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优秀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202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优秀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优秀教案【第一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篇课文《自然之道》。讲述了“我”和同伴看到嘲鸫啄一只正在出龟巢探路的小乌龟,因同情的缘故,要求导游救小龟,结果违反了自然之道,导致了成群的小龟获得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是安全的,倾巢而出,遇到了无数食肉鸟的惨烈袭击。鱼贯而出的小龟因我们对自然之道的违反,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文章的故事发人深省,所谓“自然之道”,即大自然存在的规律,人类不可以人为地介入进行干预,会破坏这个规律,引起严重的后果。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7个生字,会写14个词语。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从中受到启示。

3、能与大家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培养复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能联系上下文,助工具书、活积累理解关键句的意思。

2、运用以读代讲、以演促读、讨论交流等方法理解体会文章的、情感从中受到启示,。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字词掌握。

2、抓住事情的经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体会文章的情感,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示课题)

3、解题。

之:的道:规律自然之道:

自学汇报,检查学习成果。

1、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

(1)字:一类字认读————难记的字分析。

(2)词:

A:两字词语:

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

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B:四字词语:

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也可以选择你的好朋友来配合你表演。

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2.理解、交流“明朗、凌乱”的意思。

3.品读课文,摘抄喜欢的句子。

重点

1.会认6个生字。

2.品读课文,摘抄喜欢的句子。

难点

理解、交流“明朗、凌乱”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展示落叶,感受课题

1.学生说说课前收集到的落叶形状。

2.重点展示梧桐树的叶子,说说梧桐树叶的形状。

3.大家说得真好,比一比,看看梧桐叶子像不像我们的手掌。这些手掌铺在一条水泥路上,这就是……

4.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5.学生齐读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理清课文内容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有没有觉得这条水泥道如在眼前呢。请同学们也来读一读课文,读不顺的地方画上记号,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不容易读通顺的地方相互帮助,多读几遍。

4.检查要求会认的生字,注意“凌、增、棕”是后鼻音。

5.学生画出这些生字在文中组成的词语。

6.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感受秋天

1.品读第1~4自然段。

(1)师范读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师:你们知道“明朗”的意思吗?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想一想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是什么,还可以根据句子的意境来想词语的意思。

(2)学生朗读时出示句子: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师: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个词语?

2.品读第5~8自然段。

(1)指名读,并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

(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随机指导学生朗读。

①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师: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板书:闪闪发光(印着落叶图案)的地毯

师:读的时候,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

②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师:想一想,说说“熨帖”是什么意思。落叶是怎样地铺在水泥道上的?为什么会这样熨帖地粘着呢?

③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师:“凌乱”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可以联系上文的“并不规则”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④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师:这句话里面哪些词让你印象深刻?

(3)指导朗读。

师:多美的水泥道呀,你会怎样朗读呢?先自己读一读,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告诉大家。

3.品读第9~11自然段。

(1)听老师读,想一想,小作者经过水泥道时走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2)学生相互交流。(从“很慢很慢”可以看出小作者经过水泥道时走得非常慢。)

(3)师:小作者为什么会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很美呢?(引导学生明白:仔细观察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美。)

四、阅读课文,摘抄句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2.让学生摘抄本课喜欢的句子到自己的积累本上,教师提醒学生抄写句子的格式。

202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第三篇】

设计说明课文用一个小孩的眼睛去发现梧桐叶落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的美景,体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

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小作者观察到的每一个景点,体会比喻句的妙用,感受到小作者的观察细致,想象丰富。

学前准备1。观察每天行走的水泥路。(学生)

2、自学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精读感悟

(用时:10分钟)1。自读课文,了解作者观察到的每个景点。

2、理解词语:明朗、亮晶晶、湿漉漉、熨帖、凌乱。

3、欣赏文中的比喻句。

4、根据课文内容释题。1。作者观察了明朗的天空、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亮晶晶的水洼、金黄的叶子。

2、联系课文内容和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

3、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指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4、“金色巴掌”指梧桐树的叶子,课题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6。仿写词语。

亮晶晶________________

7、仿写比喻句。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赏析美句(用时:20分钟)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美景的句子,用“”画出作者高兴的句子。

(学生读后,课件相应出示)

2、欣赏、体会这些句子中的美。1。美景:(1)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被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2、高兴:(1)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2)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8。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水洼

()的地毯

()的巴掌

()的天空

()地走着

()地歌唱

三、总结仿写(用时:10分钟)1。多美的水泥道啊,你们喜欢吗?

2、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小练笔:用几句话写下你上学或放学看到的景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文的小作者观察细致,想象丰富,语言也很优美。教学中,我注重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感悟,先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字的优美,再去想象欣赏美丽的图案,让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片段

◆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水泥道的美丽(教学重点)?

师:一条普通的水泥道,作者却认为它很美丽,你能感受到这种美吗?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代表交流)

生1:我认为水泥道很美,水泥道的小水洼都映出小小的蓝天了,蓝天都铺在水泥道上,不美吗?

生2:水泥道的美在于梧桐树叶的装饰,金色的树叶落满地面,这种图案很美。

生3:我从文中的两个比喻句中感受到了水泥道的美。一句是把梧桐树叶比作我们的手掌,同学们伸出自己的手掌看看,美吗?一句是把铺满落叶的水泥道比作一块彩色的地毯,真美啊!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准确,你们读书很认真,还有吗?

生:梧桐树叶落在水泥道上,是自由落下,随意地贴在地面上,虽然不规则,但这也是一种不对称的美。

师:是啊,看来同学们也喜欢上了这条水泥道,和作者一样,你们能找出写作者喜欢水泥道的句子吗?

(生齐读倒数三、四自然段)

(板书:小心地走着、仔细地数着、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师:由于作者的细心观察,把水泥道描绘得像一幅图,你能画下这幅画吗?

(学生画出这条美丽的水泥道)

赏析:这一教学片段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品读文中重点句子,以读促悟,学生通过读,品味了语言的美感,想象出了一条美丽的水泥道。文内容。

学习重点认识生字、词语。

学前准备1。观察每天行走的水泥路。(学生)

2、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问题导入(用时:5分钟)1。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每天上学、放学走过的水泥路是什么样的?用一句话概括。

2、今天,我们要欣赏到一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你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吗?(板书课题)1。学生交流走过的水泥路的样子。

2、齐读课题。1。用一句话概括你走过的水泥路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识字(用时:15分钟)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重点指导“凌、增、棕、靴”的读音和“铺、印、图、迟”的笔顺。1。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2、同桌用自制的生字卡片识字:

加一加识字:案、规、图

熟字加偏旁识字:

甫(铺)尼(泥)完(院)

非(排)贝(则)尺(迟)

谜语识字:三天(晶)2。给加点字注音。

水洼()凌乱()

增添()棕色()

3、比一比组词。

洼()综()

娃()棕()

列()愉()

烈()偷()

三、熟读感知(用时:15分钟)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自己喜欢的句子。1。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自己喜欢的句子。4。同桌互讲课文主要内容。

四、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按结构归类复习生字。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归纳字的结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读拼音写词语。

shuǐnítúàn

()()

páilièuīzé

()()

教学反思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较多,学生随文识字,还采用多种方法识字,最后又按结构归类巩固识字,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感受文中的优美句子。

2、练习写话。

学习重点理解相关句子,感受作者的语言美。

学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字,正确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总结课文,感悟意境。

3.习得方法,练笔拓展。

教学重点

1.会写13个字。

2.总结课文,感悟意境。

教学难点

尝试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流程

一、出示画面,积累语句

师:走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我看到了平时从未发现的美丽景色。大家快来看啊!

画面一(出现潮湿的地面):你会想起我们上节课积累的哪些词语或句子?

画面二(出现梧桐树掉叶子的画面):你又会想起我们上节课积累的哪些词语或句子?

画面三(出现一条铺满梧桐树叶的小路):你会怎样描述这条路?

画面四(出现一双穿着雨靴的脚在落叶路上的画面):这双小脚会怎样走在这条路上?

二、入情入境,理解感悟

师:同学们,小作者仔细观察秋天的水泥路就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他还想象自己的雨靴就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多美啊,带着这样的想象,美美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理清脉络

师:同学们,课文我们又读了一遍。你们发现课文的写作特点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1.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

(若学生找不到,教师可直接指导。)

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句尾用上省略号,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

3.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句子更生动、形象。)

4.一个亮晶晶的水洼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量词的运用,让句子优美、清新。)

四、学习字词,认真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读一读。

2.为生字找词语朋友。(指名口头组词)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书写,如“铺”字右边的点不要漏写;“印”的第一笔是短撇;“规”左边的点不能写成捺。

5.学生书写生字。

五、丰富文本,完成练笔

1.出示课后的“阅读链接”。

2.学生自读,发现和课文在写法上的不同。

3.教师简介汪曾祺及《自报家门》这篇文章。

4.学生交流读后感。

5.出示学校周围的图片,引导学生想一想上学或放学路上自己看到了什么?

6.小组内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发现。

7.师:同学们,你能像课文或“阅读链接”那样把自己看到的景色写下来吗?

8.学生练笔。

9.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20 69034
");