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三年级语文教案【精彩10篇】
设计三年级语文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有效掌握。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湘教三年级语文教案【精彩10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湘教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一篇】
1、熟读课文,会认“纪、必、须”等12个生字,会写“世、界必、须”等10个生字,会写“世界、年纪、必须、学习、但是、声音、月亮、主意、一直、只好、反复、变化、简单、万物、生长、泥土、眼睛、相当、、结局、开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
4、让学生明白世界万物在变化,但又有它的秩序,每样东西我们都尽量简单化。
认识并掌握生字新词,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了解世界万物的变化秩序。
2课时。
第一课时。
1、熟读课文,会认“纪、必、须”等12个生字,会写“世、界必、须”等10个生字,会写“世界、年纪、必须、学习、但是、声音、月亮、主意、一直、只好、反复、变化、简单、万物、生长、泥土、眼睛、相当、、结局、开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引入课题。
2、学生同桌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
5、鼓励学生大胆想像、猜测。
6、揭示课题: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引导读课题,认识生字:纪,纟+己=纪。
二、初读课文,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不会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不会读的句子可以请教同桌,并多读几遍。
(3)实在不会读的生字请圈出来,等着全班交流。
(4)有不理解的词语请圈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
(1)请小班按顺序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他们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2)出示要求认的生字,开火车读一读。
(3)学生说说这些生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
(4)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a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形声字):
每+攵=敏。
工+力=功。
辟+言=譬。
米+造=糙。
q+间=简。
目+争=睁。
口+我=哦。
b利用词语一起识字:秩序必须。
(5)学生开火车读一读生字。
(6)如果把拼音宝宝去掉,你还认识它们吗?试试吧。
(7)同桌检查识字情况:你指我认,我指你认。
(8)把生字送入词语中进行识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解决了生字问题,让我们再一次来读课文吧!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4、师小结。课文主要讲了当世界年纪小的时候,太阳、月亮、水的学习和生活,以及生活很简单,世界也有它的秩序。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观察要求写的10个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
2、学生互相提醒。
3、老师根据学生提醒的归纳。
(1)“必”字三点的位置应该注意。
(2)左右结构的“功”、“须”和“睛”要注意左窄右宽。
(3)上下结构的“简”、“界”和“弄”要注意是上窄下宽,特别是“界”字下面是一撇和一竖。
(4)强调“世”字的笔顺。
(5)在书写“复”字是要注意中间是一个日字,是一横。
(6)把“睛”和“晴”字联系记忆。有“目”就是“睛”,有“日”就是晴。
4、学生自由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写生字。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3、书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
2、让学生明白世界万物在变化,但又有它的秩序,每样东西我们都尽量简单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世界、年纪、必须、学习、
但是、声音、月亮、主意、
一直、只好、反复、变化、
简单、万物、生长、泥土、
眼睛、相当、、结局、开头。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二、学习1——4自然段,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
1、学生分小组学习课文1——4自然段,要求:
(1)开火车阅读课文1——4自然段。
(2)都讲了谁在世界年纪小的时候的学习和生活?
(3)勾画出重点的词语句子,看看它们是怎样学习生活的?
(4)有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记出来。
2、学生分小组学习讨论。
3、分小组汇报交流。
(1)分小组开火车阅读课文。
(2)汇报:这里主要介绍了太阳、月亮、水在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的学习和生活。
(3)太阳:学上山下山。这就是太阳的特点,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现象?(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4)试着理解:它也试过做别的事,但是都没有成功。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a太阳没有其它特点,所以说它试过做别的事但都没有成功。
b“譬如”的近义词是什么?
d试着说说太阳可能还学过哪些本领?都是因为什么没有学会的?
(6)你会说“反反复复”这样的词语吗?试试吧。
(7)水:学会了流动,往低处流。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
三、学习课文5——9自然段。
1、学生齐读课文5——9自然段。
2、说说你从这几个自然段里读懂了什么?
3、学生汇报:
(1)那时候的生活很简单。
(2)万物都很有秩序。
4、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个世界还相当有秩序的?
(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应该鼓励)。
5、“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你会接着写吗?试一试。
6、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四、拓展延伸。
1、这篇课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部分?说一说,并读一读。
2、你会接着讲故事吗?
试着从下面的两个开头中选择一个继续讲故事吧!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3、学生分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五、总结。
1、师:孩子们,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2、老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湘教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篇】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激发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激趣1、师: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似一条绸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师: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3、师出示图,认识长城和运河,指明说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子。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1、指名读,生评议。
12、齐读。
五、读第二部分
1、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洒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5、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7、同桌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9、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六、讨论探究
1、师:作者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2、为什么会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呢?
3、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4、指名汇报交流。
5、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6、生齐读这两句话。
七、全班朗读全文,会背者可背诵
八、总结质疑
1、师:学了这首诗歌你都明白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2、师小结。
九、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2、学习写介绍长城运河的短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奇迹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像绸带)
今天,我接受学校领导安排,开设《长城和运河》公开课,接受区教育局教研室常规调研。
“读书贵入境,入境始与亲。”课上我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地去领悟文中角色的情感,体会文章的意境,以此促使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在新课的导入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长城和运河雄伟奇丽的景象,在强烈的视觉,听觉的冲击下,学生似乎来到了长城边,运河旁,他们的情感也随之调动了起来。作者的情感体验迅速转化成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文本的描述似乎成了他们内心真情的表白,朗读时的声音、气息,和谐地融入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中,是内心情感的自然外化。这里通过观看短片头脑中对长城和运河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再读课题,便会读出长城和运河的气势,由衷地抒发出赞美之情。
诗歌教学主要以读为主,在指导学生朗读中,我希望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感,体会作者所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朗读这首诗歌时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要拖腔拖调,要引导学生按诗歌的节奏进行。第二,要注意声音的轻响变化,给人以起伏感,这样才能突显万里长城和大运河的雄伟气势。可喜的是学生对此篇课文兴趣浓厚,在指导朗读时师生都投入了十分的感情,激动、自豪之感溢于言表。学生在课堂中朗读的积极性非常高,效果良好。整堂课从激情导入到识字教学,从读通诗句到语言实践,教学过程清晰,环环紧扣,有机穿插,彼此衔接,自然流畅。
今天上《长城和运河》,不少孩子都收集了资料,这使我很是欣慰,因为收集资料不仅是孩子们的事,家长也往往需要参与,说明很多家长都能配合老师完成资料的收集。由于事先都收集了资料,所以孩子们对长城和运河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上课之处就已经深深为长城和运河而感到骄傲了。因此在课堂上我并没有着重介绍相关背景资料,而是简单交流了一下,一方面检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梳理资料,逐步学会寻找资料,理解资料。
当初阅读这篇文章设计教案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首诗是引导学生借助长城与运河与祖先做一次对话。这个对话是非常美的,这个对话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创造奇迹是不朽的诗篇。所以,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就应该让学生读,让学生诵,让长城、运河成为学生心中的一个“美”点。于是在我的课堂上出现了反复读四句重点句的场面。我试图让学生在第一课时就熟知描写长城和运河的句子,这样在第二课时讲解就能水到渠成了,学生也能很快背诵课文了。
教研室领导在评课时认为第一课时要让学生把握文体特征,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事后我去问学生:“你们知道第一课是什么类文章?”学生都能回答是诗歌。我再问:“课文分几小节?每小节讲什么?”学生也知道分两小节,第一节讲长城很雄伟,第二节讲运河很美丽。看来学生已经到达不需要老师教的地步。事实上我的教学安排中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这些内容,只不过没有明确提出罢了。
湘教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三篇】
导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防止、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小镇、处境、交易、鼻子、犹豫、反应、摔倒、费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第二课时。
1、播放天安让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2004年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录像。
2、师:看完了这个短片,你们对五星红旗有了怎样的认识?学生各抒已见。
4、出示导学目标(学生齐读。)。
互动一: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画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认读生字,轮流读课文。
互动二: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围绕什么来写的?(五星红旗)。
2、汇报交流,列出标题。
手举五星红旗、脖系五星红旗、拒换五星红旗、花拥五星红旗。
互动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在这些写到“五星红旗”的句子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选择你最为感动的.地方读一读。
2、汇报交流,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并相互解决问题。
(1)手举五星红旗部分:
作者去河漂流,带的东西本应越少越好,为什么要手举五星红旗?
(2)脖系五星红旗部分:
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3)拒换五星红旗部分:
在怎样的情况下,面包店的老板提出用面包换五星红旗?
“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这时,“我可能”会想些什么?
(4)花拥五星红旗部分:
小组讨论:画出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鲜花一()小镇一()红旗。
一()面包店一()小河一()巨石。
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课文两个人物的看法,引导他们体会国旗在人们心目中的意义。
湘教三年级语文教案【第四篇】
1、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学会复述故事。
2、归类识字,并体会汉字形旁表意的特点。
3、学会写生动形象的句子,积累古诗。
4、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写出生动形象的句子,积累古诗。
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直接导入:同学们,第八单元为我们提供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在与故事中人物嬉笑开怀的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讲故事,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吧!
2.学生交流:
(1)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2)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3)以后,我也要用这些方法复述故事。
学生在交流收获时不止于这三条,只要是他们的点滴收获,老师就要鼓励学生,并让学生说一说在课文那部分得到这样的收获。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两组词语,请学生自由读这两组词语,读准字音。
咳嗽呕吐唠叨嘀咕。
谚语谣言告诫辩论。
2、请学生读一遍,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咳嗽、唠叨、嘀咕这三个词语中的第二个字应读轻声。
3、再读这两组词语,读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交流发现。
预设点:
(1)第一行的字都是口字旁,第二行的字除了“言”其他都是讠字旁。
(2)第一行的词语都和嘴有关,第二行的词语都和语言有关。
5、总结:形声字的特点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同一个形旁和不同的声旁会构成的意义相关的字。
三、日积月累。
1、导入:四月,当平地上花儿都凋谢,很多人都为春的逝去而感到惋惜时,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盛开。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感受春的天真可爱。
2、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韵律。
10、再读古诗,理解诗意,可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讨论交流。
5、朗读古诗,并试着背诵古诗。(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进行)。
第二课时。
一、运用象声词。
1、对比句子,谈体会。
出示两组句子。
(1)顾客跳起来:“这么慢啊!”
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2)石头落在地上。
石头梆的一声落在地上。
对比读两组句子,你感觉每组句子的哪一句写得好,谈谈你的理由。
预设点:
学生们会说每组句子中第二句比第一句写得好,但是在谈谈理由时可能就不知道怎么说了,这时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读第二句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画面?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加点词语表现的情景。
2、体会情景,做总结。
大家交流一下你体会到的情景。(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是的,加上像“噌的'一下子”“梆的一声”这样的词汇,句子就给人一种画面感,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就叫做象声词,一个句子加上象声词就会让人觉得事物动了起来。
3、根据总结,写句子。
(1)创设情境:一只猫跑出了屋子。
请学生们体会当时的情景,加上一个象声词让句子更形象。
(2)你能自己说一句带有象声词的句子来吗?
学生说出自己的句子,老师及时评价。
二、编写有趣题目。
1、对比题目,找不同。
(1)裁缝和顾客。
(2)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出示这样一组题目,请学生说说哪个好,为什么?
预设点:学生们会说第二个题目好,为主人公加上一个形容词,而且是一对相反的词,人们看到题目就会觉得很有趣,想继续去读文章。
2、小组合作,说规律。
组内交流其他三个题目的有趣性,并思考写出这样有趣题目要怎么做,试着总结有趣题目的特点。(可以采用减字对比的方法)。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总结题目要写得有趣要在主人公前面加上一对相反的形容词,让题目形成一对看上去就是充满矛盾的对立体。这样人们才会被吸引到文本中去。
3、小试牛刀,编题目。
试着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说几个这样的题目,比一比谁说得更有趣!
三、转述别人的话。
1、引入: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一个人的话转述给另一个人听,如何转述呢?今天老师就教给大家转述别人话的技巧。出示例子:
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对比这两句,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点:
(1)这两句意思没变,都是说裁缝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2)这两句的标点不一样,第一句有冒号引号,而第二句把冒号改成了逗号。
(3)这两句中的人称代词不一样,第一句用的是“我”,第二句用的是“他”。
2、表演:请三个学生上台表演着说一说这两句话。甲是裁缝,乙是“我”,丙是另外一个人。甲对乙直接说第一句话,丙没有听见,乙再把甲的话转述给丙,说的是第二句话。
3、练习:小组内练习改一改,下面这两句话,注意意思不变,标点和人称要变。
(1)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裁缝又补充一句,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2)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婆婆说,管他狼哩,管他虎哩,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最后全班交流展示,老师再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湘教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五篇】
1.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3.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生字词卡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不懂就要问。
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师: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生读生字,相互指正。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
三、整体感知。
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四、学习生字。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
五、课堂作业。
1.抄写写字表一遍。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一段话。
湘教三年级语文教案【第六篇】
1、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的资料。
教学进程:
(一)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蒲公英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蒲公英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
3、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
(2)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
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经
记住字形:弟: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返:反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
板书设计:
蒲公英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 金色的草地 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板书: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指名读,评读。
(3)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觉吗?
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
(5)练习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
2、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5)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
(6)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三)升华情感。
1、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揪 发现 不揪 喜爱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色 金色 绿色
合 张 合
蒲公英会合拢
教学后记:
湘教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七篇】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轻音乐伴奏带、图片、古筝曲。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qing导趣。
1、小鹿、泉水以为别人带来了快乐,从而自己也感到快乐。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中是在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中度过的。(出示:雷锋画像)看,他是谁?板书:雷锋叔叔,他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板书:你在哪里(齐读课题。)。
2、对“雷锋叔叔”的了解随机识记书写:“锋、叔”二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法指导:
(投影出示)标注:标出诗节。
识记:标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想想:结合“我知道”中的两条消息,想:雷锋叔叔,在哪里?(讨论)。
2、讨论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师生流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三、写字指导。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滴:右半部,不要写成“商”。洒:不要写成“酒”。泥:字右下的“匕”先写撇。泞: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3、学生练比,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
4、展示交流。
四、认读新词。
(投影出示)冒着泥泞脚窝足迹年迈洒下汗滴寻觅终于献出爱心荆棘。
五、重点识字:(读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记一记)。
六、同桌互读,打五角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听写生字。
二、朗读感悟。
1、读范读入境。(播放轻音乐、出示图片)。
2、听:脱离课本,看图、倾听。
3、想:就听到的内容展开想象。
4、思:沿着“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我们听到了什么。
5、悟。
a、练读(四人为一组)。
b、汇报(小组比赛汇报朗读)重点指导品读下列句子:第一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急”。第二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缓”(体现情感的起伏)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后面的诗句提高音调。(全文的感情基调:深情地)。
c、配乐朗诵。(全班,再一次感悟)。
d、感悟明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在哪里。”表层含义: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深层含义: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我们的人。
e、明理导行:(想得到别人的尊敬你首先要尊敬别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帮助你首先要帮助他人。)情境对话练习:一生随意站起来说:“如果我......”想好的起来说:“我会......”
三、积累。
(投影出示)好词:弯弯的小路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名句: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四、练习背诵课文。
五、作业布置:准备“雷锋叔叔知多少”的故事会。
课后反思:
雷锋的名字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我们都知道他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战士。但这篇课文跟孩子们的时代背景、文化底蕴相差太大。因此,孩子在课堂上是否动情是上好这类文章的关键。如何让孩子动情呢?一是树立形象,在导入课文时教师要非常庄严、神圣地介绍雷锋,他的生平、事迹、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等,让学生对雷锋肃然起敬,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激起他们内心深处为雷锋人格震撼这样一种情感和学习的强烈欲望。二是深化形象,就是要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现像,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怎样让孩子对人物粗浅的认识走向人物内心世界,体察人物的内涵呢?在这篇文章中我采用把诗歌内容让学生编讲故事的方式,通过讲故事使学生把雷锋冒雨抱小孩、踏荆棘背大娘的形象典型化、具体化、鲜明化,在此练习中,学生对雷锋的感动不再肤浅,体验深刻了,学生才会觉得有意思、有趣味,才会有神情并茂的倾诉。三是情感的延伸,就是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表层意思,那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通过我们班里也有很多小雷锋,快来夸一夸吧,再用句式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我们的世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将会变成更美好的明天这一思想思想境界。
课题: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轻音乐伴奏带、图片、古筝曲。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qing导趣。
1、小鹿、泉水以为别人带来了快乐,从而自己也感到快乐。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中是在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中度过的。(出示:雷锋画像)看,他是谁?板书:雷锋叔叔,他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板书:你在哪里(齐读课题。)。
2、对“雷锋叔叔”的了解随机识记书写:“锋、叔”二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法指导:
(投影出示)标注:标出诗节。
识记:标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想想:结合“我知道”中的两条消息,想:雷锋叔叔,在哪里?(讨论)。
2、讨论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师生流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三、写字指导。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滴:右半部,不要写成“商”。洒:不要写成“酒”。泥:字右下的“匕”先写撇。泞: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3、学生练比,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
4、展示交流。
四、认读新词。
(投影出示)冒着泥泞脚窝足迹年迈洒下汗滴寻觅终于献出爱心荆棘。
五、重点识字:(读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记一记)。
六、同桌互读,打五角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听写生字。
二、朗读感悟。
1、读范读入境。(播放轻音乐、出示图片)。
2、听:脱离课本,看图、倾听。
3、想:就听到的内容展开想象。
4、思:沿着“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我们听到了什么。
5、悟。
a、练读(四人为一组)。
b、汇报(小组比赛汇报朗读)重点指导品读下列句子:第一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急”。第二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缓”(体现情感的起伏)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后面的诗句提高音调。(全文的感情基调:深情地)。
c、配乐朗诵。(全班,再一次感悟)。
d、感悟明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在哪里。”表层含义: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深层含义: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我们的人。
e、明理导行:(想得到别人的尊敬你首先要尊敬别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帮助你首先要帮助他人。)情境对话练习:一生随意站起来说:“如果我......”想好的起来说:“我会......”
三、积累。
(投影出示)好词:弯弯的小路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名句: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四、练习背诵课文。
五、作业布置:准备“雷锋叔叔知多少”的故事会。
课后反思:
雷锋的名字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我们都知道他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战士。但这篇课文跟孩子们的时代背景、文化底蕴相差太大。因此,孩子在课堂上是否动情是上好这类文章的关键。如何让孩子动情呢?一是树立形象,在导入课文时教师要非常庄严、神圣地介绍雷锋,他的生平、事迹、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等,让学生对雷锋肃然起敬,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激起他们内心深处为雷锋人格震撼这样一种情感和学习的强烈欲望。二是深化形象,就是要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现像,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怎样让孩子对人物粗浅的认识走向人物内心世界,体察人物的内涵呢?在这篇文章中我采用把诗歌内容让学生编讲故事的方式,通过讲故事使学生把雷锋冒雨抱小孩、踏荆棘背大娘的形象典型化、具体化、鲜明化,在此练习中,学生对雷锋的感动不再肤浅,体验深刻了,学生才会觉得有意思、有趣味,才会有神情并茂的倾诉。三是情感的延伸,就是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表层意思,那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通过我们班里也有很多小雷锋,快来夸一夸吧,再用句式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我们的世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将会变成更美好的明天这一思想思想境界。
湘教三年级语文教案【第八篇】
1、明白倒叙的特点及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习倒叙的方法,能运用倒叙进行作文。
明白倒叙的特点,学习倒叙的方法。
运用观察法、实验法,与学生上次的学习情况作对比,总结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交流导入。
1、《燕子专列》这篇课文运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
2、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倒叙。
3、小结:学生现在对倒叙的认识情况。
二、认识倒叙
1、ppt出示倒叙的定义。
2、播放微课,生动的认识倒叙。
3、ppt出示倒叙流程。
4、结合课文《燕子专列》《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理解倒叙及倒叙的好处。
5、总结倒叙的好处:文章开头适当地运用倒叙:
(1)、可以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2)、便于作者调动情感,勾起对往事的深情回忆,更符合生活的真实。
(3)、还可以使内容有波澜,行文有起伏,文章叙述也生动,结构也曲折多变。
三、学习倒叙的写法
1、睹物回忆法 由眼前之物引起回忆
举例说明
2、对比回忆法 由对比冲突引出矛盾
举例说明
3、情境回忆法 由描绘情境引出回忆
举例说明
4、抒情回忆法 由直抒胸臆引出回忆
举例说明
四、课堂练习:
采用倒叙的手法写一写你父母对你的爱吧!
五、作品展示。
湘教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九篇】
1、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的进行习作。
2、明确写作要求及思路,激发写作的兴趣。
3、增强对学生们对文化古迹的了解,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如何做到语言通顺、内容具体。
如何明确写作思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学们,你们旅游时最想去的是哪里?老师这里有几个特别好的去处,谁想跟着我一起去?
1、胡新宇笔下的笔架山。
2、王思维笔下的长城。
3、聂立雯笔下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4、请导游(学生本人)来带我们先领略一下这些名胜古迹。
1、指名写的好的同学谈习作体会,在习作时该注意的问题。
2、听了他们的总结你学到了什么?以后在写作中该注意哪些问题?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3、屡清思绪,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4、写完后小组交流修改,拟定。
学生自读、其他同学赏析。
交流、评论,说一说他们的习作哪里写的好。
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找到原因,全班交流写作心得。
板书设计: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教学反思:
本课我采取了自学的方法,让同学们自己总结习作经验,再进行小组、全班的交流写作心得。这样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会更有帮助。
湘教三年级语文教案【第十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1.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语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给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机。
2.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1.正确认读,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语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给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机。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朗读cd。
1.设问引入:你们知道春天的河水双叫什么吗?为什么?提示课题,齐读。
2.练习激趣。谁能把三月桃花水、竖琴、镜子联系起来说一段话?
3.谈话激疑。是呀,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还是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2.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卡片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
4.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三月桃花水竖琴镜子连起来说一说。
5.指导学生勾画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齐读。
1.学生提出自己对课文不理解的问题。
如:为什么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3.小组研读课文第五、六段。
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的意思的。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声音动听像小铃铛,像竖琴、琴弦 给春天
三月桃花水 颜色明洁像丝稠、像镜子 增添勃
流动的形态舞动着朝霞向前 流勃生机
1. 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2. 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新词卡片。
1. 默写生字词。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1.理解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体会作者怎样的感情。
从课文的其他哪些方面也体会到这种感情?画一画,再读一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让学生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识记的方法。
1.写你喜欢写的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
4.一幅画
教学要求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
2.想像画的情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积累优美词语和句段。
重点难点
1.感受、积累优美语言,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2.边读边想文中所描绘的情景。
教具准备
课文cd,几幅风景名画。
上一篇:大班教案【汇集10篇】
下一篇:小学教案【通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