯罩。稍等几分钟后,灯罩就会旋转起来。
走马灯教案精编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并自主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品味,研读描写茅以生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课件走马灯的图片,问学生是什么?组织谈话,让学生初步了解走马灯。
2. 引出课题《走马灯的奥秘》
3. 简介课文主人公茅以升的一些情况。
二、 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将了一个什么故事?(写了茅以升通过观察走马灯,发现了走马灯的奥秘)
2. 学习生字,
三、熟读课文,理解感悟
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奥秘什么意思?走马灯有什么奥秘?)
2.默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感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指名课文,思考。
(2).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3.导读: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读,分别用不同标记画出相关语句。
(1)感悟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的语句: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像磁石”什么感觉?想象此时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
“仰”“目不转睛”“盯”什么样?表演体会。
朗读感悟、评议。
(2)感悟感悟描写茅以升勤于动脑的语句:
A、茅以升提出了哪些问题 B、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C、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纸人、小纸马跑得快一些呢?
学生交流看法后引导朗读。
(3)感悟描写茅以升发现走马灯奥秘的句子
随学生汇报,总结板书:
热气大,小纸人、小纸马就跑得快
小结:茅以升不仅观察,还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能实践验证。所以我们才感受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指板书)?正因为如此,他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著名的.桥梁专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理解了走马灯的奥秘,也知道了小时候的茅以升是一个会观察,爱动脑的孩子,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像茅以升爷爷一样从小做一个爱思考的好孩子。
2.作业:
把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经历写一写。
走马灯教案精编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秘、旋、蜡”的字形掌握。
2、品味,研读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思考、探索的词语。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国有一位著名桥梁专家,他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50年代,他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并担任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后又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主要著述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等。他的名字就是——茅以升。今天我们就学习1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对茅以升杰出成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产生阅读期待。 】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不认识的字,同桌合作识字。
2、检查认字情况:
抽读卡片,提示易错字。
秘:左边禾木旁,不是木字旁。
蜡:左边虫子旁,不是火字旁。
转:多音字,表示方向变化读三声;表示以一点为中心环绕读四声。
悬:上边是县,不要写成三横。
奥:上边不封口。
3、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其他学生评议。
4、指导书写:悬 (引导观察结构:上长下断;上窄下宽,横间距离要均匀。撇折在中线上。)
5、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并修改。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仍很重要,教学中继续坚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引导学生个性化识字并加强写字的指导。】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奥秘”是什么意思?走马灯有什么奥秘?)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读课文你觉得茅以升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学生默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茅以升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并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发表见解。
【设计意图:继续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结合同学提出的问题收集有关资料。(走马灯的图片;茅以升图片;茅以升介绍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语句,感受茅以升善于观察和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检查朗读
二、交流资料
1、小组内互相交流课下准备的资料。
2、汇报资料(图片、文字、影像等)。
3、结合学生资料出示走马灯图片或实物,略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看图了解走马灯的外形。
4、导入:就是这样一个别人看起来很平常的走马灯对茅以升却产生了不平常的影响。通过他的表现我们会认识一个怎样的茅以升呢?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三、走进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受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指名读课文,思考问题。
3、总结归纳,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4、引导: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读,用不同标记画出相关语句。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你感受最深的是茅以升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2、根据你最想交流的内容自愿组合小组进行讨论。
3、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全班同学共同讨论、朗读。
(1)感悟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的语句。
A、随学生汇报出示文字: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B、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语,体会其善于观察。
“像磁石”什么感觉?想象此时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
“仰”“目不转睛”“盯”什么样?表演体会。
C、朗读感悟、评议。
D、他看到了什么?指名读,思考:他看得如此细致,说明他观察得怎样?
(2)感悟描写茅以升“勤于思考”的语句。(茅以升提出了哪些问题?)
A、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
B、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C、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纸人、小纸马跑得快一些呢?
学生交流看法后引导朗读。
(3)感悟描写茅以升“勇于探索”的’语句:
根据汇报让学生板书茅以升勇于提问、勇于实践的词语:“问、取、吹、又提问、又拿、点燃。”
师小结:茅以升不仅会观察,还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能实践验证。所以我们才感受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指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人物优秀品质的同时,还引导其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领悟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达到积累语言,内化语言的目的。】
五、总结
正因为如此,他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著名的桥梁专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收集科学家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10走马灯的奥秘
善于观察:仰、目不转睛、盯
勤于思考:问、又提问、播进科学的种子
勇于探索:取、吹、又拿、点燃
走马灯教案精编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秘、旋、蜡”的字形掌握。
2、品味,研读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思考、探索的词语。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国有一位著名桥梁专家,他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50年代,他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并担任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后又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主要著述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等。他的名字就是——茅以升。今天我们就学习1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对茅以升杰出成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产生阅读期待。 】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不认识的字,同桌合作识字。
2、检查认字情况:
抽读卡片,提示易错字。
秘:左边禾木旁,不是木字旁。
蜡:左边虫子旁,不是火字旁。
转:多音字,表示方向变化读三声;表示以一点为中心环绕读四声。
悬:上边是县,不要写成三横。
奥:上边不封口。
3、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其他学生评议。
4、指导书写:悬 (引导观察结构:上长下断;上窄下宽,横间距离要均匀。撇折在中线上。)
5、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并修改。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仍很重要,教学中继续坚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引导学生个性化识字并加强写字的指导。】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奥秘”是什么意思?走马灯有什么奥秘?)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读课文你觉得茅以升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学生默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茅以升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并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发表见解。
【设计意图:继续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结合同学提出的问题收集有关资料。(走马灯的图片;茅以升图片;茅以升介绍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语句,感受茅以升善于观察和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生字,检查朗读
二、交流资料
1、小组内互相交流课下准备的资料。
2、汇报资料(图片、文字、影像等)。
3、结合学生资料出示走马灯图片或实物,略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看图了解走马灯的外形。
4、导入:就是这样一个别人看起来很平常的走马灯对茅以升却产生了不平常的影响。通过他的表现我们会认识一个怎样的茅以升呢?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三、走进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受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指名读课文,思考问题。
3、总结归纳,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4、引导: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读,用不同标记画出相关语句。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你感受最深的是茅以升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2、根据你最想交流的内容自愿组合小组进行讨论。
3、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全班同学共同讨论、朗读。
(1)感悟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的语句。
A、随学生汇报出示文字: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B、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语,体会其善于观察。
“像磁石”什么感觉?想象此时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
“仰”“目不转睛”“盯”什么样?表演体会。
C、朗读感悟、评议。
D、他看到了什么?指名读,思考:他看得如此细致,说明他观察得怎样?
(2)感悟描写茅以升“勤于思考”的语句。(茅以升提出了哪些问题?)
A、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
B、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C、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纸人、小纸马跑得快一些呢?
学生交流看法后引导朗读。
(3)感悟描写茅以升“勇于探索”的语句:
根据汇报让学生板书茅以升勇于提问、勇于实践的词语:“问、取、吹、又提问、又拿、点燃。”
师小结:茅以升不仅会观察,还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能实践验证。所以我们才感受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指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人物优秀品质的同时,还引导其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领悟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达到积累语言,内化语言的目的。】
五、总结
正因为如此,他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著名的桥梁专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收集科学家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10走马灯的奥秘
善于观察:仰、目不转睛、盯
勤于思考:问、又提问、播进科学的种子
勇于探索:取、吹、又拿、点燃
走马灯教案精编 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秘、旋、蜡”的字形掌握。
2、品味,研读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思考、探索的词语。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国有一位桥梁专家,他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50年代,他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并担任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后又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主要著述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等。他的名字就是——茅以升。今天我们就学习1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对茅以升杰出成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产生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不认识的字,同桌合作识字。
2、检查认字情况:
抽读卡片,提示易错字。
秘:左边禾木旁,不是木字旁。
蜡:左边虫子旁,不是火字旁。
转:多音字,表示方向变化读三声;表示以一点为中心环绕读四声。
悬:上边是县,不要写成三横。
奥:上边不封口。
3、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其他学生评议。
4、指导书写:悬(引导观察结构:上长下断;上窄下宽,横间距离要均匀。撇折在中线上。)
5、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并修改。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仍很重要,教学中继续坚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引导学生个性化识字并加强写字的指导。】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奥秘”是什么意思?走马灯有什么奥秘?)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读课文你觉得茅以升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学生默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茅以升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并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发表见解。
【设计意图:继续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结合同学提出的问题收集有关资料。(走马灯的图片;茅以升图片;茅以升介绍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语句,感受茅以升善于观察和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检查朗读
二、交流资料
1、小组内互相交流课下准备的资料。
2、汇报资料(图片、文字、影像等)。
3、结合学生资料出示走马灯图片或实物,略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看图了解走马灯的外形。
4、导入:就是这样一个别人看起来很平常的走马灯对茅以升却产生了不平常的影响。通过他的表现我们会认识一个怎样的茅以升呢?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三、走进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受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指名读课文,思考问题。
3、总结归纳,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4、引导: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读,用不同标记画出相关语句。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你感受最深的是茅以升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2、根据你最想交流的内容自愿组合小组进行讨论。
3、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全班同学共同讨论、朗读。
(1)感悟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的语句。
A、随学生汇报出示文字: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B、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语,体会其善于观察。
“像磁石”什么感觉?想象此时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
“仰”“目不转睛”“盯”什么样?表演体会。
C、朗读感悟、评议。
D、他看到了什么?指名读,思考:他看得如此细致,说明他观察得怎样?
(2)感悟描写茅以升“勤于思考”的语句。(茅以升提出了哪些问题?)
A、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
B、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C、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纸人、小纸马跑得快一些呢?
学生交流看法后引导朗读。
(3)感悟描写茅以升“勇于探索”的语句:
根据汇报让学生板书茅以升勇于提问、勇于实践的词语:“问、取、吹、又提问、又拿、点燃。”
师小结:茅以升不仅会观察,还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能实践验证。所以我们才感受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指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人物优秀品质的同时,还引导其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领悟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达到积累语言,内化语言的目的。】
五、总结
正因为如此,他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的桥梁专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收集科学家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份手抄报。
走马灯教案精编 篇12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谈话激趣导入、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初步理解课文、品读课文、读中感悟等环节的设计,力求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知道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知道走马灯的结构以及走马灯是根据什么原理转动的。
2、会认“宵、盏、悬、旋、蜡、烛、串、幼”等生字;会写“奥、秘、形、堂、引、转、旋、插、蜡、烛、投、串、幼”等生字;能认识多音字“转”;能掌握“奥秘、堂屋、吸引、目不转睛、旋转、插着、蜡烛、投在、一连串、幼小”等词语。
3、学习茅以升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敢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知道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教学难点:知道走马灯的结构以及走马灯是根据什么原理转动的。
课前准备:
“棱柱形”物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一)元宵夜看花灯是我国传统的春节习俗,同学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呢?谈谈你看见过的花灯!欣赏花灯图片(展示课件第三屏)
(二)、我国的桥梁专家茅以升7岁时对走马灯可感兴趣了,他还发现了走马灯的不少奥秘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马灯的奥秘》。
(三)、板题,读题。
(四)、据题质疑。
1、围绕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师生梳理:
(1)走马灯有什么奥秘?
(2)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标好自然段。
(二)四人小组互帮互学生字词。
(三)(展示课件第四屏)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读音,给多音字“转”组词。
(四)识记字形。
(五)指导书写。(着重指导“奥、秘、转、旋、插”等字)
(六)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带着问题读课文: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你认为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在课文中做好记录。
(一)自读课文。
(二)同桌交流。
(三)汇报。
(四)师生评议。
四、课堂小结
以谈话打开学生已有素材,花灯图片的展示给学生形象直观的刺激,再以七岁同龄人的视觉探究走马灯究竟有什么奥秘,激起学习的兴趣。学贵有疑,有疑则思,据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起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指导学生自读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识字、写字教学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多种形式识记提升识字效率。带着问题读课文,培养孩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一)多种形式复习生字词。
(二)简要说说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请一生朗读这一自然段,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后点评该生朗读情况。
2、问:茅以升家买的走马灯是什么形状?(棱柱形)
3、师出示棱柱形物体帮助学生理解“棱柱形”。
4、(展示课件第五屏步骤一)请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泡泡图:“我知道‘悬’和‘挂’的意思不完全相同”。它们有哪些不同呢?(展示课件第五屏步骤二)
(1)学生查字典理解“悬”和“挂”的意思。
(2)利用教室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悬”和“挂”的不同。如:教室中间悬着的吊扇和教室四壁的壁扇等。
(二)品读第2~5自然段。
1、请四个组的同学各读第2~5自然段中的一个自然段。
2、(展示课件第六屏)
(1)自己思考:走马灯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2)四人小组交流,说一说走马灯的构造。
3、茅以升如此清楚走马灯的构造,他是怎样观察的呢?
4、指名回答。(相机展示课件第七屏)
(1)齐读。
(2)(展示课件第八屏)同桌共同完成学习卡,感悟茅以升对走马灯产生浓厚的兴趣。
(3)理解“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体会“盯着”一词的好处。(表现了茅以升观察得非常专心)
5、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茅以升的认真观察。
6、过渡:茅以升小时候不但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还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呢!
复习生字词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扫清障碍。具体物体能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通过对“悬”和“挂”的品味,感受祖国文字的丰富多彩。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学生理解,优化教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朗读的厌烦感,提高学习兴趣。重点词语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体会。
孩子们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茅以升发现了什么问题。
(1)读中思考,在书中标好记号。
(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组汇报,明确茅以升提出的问题,在书中标好序号。
①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
②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③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纸人、小纸马跑得快一些呢?
(4)茅以升只是提出这几个问题而已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①指名回答。(展示课件第九屏)
②品读这一自然段,体会“一连串”“争着”“挤”等词语的好处。(“一连串”“争着”“挤”等词语写出了茅以升想知道走马灯为什么会转的迫切心情,也说明了茅以升很会动脑筋,提出的问题很多。)
③在“怎么有时候转得快,有时候转得慢呢?”中省略号表示什么?体会此处省略号的用法。
7、茅以升发现问题后是怎样做的?
(1)自己默读课文,找出关键的动词,在文中做好记号。
(2)同桌交流。
(3)个别汇报,明确:“问、取、吹、又提问、又拿、点燃”这些动词。
(4)讨论从这些动词中,你又觉得茅以升是个怎样的孩子?(勇于探索)
8、小结:茅以升真是一个勤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实践验证的孩子呀!
9、有感情地朗读第2~5自然段,再次感受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品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展示课件第十屏),指导朗读。
2、质疑:为什么说“虽然他没有完全明白走马灯转动的科学道理,但科学的种子已经播进他幼小的心灵。”
三、总结全文
正因为茅以升小时候是一个勤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实践验证的孩子,所以长大后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对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拓展延伸
(一)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感触?和同桌交流体会。
(二)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动脑、动手去解决遇到的问题的?小组交流后汇报。
五、作业布置
(一)搜集一些有关茅以升的故事看一看,做一些读书笔记。
(二)认真观察一样你喜欢的东西,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奥秘。
以升勤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实践验证的精神。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让学生说说茅以升小时候是怎样的孩子。难点是:对走马灯的构造及走马灯转动的原理的认识。生字教学我抓住多音字“转”和“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查字典理解字义并组词。从课后反馈的信息看主要错误有“蜡”字“虫”字旁写为“火”字旁。“形”与“型”在组词时分辨不清楚。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思路进行分析。在朗读指导时,重点指导多音字“转”在不同句子中反复出现的不同读音。
走马灯教案精编 篇13
学习目标:
1.了解走马灯旋转原理,是因为热空气上升推动叶片,使叶轮运动,带动纸筒旋转。周围的冷空气会不断从下方流入,进行补充,产生对流,这样灯就不停旋转起来了。
2.能制作走马灯旋转纸筒,经历制作、比较、改进的`过程,提高动手和研究能力。
3.乐于参与活动,乐意课外探究。
器材准备:
教师:走马灯实物、纸筒、支架、风车、课件。
学生个人:每人走马灯模型制作套材:支架(细水笔芯、底座、两头尖竹签)、纸筒(金属子母扣,纸碗),火柴,蜡烛,剪刀,小刀。
小组湿毛巾一块(安全保障)、金属小盒一个(放火柴梗)。
一、呈现实物,激发兴趣
1.组织学生观看走马灯。
2.介绍走马灯历史。
二、制作和研究
1.用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走马灯的旋转内筒。
思考: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你还发现了什么?
2.学生试做测试。
3.组织汇报交流: 4.纸筒结构与生活中哪种玩具很相似,遇到气流也会旋转?(风车——多年前)。
5.小结
三、拓展应用
燃气轮机介绍:燃气轮机用途很广,从过去的军事领域扩展到铁路运输、海上平台和大中型电站等。它是靠燃烧室产生的高压高速气体推动燃气叶轮旋转。
四、课外研究指导
1.你想对自己的走马灯怎么改进?
2.如果你自己课外再去制作一个走马灯,你想做一个怎样的走马灯?哪些材料你不易办到?怎么解决。
3.课后继续研究:做一个转得更快的走马灯、双向走马灯。
4.小结:走马灯虽然是一种玩具式的灯,但它却蕴含着科学道理。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科学玩具,只要你去研究,肯定能发现它们的秘密,自己也可以学着做一做。
走马灯教案精编 篇14
学习目标:
1.了解走马灯旋转原理,是因为热空气上升推动叶片,使叶轮运动,带动纸筒旋转。周围的冷空气会不断从下方流入,进行补充,产生对流,这样灯就不停旋转起来了。
2.能制作走马灯旋转纸筒,经历制作、比较、改进的过程,提高动手和研究能力。
3.乐于参与活动,乐意课外探究。
器材准备:
教师:走马灯实物、纸筒、支架、风车、课件。
学生个人:每人走马灯模型制作套材:支架(细水笔芯、底座、两头尖竹签)、纸筒(金属子母扣,纸碗),火柴,蜡烛,剪*,小*。
小组湿毛巾一块(安全保障)、金属小盒一个(放火柴梗)。
一、呈现实物,激发兴趣
1.组织学生观看走马灯。
2.介绍走马灯历史。
二、制作和研究
1.用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走马灯的旋转内筒。
思考: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你还发现了什么?
2.学生试做测试。
3.组织汇报交流:4.纸筒结构与生活中哪种玩具很相似,遇到气流也会旋转?(风车——2000多年前)。
5.小结
三、拓展应用
燃气轮机介绍:燃气轮机用途很广,从过去的*事领域扩展到铁路运输、海上平台和大中型电站等。它是靠燃烧室产生的高压高速气体推动燃气叶轮旋转。
四、课外研究指导
1.你想对自己的走马灯怎么改进?
2.如果你自己课外再去制作一个走马灯,你想做一个怎样的走马灯?哪些材料你不易办到?怎么解决。
3.课后继续研究:做一个转得更快的走马灯、双向走马灯。
4.小结:走马灯虽然是一种玩具式的灯,但它却蕴含着科学道理。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科学玩具,只要你去研究,肯定能发现它们的秘密,自己也可以学着做一做。
上一篇:小学劳动课教育教案【参考19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