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渔夫的故事》教案设计【汇集8篇】
【导言】此例“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渔夫的故事》教案设计【汇集8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渔夫的故事教案设计【第一篇】
一 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二 自读故事,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3.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三 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
2.交流思考的问题。
师:杀就杀吧,为什么还要编理由呢 从中看出什么了
生:看出魔鬼十分狡猾。
生:读课文中的谎言。
(使学生明白了,魔鬼是凶恶和狡猾的,魔鬼的杀人本性是不会改变的,魔鬼是不懂得报恩的。)
交流对渔夫的看法。
交流汇报:
四 总结:
看来,渔夫说的没有错。人的智慧是能压制妖气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战胜邪恶的。从渔夫的身上,我们领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
五 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先在小组里分角色讲,再请讲得有特色的小组在全班讲。
六 作业
1.读读记记本课要求读记的词语。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附:教学设计流程图
板书设计:
32渔夫的故事
发现黄铜胆瓶
青烟变成魔鬼
就要杀掉渔夫
智慧压制妖气 充满智慧
诱其钻进胆瓶
再次投进大海
渔夫的故事教案设计【第二篇】
《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这是1篇略读课文,内容并不复杂,学生非常感兴趣,非常适合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2、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告诉学生: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
课前准备:相关ppt,生搜集朗读神话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有请我们班的故事大王带来精彩的神话故事。
点生讲故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充满智慧的小故事—《渔夫的故事》,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渔夫的什么故事呢?现在就让我们打开课本,赶快走进课文。请同学们快速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语句读通顺。
读完课文之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交流。
三、细读课文,感知形象。
1、感知魔鬼的凶恶、狡猾。同学们读了课文之后,已经了解了渔夫和魔鬼之间发生的故事。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渔夫是在什么情况下与魔鬼相遇的?渔夫救了魔鬼之后,按常理来说魔鬼应该报答他,可魔鬼竟然要杀他,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5—12自然段,待会我们交流。
引导学生找出魔鬼所说的要杀死渔夫的所谓“理由”—“可是整整过了400年,始终没有人来解救我。我非常生气,我说:‘从今以后,谁要是解救我,我一定杀死他。’现在你解救了我,所以我要杀你。”看来这个魔鬼还是说话算数的。唉,渔夫真倒霉呀!要是在400年前救了魔鬼,准发大财了。可是魔鬼说的话是真的吗?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引导学生从“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背您的命令了!”“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等描写魔鬼语言的句子中体会魔鬼狡猾、凶恶的本性。因为对所罗门心有所惧,所以一出来还是一副软弱模样,听说所罗门已死了便原形毕露,恩将仇报,并且编了一船谎言为自己无耻的行为找借口。多么狡猾、凶恶的魔鬼,(学生交流:害怕)
2、感知渔夫的善良、智慧。是啊,渔夫刚开始也和我们一样非常害怕,当听完魔鬼的话时,他甚至抱怨自己太倒霉了,可是故事的结果却是魔鬼万万没有想到的,它又重新回到了瓶子,被渔夫抛回了大海。渔夫能够战胜魔鬼,凭的是什么?(智慧)你从哪里可以读出渔夫的智慧?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16—23自然段,找出来,读一读,细细体会。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渔夫心理和语言的句子,体会渔夫的从容、镇定和聪明。
“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这是对渔夫心理活动的描写。从他的想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渔夫的镇定,所以下面的对话,渔夫的语言就充满了智慧。“你不是住在这个胆瓶里吗?照道理说,这个胆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条腿,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我不仅要把你投到海里,还要把你怎样对待我的事告诉世人,叫大家当心,捞着你就立刻把你投回海里去,让你永远留在海里!”是啊,渔夫说的没错。人的智慧是能压倒妖气的,人的正气是能战胜邪恶的,从渔夫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智慧的力量。现在让我们再次感受渔夫的智慧吧!分角色朗读渔夫和魔鬼的对话,试着读出人物的不同特点。
四、表演朗读,情景体验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智慧的力量。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想不想把它演出来?这个故事很长,需要运用你们的智慧把它压缩成一个小课本剧。可以是完整版的,也可以是精选版的。老师相信:凭着咱们同学的智慧,大家一定会编的很精彩!
学生表演。
看了同学们精彩的表演,我想对魔鬼说:“人的正气是能战胜邪恶的!”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有可能遇到像魔鬼一样的坏人,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学生交流。
五、拓展延伸,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我相信智慧的渔夫形象将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心里。这1篇课文选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在这本书里,有许多像《渔夫的故事》这样充满智慧的小故事。希望咱们同学在课下找时间读一读,相信读了它们之后,你们一定会更富有智慧!
生谈感受,总结收获。
作业设计
1、把《渔夫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读一读《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三个苹果的故事》《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等神话故事。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三篇】
最初选择《渔夫的故事》,是被它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的情节所吸引。我想,学生们也一定会对这篇课文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愁学生们没有学习热情。于是,我欣然选择了本文。可是,真正着手去剖析的时候却犯难了。故事情节固然吸引人,但作为课标的要求,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要点又不可割舍。可是一旦对这些问题开始分析,就好比将1篇课文“绑架”到了手术台上,然后“磨刀霍霍向课文”,作为“刽子手”的我不忍下手却也无可奈何。
因此,我在梳理字词、读通课文、弄清大意的基础上,首先开始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在这篇课文中,“渔夫”和“魔鬼”这两个人物形象具有很鲜明的特点。学生在充分自读的情况下,比较容易抓住他们的特点,有些甚至能够产生独特的看法。尽管学生们比较积极自主地完成了分析人物形象这一环节,可是这种略显机械的、刻板的教学方法,还是凸显了它的弊端——这一环节的课堂气氛并不好。学生们想必已经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课文手术”,早已司空见惯,甚至于麻木了吧。
试想,如果能够能将学生们对这个故事的兴趣小心呵护,从情节的悬念起伏处着手,让他们在充满热情的朗读的基础上,充分感受到这种情节起伏的魅力,接下来的一切活动是否气氛会更热烈?这种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本身也是一种创作手法,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还能够对写作技巧窥探一二。在吃透了情节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了解情节起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物的变化。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对人物形象的感知环节。并且,由于此前学生充分地读了故事,他们对“渔夫”和“魔鬼”的特点的感知必定会更丰富。
在本次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讲故事和编故事这两个环节,意图达到学以致用。可惜,并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可以说这两个环节并未达到一定的效果。教1篇故事,我想,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人物、感悟故事的主旨。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课本的故事化为自己的故事,进而尝试自己编故事。
在讲故事的环节,我降低了难度,给出了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讲故事说清楚、说生动、精彩环节说具体。可是,我发现极少有学生能将一个故事说得生动,都像背书一样平淡。由于预留时间较短,我没有来得及对这一问题进行指导。其实,想要让学生讲故事讲得精彩,首先要给出一定的示范,引导他们使用恰当的语气、神态和动作。其次,要指导他们将故事转折处的悬念讲出来。最后,还要对故事进行详略处理,把故事的高潮部分充分表现出来。针对这些要求,还可以制作出简要的评分标准,放手让学生去评价、修改,让学生不仅仅讲得好玩,还讲得有用。
同时,写故事的环节也可以放在课上完成。简要地编写故事的结尾,既能够考察学生对于写作手法、情节设定等的掌握情况,还能够发散思维、激发想象,提升学生创作的积极性与成就感。
总而言之,就如同薛法根老师所说,每一个老师,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环节,都要清楚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我想,今后在进行每1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之前,我都应当反复做此问。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课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按民间故事的特点来赏析课文,有表情地朗读对话。
3、情感目标: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思维目标:开发、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的赏析。
教学难点:
课文是怎样把现实生活与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的。
预习要求:
熟悉故事情节;练习对话朗读。
教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大家读过《一千零一夜》这部书吗?——读过。
知道这是一部什么书吗?——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为什么取名叫《一千零一夜》呢?——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痛恨王后对他的不贞,就把她杀了。以后国王每天晚上娶一个王后,到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杀掉。当时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晚上,她给国王讲故事,讲到最紧要的时候天就亮了,国王急着要去早朝,但为了听故事的结局,国王就把她留了下来。此后,她每天晚上给国王讲故事,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国王终于被感化了,同山鲁佐得王后白头偕老。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内容。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我国古代称阿拉伯地区为“天方”,“谭”通“谈”),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世界著名文学作品之一。高尔基称它为“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就选自《一千零一夜》这部民间故事集。板书:渔夫的故事。
二、复习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
既然《渔夫的故事》是一则民间故事,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根据民间故事的特点来学习这篇文章。首先,我们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什么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一般有哪些特点?
指名回答,教师择要板书: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下面老师请问大家的是“完整的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几个部分?齐答,板书: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最快的速度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文章划分为四个部分,并用最简明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三、理清课文结构
1、学生稍作思考、讨论后回答,板书:(1-2)捕鱼捞瓶,(3-15)放魔出瓶,(16-23)诱魔入瓶,(24-25)投瓶入海。
2、小结:故事情节不仅完整,而且曲折生动,扣人心弦,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构思能力。
过渡:故事里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渔夫,还有一个魔鬼,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个人物有没有鲜明的性格特点?板书:渔夫,魔鬼。
四、分析人物形象
1、分角色朗读对话,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有关语句来分析其性格特点。
2、指名回答,教师点拨,择要板书:诚实善良机智勇敢;凶残狡猾卑鄙愚蠢。
3、小结并过渡:刚才我们主要是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文除了对话描写之外,还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4、稍作思考,指名回答:对渔夫有心理描写,对魔鬼有外貌描写。
5、指名朗读心理描写的语句,分析心理描写的作用。(1)喜悦好奇的心理,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2)写出渔夫思想的转化,这时他已清醒地认识到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战胜魔鬼,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这处心理描写是作品的精华所在,它深刻地揭示了渔夫之所以能战胜魔鬼的根本原因,也使故事情节发生了180度转折,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
6、分析外貌描写的作用。指名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师生对口朗读(老师读本体,学生读比喻词和喻体);分析作用: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魔鬼面目的凶恶。
7、小结: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渔夫;运用对话描写和外貌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魔鬼。人物性格鲜明。
过渡:民间故事的第三个特点是“语言口语化……”,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五、分析语言特色
指名举例说明。
过渡:课文以完整的故事情节,用口语化的语言,叙述了渔夫机智地战胜魔鬼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里面,哪些是现实的?哪些是幻想的?作者是怎样把现实生活与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的?
六、分析“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艺术特色
1、讨论后指名回答:课文所写的哪些是现实的?哪些是幻想的?
2、教师小结:渔夫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是正义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样的坏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种反动派的种种本性,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板书:正义,邪恶。
渔夫跟魔鬼的斗争情节也是幻想的,但是这种斗争正是现实生活中正义与邪恶,真善美与假恶丑斗争的曲折反映,最后的胜利则寄寓着劳动人民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过渡:那么这个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具体指什么呢?也就是说,最后的胜利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七、明确主题思想
指名回答: 正义的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的势力。对像魔鬼那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决不能心慈手软。
教师板书:正能压邪。
八、课内思维训练
题目:(1)《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2)《假如渔夫在前三个世纪里解救了魔鬼》。
要求:想象合理,表达流畅。
九、课后作业:“话”“表”兼顾地讲述《渔夫的故事》
渔夫的故事教案【第五篇】
教学设想:
这是1篇民间故事,语言通俗、夸张,情节曲折、生动,很受学生们欢迎。因为容易理解,所以教师不必多讲,可让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以课本剧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表演来理解体会。
教学目标:
1、学习民间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层次结构清楚
2、领会本文寓意: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讨论、表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了吗?听说过《神灯》的故事吗?是呀这些故事伴随我们长大,给了我们无数美好的幻想,这些故事都是出自一本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的1篇——《渔夫的故事》。
教学达标:
1、了解文学常识:你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2、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并且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3、教师抛砖引玉,提示性表演开头:
我是一个穷渔夫,以打鱼为生。我打了一辈子的鱼,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只撒四次网,这就足够我维持一天的生活了。可是今天我已经撒了三次网了什么也没捞到,难道今天这么倒霉吗?我再撒一次看看,上帝保佑我捞一条大鱼。(做撒网状)哎呀怎么这么沉,上帝真的保佑我捞着大鱼了。(做用力拉鱼网状)
4、学生排练。
两人一组自愿组合,排练在魔鬼和渔夫之间发生的故事,通过排练熟悉语言,进一步了解课文细节,体会人物形象。教师提示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做道具。
5、学生表演。
.每一对学生表演完,请同学来评价表演的优点与缺点,让下一对表演的同学引以为戒。找三对学生表演较好。
6、教师小结:
渔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总结出: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既勇敢又要机智。
开拓扩展:
这是一个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我国古代有没有类似的故事?(东郭先生)
能力延伸:
通过这篇民间故事的学习,你能总结出民间故事的特点吗?
欣赏体会:
动画片《皇帝的新装》中节选:“老大臣看新衣”一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课本的基础上怎样表演得更加生动,加深对表演课本剧的理解。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渔夫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渔夫的故事教案【第六篇】
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这x间故事学生是非常熟悉的,许多学生都曾读过,但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了解和对人物的简略分析的层次上。这篇文章怎样上出新意,怎样上出深度?我思考了很久,决定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先请学生介绍作者,说说他们以前读这则故事留下的印象,然后让学生概括毕淑敏的散文的大意,使他们意识到经典的文章是常读常新的。在分析人物和主题时,不是架空的分析,而是着眼于文本的研读,在朗读、品味、揣摩中感悟。课堂小结的步骤我也请学生来说他们对文章的新的解读,课后的作业也紧紧围绕这个话题布置。
二、课时设计及说明
按照我校目前倡导的情境导学法(将学生的学习置于适宜的思考状态之中,注重教师有效地启发引导。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推动学生进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我将本课计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是老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是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以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为主。
第二课时在“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思想指导下,教师适时的引导点拨,使清晰的问题准确,模糊的知识明确,肤浅的认识深刻,从而在反馈矫正中实现课堂的高效。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和合作的方式研读生动的人物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探究文章的主题。
2、在阅读中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方法,珍视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感受,培养阅读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痛恨王后对他的不贞,就把她杀了。以后国王每天晚上娶一个王后,到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杀掉。当时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晚上,她给国王讲故事,讲到最紧要的时候天就亮了,国王急着要去早朝,但为了听故事的结局,国王就把她留了下来。此后,她每天晚上给国王讲故事,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国王终于被感化了,同山鲁佐德王后白头偕老。这就是《一千零一夜》故事内容的来历。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我国古代称阿拉伯地区为“天方”,“谭”通“谈”),它是一部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世界文学作品之一。高尔基称它为“民间文学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2、整体感知
是啊,大家《一千零一夜》非常熟悉,有孩子的地方就有《一千零一夜》,他伴随了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的儿童,用他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情节感染着我们。那大家以前有没有读过《渔夫的故事》?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以前读《渔夫的故事》时,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这则故事写了什么?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研读分析
很好,大家都很熟悉故事情节,那我们现在先来看一则材料——《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这是我国当代一位的散文家毕淑敏的作品,她也和我们一样喜欢看安徒生的童话,喜欢读《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她在不同的年龄读《人鱼公主》有着哪些别样的感受呢?
同学们概括得非常准确,从毕淑敏这篇文章中,我们能不能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同1篇文章,会得到不同的收获。这样经典的文章确实是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的。那我们今天又一次重新走入这些经典,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大,阅历的丰富,会不会有新的理解和感悟呢?
A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地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充分的依据填空,并抓住精彩的人物描写揣摩品读,注意关键词句的分析玩味。
渔夫是一个______的渔夫
魔鬼是一个______的魔鬼
非常好。大家刚才细致分析了文中的人物描写的片段,揣摩了人物的心理,概括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又在同学精彩的发言中重温了这个经典的故事。这个故事中渔夫和魔鬼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使人物的形象变得饱满生动的?此处加练笔。
总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肖像刻画更要以形写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1律。要把人物写活,写真,必须要抓住其特征,还可以使用到一些修辞。
古人说“言为心声”,可见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历来优秀作家都十分重视人物语言的描写,常说的“闻其声,如见其人”,既是对作家塑生动人物形象的高明技法的赞誉,也正是语言描写的功能和作用的体现。
B这则故事有个性鲜明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情节,生动形象的语言,它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思索?
4、难点探究:
《一千零一夜》中,故事的原结尾是:渔夫准备将瓶子扔进海里时,魔鬼又苦苦求情,渔夫不答应,后来,魔鬼向安拉起誓,如果放他出来,将要好生报答渔夫。安拉是阿拉伯世界的宗教里的主宰。渔夫这才相信他,便打开了瓶口。魔鬼出来后,果然履行了诺言,给渔夫指出了一条发财之路。这则故事以往选入我国中小学课本时,也如本课文一样,删去了上述结尾。�
五、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总结: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就是说,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今天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一句话有了更深刻具体的认识。读一部经典就像是在和一个伟大的人对话,每一次对话都会让我们有新的收获。
渔夫的故事教案【第七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课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按民间故事的特点来赏析课文,有表情地朗读对话。
3、情感目标: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思维目标:开发、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的赏析。
教学难点:
课文是怎样把现实生活与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的。
预习要求:
熟悉故事情节;练习对话朗读。
教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大家读过《一千零一夜》这部书吗?——读过。
知道这是一部什么书吗?——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为什么取名叫《一千零一夜》呢?——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痛恨王后对他的不贞,就把她杀了。以后国王每天晚上娶一个王后,到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杀掉。当时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晚上,她给国王讲故事,讲到最紧要的时候天就亮了,国王急着要去早朝,但为了听故事的结局,国王就把她留了下来。此后,她每天晚上给国王讲故事,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国王终于被感化了,同山鲁佐得王后白头偕老。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内容。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我国古代称阿拉伯地区为“天方”,“谭”通“谈”),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世界著名文学作品之一。高尔基称它为“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就选自《一千零一夜》这部民间故事集。板书:渔夫的故事。
二、复习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
既然《渔夫的故事》是一则民间故事,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根据民间故事的特点来学习这篇文章。首先,我们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什么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一般有哪些特点?
指名回答,教师择要板书: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下面老师请问大家的是“完整的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几个部分?齐答,板书: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最快的速度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文章划分为四个部分,并用最简明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三、理清课文结构
1、学生稍作思考、讨论后回答,板书:(1-2)捕鱼捞瓶,(3-15)放魔出瓶,(16-23)诱魔入瓶,(24-25)投瓶入海。
2、小结:故事情节不仅完整,而且曲折生动,扣人心弦,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构思能力。
过渡:故事里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渔夫,还有一个魔鬼,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个人物有没有鲜明的性格特点?板书:渔夫,魔鬼。
四、分析人物形象
1、分角色朗读对话,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有关语句来分析其性格特点。
2、指名回答,教师点拨,择要板书:诚实善良机智勇敢;凶残狡猾卑鄙愚蠢。
3、小结并过渡:刚才我们主要是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文除了对话描写之外,还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4、稍作思考,指名回答:对渔夫有心理描写,对魔鬼有外貌描写。
5、指名朗读心理描写的语句,分析心理描写的作用。(1)喜悦好奇的心理,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2)写出渔夫思想的转化,这时他已清醒地认识到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战胜魔鬼,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这处心理描写是作品的精华所在,它深刻地揭示了渔夫之所以能战胜魔鬼的根本原因,也使故事情节发生了180度转折,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
6、分析外貌描写的作用。指名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师生对口朗读(老师读本体,学生读比喻词和喻体);分析作用: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魔鬼面目的凶恶。
7、小结: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渔夫;运用对话描写和外貌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魔鬼。人物性格鲜明。
过渡:民间故事的第三个特点是“语言口语化……”,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五、分析语言特色
指名举例说明。
过渡:课文以完整的故事情节,用口语化的语言,叙述了渔夫机智地战胜魔鬼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里面,哪些是现实的?哪些是幻想的?作者是怎样把现实生活与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的?
六、分析“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艺术特色
1、讨论后指名回答:课文所写的哪些是现实的?哪些是幻想的?
2、教师小结:渔夫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是正义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样的坏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种反动派的种种本性,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板书:正义,邪恶。
渔夫跟魔鬼的斗争情节也是幻想的,但是这种斗争正是现实生活中正义与邪恶,真善美与假恶丑斗争的曲折反映,最后的胜利则寄寓着劳动人民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过渡:那么这个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具体指什么呢?也就是说,最后的胜利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七、明确主题思想
指名回答:正义的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的势力。对像魔鬼那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决不能心慈手软。
教师板书:正能压邪。
八、课内思维训练
题目:(1)《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2)《假如渔夫在前三个世纪里解救了魔鬼》。
要求:想象合理,表达流畅。
九、课后作业:“话”“表”兼顾地讲述《渔夫的故事》
《渔夫的故事》教学实录
导入: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痛恨王后对他的不忠,就把王后给杀了。可他还不解气,以后每天晚上都娶一个王后,到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杀掉。当时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晚上,她给国王讲故事,每次讲到最紧要的时候天就亮了。国王急着要去早朝,但为了听故事的结局,只得让她活了下来。此后,她每天晚上都给国王讲故事,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国王终于被感化了,同山鲁佐德王后白头偕老。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内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就选自《一千零一夜》这部民间故事集。
老师板书:渔夫的故事
二、提写生字词:(同时提醒课代表饭后自习再提写一次)
三、划分段落,抓关键词,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文章划分为四个部分,并找出各段的关键词,利用关键词组成最简明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四、理清课文结构
1、学生稍作思考、讨论后回答,板书:(1-2)捕鱼捞瓶,(3-15)放魔出瓶,(16-23)诱魔入瓶,(24-25)投瓶入海。
2、学生(内向型性格同学)复述故事情节:故事情节不仅完整,而且曲折生动,扣人心弦,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构思能力。
五、有表情地分角色朗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1、指导学生在读时要有表情(读出重音、语调)朗读对话,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有关语句来分析其性格特点。
2、自由回答,教师点拨,择要板书:诚实善良机智勇敢;凶残狡猾卑鄙愚蠢。
3、人物描写方法通常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刚才我们主要是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文除了对话描写之外,还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4、稍作思考,自由回答:对渔夫有心理描写,对魔鬼有外貌描写。
5、赏析修辞之妙:外貌描写的作用。指名(较差同学)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师生对口朗读(老师读本体,学生读比喻词和喻体);分析作用(较好同学):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魔鬼面目的凶恶。
6、小结: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渔夫;运用对话描写和外貌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魔鬼。人物性格鲜明。
六、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1、先读准题目:道理
2、指名(由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回答:正义的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的势力。对像魔鬼那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决不能心慈手软。
3、复习朗读《说虎》
教师板书:正能压邪。
七、课内思维训练
题目:(1)《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2)《假如渔夫在前三个世纪里解救了魔鬼》。
要求:
1、从二者中选择一个,结合课文进行合理想象,并说明依据点,要写到课堂练习本上。
2、先组内展示,然后班级交流。
《渔夫的故事》原文阅读
从前有一个渔夫,家裏很穷。他每天早上到海边去捕鱼,但是他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每天至多撒四次网。
有一天早上,撒了三次网,什麼都没捞簦他很不高兴。第四次把网拉拢来的时候,他觉得太重了,简直拉不动。他就脱了衣服跳下水去,把网拖上岸来。打开网一看,发现网裏有一个胆形的黄铜瓶,瓶口用锡封簦锡上盖羲罗门的印。
渔夫一见,笑逐颜开,说道:「我把这瓶子带到市上去,可以卖它十块金币。」他抱敉瓶摇了一摇,觉得很重,裏面似乎塞满了东西。他自言自语地说:「这个瓶裏到底装的什麼东西?我要打开来看个清楚,再拿去卖。」他就从腰带上拔出小刀,撬去瓶口上的锡封,然后摇摇瓶子,想把裏面的东西倒出来,但是什麼东西也没有。他觉得非常奇怪。
隔一会儿,瓶裏冒出一股青烟,飘飘荡荡地升到空中,继而弥漫在大地上,逐渐凝成一团,最后变成个巨大的魔鬼,披头散发,高高地耸立在渔夫面前。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
渔夫一看见这可怕的魔鬼,呆呆的不知如何应付。一会儿,他听见魔鬼叫道:「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背您的命令了!」
「魔鬼!」渔夫说道,「所罗门已经死了一千八百年了。你是怎麼钻到这个瓶子裏的呢?」
魔鬼定神一看,眼前不是所罗门,而是一个渔夫,便说道:「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
「我犯了什麼罪?」渔夫问道,「我把你从海裏捞上来,又把你从铜瓶裏放出来,救了你的命,你为什麼要杀我?」
魔鬼答道:「你听一听我的故事就明白了。」
「说吧,」渔夫说,「简单些。」
「你要知道,」魔鬼说,「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曾经跟所罗门作对,他派人把我捉去,装在这个铜瓶裏,用锡封严了,又盖上印,投到海裏。我在海裏呆簦在第一个世纪裏,我常常想:『谁要是在这个世纪裏解救我,我一定报答他,使他终身享受荣华富贵。』一百年过去了,可是没有人来解救我。第二个世纪开始的时候,我说:『谁要是在这个世纪裏解救我,我一定报答他,把全世界的宝库都指点给他。』可是没有人来解救我。第三个世纪开始的时候,我说:『谁要是在这个世纪裏解救我,我一定报答他,满足他的三种愿望。』可是整整过了四百年,始终没有人来解救我。於是我非常生气,我说:『从今以后,谁要是来解救我,我一定要杀死他,不过准许他选择怎样死。』渔夫,现在你解救了我,所以我叫你选择你的死法。」
渔夫叫道:「好倒霉啊,碰上我来解救你!是我救了你的命啊!」
「正因为你救了我,我才要杀你啊!」
「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老话确实讲得不错,这真是『恩将
仇报』了!」
「别再罗唆了,」魔鬼说道,「反正你是非死不可的。」
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於是他对魔鬼说:「你决心要杀我吗?」
「不错。」
「凭羯竦拿字起誓,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
「可以,」魔鬼说,「问吧,要简短些。」
「你不是住在这个铜瓶裏吗?可是照道理说,这个铜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条腿,怎麼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你不相信我住在这个铜瓶裏吗?」
「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
这时候,魔鬼摇身一变,变成一团青烟,逐渐缩成一缕,慢慢的钻进铜瓶。渔夫见青烟全进了铜瓶,就立刻拾起盖印
的锡封,把瓶口封上,然后学裟Ч淼目谖谴笊说:「告诉我吧,魔鬼,你希望怎样死?现在我决心把你投到海裏去。」
渔夫的故事》节选自《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也叫《阿拉伯之夜》)它是一部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天方,阿拉伯的古称,夜谭,这里指夜里讲的故事。相传古代阿拉伯有个叫鲁亚尔的残暴国王,每夜要娶一个王后,第二天就杀掉另娶。多少女子惨遭不幸。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女子,自愿嫁给国王。她很会讲故事。第一夜,就使国王听得入迷。故事讲到最动人的地方,天亮了,国王要去上朝,只好留下她不杀,好把故事听完。此后,她就夜夜讲故事。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套一个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化而悔悟,不再杀她。《一千零一夜》因此得名。书中的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多彩。有冒险故事、恋爱故事、历史故事、也有寓言和童话,故事的背景很广阔,有的在巴格达,有的在埃及,有的在法兰西,有的在中国。故事既带有传奇的色彩,又富于幻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古代阿拉伯的社会情况和风俗人情,显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多少世纪以来,这本故事集一直受到阿拉伯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今天我们学习的《渔夫的故事》,就极其生动地叙述了渔夫打鱼,遇见魔鬼,最后战胜魔鬼的经过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第八篇】
师:大家都读了《渔夫的故事》,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却要杀了他呢?这也是渔夫急于要弄清楚的。
生:魔鬼被关在瓶子里的时候,400年过去了,没有人救它,它恼羞成怒,发誓谁来解救它,就要杀死谁。正是因为渔夫救了它,所以它才要杀了渔夫。
师:看来,这魔鬼还是说话算话的。只可怜,渔夫不是在400年前救了它,要不,可就发大财啦。可是,你们都相信魔鬼的话吗?
生:我认为魔鬼说的话根本就不可信。它说谎成性,当渔夫把它关在小瓶子里时,它不是说刚才是开玩笑的吗?
生:对,它说的是谎话。魔鬼自己说,它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那就是说,它净做坏事,哪会懂得报答别人呢!另外,杀人是它的本性,它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当然要杀害渔夫了。
师:杀就杀吧,为什么还要编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呢?从中我们又看出了什么?
生:看出魔鬼十分狡猾。
师:同学们,我们再注意一下课文的第5、6自然段,揣摩一下魔鬼的语言,看看你有什么体会?
生:从魔鬼的语言可以看出它很狡猾。开始,它以为是所罗门放了它,所以就赶紧说好话。可是,一听说所罗门已经死了,面前是个弱小的渔夫,马上凶相毕露,恢复了本性,要杀了渔夫。
生:从这里还可以看出,魔鬼是在说谎。要是它说的理由是真的,它出来就该说要杀死所罗门了,怎么会求饶呢?
师:多么凶恶、狡猾的魔鬼啊!谁来读读魔鬼的谎言,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它的凶恶与狡猾。
生:读课文中写魔鬼的谎言。
师:但结果,我想,结果肯定是魔鬼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它又回到了那个小瓶子里,被渔夫扔回大海。我不知道,你们怎样评价渔夫?因为一开始,他明明是被吓呆了,听完魔鬼的话时,只得哀叹自己倒霉了。
生:但是,我觉得渔夫很聪明,他想了一个很好的计策,假装不相信魔鬼是住在瓶子里的,使魔鬼上了当。
生:渔夫临危不乱,在可怕的魔鬼要杀自己时,没有被吓得丢了魂,反而很冷静地想办法。
生:我认为渔夫有一句话说得好:“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这句话,是使用了激将法,魔鬼肯定想:你不是不相信吗?我偏让你看看,到时候你敢说不信!这样一想,它就上当了。看,渔夫多么有智慧!
生:我补充。渔夫的智慧还可以从这里看出:当他收服魔鬼时,魔鬼还想说谎骗渔夫,可是渔夫识破了魔鬼的谎言,坚决把它投进大海。如果是别人,恐怕要犹豫,一犹豫,魔鬼会说出更动听的谎言,比如给他财宝等等,那就会重新落到魔鬼的手里。
生:渔夫还很自信。我来读一读他的话:“它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它的妖气。”没有这份自信,他就不会想出那么好的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