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优质3篇)

好学 分享 时间:

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探索兴趣,理解自然规律,促进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如何实现?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科学教案”,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大家吧!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篇1

册数、单元:六上第一单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重、难点:

1、通过探究,让学生认识轮轴,知道轮轴的作用,以及轮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重点)

2、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描述等能力。(重点)

3、通过探究,使学生感悟到周围生活处处充满了科学,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难点)

教具准备:轮轴两个(轴同粗,轮大小不同)、铁架台、钩码、螺丝刀……

教学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比赛导入、激发探究兴趣

1、教师:同学们,前两节课,通过探究我们认识了杠杆,了解了它的一些原理。这节课起我们要来探究另一种简单机械,接下去,先让我们来玩一玩“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

游戏规则:同桌两人一组,力气小的同学手握螺丝刀的刀柄,力气大的同学手握螺丝刀的刀杆,两人向相反的方向用力,看看谁能取得胜利。

2、教师:谁赢了?说说你们的比赛结果?

3、教师:为什么力气大的同学反而输了呢?你思考过这个问题吗?

1、学生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2、让学生说说比赛结果,并对结果做一个合理的解释或推测。

探究螺丝刀刀柄的秘密

1、教师:看来,螺丝刀虽然简单,但却隐藏着许多秘密。下面,就以同桌为单位,仔细地观察一下螺丝刀的构造,看看都有些什么发现?

2、教师:哪组同学来描述一下你的发现?

A、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B、刀柄上有些凹槽,手握在上面时,可增加摩擦力,也就是说在用力时,能使得上劲。

小结:像螺丝刀这样,由一个较大的“轮”与一个较小的“轴”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3、教师:认识了轮轴,接下去我们来体会一下轮轴的作用。出示幻灯片:

A、用一根绳子把几个钩码系在螺丝刀的刀杆上,转动刀柄,将钩码吊起;

B、把这几个钩码系在刀柄上,转动刀杆,将钩码吊起。

请每位同学分别试一试,并仔细体会操作时的感受,然后跟同桌进行交流。

4、教师:谁来谈谈你的感受?——用绳子将钩码系在刀杆上,然后转动刀柄比较省力。这就是力气小的同学能战胜力气大的同学的原因所在了。

1、学生观察螺丝刀的构造,并将发现用较为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2、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会,并相互交流各自的感受。

轮轴的'研究

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介绍装置中的轴、轮及穿线的方法,出示幻灯片:

A、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的引线上,试试看,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这说明什么?

(当轴上挂x个钩码时,轮上只挂一个钩码便可保持平衡了——说明手握轮那部分工作时省力,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B、(轴不变,轮增大)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的引线上,试试看,你又发现了什么秘密?这又说明了什么?

(当轴上挂y个钩码时,轮上只挂一个钩码便可保持平衡了,这说明当轴大小不变时,轮越大就越省力。)

学生动手探究,仔细观察其现象,讨论其中的秘密,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课后延伸

教师: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轮轴?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学生先说一说,然后再回家找一找。

科学教案 篇2

1、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幼儿提出的性问题。

专家指出:既然人的性的发育开始很早,即使不满周岁的孩子在性问题上也不是中性体,所以性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真实正确的表述性知识。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作为教师应该做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幼儿提出的性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本园有怀孕教师的契机,利用图片、课件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启蒙知识。本次教学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在活动中,他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

2、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充满了好奇心,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向幼儿介绍小生命的形成、成长和分娩的过程,我采用了图片和课件的形式,让幼儿直观的了解生命的形成过程。为了让幼儿体验当妈妈的辛苦,在活动延伸中,教师在区角提供了小沙袋让幼儿绑在身上,让他们通过半天的活动,体会当妈妈的辛苦。

3、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处处皆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利用孩子们关注马老师怀孕的现象,及时的对他们进行了基本的性教育,避免了幼儿对其错误的认识,使孩子们对生命的形成过程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4、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资源,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在本次活动中,我充分利用教师怀孕这个机会,丰富和拓展了幼儿的学习经验。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了动力。

过程与方法: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探究小电动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 学生自备:玩具小电机、橡皮筋、一次性塑料杯、一号电池、透明胶2. 教师准备:导线、磁铁、电池盒、开关、铜质粗导线、大头针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小电动机被安装在很多玩具的里面,通上电以后就可以转动。你知道它为什么一通电就能转吗?2.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神奇的小电动机。板书课题。

(二)小电动机里有什么

1. 让我们先拆开小电动机,看看里面有什么?2. 学生活动。3. 你发现了什么?(教师介绍电动机内部构造。)4. 猜一猜小电机里面的这些零件都有什么用?

(三)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

1. 小电机里的转子部分是一块电磁铁吗?怎么验证?如果老师没有大头针和指南针给你们,只给你们一块磁铁,你们可以验证它是电磁铁吗?为什么?2. 学生讨论交流。3. 按照教材P59制做实验装置。并实验。4. 讨论:小电动机内部的零件和结构,对于它的转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20 43947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