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的教案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师说的教案精编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师说教案1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教学程序:

师述: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师述: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所以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

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句读( ) (2)或不焉( ) (3)六艺经传( )

(4) 贻( ) (5) 谀( )

二、 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请同学批改并说明理由。

明确答案:

一、(1)du

(2)fǒu

(3)zhuàn

(4)yí (5)yú

二、(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从而,古义:跟从(他),并且……;

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师述:下面我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纠正他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轮流朗读,出现错误老师喊其他同学纠正,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要适当进行评价。)

学生听录音,纠正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读法。

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师述:接下来我们要完成第二个任务。

(一)若时间充分则先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若有疑难,先做上记号。

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

师述:时间到,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二)若时间紧则可省略自学的环节,直接提问:在预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三)若没有学生质疑问难则可由老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译讲的。预习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评价。

师述:下面我要请同学轮流译讲课文,方法是:先读原句,再点讲重点字词,最后把整句话译讲一下。

学生轮流译讲课文,若有问题,喊其他同学回答。对译讲过程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要给予提醒、点拨。

师述:在已经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来完成第三个任务: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些同学能够把这篇文章先背诵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下课之前的几分钟可喊几名学生试着背诵

第一段会背的同学请举手。(喊同学背诵)

第二段会背的同学请举手(喊同学背诵)……

背诵过程中出现错误让其他同学更正。

或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回答。

作业布置:

对照本节课的三个目标自己查漏补缺,确保掌握。

教学情况反馈:

1、本节课目标明确,条理非常清楚;

2、学生活动很多,全班每个同学都回答了问题,回答问题的时间超过了35分钟;

3、及时对学习目标进行了检查,目标达成度高。

《师说》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1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1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句读(dòu)谀(yú)经传(zhuàn)

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习。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说

韩愈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师说》公开课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第21课《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师说》是第二册第六单元的1篇论说文。文中韩愈批评了“耻学于师”的士大夫,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为师。表现了他不顾流俗,锐意改革世风的进取精神。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的用法;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关于考纲

据《大纲》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文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要求:

①理解(能力层级B级):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级):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教材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是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上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多诵读、多积累,培养语感,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

(四)关于学情

高一(9)、(10)两班均为实验班,语文基础较扎实。经过初中和高一上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待突破。如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掌握、积累实词“师”“传”“从”“道”、虚词“之”“其”“而”“乎”“所以”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②区别古今异义词语,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二)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有感情地、用多种语气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难点)

②培养学生自读注释、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重点)

(三)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②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①诵读法

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逐步读出“情味”来,揣摩文意。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

②圈点法

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我从两方面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

③提问法

这是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解等方式解读课文,学会向老师质疑。

④练习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我设计了一套课堂巩固练习,重点巩固课文重要词语,当堂“消化”。

(三)教法

①点拨法

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我主要点拨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样准确理解一词多义的几种方法,通过比较,温故知新,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②归纳法

从高一上学期开始,我一直指导学生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例如《师说》第一课时讲解重要实、虚词,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传”“师”“道”等实词义项及“之”“其”“所以”等虚词用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质疑师生互动;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知识,强化记忆。在这个思路指导下,《师说》一文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理清思路,积累实虚词;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实、虚词,分析论证结构。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及解题(2分钟)

学生齐读注释①;补充作者相关内容及文学常识(屏幕展示)

2、整体把握(共21分钟)

①教师配乐示范朗诵(4分钟)

②难读、异读字读音点拨指正(屏幕展示)(1分钟)

③教师诵读指导(2分钟)

④学生自由朗读(4分钟)

⑤个别学生示范朗读(4分钟)

⑥齐读(4分钟)

⑦理清全文思路(板书)(2分钟)

3、着重分析第一段(共13分钟)

①一学生示范朗读,其余学生看注释疏通文意(2分钟)

②学生质疑,教师点拔,师生互动(6分钟)

③师生归纳重点词语、句式(3分钟)

④学生试背诵第一段(2分钟)

4、课内巩固练习(共4分钟)

出题(屏幕展示)

5、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师说韩愈

为师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一段从师必要:“不从师,惑终不解”

择师标准:“无贵贱、无长少,道所存,师所存”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二段对其子——于其身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医、师、工——士大夫“智不能及”

三段:师生,师道关系

四段:写作缘由

《师说》教案3

1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学情分析

本文文言基础知识较为丰富,学生必须细致于文句的落实,方能完整的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以利于对文章文脉的把握。

3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熟读成诵。

4教学过程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细致夯实文句,整理好文章中的文言基础知识。

2、背诵文章。

评论(0) 学时重点

文言基础知识的夯实。

评论(0) 学时难点

1、文体知识了解。

2、文言基础夯实。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师说

教学导入:

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作者简介、解题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2、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1、朗诵点拨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读准字音。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2、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三、一词多义

1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③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传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3.道

①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③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惑

①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③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5.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6.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8)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7.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8.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9.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10.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使……学习)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判断)

(二)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三)倒装句

1.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3)不拘于时,学于余(于余学,介宾短语后置)

2.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5.固定格式

庸……乎:表反问,难道……吗,哪里……呢

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第二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评论(0) 学时重点

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评论(0) 学时难点

1、学习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师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2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1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能行古道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合作探究:

1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点拨分析

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明确择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

延伸小结

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3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

明确

①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

②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总结表格如下:

对象从师的态度结果观点

1 “今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古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2于其子择师而教之小学

于其身耻师大遗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

(作者在课文的第二段给我们展示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并通过三组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此段中韩愈用了大量强烈语气的句子,来表明了自己的对“耻学于师”这一社会风气的不满和痛心,如:“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等,朗读时注意语气。)

全文通过对师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无情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

4、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点拨这个问题可以从韩愈《师说》一文当时的现实意义及长远影响来谈,学生可以展开思维,拓展想象空间。

明确可以说,韩愈的文章还送给以下的两种人:

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再读课文最后一段)

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同学们,反思自己吧,让中华民族的美德在我们身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背诵全文

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

11*师说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11*师说

1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细致夯实文句,整理好文章中的文言基础知识。

2、背诵文章。

学时重点

文言基础知识的夯实。

学时难点

1、文体知识了解。

2、文言基础夯实。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师说

教学导入:

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作者简介、解题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2、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1、朗诵点拨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读准字音。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2、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三、一词多义

1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③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传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3.道

①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③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惑

①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③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5.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6.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8)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7.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8.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9.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10.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使……学习)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判断)

(二)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三)倒装句

1.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3)不拘于时,学于余(于余学,介宾短语后置)

2.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5.固定格式

庸……乎:表反问,难道……吗,哪里……呢

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0 143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