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 《瀑布》教案【优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瀑布 《瀑布》教案【优质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瀑布》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联系全诗展开想象,了解诗的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想象意境。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瀑布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听录音,猜一猜,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2、你们见过瀑布吗?

3、背诵《望庐山瀑布》。

4、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反复读课文,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找出要求认识的字,以及你喜欢的句子词语和不明白的地方。

3、同桌互相拼读要求认识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4、教师抽读卡片,说词,说识字方法。

5、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反馈。

4、学生自由说词,看谁说的多。

5、有哪些字需要老师的帮助,教师范写。

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作业展示,大家评价。

作业

写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听写生字。

二、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自由读文,看你能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2、谁愿意说说自己读书的收获。

学生反馈,自主质疑解疑。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你喜欢的句子。

4、指名读喜欢的句子,结合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描写的美好意境。教师根据学生所选的句子灵活安排学习顺序。适时指导。

5、读全文。

(1)这么美丽的瀑布,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来读呢?学生试读。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家评价。

(3)大家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来试试,好吗?教师配乐朗读。

三、背诵课文。

1、学生试背课文。

2、教师指导背诵。

3、抽查背诵情况。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瀑布的许多知识,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瀑布》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材分析:

第十一单元的主题是“清清的水”,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时体会诗的意境,强调学生独立识一部分生字。《瀑布》是本单元的开篇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全诗以描写景物而见长,比喻手法的运用尤具特色。全诗共三节,分别描写听见瀑布的声音、远看瀑布及近看瀑布的情景。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以描写的对象为题,突出主体,简洁醒目。诗句使用叠句、对偶和排比,十分富于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学情分析:

由于诗词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加之二年级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有限,因此在本课可以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整合语文教学, 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感悟语言文字,升华情感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熏陶,背诵这首诗。

3、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中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揭示单元主题,并出示水的不同图片。

2、出示瀑布图片,进行比较,引出课题。

3、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

2、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齐读。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齐读。

4、指生分节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想一想瀑布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说一说呢?

三、品读课文,感悟意境

1、第一小节

(1)自读第一小节,想想这一小节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2)从“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了解到瀑布的声音很大。指读。

(3)瀑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抓住“叠”字理解叠叠的浪是什么样子,借助画面加深理解。感悟朗读。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风吹过松林

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比较: 哪句更好?为什么?感悟画面,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

(4)播放瀑布录音,想一想,你觉得这声音还像什么?展开交流。

(5)学了第一小节,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6)齐读第一小节,读中感受瀑布的壮观。

2、第二小节

(1)“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抓住感叹号,体会作者心情,感情朗读。

齐读。

(2)“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借助图片,理解为什么将瀑布比喻成白银。

引入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抓住“衬”、“丈”字,理解青山从哪些方面衬托了瀑布?

创设情境,朗读诗句。

此时瀑布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第三小节

(1)“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抓住“仰望”,释义,了解反义词。

抓住“屏”理解作者为什么把瀑布比喻成珍珠屏呢?这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

感情朗读。

(2)“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识记“尘”字,引导学生结合字形记字义。

抓住“烟 雾 尘”,交流它们什么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播放视频,启发想象。如果你置身其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这是怎样的瀑布?个性化体会读。

(3)男女生合作朗读第三节

四、回归整体,学习写法

1、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写的?(从远到近)

2、结合板书,回顾全文。

3、配乐齐读全文。

五、丰富积累,延伸拓展。

课件出示其他有名的瀑布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

六、课后搜集,完成作业

1、出示家乡水的图片,感受家乡的美。

2、课下游览家乡的水,完成语文天地的习题“说说家乡的水”。

《瀑布》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领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到诗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江西的庐山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风景与文化胜地,在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我们就欣赏了庐山云雾那千姿百态、变幻莫测仙境一般的奇幻美景,还记得吗?背诵一段吧。(师引读: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2、古往今来,庐山不知引发过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和灵感,写下无数歌咏诗篇,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

3、和老师一起写诗题。注意瀑的写法。

4、介绍诗人: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板:唐李白)。

5、齐读课题及朝代、作者

二、初读感知:

1、在没读古诗之前,先认识课文里的两个小老师,一个是生字拼音,一个是插图,请同学们在拼音老师的帮助下把古诗读通顺,准确。

2、学生自由读

3、现在我来考考大家,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两人读(评:字正腔圆,有点诗人的味道)

4、正音:别的我都不担心,就这几个翘舌音字“尺”“照”“生”“川”“直”“是”,翘舌音读准,诗的味道才正。齐读(不抢拍,不错字)

5、嗯,音读准了,味道很正了,我再来考考你们,如果我去掉拼音这个小老师,你还能读得准吗?一块来试试,生齐读

6、不错不错,为你们竖一个大拇指,但是你们还别高兴得太早,知道吗?古人读诗都是竖着读的,而且还摇头晃脑,很陶醉的,我们也来做一回李白,摇头晃脑读一读吧。

7、竖着出现的诗句都能被同学们读得这么好,我们再提高点难度,看你们还行吗?加上线,加斜线是什么意思?试一试。(声断气不断)指名读,分组读。

8、有节奏了,更像诗人了,接下来看你们敢不敢读了,我把词语去掉,敢吗?

9、怎么办?这也难不倒你们,我得再增加点难度,这一次,我不仅要去掉词,还要去掉句了,谁来读?

10、我就不信考不倒同学们,这下我要使出绝招了,看大屏幕,还行吗?

两名同学背诵,全班背诵。

三、理解诗意。

1、引:这么快就全班都背下来了,以前还从没这么厉害过呢,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秘密就要坐好听,仔细地听,认真地听,这个秘密就是――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现存诗篇900多首,被后人尊为“诗仙”古人作诗,也是有流派和风格的,李白属于浪漫主义风格,很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之前,我们也学习了李白的一些诗,能背出几首?背两句也行。指名背。

自古以来赞美庐山风光,庐山瀑布的诗很多,可为什么独独李白作的这首《望庐山瀑布》千古传诵呢?这是今天这节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我们得请另一个小老师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了。

2、出示文中插图,大家只须仔细观察,发挥想象就能从图中找到诗意。和前后同学一起说说诗意,不明白的地方在书上记个问号。

理解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祡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①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云雾。

②红日照在香炉峰上,香炉峰云雾缭绕,就像生起了紫色的烟雾。

想象一下这云雾缭绕,青山、红日、紫烟就组成了一幅庐山美景图,你希望到这紫色云雾缭绕的仙境一般的地方去游览吗?带来这样的心情来读读。

⑴读后评价:看来你真像是生活在香炉峰的仙人了。

⑵再指名读:听出来,这个“生”很重要,紫色的云雾仿佛是从一个顶天立地的大香炉里燃起的缕缕烟雾,把山把雾写活了,李白真用这个字真妙!

⑶齐读。

⑷图画还告诉我们“遥看瀑布挂前川”是什么意思?

遥看:远远地望,照应了题目中哪个字?你觉得远看瀑布像什么?像(白布静静垂挂在山前)。

“挂”是谁这么神奇,这么大的力量,把这么壮观的瀑布挂在青山之上?(大自然)

⑸这么磅礴的瀑布,被李白这么轻轻地“挂”了起来,这个“挂”字妙不妙?

⑹齐读这一句。

小结:这句诗中,李白藏着一种精心安排的动静对比,放眼望去,香炉峰的山色本无太大的变化,李白用了一个“生”字,让他动起来,具体入微的写出了香炉峰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所展现的迷人色调。而那奔泻不息的瀑布,李白却非要用一个“挂”字让他安静下来,静静地挂在山前。看似寻常,实际蕴藏了世人多少精心的构思啊!

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①引:瀑布从高达近1000米的香炉峰上倾泻下来,可是李白觉得它似乎是天上而来,于是他又加了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被称为描写瀑布的千古名句。

②指名读:评:特别欣赏你把“三千尺”读了重音,让我们感觉瀑布的确很高。

评:“飞流直下”还可以读得更快一点,更好地表现瀑布一泻千里的气势。

评:“落”读得好啊,从那么高的地方一下子掉下来,很有力度。

③这“三千尺”真的有三千尺吗?用这个数字李白想说明什么?(瀑布很长,山很高)简直就是从天上飞涌而来。

④李白可是善于用这样很大的数字来夸张的高手,在很多诗里,他常用这样的数字来表现一个事物,出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情。

飞流直下三千尺,李白还不过瘾,还是觉得瀑布奔涌倾泻的气势还没有痛快地写出来,于是他又来了一句:疑是——

⑤出示银河图片。见过银河吗?银河是宇宙中无数的星星组成,晴朗的夏夜清晰可见,传说中牛郎和织女就是被银河分开不能相见。理解“九天”:传说天有九层,也叫九重天,九天就是天的最高处,“九霄云外”

再读这句诗。这是九天之上的银河落到了人间呢?还是一泻千里,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呢?李白已经分不清了。诗句中哪个字告诉我们,他已经恍恍惚惚了?“疑”

李白知道眼前的不是银河,却有分明觉得这磅礴的气势明明就是银河!他把银河来了一个大翻转,从橫向变成竖挂,从“九天”落到了“庐山”。这奇特的想象令我们拍案叫绝:“好诗,真是好诗啊!”果然是诗仙李白啊!于是这两句就成了描写瀑布的千古名句!

再读读这句诗。

⑥现在你站在中国第一大瀑布黄布树瀑布前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

现在你又来到了世界第一大瀑布尼加拉瓜大瀑布下面,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

2、品读了诗句,欣赏了瀑布,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庐山瀑布呢?指名说。再带着你的感受来朗读全诗。

李白的这首庐山诗问世以后,众多诗人仍然把庐山当作描写对象,但是却很少再有人专写庐山瀑布了,看来,如果真的有人再写同庐山瀑布的话,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四、迁移运用

1、李白写的这首诗无人能超越,我们可以将它来一个魔术,将古诗改写成篇写景的小美文,题目也叫《望庐山瀑布》。

2、大屏幕显示: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之水自九天而降。

3、我来读句子,你们来读读相对应的诗句。

4、没有老师的帮助,你能自己说说诗的意思吗?

5、谁愿意读读你填好的美文?

五、学习写字。

引:古人讲究书画合一,画、诗、字相得益彰。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写这首诗中的三个生字。

出示:紫尺疑

观察字形,找出关键部分或者关键笔画。

师范写,学生描红。

抄写整首诗,注意行款整齐,大小匀称。

《瀑布》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教学流程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因而我课前采取“小导游30秒”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游玩过的地方,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入情入境,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五一节快到了,又是一个旅游的好时光,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美丽的大自然玩一玩,大家高兴吗?

2.在“小火车之歌”的律动下,火车来到了“心语林”车站。课件播放瀑布的声音,猜想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3.了解学情,心中有底。

小调查:学习课文前你们自己都做了些什么?

(读课文、认字、查资料、提不懂的问题、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等)

l请自己认字的同学读读生字

l请同桌同学互读、互纠、互教、互动。

二、入情入境,感悟诗意

1.小火车开动,来到“快乐林”。

2.欣赏影片,说说你看到或听到什么。

3.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读书方式自主学习,并作学习汇报。

(结合指导朗读,随文识字,重点理解“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4.试着自己美美地读读课文。

三、入情入境,畅所欲言

1.在优美的瀑布声中欣赏各地瀑布图片。

2.我口说我心:说说自己看完图片最真实的感受。

(感悟瀑布的雄伟、壮观,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画外之音

《瀑布》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清清的水》中的1篇主体课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中体会乐趣,在朗读中领悟感情,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兴趣。

《瀑布》教学设计【第五篇】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体会课文写景的精妙和作者的感受。

2、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2、理解十多年前紫藤萝的遭遇。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摘抄优美语句。

教具

1、多媒体教学:配乐朗诵磁带。

2、幻灯片投影字词:配文插图,语句揣摩练习。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生活中的花鸟虫鱼,你最喜欢哪一种?哪一种能触发你的联想,牵动你的情思?(大家发言),的确,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作家那样用“第三只眼睛”──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并认真体会,那么,山水花木鸟兽虫鱼等平常之物都会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迪,今天,让我们到一条紫色的瀑布边走走,去感受生命的色彩,倾听生命的歌唱吧!

二、作者介绍

作者宗璞,原名冯宗璞,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我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外创作了大量的游说、散文,《西湖漫笔》、《紫藤瀑布》、《丁香节》、《水仙辞》等作品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三、研习课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自由朗读,根据语境理解字词。

3、听录音磁带,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

4、学生表情朗读,深入其境,准确把握内容。

5、设计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怀。

明确: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抓住了紫藤萝瀑布的特征勾出紫藤萝联想到的“生命”,“精神的喜悦和生的宁静”、“生死迷”、“手足情”等字眼,为下文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作准备。

6、具体研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7、前一部分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用比喻、拟人修辞方法形象生动的描绘了紫藤萝盛开的景象,紫藤萝成片成片的盛开时,居然能“像一条瀑布 …… 在流动、在欢笑”、“那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的“点银光”,多像“迸溅的水花;那是阳光下跳动着的紫色的花,都是鼓满了帆的船;漾满了笑意的脸,何其蓬勃,何其辉煌?作者用贴切的比喻、拟人,绘声绘色地把紫藤萝开放的盛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8、怎样理解特定历史时期有关紫藤萝的故事?

明确:萧条的政治气候禁锢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花也有情,竞寂寥得“东一穗,西一穗,伶仃地挂在树梢”,后来,连“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可是花并没有枯死,那顽强的根,纵然饱经摧折也孕育着希望的种子,随时准备破土而出。看;“紫萝又开花了”开得那样盛那样”,它汇成了奔腾的瀑布。立在瀑布边,掬一捧入口,便是滋润着干枯的心田:扶摸鼓胀的花朵,便是起锚生命的航船。

这一段故事,是作者极尽铺陈点染之能事,描写了紫藤萝开放的盛景后,笔锋陡然一转后写的,理解这一段的故事,可略为交代背景。

9、设置思考题:凋零了的紫藤萝后来怎么样?以此来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紫藤萝的一荣一枯,正昭示着生命的价值和希望的可贵。

10、朗读第8段和第11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明确:如瀑布般的紫藤萝盛开着,散发着蓬勃的生命的气息,高奏着昂的希望的乐曲,解开了“生死谜”抚慰着“手足情”,不是吗?只要种子在,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只要真情在,许多失去的还有再来的时候,人生在世,纵有艰难险阻,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暗礁险滩又怎能阻碍“满装生命的酝酿好的”紫色的花舱“驶向彼岸呢?”

11、仔细品读,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一切景语皆情语,朗读写景语句,让学生勾画出景物描写中渗透了作者情感的语句。

如“辉煌的谈紫色的”中的“辉煌”抒发了作者对瀑布的生命力的盛赞之情。“流动”、“欢笑”传达了生的喜悦,“东一穗,西一串伶仃的挂在树梢”表达了作者失落的怅惘的情绪。

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景中之情,学习了情景交融的写法。

12、迁移训练:

以《绿色的海洋》为题,抓住森林的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借景抒情,写一段150字左右的短文。

四、布置作业

本文能给你什么联想和启示?课后写1篇练笔。

20 2411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