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说课稿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拿来主义说课稿精选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拿来主义说课稿【第一篇】

一、说教材

《拿来主义》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专题“礼貌的对话”第一板块“碰撞与沟通”的第1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方面的1篇杂文。鲁迅先生的杂文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犀利幽默”是其语言特点,因果论证、比喻论证是其突出的论证方法。随着我国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外来文化也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该如何来对待这种影响,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透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观点,并对自己有所启发和借鉴。

二、说学情

学生初中时学过鲁迅的散文、小说、散文诗等,对作家作品相比较较熟悉。学生对议论文的三大要素已经有所掌握,但是对论证方法的把握还只停留在引证和例证这两种最基本的论证方法上,而其它的论证方法如较常见的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还未掌握,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潜力尚在进一步构成中。

三、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要求“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鲁迅杂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如下目标:

①知识与潜力目标:透过分析文章破立结合的论证特点,找准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结构。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品析语言,学习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及实质。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批判地继承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品析语言,准确把握文意,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文章的资料难度,在本课的教法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用心性,因此本文采用“疑问教学法”相对适宜。

我采用介绍有关背景、师生共同研读、互相研究讨论、适时点拨启发等方法进行教学。在学法上,我将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透过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透过质疑——析疑——释疑三步法,理清思路,领悟资料,欣赏写作艺术,以培养学生用心独立思考问题、主动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潜力。

五、说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预习作业:掌握作者介绍、文中字词及相关背景知识。根据预习要求布置预习题,教师课前批改,课堂上只讲普遍存在的问题。

设计意图鲁迅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位作家,课文中没有什么个性生僻的字词,相关背景知识在课本注释中解释得比较全面,将作者介绍、文中的字词及相关背景知识交由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重在使学生对文章构成整体印象。

环节一:故事导入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转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转成猪,吃了牛肉不会转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转成资本主义,同

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必须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让我们一齐来看看鲁迅先生的答案吧。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冯骥才先生在法国答记者问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对“拿来主义”的强烈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和主动性。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做好了充足准备。

环节二:整体把握,理清“破与立”,明确作者观点,理清写作思路。

课件展示立是证明自己的观点,主张正确。破是对片面的、错误的观点进行批驳。破立结合,是在反驳错误观点的同时,确立正确观点。

破立结合,是本文的一个论证特点。速读全文,在课本上标出作者的“破与立”。小组合作,从文中选取词句,将作者的“破与立”以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小组代表板书答案。

2、请以鲁迅“破什么、立什么”为思考点,将文章分为两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1——6)破“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第二部分(7——10)立“拿来主义”

设计意图既然很多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印象就是“难”,因难而生畏,那么在分析文本时,就尽量简单明了地处理,带学生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框架。这样设计能够帮忙学生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能够依据必须的标准将文章大致思路理清。

3、作者提出的理论主张是什么?

明确: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有思考有鉴别有选取

②占有,挑选。(“占有”是就态度而言,“挑选”是就方法而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感知课文、筛选重要信息的潜力。

环节三:拿来主义,是一个十分抽象的一个问题。为了把这个问题阐述清楚,作者采取了一种十分形象的写法,这就是比喻论证。

课件展示比喻论证:用比喻作论证,拿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之理。比喻者和被比喻者虽然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一般性原理,具有推理关系。学生阅读第8第9两段,分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1、“大宅子”实指什么?对待它,文章列举了几种错误态度?他们的错误实质是什么?明确:“大宅子”实指文化遗产,文章列举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不敢进门孱头逃避害怕逃避主义

大宅子放火烧光昏蛋全盘否定虚无主义

(文化遗产)理解一切废物全盘肯定投降主义

破:三种错误的态度

2、“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正确对待这些文化遗产的?

鱼翅文化精华使用

鸦片益害并存存放

文化遗产烟枪烟灯益害并存

姨太太文化糟粕毁灭

立:三种正确的方式

一言以蔽之: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3、感情是文字的灵魂,杂文不是板着面孔说教,它往往充溢着强烈的情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广东杂文家鄢烈山说“激情是杂文的生命泉”,“愤怒出杂文”。下面请同学们推荐两位同学,分别朗读“三种错误态度”和“三种正确方式”,看他们谁更能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课文资料,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文章的结尾共有五句话,其实是回答了五个问题,哪五个问题?你能找出来吗?

1、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

2、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拿来之后怎样区别对待呢?

3、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用心作用?

4、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5、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

环节四:品味语言。学生自读文章,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品析。

⑴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明确:“捧”描绘出了卑怯之状,“挂”证明没有影响力,只是挂挂而已,谈不上展览。因此,“发扬国光”是反语,其结果是寒碜丢人,行径卑劣。字里行间充满轻蔑讽刺情感。⑵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能够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明确:“活人替代古董”是指“送去主义”行径更为变本加厉,所谓的“进步”实质上堕落,是卖国求荣。这是讥讽反说,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愤懑情绪。

⑶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

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明确:“不算坏事情”和“丰富”、“大度”也均为反语,以此增强犀利嘲讽好处。

⑷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明确:字面上采用的是夸饰的语

言,而实际上表达的是谴责的意思。

⑸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明确:同样采用夸饰的语言,表达是贬斥的情感。句中的“奖赏”是指对可怜乞讨的回应,是讽刺说法。证明作者对“送去主义”给民众带来危害的担心与悯恤。

⑹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能够称之为“送来”,我在那里不想举出实例。

明确:这段细说“奖赏”的文字,指明了丧权辱国后,所谓的“送来”不是施舍式的“抛来”,而是侵害性和舍弃式的“抛给”,“抛给”比“抛来”更为鄙夷。

⑺我在那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明确:“不想”一词在本文中用了三次,但好处各不相同,一是没必要,二是不需要,那里是不能够。“太不‘摩登’了”是太不合时宜的意思,是不能说的真正原因,是对文化围剿的贬斥反语。

⑻总之,我们要拿来。

明确:下文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和这一句呼应,证明作者对“拿来主义”的肯切推许,也证明了作者鲜明而坚定的态度。

⑼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明确:推理说明宅子的新旧,决定的因素是人。条件推理(即只要人是新人,那么宅子也就

会成为新宅子。

⑽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明确:对这句话的理解,应抓住“自成为”三个字,才能理解句子所蕴含的事物发展的哲理。这句话的含义是:新人、新文艺不是自发生成的,需要吸收传统文化、外国文化中有益的东西,否则就不会成为新人、新文艺。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忙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本环节语言品析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含义难点,注重含义译释,不能停留在“反语”、“讽刺”表面。

小结:本文是作者针对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而写的1篇杂文,提出应采用“拿来主义”的方法批判地吸收和借鉴文化遗产。文章采用了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课文的前部分写出了“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的原因,主要揭示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作者运用了例证法、类比法,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受贫穷、被凌辱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六、说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学生课堂小结,教师补充完善,梳理知识脉络,把握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明化、形象化。

《拿来主义》的说课稿【第二篇】

[教学目的]

1、把握文章的思路、观点;

2、品味、学习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学要点]

理清思路,总体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

[教学过程]

一、检查《荷塘月色》的背诵

二、导入新课

夏天,气温高,蚊子多,晚上很难睡着。有人打开窗子,好不好?(不好)那么将窗子关得严严的,行不行?(不行)但是,天下之大,什么人都有。有的人怕热而打开窗子,更有人怕蚊子关死窗子。为此,鲁迅先生写下了《拿来主义》。

三、朗读课文

四、梳理思路,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

讨论:1、文章总的论题是什么?

2、作者在哪一段提出拿来主义的内涵?

3、作者为什么要提倡拿来主义?请从文中归纳几个原因。

4、文章8、9段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

1、文章总的论题是什么?

(这实际上涉及到文章中“大宅子”的比喻内涵)目前,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有人认为谈的是对待本国文化遗产,第三类人认为谈的是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我认为,第一意见比较对,因为文章从“闭关主义”极其变种“送去主义”说起,都是从中国与外国关系的角度谈的,提倡除给外国人“送去”之外,还得要从外国那里“拿来”。但是,本文论述的,通常也完全适用于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所以,有人干脆笼统地说,本文谈的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

2、作者在哪一段提出拿来主义的内涵?

这是文章第7段提出来的。说得明白些,就是用自己的脑袋去分析,用自己的眼睛去鉴别,用自己的双手去拿来。如果对待文化遗产,就是要有批判地去继承。

3、作者为什么要提倡拿来主义?

第7段劈头一个关联词语“所以”,这就表明,前文所述都是属于“我们自己来拿”的原因。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呢?

(1)第1、2段所论,“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送去主义”乃是一种“有往而无来”的行经,它与“礼尚往来”的交往原则不符。

(2)第3、4段所论,“送去主义”必然要造成严重后果,“我们的子孙……讨一点残羹冷炙”,按照历史的发展,长此下去,必然让我们的子孙沦为乞丐,让我们的民族亡国灭种,让我们的人民更加陷于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用《友邦惊诧论》中话说,就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因此,我们要正视历史发展的逻辑,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这刻不容缓了。

(3)第6段所论是揭示“送来”的危害性。一味地听凭“送来”,必然招致帝国主义的进一步侵略,“鸦片”“香粉”等已经充斥我们的市场,使中国更加殖民地化。这样的现实教训,我们应该吸取,铭记在心。(板书有关内容)

4、文章8、9段的内容是什么?

文章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第9段阐明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和方法。至于文章最后一段,是总结全文,阐述实行“拿来主义”的品质要求、和重大意义。

五、总结

文章先重点批判“送去主义”,从而揭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原因;文章后半部分,着重阐明“拿来主义”。全文采用的是因果论证方法。

换一种角度看,全文采用的是破立结合的论述方法。前半部分重在“破”,后半部分重在“立”。如果进一步研究课文,我们还可以发现,这种方法实际是贯穿全文的。第1段破,第2段立;第3、4段破,5段立;第6段破,第7段立;第8段破,第9、10段立。从这具体的行文布局来看,先破后立,边破边立,一破一立,一反一正,一步一折,一折一景,相互穿插,呈S状。既相对,又错综;既整齐,又变化。这种正反流水穿插结构确实是一种创造,鲁迅先生的超群绝伦,不仅表现在他的思想深邃,也表现在他随意挥洒、不拘一格的文章艺术。这样精湛的艺术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拿来主义优秀说课稿【第三篇】

设计理念:

1、充分重视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展示、交流、探究以及师生、生生多边良性互动。

2、加强语文课的语言表达训练,让学生脑手嘴三者齐动,听说读写四位一体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能力,由课内自然延伸到课外,由文本自然延伸到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拿来主义”的深刻内涵。

(2)掌握本文的论证思路,初步体会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分析本文,感受鲁迅杂文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思维训练的体操,精神成长的大餐。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构建民主和谐生动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本文听说读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强烈的“战士”责任感,树立对待文化资源的正确态度,加深对祖国改革开放国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博大的心胸和自信、理智的健康的心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全文思路,理解拿来主义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用拿主义观点对当今生活现象进行自主分析探究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二、阅读文本,梳理探究

1、师生互动:课文题目是“拿来主义”,面对文题,你会提什么问题?

明确:拿来主义是什么?拿什么?为什么拿?怎么拿?拿了会怎样?

2、学生活动:紧扣“拿”字,阅读课文,自由选题,分组讨论,归纳总结。

点拨:

①拿来主义是什么?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运用脑髓——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看得清楚,有辨别;自己来拿——积极主动,有选择)

②拿什么?

文化遗产(外国、本国)

③为什么要拿?

闭关主义,此路不通

送去主义,沦为乞丐

听凭送来,大受其害

所以,要自己拿来!

④怎么拿?

方法:占有,挑选——拿来,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条件: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也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⑤拿了会怎样?(第10段)

最终实现“创新”:主人是新主人,宅子就会成为新宅子——人成为新人,文艺成为新文艺

3、师生总结:用表格总理以上思路,写一段话总结以上内容。

明确:

总结参考:

送去主义

闭关主义含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拿来主义

立办法:占有,挑选——拿来,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结果:创新(目的)——新人、新宅子、新文艺

总结参考:因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使国家穷困,送来又非我所需,所以要拿来,运用脑髓,自己来拿。怎么拿来呢?就是挑选,占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只有这样,人才成为新人,文艺才成为新文艺。

拿来主义优秀说课稿【第四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文章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以及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在写作上有所借鉴。

2、方法过程目标:深入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并与时代结合。

3、情感目标:如何培养能力以及思维品质教师引导,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文章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以及比喻论证的方法。

深入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

教学难点:

根据文本内容探究新时代的"拿来主义"的内涵。

关键理清文章论证思路,理解"拿来主义"内涵。

教学分析

1、了解文章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的。

2、理清文章思路,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3、将文本内容与时代结合,进行探究。教具多媒体

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昨天公开课抽签,我很幸运的抽中了高一一班,因为你们是四个班中最优秀的,能和优秀的人共事是一件快乐的事。带着这种好心情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

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源自那部电影《KONGFUPANDA》。

这是好莱坞梦工厂制作的动画大片,内容大致是,笨手笨脚胖乎乎的熊猫阿宝练就神奇中国功夫,打败大反派作恶多端、忘恩负义的黑道老大雪豹。第二部从5月28日零时全球公映,一票难求。

电影里中国文化的元素随处可见:功夫中国国粹,熊猫中国国宝。

正因为如此,从第一部《功夫熊猫》上映起就有许多人要求抵制,理由如下:

A、美国的熊猫眼睛是绿色的,让人感觉邪恶,真正大熊猫的眼睛是黑色的,美国为什么用绿色的,大家自己琢磨琢磨。

B、美国大熊猫的爸爸居然是只鸭子,毫无缘由,但这只鸭子分明和美国动画片唐老鸭有几分相像,对于以前没有了解大熊猫故事的孩子来说,很容易留下中国大熊猫有一个美国唐老鸭爸爸的印象。

更有甚者,艺术家赵半狄打着横幅“不允许好莱坞在中国捞金”来到国家电影局呼吁抵制《功夫熊猫》咱们班上的情况怎样?

我们来现场做一个调查,咱们全班有多少人?

你会去电影院或在家中观看《功夫熊猫2》?

其实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就给出了答案。我们先来学习这篇课文,然后来回答这个问题。

二、主旨探寻:

(一)整体把握

1、哪个同学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用这个格式来回答:反对提倡

反对送去主义,提倡拿来主义。

2、鲁迅所谈的“拿来主义”是针对什么而谈的?从外国“拿”什么呢?

“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卒章显志,鲁迅是从建设新文艺的角度,谈要借鉴外国先进的文艺思想、文化成果。也就是只有借鉴外国先进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新文艺。

(二)这是1篇议论文,又是周树人写的,很多同学都皱起了眉头。咱们中学生学语文“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对鲁迅的这篇文章,其实大可不必怕。刚才整体感之后,大家已经知道文章就两部分。清清爽爽。

下面我们看第一部分怎么写?

1、咱们班哪位同学朗诵最好,请你读17段。大家一起看看他是怎样证明自己观点的。

2、要证明一种做法可取,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证明该做法的好处,二是证明其它做法的害处。请大家找出再拿来主义之外,还有哪些做法?各有怎样的危害?

形成板书:

做法危害

闭关主义闭关锁国抱残守缺落后挨打

送去主义卑躬屈膝卖国求荣亡国灭种

送来主义商品倾销经济侵略文化侵略

因果论证举例论证类比论证

3、鲁迅为了将送去主义论述清楚,提到了那些人?

4、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因果论证:因为这些方法都不足取,所以要实行拿来主义。

例论证

类比论证:尼采自诩为太阳而发疯与中国某些人自大的危害是一样可怕的。送去主义者的言论与尼采自诩太阳在本质上是相似的

5、鲁迅语录:某些国人自夸中国地大物博,鲁迅曾批评道:倘是狮子,自夸肥大是没什么的;倘是一头猪,自夸肥大,绝不是什么好事。

列强觊觎你,最终要瓜分你,吞掉你。子孙后代在佳节大典之际磕头贺喜讨赏的画面触目惊心哪。

(三)学习第二部分

1、前半部分已从反面论述了应该实行拿来主义,下文应该怎样写?

怎样实行拿来主义。实行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

2、请女同学中朗读最好的一位来读最后三段。

3、有没有高度概括拿来主义做法的句子或词语?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使用或存放

更概括地说,就是四个字:占有、挑选

4、这一段有很形象的阐释,找出来放声读一读。

这里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的?

5、刚才有同学说是比喻论证,谁能具体分析一下?

形成板书:

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鱼翅:精华

鸦片: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

烟枪和烟灯、姨太太:糟粕。

二、走出课堂

1、眼下对待美国大片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态度?

票房收入就是最好的回答。这几天《功夫熊猫2》在全球公映了,《功夫熊猫1》曾拿下六亿美元的票房收入,仅中国就拿下了亿美元。日全球公映,《功夫熊猫2》内地上映两天掘金亿。

电影局对赵半狄的做法,表示从感情可以理解。

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的人。不敢接受。

昏蛋: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貌似彻底革命的人。彻底否定。

废物:比喻欣然接受遗产中不良成分的毒害的人。全盘接受。

占有、挑选。就是继承、学习、模仿。

2、好莱坞梦工场的美国导演们一定没有读过鲁迅的这篇《拿来主义》,他们却深得拿来主义的精髓:尊重、喜爱中国文化,《功夫熊猫》融合了众多功夫片的技巧,还为阿宝设计了最典型的中国化背景:山水、庙会、面条摊子,他练的是功夫,受伤了去针灸,连阿宝一手端数碗面条的架势也像是地道的中国“店小二”。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又善于创新。将中国文化用栩栩如生、丰富变化的动画效果来呈现出来;阿宝的形象又有美国式的个性、自由、可爱、乐观、幽默、励志。

3、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文化大国,远远排在美国、英国、西班牙、甚至落后于韩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他比中国制造更强大。举例!

中国制造的8—10亿件衬衫才能买一架波音客机,这需要多少中国女工在嘈杂的制衣车间中劳作多长时间?又要花去多少中国销售人员的精力,因为要想美国男人都买四五件衬衫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知道美国的高科技赚取中国人多少汗水与劳动,但是我们可曾想过美国的电影、文化在中国市场拿走了多少真金白银!

文化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软实力是综合国力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因为武力,金钱征服不了人心但文化能征服人,打动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文化产业,美国是世界第一大文化产业强国,文化产业规模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位居第二,在出口方面则是第一大产业。日本仅次于美国,其文化产业的规模比电子业和汽车业还要大,其动画产业占世界市场的62%,游戏领域则占世界市场的1/3。)文化上的强大与否将决定一国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读了鲁迅的这篇文章,我们要勇敢的吸收一切外来的文化,要占有、挑选,《功夫熊猫2》来了,咱们可以勇敢的走进电影院,自信地借鉴外国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的收获,也是老师对大家的殷切期许。

20 504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