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草原》教案(汇总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草原》教案(汇总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词,理解重点句。

2、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她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必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间,我们欣赏了优美的旋律,观看了草原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谈)草原的确是一个辽阔无比、景色迷人、令人向往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草原,观赏草原美丽的景色。(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播放课件)

如果把这5个自然段分成两大部分,你会怎样分?(分成写景和叙事两部分)

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概括你读了这篇课文的整体感受,你会用哪一个字?(美)围绕着“美”,写了草原的景美和草原的人美。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接下来,请你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朗读,边读边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学生品读课文后小组交流)

四、精读课文,欣赏佳句

1、刚才交流的是景美的同学请举手,看来美好的事物人人喜欢。老师也喜欢第一自然段。(课件播放第一自然段)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仔细找一找这一自然段一共描写了几种景物?你最喜欢哪种景物?为什么?(学生默读课文)

2、集体交流,指导有感情朗读

(1)草原的天(播放课件)

为什么喜欢草原的天?他和别的地方的天什么不同?怎样读出它的特别之处?(抽生读,学生评价)

作者想高歌一曲表示满心的愉快,你想怎样表示你满心的愉快?(学生交流)

(2)小丘和小丘上的羊群(播放课件)

交流为什么喜欢这部分?引导学生说出把羊群比做了白色的大花,把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比做了绿毯。(抽生读,学生评价)

(3)草原上的骏马和大牛(播放课件)

交流为什么喜欢这部分?引导学生说出通过“回味”这个词可以看出把骏马和大牛当作人来写,更突出草原的美丽景色。(抽生读,学生评价)

(4)让学生跟随画面复述第一自然段

(5)作者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赞美草原,老师这也有一首赞美草原的诗,播放课件——《永远的草原》

3、草原上的人热情好客,你是通过那些句子体会的?(随着学生的交流,教师播放课件)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2)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的。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3)是什么让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板书民族团结)

(4)联系文章内容,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一定很多,你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收获吗?(学生交流)

六、作业

1、设计广告语。假如你是个导游,请设计出介绍内蒙古草原情况的广告语。

2、我们的家乡山美水美人也美,仿照课文做一个写景叙事的小练笔。

七、板书设计

草原

造就

景美民族团结人美

创造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渲、 勒、 鄂、 涯”四个生字,会写 “毯、渲” 等14个生字,理解文中新词的意思。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4. 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赞美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先写了草原秀美的风景,再写了草原迎客和联欢场景。作者移步换景,有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结束,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空间。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难点 具体体会课文中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教具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认识本课“渲、 勒、鄂、 涯”四个生字,会写“毯、渲” 等14个生字,理解文中新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读写生字词。

2.读熟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你去过草原吗?在电视上见过草原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草原,看看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上生活着的人们。    2.介绍作者老舍

3.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学生自学生字词

三、检查自学情况,指导书写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迂,曲曲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涯,水边。)

2.用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巩固练习

3.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四、细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快速浏览课文,按照作者进入草原的顺序,说说课文写了那些内容。

板书:初入草原→迎客→待客→话别

2.指明学生读课文,思考文中表现了草原哪些方面的美

五、作业。

1.在作业本上练习新字词。

2.熟读课文第1段。

板书设计

1、 草原

初入草原→迎客→待客→话别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草原的美好风光

2.仔细读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将草原美景描写得具体生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草原美景

2. 仔细读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将草原美景描写得具体生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理解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

二、再读课文,感受草原美丽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那些方面?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A. 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 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B. 图片展示: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

C. 踏进这样的草原,呼吸着这样的空气,仰望着这样的天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愉快)带着这样愉快的心情,放声朗诵这句话吧。

过渡:如果说这样的天空让作者的心胸更加开阔,想放声歌唱,又是什么让作者沉醉其间,想低吟一首小诗呢?我们接着交流。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A. 说说“一碧千里”的意思。

B. 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C. 出示草原风光图片,让学生看看一碧千里的草原。

D.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A.演示“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

B.展示图片,有感情朗读,体会 柔美’的感觉。

(4)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A.学着用这样的方法

既。又。既。又。 说一句话。

B.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草原的美景深深地打动了作者,作者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3.感悟表达

(1)草原的美景让作者沉醉,令作者赞叹。但是作者内心的感受也在发生着变化,默读第1自然段,你发现变化的原因了吗?

(变化: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变化原因:随景色的变化而变化

引出情景交融法)

(2)再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把草原的美丽风光清晰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A.层次清晰(由上到下,整体到布局)

B.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4.指导背诵。

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三、作业

1.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2.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运用学到的表达方式,描写你喜爱的一处自然风景。

板书设计

草原

{美丽风光 层次清晰

心情愉快 情景交融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蕴含的意思。

2.品味、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欣赏草原风光图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2.领略了草原的美丽风景后,我们再来感受草原人民的特点。

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之美

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1)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草原十分辽阔。)

(2)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草原十分辽阔?(“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3)“洒脱”是什么意思?(不受拘束。课文指行动自由,不受限制。)

(4)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三、深读悟情,感受 “人情美”

1.衔接:草原上行车的洒脱另人向往,那草原的民族风情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蒙古包。

2.感悟草原 人情美”

(1)默读第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词?(热情好客)

(2)作者按照什么顺序写了哪几层意思,给每层意思概括出一个小标题。 这一部分课文,作者按照参观访问活动的顺序写了四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各是一层意思,分别是:迎客、相见、款待、联欢和话别。

(3)在迎客、相见、款待、联欢和话别前面加上一些修饰词

(4)交流小结:热情迎客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深情话别

A.热情迎客

① 从课文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这份热情?(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② “疾驰”、“襟飘带舞”是什么意思?

③ 再度课文,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B.激情相见

有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想象当时相见的情形,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C.盛情款待

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D.尽情联欢和深情话别

联欢: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这些都是内蒙古人的风俗习惯,能够展现他们民族的特色)

话别: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中的“何忍别”是什么意思?(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别呢?)

第2句中的“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讲?(“话”是互相攀谈,送别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互相攀谈,依依不舍地告别。)

用在诗句结尾的作用是什么?(这两句诗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四、回顾课文,感受热爱之情

讨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但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课文前面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后面写了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都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因此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草原”来展开的。

2.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通过写作者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和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表现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各民族的团结。

作业

1.抄写文中优美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第三篇】

设计思想

本文语句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要加强感情朗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设计时注重图文并茂,配以有关草原的图片歌曲,以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草原的美丽,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悟中生情,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初步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在课堂上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更好地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

教学目标:

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弄清课文记叙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教学难点

弄清课文记叙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轻松掌握生字、检查把课文读生动、读流利。

2、注重图文并茂,配以有关草原的图片歌曲,让学生了解草原。

3、利用榜样示范法,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名胜举不胜举,那居天下第一的桂林山水,那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西湖,无不令我们神往,而那辽阔的草原更是个景色迷人的地方,谁能讲一讲,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范读,出示多媒体课件。(草原美丽风光的`图画)

你们想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吗?下面让老师带着同学们跟着老舍先生一起去欣赏美丽的大草原吧!

(草原离学生太遥远了,教师配上美丽的多媒体图画,抒情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的美,为理解课文作好了铺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认真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向同桌或查字典解决。

2、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理解课文要在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所以这个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真正地做到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同桌互相每人读一自然段,检查字音读正确与否,读得流不流利。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学生更有兴趣,检查的力度更高,更容易掌握所学的内容。)

四、指名读带生字的句子,理解重点的词语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随文识字的方法,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更容易理解,而且没那么枯燥。)

五、写生字

1、请学生在黑板上范写两个容易写错的“涩”。

2、学生写生字。(描红、在生字本上写一个)

3、学生对照书本自己评析、同桌互相评析,推荐写得好的让大家欣赏,说明推荐的理由。

(为学生树立榜样,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激发学生写字的欲望。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他们去自纠自查,共同进步。)

六、质疑、总结

(“学贵有疑”,人们的进步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阅读也不例外,如能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板书设计:

风光美

草原

人情美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草原》教案【第四篇】

教学内容简介:

《草原》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第三单元中的1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经历和感受写的1篇访问记,《草原》教学设计。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学生通过学习景美、人美两部分,体会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人文内涵。透过文字使学生感受到环境与生命相互依存的关系,体会到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感受到祖国是各民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会认3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迂腐、鞭子、疾驰、墨线、无际、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草原美丽景色的段落,并且能背下来。

4、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在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同学们你去过草原吗?(指名回答)你知道草原是什么样子的?(指名回答)

2、那么草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先生写的《草原》一课,一起感受一下草原的美景。

二、了解作者加深印象。

1、这篇课文是老舍爷爷写的,关于老舍你知道多少呢?教师相机简介作者老舍。

2、我们以前学过他的什么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老舍的文章。(《老北京的春节》、《鸟的天堂》等)

3、老舍爷爷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章,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学习他的文章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三、初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整体认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

2、草原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样子?结合自己得到理解来谈一谈。(指名回答)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1961年夏天老舍先生访问陈巴尔虎旗的经过)

4、本篇课文作者写了草原哪几个方面的情况?

(本文主要写了两方面的情况,一是风景很美,一是草原人民的热情。)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并板书。

板书:风光美、人情美。

5、课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对草原和草原人民的热爱,歌颂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友情。)

四、品读赏析课文感悟课文中的美景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

汇报交流。

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合作探究。

师: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你喜欢的部分。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第一部分:抓重点词句理解草原的美丽景色。)

2、锁定重点,品读感悟。

根据汇报内容随机出示相关句子,进行学习。

(1)景美部分:

在汇报第一部分时,可通过"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青翠欲滴,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等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品悟草原的美景。渗透环保教育。

课件演示,再现草原之美: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草原的有关录像资料)

谈一谈,看完录像的感受。

指名再来读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的内容。

过渡:这么迷人的景色,这么优美的语句,我们真的应该多读读。选择本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进去。

学生配乐朗读课文的情况,教师适时鼓励。

(2)人美部分

多么美丽的草原之景!多热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他们把酒话别的激动场面。自学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汇报:这两自然段,主要写了草原人民热情迎接: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同学们这种热情,真是让人感动不已,你体会到了吗?那么你能够带着蒙古人民的热情来读一读吗?

让学生读自己认为最能表现出蒙古人热情好客的句子,体会人情美,渗透民族大团结的思想。

教师小结。

3、情感升华体会蒙汉情深

投影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要求读出自己的体验和个性的理解。师生评议朗读。

五、总结课文。

1、依据板书,讲清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借景、借事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板书:写景——抒情,写事——抒情)

2、归纳课文整体内容,并指出本课第一大段,写了草原的风光美,第二大段写了草原的人情美,把这两部分联系起来,作者实际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浓笔重彩、有声有色的草原风情画。(板书:草原风情画,并用箭头连接有关内容)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完整的"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不论对全篇课文的认识还是对每一个大段、段中的每层,都是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形成一定的认识,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学习,最后再从整体上进行更高层次的概括。这在各个教学步骤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板书设计

草原

景美人美

明朗可爱热情好客

一碧千里蒙汉情深

民族团结

20 4689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