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实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一篇】

导入:

很多同学已经注意到PPT上展示的这幅图片,这是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最准确的描述,它反映的什么经济呢?

学生: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自然(小农)经济。

这种经济形态在中国存在了上千年。

突然间,1840年一声炮响,强势的西方国家携枪带炮地闯入中国,千百年不变的农耕文明被迫发生改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本环节设计意图及反思

通过PPT展示两张图片来直截了当地使学生明确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而实际的结果也达到了教师的预期。学生能准确描述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并能理解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经济结构?通俗一点说,经济结构就是指在经济中那种经济成分占主要地位。中国古代是什么经济占主导?农业。所以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就是农业经济;而进入近代后,工业逐渐地取代了农业的地位,所以我们可以说近代中国逐渐向工业经济转变。理解了吗?

学生点头示意理解

本环节设计意图及反思

经济结构是一个政治经济学概念,所以为了防止解释专业概念而使学生更加不理解经济结构的内涵,也为了节约时间,教师设计用学生熟知的内容为例破题。课堂的反馈结果也证实这种处理方式是比较恰当的。

我们这节课主要了解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及其影响。大家通过学案目标落实这个环节已经清楚地知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民族工业的产生。

很好,那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表现,大家打开学案。

本环节设计意图及反思

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做到目标明确。

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不久,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五口通商地区开始投资开办为其商品输出和宗教文化侵略服务的企业。1843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开办墨海书馆;1845年,英人在广州黄埔开办柯拜船坞,美国传教士在宁波开办美华书馆;1850年英人在上海创办《字林西报》;此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又在上海、厦门等地接连开办几个船舶修理厂、加工厂、轮船公司等等。

材料二:据时人记载:“松、太利在梭布,……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请各位同学快速浏览学案上给出的材料,回答四个问题:

1、外商资本主义经济什么时候出现

学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具体而言就是19世纪四五十年代。

2、出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主要出现在沿海通商口岸,上海、广州、厦门、宁波、福州。

3、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后在中国兴办了哪些企业?

学生:主要有一些书馆、报社、轮船修理厂等等

非常好。西方资本主义在来到中国之前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所以创这些企业多数都采用机器生产,是典型的近代的企业。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出现后,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4、从材料二中大家能得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吗?

学生: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教师:非常的准确。所以我们可以说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导致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自然经济的开始解体。

本环节设计意图及反思

通过学生阅读材料,自主完成学案上设计的四个问题,教师只起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作用。教学反馈的结果是: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基本回答的是鸦片战争以后,通过引导学生能将这一时间阶段化准确表述——19世纪四五十年代。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给出的答案超出了教师的预设,学生非常准确的表述了当时外资企业出现的通商口岸。第三个问题学生能打出具体的企业,但经过教师的引导得出了这些企业都是近代工业,并且也是学生强化了近代工业的重要标志就是使用机器生产。对于第四个问题,学生的回答是非常全面的,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准确得出结论。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一总结和强调,肯定学生的表现。通过这一环节,师生完美地落实了学案上的第一个学习任务。

好,我们接下来看自然经济的解体,也就是变动的第二个表现。这是我们这一节课的一个重点。

二、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我们将注意力再次回到学案,学案上给大家呈现了三则材料,课前我们已经要求大家认真读过材料,并画出关键信息。现在老师再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各小组之间认真讨论一下我们的合作探究一: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

材料一: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材料二:1844年,茶的出口量达到53万担,超过战前(鸦片战争)出口量13万担,此后出口量继续上升。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生丝)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案例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合作探究一:请阅读材料,划出关键信息,并结合教材概括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

表现一:

学生:手工业者、农民大量破产

教师:非常好,这一点你是从哪里的出来的?还有没有其他表现?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补充?

表现二:

学生:中国丝茶的出口量大大增加。

教师:那这能说明传统的经济结构中哪个特点发生改变?

学生:中国的丝茶大量出口,自给自足的成分减少。

教师:那这意味着农产品不仅仅是产品,更多的变成了什么?,学生:商品,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强。

教师:还有其他的补充吗?老师给大家一个角度,丝茶出口是满足什么市场的需要?

表现三:

学生:中国(原料生产和商品生产)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教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主要有三个:

农民、手工业者的破产;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强;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本环节设计意图及反思

锻炼学生分析和使用材料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前就认真阅读材料,画出关键信息。课堂上由学生一起讨论来完成合作探究一。但在这一环节,学生暴露出一个问题——能从材料中找到关键信息,但缺乏专业、准确的表述。这也要求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注意使用专业表述。PPT再次呈现,给学生以标准表述。落实学案上合作探究一。

教师:那大家注意看第一个表现,农民、手工业者破产。他们破产之后怎么生活呢?

学生:进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力,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计,成为工人。

教师: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以为这很多家庭无法做到自给自足,需要从市场上购买大量生活用品,意味着中国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国内市场扩大

很好,那我们就可以得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能够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提供劳动力和市场。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本环节设计意图及反思

以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做一伏笔,为以后将近代中国工业的兴起奠定基础。在以后讲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时,便于学生理解。

那中国本土的近代工业什么时候出现呢?也就是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兴办近代工业呢?

洋务运动期间。(大家看我们第三个变动的表现。)

三、洋务企业的兴办

为什么洋务运动期间要兴办近代工业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洋务运动的概念。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中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自救运动。

大家边看概念边回答老师的问题:洋务运动的时间、口号、目的、性质。

我们要注意到洋务运动是一场“自救”运动。那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的统治出现了什么问题?

请大家结合我们前两节课学的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内容想想。

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那洋务派打算通过什么办法来实现“自救”呢?

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

教师:非常好,大家已经能够准确地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了。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自然集中地体现在兴办洋务企业上。

本环节设计意图及反思

旨在学生通过洋务运动的概念了解洋务企业兴办的背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能够比较准确而快速地在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也能从以往学过的知识中提取关联知识。非常好。

四、民族工业的出现

教师:所谓民族工业,指的就是民间投资经营的近代工业或者资本主义经济。

学案上有三个基础的问题,我们看第一个:

1、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

19世纪七十年代前后。

2、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学案上给了大家提示,从五个方面)

资本: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有比较丰厚的资本。

市场:自然经济解体提供国内市场

劳动力:自然经济解体,农民手工业者破产成为自由劳动力

技术:洋务运动引进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包括培养的技术人才。

外部环境:外商企业巨额利润的刺激和洋务企业的示范。

3、代表性的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本环节设计意图及反思

设计该环节旨在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教材上已有的基础知识。学生落实即可。教师要强调的民族工业产生之初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课的内容做好铺垫。学生完成的效果很好。但教师也意识到其实可以将教师要强调的内容反映在学案上,有学生提前思考,或学生有能力完成这一问题。

教师:好,请大家抬头看PPT,这些企业比较集中于哪类行业?哪些地区?

学生:轻工业;东南沿海

教师:为什么?投资少、技术力量需求少,中国传统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分布在东南沿海受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最早,自然经济解体快;在古代经济就比较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就产生在这些地区,经济基础好;交通便利。

显然,这些民族企业有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就决定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必然曲折而艰辛,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我们下一节课再集中探讨。

课堂小结:

好,现在我们一起看板书,回过头来看看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四个表现。这四个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迫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而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为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工业的发展都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促进了这些近代工业的发展,反过来这些近代企业又进一步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中国本土的近代工业产生了刺激作用,而反过来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又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而洋务企业为民族工业的出现起到示范作用,而民族工业兴起后由于洋务企业中的民用企业形成竞争。

理清了这个关系后,我们发现其实所谓经济机构的变动实际上就是指中国经济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的一个过程,也就是从手工劳动向机器化大生产转变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经济近代化或者现代化。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结构的变动也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如替外商在华经营商人——买办阶层、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而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又为后来的政治民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比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等,所以说经济的近代化又进一步推动政治的近代化。

本环节设计意图及反思

设计旨意在于结课的过程中有所升华。在结课的过程中设计了两个升华,一个是再次强调和完善四个表现之间的关系;二是使学生明确经济结构变动的实质就是经济近代化,而经济近代化又对社会、政治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学生对这一拔高还是能理解和接受的。但是拔高的分量太重,冲淡了结课的地位,反而造成了只有拔高没有结课的效果。这一点需要引起反思。

当堂检测

1、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的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指针也日益衰落,但制茶业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传统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洋务派大力创办近代企业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2、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

3、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②民族工业 ③洋务企业 ④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本环节设计意图及反思

三个题都反映了这一节课的重点内容,难度适中。学生完成的效果比较好,教师也给了适度的讲解。但是学生已经能够做出正确的选项,是否可以由学生来讲题值得尝试和思考。

课后探究题:

徐中约先生所著《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洋务运动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仅仅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自强的努力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皮,而没有获得工业化的突破,这一根本的缺陷在1884---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暴露出来,其时中国经过二十年的准备却无法保护它的藩属国安南,十年之后,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败绩,更是确凿的证实了自强运动的失败。

请谈谈你对徐中约先生观点的理解。

本环节设计意图及反思

这一探究题与课中合作探究二在观点上存在一定的分歧,目的在于解放学生的思维,评价历史事件既要客观也要全面是宗旨,也使学生课后也有所思考。从反馈的结果看,学生已经比较能平静、客观处理对立的观点问题,做到评价的客观、辨证。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二篇】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知识梳理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一。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                            。

2.表现:                          。

3.影响:一方面中国沦为了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另一方面客观上促进了                    ,也同时瓦解

二。 洋务运动

1.背景:                             。

2.重要目的:                         。

3.时期:                            。

(19世纪60-90年代)

4.口号:                             。

5.代表人物:中央:                       。

地方:                       。

6.活动:①前期兴办               以“       ”为旗号

②后期兴办               以“       ”为旗号

③筹划

④创办新式学堂

7.失败标志:

8.积极作用:引进了                      培养了

在客观上刺激了

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          ,对本国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原因:

2.时间:

3.分布地区:

4.代表企业:

重难点突破“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折射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画面。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的问题。

材料一: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材料二:19xx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材料三: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

(3)材料三中的“同根相煎”是何意?

(4)为什么有人认为“中国民族工业的真正春天是1956年”?

(5)假如你是19xx年某报的记者,请为荣氏企业的面粉写一句广告词(不超过20字)

第10课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

考点梳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阶段特征 时间 原因 表现 影响

晚清

产生

19世纪六、七 十年代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

②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上海的发昌机器厂 、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

促进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无产阶级壮大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 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①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

②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③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民国

时期

短暂春天

民国初年 ①辛亥革命的推动;

②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③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①新建和扩建厂矿企业增多;

②投资总额增加;

③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 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较快发展

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①国家基本实现统一;②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遭受沉重打击

抗日战争期间 ①在沦陷区日军的摧毁和吞并;

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命脉,压制民族工业牟取暴利。

萎缩

解放战争期间 ①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

②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

③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

④内战的爆发。

重难点突破

1.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1、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其产生发展瓦解了自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2、促进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为无产阶级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促进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冲击了封建的正统思想,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因此,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的民主化。

4、使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阶级力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二十世纪历史发展的方向,民族资产阶级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力量。她们进行的反帝反封建和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2.结合材料分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具有哪些特点,并分析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材料一  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

材料二: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1872~19xx年)

年代 商办 官办或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1872~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19xx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材料三:19xx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厂平均纱锭数

每厂平均纱锭数

外商企业 51 664锭∕厂

华商企业 23 686锭∕厂

──据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四:19xx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情况

年产100万吨以上 年产10~99万吨 年产1~9万吨 年产1万吨以下

外商企业 100% % % 0

华商企业 0 % % 100%

──据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五: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单位:家)

江苏 直隶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奉天 湖北 陕西 黑龙江 广西 甘肃 其他各省

155 45 42 33 31 20 19 19 3 3 1 1 0

──据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特点:(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在阶级来源上,民族资产阶级不少是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而形成的。

(2)民族企业分布不均匀,集中在东部沿海沿江地区;轻重工业比重失调

影响发展的因素:

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3)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4)近代

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2)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

力和力量源泉。

典型题训练见《赢在高考》p163第11题。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三篇】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学案

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课前自主学习

1.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纷纷创办近代企业,其中以“自强”名义创办的军事工业有: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和李鸿章创办的 、左宗棠创办的 和崇厚创办的 。

2.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打着“求富"旗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具有代表性的有: 、 、 、 。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诞生了我国第一批民族工业企业,主要有 、 、 。

知识点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情景激疑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结构,通常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知识归纳

1.原因

(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缓慢发展。

(2)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侵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2.表现

(1)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沿海的部分地区,洋纱的输入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洋布的输入使中国的“织”与“耕”分离,一些破产的手工业者沦为过剩的劳动力,由棉布的生产者变为棉布的消费者。那些未破产的手工业者,靠买洋纱织布,其性质已不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

(2)五口通商地区,首先遭受外国商品输入的冲击,自然经济趋于解体的情况更为明显。

3.影响: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例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被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历,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  )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逐步传人    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

变式题1阅读《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时间     茶    叶     生    丝

鸦片战争前   5 000(年平均值)   5 000(年平均值)

1845年     8 010     13 220

1851年     9 919     23 040

1853年  ;     10 120     262 896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长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知识点二洋务运动

情景激疑

19世纪60一90年代,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发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洋务派创办了哪些主要企业?

知识归纳

1.背景

(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

(2)清政府内部逐渐出现“洋务派”,他们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

2.起止时间:19世纪60一90年代。

3.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

4.概况

(1)办企业:

①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设立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这些工业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已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2)建设海军: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十年之中,初步建成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3)兴办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创近代教育的先河。

5.结果:清军在甲午中el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6.意义

(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洋务运动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例2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一些抵制

变式题2(•山东德州)洋务运动被称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主要表现在    (  )

a.最早使用机器生产    b.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c.主张政治体制改革    d.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知识点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情景激疑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民族工业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早期民族工业有哪些特点?

知识归纳

1.原因

(1)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2)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对民办企业也起了诱导的作用。

2.表现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民族工业,如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的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在天津经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3.主要特点

(1)资本较少,规模较小,以轻工业为主。

(2)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分布地域极不均衡。

(3)受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企业韵压制而艰难、曲折发展。

(4)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洋务企业既有矛盾又有依赖关系。

例3中国近代资本主义    (     )

a.是由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

b.与明清手工业在行业分布上基本相同

c.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d.从根本上破坏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巩固测试

1.历史上,松江地区棉纺织业曾兴盛一时,鸦片战争后走向衰落。衰落的后果是    (    )

a.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农民回归土地,商品经济发展受阻

c.农民转向种桑养蚕          d.崇尚洋货的风气盛行

2.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有    (    )

①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        ②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

③自然经济瓦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  ④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船坞和工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存在的新经济因素是    (     )

①洋务派近代军事工业②洋务派近代民用工业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④外资在华企业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设立农工商总局

5.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许多民用工业。这表明洋务派    (  )

a.聚敛财富,搜刮人民的本性

b.增加税收,增强国力的愿望

c.认识深化,弥补军工的不足

d.目标转变,与洋人争夺市场

6.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洋务运动的势力在地方

b.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吸取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世纪70年代,中国最早投资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近代工业的人是    (    )

a.商人、地主和官僚  b官僚和手工工场主  c.手工工场主和地主  d.商人和高利贷者

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 250 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鸦片折银948 480两,占进口总值的%。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讲口债物中洋布占丰要份额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鸦片贸易合法化

9.鸦片战争后,导致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强的主要原因是    (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棉花、花生和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c.自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买办和买办化商人的出现

10.关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历史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促进了中国走向近代化

b.导致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产生

c.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

d.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11.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是顺应世界潮流而动的中国近代化的进步运动,其历史积极作用不容抹杀,应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1)洋务运动从哪一方面看是“顺应世界潮流而动的”?

(2)它为“中国近代化的进步"提供了哪些新东西?

(3)怎样评价洋务运动才是“恰如其分"的?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四篇】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

考纲课标解读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掌握鸦片战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步瓦解的原因、表现;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活动和影响。探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洋务运动与中国民主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关系,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知识概括梳理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

2、表现

(1)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出现。

(3)洋务派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了官僚资本。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逐步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

1、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市场的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2、表现:

3、影响:

三、洋务运动(官僚资本产生)

1、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本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期: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代表人物(1)中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历程:(1)前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失败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失败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评价

(1)积极作用:引进了_____________培养了____________在客观上既刺激了_____________,又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_____________。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

(2)局限性:

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时间:

2、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布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代表企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难点 突破

1、综合认识自然经济

2、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

考点强化训练

1、曾国藩说:“……购买外洋器物,……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反映出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自强求富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发展资本主义                        d.利用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2、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市疲山败”。这说明了:①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②生态环境被破坏③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茶叶失去海外市场④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鸦片战争后,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客观作用不包括

a.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刺激了中国城乡经济的发展

c.瓦解了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

d.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

4、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①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②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③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④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5、以“求富”为口号兴办民用工业的直接动因是创办军事工业所遇到的困难,其“困难”主要有①资金②运输③燃料④矿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实质上是

a.以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            b.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c.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d.近代化的一部分

7、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种新的经济成分。它们同自然经济的关系是

a.互相依赖                            b.不同程度瓦解自然经济

c.既相互依赖又互相瓦解                d.继承发展

8、关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受外商企业和洋务派办厂的刺激

b.由鸦战前资本主义萌芽直接发展而来

c.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起来的

d.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

二、非选择题

9、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展了旨在“富国强兵”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然而甲午一战表明,两国的“富国强兵”结局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自梁启超著《论李鸿章》

材料二  (日本)该国近年改变旧制……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俩,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中国台湾之举。

——摘自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给同治帝奏折

(1)分析材料一指出李鸿章举办“洋务”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洋务派作出了哪些重大的“变革”举措?

(2)材料二反映出李鸿章对日本明治维新有什么认识?

(3)试结合 材料及相关历史背景,简要评析中日两国“富国强兵”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

高考真题再现

1、(广东卷,历史,7)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遇到的困难,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民用企业。下列各项中属于这批企业的是

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上海发昌机器厂

2、(广东卷,历史,8)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 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3、(江苏卷,历史,8)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

a.洋布外观漂亮    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      d.洋布价格低廉

4、(江苏卷,历史,5)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 学

5、(海南卷,历史,15)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6、(广东卷,历史,9)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 “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7、(xx年北京卷)面对外来冲击,近代中国作出了积极的回应。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

8、(xx年安徽卷)(22分)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 ,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九、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方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请回答: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

(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

参考答案

重点难点突破

1.关于自然经济。

(1)自然经济的概念。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男耕女织是其鲜明的写照。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以生 产规模小、经济单位分散、生产技术守旧、生产环境封闭等为特点。它是一种自给自足和自产自销的经济,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所从事的产品生产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如封建制庄园或家长制农民家庭)的生活消费需要,而不是通过交换满足社会上他人需要的经济活动形式。自然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

(2)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第一、外国资本主义凭借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大规模地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掠夺农产品,对自然经济进行猛烈的冲击。这是中国自然经济迅速解体的主要原因。第二、本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也给予了自然经济一定的打击。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商业流通空前活跃。国 内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比重的加大,不断诱使着农业生产的目的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第三、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第四、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小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生产规模狭小,分工和协作不发达,生产的发展,成本的降低,质量的提高,都受到了根本的限制,终究抵挡不住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这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内部根源。

(3)自然经济解体经过和主要表现:

经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还是完整的封建社会。那时,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破坏自然经济的因素,并且已经有自然经济解体的现象发生。但是,那时候自然经济的解体,还只是局部的解体,不成其为重大的经济现象,也没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深远影响。当时,还是自然经济占绝对支配地位。中国自然经济的大规模迅速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以后。甲午战争以前,自然经济已经初步解体。甲午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又进一步解体,解体的范围扩大,解体的速度加快,解体的程度提高。

主要表现:一方面,传统的手工业,其中主要是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落,并且与农业分离, 即“织”与“耕”的分离。男耕女织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结构开始显著瓦解。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其中包括经济作物的扩种和粮食生产的商品经济化。如课文所述“外商操纵着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益商品化”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4)自然经济解体的评价: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历史的进步,它准备了发展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商品市场、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充足的货币财富积累,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正如毛泽东所指出:“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2、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1)军事工业:都是官办的,用国家的经费由官吏来办理,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属于封建性质的近代企业。

(2)民用工业:创办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绝大部分产品销售于市场,是以利润、市场、价值规律为基础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3)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首先,洋务派对清朝军队进行武器和训练的革新,与顽固派的愚昧守旧态度相比较,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中国军事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使其战斗力有所增强。

其次,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力,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客观上冲破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桎梏,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进程。洋务派企业为中国资本主义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这些都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三,西学的大量引进和新式学校的建立,不仅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科学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且也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传统的思想观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但是,洋务运动所具有的封建属性,决定了它不可克服的致命弱点的存在。首先,洋务运动对西方的社会经济制度讳莫如深,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则坚决反对。这就不可能从根本上给边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其次,洋务派所兴办的企业均由洋务派及其委派的官僚操纵,经营不善,管理腐败,不可避免地使企业内部充满了封建性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考点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d.解析从题目中的“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可以看出洋务派引进西方的技术,目的是为了镇压国内反叛力量和对抗外国势力,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2、d。解析根据题中“五口通商后”这一关键信息,可知题中现象发生在《南京条约》签订后,当时列强已经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逐渐沦为商品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清政府不能再维持闭关锁国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③错误,故d项符合题意。

3、d  4、b  5、a  6、b  7、b  8、b

二、非选择题

9、〖解析〗材料解析题的要义就是解析材料,或者以材料为切入点考查所学知识,如第(1)问,或者概括材料反映的相关信息,如第(2)问,或者阐释材料所反映的新问题、新现象,如第(3)问。回答第(1)问时,前半部分要从材料中归纳要点,后半部分要从所学知识中筛选出符合前一问精神的历史史实;回答第(2)问时,要分析材料的层次,从中概括出赞同的、指责的、对日本有所防备的等各种意思;回答第(3)问时,要用足用好题目“结合材料和相关历史背景”的提示,分别从材料、所学知识中寻找导致中日两国的历史变革一胜一败的历史因素。

〖答案〗(1)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变革举措: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创办新式学校和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

(2)认识:李鸿章赞成日本学习西方军事和工业技术,以及派遣留学生等措施。反对日本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对日本威胁、侵略中国担忧。

(3)主要原因:国际环境不同: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中国,国际环境不利。造成洋务运动举步维艰;客观上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改革遇到的阻力不同:清王朝中顽固势力强大,反对变革。而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通过武装倒幕,倒幕派改 革力量建立了新政权,因而能够实行全面、有效的改革。两国推行变革的力度不同:中国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实行“有限变革”;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实行包括改革政治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全方位“变革”。

高考真题再现

1. 〖解析〗 本题考查对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的分辨能力。b、c两项是军事工业,d项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答案〗a

2.〖解析〗本题的解题技巧在于分析选项的关系,即选项中出现了三种不同性质的企业,只有官办的军事工业,即b项符合江南制造局的性质。〖答案〗b

3、〖解析〗注意该题的时间要素。20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大规模采用了机器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质优价廉。〖答案〗d

4、〖 解析〗  张之洞属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没有涉及到西方政治制度,a不对。材料中“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应为民用,所以b不对,d项材料没有涉及。〖答案〗c

5、〖解析〗注意题干的时间是指19世纪30年代。只有b符合当时的西方希望打破中国的自然经济的状态、实现商品倾销的要求。其余几个选项是19世纪晚期的西方侵略的要求。〖答案〗b

6、〖解析〗中国自然经济的特点就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它的逐步瓦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统的手工业生产逐步破产的过程。〖答案〗c

7、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1862年”、“京师同文馆”、“外语、化学、物理”等有效信息限定词。同文馆以传授近代自然科学为主,替代以往的经书。a项所述符合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抵抗派,排除。b项内容为维新派主张,排除。d项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排除。c项是同文馆的目的。故正确选项为c。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洋务运动知识

8、答案(1)中国为了劝阻列强“修约”,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日本为了与列强修改不平等条约。向西方学习。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中下级官员;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晚清政府重视不够,被动应付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明治政府高度重视,主动适应近代化要求。

(2)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层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中国近代化的倡导者是洋务派;日本的近代化以明治政府为主导。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些知识和产生不同结果的比较,既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也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1)中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可直接从材料中找出,分析两国对待近代化的态度对学生来讲有点难度。(2)问要主要从向西方学习的范围、领导者、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进行比较。考查学生进行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要求较高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20 174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