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案 初中教案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初中教案 初中教案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初中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知道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

(2)理解磁感线的特征并能做简单辨析,学会应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3)知道电流的磁场;学会应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磁场的方向。

(4)知道几种常见的电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电流的磁场和形象描述磁场的方法——磁感线。

教学难点:用磁感线描述电流的磁场,以及判断电流磁场的方向。

教学资源

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小磁针、磁感线空间演示器,螺线管,线圈、铁粉、磁浮陀螺手机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播放视频:极光

师:极光是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绚丽多彩,非常美丽,那大家知道极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生:地球周围有磁场

师:初中我们就学过磁场的有关知识,除了地球周围有磁场,哪里还有磁场呢?

生:磁铁周围

二、磁场——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

师: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你怎样检验呢?

演示实验:条形磁铁使小磁针发生偏转。

引导:为什么会偏转?说明小磁针在磁场中受到了磁场的力的作用。说明磁场是真是存在的一种物质。

师:除了地球和磁体周围,还有没有哪里存在磁场?

生:电流周围

下面我们来再现一下奥斯特实验

演示实验:电流是小磁针发生偏转——奥斯特实验(手机投影实验过程)

师: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怎样形象的描述磁场呢?

生:磁感线

三、磁感线

师:磁体周围的磁场是怎样分布的呢?怎样显示出来?

引导:我们可以类比电场,电荷周围的电场分布是怎样显示出来的呢?

生:在蓖麻油中放入头发屑

师:由于轻小物体在电场中受力,会按一定的方向排列,就可以显示出电场的分布情况。把这样的形状做理想处理,就抽象出了电场线。那么磁场呢?

生:放入小磁针或者铁屑

演示实验:用磁感线空间演示器演示条形磁铁和马蹄形磁铁的磁场分布

师:小磁针在磁场中被磁化,他们N、S极因相吸而首尾相连,按一定的方向排列,显示出磁场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来,非常对称,非常美。把这样的分布情况抽象出来,就得到了磁感线。

多媒体演示:条形磁铁的磁感线、马蹄形磁铁的磁感线

师:磁场是有强弱和方向的,我们规定: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师:大家对比电场线,4同学一组来讨论一下磁感线的特征。

分组讨论:磁感线的特征

总结:

(1)假想的曲线

(2)磁体的外部由N极指向S极,内部由S极指向N极,是闭合的曲线

(3)任意两条磁感线不相交

(4)磁感线的切向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自主活动1:

请大家根据磁感线的特征画出同名磁极和异名磁极的磁感线

师:上述是磁体的磁感线,那么电流周围的磁场是怎样分布的?磁感线又是怎样的形状呢?

四、电流周围的磁场

师:显示电流磁场的形状,要在电流周围放很多小磁针,地方有限,我们用铁粉来代替。每一粒铁粉就相当于一个小磁针,效果是一样的。

1、演示实验: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情况(手机投影)

引导观察: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是一圈一圈的同心圆,磁场方向是怎样的呢?放入小磁针

师: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之间又怎样的关系呢?法国的物理学家安培巧妙的用右手解决了这个问题。

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师:(介绍物理学史:安培定则的由来)所以右手螺旋定则又称为安培定则。

师:将直线电流换个角度看怎样表示在纸面上呢?比如俯视看?正视看?所以要在纸面上表示磁场和电流的方向。

2、磁场电流的表示方法:

师:(结合PPT)边讲解边示范

3、演示实验: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

师: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是怎样分布的呢?我们用铁粉来显示。磁场分布和条形磁铁非常类似,所以我们把通电螺线管等效为条形磁铁。

引导:条形磁铁的磁感线我们已经知道了,所以我们只要判断出条形磁铁的N极和S极就可以知道磁感线的分布了。如何利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极呢?

动画演示:

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的N极。

4、自主活动2

(1)、标出下图中的N、S极或者电流方向

(2)、在下图中标出电流方向或磁场方向 (3)、在下图中标出小磁针N极的指向

(教师手机投影学生活动结果)

4、大家谈:通电圆环周围的磁场是怎样分布的?磁感线又该是怎样的形状呢?

师:我们研究了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研究了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通电圆环周围的磁场又是怎样分布的呢?你能否结合右手螺旋定则来猜一猜呢?

生:分组讨论

引导:通电圆环可以看做只有一圈的通电螺线管,右手螺旋定则怎样用呢?

师:请几组同学选派代表回答

播放视频:通电线环的磁场分布

五、小实验:磁浮陀螺

师:给大家看一个有趣的小实验,由于陀螺是悬浮起来的,阻力很小,所以陀螺的转动可以持续很久。你知道陀螺是怎样浮起来的吗?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陀螺上的A和支架上的B都是永磁体,且都是同名磁极,由于排斥,可使陀螺悬浮起来。

师: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磁悬浮列车

视频播放:磁悬浮也是靠磁体间的相互作用使列车悬浮起来,所以阻力很小,而且磁悬浮列车的动力也与磁场有关,下节课再介绍

六、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

初中教学教案【第二篇】

教材分析:

《我的中国心》是初二年级上册教材第二首歌,歌曲描绘的是远离祖国的炎黄子孙牵挂祖国,思念祖国,渴望与祖国亲近,永远不忘记祖国的一种爱国主义民族情感。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要唱好这首歌,难度不大。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也不难。但要学生深刻理解海外游子的对祖国的思念,牵挂,渴望与祖国亲近的复杂感情有点难度。农村初中学生缺乏长期远离家乡的情感体验,不知道思念,牵挂渴望亲近是何种滋味。

教学过程;

1、音乐老师讲授与这首歌有关的音乐知识。1=g4/4。

2、这首歌的最后一个音阶是”6”,属小调。

3、“萦,近,心,印,斤,亲,音”的韵母相同,都为”in””,ing”。。

4、唱歌的感情应深情,抒情。

5、教师教唱这首歌。

6、让唱的较好的学生进行范唱,教师点评。

7、对这首歌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和演绎。

教学反思:

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学习这首歌。这首歌唱红了大江南北和华人世界,学生较为熟悉,很快能进入角色唱好这首歌。但要学生体验海外游子的爱国主义情感较为困难。学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感体验。

初中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知道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可以引起物体形状的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能力目标:

1、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相关物理知识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学会寻求现象的共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初步认识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形成科学世界观。体会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通过魔术告诉大家一个真理:亲眼所见的也有可能是假的,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力的作用是相互引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观。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讨论交流,举例子,分析,实验法,启发式提问法,归纳总结法,讲练法,类比法等。

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小磁铁,塑料瓶,剪刀,纸,魔术棒等

重点: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

1、引导学生形成力的概念时,寻求现象的共性,从而形成对力的清晰认识。

2、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

导入:老师用投影仪放一个漂亮的“力”字,请同学们欣赏它好在哪里。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看法,老师顺势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个字写得好,好在很有气势也很有力度,正好诠释了力的含义。”继而提出物理学1

中的力是什么,引起同学们兴趣。

以这样的方式引入新课,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主讲:首先探究什么是力。拍打某同学的手,让其感受力的作用。分析他会痛是因为老师用了力。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力。接着,投影两张生活照―人推车和推土机铲土,分别讲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力。综合以上三个小例子得出:一个物体受到了力,必然有别的物体施加了力。让学生提出质疑:物体受到了力不一定有施力物体。例如苹果自己掉下来了。老师不直接回答,而是表演了一个小魔术:看似没有施力物体的一个笔自己往上爬。解密魔术时告诉大家:亲眼所见的也可能是假的,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肯定小结论的正确性。

进一步探究力的本质。列出三个小实验:

1、人提水

2、击掌

3、小磁铁之间的吸引。依次完成三个小实验,得到实验结果。

总结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通过设问“力作用在物体上有什么作用效果?”引出第二个探究: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投影仪展示生活中最具代表的若干例子,依次分析力能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又由运动变为静止,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也就是说: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讨论,得出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最后做课堂小结。

思考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板书设计:

一、力是什么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物体的形状

初中教案【第四篇】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和相关的性质。

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4、掌握直线的平移法则简单应用。

5、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

难点:对直线的平移法则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过程:

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次函数:一般地,若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对于y=kx+b,当b=0,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k为正比例系数。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1)从解析式看:y=kx+b(k≠0,b是常数)是一次函数;而y=kx(k≠0,b=0)是正比例函数,显然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推广。

(2)从图象看: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而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过点(0,b)且与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

基础训练:

1、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3)的函数解析式为:

2、直线y=—2X—2不经过第象限,y随x的增大而。

3、如果P(2,k)在直线y=2x+2上,那么点P到x轴的距离是:

4、已知正比例函数y=(3k—1)x,,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是:

5、过点(0,2)且与直线y=3x平行的直线是:

6、若正比例函数y=(1—2m)x的图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x2时,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

7、若y—2与x—2成正比例,当x=—2时,y=4,则x=时,y=—4。

8、直线y=—5x+b与直线y=x—3都交y轴上同一点,则b的值为。

9、已知圆O的半径为1,过点A(2,0)的直线切圆O于点B,交y轴于点C。

(1)求线段AB的长。

(2)求直线AC的解析式。

初中教案【第五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

2、掌握用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问题;

3、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并能灵活应用;

4、通过二次根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二次根式性质和的介绍渗透对称性、规律性的数学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二次根的意义;

(2)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难点: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2、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并计算

(二)引入新课

新课:二次根式

定义: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对于请同学们讨论论应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

(1)式子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是二次根式吗?呢?

若根式中含有字母必须保证根号下式子大于等于零,因此字母范围的限制也是根式的一部分。

(2)是二次根式,而,提问学生:2是二次根式吗?显然不是,因此二次

根式指的是某种式子的“外在形态”。请学生举出几个二次根式的例子,并说明为什么是二次根式。下面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由学生分析、回答。

例1当a为实数时,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

例2x是怎样的实数时,式子在实数范围有意义?

解:略。

说明: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在x是什么数时,x—3是非负数,式子有意义。

例3当字母取何值时,下列各式为二次根式: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把问题转化为解不等式。

解:(1)∵a、b为任意实数时,都有a2+b2≥0,∴当a、b为任意实数时,是二次根式。

(2)—3x≥0,x≤0,即x≤0时,是二次根式。

(3),且x≠0,∴x>0,当x>0时,是二次根式。

(4),即,故x—2≥0且x—2≠0,∴x>2。当x>2时,是二次根式。

例4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满足的条件:

分析:这个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让学生分析式子中字母应满足的条件,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即: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本题已知各式都为二次根式,故要求各式中的被开方数都大于等于零。

解:(1)由2a+3≥0,得。

(2)由,得3a—1>0,解得。

(3)由于x取任何实数时都有|x|≥0,因此,|x|+0。1>0,于是,式子是二次根式。所以所求字母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4)由—b2≥0得b2≤0,只有当b=0时,才有b2=0,因此,字母b所满足的条件是:b=0。

20 31909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