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听课教案人教版设计热选【精编10篇】
设计四年级语文听课教案,强调听力理解、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升语文素养,培养良好听课习惯。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四年级语文听课教案人教版设计热选【精编10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四年级语文听课教案人教版设计【第一篇】
傲()历()待()蹲() 熬()厉()侍()尊()。
1、抄写鹅的步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鹅吃饭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里的云。
阿里地区的藏族老乡有个传统,不管是在路边还是在草地,你放下一件东西,只要在上面压下一块石头,就表示这件东西已经有了自己的主人,无论多少天,是断不会有人动的。
在离开狮泉河前往普兰的路上 我们用一个纸口袋 内装一个面包 一个笔记本 。
一枝圆珠笔 放在一个显眼的地方 并压上一块小石头。
就这样我们又匆匆地上路了。
三天以后,我们返回来了。远远地,我就看见了我们原放在那儿的北风吹得忽闪忽闪的纸口袋。阿里的云是洁白的,阿里人的心地就像这高原的云。
1、给第2小节加上标点符号。
2、阿里地区的藏族老乡有个什么传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语文听课教案人教版设计【第二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乘法应用题.。
难点:准确地找到被乘数和乘数.。
教具和学具。
教具:准备3张图画,每张上有一个同学正在给4棵树浇水.。
学具:3个圆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列式计算。
3个4相加是多少?(4×3=12)。
5个2相加是多少?(2×5=10)。
2.看图列式计算。
先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再列式解答.。
(每瓶有4朵花,3瓶一共有几朵花?3个4是多少?4×3=12(朵))。
(二)学习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应用题,板书课题.。
1.出示例9。
同学们浇树,每个人浇4棵,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
指名学生读题.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呢?
这道题求的是什么?(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树)。
列式是:4×3=12(棵)。
口答:一共浇了12棵.。
从图上验证一下3个人一共浇了12棵.。
2.出示例10。
小明买了3个扣子,每个5分钱,一共用了多少钱?
(1)先由学生读题,指名读,每人自己读.。
(2)指导学生操作.。
求的是什么?(3个扣子多少钱)。
求3个5是多少用什么法?谁当被乘数?谁当乘数?(求3个5是多少,用乘法.5是相同加数,当被乘数,3是相同加数的个数,当乘数)。
教师列式;5×3=15(分)。
口答:一共用了1角5分.。
提问学生:15分也就是几角几分,因此,可以口答为:一共用了1角5分.引导学生比较:
提问:
(1)这两道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为什么都用乘法?(这两道题都是求几个几的和,所以都用乘法解答)。
(2)这两道题已知条件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不同?
(例9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相同加数,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相同加数的个数;而例10的两个已知条件的叙述顺序与例9相反,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相同加数的个数,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相同加数)。
(三)巩固反馈。
1.尝试性练习。
下面两道题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试一试画一个示意图,进行小组讨论.。
(1)小明做数学题,每行有5道,做了2行,一共做了多少道?
(2)小明做数学题,做了2行,每行有5道,一共做了多少道?
讨论结果,两道题都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表示:只不过在叙述时两个条件先后位置不同.。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都是求2个5是多少,列式是5×2=10(道).。
2.基本练习。
课本“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
第1题指名学生说出表格图的意思,怎样想,再全体列式解答.。
3.发展性练习。
“做一做”的第3题.。
小红买了4米带子,每米2角钱,一共用了几角钱?
指名学生解释一下书中的图什么意思,求一共用了几角钱,也就是求什么.。
由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指名学生说一说为什么“2”当被乘数,“4”当乘数.。
这道题除了用乘法解答:2×4=8(角).。
你还能想出另一种算法吗?
(2+2+2+2=8(角))。
4.课后作业:练习十第1题和第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四年级语文听课教案人教版设计【第三篇】
四、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要重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作者对话、与学习伙伴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3.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尤其要重视自主、合作与探究。学生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4.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5.开展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主要措施: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板演。3、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接对辅导。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6、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对于白雪剑、周蓓蓓等优秀生要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现,给予写作技巧的指点,指导参与各种作文比赛;对于王林、龚温荷等要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对于马凯铖、陈俊帆等重点指导写字和朗读,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做到“三个一”,养成大声朗读的好习惯。
六、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1——2《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
《七月的天山》、《语文园地一》。
3——4《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将心比心》、《语文园地二》。
5——6《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
《大自然的启示》、《语文园地三》。
7——8《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唤》《和我们享受春天》《语文园地四》。
9——10《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
《花的勇气》《语文园地五》。
11——12《乡下人家》《牧场之国》《古诗词三首》。
《麦哨》《语文园地六》。
13——14《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
《鱼游到了纸上》《语文园地七》。
15——16《寓言两则》《文成公主进西藏》《渔夫的故事》。
《普罗米修斯》《语文园地八》。
17——18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一、课标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5人。本班存在的问题: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其中优生较多,可后进生也较多,(如姜玉凤、张堡城、张洪建等)时有不及格的现象发生,这与他们的基础差、家庭教育懈怠、学习习惯差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学期,仍将写作、阅读做为重点之重,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语文水平的提高,并与各科老师携手共同提高学生的成绩,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四、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重、难点。
2.练字:练钢笔字,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练毛笔字,写正楷。
3.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练默读,默读重在练习速度和理解大意。
5.习浏览,练阅读速度和信息查阅能力。
6.习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学习仿写。
7.会修改自己的习作,会用标点符号(如冒号、引号)。
8.习作养成整洁、规范的书写习惯,可开展限时作文及专门书写速度训练。
9.简单的读书笔记,学会写内容梗概。
10.书信格式,学会写书信。
11.用普通话交谈;学会倾听、请教,敢于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12.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13.会转述,能生动的讲述故事。
六、教学措施与方法。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4.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班级后进生帮助对象有:姜玉凤、张堡城、张洪建、隋洪欣等。主要措施有: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解难。3、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接对辅导。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6、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5.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1)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现,给予写作技巧的指点,指导参与各种作文比赛。
(2)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杂书”,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3)在指导写字和朗读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技巧和书写水平。
六、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12---14课时。
第二单元:10---13课时。
第三单元:12---14课时。
第四单元:12---15课时。
第五单元:10---13课时。
第六单元:10---14课时。
第七单元:12---14课时。
第八单元:11---13课时。
四年级语文听课教案人教版设计【第四篇】
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的写下来。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感动的内容。
3、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4、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5、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课前准备。
1、提前一段时间布置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准备“爬山虎”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读写写。
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a.自由读记,读中正音。
b、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按组听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
a,住宅住址隐蔽隐藏。
b.洞穴倾斜平坦宽敞。
c、均匀重叠空隙痕迹。
d.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
二、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a,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b.按顺序齐读。
c.同桌互读,一人随机、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疑说话。
a、提出不懂词语,共同交流解疑。
b、自由选择几个词说一段话。
三、我的发现。
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2、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3、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写得这么细致、具体?思考交流。
4、读“小林”“小东”的话。
四、成语故事。
1、写故事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成语含义。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
a、从“生动传神”及第三自然段的例子,感受画的形象逼真。
b.文中第二自然段及第四自然段文与可所说的“秘诀”,道出“观察”与其取得成绩的必然联系。
4、说故事。
五、日积月累。
1、是呀,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做了细致的观察,编了一首歌。先听老师唱唱。
(在原有歌曲中选择合适的曲调)。
2、读句正音。
3、仔细读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红似火,满枝黄,雪里藏”等词精炼地概括出花的特点,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而这一切无不缘于细致、长期的观察)。
4、熟读成诵,吟唱成诵。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1、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看了这儿的三幅图画,大家都会发觉“细心观察”的感觉真的不错。
3、再次观察其他的几幅图,也许还有奥妙没被发现呢。
4、全班交流评议,谁发现的最多、最有趣,谁讲解得最清楚、最精彩,将获得“独具慧眼”奖。
a、可以讲讲你最得意的一个发现。
b.可以讲讲经过同桌提醒后,自己的第二次发现结果及心情。
c、可以讲讲你和同桌就某一幅图的争论过程。
d.还可以讲讲第一次看图和第二次看图的不同发现和感受。
5、这三幅图除了带给你视觉上的享受以外,还带给你什么呢?
6、评议“独具慧眼”奖得主人选。
7、拓展:这幅图构思奇妙,用好你的慧眼也许会得到丰收的喜悦。仔细看图,清楚的把自己的发现告诉朋友。
第三课时习作指导。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
着重从以下几点人手:
a、观察了什么事物,怎样观察的?
b.有什么新的发现?
c.在观察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每个人根据这位同学讲过的内容各取一个题目。
a、学生说题目,师整理。
b.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若把它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得注意什么呢?讨论明确:
a,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感动的内容写下来。
b.能不拘形式的写下来,如果进行连续观察,坚持写观察日记。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地进行修改加工。作为1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c.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5、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6、学生就某一片断交流,共同评议。
7、修改或互批,着重于用词是否得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楚。
第四课时作文讲评。
1、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可选以下几类典型,作为学生评议内容及方向。
a、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描写角度的对比。
b.同一内容描写,粗略与细致的对比。
c、优秀习作的赏析。
2、根据评议自我修改文稿。
3、誊写习作。
四年级语文听课教案人教版设计【第五篇】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学习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学习《拔苗助长》,理解寓意,懂得按事物自身规律办事的道理。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自己的想法、做法必须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拔苗助长的过程,理解寓意。
教具:课文朗读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教学、朗读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拔苗助长)。
同学们从课题中能理解哪些内容?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师相机解释:拔高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二、质疑激趣。
1、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思考:从课题中,你想知道或了解哪些内容?
3、学生质疑,师归纳:那个人为什么要拔高禾苗?那个人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三、学习课文生字词。
1、学习课文生字词。
学生自由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焦、喘。
学生讨论自己习字的和小诀窍。
2、学习生词。
学生找出文中的生词,并多读多记。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
3、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质疑激趣”中的思考题。
四、学习课文。
1、听课文录音朗读。
2、学生分段读课文。
3、找出人物的对话读一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
4、学生说一说:从这个人的话语里你有哪些想法?
学生交流,师及时引导大家体会。
五、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课堂。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一说寓言所包含的意思。
四年级语文听课教案人教版设计【第六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挥”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集中、交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2、师小结: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实在赏心悦目。绿是春天的象征,还是希望的象征。诗人艾青写了一首诗《绿》,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这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
3、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4、作者简介。
二、初读诗歌,明白大意。
2、指名分小节读诗,教师正音,引导学生认识生字。
3、再读诗歌,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三、诵读课文,感悟体会。
(一)学习第一、二小节。
1、伴着音乐轻声朗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
2、板书: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同时贴出色卡)。
3、感受“绿”的多:是不是只有这些“绿”?你还知道哪些绿?(了解省略号的作用)。
4、出示第一小节:好像……(自己轻声朗读)。
5、感受绿的美:绿得发黑、绿得出奇。你知道“出奇”是什么意思吗?
6、齐读第一、二小节。
(二)学习第三、四、五小节,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这么多的绿集中起来,会是一幅怎样的画呢?朗读课文第三、四、五小节。
1、自由朗读第三、四、五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2、你觉得哪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个小节,再仔细读读。
第三小节:。
说一说:。
风中的是绿色的。
雨中的是绿色的。
水中的是绿色的。
阳光下的也是绿色的。
(学生看图,挑选其中一个交流)。
指名读,全班读。
第四小节:。
(1)出示文中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第五小节:。
(1)出示小练习。
想象说话:。
一阵风吹来,小草,柳条,树枝。
(2)“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这句话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3)点名读,老师范读,全班齐读。
(三)全文朗读。
四、读写结合,拓展阅读。
春天到了,校园里,公园里,田野里。
2、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结合“阅读链接”说一说。
(1)学生自读“阅读链接”。
(2)从视觉上感受灵隐之绿,以及“绿”的层次。
五、布置作业。
1、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0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四年级语文听课教案人教版设计【第七篇】
《观潮》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1篇课文,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情趣。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设计理念。
学生学习1篇新的课文,最有兴趣的是在第一课时。可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是第一课时扫除生字新词,读懂读通课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在第二课时上。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往往是第一课时“逛西湖”,第二课时“打老虎”;从学生的兴趣看,实际上是错过了学习课文的最佳时机。因此如何优化第一课时的教学,提高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很值得研究。
《观潮》是1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教学中我将这一段作为教学的重点,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读为本,紧抓“奇”进行教学,初读感知奇,品味探究“奇”,美读感悟“奇”。
学情简介。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知识面不宽,对文中所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很难想象出画面,教师必须指导感情朗读并借助电教媒体等辅助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
3、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留心周围事物,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及阅读感受钱塘潮之“奇”,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方法。
“教有多法,但无定法。”在本课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和朗读法进行教学。我将远程教育资源:图片、影像等有机地融合到多媒体课件中,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寓情其中,从而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为学生提供了直观、动态、形象的影视文件,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课文。为学生自读、自悟文章内容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为了上好这一堂课,我在远程教育资源网上查找了和课文有关的图片和录象资料,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以便对大潮有初步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大家去看过吗?(没有)很遗憾老师也没能亲眼所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壮观的景象。
二、出示课题,探究“奇”意:
1、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1课观潮,(师相机板书课题)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
(通过预习学生自然就可以回答出:钱塘江大潮)。
2、师介绍:钱塘江在我们祖国的浙江省,远离我们可爱的家乡——秦皇岛有好几千里。如果说秦皇岛的北戴河风景区举世闻名,那么浙江的钱塘江大潮就可称为“天下奇观”了。(师板书:天下奇观)。
(给学生独立思考空间,之后可以提醒学生借助字典解决。)。
4、多指名回答后明确:“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进一步引导说出“天下奇观”的涵义,即:天底下或世界上奇异的景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奇”:
2、老师发现大家都有些迫不及待了,那就赶快打开课文读一读吧!
阅读提示:
a、把字音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b、认真的读课文,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刚才教室里可真是书生琅琅,大家读得都那么认真又那么好,现在谁愿意展示一下你自己,我们开火车读一读,注意一定要认真听哦,老师随时会有可能叫到你!
3、开火车读课文,教师利用这个过程纠正学生读不准的字音。
4、刚才看到大家火车开得那么好,老师真为你们骄傲!现在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5、指名回答后明确:作者先写潮来之前,再写潮来之时,最后写潮过之后。
四、精读课文,品味探究“奇”:
1、师: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那么你认为“天下奇观”到底奇在哪里呢?边默读课文边用——画出你最能感受到大潮“奇特”的词句。读一读这些词句,说一说体会。
四年级语文听课教案人教版设计【第八篇】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其中5个会认的字,6个会写的字,7个要掌握的词语。)。
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设计理念:
语文学习目标是多维的,是立体的,不仅有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还有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自己觉得美的句子,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三维目标实现的最终途径还是读,各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快速读,边读边想象等,并把自己读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讨论,遵循课标的这些精神、理念,本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入情入景地读,动心动情地读。
三、教学重难点:
课文3、4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设计意图:古诗的引入,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人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知道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同时,为学生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学习语文的氛围,让孩子们能够在一点一滴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1.自由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争取做到把字音读准确。
3.全班齐读生字和新词。
4.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较复杂的字形和容易读错的字音。教师重点强调“卧”字的第六笔是“竖折”。
5.朗读全文,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设计意图:要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三、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全班纠正读错的字音。
四、默读课文,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请你用铅笔做个标记。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能够在读中生疑,并最终达到在读中释疑。)。
五、变换身份,释疑解惑。
2.学生结合资料,认真研读,充分交流。
(设计意图:变换身份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一种乐趣和新奇,同时也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学习是主动的,充满了探究,利用资料来解决课文当中的问题,也会让学生感觉到适当地搜集一些课外资料对于了解课文的内容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搜集资料的兴趣。)。
3.同学们,你们真是一个个成功的地理勘探家,看来,学习课文的时候,适当地搜集一些课外资料对于了解课文的内容很有帮助啊!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播放潮来时的录音。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播放潮来时的录音,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2.深入学习课文3、4段,体会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学生边默读,边画批)。
四年级语文听课教案人教版设计【第九篇】
2.认识直角、平角、钝角、锐角和周角.。
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各种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演示课件“角的度量”.。
提问:这些角你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他们排一下队吗?
教师指出左端两个大小比较接近的角。
提问:你知道他们相差多少吗?
2.教师谈话:如果我们能够度量出每个角的大小,以上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课题“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
二、探索新知.。
(一)角的度量.。
1.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出示量角器的图片.。
2.(1)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1°角的概念”.。
(2)出示几个不同的角,并估算角的度数.。
(教师:要想知道所估算的是否准确,还要通过测量.)。
3.量角的方法.。
(1)自学教材第123页第一、二自然段.。
(2)由学生汇报度量角的方法.结合黑板上的角,边度量边介绍.。
(3)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量角方法”.。
(4)尝试测量角的度数(尽量使角的开口方向不同),巡视中注意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5)教师举出几种学生常见的错误:
错误类型一:学生量角时,量角器中心点和角的顶点没重合.。
错误类型二:量角器0°刻度线与边没对齐.。
错误类型三:看错了刻度,应看里圈,却看外圈刻度了,或者应看外圈却看里圈刻度了.。
(6)讨论:怎样避免前面的错误,正确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数呢?
(0°在哪个圈上,就在哪个圈上找角的另一边所对的刻度)。
(7)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角的大小比较”.。
(播放前先请同学用估算的方法判断,播放后教师进行总结)。
(二)角的分类。
1.自学教材第124页《角的分类》.(可按书中内容边学习边操作)。
2.小组讨论:
(1)角可以分哪几类?每类角的特征是什么?
(2)直角、平角、周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3)平角和直线一样吗?
3.利用活动角,按老师要求摆角.。
(直角、钝角、平角、锐角……)。
三、巩固练习.。
1.量一量一副三角板中各个角的度数.。
2.完成教材第126页第7题.。
说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量出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
提问:不用度量你能知道每个时刻分针与时针的夹角吗?
3.利用活动角的量角器摆出下面各角.。
(1)直角(2)平角(3)120°(4)30°(5)77°。
四、质疑总结.。
1.这节课都学会了什么?
(角的度量和分类.量角时要对齐顶点和0刻度线,如何确定看哪一圈刻度)。
2.教师整理成顺口溜助记.。
量角器量角很简单,角可分为五大类.。
中心重合角的顶点,直、平、周角最特殊,
一条边对齐0刻度,锐角小于九十度,
角的度数看另一边.钝角介于直、平间.。
3.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127页第9题.。
把下面的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圈里.。
12°92°179°34°。
89°160°58°100°。
五、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比谁猜的准。
活动目的。
四年级语文听课教案人教版设计【第十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会写字、4个会认字,能够用生字来组词。
2.学习课文,了解红黄蓝三色是色彩中的三元素,其他各种色彩都能够由他们配成。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喜爱之情。
3.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红黄蓝三色是色彩中的三元素。
教学准备:红黄蓝彩色笔。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本课的会写会认字,会写“彩、游、戏、相、绿、新、玩”7个生字。
2.初读课文,能够把课文正确地读出来。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用具: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述:老师来变个魔术你们看,好吗?(好)。
师演示:红黄两色相加看看成了什么颜色?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宝宝,想办法记住他们。反馈交流(用多种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再读课文,看看你能够在课文里准确地认读出生字宝宝吗?努力把课文读正确。反馈交流(把你读得的、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3.三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反馈交流(让学生简单说说课文内容,并且质疑)。
4.小结学生字的情况,告诉学生对于不懂的知识,我们在学习课文中再来弄懂。
三、学习课文中的一节(根据学生的意愿学习)。
1.指名读所选的一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这一节里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读懂的内容,启发学生明白红黄蓝三色是色彩中的三元素,其他各种色彩都能够由他们配成。
3.指导感情朗读。
4.尝试背诵。
5.拓展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有所选小节中的两种颜色变出的色彩。
6.尝试用书中的格式也来写诗。
四、学写生字。
1.看看生字宝宝还记得吗?认读“彩、游、戏、相、绿、新、玩”
2.游戏给字宝宝找家(生字和读音合成一个房型)。
3.观察生字:用自己的方式记忆字型。
4.交流方法。
范写“游、绿”引导学生注意容易错的地方。
5.学生描红练写。
6.评价,鼓励学生认真写字。
7.小结本节课内容,鼓励学生课下尝试用红黄蓝颜料调出更多色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元素的用途,激发学生课下尝试积累认识经验以及对色彩的喜爱之情。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巩固会读会认的字,会写“穿、牵、界”这3个上下结构的字和独体字“世”。
教学重难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用具:生字词。
教学准备:红黄蓝三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感悟课文内容。
1.回忆上节课学习的一节内容,说说学习方法是什么。
2.交流学习方法,师板书:读课文,想内容;再交流读懂的,有感情读出来;最后背诵。
小组中由小组长负责:读课文,想内容;再交流读懂的,有感情读出来;最后背诵。
4.指导感情朗读。
5.尝试背诵。
6.拓展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他们变出的色彩。
7.尝试再用书中的格式也来写诗。
三、课外延伸。
师叙:红黄蓝三色如果是水彩或水粉颜料,那么,当我们所添加的各种颜料的分量不相同,调出的色彩的颜色深浅就会有变化。
学生;尝试调色,然后想想生活中有什么是这种色,写诗。
四、学写生字。
1.看看生字宝宝还记得吗?认读“穿、牵、界、世”
游戏:将部件拼成生字。
2.观察生字:用自己的方式记忆字型。
3.交流方法。
4.范写“界、世”引导学生注意容易错的地方。
5.学生描红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