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教学设计4篇
【导言】此例“《望月》教学设计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望月教学设计【第一篇】
一、教材简析
文章主要写“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像。文章语言隽永、意境优美、生动有趣,是1篇构思独特、感情真挚的散文诗。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感受月亮下的美景,背诵一些写月的古诗句,激发美好的想象。
三、设计理念
体现“以商讨为方法,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抓住课文的留白点,充实更多的语文教学资源。
四、设计特色
抓住文中四处“……”组织整堂课的教学流程,配以合适的音画,让学生在阅读感悟文字之美时,增加视听美感,并力求把文字之美与视听之美融为一体。
五、教学准备
有关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写月亮的古诗句。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人们常说,月亮是美的化身,观赏月亮需要一颗宁静的心。……
2、轻声地读一读全文。交流读后感受。
(二)提出问题
1、文中有四个地方用了省略号。哪四个地方?
2、作者为什么在这四个地方用省略号?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探讨第一处省略号的意思?
(可能是作者没有把看到的景物一一写出来;可能是作者被月光下的美景陶醉了)
2、让学生欣赏“月下美景”。(出示画面)。为朗读课文选音乐,并说说所选音乐的依据。
3、学生边默读边欣赏音乐。
4、指名学生配乐朗读(注意把“……”读好)。
5、齐读。
(四)学习第三到十二自然段
1、小外甥和作者背了哪些诗句?
2、讨论在朗读时要注意什么。
3、指名分角色朗读。
4、指导学生背诗。
5、第11小节下面的省略号,是由两个省略号组成的。引导学生理解。
6、学生交流收集的写月亮的古诗句。准备背诗比赛。
7、欣赏歌曲《但愿人长久》。
(五)学习课文十四到二十自然段
1、小外甥为什么把月亮比作天的眼睛呢?探讨文中第三处省略号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
3、引导学生静想自己眼中的月亮像什么?
(六)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课文结尾的“……”可不可以换成“。”
3、让学生随着作者一道展开幻想的翅膀!(出示月亮幻想图)
4、拓展:写出自己的幻想。
望月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新词,并随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2、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两段。
3、 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课文描绘的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拧能湖都城送,并能熟读成诵。
3、引导学生搜集、拓展相关的阅读内容,反复欣赏、评析,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欣赏第二自然段描写月光的句子。
教学准备:
月下江景图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这堂课陈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望月。
1、(出示课件)现在,夜幕已经降临,看,一轮明月升起来了!请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答)
2、2、小结导入:望着同一轮明月,同学们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望月》,(板书:望月) 看看文中是说谁在望月?他们望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感知大意
1、请大家打开课本,朗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 思考:文中是说谁在望月?他们望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 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提示:文中的省略号
2、交流讨论:
3、(1)文中是说谁在望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相机解释:小外甥
提问: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同学们初读课文,读懂的真多,大家有没有把生字词读准、课文读通呢?(屏幕出示生字词)
闪烁 光斑 沐浴 瞳仁
比喻 云絮 封锁 呵欠
①一生领读,其余跟读,及时纠正、鼓励
②文中哪些句子、段落你觉得较难读,提出来大家一起练练
3、总结:初读课文,同学们真认真,但要真正读懂1篇课文,还要对其中的内容细细地体会。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品味作者眼中的。月亮。
三、精读课文
(一)感受月色美
1、听朗读,说说你能感受到什么。
2、学生交流:(引导说出月下江景太美了,就像一幅画)
3、大家的悟性真高!在阅读写景文章时,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很重要,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啊!你们一下子做到了,好样的!
如果我想把这幅画画下来,告诉我,画什么景物,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4、交流:
5、听了同学们的描述,大概是这样一幅画吧,(出示课件)请你再欣赏一下加深印象。(录音朗读课文)
6、好,我们也来有感情的朗读一遍,尽量记住这段美景。
(二)赏读经典美文
1、过渡:刚才我们犹如欣赏了一幅月下美景图。对于月下美景,许多大文学家都描绘过它,赞美过它。老师特别喜欢朱自清笔下的月色,现在推荐给你。
大屏幕出示,一生朗读: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朱自清:《荷塘月色》
2、师简述对荷塘月色的喜爱和感受。
在朱自清的笔下,月光如水,静影沉壁,叶子和花都被月光笼罩着,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特别是“静静的、薄薄的、淡淡的”这一连串叠词的运用,使月色中的荷塘如梦如幻,幽雅恬静,我们读起来,也特别有韵味。
3、学生集体朗读。
(三)积累运用语言
1、(多媒体出示美丽月色图):欣赏了写月亮的美文,你能否把平时亲眼所见的月下美景也来描绘一下呢?实在想不出来,请你赞美这幅画中的月亮。可以写关于月亮的一、二个好词,可以写一、二句话或一段话,今天学到的词或句可以用进去。
2、交流欣赏。
(对学生写的内容,老师应尽量从积极的角度给予鼓励和赞美,升华学生的情感,培养写作能力。)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欣赏了作者眼中的美丽月色。下节课,我们一起欣赏小外甥眼中的月亮。
五、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完成习字册
①班 “王”字最后一笔为“提”,“文”最后一笔为“点”。
②絮 下半部分不能多一撇写成“系”。
③欠 独体字,笔画少,应摆正位子,笔画要舒展。
板书设计
望月
“我” 月下美景
背诵古诗
小外甥
想象月亮
《望月》教学设计【第三篇】
作者:常熟市实验小学 陆晓文 转贴自:常熟市实验小学 点击数:155
《望月》教学谈
常熟市实验小学 陆晓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21课《望月》是1篇角度独特、构思新颖的写月篇章。文章语言美、形象美、意蕴美,具有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如何让学生抓住散的“形”而牵住“神”(即甥舅二人对大自然的爱)呢?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想一想,放飞心灵
儿童是极富于想象的。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
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景,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因此,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漫游文章精心绘制的图景,从而从“形”中悟“神”。
(一)看图想象。揭示课题后,即出示挂图,引入情境“看到如此美的月景,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的思维立即切入课堂,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有的说想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嫦娥奔月》;有的说想到了月下听泉的寂寞的阿炳,还有那动人心弦的《二泉映月》……学生们丰富想象的表达,不仅创设了情境,初感月景美的内涵,同时激活了课堂气氛。
(二)听音乐想象。文中最后一句:“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抓住这个想象点,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放一段轻音乐,引领学生:“现在你就变成了作者,甲板上只留下了你一个人。凉凉的风吹拂着你的脸庞,淙淙的流水声在你的耳畔轻轻地唱歌,你久久地凝望着月亮消失的地方,你会想到闪烁的星星,想到雨后的彩虹,想到风、雨、雪……你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正在广阔的天空正飞啊,飞……”学生在充满情致的导语中,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几分钟后,让学生充分述说所想,这样,不仅拓宽了情境,使之变得丰润,而且也让学生在想象中充分感知了大自然的美,由对月景美的热爱移情到对大自然其美无比的热爱,深入了主题,抓住了“神”。
二、读一读,自主感悟
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指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和理解、品析描写小外甥对月亮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而这与学生能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是不可分开的,因此,得让学生反复多样地诵读,以读为主线,在读中捕捉文中细腻的情趣,领会文章所蕴涵的情感,进而牢牢地牵住“神”。
(一)抓住重点段落、重点语句或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词句反复研读。
第一步,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读,然后全班交流。如读小外甥的话,要用天真的语气;读文中的古诗句,则应注意古诗的读法,总之要紧扣意境。第二步,出示文章的重点语句,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如小外甥对着月亮展开想象的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月亮的眼睛,他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睁大一次……”“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仔细地品味、赏析,从而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体会小外甥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再如,讲读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又冒出一个问题来……”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读这些语句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从而感悟小外甥聪明、爱幻想的特点。
(二)分角色读。
文中对话较多,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有感
情地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分角色读中能不断地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把握人物情感,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三)欣赏性示范读。
这篇文章感情柔美,在讲读课文之后,饱含深情地做欣赏性范读,扣击学生的心弦,给学生以余味无穷的感觉,进一步受到文章的感染。
几种形式的反复诵读,调动了学生的认识、想象和情感,含英咀华,细细揣摩、体味,从而读出了作者对月亮创造性的表达,自然地悟出“神”。
三、画一画,形神一体
一是口头“画”,文章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月下江景,字字入画。教学中可让学生口头“画一画”:(1)画哪些景物?(2)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3)学生充分口述后再出示已经画好的水彩画。二是动笔画,文章语言优美,韵味悠远,处处皆画。学完课文,可让学生用手中之笔去描绘文中之画面,学生在动笔画一画中,再次咀嚼文章的神韵,触摸到文字背后深藏的意蕴,最终达到形神一体。
四、写一写,神韵延伸
在学生抓住文章中心,即“神”时,让学生进行一次小练笔,是很有必要的。“正是因为作者细心地观察、体验,对大自然无比的热爱,才能写出这样动人的文章,因此,也让我们用眼睛、用心灵去感知大自然,捕捉美吧。”让学生回忆平时所见大自然的风、霜、星、日、雨、露、山、水……鼓励他们用最美的语言去形容它们。
通过这四个方面的训练,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并且能牢牢地抓住“神”。“想一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锻炼,学生丰富、奇妙、精彩的想象,将课堂气氛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潮;“读一读”,则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文章中心,几种形式的读并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入自身情感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使朗读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画一画”及“写一写”,深化了主题,并由主题延伸,锻炼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激发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将学习任务出色地完成。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望月》教学设计【第四篇】
《望月》教学反思怎么写?下面是关于望月的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望月》是著名作家赵丽宏的散文。这是1篇构思独特、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主要写了 “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 “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阅读这样的作品,让学生能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中,我确立营造情境,重读感悟的教学策略,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逐步提高学习的要求。
1、让学生在碰撞中愈加清晰地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大意。教学中,围绕“全文可分为几大板块,每块分别讲了什么?”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学生在观点的碰撞中逐步明细文章的写作顺序和重要内容。对于一些过渡句的归属,也及时采用读读议议的方法来明确。这样的碰撞与交流代替了教师的讲授,让学生经历这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虽然有些磕磕绊绊,但这样的学习经历却是十分值得和有意义的。
2、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法。教学中,我们通常会关注作者写了什么?写得怎么样?往往会忽视作者是如何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而恰恰是这两点才是我们学生应该学习和实践的语文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耐心地引导学生品读“江中月”,整体感悟后来关注改文字中带“江”字的词语,通过朗读感悟“江”和“月”的交融与不可分割。接着引导学生关注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从而发现作者的写作顺序就是作者的观察顺序,即由上到下、由近即远。这样的写作顺序可也能用到平时写景的习作中。
月儿虽美,传递了人们的情感,但要让五年级的学生细细体会也非容易的事。特别是这样的美文,如何让学生在课文中感悟到月夜之美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尽管我在环节上做了精心设计,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学生也能体会到月夜的美,但也出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
1、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字音、字型和字义的检查交流占用了近十分钟,这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是不合理的。这样的安排也直接导致学文的时间紧迫,教学过程“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2、教学浮于表面,课堂不够扎实。在教学中每一个板块的分析教学显得很粗浅,如教学第一部分,舅舅眼中月亮的时候,要求学生从文本,词句中感受月亮的美、静谧。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体会与品位,忽视对“镀”字的揣摩与探究。
3、朗读指导不到位。虽然整个教学过程我都很重视“读”,但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以 “读”来感悟文本意蕴的方法的是不到位的。如学习第二段描写“江中月”的时候,过分注重学生的齐读而忽略了学生个性化解读,剥夺了学生用朗读展现自己独立理解的机会,最终学生的朗读水平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此外,“对诗”部分也只是简单的你读我读,男女生分角色读,没有把诗的韵味读出来。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全员的参与性,但却忽视了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3篇)
下一篇:大班亲子游戏教案汇总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