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数学教案(最新4篇)
【导言】此例“九上数学教案(最新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九年级上册数学的教案【第一篇】
旋转
1、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2、旋转的性质:①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②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③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关键:找好对应线段、对应角。
3、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
4、中心对称的性质:①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②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5、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6、对称点的坐标规律:①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②关于y轴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③关于原点对称: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2)会利用这些定理计算和证明一些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体会数学中转化思想方法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定理的证明,体会证明方法的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难点:如何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1:等腰梯形的性质1
(1)文字语言: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
(2)数学语言:
在梯形ABCD中
∵AD‖BC,AB=CD
∴∠B=∠C
∠A=∠D(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3)本定理的作用:在梯形中常用的添加辅助线——平移腰,可以把梯形化归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从而利用平行四边形及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知识点2:等腰梯形的性质2[]
(1)文字语言: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数学语言:
在梯形ABCD中
∵AD‖BC,AB=DC
∴AC=BD(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3)本定理的作用: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以及平移其中一条对角线化梯形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从而解决有关线段的相等和垂直。
知识点3:等腰梯形的判定
(1)文字语言: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数学语言:在梯形ABCD中∵∠B=∠C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本定理的作用:在梯形中常用添加辅助线——补全三角形把原来的梯形化为两个三角形
(4)说明:
①判定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通常有两种方法:定义法和定理法。
②判定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一般步骤:先判定四边形是梯形,然后再判定“两腰相等”或“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来判定它是等腰梯形。
典型例题
例1. 我们在研究等腰梯形时,常常通过作辅助线将等腰梯形转化为三角形,然后用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等腰梯形的问题。
(1)在下面4个等腰梯形中,分别作出常用的4种辅助线(作图工具不限)
(2)在(1)的条件下,若AC⊥BD,DE⊥BC于点E,试确定线段DE与AD,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1)略。
(2)DE=(AD+BC)
过D作DF‖AC交BC延长线于点F
∵AD‖BC,∴四边形ACFD是平行四边形
∴AD=CF, AC=DF
∵AC=BD
∴BD=DF
又∵AC⊥BD,∴BD⊥DF即△B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E⊥BF,则DE=BF,
∴DE=(BC+CF)=(BC+AD)
例2. 如图,铁路路基横断面为等腰梯形ABCD,已知路基AB长6m, 斜坡BC与下底CD的夹角为60°,路基高AE为,求下底CD的宽。
解:过点B作BF⊥CD于F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BC=AD
∵BF=AE,BF⊥CD,AE⊥CD
∵Rt△BCF≌Rt△ADE
在Rt△BCF中,∠C=60°
∴∠CBF=30°
∴CF=BC即BC=2CF
∴BC2=CF2+BF2
即∴CF=2
∵AB‖CD,BF⊥CD,AE⊥CD
∴四边形ABFE是矩形
∴EF=AB=6m
∴CD=DE+EF+CF=AB+2CF=6+2×2=10(m)
例3. 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B‖DC,AD=DC=CB,AD、BC的延长线相交于G,CE⊥AG于E,CF⊥AB于F
(1)请写出图中4组相等的线段。(已知的相等线段除外)
(2)选择(1)中你所写的一组相等线段,说说它们相等的理由。
解:(1)DG=CG,DE=BF,CF=CE,AF=AE,AG=BG
(2)证明AG=BG,因为在梯形ABCD中,
AB‖DC,AD=BC,所以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
∴∠GAB=∠GBA
∴AG=BG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要注意转化的思想方法,有关等腰梯形的问题往往通过作辅助线将其转化为更特殊的四边形和三角形,常见办法是平移腰,延长腰,作高分割,平移对角线等方法。
数学九年级上教案【第三篇】
活动目标
1、尝试实验,获得有关容量守恒的经验。
2、乐意动手动脑探究水的变化,了解它的主要特性。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容量比较)
2、标有刻度的瓶子,水,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提问
1.出示趣味练习:容量比较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这六瓶水是一样多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现在我们想办法做一下实验,比较一下水的多少吧。
二、实验操作
1、教师:用什么办法验证呢?怎么操作?
要求:实验用的两瓶水不能混在一起,实验时动作慢一点,避免将水洒出影响实验结果。
2、记录实验结果
(1)高矮不同的两只瓶子
方法是通过比较水位 的高低,我们可以看出瓶子的水是一样的。
原来瓶子的高矮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
(2)粗细不同的两只瓶子小
选择两个相同的空瓶,把装在大小不同的瓶内的饮料倒入其中,比较出饮料一样多。
方法,任选一个瓶子,将一瓶饮料倒入,用笔画或粘纸条的方法做标记,
把饮料倒出后再将另一瓶饮料倒入该瓶,看饮料位置与原来留下的标记是否一致,
比较出饮料一样多原来瓶子的粗细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
(3)一只含内容物的的瓶子内容物为石子
方法是取出瓶中石子,比较水位的高低。
内容物为海绵小结:方法是将海绵中的水挤回瓶中,比较水位的高低。
原来瓶子里面是否有物体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
3、总结:瓶子的高矮、粗细、内含物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这种现象就叫做容量守恒。
三、活动延伸
想一想,如果把两块一样重的橡皮泥塞进不同形状的瓶子里,橡皮泥会变重吗?
回去试试看吧!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篇】
一、指导思想:
九年级数学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已发展的广泛空间。通过九年级数学的教学,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级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朴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手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九年级数学包括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章《定义命题公理与证实》,第三章《相似形》,第四章《解直角三角形》。第五章《概率的计算》。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定义命题公理并学会运用:掌握相似形的相关知识及运用;会解直解三角形,掌握概率的初步计算方法。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四、教学措拖
1、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秤的教育方法。
2、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意整体推进。
3、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4、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仿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认识各知识点,并能纯熟运用。
五、教学进度
全学期约为22周,安排如下:
~:一元二次方程
~:定义命题公理与证实
~:相似形
~:解直角三角形
~20__.:概率的计算
~:整理复习
上一篇:《泉城》的教案通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