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3篇
【导言】此例“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3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1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本文主要讲的是王戎年仅七岁,就能够根据环境来分析,可见王戎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孩子。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培养文言语感,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学习古人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使学生了解《世说新语》“志人”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世说新语》的兴趣。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加强了诵读,诵读的多样化(录音范读,自读,齐读,表演读)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逐步积累、感悟,体会文章的内容及蕴含的道理,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抓住教学预设之外的突发情境,巧妙地搞好了课堂动态生成,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按照教学预设,出示问题:“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聪敏机智、懂礼识义”,基本上大功告成。突然有学生提出: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并下车牵元方,元方仍然“入门不顾”,也是不懂礼貌。我马上组织讨论,学生发表了很多见解:(1)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确实不懂礼貌。(2)因为友人无信无礼在先,元方这么做并不为过。(3)元方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孩,“入门不顾”这只是一个小孩对别人骂自己父亲后的一种很自然的反应,不能用要求大人的标准去要求他。然后我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要学会客观、公正、全面地去评价一个人。
3.注重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
在教学设计中有意加重了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从中领悟到如何做人。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本节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让学生参与到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从中对“王戎识李”这个故事表明自己的'见解。
三、不足之处
环节设计过于全面,显得臃肿繁琐。 过于看重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环节时间根本无法全部保证。一堂好课不必“滴水不漏”,应留有空间。没有空间,就没有遐想与深思;没有遐想与深思,也就少有个性与创新。有时留下空间,就是留下期待,留下余韵,留下创造!古人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方法与知识,能力并重。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译读课文,把握内容。接着译读课文,把握内容。教师提示,课件展示自译方法。然后自读自译:学生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词句,疏通文意。(教师在巡视中引导学生读课文,读注释,尝试翻译文章,并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最后悟读主旨,质疑探究:试对人物进行评价,并思考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在文章中,王戎仅仅是七岁,就能够根据环境来进行分析,可见王戎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人。从王戎的善于分析,我们也可以知道,一个小孩都可以善于分析环境,可见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可以进行分析。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2
课型
讲读课文
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尝、诸、竞、唯”5个字,理解“唯”“信然”“竞走”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划分文言文节奏。
4、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王戎的善于思考,通过阅读课文,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会朗读文言文节奏,并能有感情地读课文并能背诵。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分钟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说一句话你们来讲讲什么意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课件出示2)
师:这两句话和现代人说的话有何区别?像这样的语言叫文言。我们以前也背过文言文,还记得吗?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看到的这个?
(你看的很认真,能把这么长的故事情节都讲清楚了,真不错!)
师:谁能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一说吗?
(你真是个会思考,会表达的小朋友,用一句话就把故事内容说清楚了,真棒!)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1篇文言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3
一、教学效果
本篇课文是1篇文言文,学生第一次接触难度比较大,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特点,设计的教学流程取得的效果还算满意,现总结如下:
1、“读”占鳌头。
四年级的小学生对文言文还是非常陌生的,所以想理解文本内容必须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因此,首先板书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先指生试着读一读,发现学生认识字但是不会停顿,所以教读题目学会停顿。接着播放音频资料,让学生边听边学习文言文的读法。听完之后自由练习朗读,同桌互读,发现问题在班内及时指导,争取每个学生会读本文,也能以此为根基学会去读其他的文言文。最后,指学生在班内展示朗读,读得好的当小老师教读,去体会当小老师的喜悦感。
2、“学”字当头。
在读熟读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手头资料和课文中的'批注试着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创设自读自悟的氛围,让学生去自学。此环节要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学着写批注。接着,开展讲故事比赛。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小故事。先在小组内评选出最佳讲故事的人选,在班内再展示。要求:自然得体、大方,语句通畅。通过学生上台展示,用投票的方式选出最佳讲故事的人选,发奖状以资鼓励。在讲故事中能发现学生理解的程度,及时予以引导,以便正确理解文本的内容。最后创设讨论的环节,出示课件: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引导学生学会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学会观察,在观察所得中去分析解决问题。
课文注解:王戎七岁的一天,曾经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出去玩耍。他们看见路边的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许多小孩就争先恐后地爬上树去摘李子。但是王戎没有爬上去。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他不上去摘果。王戎回答说,李子树在路边竟然也有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那人摘来放在口里面尝,发现情况果然如此。
3、潜移默化
首先引导学生交流:说说从王戎身上学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能谈得比较准确,感受非常到位。设想:你还读过哪些名人轶事呢?引导学生谈出司马光砸缸等,在熟悉的历史人物身上再次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成功之处
学生能很好地朗读文言文,理解非常到位。整堂课气氛活跃。
三、不足之处
课堂容量略嫌不足,有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理解还有难度。
四、教改措施
如果再上这篇课文,我会设计更优的方案,激发所有学生的兴趣。增加背诵默写的环节,夯实基础。
下一篇:八年级英语的教学计划【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